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自己寻找一个支点
——班主任论坛上的有感而发
陈大伟
昨日下午,受邀参加四川大学附属小学承办的第八届“全国‘6+1’小学教育改革发展联盟”研讨会,在班主任论坛上,我受命为七位优秀的班主任发言做点评,以下是对自己发言的回顾和整理。
福州实验小学杨丹老师做出《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发言后,我的感言:
熟悉的朋友知道,我提出过观课议课,对日常的课我是不愿意评价,而是愿意讨论的。对于这次班主任论坛上的发言,我也不愿意成为点评者的角色,而是愿意讨论,也就是不说优缺点,而是说对自己的启示,引发自己的思考。我想这样的启示和思考对在座的朋友可能会有一些启示和价值。
刚才听杨老师的发言,触动我的词是“活动”。我是不赞成不说具体的教育活动而只说自己的学生多么有出息的。曾经看到这样一个笑话:老师让同学们用“发明”和“发现”造句,一位小朋友这样说“我爸爸发现了我妈妈,我爸爸和我妈妈一起发明了我”。你说不出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你就不要贪天功为己有,当然,教育也不能承担学生状态不理想的无线责任。
我以为,学校的产品、教师的劳动成果不是学生,而是课程。课程是什么呢?从学校和教师实践工作性质的角度,我认为,课程就是学校组织成员共同创生的、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或者也可以说,课程就是实现教育目标的经过组织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活动本身就是课程,开发和组织教育活动就是开发课程,就是实施教育。好的教育活动把追求光鲜的效果放在第二位,把利用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
在杨老师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活动的意义,比如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展现,在活动中实现,也看到了具体活动的案例和方法,我相信,这都能给老师们以更实际的启发。
山西省实验小学郑烨以《从生活中寻找教育机缘,架设起德育教育的桥梁》为题发言后,我的感言:
对郑老师的发言,我围绕两个词说自己的思考,一是“生活”,二是“机遇”。
这次班主任论坛的主题是“用生活来育德,为生活而育德……”,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我们可以补充为“在生活中育德”。“为生活而育德”,这可以说是德育的目的论,德育的目的在于生活;“用生活来育德”,可以看成德育的课程论,德育的内容来自生活;“在生活中育德”可以看成德育的方法论,德育的根基在于生活,我们需要通过生活的方式,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从郑老师的发言中,我们能读出她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另外有一个词是“机遇”,郑老师说得更好——“机缘”。对于机遇,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机遇女神的头发长在额头前面,背后没有头发。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呢?你必需先做准备,当她迎面而来时,你要赶紧抓住她,不然你就错过了。郑老师对学生进行轻轻关门的礼仪教育时,抓住了机遇。她能抓住机遇,就在于她有准备,这种准备是对学生的全面关怀,是因为爱和责任而留心和细心,并以此形成了习惯。
江苏省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陈启琴老师以《德育智慧,从儿童出发》发言后,我的感言:
去年,在一次网络交流中,有一位老师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微笑着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我的回答是“如果真是屡教不改了,你就不一定要微笑了,你是可以自然地表现自己的不满和失望的,陶行知先生就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学生分享他人情感,体谅他人情感本就是一种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如果你实在想要自己微笑,就不妨想一想,你自己过去读书的时候可能也这样,只是方式不一样,今天的现象只不过历史在重演而已。”
想着历史在重演,就是我们再回到儿童的立场上,去理解儿童。今天的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中缺少“儿童”的观念,我们把学生看成了“预备的成人”,把现有的生活当成为未来准备的生活,缺乏对儿童现有生活的关照和理解。因此,陈老师的“德育智慧,从儿童出发”的思考和实践很有意义和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儿童的理解,对儿童的尊重,对儿童的宽容。
难得的是,她既尊重儿童,又不忘引导,不忘教育。教育就是发现现实性(尊重儿童)和超越性(成人目标)之间的教育可能性,这是一种兼顾的思路,而不是非此即彼。
长春市西五小学王岷老师以《守望绿色,等待春天》为题发言后。我的感言:
我注意到王老师的发言,有这样一些小标题“反思教育目的——我的教育观”、“重审教育对象——我的学生观”、“明确教师职责——我的教师观”、“点滴育人做法——我的德育观”。以观念引导行为,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现象。
1999年的《中国青年报》有一篇文章《报复与报答》,讲一位学生初中阶段先后遇到两位班主任,G老师和T老师,两位老师都爱学生,希望学生成长和进步。但两位老师的教育观念不一样,G老师认为对学生就应该“严加管教”,T老师认为应该信任鼓励。不同的观念带来了不同的管理行为,不同的行为收获了不同的效果,一个收获的是“报复”,一个收获的是“报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观念是先导,观念影响人的行为。因此,我们一定要先理清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是什么,这就是“务实之前必先务虚”。
另外,在王老师的发言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那就是她在咽炎的时候,在研究如何改变和学生的交流方式。我在低段做观课议课,常提出这样的研究问题和授课老师讨论:“看你讲课声音嘶哑,我们来一起研究一下,你在课堂上哪些东西可以不讲或少讲。”这里涉及一个教师如何做研究的问题。我以为,教师的教育研究就是运用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力量让自己的教育生活变得更舒适和美好,研究的目的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研究的方法是动脑子改变自己的行为。王老师的发言让我想到了这样的故事。
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一小李加兵老师以《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发言后,我的感言:
