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论坛》一月网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4 16:5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年1月30日



把梦划向你的心海

            ——“教师之友论坛”一月网事

文/大潮河


“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愿意,让梦划向你心海。”这是一首歌的歌词,回望教师之友论坛的一月网事,使我忽又想起了它,因为,它似乎能代表我的心。是呀,2004年的那第一场雪,来得那么突然,使得我们的情绪一时难以平静。可我们对“教师之友论坛”的情结真的难以割舍,就象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真的,还是网友们的激情粘住了这里的一切,网友们的体贴让论坛再次热烈。万种柔情融化冰雪,激扬文字改变季节。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所以,所有教师之友论坛的朋友们在冬的边缘望见了春的绿意,再一次让梦划向自己的心海,走进教师之友论坛开始了又一次春的耕耘。作为斑竹之一,我清晰地感受到了这里勃动的生机,于是,在1月4日,我欣然发帖《“教师之友论坛”的又一个春天提前到了》:一场雪后,“教师之友论坛”的又一个春天提前到了!亲爱的网友们,难道您没有感觉到吗?来吧,朋友!这里春光明媚,这里春意盎然!

在2005年的首月里,我们给了教师之友论坛一个基本的定位,就是,之一,关注教师生态,反映教师呼声;之二,服务教师教学,扶植教师成长;之三,拓展人文视野,提升教育思想。 让“教师之友论坛”成为我们更多教师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成长的田园。这个定位将为打造教师之友论坛的品牌奠定良好的基础。

走进2005,我们还在新教育在线论坛上首创编辑教师之友论坛“网中刊”,以期梳理月份要帖好帖,一方面给读者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更重要的是给网友们奉献于我们论坛的“心血”帖子以应有的尊重与珍藏。在“网中刊”我们设立了精华、叙事、亮点、同题作文、路径、声音、行者、争鸣、关注、生活、连载、场景、专题、课堂、案例等一些栏目,分门别类地整理与链接有关帖子,以“刊”的形式把精华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一月的教师之友论坛是活跃的,可以说是好帖如潮而来,精华翩翩而至。拔得教师之友论坛2005年头筹而获得精华的是上海网友平和的《[大夏书系/教育随笔]8本(华师大版)系列书评》。这一帖一气呵成写下了华师大新出版的张文质、刘铁芳、吴非、郑杰等著的八本的教育随笔的读后感。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位教育畅销书《班主任兵法》作者的勤勉与深厚。网友玫瑰,用了"两年"的时间在‘教师之友论坛’上连续发帖,向我们展示了她自己访日的24篇杂感式的见、闻、感等。这是一个很有份量的帖子,一直吸引着网友们的眼球。它让我们通过这个真实的窗口,进一步了解日本,更了解日本的教育,从而,反观我们中国的教育。Guilaiqu的《让音乐从空隙的深处涌将出来》真是难得的好帖,对于指导我们如何读懂教育理论著作,如何读出自己,如何读出滋味等,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网友吕栋、阿啃等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的“同题作文”着实让我们兴奋了好久。这是一组“教师之友论坛”的资深网友(更是老朋友)们写的以2004年以读什么书,读得怎么样等为主题的帖子。这对于我们拓开视野,丰富人文,借鉴读书路径等,将有深远的影响。《2004,杂书过眼录》《活在别人的如烟往事里》《70年代的人如何被启蒙》《从童书读起(我的二零零四年读书笔记》等帖子确实以其厚重的份量长时间浮在论坛的首页头条。学界需要争鸣,论坛更需要争鸣。《一代名师贾志敏的作文教学过时了吗?》《与唐唐探讨作文雷同现象》《关于儿童读经的逆耳之言》《打击助理的〈我为什么不喜欢《红楼梦》〉》这些帖子争论热烈,有的虽不曾深入,但它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论坛。〈〈百年中国的思想脑震荡-北京大学演讲〉〉〈〈文化与文明-北京大学演讲〉〉〈〈朱大可:1981-2004中国文化撒娇史 〉〉 〈〈朱学勤-2004:传统文化思潮激起波澜〉〉〈〈21世纪中国大学运动〉〉〈〈一场感动了四千多名师生的专家演讲〉〉《〈南方周末〉——关注中国教育的三个问题 》等等帖子,它们给我们吹来了一阵阵有滋有味的教育域外之风和人文思想。〈〈由海啸而想到女作家张纯如〉〉〈〈由印度洋海啸想到的〉〉〈〈铁皮鼓:捐,还是不捐,这是一个问题!〉,这部分帖子也无疑是关注时事,畅所欲言的好帖子。此外,李不骑马的〈〈我的母亲〉〉,苦茶香的《苦茶香》,沧海月明的《思念,是什么》给了我们多少生活的温馨与回味。和为贵的《星星般的亮眼睛》,小不点儿的《杰西是个教育家》等也给了我们清新的教育思考。长篇连载李不骑马的《掠过村庄上空》 和摩西的《中村纪事》更是给我们的论坛增光添彩。另外,栗小米的〈〈读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周慧英的〈〈跨不过去的忧伤——我的2004〉〉,无伞的〈〈“声讨”教育在线及其管理们〉,以及 阿啃1919的〈〈我反对那些加诸我身上的词汇〉〉等帖子,无不给网友眼前一亮,紧跟不辍的感觉。

