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穷人受教育的心路历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6 11:2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穷人受教育的心路历程
邓志伟

一、小学阶段:浓浓的苦涩袭心头
我没有进过幼儿园,8周岁才进小学。原因一个字:穷。20世纪70年代初,我的山村经济非常糟糕。每年都要吃“回供粮”。也就是说,生产队种的粮食不够队上的口粮。我家是最穷的人家之一。父亲比我大50岁,我的记忆里父亲就是一个老头,但是每天都要下地干活争工分,母亲一直体弱多病。父亲一年到头争的工分还不够口粮钱,年底生产队结算时总是超支。虽然许多家庭超支,但是,队上不少家庭有人在外争工资,他们的日子要活络得多。
在我的记忆里,小学阶段,每学期的学杂费人民币三块四角。但是,每学期的学费都需要赊帐。总是在学期过半后家里上交了猪得的费用来支付姐姐、我和弟弟的学费的。那时候,每家按照劳动力人数规定养猪的头数,并且要以牌价上交给国家。很多年,牌价是每斤七毛八分,而市场价是1元左右。也就是说,养猪是不赚钱的。
小学离家不到一里路。一年级开学报到那天,我是独自一人去学校的。我告诉老师我是某某家的小孩,家里现在没有钱支付学费,只能等以后有钱时支付之类的话。老师很好,没有多问,就告诉9月1日可以来上学了。我自然非常高兴。
在五年的小学学习生涯中,我吃的苦很多。那时候,农村没有什么副业,一直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家庭增收只能靠增加工分(虽然工分不值钱,三分钱一个工分)。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一边上学念书,一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于是,大多数时日,天一亮,父亲就把我从床上叫起,割草喂猪、斫茅烧饭、拾粪施肥。放学后,也有一大堆的活等着完成,然后才能在煤油灯下做作业。
因为粮食不够,许多时候的中午,是没有中饭吃的,顶多带上生地瓜。晚饭也常常吃不饱,更不要说菜的状况了。一个月能够吃上一回肉,就已经上非常的不错的了。
除了课本的学习,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可看的。偶尔看到几本连环画,也是家境好的同学的父亲从县城带回来的。
但是,我仍然非常刻苦地学习,学习成绩不断进步。

二、初中阶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小学毕业时,是1978年,“四人帮”已经粉碎,教育恢复到了正常的轨道。我差2分没有考上县城的省重点中学,而是进了离家一公里路的镇中学(当时是完中)。
 我念初一时,姐姐念高一。但是,姐姐没有念完高一就辍学了。姐姐是自己退学得,并非父母亲重男轻女思想。原因很简单,大哥成家分家了,二姐出嫁了。家里缺乏劳动力,母亲身体欠佳,多次住院治疗,弟弟念小学,家里经济非常困难。
 比起小学阶段,初中的学习要紧张得多。早上天亮上学,升旗、早锻炼、早读后回家早餐,上午三节课,下午上好课后要自习,晚上也要自习(自带煤油灯)。因此,能够帮家里做事的时间只有双休日和寒暑假。
 在我的印象里,大多数双休日和寒暑假是在斫茅砍柴中度过的。那是相当艰苦的活,天还没亮,就要出发,推着独轮车,走上10多里的崎岖的山路,花上3小时弄上一车柴火,在夏日的高温下或者在冬日的寒风中回家。除了维持家里的柴火外,还会拿些卖给附近烧砖瓦的窑上,以补贴学费。因为柴火的山是人家乡的,初三时好像人家已经禁止我们去砍伐了。
 初中的学费大致每学期7块八毛。那是的物价与小学差不多。而生产队的经济状况也没有什么改善。
初中阶段令我记忆深刻的有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初一拖欠学费的事情。正是春节过后开学,家里没有钱,父母让我去跟班主任打招呼。班主任曾老师告诉我,没有拖欠的先例。也就是说,不交学费,就要退学。后来,在我多次声泪俱下的感染下,曾老师答应了,破了学校拖欠学费的先例。
另一件是初三中考前烧窑的事情。晚自习九点后走五里山路去烧窑,烧到凌晨四点钟,每晚一元工钱,为了弥补经济。虽然对于学习多少有些影响,但是经过自己的调整和努力,学习成绩从班级的前10名进入了前5名,中考考入了省重点高中。

