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开课,我心口永远的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2 15:1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开课,我心口永远的痛
文/麦子99




朋友今天告诉我:网上有一篇文章提到我2001年在天津讲的一节失败的公开课。

附原文如下:



武学的最高境界便是无招胜有招,化有形与无形----仁者无敌!

扩展开来,我觉得武学也是“心学”,只要心中有剑,目到之处,心到之处,无不在剑气的包围之中。而“仁”在心中,天下皆友,也就无敌了。

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为。而境界的获得,需要静心,需要积累,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功到自然成”。

记得有次上课,因为有事没来得及备课,也没来得及调课,铃声一响,匆忙走进教室。那天刚好要学习赵树理的《老杨同志》,铃声落的时候,一个念头闪过。我让学生迅速把课文通读一遍,然后找出文中所写人物,并简要说出人物性格,自荐分角色朗读课文。接着,让学生再次深入课文,仔细琢磨人物特点,根据课下提示,了解写作背景,试着把旁白去掉,自己加上衔接的内容,像话剧演出一样,直接读出人物对话。读时,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学生情绪高涨,气氛活跃,我没讲多少话,学生把课文全分析理解了,课堂效果出奇的好。后来和外校交流讲课,我就把这节课稍做调整,作为一节公开课参加展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这种无准备上课的情况时仅有的,但它体现了平时的一种积累,和应急时候的一种思考。

2001年在天津听课时,有两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讲课者一位是湖北的优秀青年教师熊芳芳,一位是北大附中副校长的程翔老师。那天熊芳芳讲的是周敦颐的《爱莲说》,和她合作上课的是天津的初中生。熊老师的课准备得很充分,课件设计也很精美,加上熊老师年轻漂亮,可谓体现了“课美师美情境美”,但唯一不美的,就是学生启而不发,与前面的“三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没办法,熊老师只好唱了台独角戏。

接下来上课的是程翔老师,学生仍是熊老师用过的学生。程老师上课的时候,手里只拿了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那节课他讲的是鲁迅的《社戏》。他在课前课上都没有过多的“修饰”,采用了传统的串讲方式。这在当时来说是上课的“大忌”,但程老师却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同样的学生,在程老师的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不时有亮点爆发,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过后我在思考,为什么熊老师的课那么精美,学生却不积极,而程老师的课看似“土得掉渣”,而学生却乐于配合呢?我想可能就是熊老师自身过于“利落”,过于“漂亮”,准备的课过于“设计”,过于“精美”,造成了学生与老师,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学生有“望而生畏”和“够不着”的感觉,于是也就“却步”了;而程老师则不同,他穿着朴素,口气亲切,自然而不矫揉造作,行走在学生中间,所提问题既有水准,学生又感兴趣,学生能在听讲和回答问题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细细品味程翔老师的课,像一杯酒,越品越有味。熊老师的课我们可以学到,但程老师的课你学不到。因为那是一种积淀。也是“无招胜有招”的最高境界。

课件是一种辅助形式,如果把它的作用夸大,等于只要了形式而忽略了重要的内容。

打架的时候,讲求的是一招击中要害,那些漂亮的花拳绣腿,只是舞台上的一种表演,真要动手,就应采用最直接,最快捷的招式了。

好了,那就让我们苦练内功,一招中的,甚至不用出招,就尽取胜利吧。





我绝对赞同这位老师的观点,不过,我认为不只是内功的问题(我自认内功还不算太差,呵呵),更重要的是,公开课,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心态实在太重要了。

其实不止是那堂课,仔细想想,凡是我准备“过度”或心态不够纯正的公开课,几乎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先罗列一下那些惨痛的历史:

1、2000年4月,湖北省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研讨班培训会议,《桃花源记》。

2、2001年4月,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第十七届年会,《爱莲说》。

3、2003年4月,浙江省第二届“钱塘之春”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暨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研讨会,杭州,《紫藤萝瀑布》。

4、2005年5月,全国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中心和课堂教学展示会“全国作文教学流派观摩会”,《生命作文》。

