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3 14:2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

董菊初

语文出版社

1998.9



     做任何一件事情,研究任何一个问题,最根本的,首先要解决的是方向、目的和原则问题,也就是研究什么、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原则等问题,解决时需要一些具体的步骤、方式和方法,而这些具体的步骤、方式和方法总是根据总的方向、目的和原则产生的。只有一个概括的方向、目的和原则还不够,因为还有那些具体的问题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反转来说,如果只有一些枝枝节节、零零碎碎的研究个别具体问题的方法,没有总的方向、目的和原则,研究就会失去了灵魂,也显得支离、零散,有时甚至不能自圆其说,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做法,其结果反而不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准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换言之,研究方法有它的系统要求和原则,足以自成一门科学,不妨称之为“方法学”,在某些国家已经有了这样一门“学”。
以往,相当长时间以来,在语文教学、语文教育方面,由于问题比较复杂,包括的具体问题比较多,既有一般性的关于语文教育的问题,也就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使用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的共同性的问题,同时在我们国家,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地理的等种种因素,又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因此,一直没有形成一套我们自己的比较统一、完整的做法。再加上我们封建社会的历史特别长,形成了若干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传统。既成了传统,就非常有力量,很牢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往往习以为常,因此世代相传,好些方面都定型化了。这些传统的做法里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历代的先进人物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的积累,或者说是传统教育的精华部分,其中许多值得我们今天参考,有的甚至还是可用的。另一方面,也毫无疑问,里边不可能不带着不少封建主义、封建思想的烙印,在今天看来,有的是落后的、不可用的,甚至应该是批判、淘汰的;它的影响,对这项工作的发展是不利的。这样一来,就又产生了一个鉴别、评价、选择的问题,有的应该吸收,有的应该扬弃。这是从我们的历史来说。再从横的方面说。我们自己的国家方圆就很大,民族就很多,各处的发展不平衡,因此也有一个交流、选择、去粗取精的问题。再加上自古以来,虽然我们是个泱泱大国,周围许多邻居比我们的发展要慢一些,但究竟我们不是孤立的,我们同我们周边的邻居以至于更远的地方(像欧洲)老早就有过联系和交流。越到了近代、现代,这种交流越多,相互间影响也越大。于是这里又出现了一个了解、识别、鉴别、选择的问题。别的国家、地区的做法中有若干好的经验,我们应该引进、参考、吸取;也有若干至少是不适合我们的具体情况的,应该避免,以至摒弃。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尤其是中后期的封建社会,使得我们本来非常先进的文化、科学、教育反而落在后边了,在文艺复兴、产业革命后,很多发达起来的国家、地区在许多方面反而跑到了我们的前边。于是,在我们长期的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之后,我们在不少方面只好从他们那里学一些新的、先进的做法。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教育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的方面,也就是语文教育,几乎没有办法从外边引进,因为我们的语言文字有自己的特点,教育的发展有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来进行深入的、科学的研究。
然而近百年来,我们的社会的现实使我们没有顾上做这方面的研究。问题本来就十分复杂,如前边所说,而又没有顾上很好地研究,又不可能像教育的某些方面,如自然科学可以暂时先引进别人的做法,然后再慢慢消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语文教育就面临着许多很重要的、又很具体的、不能轻易提出解决的办法的问题。所以,在我们正在发愤努力、加速前进的这种需要和潮流之中,语文教育就成了一个最难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更需要深入地研究,要研究就特别需要讲究方法。若干时间以来,许多方面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分别做了不少的努力,然而只是得到了对若干具体问题的某些初步的、零散的设想和做法以及多种“模式”。这种情况同我们整个文化教育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很不相适应的。说到研究方法,语文教育自然有它所需要的一些特定的研究方法,然而有一条根本的、必须遵循的,就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说起来好像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但是从它的基本原则来说也并不是那么复杂。唯物,就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既不能凭主观办事,脱离实际,又不能完全听凭客观的驱使,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和目标。辩证,就是对待任何事物采取运动的、前进的观点,把一切有关的事物做联系的、统一的考察,而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然而,就是这样简化了又简化的认识,实际做起来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因此又出现了这样一个矛盾的情况,那就是我们迫切地需要一种比较完善的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问题,而这种方法的形成却有相当大的困难,一直到今天在这个领域还没有产生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的一种方法论。
董菊初同志根据他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对一些相关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关于语文教育的系统的方法学,既明确了我们所需要的研究方法的根本目的、方向和原则,同时也勾画出了需要具体操作的若干具体问题的研究方法以至于研究的技巧,写成了一部几十万字的《语文教育研究方祛学》。我见闻不广,就我所知,像这样的一种努力跟所取得的成果是前所未有、带有开创性的。凡是有益处的,合乎需要的开创性工作,都是可贵的,值得倡导的。虽然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下子十分完备,尽善尽美,无疵可指,但是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的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我觉得在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之中,很需要双管齐下,既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一些具体研究,用个目前常用的字眼来说,就是进行一些微观的研究;同时又需要做一种方法论的概括性的系统研究,用目前常用的说法,就是做方法论的宏观研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指望我们对于语文教育这个大问题的研究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才能开辟出我们自己的前进的道路。
菊初书成,嘱序,说了上面一些粗浅的想法,表示祝贺。并且向师范性学校和学生推荐,至少可备参考。希望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把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推向前进,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张志公
  1995年7月
目 录
     导  论
第一章语文教育研究和方法学………………………………(3)
第一节语文教育研究的使命和目标………………………(3)
第二节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的内涵和构成………………(12)
第三节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的地位和功能………………(18)