一月网事,不能不提的是干干。干干是教师之友论坛的资深网友、挑梁斑竹和学术中坚。他离开教师之友论坛斑竹的位置确实让我这个胸无点墨的无术斑竹手足无措,面对着网友们一个个思想深刻、理性厚足、视野广阔的帖子,我真的有“开门见山山压顶”的感觉,心里总在想,要是干干在那多好呀!好在老斑竹干干还是心系我们教师之友论坛,常来常往。好多时候,我看到干干在教师之友论坛上“转悠”着,我的心里踏实多了。

一月论坛,之所以“这里春光明媚,这里春意盎然”,都是因为对教师之友论坛情有独钟者、一见钟情者或痴情不改者们的携手共建与齐心营造,这里真的成为我们更多教师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和成长的田园了。

教师之友论坛,网事熠熠,网事依依。让我们怀揣理想,脚踏激情,在阴晴与圆缺的岁月里,把梦划向自己的心海。

最后,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呵护教师之友论坛的网友们致敬,再致敬!祝网友们及全家新春快乐!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6:52:00 | 只看该作者
2005年2月26日星期六



                      没有什么可以打断我们前行
文/大潮河

                     ---------教师之友论坛二月网事

现在,我做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准备写教师之友论坛的二月网事.此时正是午后,春的阳光正透过窗棂如蝴蝶般飞落在我的手上,眼前的键盘上,还有我的头上,我的肩上。阳光好明媚,我好温暖,因为,我感受到了阳光,似乎也就感受到了许许多多的网友们对论坛的挚爱。我的心,因阳光而温暖,因网友而明媚。网事是离不开网人的。我写网事不就是在写网上的人吗?许多的网事让我感动,其实,我知道,这种感动是来自网友的帖子和文字,以及从帖子和文字穿透出来的思想和情感。是网友给了我执着的勇气和坚守的力量。

2005年的二月很普通,没什么特别。教师之友论坛在如梭的日子里渐行。新的网友日夜加入,帖子总量日夜增加。帖子浮了又沉,沉了又浮,网友们也是走了又来,来了又走。但是,也许我们总能感觉到,春天到了,论坛上的一切似乎让人觉得有一种勃勃的生机和一种压抑不住的活力在漾动着。欢喜与憎怒,兴奋与萎颓,困惑与释然、抛弃与负载、欣慰与喟叹、叙事与抒情、……这一切发生得都是那么自然而然,那么悄然无息。那个可能随意我们打断生活与秩序的偶然因素已经不再发挥什么作用,我们的论坛,我们的网友正在乘着理智和激情的飞翅,带着绚丽,带着梦,带着思考,带着实践,走向那个有着尊严的位置上去。2005年二月的教师之友论坛,正在顺应着一个力量,走在自然而然的路上,没有什么能打断我们前行。

