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诗破土而出——全国中学生首届校园诗会侧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0 13:3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诗破土而出——全国中学生首届校园诗会侧记 2011年11月08日  作者:苏雁 李锦 夏禾   来源:光明日报
  10月30日,“放飞青春”首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在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举办。
  “很多年前/我每天面对青春的面庞……三尺讲坛啊/也曾有诗的回荡……岁月催我/催我/背负一座青山/向前/向前……”苏州市教育局局长鲍寅初第一个登台,伴着音乐,用自己的诗唱出了对诗会的感想。诗到中途,十中振华堂内已是掌声一片。
  随后,东北育才学校、广西柳州高中、湖南常德二中等25所学校的校园诗人与当代诗坛名家约200人陆续登台,在苏州十中这所“最中国的学校”吟咏自己创作的诗歌,倾诉心灵。一时间,振华堂内诗情飞扬,文采风流,每个人的心中漫过了诗的温情和暖意。
  据苏州十中校长、诗人柳袁照介绍,“放飞青春”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宗旨为“弘扬诗性文化,建设人文校园,培养创新人才”,诗会宣言“让诗歌回归校园,让校园洋溢诗情”。
  首届诗会主体活动有3项,分别为诗歌朗诵会、诗歌创作与欣赏沙龙、诗歌即兴创作,吸引了诗人车前子、小海、靳晓静、陶文瑜、李德武,华东师大教授、诗歌评论家周圣伟和江苏省教研室资深语文教研员朱芒芒等当代一批知名诗人和诗歌评论家。
  “只要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诗就会破土而出。”作为诗会的主办方之一,柳袁照表示,诗会此后将在每年十月举办,由清华附中、上海交大附中、福州一中、郑州外国语学校、苏州十中等5所高中轮流主办。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李锦 夏禾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3:40:39 | 只看该作者
首届中学生校园诗会:摇曳在生命中的文化之魂
诗歌 摇曳在生命中的文化之魂
“放飞青春”诗歌沙龙(本版照片由苏州十中提供)
  主持人:诗人、作家 李德武
  嘉 宾:
  诗人、《星星诗刊》副主编靳晓静
  诗人车前子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周圣伟
  江苏省教育厅语文教研员朱芒芒
  “他们”诗派代表诗人小海
  诗人、《苏州杂志》副总编陶文瑜
  10月29日,作为“放飞青春——首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的一个重要活动,“放飞青春”诗歌沙龙在诗人、教育专家和师生们的推动下,把诗会引向一个高潮。本次诗歌沙龙是一场关于诗歌的头脑风暴,主要探讨了青春与诗歌、生活与诗歌、文化与诗歌的关系。参加诗会的约400名师生参加了沙龙。
  青春和诗歌是孪生姐妹
  李德武:今天我们在座的同学和老师有三四百人,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诗歌沙龙。
  大家都处在青春时期,我们也曾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很多同学在诗歌里写了很多青春,可我觉得还比较空泛。青春关乎激情和活力,请嘉宾谈谈诗歌和青春的关系,对年轻人追求诗意的生活有什么建议,不懂诗算不算青春虚度。
  小海: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开始写作。听了你们的诗歌我很有感触,你们可能比我们那个时代更加不容易,因为你们现在选择的余地更多,在我们读书的上世纪80年代选择比较单一。我和诗歌结缘,是因为当年写诗是一种时尚。另外,在某种意义上说,写诗还是一种反抗,是青春期的一种反抗形式。诗歌是另一个世界,对世界的想法和看法在诗歌表达中可以宣泄出来。这个时代还热爱诗歌,还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确实不容易。
  车前子:小海说你们在这个时代写诗不容易,这话我不太同意,我觉得写诗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容易的。青春和诗歌,可以说有关系,也可以说没关系。如果说有关,那么是天才的关系。青春期的写作,具有一种伟大的力量、一种光芒,它照耀着你。在古代有李贺,在西方可能是兰博,他们的诗歌和青春有关系。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讲,青春期的写作只是一种记忆、一种回忆,它可能会增加你的今后生活品质或品位。或者你选择一种很好的方向,它培养出你身上某种独立的性格,某种对世界的看法或你对自由的感觉和反抗精神。
  在你们这个年龄对诗歌应该是热爱的,写诗不一定以后要成为诗人,这不重要。从教育的角度讲,写诗不仅仅是宣泄情绪,应该通过你的写作领略到汉语的美,这是现在语文教育中的最大问题。现在许多学生的作文像报告一样,没有一种柔软的东西。柳校长提出的诗性教育可能可以来弥补这个东西。
  陶文瑜:关于诗歌和青春的关系,我觉得可以举今天的例子。今天,我们举行这样盛大的诗会,青春就和诗歌很有关系了。但是诗歌和年龄无关,和境遇的坎坷或顺畅、时代的好坏都没有关系,诗歌只跟自己的心灵有关系。
  诗歌要有距离。很多年前我看了一篇小说,叫《河的第三条岸》,说的是男主人公子孙满堂,突然他买了一条船离开家,远远地到水上去了。他有时候经过他的家,远远地看着他的家……诗歌就是要有距离,这样处理诗歌,可能会处理得更好。
