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学记 文/张祖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3 07:4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学记

              

                                 缘起



       翻译家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我极为喜欢。先生晚年忆及当年西南联大的那段令人神往的岁月,常常让我羡慕嫉妒恨!我常常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若逢乱世,则可以像何先生那样,读西南联大,在诸多大师门下受业。哈,我忘记了,即便生逢乱世,也不可能读西南联大——除非,我早出生40年。

    近读蒋保华先生编的《小学学什么——英才是这样炼成的》一书。这本书,是由很多作家、学者合写的。北岛、残雪、杨叔子、张五常、陈子善、止庵、刘墉、葛雄剑、孙绍振、兰英年、老村、钱理群等40多位名人对小学生活的漫忆,勾起了我对往昔的怀想。一幕幕往事,清晰地重现脑际。于是,有了写这篇小文的冲动。

                           

                               1

     我在五年制村完小,读了六年书。

     那时候压根儿没有幼儿园,结束了7年懵懵懂懂的幼儿生涯,我和同村的所有学龄儿童一样,上学了。

母亲用姐姐退下来的旧书包,稍加改造,缝制了平生第一个属于我的书包。我背着一只什么都没装的书包,怯怯地走向了村部——学校,是村部改造的。所谓学校,只有一个教室,一个老师,三个年级。

我曾偷偷尾随邻家哥哥,“考察”过学校——因为学校离家只有400米远。没有围墙、没有操场,课桌椅,也都是村民山上砍下来的松树做的。下课——所谓下课,就是老师上课累了,让小朋友出去玩。小朋友们唯一的课间娱乐活动,就是摔跤。谁摔跤厉害,谁就会得到老师的激赏。我常偷偷地躲在角落,看着高年级大哥哥在村部空地上疯玩,暗暗羡慕。

但是,上学的第一天,我却做了回逃兵。跟着邻居哥哥来到学校门口,一看教室里坐着不少块头比自己大许多的“高年级”。不知怎么的,心突突跳得厉害。于是,贴着墙根,悄悄溜掉。

家,自然是不敢回的。不然,母亲会“家法伺候”——用磨面的米棒打我屁股。疼自然是不很疼的,但就是无端地怕。怎么办?逃!于是,逃到同村的姑妈家,央姑妈不要告诉我妈,让我混一天,等放学时,再回家。

姑姑哪肯依我!招待我吃过中饭,把我押送回家,再由妈妈押送我,进了教室。

我的求学之旅,就这样以不光彩的逃学开篇。

                               2

村小的一年,记忆甚为模糊。本村代课老师,讲着本地方言,拼音无从学起。朗读、回答,全部用方言。上课下课,也没个概念。老师说,下课了,我们便一窝蜂地拥出来疯玩;老师说,上课了,我们便又一窝蜂地进教室,听老师传道。唯一深刻的印象,便是常常和三年级的大哥哥一起在小天井摔跤,玩得汗流浃背。

第二年,不知怎么地,村小停办。于是,我们集体出村“留学”。说“留学”还真不假。我们这10来个学生,全部被“留级”一年。村小的一年,白读了。

于是,这帮“留学生”,开始了又一次的一年级生涯。

教我们语文的,也是个代课教师。记忆中,她叫陈云平,蛮清秀的女老师。普通话说得不错——比起村小的那位只会讲方言的老师,她的普通话,不知好了几个等级。于是,我们从a、o、e学起。虽然我们多读了一年书,但和邻村同学比,并不占任何优势。一切都是新的。

最好玩的是,所有课文都得从头学起。常常有孩子站起来说,老师,这个字不这样读的,我们原来的老师是这样读的。逗得邻村孩子们哄堂大笑,老师也哭笑不得。

渐渐地,我们便觉得这位老师的普通话,比我们原来的那位“普通”老师,不“普通”多了。一次,老师让我们有感情朗读,也记不得是什么课文了,只记得我小时候嗓门大,读得摇头晃脑的,陈老师一个劲地夸我,说我读得真有感情。此后,每逢陈老师让我们读课文,我都第一个举手。慢慢地,后来的课文,我都超前练习朗读,每次,陈老师总是喜欢请我读。我,也便成了班级里的“读霸”。由此,我无端地爱上了语文。