5、2006年11月,苏州高新区教研室,苏州市实验中学,《林黛玉进贾府》。

6、2006年12月,连云港教科所,《一个人的遭遇》。

以上都是刻骨铭心的失败的记录。



还有一些课感觉平平(包括在全国第三届“语文报杯”获一等奖第一名的《七根火柴》和2002年被省教研室选送到中国教育电视台西部教育频道“走进新课程”的录像课《行道树》)。

外出讲课大大小小也有20多场次了,真正让我自己满意的,只有四堂课:

1、《在烈日和暴雨下》。那是代表我们镇参加区里的一次比赛。我一个人闭门造车,然后一个人坐上从小乡镇到市里去车,没有人陪我。21岁的我坐在车上,心里感觉到种种惧怕:怕见陌生人,怕城里的娃娃瞧不起乡下的老师,怕外面的世界太大,怕自己的能力和胆量都太小,怕自己动不动就又脸红……于是我开始祷告:“主啊,我害怕。请你帮助我!”这时,我听到心里有一个声音对我说:“爱里没有惧怕。”这是圣经中的一个句子。我知道了:只要我是真诚的爱那些孩子,为了爱而去上课,就没有什么值得惧怕。我开始变得镇定。我的课得到了著名特级杨先武老师的高度赞扬,并对我寄予厚望。这是我教研道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2、《天上的街市》。算是我的“成名”作啦,哈哈,就是这堂课,让第一次见面的荆州教研室余映潮老师拍案叫好,让所有听众赞叹,我也从此正式踏上了教研之路。之前,除了对教育的一腔热忱和对于审美的直觉以外,什么也不懂。后来就开始参加荆州市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组的种种活动,在那期间,认识了许多对我有帮助的导师和朋友:王世发、李昌林、马君慧、徐华铮……那段日子,是永生难忘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3、《山的那一边》,1999年在湖北省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第一名的课,也是这一节课让省教研室史绍典老师、蒋红森老师和秦训刚老师最后决定了让我代表湖北省去全国参赛。评委组后来传出话来:在23个选手中,我的课是唯一没有争议的课。比赛之前,我在学校被余老师逼迫试讲了两次(我最讨厌试讲,讲完就必须重建,因为单调的重复会消耗我全部的激情),而听说有选手在学校试讲了三十次(我很佩服,如果我讲三十次,我大概不会再有勇气登台了)。并且在比赛之前,我是唯一没有跟学生见面的选手。我抽到的班级学生被班主任放学了,因为这个缘故,组委会人员和那个班主任还发生了争执,组委会人员大声责怪那个班主任把学生放走了,那个班主任更大声地理直气壮地说:“我的学生明天还要上学!我管你们什么事!学生上学是第一件大事!”我站在旁边,拉开他俩,平心静气地说:“算了,这件事,如果有谁会受损失,只可能是我。如果我不计较,谁都不用计较了。”看着其他选手都跟学生交流、预习,有的花了将近一小时,而我不但没跟我的学生见面,甚至连文本材料都没能发到他们手上(我的教材跟他们不一样,所以油印了带来),第二天,登台就发课文,两分钟之后就开始上课。我在心中不住地祈祷:让这一堂课对孩子们的生命成长有帮助,就够了。

4、《古代英雄的石像》,大约是在2002年?湖北恩施一个贫困山区学校,市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山区孩子的眼睛是晶晶亮的,我太喜欢了!那堂课讲下来,我感觉到了幸福。他们的副校长是个研究生,说我的课让他感觉像是“天外来客”。但是,我才感觉自己真是来到了另一个美丽的星球呢!真好!所以上次我好盼望跟寅年老师他们一行一起去甘肃支教!结果没请动假,没有去成。

5、2004年,黄石,《阿长与山海经》。黄石教研室请我去作报告、讲课的时候,我儿子正在武汉一家医院里准备做手术,朋友劝我拿以前讲过的课文应付一下算了,我坚决反对,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且,我也需要新鲜的动力。单调重复的感觉会淹死我的。在医院里,在儿子睡下不再需要我陪的深夜,我完成了一篇新课文的教学设计。我的报告、讲课均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堂课、一个报告用了整整半天,会场上一些没有座位的老师也就站了整整半天。



