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 文 味 研 究 回 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0 15:2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 文 味 研 究 回 顾
(原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


深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程少堂

(说明:本文是是2001年提交给香港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的论文。已收入会议论文集。2003年作了补充)


深圳市中语界对语文味进行研究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两年来,全国中语界的许多专家给了我们很多的鼓励和支持,对我们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最近也有个别人攻击语文味研究是"语文教育科研中的赝品"。这种攻击既有误解,更有曲解。为了让大家真正了解语文味的研究,在此对语文味研究做一个系统的回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篇:语文味的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一、语文味概念的含义

根据语文课程和教学的特点以及我们目前对语文味的认识,我们对语文味初步作了如下界定:

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外延上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教材)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

这一界定有以下几点值得强调:(1)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给人的一种感觉,一种体验,这种感觉或体验具有令人欢愉的、吸引人的魅力;(2)语文味只有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形成;(3)语文味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来获得;(3)语文味是文本、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等教学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整体美,因此语文味包含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学生的学习个性、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意味着:如果缺乏这些个性因素,仅仅教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不一定有语文味,或者说语文味不一定浓;(4)语文味是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教学出语文味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准确的说,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才是目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本质上是一种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与素养)。因此,语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特别是精神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素养。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味是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归宿点和立足点,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征的,因而与现有的移植西方的体系可以对峙互补的汉语文教育美学新体系。

二、语文味概念提出的背景

语文味的提出,是我们对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进行历时性思考与共时性思考,同时熔铸了深圳文化特点乃至我本人的学术个性和学术理想的结果。

首先,是对当代语文教育思潮的辩证整合。

在1953年5月开展关于《红领巾》观摩教学的大讨论中,苏联专家提出中国语文教学文学因素太少。自此以后,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做法流行全国。1958年受"大跃进"左倾思潮的影响,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 1959年和1961年《文汇报》发起了两场语文教学方面的大讨论又促成了一个共识:"语文是一种工具,要按照学习掌握工具的规律进行教学,要真正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提出"反对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当时人们认为"要真正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主要是要抓"双基",即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语文基本能力训练。这也可以看成是当时人们对语文味的认识。这种对语文味的认识是有片面性的,但这种片面是一种"深刻的片面",因此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1987年以后至上世纪末,语文界又呼吁要突出语文的文学或人文因素。于是,"真正的语文课"的"谜底"因为前人的大量研究而"呼之欲出" 了。正是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开始了语文味的思考,提出了从语文课本到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研究。

其次,是对异化了的语文教育进行改造的必然。

有人可能会说,能提语文味,为什么不能提历史味、数学味、物理味、化学味?的确如此,不光是历史课有历史味的问题,数学、物理、化学等也有个数学味、物理味、化学味的问题。但为什么只提语文味而没有人提历史味、数学味、物理味、化学味呢?道理很简单,你见过有把历史课讲成语文课的吗(有也非常少吧),你见过有把数学讲成物理课的或把物理讲成化学课的吗?有也非常少吧。但是,语文课"串味"就太常见了。当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大量不属于语文的东西,或把语文课教成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或把语文课异化成其他学科的"保姆",应试化、技术化,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自由、自我与自尊,机械化与模式化又使它丧失了本真与个性。一个本应是最艺术化最富有情趣的教学领域,变成了枯燥、乏味甚至讨厌的代名词,缺乏甚至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充斥着许多课堂。要改造当今的语文教育,就必须纯化语文课本、语文教学过程和语文教学方式方法。有鉴如此,2001年3月,在深圳市罗湖区菁华中英文实验学校评课和当天下午罗湖区初中公开课评课过程中,我提出"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并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随后的整理稿发表在2001年第17期《语文教学通讯》上,即《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一文(这篇小文章应该是国内学术界将语文味概念化、研究化的第一篇文章)。

第三,是对中国古典美学中"滋味"范畴的创造性转化。

在审美理论中,所有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与诗有关系。而根据中国古典审美理论,诗的最高境界是 "有味"即有"诗味"。"味"或"滋味"本指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或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这是一个具体的感性概念,并不是完全可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中国古典美学家将"味"这一概念创造性地转化成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它的基本涵义是"意味"或"趣味"。它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说它具体,是因为一讲到"味"时,要讲的对象一定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一般层次的东西是够不上用"味"来谈论的。说它抽象,是因为一讲到"味",便进入了一种模糊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比较高的境界。由此可见,"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而且一旦说清楚,往往就是"不够味儿"或"味道不足",所谓"大羹无味"。受此启发,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有味",那就是"语文味"。