     原理篇
第二章语文教育研究的思维模式……………………………(29)
第一节经验思维模式………………………………………(29)
第二节理论思维模式………………………………………(34)
第三节形象思维模式………………………………………(47)
第四节灵感思维模式………………………………………(53)
第三章语文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61)
第一节方法论原则的含义和功能…………………………(61)
第二节实践主义原则………………………………………(66)
第三节历史主义原则………………………………………(72)
第四节科学主义原则………………………………………(79)
第五节系统主义原则………………………………………(87)
第四章语文教育研究课题的确定法则………………………(98)
第一节选择课题的意义……………………………………(98)
第二节课题的来源…………………………………………(101)
第三节课题的类型…………………………………………(108)
第四节选择课题的原则……………………………………(115)

  方法篇
第五章观察法…………………………………………………(129)
第一节观察法的意义和特点………………………………(129)
第二节观察法的类型………………………………………(136)
第三节观察法的使用要求…………………………………(140)
第六章调查法…………………………………………………(149)
第一节调查法概述…………………………………………(149)
第二节调查的对象和范围…………………………………(155)
第三节调查的类型…………………………………………(157)
第四节调查的基本方法……………………………………(162)
第七章实验法…………………………………………………(170)
第一节实验的意义、特征和类别…………………………(170)
第二节实验的假说和设计…………………………………(181)
第三节实验的控制和评价…………………………………(190)
[附]行动研究法…………………………………………(207)
第八章经验总结法……………………………………………(211)
第一节经验总结法概述……………………………………(211)
第二节经验事实的积累和筛选……………………………(223)
第三节经验转化成理论的机制……………………………(228)
第九章个案研究法……………………………………………(236)
第一节个案研究的含义、类型和特征……………………(236)
第二节个案研究的运用……………………………………(242)
第三节个案研究的过程和方法……………………………(245)
第十章内容分析法……………………………………………(253)
第一节内容分析法的含义和特征…………………………(253)
第二节内容分析的步骤……………………………………(256)
第三节内容分析法的运用…………………………………(262)
第十一章比较法………………………………………………(273)
第一节比较法的含义和功能………………………………(273)
第二节比较法的依据和类别………………………………(276)
第三节比较法的要求和步骤………………………………(282)

   技术篇
第十二章抽样技术……………………………………………(291)
第一节抽样的含义、作用和要则…………………………(291)
第二节抽样的基本方式……………………………………(296)
第十三章情报技术……………………………………………(304)
第一节情报的含义、类别和作用…………………………(304)
第二节情报的搜集、整理和研究…………………………(312)
第十四章统计技术……………………………………………(323)
第一节统计技术的基本内容和作用………………………(323)
第二节统计资料的表述形式………………………………(326)
第三节统计技术的运用……………………………………(334)
第十五章测量技术……………………………………………(356)
第一节测量的含义、类别和功能…………………………(356)
第二节语文测验的特点和基本条件………………………(362)
第三节语文测验题的编制技术……………………………(376)