反思那些失败的公开课,我总结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1、明白我为什么来上课。

不是为了显示自己,不是为了挣得名利,我们只有一个崇高的目的:为了大写的“人”! 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一切美,都应当能够触及心灵。(自从在2000年获得全国一等奖,继而评上了首届全国“十佳教改新星”以及2002年刊登封面人物报道加上频频发表文章及外出讲课,我的心态便开始发生变化。倒不是骄傲,而是变得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似乎生怕一节课讲得不成功便不能维持这种“高大形象”。不知是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这种上得去下不来的心态,反正这是我那一段时间的偶发病症。无形中我已将注意的重心转移到了关注自我的形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呵呵,可耻的堕落。)

2、一节课当然需要拥有各方面的大容量。但这需要智慧的整合。要明白整合不是加法,而是乘法。所有要素不是简单的相加,而应当是如同乘法一样成倍地扩大其效益。这样才可能形成真正的有效课堂。

3、明白所有的手段都只是“末”,而人,才是“本”。我好多次失败的课都拥有完美的多媒体课件,有些甚至是请专业人员帮我做的。但那些画面的视觉享受超过了文字的阅读享受,反而让学生沉不到文本中去。多媒体并非“多”媒体。多媒体并非多多益善,不是素材堆砌越多越好,也不是手法变换越多越好。它的目标不是“多”,而是“适用”:适合用,适度用,适时用。文本、人本是根本。一定要注意课件的作用要适度,千万不能把它变成“第三者”喧宾夺主。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是第一级关系,教师和多媒体都只是这种关系当中的一个介质。教师和多媒体都应当是一种“良导体”。千万不要把课堂弄成了欣赏课件表演的展台了,文本、人本才是根本!

伊壁鸠鲁说过:“不必假装沉思,要为了有益而思想。因为我们不必假装身体健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健康生活。”很有趣且富哲理的话语!我想在这里仿写一句:“不必表演课件,要为了有益而使用课件。因为我们不必假装教育现代化,而是要实实在在的教育现代化。”请再容我仿照某中央领导人来一句:“教育的现代化并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首先需要的是有现代思想与革新意识的人。”哈!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5:16:2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公开课不改不行了

朱寅年

    教学活动中很受重视的一项就是举行教学公开课.具体说公开课分为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汇报课、比赛课等许多种类,本来这些公开课主要都是为了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或推广教学经验等而举办的,然而时至今日公开课这种教学活动却越来越走样了,变味了。
   
是“讲课”还是“演课”?
   
    有位老师曾对记者说:“公开课与其说成是讲给学生听的,倒不如说是‘演’给听课老师看的。”的确,今天很多公开课简直成了表演课。各个教学环节,教师都反复演练过了,教学内容学生事先也都知道了,课堂讨论的问题也都彩排过了,甚至有的连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回答都预先设置好了。试讲了多次之后,学生自然都是对答如流。与其说上公开课的地方是课堂,还不如说成是舞台或剧场了。这样的公开课与教学科研究竟距离有多远,令人咋舌。
    哈尔滨市平房区一位小学教师要搞公开课,在上课的前一天老师嘱咐学生,许多领导和老师都要来听课,到时候千万别给老师丢脸,当老师提问时,会不会回答的同学都要举手,会的伸五个手指,不会的伸出四个手指。于是老师又亲自进行示范,并且让学生演练了几遍。当有学生质疑这“不诚实”时,那位老师却告诉学生“该撒谎也得撒谎”。如此教导学生进行演练做课,在许多教师中已不是什么“秘密”,有的学校领导对此也是默认的。
    北京教科院一位专家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小学教师上公开课,当老师提问的时候,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你安排回答‘大萝卜’的那个学生没有来,该轮到我回答‘鸡蛋’了。”引起哄堂大笑。
    某校一位音乐老师虽然很有教学经验,也有一定的教学水平,但上公开课时她也很紧张。于是她就事先做了一些安排。为了表现出教学效果,她设计好刚开始上课时学生弹曲子弹的很不好,甚至外行人也能听出是跑调了,可一堂课下来,最后学生把这首曲子弹得非常优美,手法也非常纯熟,进步之快令人称奇。课后领导和老师们评课都众口一辞说教学效果好,老师指导得也好。可私下里学生们却透露说这是老师课前已安排好了的,不然的话谁能不经过长时间地练习,一堂课就提高得那么快,简直是笑话。
    为了把公开课演好,老师们还要试讲好多次,把课堂上所要说的话通通背诵下来,甚至连表情也要对着镜子练练。一位老师上课,全教研组的老师都要帮忙,师生忙死忙活地直到公开课结束,大家才长出一口气。可学生们能得到什么呢?只是在看老师表演,并参与演出,至于得到知识则都是次要的了。记者就曾听到学生们抱怨说在公开课上他们简直成了木偶和道具,任由老师去摆布。然而,学生们的抱怨声却阻止不了老师们演课的戏路。
    上海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在谈到公开课时说:“我上公开课的时候,从来不作任何彩排,哪怕教育部长来听课,也是响铃就上课,原来怎样上,公开课也一样上。”
    公开课什么时候能从舞台上回到课堂上?