后来,陈老师嫁给了我们村的一位干部。每逢照面,她总是主动招呼我,而我,总是很羞涩地低头避开。

                                     3

    陈老师教我们大概有两年,调走了。后来又调来另一位代课老师。发音怪异,不甚喜欢。

    三四年级,是我们玩闹的黄金岁月。仗着年龄优势,我们常常欺负别村同学,以至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弱者终于联起手来,抗击强者。一下课,我们就冲出教室,占据地盘,和两个村的“敌人”对垒。叠罗汉、造人车,扔石子……战斗方式五花八门。每次,我们总能占得上风。

最原始的搏斗,便是摔跤了。我是村里最骁勇的猛将,常常冲锋陷阵,屡建奇功。一回,我“杀”得兴起,一下将两名同学撂倒在地——他们个儿特别小,正欲好好“修理”,品尝胜利“果实”,铃声却不合时宜地打响。我哪里肯轻易放弃这辉煌战果,愣是将两小个子死死摁在地上,他们无力地挣扎了好一阵子,难以逃脱我的“魔爪”。直到有人喊“老师来了”,我才遗憾地放了他们。

没想,惹了祸。

被欺负的小个儿同学,第二天搬来了救兵。我一看,救兵个头和我差不多,也便没太放心上。结果,来不及摆开架势,便被打了个稀巴烂。头一次吃败仗,羞惭无比,竟搬起一块大石头,欲砸对方解恨(幸亏对方逃得快,不然后果难以设想)。我哪里咽得下这口气,穷追不舍。可对方跑得比我快,一会儿就进了教室。“嘭”地一声,我用力地将石头砸在门上。门,自然不会流血,但却留了个大窟窿。事后,母亲掏钱了结此事。我的屁股也因此肿了好几天。

后来,人家告诉我,这救兵,是邻村力气最大的,练过几年功夫。

比把门砸出窟窿更离谱的,是我把自己左眉心弄出了个窟窿。

那一回,我们玩冲锋游戏。我们比赛在村民烧制的灰堆上,谁最先跑到,谁就抢占高地。我卯足劲儿狂奔,忽然眼前一黑,便什么都不知道了。醒来后,在诊所里,赤脚医生正给我缝着针。一边缝,一边还恨恨地说:“鬼才信!和人碰头,把额头碰出个大窟窿!”

至今,我的左眉心,还留着一道疤。

                              4

玩够了,该收心了。一晃到了四年级。四五年级的语文,是杨大寿老师教的。

杨老师略有耳背,能拉二胡,兼教音乐。他的语文课,我印象不深刻,但是音乐课,却记忆犹新。因为,他很少教唱歌,常常教了10来分钟的音乐,便开始给我们讲故事。

杨老师最喜欢讲《景阳岗武松打虎》的故事。每次音乐课,我们总是很期待,我们缠着他把武松的故事一集一集地往下讲。讲完了武松,他便讲《薛刚反唐》、《瓦岗寨起义》《说岳全传》,有些心急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面的结果,便到文化站租来小人书偷偷看。有时候,杨老师因小小激动而口吃,这心急的孩子便替杨老师将些结巴的地方,给补出来。这心急的孩子,便是我。

也许是爱屋及乌吧,喜欢杨老师的音乐课,连带他的语文课也爱听了。因为,语文课我们若认真听的话,他便会在音乐课上,多讲故事。后来,姐姐告诉我,杨老师以前也是这样教音乐的;后来,弟弟告诉我,杨老师以后也是这样教音乐的。杨老师,教了我们姐弟三个音乐课,我们听了不下百来个传奇故事。

杨老师的语文课,我早忘记了,但他讲故事的神态和所讲的故事,却融进了我的记忆。

                              5

我和杨老师,也闹过别扭。

那是毕业班那年,临近复习,学习的氛围似乎有点紧张起来。那个时候,是有小升初考试的。若考不上,就在家里务农。于是,老师们开始抓教学质量。从来没有单元考试的我们,也便第一次被考试了。对于考试,我照例是进不了前5名的——无论数学还是语文。