第四,是深圳文化与我个人学术个性和学术理想的产物。

语文味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诞生在深圳而不是在其他地方,有一定的必然性。深圳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新型城市,各种地方文化在这里并存、冲突、融合,适宜于文化的整合创新。作为市教研员,在学术上我喜欢创新,不喜欢人云亦云。我主张"教研员要学者化",主张"教研工作课题化,课题研究教研化",喜欢把工作当成学问来研究,喜欢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寻找课题。我希望能尽快找到自己作为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工作的"话语系统",即尽快找到一个既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适应21世纪初我国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同时又能体现我个人的学术个性和学术理想的概念。我以为语文味正好是这样一个概念。于是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语文味概念提出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准确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和发展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新课程的推进中,广大教师有三重任务:一是理解新课标,二是实践新课标,三是发展新课标。一方面,理解和实践都要避免表面化、形式化、绝对化倾向。例如,在整个课改背景下的一些教育理念,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发课程资源、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等,都是科学的、正确的,也是各学科带有共性的理念。但在具体贯彻这些理念的过程中,各学科不能忘了各学科的特点。就语文教学而言,如何落实新课标的任务,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语文特点、语文规律,不能忘了语文课还是语文课。换言之,无论你运用什么新观念新方法,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味。另一方面,新课标既需要通过实践检验,更需要通过创造性的实践加以发展。而语文味的理论和实践,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尝试,有可能对新课标的发展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其次,是对目前语文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完善或补充。语文教育中确实需要实施素质教育,但从理念到实践都夹杂了许多非语文因素。而语文味理论,既吸收了素质教育理念中的精华,又能避免语文教学的异化,即非语文化现象的产生。

第三,是对语文教改中存在的形而上学倾向的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语文教改活动,把一堂课的每一个步骤或环节规定得很"实"很"死",把语文教学模式化,从而束缚了语文教学的发展。与此相反,语文味虽不拒绝模式,但坚决反对和拒绝一切模式化的东西,它更鼓励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学生的学习个性的张扬,因而更符合语文教学的本质与规律。

第四,有利于引领目前的语文教改走出历史困境。通过一个世纪的不懈探索,我国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走过了黑格尔所说的"正——反——合"过程的前两步,现在是到了不整合就不能发展的时候了。学术界认为,味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其逻辑起点、归宿点和立足点。(朱立元主编:《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29页。)受此启发,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理论中应该也能找到一个诸如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的"味",或者如生物学中的"细胞"、《资本论》中"商品",即能涵盖本学科所有其它概念系统,并能以此为逻辑起点建构新的语文教学理论框架的起始概念(或总概念)。我们认为,语文味就是这样一个概念,它能把有关语文教学的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囊括进来。照我看来,语文味是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哲学或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美学的最高范畴。与此同时,语文味也能把古今中外所有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精华和语文教学改革中各家各派的长处吸收整合进来。因此可以说,它是既有个性但又比较没有片面性的理论。显然,语文味理论的这种整合企图,有利于开创语文教改的新局面。



中篇:语文教学如何教学出语文味

一、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

(一)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究竟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现在学术界在不少问题上还有不同看法,但在许多问题上已形成共识。比如,语文课不是政治课,语文课不是德育课,语文课不是审美教育课,语文课不是思维训练课,语文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知识课,语文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或文学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那一种课,都与语文味背道而驰,或者说不是我们提倡的语文味。

(二)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语文课既不是上述某一学科的代名词,同时我们也不能把语文课杂化为上述各学科知识的拼盘。目前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说明文教学中,大量存在着过分关注课文中的自然科学知识,把语文课教成了天文课或地理知识课的现象。这种过分重视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而忽视表达这些内容的形式的做法,也是与语文味格格不入的。

(三)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的"保姆"。语文课之所以存在,主要不是因为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而是因为它有它存在的独立价值,有它独立的目标,它对学生的发展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不是为任何其他学科服务的课,因此,不能把语文仆化为其他学科的保姆。

