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小学生作文路数回顾:如何教孩子写作文
文章作者:强雯 来源:重庆日报 2011-12-1
近日,一套《民国模范作文》丛书在市内各大书店热销,引发不少学生家长和学者争相传阅,也有好事者,将其与现在小学生作文进行比较,认为前者质朴、纯真的情感胜过现在的作文。
作文,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民国语文热,究其原因,或许是由于当代语文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不过,追根溯源,其实每个年代的语文教育都难掩其“时代特征”。细数每个年代作文教育的状况,既可以作为我们管窥社会的独特视角,也能对当代语文教育起到警醒和提示作用。
1911—1948
古朴+忧患+真性情
银河泻影,丹桂流香。此何时乎?盖秋时也。晚膳后,入小园中,作散步之举。既至,举头四顾,但见万家灯火,辉映天空,如星罗棋布。余愕然曰:“今夕何夕,胡庆闹若是也?”友曰:“此中秋之节也,汝不知乎?”
很难想象,这篇名为《中秋赏月记》的文章,出自民国时期一个叫黄自强的小学生之手。将本作文收入《民国模范作文》的主编时毛表示,民国小学的作文有较高的古风之范。民国年间虽然政局不稳,战乱不断,但文化教育水平却有相当高的水准,教育界大师辈出,他们亲手缔造的语文教育风采也可见一斑。
家住沙坪坝的九旬老人向聚民告诉记者,上世纪30年代他所接受的小学教育,还残留着私塾的性质,古文经典仍是重点,白话作文并不是强制性的考试项目。“当时的作文要求很松,老师出的题目也很具体,比如写我的家庭、我的同学。作文大约一个月写一次,只要文从字顺、说清事理就可以了。”
记者在重庆各大书店了解到,今年,可谓是民国作文书的热销年,有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两卷本《民国小学生作文》、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民国语文》、中华书局的《民国经典国语课》等……而这些书大多都是挑选于1911年到1948年(即民国一年——民国三十七年)之间的旧版书内容,整合而重新出版的。
《萌芽》主编赵长天对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非常赞赏。“我读这些小学生作文,感觉它们真是明白如话,简练、干净、真实、亲切。多数作文都是在说具体的事情,通过这些事情,来表达情感或阐述道理;情感是真实的,道理也是他们真心赞同的。这些作文,基本上是真的小学生作文。”
其实,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自1920年起,白话文课本开始在初级小学使用,然后逐渐过渡进入高级小学,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育的文白之争从未停歇,因此民国时期的小学生作文,既有文言文写作,也有白话文写作。即便如此,白话文作文,也毫无做作之态。如《养蟋蟀》中,写道“我觉得让蟋蟀去自相残杀,弄得断头折腿,未免不忍。因此捉来了,便养在天井中的水缸地下,到晚间听它清越的鸣声。”儿童的真性情一览无余。
“民国时候,价值观也比较多元化。学生平时耳闻目睹的,是各种相互冲突、糅合的思想和理念,他们懂得思考和分析。”西南大学副教授熊辉表示,这也使得民国作文优雅、古朴,还原了素质教育本身。
不过,民国作文也有那个时代鲜明的烙印,从题材上看,除了描写童趣、春花秋月外,还有不少忧国忧民甚至彷徨的题材。记者在今年7月出版的《民国模范小学生作文》中看到,《怎样救灾济民》《我们要有正当的娱乐》《豫北民众大杀敌人》《毕业以后的我》等,虽然某些“立场正确”的写作,让小学生看起来像是在说大人的话,但也从一个侧面表现那时动荡不安的社会对小学生的影响。
1949—1977
红字当头
一声炮响迎来了新中国。生活在50年代的孩子,是红旗下成长的一代。
家住南坪的陆红回忆,1957年,那时她正在读五年级,忆苦思甜是作文的规定动作。写“解放前,如何如何,解放后,如何如何……”是常事。同时,在描写人物方面,也有许多固定搭配,如,一写工人叔叔,就是国字脸,上面射出炯炯有神的目光;一写邻家少女,就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一般……
1963年,孩子们开始接受一位新的偶像——雷锋。“雷锋式”文风,也开始席卷小学文坛:一看到列车,就想为辛苦的列车员倒水;一看到老奶奶,就希望她摔倒然后上去扶;一看到比自己年纪小的孩子,就恨不得他马上迷路,好送他回家。当这些受助者问孩子们名字时,他们会扑闪着大眼睛,回答:“不要问我的名字,我叫红领巾”。而最后这句话,也成为此后雄霸小学文坛20年的必备句式。
“文革”开始后,学校处于半瘫痪状态,但是对于小学生作文的教育,却并没有停止。这个时候的作文,假大空盛行,大部分小学生逃避作文、害怕作文,“这是因为没有体会到,也不可能体会到作文的精髓。在他们看来,抄上几段毛主席语录,就是一篇作文了。”《红岩》副主编欧阳斌分析道。
1974年,罗为民在小龙坎小学读四年级,“那时半天上课,半天劳动。同学们都害怕写作文,”现在已是资深会计师的他,回忆往昔,颇有遗憾。“我们那时写作文,开头必须是‘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结尾必须是‘向伟大领袖毛主席致敬’,现在想来让人发笑。”
罗为民表示,由于劳动比较多,老师就会要求大家写《打松果》《洗衣服》之类的文章,很多同学不会写,就胡乱抄报纸,老师也听之任之,总之报纸上的语录都不会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