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本解读要立足“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1 10:2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本解读要立足“化”
曾长春

语文教学的起点是教材解读,解读教材里蕴含的能给人的“文”化
,能使人得到的“教”化。解读教材,应不落应试窠臼,不要陷入“胸中有考无书,目中无人有分”的窘境。“误尽苍生皆语文”,语文者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一句话,道出语文成了误人子弟的罪魁祸首。余秋雨在《千年庭院》中说:“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递交。”道出了教学的真谛。语文,要不误苍生,要代代递交,就得“化”,潜移默化,融会贯通。语文教学的真谛是什么?是育人还是育分?答案不言而喻,不会莫衷一是。“学而不化,非学也”,所以解读教材就要立足“化”。
一、走进作者的世界,受到“感化”
作者为什么创作?韩愈《送孟东野序》开篇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一语道破作家创作的心理根源。有人借优美的旋律,高亢或轻缓的歌声抒发自己的内心;有人借水墨的点染,色彩的调配摹写眼中的世界;有人奋笔疾书,嬉笑怒骂……人们表达、倾吐、发泄内心情感的方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课标》要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解读文本,领悟作者受到生活的“化”,就是认识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化”对学生熏陶、感染、感化、潜移默化,达成语文的育人性。白朴的《天净沙·秋》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暮秋图”,我们抓住景物的特点“孤、落、残、轻、老、寒”,不难读出曲人悲秋的情怀,感叹人生的悲凉,那是曲人年老孤独睹物伤怀,那是人生体验与眼前景物的心领神会,“化”作了含蓄委婉的语言,化作了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让“我”被“闰土见多识广”感化,进而感叹“高墙大院少爷的孤陋寡闻”,抒发“我”对农村自由无拘生活的神往,这是鲁迅对人生、社会的一种认识。
二、走进文本,抓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

文本是语言的存在,用语言承载内容,用言语形式表达内容。通过品味文本语言,感悟文本内容,走进文本描绘的世界,获得审美体验,这是解读教材常用方法。美好的内容必须通过相适应的文体和语体表现,从文体和语体的特点切入文本人文内涵,这是解读教材的基本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贯穿的是“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记叙文要抓住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小说要抓住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塑造的人物形象,反映的社会生活;散文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形散神聚”,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语言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含蓄,意味深长。解读文本,解读文章结构,解读文本语言表达,紧扣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不偏不倚,守住语文的根本。
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理解深了,运用就能水到渠成,信手拈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是《慈母情深》中的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母亲劳动的艰辛,一位因劳累而显行动迟缓的母亲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可以触摸到文中“我”的内心世界,那是“我”对母亲的同情、体谅,是看见母亲劳累的不忍,更交织着“我”心灵深处对母亲劳累的呐喊。同样是这课,还有一处写到:“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也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四个“立刻”刻画出了母亲争分夺秒地工作,刻画出了母亲不畏劳累,刻画出了母亲为了子女任劳任怨,刻画出了母亲没有把“我”要钱买书的事放在心上。至此,一位慈母的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更渗透的是母子情深。这就是学生受到化的地方,学习文本的表达方法,感受语言的生命力。
文本的言语表达常能让人感同身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写车夫的一句话:“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用低沉,痛苦,缓慢的语气语调读,会让人有切肤体会,会让人走进穷苦人的穷困生活,进而怜悯、同情,就不难想象救助车夫的场面,也更容易体会伯父慷慨解囊的举动:“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正是这“掏”,写出了伯父的慷慨,写出了伯父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三、立足学生,使学生受到“文化”
文本解读,要依标扣本,才能铸就高效课堂。《语文课标》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我们不能在解读中面面俱到,学生会的不必再考虑,课标没要求的不用去关注,要做到不越位,不寅吃卯粮。解读文本时,要质疑学生可能的疑问,预设教学问题,发现文本中的自然美、人性美,关注文本的语言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能力提高的同时受到文化。《唯一的听众》给我们的教化就是中华文化中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感受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中华传统文化铸就了一位小提琴手。《詹天佑》给我们的文化是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爱国情怀。立足学生解读文本,要在解读时建构一个无形的课堂,心中有书,目中有人。学生是教师了如指掌的学生,解读文本就要预演学生可能在课堂中出现的情况:理解障碍,读法指导,审美体验,可能生成,一切向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一切为了学生受到“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2:24 , Processed in 0.1086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