时值初春,我想起了唐人唐代贺知章的《咏柳》来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我们再熟悉不过了。用它来喻一下我们的论坛,我看十分恰当。如果我们把教育在线说做是一个葱郁的大森林,那教师之友论坛就是“好大一棵树”。这棵树现在正是“碧玉妆成”“绿绦垂垂”“细叶滴翠”,美不胜收。首先是一组关于读书的帖子。教师之友论坛“拓展人文视野,提升教育思想”宗旨的落实有一个得力的抓手,就是倡导读书。玫瑰的《我的读书小语——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以自己读书的真实而深刻的体会,给我们点出了一条拓展人文视野的路,一时好评不断。有网友评价说:“白字黑纸,小语惊天;读书是福,沃野无边。”由朱煜、阿肯1919、胡说、观棋不语等网友力主设立的《乙酉新书发布会》,以“新书的介评平台、书友的交流沙龙、我们的精神乐园、共同的思想大宴”为策略,将已成为教师之友的特色与品牌。思想者范美忠的《我的文集:行走反抗虚无》虽上线较晚,但以其“最透彻最到位最精当”的深邃而得到关注。纪诺亚和鸪冬关于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的深刻阐释与真心体悟,使我们知晓了读书的另一种形式。苏祖祥的《超越死亡和恐怖(伊大选观察)》让我们知道如何去读社会,更让我们钦佩他的作为一般教师所不可及的邃智。

其次是萧玲《我是一名研究者——教育研究与方法例谈》的帖子。这个帖子目前还不够厚实,但它让我们有理由对它充满信心。萧玲自己的一段自白很能让我们继续期待:“我既不想以一个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旁观者‘站着说话不腰疼’式地‘俯瞰’教育,也不希望因高校教师、博士生等身份被我非常尊重的一线教师们拒斥。我希望以下的所有文字透露出的总是一个不变的主题:我们都真诚关注教育,我们都是希望得到真诚帮助的人。”这个帖子,我想对于论坛的“服务教师教学,扶植教师成长”这一宗旨的促进与落实一定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一线教师的教育研究入门会起到不可低估的引导作用。

再次是一组“关注教师生态,反映教师呼声”的帖子。《农村教师困惑》《谁能为农村教师做件公平事》《尊严是山》《凭什么这样做》《教师职称的作用在哪里?,这部分帖子尽管不多,但仍然牵动着网上的没一个人。事实直接来自基层老师的身边,是他们生态与生存直接反映。我们没有理由小觑甚至麻木不仁。

教师之友论坛二月网事不能不提的是关于《教师之友》杂志的事。《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教师之友〉“纪念照”第五辑原版)》《和你在一起——原〈教师之友〉杂志社员工纪念照》《漫漫冬夜一床病:我无聊的假期日记》,这组帖子无疑是网友关注的热点。对《教师之友》及《教师之友》人的感情使网友们不能不对这组帖子滴血般的揪心。《小草的歌唱(张学青)》《没有泪,只有心伤(黎志新)》《 心若在,梦就在(刘敏)》《 和从前不一样(许丽)》《 努力向上地生长(陈春)》《 山一程,水一程(王劲)》《 从挚友到良师(白雪)》《 一本杂志,一粒种子(武风霞)》《 一份给我力量的杂志(窦桂梅)》《 论〈教师之友〉的倒掉(魏智渊)》《 我与〈教师之友〉的故事(茅卫东)》《2004年的冬天(闫学)》《 为谁而鸣?(任玲)》《 凭着理想、友爱和坚强(薛瑞萍)》《 一个人的〈教师之友〉(蔡朝阳)》《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吕栋)》《一本杂志:方生方死的宿命(梁卫星)》,一篇篇文章诉说着读者、网友与《教师之友》之间的情缘与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群教育疯子凭着理想、友爱和坚强前行的艰难、勇气与快乐。好在就在二月将尽、春至更深的时候,天高地迥,第一线腾蛟起凤,紫电清霜,新教育上出重宵。我们仿佛已经听到了那来自远方的隆隆的春雷声,我们设想着,她会怎样地炸响?我们充满信心地期待着!期待着!