教学也需要“打假”吗?
   
    针对教师做公开课“演戏”现象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安永兴老师,他说:“观摩课、公开课就是大家听一位老师的课,对他的课就一两个问题大家研究探讨一下。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开课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但现在许多教师做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弄虚做假和形式主义,对此我们要重视起来。如果老师都做假,这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太大了,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教育学生学做假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很难根除,但我们教育界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去‘打假’。”
    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说是纯洁而神圣的工作,因为它的目标是育人。然而,公开课活动竟需要“打假”,这不免令教师们斯文扫地,汗颜不已。
    看看有些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是怎样去准备教案的。北京市教科院副研究员冉乃彦老师向记者娓娓道来:“北京市某区每年都要举行‘金秋杯’公开课比赛,全区各校都十分重视,纷纷组织教师参加比赛。有一位和我很熟的获奖教师私下里对我说,他为了备这节课八次修改教案,而这八次修改他先后请了八位特级教师,花了一万多元钱才备好这节课。最后这个教案没有一句话是他的,他上台讲课说的都是别人的话。这就是做课,这就是比赛。老师的教学工作是最应该有创造性的,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鹦鹉学舌。上个学期还有一位海淀区的教师让我给请一位特级教师帮助他做课,那位特级教师备完课后对他说:‘我给你设计的课,你上课时一句话也不能改。’你看,自己上课,说别人的话还一句都不能改,这样的做课老师简直就成了传声筒。这样的假课不打怎么了得!”
    在一些所谓教学权威的特级教师面前,公开课竟只是一个游戏,而我们的一些老师为了掌握游戏规则便做了许多“假”。这样的公开课我们还不应去治理吗?
    记者打电话拜访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晓春老师提起公开课做假现象时,王老师斩钉截铁地对记者说:“这就是老师在做假,我们教育界应该打假。”王老师告诉记者他曾写过一篇文章《关于“做课”》,在文章中他就曾对做课教师“最关心的不是孩子的收获,而是听课者的反映和评价”而深表痛心。他认为搞公开课是为了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不是为了争个高低,也不能去表演。他还提出了几条治“假”的办法:一是公开课不应过早提前通知,也不要过早提前备课;二是反对集体备课方式;三是认为讲公开课不能提前试讲、“彩排”。
    假烟假酒可恨、假药可恨、假课更可恨,它败坏的是教风、学风,最终从根本上败坏了我们的社会风气,这样的教育之“假”不打怎么行?!

是谁败坏了公开课的名声?
   