老师常常恨铁不成钢。找到我妈,说,这孩子人挺聪明,就是太爱玩了。

是啊,我爱玩是出了名的。一年级开始便爱摔跤,眉心摔了个窟窿,还是玩性不改。越是临近毕业,越是玩得疯狂。

白天,打乒乓;晚上,捉黄鳝。

那时候的课桌,依然是松木做的。因此,打乒乓可以就地取材。常常将四条长方形桌子拼在一起,就算球桌;拿两块砖头放中间,横一根竹竿,就算球网。球拍呢?从家里偷偷拿来米缸盖——也是松木板的。每逢午间及放学,我们总要和伙伴们杀几盘,乐此不疲。

晚上,几乎是没有家庭作业的。每逢夏季,我便和弟弟一起用蚯蚓穿在竹签上,放黄鳝、抓泥鳅,偶尔,也捉几个萤火虫玩玩。隔三差五地,把黄鳝泥鳅送到市场上,卖个三角五角的。

马上就要毕业考了,可我似乎一点都不紧张。依旧白天打乒乓,晚上放黄鳝。太监不急皇帝急啊。老师按捺不住了,见我这样优哉游哉,便开始警告我。可我依然我行我素。终于,老师爆发了。一天下午,他杀气腾腾地闯进教室,将我的“球拍”狠狠地砸在走廊的石板地上,米缸盖终于四分五裂。我忍不住哇地哭了。

很长一段时间,见到杨老师我连个招呼也没有。倒是学习,开始上心了,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最终,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初中。



                        6

相比于小学的无忧无虑,初中三年,还真是蛮辛苦的。

学校是一所乡村完中。离家较远,因此中午必须在学校里蒸饭吃。学校没有食堂,只负责蒸饭,菜是陈福初老师的爱人烧的。五分钱一餐,天天大白菜,居然也不会吃厌。母亲偶尔在饭盒里放上一块咸带鱼,便算是改善伙食了。

一年级,各门功课还算马马虎虎。特别喜欢英语,因为英语老师马丽花老师长得漂亮,声音也好听。于是,我们男生便都喜欢她的英语课。到了二年级,换成了另一个代课老师,气质、风度,以及声音,远不及马老师。于是,我们的英语成绩,也便“跌停”。以至于,这一跌,让我一直没有“涨停”过。到了初三,英语更是差得离谱,常常不去听课。最终,以一分之差,进不了温岭高中的大门——于是,只好去读师范——于是,也便只好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了。

                         7

初中三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根德老师。

陈老师是在我读初二时教我们语文的。陈老师教我们那阵子,是个代课教师。

虽然过去整整25年了,但我清楚地记得他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情形。那是初二第一个学期的第一节课。上课了,同学们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教室门口,我们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新老师的到来(因为教我们初一的语文老师到新疆支教去了)。不一会儿,教室里进来了一位比较消瘦的年轻老师。说实在的,我们都微微有些失望,因为这位老师相貌实在不怎么样,个头不到1米70,脸黑黑的,眼睛小小的,而且脑袋明显有点侧,穿着也略显寒碜。陈老师也不多说什么,抓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起来,只用了一笔,就把自己的名字很潇洒地写在黑板上,仔细琢磨,发现他把有些笔画巧妙地重叠了起来,看上去很是美观(以至于我很长一段时间学他的连笔写法,不过一直没有学像)。接着他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情况。22岁,高中毕业后曾经打过工,83年开始代课,现在当丙班的班主任,兼任我们丁班的语文。接下来,他就开始为我们讲第一课。
    后来,我们慢慢地喜欢上了陈老师的课。他上课有几绝:第一,读课文速度非常快。他的朗读速度,我一直以为是我所见过的人当中最快的,比中央电视台的宋世雄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大段长长的文字,他能够一气呵成、一字不差。更绝的是,他能够把书倒着读得也非常流畅。因此,每每陈老师偶尔为我们表演快速范读的时候,同学们总是很兴奋。第二,陈老师教古诗文第一个环节总是向我们范背。无论多长多枯燥的古文,他总是一上来就非常流利而正确地背诵,从来没有卡壳或错误过。这一点,是我尤为佩服的。他教古文还有一招,就是在课的最后安排默写全文。那时,我每次默写总是第二个交卷的,因为第一个就是陈老师。陈老师,就是以他朴实而独特的教学方法,赢得了我们的尊重。我们,尤其是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语文。每次考试,我总在前三名。