说实在的,二月的教师之友论坛好贴多多,新人多多,精彩多多。这“好大一棵树”之所以枝繁叶茂,这“二月春风”是什么呢?我想,是网友们的挚爱、情缘、执着、坚强,还有才气与思想,这些,都将打造我们共同的骄傲与自豪,因为,还是那句话,没有什么能打断我们前行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我们有更多的期待……
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6:53:11 | 只看该作者
2005年3月27日星期日





穿行在缤纷的语词中

文/大潮河
——教师之友论坛三月网事

    带着“把梦划向你心海”的激情,带着“没有什么能打断我们前行”的执着,我们走进三月,走进这花深似海的季节。“解鞍攲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春的诗句古人早已给了我们充足的准备,也嵌入了我们的记忆。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眼中的风景总是让我们的记忆复活。是呀,迎春花刚刚带走一丝淡淡的寒意,河边的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已婀娜蹁跹,桃花更是急不可耐地在枝头崭露头角,春的气息悄无声息地来到我们的身边,渗入我们的生活!

鲜花与春风同舞,绿草共喜雨齐笑。又是桃花盛开时,论坛无处不春风。三月的教师之友论坛也似春天一样萌动着盎然的春意,每日走进教师之友论坛都能感受到精彩新帖翩至,缤纷语词飞舞:第一线、圆桌论坛、风格与流派、玩一把、课案、神话文本、质对话、生成性、中师生、教育智慧、成都式、阿啃1919、转识成智、天龙八部、范美忠、九色鹿、可写性、沈宏志、节日快乐、干干、柳永忠、木子村庄、幸福的蜥蜴、教育流氓、高研班、缺位、周杰伦、斑羚飞渡、黄昏、超级培训、如歌的爱情、华德福、夏洛的网……三月,我们就穿行于这些缤纷的语词中,关注,争鸣,剖析、解读,穷究。这些语词都飘零成我们生命的花瓣,撒落在我们践履的大地上和前行的路途中。

天高地迥,第一线腾蛟起凤;紫电清霜,新教育上出重霄。作为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之名称的“第一线”,成为三月的教师之友论坛网友最熟悉也是最期待更是最关注的语词了。因为,它与《教师之友》有关。月末李玉龙的帖子《下周本论坛将发布重要消息!》直把网友的情煽到了极致,尤其是那个不知是不是有意标出的惊叹号,让所有曾热爱过《教师之友》或正准备置身于“第一线”的人的脚后跟踮得高高的。不知这“第一线”将是怎样的“第一线”?我们只能“下回分解”了。还有那干干的“玩一把”更是把许多人的心“玩”得痒痒的。《教师之友》首届高级研修班的成功和首届的学员的亲历体会无疑给第二期的举办做了一个公益广告:你还犹豫什么呢?到“第一线”去! 