    技巧篇
第十六章研究论文的性质、类型和撰写要求………………(389)
第一节研究论文的性质和特点……………………………(389)
第二节研究论文的类型及撰写要求………………………(394)
第十七章研究论文的拟题技巧………………………………(406)
第一节宜直接,忌隐晦,强化受众的选择性注意………(406)
第二节宜准确,忌含混,促进受众的选择性理解………(408)
第三节宜新颖,忌老套,激发受众的选择性兴趣………(411)
第十八章研究论文的行文技巧………………………………(415)
第一节论文的展开技巧……………………………………(415)
第二节论文的结构技巧……………………………………(418)
第三节论文的引用技巧……………………………………(424)
第四节论文的修改技巧……………………………………(427)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434)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学研究方向研究生推荐书目(

(一)必读书目:
1《教育心理学》主编:张春兴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年10月
2《心理与教育研究法》主编:董奇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年3月
3《美的形态学》柯汉琳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
4《学习理论》张奇著 胡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2月
5《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集)中央教科所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
6《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朱自清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及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8《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王容生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9《语用学与语文教学》王建华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10《语言交际概论》刘艳春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
11《语文课堂教学能力训练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10月
12《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著 新经典文库 南海出版问公司2003年

(二)参考书目:
教育理论:
《论对话》                          王松涛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复杂理论与教育问题》             (法)莫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          教育科学出版社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         杜威                  人民教育出版社
《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                  人民教育出版社
《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人类学》                       博尔诺夫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               石中英                教育科学出版社
《多元智能与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欧阳芬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      (美)波帕姆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有效教学》                         陈晓端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与青年教师的谈话》                    李吉林                 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小学教学》                       赞科夫               教育科学出版社
《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             胡庆芳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被压迫者的教育学》
《学生表现评定手册》                李雁冰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理论:
《自我监控与智力》                   林崇德                浙江人民出版社
《思维与语言》                       维果茨基              浙江教育出版社
《思维与现代文阅读》                 郭秉政                山西人民出版社
《情感教学心理学》                   卢家楣                上海教育出版社
《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心理学基础》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国心理学史》                     高觉敷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刘儒德                华东师大出版社
《形象思维与中学语文教学》           连瑞庆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多元智能》                        加德纳[美]              新华出版社
《阅读心理学》                       张必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心理论》                      周小蓬、陈建伟         语文出版社
《语文教育心理学》                  董蓓菲                 上海教育出版社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导论》           朱作仁、朱新华          上海教育出版社
《初中生心理学》                    黄煜峰 雷雳            浙江教育出版社
《高中生心理学》                    郑和钧                 浙江教育出版社

语文教学:
《阅读学原理》                       曾祥芹                 大象出版社
《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               王丽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学法》                   朱绍禹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教学论》                       李景阳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学教学方法》                     陈晓霞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外著名教学法述评》               吴特青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外母语教学策略》                 周小蓬                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和语文导读法》                     钱梦龙                 人民教育出版社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文入门》                         梁启超                教育科学出版社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               董菊初                语文出版社
《美国学生获奖作文点评》             杨志文                重庆出版社
《高中新课程语文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教学与学业评价》              陈建伟、周小蓬         广东教育出版社
《推敲新课程课堂》                   薛法根                广西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倪文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课堂教学艺术》               杨光泉                四川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细节解读》   傅国亮                高等教育出版社      
《对话教学》                         靳玉乐                四川教育出版社
《研究型课程》                       应俊峰                天津教育出版社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李镇西                 四川人民出版社
《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四川人民出版社
《花开的声音》                       李镇西                 四川人民出版社
《从批判走向建设》                   李镇西                 四川少儿儿童出版社
《魏书生文选》                       魏书生                 漓江出版社
《魏书生》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山东教育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育》                    孔庆东等                讪头大学出版社
《中学语文名篇多元解读》             王丽                  广东教育出版社.
《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         王泉根、赵静等著      广东省出版社.
《香港小学文学教学研究》             张永德                广东教育出版社.
《语文教学》                         魏书生著              沈阳出版社.
《名师备课经验》                        肖平                    教育科学出版社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教育例话》         江平                    浙江大学出版社
《非常课文课堂》                        王开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丁有宽与读学导练》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北京大学出版社
《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思中与十六字外语教学法》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谦翔与绿色语文》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北京大学出版社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北京大学出版社
《研究性作文教育学》                    金言                    浙江大学出版社
《香港中学文学教学研究》                王富仁                 广东教育出版社
《台湾中学国文教学研究》                王富仁                 广东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下的文学欣赏》               郭梅                  浙江大学出版社  
《初中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方智范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堂提问的艺术》                   宋玲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张昌元                浙江教育出版社.
《自主课堂100例精彩片段》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生     开明出版社
《自主课堂100例教学设计》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生     开明出版社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雷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谁能让语文变得有趣》                 崔干行                 中山大学出版社
《李吉林与情景教育》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中学语文实用教学85法》      张孔义                广东教育出版社
港台图书
《教育哲学研究》                王莲生著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
《中学生议论文》                李星著         吉根出版社(台湾)
《作文量表互改研究与实践》      芩绍基         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写作思维技巧》                布裕民         中华书局(香港)
《课堂管理技巧》               李彦译         中文大学出版社(香港)
                  
