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学生时代”凸显“缓就业”
2011年09月14日 作者:熊润频 谢慧 来源:四川日报 一些“85”后、“90”后大学生毕业后为自己留出一段过渡期
【开栏语】
9月1日起,为期一个月的四川省“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服务对象除了2011届应届毕业生之外,还有往届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各类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
在一般人印象中,高校毕业生应该在每年7月份离校之前或签订了就业协议,落实了工作单位,或确定了继续深造院校,或明确了创业奋斗方向。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并不急着找工作,他们的择业观念开始多元化,人生规划也丰富多彩。今起,本版将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面面观”栏目,陆续推出关于高校毕业生群体的调查报道,全方位解析这一群体的心态和生活状态,分析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就业观念嬗变可能带来的社会方方面面影响。
□本报记者 熊润频 实习生 谢慧
1987年出生、2010年毕业于湖南一所职业学院的陈利乾在家待业11个月后,在成都重启了“找工作”模式。在9月6日四川省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大型招聘会上,他跟很多求职者一样逛展位、投简历,还有心地将现场展板上有关青年创业政策解读的内容认真写到笔记本上。
一个多月前,陈利乾离开家乡重庆,来到成都找工作。
更早之前,他在大连一家保险公司上班。因为母亲和姐姐相继生病,他辞掉工作,回家照顾母亲,直到母亲病愈。
“即使我不工作,我父亲的收入也足够支撑全家的开支,但我还是希望以后能有自己的事业,所以现在想先找份工作锻炼,等有好项目、好机会再自己创业。”陈利乾说。
像陈利乾这样毕业后经历了一段“空白期”再重新投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并不是个案。记者调查发现,与以往“毕业即需就业”的观念不同,以“85”后、“90”后为主力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并不着急接触社会,他们更多地选择为自己的人生留出一段过渡期,或继续读研,或出国深造游历,或者因为种种原因“待业”在家“啃老”。
快节奏时代为何会产生“缓就业”观念?毕业后的“过渡期”,究竟是为了逃避社会,还是对自己的人生更负责任?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快节奏时代人群中出现“缓就业”族
在讲究效率、速度的当代社会,以“85”后、“90”后为主力的当代高校毕业生们,却并未将毕业后的就业看作一件十万火急的大事。
在针对2011届及往届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举办的四川省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大型专场招聘会上,记者见到了很多仍处于“过渡期”的往届毕业生。
今年6月份毕业于西南交大生物工程专业的姚利是吉林人,毕业前曾找过一份工作,后来辞职回校耽搁了时机,没有就业。离校后,他没有回家乡,留在成都继续找工作。在此次专场招聘会上,他投出的两份简历都当场得到了面试答复,令这个高瘦腼腆的大男孩喜出望外。“两家公司都要我明天去面试。如果不成也没关系,再继续接着找,不着急。”姚利说。
除了择业、待业之外,还有不少人选择考研、出国深造、下基层锻炼等形式进行“过渡”。
川外成都学院2007级英语翻译专业毕业生何咏桦目前正在为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做准备。何咏桦说,“就业”并非他们这一代人毕业后的首要选择。“我认识的大部分成都本地同学,毕业后一般不会太急切地找工作。我们班上32个人,大概三分之一选择出国读书;三分之一准备考教师、考研;即便是其他找工作的同学也很慎重,不会随便找。”
川大锦城学院2007级本科编导系毕业生高思表示,身边的同学毕业后大多会优先考虑考研、考教师、实习或者出国深造,甚至自己创业,“多种尝试”,“学校里招聘会的时候去的人多,但最后定下来的少。”
【评析】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副处长杨晞介绍,近年来,我省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在30万人左右,其中,在人社部门进行了登记的失业高校毕业生每年有3万至4万人,今年上半年,我省登记的当期失业高校毕业生1.7万人。
“大部分登记的失业高校毕业生在相关各级部门的帮助下都实现了就业,真正没有去处的只是少数。当然,这个数据并不全面,毕竟自愿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只是一部分,还有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并不愿来登记,也有登记了的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来变更信息的情况。”杨晞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