三月的论坛,有“拳头产品”,有铿锵语词,它们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加有份量筹码。干干连发两个重量级的帖子,引发论坛的一次狂潮。先说帖一《干干新都行:一次成都式语文教研纪实》,看了此帖,虽说没有去过成都,无从感受成都人的魅力,却在干干的帖子中感受到初雪霁、李海林等人的热忱、随意以及对教育的执着。帖二《李镇西:轻轻吟诵如歌的爱情――<给女儿的信>课案+李海林铁皮鼓评点》,此帖一出,阅读点击人数飚升,在大家细细品味、暗暗赞赏李总的课堂艺术之时,闫学的一帖《脱离与拉扯: 两难的选择――我看李镇西<给女儿的信>课案》不亚于来了一场地震,闫老师通过 “对话与文本” 两者间的关系简单地阐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让人心服口服。所谓教无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也是如此,无所谓谁对谁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所谓“真理越辩越明”!课案风暴过后,干干以其狂劲有力的文字《网络生成性教研:〈九色鹿〉(解读→设计→课堂→批评与反思)》引发论坛的新一轮讨论热潮,从佛经到敦煌壁画,从干干对各类教案的否定到张康桥对文本的研读,从“调达的背信弃义”到国王的“言而无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讨论得不亦热乎,精彩得让人目不暇接。可能是隔岸观火更清吧!摩西《是个性解读还是走火入魔》一文使干干此帖更多了许多看点,摩西的反问让我们把讨论的视线从文本解读引向了个体教学中,就如人突然从闹市中回到乡间小路,静心思考:教师对于文本的过分研究必要吗?讨论还在继续,思维的火花还在不断地碰撞,我们的教育也这样永无止境地在讨论中反思、学习、收获。最让人兴奋的是沉寂好久的血刀也跃跃欲试!血刀一出鞘,论坛将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就目前混沌的世界,凭着血刀的一臂之力会有所改变吗?我们翘首以待。范美忠《我的文集:行走反抗虚无》在论坛里一而再再而三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唐金龙《冬天里的暖阳——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归去来的《幸福的蜥蜴》,长弘饮碧的《读书笔记(一):一生的学习》等刷亮底色的帖子更使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苏祖祥老师通过《武、我:无可救药的暴力崇拜》一文,针对当前的教育形势提出了自己的忧虑,他以洞察一切的目光、有力量的语言(引阿啃的言论)直言当今社会的暴力倾向,哀哉叹哉!再看阿啃的一帖《金庸小说进读本――中学语文界的又一场闹剧》,此帖直抵现今语文教材的编写问题直至民族心态的问题。成伦有关《当代教育的八大缺位思考》,让人不得不直面当前严峻的教育形势,不得不担忧我们的下一代将面临的是怎么样的教育,我们将会培育出怎么样的花朵?再看看身边的软环境,温州好老师《我这里每年这样评选‘优秀’,你们呢?》,柳絮《谁在向教师乱收费》以及《教育不太公平》等等,看着这些和我们戚戚相关的帖子,我们还高兴得起来吗?幸好这些都无法浇灭我们生活的热情,幸好这些只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我们的心还是向着那些应该作好的事情,我们还是为每一堂课或喜或忧,于是我们的课堂多了另一份世俗所无法理解、柴米油盐所无法替代的快乐与精彩。吴坚《蝴蝶书签、贺卡的设计与制作》活动设计,给我们展示了新课程新理念下的新课堂;吴礼明《登高》教案和观棋不语推荐的《丑小鸭》课堂实录以及徐中华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堂实录等都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勇往直前的脚步。
    三月的春天,细雨,春风,柔情万种,缱绻缠绵。李不骑马的父亲还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刘支书助理魏勇的一帖《父亲》立刻强烈冲击我们的心灵,隐藏心底多年的那份爱也由此汹涌而至。从父亲“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到为“我”求职失败时的那份落寞,从父亲默默喝酒、喃喃自语直至热泪涌出,在体味世事沧桑、人情淡泊的无奈的同时,那看似粗略的线条感受到魏勇对父亲深深的敬意,以及父子间那一份男人特有的深沉的爱,如此浓重,岂是“感动、震撼”两词所能涵盖的?!用网友观棋不语的话来说:2005年最感人的一篇文章就是助理哥哥的一文,文章写得压抑,我读得更是压抑,心口闷闷的,当读到结尾“宛如抱一个婴儿,这里面装着我的爱”时,眼泪涌出!干干的“一日三读,快快加精”的评价,更充分说明其带给我们的震撼力有多么巨大。虽然父亲走了,但“我”还在!那是生命的延续,那是爱的延续。祝魏老师的父亲一路走好!沉浸在魏勇的父爱如山的氛围里的第二天,正E也来了一帖《家事系列〈母亲给我的一封信〉》,一向以清傲冷血著称的正E居然有这样一个心思细腻、知书达理、温柔贤淑的母亲,令在线的众多网友无不瞠目而视。正E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女性,用她宽广的胸怀、慈爱的目光,包容着自己的孩子,为她的儿女默默无私地奉献着自己,不求回报,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快乐知足!一时间,浓浓的亲情洋溢在论坛的每一个角落。充满爱的天空是美丽的,充满爱的论坛更是美丽的。2005年的这个“三八”节也由于这两帖显得亲情是多么的弥足珍贵!这一季的妈妈们,我想也是最开怀的,论坛上的女人们也是最开怀的!
    又是桃花开放时,我们的春天因桃花更显娇丽,我们的春天因众网友的参与更觉喜人!在这播种希望的日子里,我们与这些缤纷的语词相伴,走得多么踏实,多么自在!
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6:55:03 | 只看该作者
2005年5月31日星期二