杂志类:
1、《全球教育展望》
2、《教育研究》
3、《课程·教材·教法
4、《师范大学学报》
5、《人大复印资料》
6、《语文建设》
7、《语文月刊》
8、《语文学习》
9、《外国中小学教育》
10、其他语文教参类杂志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4:29:34 | 只看该作者
1.〔美〕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美〕杜威著,傅统先等译《人的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美〕杜威著,姜文阂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美〕布卢姆等著,施良方等译《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6.〔美〕D&quot;R·克拉斯沃尔.B&quot;S·布卢姆等著,施良方等译《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_t-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7.〔美〕L·W·安德森、L·A·索斯尼克主编,谭晓玉等译《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回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美〕B·S·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9.〔美〕罗伯特·M·加涅著,傅统先等译《学习的条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10.〔美〕J·S·布鲁纳著,邵瑞珍等译《布鲁纳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11.〔美〕莫里斯·L·比格著,张敷荣等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12.〔苏〕M·H·斯一卡金特著,张天恩译《现代教学论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13.〔苏〕赞可夫著,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3年

14.〔苏〕维果斯基著,李维译《思维与语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15.〔苏〕B&quot;C·列德涅夫著,诸惠芳等译《普通中等教育内容的结构问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16.〔日〕左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17.〔日〕大河内一男等著,曲程等译《教育学的理论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18.〔加〕迈克·富兰著,中央教科所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19.〔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胡劲松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1.〔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22.〔英〕s·皮特·科德著《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I:_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

23.〔英]L·G·亚历山大,张道一等译《语言教学法一1一讲》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3年

24.〔英〕阿兰·戴维斯著,任福昌等译《语言测试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25.〔法〕让一弗朗索瓦·利奥塔著,岛子译《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年

26.〔美〕维娜·艾莉著,刘民慧译《知识的进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27.〔英〕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28.〔波兰〕弗兹纳涅茨基著,郑斌祥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29.〔英〕麦克·F·D·扬主编,谢维和等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0.〔德〕哈贝马斯著,李黎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一与科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31.〔德〕哈贝马斯著,郭官义等译《认识与兴趣》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犯.〔美〕华勒斯坦等著,刘键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_三联书店1999年

33.〔英〕马克思·H·布瓦索著,王寅通译《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上海:_L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34.〔美〕罗纳德·斯考伦等著,施家炜译《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5.〔英〕爱德华·德波诺著,何道宽等译《思维的训练》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36.〔美〕约翰·查菲著,姜丽蓉等译《批判性思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37.〔美〕M·尼尔·布朗等著,张晓辉等译《走出思维的误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

38.〔美〕M·J·阿德勒等著,蔡咏春等译《如何阅读一本书》上海:_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39.〔美〕彼得·A·瑞德帕兹著,查勋远译《阅读的革命—怎样读难懂的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年

40.〔荷兰〕弗朗斯·凡·爱默伦等著,张树学译《批评性论辩:论辩的语用辩证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1.〔美〕陈汉生著,周云之等译《中国古代的语言和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42.〔加〕高辛勇讲演《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43.〔英〕罗吉·福勒主编,袁德成等译《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44.〔英〕艾·阿·瑞恰慈著,杨自伍译《文学批评原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45.〔美〕韦勒克·沃伦著,刘向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46.〔美〕乔纳森·卡勒著,李平译《当代学术人门:文学理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7.〔美〕古尔灵等著《文学批评方法手册》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

