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乙己行窃心理探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4 00:1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乙己行窃心理探秘
汉川市新河街中学
吴学艺 周红萍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前夜继《狂人日记》之后发表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没有“进学”的穷困潦倒的老童生。他身穿长衫,“品性却比别人都 好”,但在鲁镇社会他的最大恶习就是偷。这是有据可查的:一次是“偷何家的书,吊着打”,结果是“脸上又添了新伤疤”;第二次“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结果是“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作为读书人的孔乙己染上与自己身份极不相符的恶习——偷,让人不解的是他不在咸亨酒店行窃(那里有酒有菜),而偏偏把目标锁定在鲁镇上有权有势的人家。是孔乙己好喝懒做,“是自己发昏”,还是另有隐情?本文试图从孔乙己行窃心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透视封建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以及封建社会文化氛围的“吃人”的本质。
  一、孔乙己行窃心理成因
  1.孔乙己吃“文化”这碗饭越来越难。孔乙己的确是读过书的。他身穿长衫——那是文化人的象征,说着满口的“之乎者也”——那是文化人的口吻,只是没有“进学”。在鲁镇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当中,孔乙己有两种“营生”的本事:一是会抄书,“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书。”可是“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起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的这点“坏脾气”,使他在鲁镇失去了读书人应有的诚信,也使自己失去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生活来源。孔乙己另一个营生的本事是会识字,可是孔乙己是一位落第的秀才,他的识字能力自然也遭到鲁镇社会的质疑,“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就连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在下意识中就看不起孔乙己,也不认为他有教导自己的权利和能力。因为在鲁镇这样的世界上,一个儿童可能希望自己成为“穿长衫”的人,希望自己成为酒店掌柜,或者根本没有想过成为什么样的人,但绝不会希望成为像孔乙己这样落魄的人。他们本能地依照掌柜和丁举人的形象塑造自己,而不是依照孔乙己的形象塑造自己,他们也不会相信孔乙己能够把他们塑造成自己希望的那样的人,因为孔乙己自己没有成为那样的人。“识字”无法把儿童吸引到孔乙己身边,也无法给孔乙己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由于孔乙己独特的个性和久考不中的事实,鲁镇社会早已不把孔乙己当成“文化人”了。以读书人自居的孔乙己想吃“文化”这碗饭自然就倍感艰难了。
  2.面对现实与梦幻的极大差距,孔乙己作出了选择。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出现时,作者是这样写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仅仅十七个字,便点出孔乙己的尴尬处境。既然是穿长衫的,理应踱进屋里慢慢地坐喝,然而孔乙己却踱不进去,因为他“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他只能跟短衣帮一样,柜外站着喝酒。既然穷到这步田地,就该脱了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走进短衣帮的行列,然而他却不能。在那个崇尚“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里,读书是最高尚的事,任何事情,只要和读书有关,就是值得尊敬的了,甚至像偷窃这样的丑事,一旦和书发生了关系,也就不成为丑事了,甚至还有些荣光。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孔乙己便选择了行窃。
  二、孔乙己行窃行为的实施
  1.行窃内容和对象的孕育。孔乙己与鲁镇上有权有势的“读书人”都是“文化人”,但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成了“人上人”,而独独他成了“人下人”。成了“人上人”的已不需要文化的工具——书籍笔墨纸砚了,因为有了钱,有了权,就有了他们的一切。工具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点缀和摆设。没有这些,他们照样过活,照样威风。真正需要这些工具的是孔乙己,他要靠它们过活,但他却没有。虽然他穿着“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却被视为没有文化的“蠢材”,到处受人嘲笑。孔乙己下意识中大概就觉得这一切实际上应该属于他的。尽管他知道偷走这些东西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但还是忍不住要偷。
  2.行窃行为的初步实施与自我满足。“偷”的原则就是要避开惩罚而获得在正常情况下无法获得的经济利益。孔乙己偷何家的书却没有这样“聪明”。“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不过孔乙己的这次行窃确实也给他带来了可观的“物质享受”:两碗酒、一碟茴香豆。同时,也给孔乙己带来了片刻的“精神满足”。面对短衣帮的嘲笑,孔乙己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便排出九文大钱”,尽显自己是“规矩人”。当短衣帮摆出人证物证这些铁的事实时,孔乙己极力为自己偷书辩解,过了一回十足的“之乎者也”瘾。“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窃”与“偷”本是同义词,所不同的一是文言,一是白话,可孔乙己却认为不能相提并论。他宁可承认“窃”,决不承认“偷”。在他看来,“窃”比“偷”高人一等,何况他“窃”的是与读书人关系密切的书,这就更高人一等了,接着便有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也”之类,好像是说我孔乙己行事完全是圣贤所教,非一般人所能理解也。
  三、孔乙己行窃行为的终极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短衣帮的这句话透露着这样一个信息:丁举人是鲁镇社会最有权势的人,是鲁镇的最高权威。正是在孔乙己最落魄的时候,他偷到丁举人家中,结果是被丁举人的家人“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从此,他的生计更加艰难了,“他的脸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身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绳子在肩上挂住。”这外形的改变,正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写照。
  孔乙己在穷途末路的时候,不把行窃的目标放在鲁镇的咸亨酒店,而偏锁定鲁镇的“权威”人士,这是他弥补心理平衡、实施情感发泄的一种特有方式。“就其实质意义上说,这是向权力宣战,向社会权威的宣战。”(王富仁《孔乙己叙事学评论》)。但孔乙己毕竟是弱者、苦人,他向社会权威挑战的隐秘心理,必然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越是沦落到更深的悲惨境地,他的心理越不平衡;心理越不平衡;他就越是要向更高的权威挑战。这也是人性的必然。在鲁镇社会群体看来这是非常愚蠢的,除非“自己发昏”。孔乙己的偷只能是一部从失败走向失败的屈辱历史。
  孔乙己的命运到底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这漫不经心、模棱两可的回答,透着一股刺骨的凉气。其实孔乙己早在鲁镇人们心目中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在小孩眼里,孔乙己是那为数不多的几颗茴香豆;在小伙子眼里,孔乙己是那没多大用处的四个“茴”字的写法;在掌柜眼里,孔乙己是一张欠着十九个钱的欠条;在短衣帮眼里,孔乙己是缓解体力疲劳的“笑料”;在权势者眼里,孔乙己是有辱圣贤的“废物”。孔乙己凄惨死去,鲁镇社会的“权利世界少了一个挑战者,经济世界少了一个消费者,劳动世界少了一个笑料。”(王富仁《孔乙己叙事学评论》)。孔乙己圆满地完成了一个“苦人的凉薄”。
“揭出痛苦,引起疗救”,这也许正是鲁迅先生“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目的所在。孔乙己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一方面培育了他的自尊性格,另一方面又给他以最冷酷的待遇,致使他的这种性格不断地受到现实生活的蹂躏、践踏,甚至扭曲。孔乙己的偷隐藏着更多的无奈、辛酸、不满。只要这种制度和文化存在,知识分子那种隐秘的“劣根性”,一旦与现实碰撞,就会变成埋葬他、置他于死地的陷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1:01 , Processed in 0.0936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