五月,其实并不宁静

——教师之友论坛五月网事

在即将迎来教育在线三周年的今天,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在这儿,我们一起鼓励,一起进步,我们的生命因为对教育的热爱而显得更加精彩;在这儿,我们一起探索,一起追求,我们的教育因为我们的执着变得更有意义。感谢教育在线,感谢她为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她是我们无数个教育爱好者的共同家园!

走过五月,有人说,五月的教师之友论坛稍觉宁静。其实,并非如此。

五月是宁静的,其实又是激动人心的。

还记得去年十一月底,当我们得知教师之友杂志将被取缔时,我们震惊、我们心痛,我们除了愤怒又不知所措,这时身为掌门人的李玉龙主持了大局,并出色地完成了最后一期制作。或许是天无绝人之路,或许是教师之友众编辑的坚守顽强,今日,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新“他”的崛起―――第一线!还记得2005年3月23日,李玉龙老师在论坛上发布第一个有关第一线的帖子时,我们的心就开始跟着“第一线”的孕育出生而跳动而喜悦。2005年3月31日,第一线的标志在众首期盼中诞生了!2005年4月28日,“第一线”在我们的焦急的目光中出生了!看着那精美的图案,漂亮大气的文字,这其中包含了李玉龙范美忠等幕后工作者多少的心血啊!他们的工作也在众网友的首肯中得到了认同,我想他们也该欣慰地笑了,还有什么比得到肯定更值得高兴的呢?!瞧,闫学说:“在这艘飞船上,我看见了无限广袤的星空,看见了白云缭绕下的群山起伏,看见了飞鸟展开翅膀从碧蓝的大海上掠过,也听见了溪流在山涧中淙淙的流淌,听见了风吹过树林的阵阵涛声……”紫色校长的一句诗更是概括了大家的心声:一江春水润物华,新燕啄春斗芳菲。在此,我们真心地祝愿这个刚出生的小生命越走越稳健,创造更多的精彩!

