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五子工程”,构建优质教研网络平台
——西河学区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在实施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的进程中教师的素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们的教师需要非常实际的、具体的指导,需要教科研工作的有效跟进。学区以校本、域本教研为载体,为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从中既让不同学校的教师懂得了换位思考和学会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教法,又提升了学区团队协作的精神,实现了资源共享,还有利于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新增长点,促进了学区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们的自我发展。
西河学区联动开展校本教研运行三学年来,学区领导高度重视校本教研的开展,将校本教研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由于各校领导得力,管理高效,有效地改变了单个学校“孤芳自赏”、教师个体孤立无援的教学研究状况。促进校与校之间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初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校、教师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建班子定调子,构建域本教研网络
新时代呼唤科研型的教师,呼唤从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的教师,而这正是校本、域本教研的所要完成的任务。
根据上级指示,我们制订了学区域本教研工作计划、《西河学区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在计划制定前的酝酿阶段,首先让所有教师明确校本、域本教研之概念:校本教研,是指以各个学校为基地,以学校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并把教育观念、课标解读、教学实践、课题研究作为本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以课堂展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校际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活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校本教研”以校为本,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自我封闭,如果只是把校本教研局限于校内的闭合系统,很难再引领教师的进一步成长,需要寻找更宽更广的平台。学区联动开展域本教研,一方面各校可以为构建大“校本教研”体系提供充足的资源,另一方面领导和一线教师有更开放的胸怀,渴求专业引领的意愿通过研究力量的有效整合和互动,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自2008年以来西河学区就对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完成了《西河学区实效课堂策略》(讨论稿)初稿。“实效课堂”是我学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研讨课题,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此项研讨。在广泛征求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2009年学区对“实效课堂”进行了修改和尝试。每学年初,学区制定《西河学区教学研讨工作计划》和《西河学区小学“难上课题”研讨计划》。在“实效课堂”尝试中我们尝到了甜头,为此学区加大了对“实效课堂”和“难上课”的攻关研讨力度,完成了学区每年的研讨任务。“难上课”研讨是结合“实效课堂策略”进行的,我们把“难上课”和“实效课堂”研讨进行了有机整合。“难上课”研讨是发挥集体智慧,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而进行的研讨活动。“难上课”研讨的方法是:难上课题征集—课题分解到校(交换课题)—学校研讨—教师教案设计—集体备课—教案评比—校内上、说、评—再集体备课—参加学区课堂展示—收集资料。2009年10月15日、2010年4月16日,学区对“实效课堂”进行了现场教学设计评比,其中选出了优秀教案五篇,优秀教案突破了难点,体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为我学区“实效课堂”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10月23日、2010年10月26日学区分别在五桂小学、西河小学分别举行了较大规模的小学数学、语文“难上课”展示和“实效课堂”研讨活动。参加活动的教师和学区成员达80多人。两次次活动取得了以下成绩:一是通过“兵团作战”攻克了一些课题教学难关;二是“以学生为本”的课题教学逐步形成;三是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有序。教学活动突出了一个“实”字;四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向转变;五是师生关系融洽,课堂环境轻松,教学评价多样化;六是整合了教育资源。此次活动我们也存在一些困惑,如学生基础差,自学习惯还没有形成;“实效课堂”在低年级和有些科目实施效果不理想;部分教师思想还没有彻底解放等,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二、打底子,深入开展校本培训活动
为了深化教师团队专业发展,学区深入开展了校本培训活动。学区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需求为本,采取“大远景、小步调”的研究策略,使教研不再是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脱离的一次性的、孤立的行为,而是根植于学校实际,长期持续进行。这样的研究既符合教师发展的长远需求,又从教师日常教学实践中的细节改进做起,让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进行反思,重塑自我。培训的方式有:
(1)自主学习。各校教研组充分利用时间,组织老师进行学习。学区的域本培训自主学习的重点放在“实效课堂”教学反思上,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通过学生的眼睛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约请同事观摩研讨自己的教学;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对学生的学业测试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学生家长对学生发展意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反思的同时,也在发展自己,成为教育的学习者、思考者和促进者。教师都感到这样的教学研究管用,能用,实用。
(2)专题学习。据不完全统计,三学年来,学区先后共组织300余人次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学术研讨活动,这些相同学科的教师的外出取经,不仅是在聆听专家的课堂与报告,同行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心得,让不同的教学思想在共同的语言中碰撞。此外,各校还举办专题培训,西河中学每周一晚上《洋思教学模式》培训,西河小学、道店、五桂等学校利用周五、的最后一节课对教师进行教育理论、《西河学区实效课堂策略》培训,对45岁以下的教师进行电脑知识培训,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如何管理、使用远程教育、网上资源等。道店小学还组织教师对《西河学区实效课堂策略》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测试。这些培训使教师向学科带头人、名师方向发展,为域本教研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不同方式的学习为教师的成长、创新安上了飞翔的翅膀,在这样一种浓浓的教研氛围中,教师的专业水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