48.〔美〕理查德·泰勒著,黎风等译《理解文学要素》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49.〔德〕W·伊泽尔著,霍桂桓等译《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50.〔德〕瑙曼等著,范大灿编《作品、文学史与读者》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51.〔德〕汉斯·罗伯特·耀斯著,顾建光等译《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52.〔美〕斯坦利·费什著,文楚安译《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主f_会科学出版社1998

53.〔瑞士〕沃尔夫冈·凯塞尔著,陈锉译《语言的艺术作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54.〔苏〕巴赫金著,邓勇等译《文艺学中的形式方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

55.〔美〕浦安迪讲演《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6.〔英〕戴维·洛奇著《小说的艺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57.〔英〕乔纳森·雷班著,戈木译《现-N小说写作技巧—实用文艺批评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58.钟启泉、崔允都、张华主编《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lt;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gt;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9.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60.钟启泉主编《课程设计基础》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61.钟启泉主编《学科,教学论基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2.陈桂生著《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63.陈桂生著《教育学辨》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64.陈桂生著《“教育学视界”辨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65.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66.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_上海:-t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67.郝德永著《课程研制方法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68.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69.高孝传等主编《课程目标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70.汪霞主编《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71.商继宗著《中小学比较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72.李定仁等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73.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74.吕达著《课程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75.金林祥主编《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上海:_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76.孙培青、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77.高文主编《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78.高文著《教学模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79.施良方、崔允部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80.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81.熊川武等著《实践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82.《心理学百科全书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83.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年

84.林崇德著《学习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85.林崇德著《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86.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87.皮连生著《智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88.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89.皮连生主编《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与实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90.吴庆麟等编著《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91.冯忠良著《结构—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上)(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92.桂诗春编著《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93.张必隐编著《阅读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94.彭耽龄主编《汉语认知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95.沈德立著《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96.谢安邦、谈松华主编《全国义务教育学生质量调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97.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智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98.盛晓明著《话语规则与知识基础》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99.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00.陈申著《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1.吴永军著《课程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2.刘士林著《先验批判》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103.邓正来著《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104.张岱年等著《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05.吾淳著《中国思维形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6.吴士余著《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07.李清良著《中国文论思辨思维》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

108.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9.柳士镇、洪宗礼主编《外语文教材评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0.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教材选粹》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1.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论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2.朱绍禹、庄文中主编《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本国语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3.北京外语学院附中编《日本中学语文教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2年

114.王松泉主编《日本国语科教育论译介》海日:海南出版社1994年

115.朱绍禹主编《美日苏语文教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116.曾祥芹、韩雪屏主编《国外阅读研究》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17.吴其馥、谁伟著《外国语文教育研究》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118.张承明著《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9.吴立岗编译《苏联的作文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120.祁寿华著《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1.方明生著《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选编》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2000年

123.顾明远、杜祖贻主编《香港教育的过去与未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124.倪文锦、何文胜编著《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语文教育初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25.《香港教育剖析》香港:广角镜出版公司1991年

126.李学铭、何国祥编《语文教与学素质的维持与达成》香港:香港教育署1991年

127.李学铭、何国祥编《语文与语文内容》香港:香港教育署1992年

128.李学铭、何国祥编《语文教师的认识》香港:香港教育署1994年

129.施仲谋著《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澳门语文能力测试与比较》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

130.倪文锦等主编《语文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北京:人民教一育出版社2001年

132.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

133.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4.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5.张鸿荃等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

136.郑国民著《从文言文教学到自话文教学—我国近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7.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8.韩雪屏著《中国当代阅读理一论与阅读教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9.张鸿荃著《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

140.章熊著《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

141.黎锦熙著《新著国语教学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142.梁启超著《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上海:中华书局1925年

143.阮真著《中学国文教学法》正中书局1936年

144.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二一十六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145.《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146.董菊初著《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年

147.蔡清富等编选《朱自清选集》第二卷、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14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朱自清论语文教育》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

149.《夏丐尊文集·文心之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

150.《吕叔湘论语文教育》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51.张志公著《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52.朱绍禹编著《语文教育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年