五月是宁静的,其实更是争鸣热烈的。

当今小语界,流派众多,大致可分为三类:诗意语文派的王崧舟和情境教育派李吉林(周益民的南通风格)皆崇尚情为先导情为主线、主题教学讲究拓展讲究突破的窦桂梅派、无为而治的于永正派(看似随意,实乃精心打造)。从众多流派可以看出小语人的勤奋、小语人的执着,正因为大家都执着于教育,所以会深入地研究探索。所以说五月的论坛可以说是属于小语的,五月的争执也是属于小语的。
    争执一:诗性语文与理性语文的处理。月初,网友亲近母语发了一帖《对周益民“诗化语文”的思考和追问》,她通过“规范和经典、超越和创新、情境到诗化、回归和局限”四点就周益民的“诗化语文”来谈了一个看法:诗化语文,不会成为一个封套,诗化语文,在寻求一个教学的支点,诗化语文,作为一个诗意人生的出发。谈得比较中肯,说得比较圆润。阿啃的跟帖倒是很有见地,他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必须有各种不同的东西来滋养,教师应该提供多种可能性,而不仅仅是诗化。两者的争论归其因就是诗化与理性的争论,这不由让人想起去年十月的教育在线:那一个秋天特别的平静,舞茶先在小学教育论帖开辟“诗意语文――王崧舟教学艺术一品堂”一帖,随着山城重庆召开“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后,论坛就王崧舟的代表作《一夜的工作》可以说掀起了一股诗意风,人们对王校的诗意语文推崇倍至,对王老师的教学艺术可谓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突然血刀门下犹如一匹黑马杀入论坛。他以理性语文的论点、尖锐的笔触、一刀见血的风格给平静的论坛里投下一颗定时炸弹。一场有关理性语文与诗性语文的争论就此开始。血刀以点带面,直指小语现状:理性缺席,感动成了目的的本身,抒情成为最有效(甚至是惟一)的手段。那一场争论终以王老师的“以静制动”、血刀的黯然离开为逗号,或许如干国祥在十月网事里所概括的一样“静水微澜”,虽然没有结果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但他的出现给论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就如昨夜的清风带来了生机也引发了思考。事过半年后的今天,苏祖祥的《炒冷饭:语文课程特征是什么》或许可以给众小语人一个提示:汉语在给我们带来庄子的汪洋恣肆、李白的飘逸放旷、苏轼的豁达豪迈的骄傲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缺乏亚里斯多德的博大精深、欧几里德的精思傅会、牛顿的奇思妙想的耻辱。再看血刀的话:惟有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外来文化,民族文化才能够吐故纳新,长盛不衰。作为小语人,是否也该考虑在深刻挖掘的同时注意吸纳呢?正如崔峦先生在谈到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时说:“改革弊端需要勇气,继承好的传统同样需要勇气。”小语人有了热忱还需要勇气。
    争执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长久以来,人们似乎对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一直不休。看云一向以大气、知识渊博著称,她对文字的理解、感悟是许多人所推崇的。大家一致觉得看云看问题特别透彻特别深入,是一般女子所无法启及的,即使男人也不过尔尔。五月讨论最热烈就是关于看云的《景阳冈》一课,先是芷眉《素朴之极,绚烂之极――看云<景阳冈>漫谈随想>,随之是铁皮鼓对看云一课的评点,也是极尽溢美之词。在大家都觉得看云是个腕儿,觉得她说的一定是对的,她做的一定有她的道理之时,反方诸向阳、万壑松突然给我们来了一个逆峰急转,让我们对此课有了一个新的理解新的看法,宝应实小的诸向阳提倡“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要尽量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组织教学,反对看云的一问一答式。杭州拱小的万壑松也认为:学语文,解决问题不是唯一的目的。当置于《水浒传》这一宏大的文化背景之下来解读,让孩子们通过武松的形象、通过曲折的故事、通过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引领学生走进《水浒》的世界。因此,品语言、品结构、品形象,当为本课教学的三大任务。陈莲根老师还通过孙女的一则生活小故事来说明孩子对文本解读的不同,他们一致认为:教师不该剥夺孩子独特解读文本的权力,不该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不由不又牵扯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执了!争论有时要的可能不只是一个结果的问题,争论的结果是看到真理越辩越明,争论的结果是发现彼此的不足,存在的问题,所以这场争论可能也是没有结果的。在我写网事的现在,小青也发了一帖,请大家谈谈她对《匆匆》一课的教案,又一轮争辩即将开始。那么就让我们在争论中学习,在争论中弥补不足吧!

五月是宁静的,其实还是醇厚浓郁的

有人说:文化滋养底气。不管是第一线,还是对语文教学的争论,都离不开我们的底气。要使自己的谈话有深度,就必须不断地充实。醇厚浓郁的读书氛围一直是教师之友论坛的风景。李反动的《家有反动书房》一帖让我们艳羡不已,最有意思的是他在论坛里的签名:“领导我事业的核心力量是老婆和孩子,指导我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情人和野花。”能把书看作自己的情人确实少见,由此也可见他对书的痴迷!俗话说:学无止境。如李反动所说:书籍浩瀚,从何措手确是难题。朱煜的《乙酉新书发布会》、干国祥的《干干荐书“课堂上的革命”系列》《干干荐书“道德教育哲学与素材”系列》里不时推出的许多新书,或许给老师们有了一个购书的目标和方向。
最后以一个网友的话来作为五月网事的结束语:
             五月的流火
             在黄果兰的枝头,
             以一种飘逸的仙姿
             燃烧。
             我们
             以朝圣者的灵魂
             踏着沾满露珠的青草
             寻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3:54 , Processed in 0.11771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