    表演、做假的公开课,学生怨之,专家恨之,公开课的声誉可见是多么差了。但这是老师的责任?是领导的责任?还是我们的教育机制造成的?总之,肯定是我们教育界的责任。
    记者在采访一些老师时,他们也显得很无奈。因为讲好公开课,甚至获奖,评上骨干教师,将来评优、评职称、晋级,进而涨工资、分房子才会有份。公开课和那么多的待遇一挂钩,教师们争先恐后想做好公开课,就难免会产生做假的念头了。
    一位老师对记者说:“实际上教师在业务上的探讨和教师的待遇问题本来是两个方面的事,可现在竟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其实几十年前在清华大学当教授在程序上是很简单的,只要你有能力在清华大学开专题课,那你就可以当教授。你有真东西,学生能获得真知,就这么一条就行了,它没有其他附带的限制条件。而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评优、评职称却需要许多与之无关的标准,这就使得弄虚作假在评优、评职中有存身之地。你看新闻媒体报道的那些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教师多数都是被评为什么‘优秀教师’,甚至是劳模的,这真是令人奇怪的事。可看看那些可以弄虚作假来做课、评优、评职称的机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久前,一位写过《公开课的秘密》的老师在文章中写他连续五年都没评上一级职称,于是他带着礼物登门拜访一位职称评审团成员,那人很同情地告诉他五年没评上都是因为公开课没通过。于是第六次参评时那位评审团成员便面授机宜,并说他讲的也是别人一直这样做才获得成功的。他指导这位老师备课的第一步是拿来一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写好了教案的课文来做公开课;第二步是把教案背熟,再设计好每一个细节;第三步把需要学生参与的问题设计好后,做好答案;第四步是把这节课至少试讲五遍。如果换另一个班讲的话,他还可以帮助临时调课或把教室标志牌换一下即可。经过这一番“指导”,这位教师成功了,一级职称也顺利评上了,工资每个月提了200多元。使得这位老师对此感慨不已。
    一位对职称评定非常熟悉的专家对记者说:“如今学术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评职称造成的。职称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追求,而我们的职称评定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后天又染上了传染病。‘先天不足’就是评职制度是先要通过单位申报,然后层层审批,‘层’越多,公开程度就越差;‘后天染上传染病’是指社会上的腐败必然又传染到了教育界,所以职称评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欠公正。”北京教科院的一位老师就曾说:“要使公开课变成真正的研究课,就要使公开课与评职称、发奖金这些东西脱钩,使之成为一种教育的自由论坛,成为教育创新的孵化器。”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一些教师的道德水准的不断下降,正象一位老师所说:“到年终评奖或评优、分房子时,你来听听一些老师的发言,争先恐后地自我表扬,争争讲讲、斤斤计较,真是斯文扫地。”也有个别老师靠拉关系获得领导的好感争取利益。教师队伍中一些人道德水准的下降值得我们去重视,这使我们的育人环境很被动。而一些教师在做公开课上做出肮脏的造假行为,败坏了教育界的形象,这实在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
    不管是谁败坏了公开课的名声,都是我们教育界的损失,我们要想做的不是追究谁的责任,而是我们要重新定位公开课的功能和作用。

该怎样来评课?