李老师的主题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在他的发言中,我注意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发现”,二是“点燃”。我想,心理健康最为重要就是要自尊,自信。这里的自尊、自信不能仅仅因为成绩好,我们需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即使是最后一名,也要帮助他找到支撑他昂首挺胸走下去的东西。找到这些东西和释放这些东西,是心理健康教育一项基本的功课。
我以为,“发现”和“点燃”是有传统和依据的。《大学》开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相信有美德,然后彰显美德,这就是大学之道。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有“产婆术”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于“产婆术”,一般认为是苏格拉底受母亲帮助别人生产的启发,但现在有了另外的故事,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个著名的石匠师傅,据说,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曾经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塑师?”父亲说,“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石狮子,我只是在唤醒它!”认定有“狮子”,致力“唤醒”,这是“在明明德”的一种生动解释。
在感动很多优秀班主任致力“发现”和“点燃”同时,我也为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状态担心:我曾经在一个二年级的班上观课,刚要观察身边两位同学的作业,就有另外一位同学大声说:“他们两个是班上最笨的。”而这两位同学听完以后,眼中闪过的只是一丝不好意思,然后更深深地低下了他们本来就不敢抬起来的头。这还只是二年级的孩子。想一想:是谁给了这两个孩子“最笨的”的帽子?除了“最笨的”,有哪些同学被告之是“次笨的”?带着这样的帽子,今后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他们会不会被这样的“帽子”压得抬不起头?而这个大声说别人是笨蛋的学生表情是那么骄傲和满不在乎,今天他这样对待同学,长大以后,他又将怎样对待那些有差异的人?
我们不能对学生施加这样的“软暴力”!做老师的,无论别人如何看待你的学生,你都要满怀信心的鼓励和信任他,拥抱他。
宁夏银川二十一小学康健萍老师以《班主任,快乐并幸福着》为题发言,我的感言:
我在2004开始研究教师的幸福生活,曾经写过《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现在看到说自己幸福的老师就格外亲切,也格外敬佩。
老师是需要幸福的。老师需要幸福不仅因为幸福是人生的目的,而且因为幸福教师影响幸福的学生,不幸福的教师周围生活着很难快乐的学生。教育也需要幸福的老师,也需要幸福的班主任。所以,我常说,教师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是学生的幸福,社会要促进教师幸福,教师要学会幸福,教师要在教育生活中找幸福而不要找不痛快。
有了幸福的愿望和积极性以后,我们需要一种幸福的能力。就幸福的能力,首先体现在创造幸福的能力,其次也在感受幸福的能力。从康老师的发言中,我体会和感受着她的这两种能力。
不同的人对幸福会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我很欣赏康老师对幸福的诠释,有爱就有幸福,自己付出爱,爱教育、爱学生、爱班主任工作,在爱中找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一种幸福;教师的爱的表达得以实现,学生有了变化,学生对老师的爱有了呼应,教师收获了爱的回报,这是另外一种幸福。
四川大学附属小学胡宇老师以《从生态葡萄看儿童成长——教育,从走进儿童开始》为题发言,我的感言:
各位远道的朋友来到四川,建议到四川走走看看,余秋雨先生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曾经留下“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联句。我以为,到都江堰、青城山固然要看山水,要看建筑,要看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感受那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思想。
胡老师的《从生态葡萄看儿童成长》颇有道法自然的境界和取向。我个人认为,胡老师的发言最有价值的不在具体的方法,而在于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不在“术”而在“道”。这里的“道”也可以说是引导我们如何走上专业成长之道,那就是处处留心,时时成长,到处都是成长资源,到处都是课程资源。
道不远人,佛语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我们可以说,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在教育研究中,这可以叫做类比研究。
七位老师发言结束,主持人要我在讲两句,已经五点过了,不要多说,大致有这样一些观点:
阿基米德(当时说成了亚里士多德,抱歉!)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我想老师要撬动教育,也需要自己的支点。支点是什么呢?就是自己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正确理解和坚守。
举一个例子,对于什么是学生,我过去没有想过,后来听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讲“学生学生,学习生存,学习生活”,打开了我的思维。现在我以为,狭义的学生是在学校里,在成人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的人;学生到学校里来是学“生”的,而不是学“考”的;教育是“育人”的,而不是“育分”的。想清楚这样的问题,我找到了教什么和学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内在依据,从此不再做随风飘零的浮萍,开始脚下有根,心中有魂的教师生活。
最近我研究了一些班主任的工作案例,就班主任自己的理解,这些教育案例就是成功教育的案例,是好教育的案例。但透过文字表达,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心目中“好教育”的标准本身就存在问题,他们的教育行为放在一个广大、更开阔的空间里,是很成问题的。这里,我们就很需要一个“好教育”的标准,用这样的标准对引导和关照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我本儿而言,我很推崇英国教育哲学家彼德斯的“教育”标准,他认为“教育”的核心标准和基本用法包括:第一,在具体目标上,教育所获得的“成就”必须是“善的”和“有价值的”;在终极目的上,教育必须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树立一般的世界观,而不局限于纯粹功利或职业的达成;第二,在方法上,取得成就的教育方式必须是“道德的”或“无可非议的”;第三,在过程中,教育必须是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确立和发展的。
谢谢大家!
写于2011年9月30日星期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