三、高中阶段:欲穷弥坚,励志成才
 父亲希望我考上县里的中师,这样就可以摆脱经济的困境。但是,整个初中没有考上中师中专的。考上省重点高中的也是凤毛麟角。我们生产队包括我,有7个同学初中毕业,只有我一人考上高中。有条件的家庭,准备给孩子复读的机会。而我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父亲并没有给我很快的答复。
快要开学了,父亲终于开口了,“你要去念高中吗?”
“我很想去的”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家里的经济你是知道的”
“嗯。”
“我同意你去,但是,除了学费外,我每月只能给你10元,你要有充分的吃苦的心理准备。”
“没有问题的。”
我非常能够理解父亲的心情。那是,小姐姐在我念高二是出嫁了。母亲在家只能做做家务,父亲已经是60好几的人了。在县城念高中,全寄宿,我也没有任何时间为父母分担什么。
开学那天,我挑着简单的铺盖和一个破旧的箱子,同样是独自一人上路。好在免费搭上了一辆手扶拖拉机。
一学期下来,尽管学习成绩从中考班级排名的38名(共54为同学)上升到26名。但是,经济的拮据很是压迫着我。有时,一个月的费用,交了几元钱的资料费外,偶尔买上一两本课外书,钱就所剩无几了。那年,正好发育,一下子从1.54的身高长到1.68了。自然,饭量很大,红烧肉的诱惑也很大。
 许多次钱用完后,周末走上17公里回家向父亲要钱而空手返校后,那种失落感,今天想来,也历历在目。当时是没有希望工程的。学校也没有困难补助,有的是奖学金。我的成绩严重偏科,数理化中下游,文科中上游,我根本拿不到奖学金。班级的优秀同学太多了。
我只好寒窗苦读,并在高二分科时毫不犹豫地选择文科班。高二一年的学业成绩的进步(上升到班级前15名)多少给予我许多的精神的慰藉。随后的高三,学业成绩进一步提升,进入班级前10名,高考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
现在想来,当年“无助”时真有挺不住的时候,偶尔有退学的念头。好在有同学的帮助,有教师的教诲,有老父老期盼的目光,有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
四、大学阶段:勤工俭学,历练自我
 1985年9月进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虽然高中阶段就已经实行了分田到户的政策,但是父亲已经时近70岁的人。家里种地,暑期回家帮忙,顶多就是养活全家。温饱的日子时有了,但是,要供养一个大学生,也是难乎其难。于是,我只好开源节流。一方面,借助师范大学已有的助学金,节省家里的支出。另一方面,勤工俭学补贴自己。那时候,没有家教之类的来前快的又体面的活,只能做打扫教室、图书馆之类的苦差事。此外,校办工厂做钳工、校园林科挖草平地、搬家之类的活也没有少干。

五、穷人就学的心结: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盼去靠自己
今天总算熬出头了。这其中的苦涩、艰辛、曲折、委屈,只有自己知晓。只是在这苦难的就学历程中,我也悟出了不少的穷人翻身得解放的感慨。巴西教育家沸莱雷告诉我们,穷人需要解放的教育学。换言之,穷人的教育学,就是解放的教育学。而在当下的社会,解放的教育学,首先是自我的解放的教育学。
尽管时代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经济得以很大的改善。教育政策也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政府开始关注穷人的教育问题。各种形式的助学金也能够为不少的穷困学生雪中送炭,解决燃眉之急。但是,中国人口之多,中国穷人之多,并非人人不够高枕无忧地受益于好的教育政策。
每一个穷人,期盼着帮助,期盼着星星和月亮。这种心情是我当年的写照。但是,过五关斩六将,靠的还是自己,靠自己克服困难,靠自己战胜困难,靠自己刻苦学习,不断进步。路靠自己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珍惜自己的生命,把握自己的命运,逆境中成才,是金子,最终总会闪闪发光的。


 2007年国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40 , Processed in 0.07306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