    其实,陈老师只有高中毕业学历。那个时候,还没有像现在那样的网络大学拿文凭那么容易。陈老师一边坚持繁忙的工作,一边坚持汉语言专科自学考试。印象最深的是,每到考试前的一星期,为了避开我们学生宿舍嘈杂的吵闹声,陈老师就和学校里的另一位老师点着蜡烛到教室里看书——那时候我们的教室还没有装上电灯。我们,也总是远远地,无比敬仰地看着陈老师在昏暗的烛光下,认真复习的身影。传达室大伯告诉我们,这烛光,常常一直亮到下半夜。

      三年级,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班的语文由毛学明老师教(大概是学校怕陈老师没有带初三的经验吧),陈老师改教一年级了。不过.陈老师和我们的交情却一直很不错。我们遇到难题,也喜欢找陈老师解答,他也常常送些格言警句之类的书给我们看。偶尔,有事情忙不过来,他会让我们几个语文尖子改一些比较容易的试题。当然,改了之后,陈老师一般都会很细心地复查,我就有好几次被他发现误判的地方。改好试卷之后,我们总能从陈老师手里接过香甜的芝麻糖。

       不知道是听谁说的,陈老师好几天没有在学校了。我们跑去问他教的学生,他们说陈老师的父亲过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我顿时流泪了。我们很想去安慰陈老师,但是不知道他家住哪里,当时也没有电话,只好把这一份牵挂深深地埋在心里,盼望着陈老师早日回来。两天后,陈老师回来了,更加消瘦了。我们见了,都围了上去,可是谁都不知道该怎样安慰陈老师,只是傻傻地望着他,半晌无语。陈老师反而安慰我们,好了,都过去了。陈老师告诉我们,他父亲得了癌症,只活了49岁,抛下他们兄弟仨,走了。我们这才知道,陈老师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弟弟。

日子对陈老师来说更加艰难了!一边张罗着自己的婚事,一边要还父亲治病欠下的好几万元的债。更为艰难的是,要担负起父亲的职责,把两个弟弟拉扯大。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就这样落在了陈老师的肩上。然而陈老师依然认真地工作,我们依然感受得到他的乐观。在陈老师的感染下,我对语文的兴趣依然没有改变。转眼到了毕业考试,我考入了师范。在师范读书期间,陈老师一直鼓励我多看书。师范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语文,因为,做一个像陈老师那样优秀的语文老师,成了我的理想。
    此后的20年来,我和陈老师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我也总能从陈老师的鼓舞和鞭策中汲取力量。陈老师,也以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激励着我。这些年来,他还了债,帮两个弟弟成了家,自学了本科学历,后来曾担任一所比较大的完全高中的政教主任。

                                  8

毛学明老师,是另一位风采卓绝的老师。他只在初三第一学期教我们语文,却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毛老师大概是院校进修回来的一位颇有经验的老师。他的粉笔字甚为秀逸,讲课更是天马行空。仔细回想起来,毛老师上课,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讲课外的。他常给我们讲十大元帅的故事,讲文革的故事,将抗美援朝的故事,也常给我们讲很多文学掌故,讲着讲着,就偏离了轨道,顺着这个轨道,信马由缰地往前。忽然,想起自己扯远了,便忙刹车。刹车后,却想不起讲到哪里了。便问,我们刚才讲到第几段了?于是,某个学生说,我们讲到哪里了。于是,思路接续,刚起了个头儿,铃声便打响了。

毛老师讲课,还有一个特点。常常讲着讲着,把头偏向左边,看一下窗外。大概每隔两三分钟,便看一次。有一回,我好奇地问:“毛老师,你在看什么啊?”

“啊?我有吗?”他一脸无辜,粲然一笑。

第二天,依还是常常将头偏向窗外,一瞥,又开始神聊。毛老师给我们讲的《醉翁亭记》,“有亭翼然”这几个字,分析得极为传神。具体怎么讲的,忘了。

我们初中毕业后,毛老师当了几年领导。后来听说还是喜欢教书,又辞去职务,继续当老师。



                                 尾声

也许是为了摆脱父辈们一辈子做“泥腿子”的命运,也许是受陈老师和毛老师等的影响、感染,我读书开始用功起来。最终,以全高龙乡第一的优异成绩,考进了温岭师范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44 , Processed in 0.06452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