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文化随笔: ——钓鱼与休闲文化 郑学诗
钓鱼是一项集运动与娱乐,健身与修养,动与静相结合,情趣高雅的一种综合性体育活动。对钓鱼人来说,涵盖着多方面的文化含量。同样是钓鱼人,有的为了鱼,有的为了钓;有的为了结果,有的为了过程。感受截然不同。但不管是谁,一旦进入钓鱼过程,他就会由起初单一的实用的功利性,逐渐变为重视过程,增加文化含量的审美性。 我们不妨从钓鱼的历史发展上来看: 钓鱼起源于古代先民的生产活动,是古代渔业生产项目之一,是一种古老的人类获取食物的手段,约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有着突出的实用性。在距今四五十万年的猿人遗存物中发现有各种鱼类遗骨.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中,鱼骨的发现就更多了.近几十年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和用兽骨磨制的刀、齿、镞和很多鱼叉和鱼钩。陕西省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胜发现的骨制鱼钓和黑龙江小兴凯湖岗上出土的骨制鱼钩,距今大约有六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发现得最早的钓鱼文物。黑龙江的宁安遗址,河北唐山市的大城山遗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阿善遗址等,都发现了许多骨制鱼钓。这些鱼钓的造型多样,其中有的在钩尖下面磨出了倒刺,多数鱼钓还磨有拴钓线的槽,可见那时的垂钓活动已具有较高水平。古代捕鱼方法很多.最早是手捉,石砸。后来学会制造工具后,又出现了射,叉和钓等方法。 竹制钓竿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二千多年前的诗歌总集《诗经》《季风》,有“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淇,指黄河的一条支流,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北部)”,的诗句,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使用竹竿垂钓。
钓鱼从生产领域跨入文化生活之中的转变基本原因,是渔业生产发展的结果。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广为采用网具捕鱼,就使得钓鱼在整个渔业生产中成为一种辅助性的渔业项目,慢慢被淘汰。由单一的谋生手段发展到集谋生、娱乐、休闲、健身、养生等多元功能上。钓鱼活动的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商周之际.《尚书大传》记载:"周文王至磻溪,见吕望(吕望又称姜子牙,人称姜太公)钓"。.姜太公之“钓”完全脱离了渔业生产的性质,不在于得鱼,而进入某种哲学思考。渭水钓鱼,实际上是等待时机。自遇到周文王,吕望从此放下钓竿,辅佐文王和武帝,打败纣王,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功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即此含义。 《离骚》作者春秋战国时期楚左徒屈原,在楚襄王时期被令尹子和上官大夫陷害,放逐江南。他经洞庭湖溯沅水到辰阳、溆浦等地,又沿湘水到达汨罗江,投江而死。在放逐期间,屈原曾垂钓于资水,至今湖南桃江县还有屈原钓鱼台遗迹。
唐代诗人岑参《渔父》诗:“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描述渔父于清波间泛舟,钓的不是鱼,是在钓鱼活动中融入象水─样恬静的心境!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酷爱钓鱼,他在《江雪》一诗中写下脍炙人口的佳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诗中的寒江雪独钓意境,已经成为中国古代优秀文人骨气、视野、胸怀的典型形象了。
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回到故乡绍兴鉴湖边,他在《鹊桥仙》词中写道“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水钓台四蜼。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甚至到了想当渔夫的地步。
垂钓心态还能引发钓鱼人对世界万物的深刻思考,积累并发现有益的思维方式,上升到某种方法论。比如:“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就是比喻人不论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要自信,不动摇。+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次到宰相府做客时报号为“海上钓鳖客”,宰相好奇,问道:大诗人在东海钓巨鳖,用什么做鱼钩、钓线才能把它钓起来呢?李白放声回答:用天上的彩虹做钓线,用弯弯的月亮做鱼钩。宰相追问:可你又拿什么做钓饵?李白答道:用世上不讲道义的奸孽小人做钓饵。举座皆惊,为李白的一身无畏的正气赞叹。
中华大地有数不清的河流,湖泊,小溪,为垂钓提供了无边的自然钓场和丰富的鱼类资源。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钓鱼爱好者。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城市喧嚣,各种压力,人们日益产生返璞归热爱大自然的审美心理,他们在业余时间向往走向江河湖海,享受生机勃勃的野外生活情趣,垂钓作为其中一项活动已风靡世界。
钓鱼能使垂钓者变得坚韧、顽强,因为这是一件吃苦的锻炼,赶赴钓场,有时还要克服交通、路程的困难,去翻山涉水。 钓鱼又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甩竿,投钩……或站或蹲,全身都能得到了均衡的锻炼。 最重要的是,钓鱼需要一种排除浮躁的宁静心理。当钓鱼人在岸边静观鱼漂动静时,是一种离开喧闹、空气污染的城市,置身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呼吸着新鲜空气,沐浴着柔和阳光,就会下意识地精神高度集中,排除一切世俗功利烦恼。既养心,又对健康有益,适合男女老少。还能经常食到自己钓的鲜鱼,岂不快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