(四)语文教学不能机械化、模式化。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所谓科学化或模式化,是不科学的。教学新手往往需要一些模式,一些机械操练,因此他们的教学缺少一些语文味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模式化。如果说模式并不绝对与语文味对立,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模式化与语文味是截然对立的。

二、核心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

(一)教(学)出语文独特的情感来。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地流泪,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那么,如何教(学)出情感呢?首先,教师备课要备情感,即要找出教材的情感点。语文课本中的所有课文,都渗透着作者的爱憎情感或七情六欲,找准作者的情感点,是教出情感的基础。其次,教师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如果把上课比作"结婚",把培养感情比作"恋爱",那么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文不能"先结婚后恋爱",而应"先恋爱后结婚"。语文教师对每一篇课文最好是情深似海,对新课文要"一见钟情",对旧课文要"旧情复燃"。教师只有自己先热爱每一篇课文,才能把自己的热爱传递给学生。当然,语文课的语文味并不是由课文本身所决定,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本人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主张语文教师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文既要敢于删和批,更要善于培养感情,即要把否定性方法和肯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再次,还必须摸清学生的情感点。如果说把握教师自己的情感点是"知己",那么,把握教材和学生的情感点则是"知彼"。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教学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这里。

(二)教(学)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来。首先,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其次,语文课堂要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这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庄周梦蝶"般的情景: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师,不知道是学生变成了教师,还是教师变成了学生,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之间融为一体(而不是四张皮),就会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句)的优美意境,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教学中的最佳体现。在这里,语文教学也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教学,而且也是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即使师生共同得到发展。再次,要教(学)出个性美。教师不要跪着教书,学生也不要跪着读书。教师要教出自己的教学个性,就要敢于根据自己的理解教课文,要敢于 "玩教材"(笔者将在《玩教材:一种审美态度》一文中详论),敢于把自己在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中的情感冲动、情感体验告诉学生。第四是要教(学)出幽默美。语文课堂要有笑声。除了特殊内容的语文课以外,一般说来,没有笑声的语文课不能说是美的课,也不能说是有语文味的课。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既要让学生学会有魅力的哭,也要让学生学会有魅力的笑。但是,事实上,让人"哭笑不得"的语文课还真是不少。

(三)教(学)出语感。所谓教(学)出语感,即教(学)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所谓教(学)出文体感和语体感,从教师角度说,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教法;从学生角度说,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学法,具体说是有不同的读法和写法。同时还要让学生领会现代语体与文言语体、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表达功能。所谓教出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是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意义或字典意义,读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象征意义和情景意义。这三者之中,教(学)出对字、词、句的敏感为最基础最核心。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一种重要体现。

(四)积淀民族文化。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一堂语文课,如果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那么我们就大致可以说它具有语文味。民族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河流,一代一代的人们汇入自己时代的文化小溪,才有后来的波澜壮阔的民族文化景观。换言之,"积淀民族文化"也包括积淀当代民族文化。语文教师和学生要做好民族文化的积淀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把握时代特征,使自己的思考具有时代气息。具体方法是要用现代意识观照每一篇课文,特别是古诗文。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枯燥的变得有趣,使遥远的变得亲切;另一方面,可以使现代人的思考沉淀到经典作品中去,沉淀到师生的心灵中去,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五)丰富生存智慧。语文是交际工具,是让人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对话的学科,简单的说,是让人学会做人的主要学科。汉语文特别具有这样的优势。因此,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应该注重启迪学生的思想和生存智慧。语文课文中的情趣、智趣和理趣,特别是哲理性的课文或课文中的哲理,以及课文中的人生智慧,对启迪学生思想、丰富学生生存智慧有重要作用。从文言文课文中可以读出生存智慧,从现代文当中也可以读出生存智慧。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要学生学习的生存智慧,是人类生存智慧中的精华。中国人也好,世界其他民族也好,其传统的生存智慧当中有许多糟粕,我们要学生学的不是这些。一句话,语文课要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绝不是要学生学韦小宝。