    公开课活动的最后一项内容就是评课。然而我们的评课标准并不成熟,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往往比较机械,模式化、概念化的评价标准束缚了教学的创新与个性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那些面面俱到而又刻意追求完美的评价标准给教师的教学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北京市海淀区一位教师在谈到观摩课评价标准问题时对记者说:“对于现在的评课标准和评价机制我是不赞同的。一张表若干项,这项多少分,那项多少分,或A、B、C划等次,评一节课竟有十几项之多。许多老师为了达到教学表情、语速、板书、时间安排等细节标准而在课堂上忙于应付、疲于奔命,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展开,使得老师的教学精力牵扯很大。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各项得分较高的课不一定是好课,有的很有特色的课,效果也不错的,可能由于某项缺乏而得了低分,然而不能否认这种课是好课。”
    由此使我们思考到一个问题,即对于一节课的评价能不能量化处理?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安永兴老师说:“无论是数理化课,还是语文课教学都不能量化评价,而且许多内容也无法量化。教学本身就有其周期性,有些老师的教学效果不是一堂课就能看出来的,而我们要求一堂公开课要达到那么多的标准,真是太急功近利了。比如语文课,一个字学会了当堂课可以检查出来,而学生的文学素质或文学鉴赏和感悟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节课就能达到的,也不是一节课就能看出来的。其实知识分子的劳动大多数是不能量化评价的,所以评价一个老师的教学用量化的方式是很粗糙而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而在我们的评价系统之下,观摩课、示范课等公开课的研究性很难实行,如果这种评价系统不改变,观摩课就很难回到它的本来意义上去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几位重点中学教师认为评价一堂公开课应该主要从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上加以评价。本来就教无定法,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能用那些死的标准和条条框框去束缚教师的教学个性。同时要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学习接受和发展方面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而那些琐碎的标准可以尽量简化。
    这就提醒我们的教育行政机构在制定教学评价标准时应该注意到能否尽量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教学主观能动性。
    教学研究专家刘红博老师认为:“制定教学评价标准首先要考虑到评价一堂课实际是一种价值判断,每位评课者的价值观念不同就会导致评课标准的差异很大;其次,评价标准应该制定成一种可以观察到的(外显的)行为表现的描述,因而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判断。目前,有人搞出来的一些评课标准实际上还是抽象的性质定义,比如‘课堂上学生很有创造性’等评价标准的描述词汇是不可操作的,而硬性操作的话往往造成评价简单化的倾向,不能细腻地、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如果这样评课会使每个评课者都按照自己所想的样子来评,这不容易达成共识。第三,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还应体现着一种教育理念。一个好的评价标准应反映出课堂教学的内在规律,通过教师的讲课把其倡导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表现出来。而由此制定的标准就起到了教育导向的作用,特别是教学公开课、教学研究课更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导向问题,使之沿着我们所想要实现的教学理想方向去发展,而不仅是为了一个书面的评价结论。”
    看来简单化、概念化的评课标准应该抛弃了。而科学的、能适应教学规律的评课标准有待我们去研究、完善,并通过教学公开课使之得以提倡和发展。

公开课怎样运用现代化手段?