三、结对子,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在课程改革中,专家的专业引领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能力,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我们经常积极主动的邀请区教研室对学校进行教学视导。有些学校与专家、名师结对,经常请他们来进行课堂教学指导、理论专题讲座、论文案例整理指导、校际教学交流等,各校教研组都会邀请兄弟学校共同参与,达到有限资源的共享最大化。西河中学主动与车站中学结对,经常邀请车站中学教师到西河中学讲课、交流教学经验。2009年5月14日,车站中学一行7人到西河中学进行洋思模式示范课展示,并与西河中学教师广泛交流,教师们虚心求教,获益匪浅。2010年10月20日学区邀请区教研室中学部教研员12人为学校打造高效课堂指点迷津,使学校受到实惠,教师业务得到提高。西河小学与三里学校开展了8+8结对帮扶活动。两校的结对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一是支教和受援学校的领导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 二是农村教师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升华。三是城区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给农村学校的教学教研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四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五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向教育的均衡发展迈进了一步。 六是受援学校得到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资助,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在这样的帮扶中我们积极努力着,进取着,积淀着。同时我们以名优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心得等,以此引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志向,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飞升。
四、架梯子,构建优质交流平台
胸怀有多宽广,我们的舞台就有多大。为构建学区优质交流平台,我们有了一些新的尝试:
1、2009年三月,学区抽调精通电脑网络知识的教师,建立了西河学区、西河中学、西河小学、五桂小学、道店小学五个网站,五个网站可以直接链接,信息畅通,资源共享,老师们在网站上将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进行交流,有近90人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创建了学区QQ群,每个学校都有教师都加入了本群,业务交流更为方便快捷。
2、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促动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继续鼓励教师沉浸在学科课程的教科研活动中,开展任务驱动式专业成长活动,以教师自我反思、自我积累为形式,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继续深化实施“制作一个博客,读一本学科专业书籍、上一节自己满意的课、写好一篇自己满意的论文(案例)、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改进或创作一件教具”等为主要形式的自我业务能力提高工程。我们学区的部分老师个人博客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着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以网络研修为平台,推动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网络研修,以任务驱动为主要研修方式,在网络中汲取学科教育教学资源,架设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在交流学习中促进教师自身的教科研素养的提高,现今为止我们学区有70余名教师活跃在网上,成为网络教研骨干。有10人获区网络教研奖。
五、搭台子,用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成就教师的梦想。
校、域本教研不仅促进了教师的变化,而且它已变成一个融教育研究、教学改进和教师专业发展为一体的活动。校域本教研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更好地实现了教师的自我价值,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遵循“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核心要素,按照:提出问题、设计方案、采取行动、反思评价、成果表述五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按部就班,踏踏实实的进行教学研讨活动。本着以研促教的原则,学区在各校以观摩和研讨的方式上开展多次研讨。在这项活动中,教师们从教学方法、学生习惯的养成、教学过程中细节的把握、从课例的整体设计思想等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每次活动,学区成员都积极参加,肯定老师们的点滴进步,巧妙地点出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对每个单位的校本教研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力求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引向深入。校本、域本教研,课堂是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核心环节.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保证学区校本、域本教研工作沿着健康、持续的轨道迈进,使校本、域本教研更具实效性,在今后,我们将围绕“三化”做文章,扎实开展工作:
(1)教研主题专题化
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我们要求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做到“两个结合”。一是“难上课”与“实效课堂”研究相结合。即要求学校各级教研活动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要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二是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根据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开展教研活动。
(2)教研内容系列化
开展系列的主题教研,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问题,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采取上好“三课”的做法。即骨干教师给青年教师上好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课题研究上好研讨课。
(3)教研形式多样化
采取参与式研讨、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讨(师徒上对比课)、自我申报的沙龙式研讨、提高层次的课题式研讨、诸多学科的交叉式研讨(音美合科教学研讨)、多渠道多反馈的交流式研讨等多种形式。具体组织形式有课堂观摩、说课评课(实话实说)、主题沙龙、课题研究、观点展示(头脑风暴)、热点评说、读书交流等。
有教师反映,开展校本教研存在的困难主要是缺乏专家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指导,需要开展名师培训等活动。另外,所有学校目前还没有电子备课室,也会使校本教研的开展受到一些影响。
学区校本、域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教师之间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虽然压力比以前更大,任务更重了,但校本教研的氛围更好,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提高更快。我们相信,学区若将校本、域本教研变为常态行为,那么我们学区教师一定会得到不断的成长和进步!期待着我们学区每一位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讨,在校本、域本教研中共同成长!
西河学区
201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