(六)提升人生境界。冯友兰先生把中国人的人生境界划分为从高到低的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所谓自然境界,就是像原始人那样凭本能做事;所谓功利境界,即主观为自己,同时又可能客观为他人;所谓道德境界,即"正其义不谋其利",即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所谓天地境界,即为整个宇宙的利益而做事。人是万物的灵长,但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语文教学就是要使人身上的魔鬼属性越来越少,天使属性越来越多。


三、关键是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使语文课的语文味有着充分体现的可能性。

再好的剧本,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也会变得干瘪无味,毫无创造;而优秀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个菜谱,他也能念得催人泪下。二者的区别是综合素质的区别。要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一方面,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语文味是一种美学境界,需要全部情感的浇铸;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体现,没有全部情感的投入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自己要有语文味。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味道十足"的人。即语文教师必须首先具有语文味,即书卷气。是否读书,读书多少,是一个教师是否有语文味或语文味浓不浓的决定因素。有无语文味是一个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最集中的反映。其三,语文教师要注意因长施教。十全十美的语文教师是不存在的。提高自己素质并不是苛求全面发展,而是发展教学个性。要善于找到自己的特长,不断突出、强化进而扩展这一特长,逐步教出有一定味道的语文课。


下篇:语文味研究引起的积极反响及其效果


一、广大专家学者对语文味的积极关注和真诚思考。

2002年12月8日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华东师大兼职教授陈钟梁先生在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上说:"华东师大著名教授钟启泉先生跟我讲,他最近听了一些课改试验区的语文课后,产生一个很大的忧虑,即语文课越来越不象语文课了。我和于漪老师商量过,我们也都觉得钟启泉教授说的这种倾向比较严重。因此,随着课改形式的发展,由深圳市首先提出的语文味课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互联网上我们了解到, 陈钟梁先生最近又多次在文章中表示:" 深圳有一个专题:语文课的语文味。我对这个专题非常感兴趣 。"

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著名特级教师、著名语文教育家洪镇涛先生认为:"语文味是一个很好的提法,很通俗,很亲切,很有针对性,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说:"我认为,语文味研究是有理念的有思想的研究,是语文教学改革进行到一定的程度的特定阶段的产物;是真实的有深刻内涵的研究,是国内有独特个性的语文教学研究课题;是有亲和力的能让大面积上的语文教师参与的研究,是能从普遍的意义上浓郁语文教学氛围的一种探索。语文味研究在少堂先生的策划、主持、指导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成果不仅仅只是书面的,它给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策略性的教学理念与手法,更给无数学子在语文学习上的语文味的感染与熏陶。我支持少堂先生进行的语文味的教学科研。语文教学的课题研究不是能让人随便诬之以‘伪’和‘赝’的。"


著名文艺理论家、福建师大中文系博导孙绍振教授对语文味理论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很好的提法。既有近年来教学经验的升华,又有历史经验的积淀。最精彩的是对于语文味的界定。说它是历史的经验的升华和积淀,因为这里有着近半个世纪来的否定之否定。这表现在‘语文课不是政治课,语文课不是德育课,语文课不是审美教育课,语文课不是思维训练课,语文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知识课,语文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或文学课。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的‘保姆’。有了反面的历史教训,又从正面提出:‘核心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教(学)出语文独特的情感来。’这几年许多人在谈‘回归语文教学本体’,‘语文味’的提法,尤其是它的阐释,其好处是,很有历史的深度。除了历史经验的深度,还有一点学术的深度,这就是对于中国古典文论中‘滋味’说的承传,但是也并没有停留在历史的标签上,而是结合了当代的学术资源如‘积淀民族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等等。"
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著名特级教师、河南省语文教研员甘其勋先生指出:"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课怎样上出语文味,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开放平等 互动——关于新课标下新课堂的对话》,载《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3年第3期)著名语文教育家、首都师大中文系教授饶杰腾先生也认为:语文味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值得研究。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中副校长韩军先生也认为:"语文味儿这个提法很好,切入根本。"

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著名特级教师、山东省语文教研员吴心田先生对语文味理念非常赞赏,而且他与全国中语会的一些专家交流对语文味的看法时,大家的看法非常一致,很赞赏这一提法。吴心田先生最近先后在6个地方讲学,每次都宣传深圳提出的语文味。