    今天的公开课课堂上已不满足于幻灯片、录音机等教学设备了,更增加了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的教育手段。公开课上,教师的讲台摆满了各种设备,平时难得一用的现代化设备如同“满汉全席”一样全盘照搬出来,可往往教学效果并不见得好。有的老师上课时用完这个用那个,忙得不可开交。整堂课老师很少说话,不象是老师,倒象是演示各种设备的工作人员,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互动。
    而现在一些学校硬性规定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且是公开课教学的一项重要标准,以此证明教师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能力。对此一位语文教师说:“语文课文多是文学名著,学习文学名著是要让学生有所领悟,有所感悟,往往现代化手段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例如有一次公开课,一位老师讲《听潮》,他就放了一段录像,录像上的潮水荡来荡去。但文学作品就是通过语言来感悟这种情境的,需要学生去想象的,而想象比任何实际图象更辽阔。如果我们给学生看了图象知道潮水就是这样的,这对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培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还很值得研究。”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时长江老师认为语文课上用现代化手段不是不行,但要慎重,要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行。如果无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还是少用的好。
    如果教师一味地依靠这些教学设备,那么教师的教化作用和人格影响就失去了。记者就听说过一位音乐老师音乐素质极差,但为了工作一上课就提着录音机去,放放音乐和歌曲就算教课了,真是贻笑大方。
    北京教科院的冉乃彦老师对记者说:“一次某区进行课件展示观摩,在一堂课后我对那位讲课老师说这些课件展示得确实清楚,什么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展示得确实清晰,然而在教学中掌握的火候还很欠缺,展示的时机不准,就把小孩的思维过程都代替了,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不利的。所以作为教学发展趋势的现代化手段关键是怎么用,用在什么点上,用好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用不好就是多余的累赘。”
    很多教师都肯定了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现在思考的关键是怎么用。但还应是需要用就用,不需要用就不用,宁精勿滥,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工具的主人。
    正在进行幼儿实验课题研究的北师大研究生毛允燕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现代化手段怎样引入到教学中,怎样和教学结合起来的问题。现代化教育手段应该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是为了帮助教师使教学工作更轻松些,而不是使教师的教学更繁琐、更沉重,更不是把使用它当作一个目的。在幼儿园的教学研究中我们的老师们认为现代化手段对小孩的教育优势还是很大的。现在一个重要问题是我们还要考虑怎样去运用它的一些功能,以发挥出我们所需要的作用来。”
    但愿我们的公开课活动不再把运用现代化手段当成一堆“大菜”拿出来展示一下做做“秀”而已,而是把它真正地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公开课该怎么搞?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然而课也无定式,公开课教学同样也没有固定模式。针对当前公开课教学的一些弊病,我们认为有必要加以改进。
    教学公开课应该和各种功利色彩很浓的评比脱钩,减轻教师的压力。正像北京市169中的刘礼新老师所说的那样老师们在各种教学评比的重压之下感到疲惫不堪,频繁的公开课活动甚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公开课应拒绝“完美”,拒绝“成熟”,因为公开课本身就是为了进行教学研究。冉乃彦老师认为:“作为观摩课不可能没有缺点,因为要创新,所以我们不能求全求完美,哪怕有一点创新之处就值得我们肯定。”而公开课的“成熟”则往往意味着僵化和停滞不前。
    公开课必须要有创新之处,否则就没有必要举行。这种创新往往表现为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等,无“新”就不值得“公开”。当然有些公开课的举办还有其它的目的,正如北京市165中的刘锐敏老师所说的,有的公开课在学校里的实用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科研,另一方面学校也是为了培训和锻炼青年教师。而这更应倡导创新,以促进教师的成长。
    教学公开课不宜做过多的准备,不要试讲,最好随堂进行。评课者应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创新。
    教学公开课更应该成为各种教学实验的阵地。
    北京市45中学教英语课的尹秀琴老师在不久前就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公开课。学校让老师们上“创新”课,于是尹老师想起了电视上的“模仿秀”。在她的班上有34名学生,其中有11名学生英语学得比较好,这11名学生中有两名学生是教师的“一级助手”,还有两名是“二级助手”,而那23名学生不爱学英语。于是在课上尹老师找一个“一级助手”读一首英语诗,边读边讲给大家,讲完后尹老师又找了三名英语学得不好的学生来模仿,这就是“模仿秀”的教学实验。尹老师说她的目的就是想让听课的老师看到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之间的差别,以及使那些差生如何学会向学习好的学生学习,并缩小差距。虽然象鹦鹉学舌那样学,但这个简单的方法放到其他差生身上也很适用,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效果很好。尹老师说这种教学思路她还在继续实践着,听课教师们也觉得方法很新颖,对他们很有启发。
    只有这样不断地进行类似的教学实验和教学研究,才能使我们的公开课回归到它本身所应具有的功能上。
公开课活动的改革是有很大难度的,但面对教学思想日新月异的现实,面对公开课活动的种种弊端,我们觉得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刊于2001、11、16——11、23 《现代教育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22:39:3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公开课的点滴思考(一)
文/张虹

1 当孩子们从走进教室到坐下来,有经验的人就可以判断这些孩子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了。当然,这需要经验的积累。

2 为了便于课堂交流,座位的形式可以变换一下,圆圈的、面对面的、三角形的、椭圆的等。有的孩子也可以下座位与自己谈得来的孩子交流。其实在教室里上课与在野外上课,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而已。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我们没有必要那么严肃。

3 我们的课堂语言要简洁一些。尤其是增加孩子压力的话语不要说。

4 课堂的切入不能太难为孩子,可以采用由易而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顺序。根据我自身上课的经验,对于太难的问题,孩子们是怕回答的,即使是在自己的课堂上,孩子也是怕举手的,更何况是公开课呢。课堂的切入如果很难,将会影响孩子上课的情绪。就像一个人吃饭,如果一开始就很难嚼,那么渐渐的,他就丧失了吃的兴趣了,甚至到最后就丢下碗筷不吃了。

5 我们上课的时候可以轻松随意一些。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我们轻松随意了,孩子们也就跟着你轻松起来,孩子们的很多想法可能更愿意,更容易表达出来。