153.阎立钦、倪文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54.谢象贤主编《语文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155.王尚文著《语感论》(修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6.王尚文著《语文教育学导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157.李海林著《言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8.李维鼎著《语文言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9.韩雪屏著《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160.朱作仁、祝新华编著《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161.申继亮等著《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

162.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163.江明主编《问题与对策—也谈中国语文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164.钟晓雨主编《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165.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66.钟启泉编译《现代学科教育学论析》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167.黄显华等著《寻找课程论与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8.曾天山著《教材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169.熊承涤著《中国学校教材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资料汇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70.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171.辛安亭著《教材编写琐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172.顾黄初、顾振彪著《语文教材的编排与使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年173.黄光硕著《语文教材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年

174.朱绍禹主编《中学语文教材概观》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175.何文胜著《从能力训练角度论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9年

176.柳士镇、洪宗礼主编《汉语文教材评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177.《高中语文新大纲新教材辅导讲座》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年

178.江明编《语文教材的建设与思考—首届全国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

179.材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年

180.钱梦龙著《导读的艺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181.邹贤敏主编《钱梦龙:导读的艺术》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82.蔡澄清等著《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83.邹贤敏主编《蔡澄清:点拨教学法》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84.宁鸿彬等著《宁鸿彬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85.邹贤敏主编《宁鸿彬:走“思维训练”之路》:武汉:湖北教一育出版社2001年

186.邹贤敏主编《洪镇涛: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87.邹贤敏主编《洪宗礼:语文教育之“链”》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88.李吉林等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189.李吉林著《李吉林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90.颜振遥等著《颜振遥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91.丁有宽等著《丁一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92.魏书生等著《魏书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193.魏书生著《教案、教学记实选》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年

194.倪宝元主编《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195.曾祥芹主编《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196.王纪人主编《文艺学与语文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197.孙琴安著《中国评点文学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198.谭帆著《中国小说评点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9.邹云湖著《中国选本批评》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200.林乾主编《金圣叹评点才子书全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年

201。刘衍文等著《古典文学鉴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202.〔清〕李扶九选编《古文笔法百篇》长沙:岳麓书店1983年

203.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04.傅庚生著《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205.王余光等译注《读书四观》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7年

206.刘明今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方法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07.叶维廉著《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

208.周振甫著《文章例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209.龙协涛编《鉴赏文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10.叶朗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211.王先需、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212.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13.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214.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读者系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15.李钧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三卷结构与解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16.包亚明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四卷后现代景观》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17.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18.赵毅衡著《新批评—一种独特的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19.方珊著《形式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20.文学理论研究所编《读者反应批评》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221.丁宁著《接受之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

222.金元浦著《接受反应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23.童庆炳著《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224.童庆炳著《文体与文体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225.潘凯雄等著《文学批评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26.季广茂著《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27.胡平著《叙事文学感染力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

228.杨义著《中国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29.申丹著《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30.董小英著《叙述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31.蒋原伦、潘凯雄著《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文学批评文体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232.曹明海著《文学解读学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233.曹明海著《文体鉴赏艺术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

234.蒋成璃著《语文课读解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235.朱广贤著《中国文章学分类研究》北京:民航出版社2000年

236.顾晓明著《阅读的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37.徐烈炯著《生成语法理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

238.于根元主编《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年

239.何自然编著《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240.秦秀白编著《文体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41.黄国文编著《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242.刘辰诞著《教学篇章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243.钱敏汝著《篇章语用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244.谭学纯等著《接受修辞学(修订本)》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245.刘焕辉著《语言交际学(修订本)》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246.王建平著《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修订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247.刘大为著《比喻、近喻与自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248.吴礼权著《修辞心理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49.王建华等著《现代汉语语境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250.启功著《汉语现象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251.陈建民著《汉语口语》北京:语文出版社1984年

252.张志公著,王本华编《汉语辞章学论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253.申小龙著《中国文化语言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254.申小龙著《语文的阐释》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255.Cuy Cook&amp; Barbara Seidlhofer: Principles&amp; Practicein 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的原理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256.Janice Yalden: 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语言教学课程设计原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257.Penny Ur: ACoursein Languageracticeand Theory(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258.James Dean Brown: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语言教学大纲要素:课程设计系统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259.Fraida Dubin &amp; Elite Olshtain: Course Design(课程设计)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260.Alan Cunningsworth:Choosing Your Course Book(如何选择教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14:42 , Processed in 0.1224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