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所名校的“青春密码”
■本报记者 张以瑾 通讯员 陈胸怀
前临湘江,背倚岳麓,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湖南分会首任会长禹之谟创办惟一学堂至今,湖南师大附中这所深受湖湘文化浸润的中学已经走过了百年征程。校园里,4棵与学校历史一样悠久的樟木,如撑起的巨伞,遮出大片阴凉,弥散着缥缈的香樟味,让人身心愉悦,神思悠远……
然而,历史并不能必然地造就一所名校。无数知名学校在岁月的尘沙中湮没,湖南师大附中却能生存至今,并依然引领时代潮流,其奥秘何在?
“求变就是求发展,创新就是创未来。”在师大附中土生土长的现任校长常力源一句话道出了学校的“青春密码”。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大潮中,湖南师大附中选择了主动适应,提前变革。尤其是世纪之交的课改实验,不仅奠定了学校“课改先锋”的地位,而且为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名校究竟应该追求什么?常力源的回答是:“学校高品位办学,学生差异性成长,教师研究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辐射优质教育资源,承担名校应有的社会责任。”只有了解了这种立意和追求,我们才能明白湖南师大附中那种不事张扬而又不失风度的特质从何而来。
名校如何给自己定位:理性办学,教育不可盲从
常力源说自己对师大附中“从一而终”:大学毕业即到学校任教,从最基层干起,30岁出头任副校长,2000年接任校长。
上任之初,他就提出“理性办学”,因为当时不少学校包括一些名校都处于“非理性的状态”:无度扩大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应试教育大行其道,择校之风盛行……他经常思考的是,作为一所“资深”的省级示范高中,师大附中的示范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示范高中如果依然以升学率为追求,那还有什么示范意义呢?
“如果我们简单地将办学目标定位在以加重学生负担来取得升学率这个层次上,那就与那些急功近利的学校毫无差别了,也起不到示范的作用。办教育不能盲从,不能为了其他东西牺牲了自己的办学理想和追求。只有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才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价值。”
出于这些思考,常力源提出“高质量、有特色、实验性、示范性、现代化、国际化”。根基正,才能立得稳。面对那几年的“扩校热”,师大附中始终不为“潮流”所动,班额一直控制在50人左右,学校也没有建什么新区。作为校长,他不愿让自己的教师“拿着扩音器上课”,更不愿让自己的学生挤在教室和宿舍里。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常力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一个层次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个层次是以师生关系为本,关注学校的和谐发展;第三个层次是以人的本质为本,即教育要像马克思提出的那样关注人的本质发展,也就是要关注人的需要,包括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
“完备的中学教育应当承担起4项职责: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培养负责人的社会公民,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常力源认为,如果一所中学能将这4项职责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就不可能将学生带入应试教育的洪流,就不能以追求高分和升学率为己任。
在这个育人目标体系中,升学的“分量”只占四分之一,同样重要的还有人生发展、社会需求以及生命状态。
师大附中所有教师都知道校长的这句话:“10年、20年之后,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仍然能被社会所认可?是否仍然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是否依然能够享受着人生的幸福并且充满生命的激情?这才是评价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准。”
办学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师大附中一直有着“慎选良师”的传统。后来,学校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不仅要慎选良师,更要精育名师”。
对于任何一所名校来说,教师学历层次和知识素质往往都是一流的,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毫无问题,但这样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如何让教师在周期性的工作中自身也能得到发展?师大附中的做法是通过教科研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激励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
学校立项的课题一般切口都很小,密切联系高中教育教学实际。到目前为止,已经结题和正在进行的省部级课题有28项。常力源说:“教师拿到了课题任务,就有了提高和丰富自我的需求。教师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学校办学水平也就得到了提升。”
此外,学校还移植了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制度,每个学科设有学科带头人;实行了督学制度;评选首席名师,并设立了名师工作室;在青年教师中实行了“名师对象培养工程”。目前,学校光是在岗的特级教师就有18位,老中青三代教师也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梯队。学校还有意识地把优秀教师“推”到外面去,目前有30多位教师担任省市各类教育专业委员会负责人。
在理性办学的路上,常力源没有感到孤独,因为有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与他分享着相同的价值观,共同追寻着高品位的教育。
名校如何持续发展:思想“敏感”,抓住“关键性事件”
优秀校长的成长以及名校的发展,往往离不开一些“关键性事件”。对于湖南师大附中来说,始于2000年的课改实验就是一场促成学校新发展的“关键性事件”。
世纪之交,课改的呼声越来越高,常力源准确地把握了这一动向。他认为课程是学生素质提升的关键,“学校一切有目的的教育都是课程”的大课程观,并开始思考课程改革的具体问题。
他的“敏感”很快赢得了回报。1999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试点学校”,核心试点项目就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第二年秋季开学,师大附中从高一开始全面实施课改实验。按照教育部的安排,当时全国只有4所学校参与新课改实验,这就意味着国内找不到可供借鉴的样本。
“学校历史悠久,社会评价也一直不错,改不好的话会很麻烦。所以压力很大,风险很大!”这是常力源当时最真实的感受。
课改实验启动之前,他带领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进行了9个月的调研,国内到上海,国外到欧洲,看了别人的做法,再结合师大附中校情详细分析课改的可行性和具体思路。时隔10多年,常力源总结说,那次课改实验“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观念变革,二是课程设置。
在他指挥和参与下,学校将课程建设理念确定为“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搭建起了“两性四型”的课程框架,即将课程分为“基础性”和“拓展性”两大类。基础性课程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拓展性课程为学校课程,包括提高型、兴趣型、实践型和研究型4类课程。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相互关联,各有侧重,构成了全新的高中课程体系。
为了让学校的课表能“装得下”这些新设的课程,常力源一次次组织教师研讨:现行的国家教材哪些可以删减、整合?哪些课程可以与国家课程相融合?讨论的结果是“全面裁课”与“全面开课”:一个星期裁了8个课时,每节课由45分钟改为40分钟。裁出来的时间,用于安排拓展性课程。常力源很明白,这样的课放在暑假好说,安排在平时就等于挑战传统思维。果然,有些家长跑到学校抗议:“别的学校都在补课,你们却在上课时间把学生带到农村、工厂去了!”