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张定远教授在深圳市海湾中学评课时说:"语文课一定要教出语文味。" 张定远教授不仅很赞赏语文味课题,而且还主动建议深圳市可以组织一次全国性的语文味学术研讨会(我们正在策划)。

二、广大语文教师对语文味的积极关注和真诚思考。

语文味课题不仅得到全国中语会一流专家的肯定,也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好评。

深圳市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大都赞赏语文味这一提法。深圳市中语会曾开过语文味专题研讨会,盛况空前。大家认为,语文味的提出及其概念化和研究化,是我市语文界对当代语文教育理论的一个贡献。

与此同时,市外、省外的老师也对语文味研究进行了充分肯定。例如,广东省顺德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增小英老师认为:"语文味这提法很好,比提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好。因为后者往往掺进了很多非语文的东西。"外省也有一些老师给我写信表示赞赏,如安徽省安庆市郊区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张琍老师在来信中写了如下溢美的赞词:"‘语文味’ 课题实验让我眼睛一亮,......真是为你惊喜!我想像,您定能够为绝大多数语文老师拨开云雾。"

三、语文味研究产生的效果

首先,语文味研究诞生了一批理论成果。在第一次语文味研讨上,全市语文老师共提交论文80多篇,在《深圳特区报》、《深圳教学研究》、《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特级教师》以及《中华读书报》等报刊发表的有14篇。笔者和语文味课题实验基地学校深圳市梅林中学语文课组长马恩来老师有关语文味的论文被(香港)第四届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2001年12月)录用,两人分别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受到一致好评。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文教育美学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已具雏型。

其次,语文味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深圳《晶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法制报》、《深圳青少年报》以及北京的《中华读书报》、《中学语文教学》、山西的《语文教学通讯》、武汉的《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报刊都对语文味课题进行了报道。在因特网上搜索一下"语文味"这三个字,你会发现全国中语界从一流专家到一线教师,已有不少人在使用、探讨语文味问题。特别令人高兴的是,语文味理念已经在深圳市语文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文味不仅成了许多语文老师听课评课时的口头禅,而且已成为深圳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的最高目标,成为能够凝聚深圳市语文教师队伍的口号或理念。

第三,语文味研究推进了深圳市语文教改的步伐,促进了深圳市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深圳市的中考语文命题由于强调深圳特色和语文味,受到广东省教研室中语学科专家的好评,广东省教研室特别指定深圳市中语学科教研员在全省有关会议上介绍本市中考语文命题改革经验。近两年来,高考语文命题改革力度加大,主观题增多,客观题减少,广东省全省高考语文平均分下降,但深圳市高考语文平均分不降反升,首次连续两年荣获广东省高考语文平均分第一名。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与语文味研究有关。


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无论是政治话语系统还是学术话语系统,它们从提出到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是一个曲折和漫长的过程。面对语文味研究的短暂历程,我们为她得到的认同程度感到无比自豪!这种自豪使我们更加坚信:语文味的追求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真诚的鼓励、善意的批评,固然是我们前进的重要动力,不过,就算是恶意的攻击和中伤,也不可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将把这些中伤作为附录收进以后出版的《语文味研究》一书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主要参考文献:

⑴ 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
⑵ 程少堂:《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语文味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深圳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随后在(香港)第四届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2001年12月)上发表。
⑶ 程少堂:《语文课改:实绩、问题与对策》,《语文学习》2002年第10期。
⑷ 程少堂:《语文味的理论构想》,《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7期。
⑸ 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16日
⑹ 孙移山:《语文课变味与母语教学的难题》,《深圳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
⑺ 刘人云:《"语文味"与语文课程标准》,《刷新课堂》,华龄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⑻ 马恩来:《"语文味":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深圳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⑼马恩来:《"语文味":离我们有多远》,《深圳教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⑽ 陈继英:《关于语文味的理论思考》,《深圳教学研究》2002年第1期。
⑾ 陈继英:《语文课应教出语文味》,山西师大《特级教师》2003年第2期。
⑿ 胡立根:《试说语文学习中的三重趣味》,《深圳教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⒀ 俞圻华:《语文味:语文的自觉和自觉的语文》,《深圳教学研究》2002年第3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2:48 , Processed in 0.0700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