6 给陌生的孩子们上课时要做一些打算,遇见最沉闷的孩子我们会怎么办?遇见最活跃的孩子我们会怎么办?因为我们所遇见的孩子和我们自己班级的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所遇见的孩子如果很沉闷,在第一次与他们接触的时候,我们想让他们跟你畅所欲言地交谈是很难的,那么我们就得想办法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我觉得有以下的办法可以尝试:

  (1)找源头。一个班级总有一些很活跃的孩子,我们在课堂上要首先和这些人亲近,然后与他们对话,以起到引导的作用。

  (2)鼓励。当一个孩子回答问题之后,我们可以针对他的问题进行恰当的鼓励。如果回答得非常好,可以联合全班的力量进行鼓励。这样,其他的孩子在我们鼓励别人的时候自然会产生想回答问题的想法。

  (3)激励。一个孩子回答问题之后受到了我们的表扬,自然是对其他的孩子的一种激励。这种现象在女孩子的身上表现最为明显。有时候,同桌如果回答得很好,对另外一个同桌是很大的激励。而他们相互之间就是一种很大的鼓励。

  (4)抛给话题。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孩子们比较紧张,那么这时候,我们不妨引导一下,将话筒给他们,让话筒在他们之间传递,当然在这之间,回答问题都是自愿的,我们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时的表现进行恰当的鼓励,那么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许渐渐就高了。在一定的情况下,需要被主动到主动这样一个过程。

7 当我们接受不同班级的时候,要临时采用不同的课堂操作,比如说安静的班级、活跃的班级、温和的班级、沉闷的班级等等,都需要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因为不同的班级,他们的特点是不一样,他们背后所站的人和你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我们那个学科的,所以我觉得上课之前,适当的了解一下这个班级的孩子或者每个孩子的特点和这个学科的老师也是必要的。当然,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提前见面或者玩一些小花招。另外还需要我们平时在自己的课堂上做各种尝试。因为在你的班级里,温和的学生、安静的学生、活跃的学生等都是存在的。可能在刚接手新班级的时候,这个工作要多做一些。

8 我们有些孩子们习惯了,别人让他怎么样,他就怎么样,逆来顺受,要让这样的孩子变得主动开朗,得要很长的时间。那么老师第一次与他们接触应该怎么办呢?不管怎么样,至少,我们在上课伊始就得表明自己的态度,课堂是自由的,主动的,畅所欲言的,而不是一言式的,或者被动式的。

9 有的孩子回答的问题声音比较小或者回答得不完整,我们可以将他们的问题重复一遍,还可以补充一些,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感受到自己的观点是不完整的。当然,也可以让他自己重复,让其他的孩子来重复、补充。

10 当一个孩子说得特别兴奋的时候,我们不要根据自己的思维打断他,让他尽情的说。等他说完,我们要及时的与他对话,将问题深入下去,然后让其他的孩子也参与进来,因为这时候有可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对话,还有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精彩。

11 提问题的时候,我们尽量克制自己,不要先展示自己的观点,不要让自己的观点迷惑或掩盖了孩子的观点。等到孩子真的无话可说的时候,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观点。但要告诉孩子,这样的观点也只是我们个人的,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都可以表达对一件事情的看法。

12 当我们告诉孩子们自己对一件事情看法的时候,那只代表我们自己的观点,然后我们也可以听听孩子们对这件事的看法,这些看法中可能包括正面的声音,也可能包括反面的声音。尤其是反面的声音,可能又是新一轮对话的开始。同时,孩子们的有些观点有些偏颇,那么我们就要及时的智慧性的去纠正

13 有些学习任务在游戏中就能很快完成,不管学段的高低,我们不妨将一些游戏引入课堂。

14 孩子们在交流的时候,让他们尽情的交流,我们也可以参与交流。

15 课堂上,很多事情可以让孩子们来完成,比如板书、画画等。

16 胆小的孩子,我们在课堂上要给予特别多的关注。

17 反映比较慢的孩子,我们给他们的问题要可能要从易而难。

18 其实上课,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谈话。在课堂上我们如果尽可能淡化自己的身份,孩子们参与课堂的程度可能会更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6 02:15 , Processed in 0.1073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