常力源不为所动,他知道一切要靠效果说话。一段时间过去,教师和家长都发现孩子学得轻松,成绩却并没有掉下来,改革的阻力才渐渐小了。2003年,第一届参加课改实验的学生参加高考,二本上线率比历史上高出近9个百分点。这无疑是对学校课改实验最直接的肯定。
通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师大附中已形成了社会人文类、自然科学类、数学类、实践技能类和体育艺术类共5大门类的100多门课程,如《湖湘文化》、《古诗鉴赏》、《数理思想方法》、《生活中的化学》、《中华茶艺》、《插花入门》等非考试科目类课程,成为了兴趣型课程中的品牌课程,深受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学校还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发实践基地,如国防科技大学、浏阳文家市、宁乡花明楼、长风猎豹集团、三一重工等,形成了高一体验部队生活、高二体验农村生活、高三体验现代企业生活和全体体验社区生活的“四体验教育模式”。
“在别人刚有改革意识时,我们已经在进行改革了;当别人开始改革时,我们已经走第二步了。”副校长黄月初说,改革总是领先一步,这是师大附中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名校的风度从哪里来:兼容并蓄,气度大空间才大
“兼容并蓄”是蔡元培提倡的大学精神,很多中学校长因此觉得那是大学的“专利”,但常力源认为中学教育同样应该“兼容并蓄”:一是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要兼容,二是办学方式和教学方式要兼容,三是人才观和人才培养方式要兼容。
在学校管理上,他主张包容不同意见者。“学校有不同的声音是很正常的事,教代会不正好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吗?”因此,师大附中的教师在工作中都有很大的自由度,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授课方法都能得到学校的尊重,如果效果不错,还能得到学校的鼓励。
由于地处中部,难免会有一些教师被东部或沿海地区“挖”走。常力源并不阻拦,他甚至乐意看到离开的教师在其他学校拿到奖,受到重用,因为这意味着师大附中的教师素质是过硬的。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人才虽然流失了不少,但学校的办学优势依然存在。
在“兼容并蓄”理念的指引下,师大附中不仅更新了教育观念,改革了课程设置,而且开始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和更大的空间里追求发展。
学校的多元办学格局是从“扶贫帮扶”开始的,起因其实很偶然。2002年,张家界民族中学遇到了办学困难,当地市政府领导求助省教育厅,教育厅说“你们去找师大附中吧”,于是他们专程到来到师大附中请求帮扶。
常力源没有拒绝。此后,师大附中每年派出四五名教师到张家界民族中学驻点上课,带领教师搞科研。坚持了5年,现在张家界民族中学不仅走出了困境,还成了当地一所响当当的学校。师大附中还开设了两个“广益班”,学生全部来自张家界民族中学,免费就读,连校服也是免费提供。三年后,这批学生参加高考,成绩在张家界引起轰动。
“救活一所学校其实没有任何回报,我们完全出于社会责任感。一方面,我们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受益者, 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有责任帮助其他学校。另一方面,我们教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学校首先得有行动,作出表率。”
与张家界民族中学这种联谊办学的形式,成为湖南教育跨地区对口援助的新模式。这几年,常力源还担任了中国西部教育发展委员会顾问,先后派人援助新疆吐鲁番实验中学等7所学校;接受西藏、新疆、海南等地30多位校长、老师来校挂职锻炼。
常力源平时虽然很少离开学校,但对于国内外教育的最新信息却了如指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篇刚读完的英文期刊文章,讲的是加拿大UBC大学的教学方式。在他看来,这些信息是国外教育的“最新脉搏”,作为现代校长不可不了解。
在他的推动下,师大附中创建了国际课程中心,先后引入了英国A-level、美国AP等国际课程,学校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的学校缔结为友好姊妹学校,校际之间经常开展交流互访活动。
“引进国外课程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课程本身,也并不是简单地向国外输送生源,而是分析、学习课程背后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向,以此促进我们的课程和教学改革。” 让常力源高兴的是,师大附中的学生这几年在国际上有着不输于人的表现。中美交换生王韬宁在校内“并不突出”,高二被派送到美国交流了一年,竟然捧回了“总统教育奖”,证书上还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亲笔签名。
从历史到现在,从单一到多元,从中国到世界——湖南师大附中的每一步都让其“名校”身份更加醒目,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名校”的内涵:名校是一个过程,名校是一种风度,名校更是一份担当。
------------------
常力源,汉族,中共党员,中学生物高级教师,湖南省中学特级教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南省高中校长委员会会长、。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级督导、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湖南省人民政府督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