  周圣伟:诗歌要用心去写,用心去感受、去阅读,用独特的触角去触摸,用独特的语言去表达。
  诗歌和青春有关,但是诗歌和激情更有关系。青春时期写的诗,大多还是一种习作,真正的诗可能是成了诗人以后写的。那个时候技巧可能掌握好了,但是激情可能减退了。难能可贵的是,在懂得诗以后还保留着那份激情,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对生命的一种真诚。在这样的基础上写的诗歌,可能会更感人。
  靳晓静:诗歌是青春的孪生姐妹。青春期的学生还不成熟,非常想反叛,这时候自我冲突是很大的,冲突的一个很好的出口就是写作。很多人不管是从写日记开始还是把片段的东西写在笔记本上,这都是青春的一个记录。很多人写作都是从诗歌开始的,像阿来、贾平凹等,都是从写诗歌开始的。写诗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是它会使人有更高的审美能力。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3:41:12 | 只看该作者
诗歌和生活之间是没有鸿沟的  李德武:我们对上面的话题进行延伸,请嘉宾谈谈关于“生活与诗”的问题。
  周圣伟:写诗和生活之间,我认为是没有鸿沟的,我17岁以前写新诗,还得过一个奖,17岁以后写旧体诗词,一直到现在。当中中断过一段时间,行政事务太过繁忙,后来,1992年以后,我辞掉一切行政职务,又开始不断地写了。我就感觉写诗的时候我脱离现实,沉浸在自己的情感里面,等写完诗以后,我又跳出,该做的还要做,该吃的还要吃,该笑的还要笑,该哭的要哭。所以,写诗歌,从我的经验来看,也是要有一种心理准备和情绪准备的。
  李德武: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能写诗。为什么有的人写出来,有的人写不出来呢?为什么有人写得好,有的人写得不好?那是因为没有做到个性化,你没有做到艺术独立。艺术的独立来自于人格的独立。艺术的个性来自于对生活体验体会的独到性。诗人就是这样一个人,当别人睡着的时候他清醒着,当别人清醒的时候,他梦着。所以,想写作好诗,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走寻常路。
  诗歌写作意味着开拓和冒险精神。一个人在从事语言工作的时候,他是最没有生活保障的,所以在现在这样一个务实的时代,很多人不写诗了,一批诗人放下文笔开始经商。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这些在经商当中挣了钱的人又回来了,找到诗歌,因为他知道钱不能让他的精神获得满足。所以,不管今天你要追求的目标是考学还是其他,都必须知道将来有官在身、有钱在身的时候,你都必须是一个有精神的人,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健全和完整的人。而这种健全的人格和完整的人格必须是以独立和个性为标准的。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3:41:47 | 只看该作者

  诗歌是文化中灵魂一样的东西
  李德武:前面,我们由“青春与诗”延伸到一个人在生活当中跟诗的关系。现在,我们再进一步拓展到文化领域。文化在一个民族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灵魂作用,诗歌又是文化当中灵魂一样的东西。诗与文化有什么关系呢?各位嘉宾可以以苏州为例来谈。
  陶文瑜:我觉得一个城市,物质的陈设摆在那里,岁月和情感就是它的包浆,这个包浆就是诗歌,这就是诗歌和这个城市的关系。
  车前子:我觉得诗歌就是灵魂中的一种闪现,如果诗歌也要将情感变成一种思想的话,诗句就毫无意思了。诗歌里有更复杂的东西,不要太依赖所谓的文化。灵魂是什么,这是诗人要探索的东西,只有每个诗人进入到灵魂层面,诗人本身的独特性或者个性才会体现出来。
  听完上午的诗歌,我觉得同学们的思维太普通了,这是很糟糕的问题,这对你将来的写作都是有影响的。我认为作家的方言思维是很重要的,我们看鲁迅的作品、废名的作品,都能在里面看到方言思维。同样一句话,用普通话读一遍后,再用方言去读,会有不同的东西,而写作恰恰就要从方言开始的,不是说用方言写作,是用方言思维。
  小海:刚才大家提的问题有三个主题词——苏州、诗歌、个人,坦率地说,我觉得是诗歌带我走进了苏州。我和苏州非常有缘,这或许也是命运的安排,我对苏州的印象是富有文化。我的爱人(曾是我的笔友)就是从苏州十中毕业的,通信时她念初三,后来成为我的爱人。我有一个朋友,是诗人,也是散文家,他说“苏州园林就是中国人的教养”,当然他说得非常书面化,但我来到苏州后,我觉得苏州也改造了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包括我个人的生活、诗歌的面貌,都发生着一些变化。我想,这就是城市带给我的变化。
  朱芒芒:我走过很多城市,我认为苏州是最富有诗意的城市。当然了,今天的苏州和我1980年第一次看到的苏州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当时从火车站出来,看到马路是一个石子一个石子铺成的,很有味道,但现在呢,它们早已消失了。尽管如此,苏州的诗性要素,保存得要比其他城市多得多。生活在诗性城市里面,要加强自己的诗性教育的修养,给生活增加一些亮色,让心灵得到更多的塑造。
  (本报记者 杨桂青 整理)
  《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8日第3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6:18 , Processed in 0.06756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