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幸福的老师》目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1 01:0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做幸福的老师

  第一章提名道姓:师生之间无隔阂
   1 1 问题缘起
   1 2称呼姓名有学问
   1 2 1 称呼姓名是对学生的尊重
   1 2 2称呼姓名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
   1 2 3称呼姓名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1 2 4好老师能够叫得出学生的“小名”
   1 3劝君不吝提名道姓
  第二章微笑教学:亮出最佳的“名片”
   2 1微笑:是对他人的信任
   2 2微笑:是对学生的赏识
   2 3微笑: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2 4微笑:能鼓舞学生向上的勇气
   2 5微笑:要发自内心
  第三章莫做“杀手”:播撒阳光耀心灵
   3 1“老师,您承认自己是‘杀手’吗?”
   3 2最聪明的孩子
   3 3学生永远不能被冤枉
   3 4决不容许偏见
   3 5没有孩子是差生
   3 6一罐果酱
   3 7“一切为了孩子”
   3 8不和谐的音符
   3 9木桶定律与转化差生
   3 10四块糖的启示
   3 11快乐课堂我称帝
   3 12教育的神奇:塑造尊严
   3 13给每个孩子锻炼的机会
   3 14要习惯夸奖学生
   3 15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孩子
   3 16学会欣赏你的学生
  第四章手不释卷:踏上升高的阶梯
   4 1一个女孩的故事
   4 2白痴面家
   4 3和尚打井与自我发展的思考
   4 4改变命运的必经之路
   4 5一路“乱”读到清华的李路珂
   4 6要多读经典
   4 7面对21世纪
   4 8读书也要精打细算
   4 9让教室里弥漫着书香气息
   4 10愿更多的“书香校园”涌现
  第五章世事洞明:书本之外有学问
   5 1郑板桥的智慧
   5 2品味“无字书”
   5 3生活处处有学问
   5 4布莱曼克给人们的启示
   5 5放歌云门山
   5 6作文课,我们去登山
   5 7生命的课堂
   5 8借分数
   5 9鲸鱼学校
   5 10蝉的自语
   5 11鼓励孩子的自我意识
   5 12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媒体
   5 13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5 14消除素质教育的三个误区
   5 15减轻学生负担
  第六章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
   6 1老师,您会向学生学习吗?
   6 2“教学半”
   6 3谦虚,人人应持的态度
   6 4教室,允许出错的地方
   6 5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一
   6 6亟须加强的个性化教育
   6 7注重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
   6 8“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6 9“脱下你的鞋子来”
  第七章爱心长存:为人师者所必备
   7 1上帝派你来
   7 2老师,您对学生传递爱心了吗?
   7 3尊重孩子
   7 4宽容:老师应该具备的品质
   7 5为女孩子准备好第一片卫生巾
   7 6三柬阳光
   7 7可否学学拿破仑的继母?
   7 8“叫育”与“教育”
   7 9善待学生的谎言
   7 10校长,我就想叫你一声“爸”
   7 11常怀责任心
  第八章相伴随笔:留下成长的脚印
   8 1您有写教育随笔的习惯吗?
   8 2反思: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
   8 3于春祥妙解“逼”字
   8 4写作——记录岁月走过的痕迹
   8 5坚持就是胜利
   8 6像需要呼吸一样
   8 7永不停息的张刘祥
   8 8我有十八颗“蓝宝石”
   8 9要学会坐冷板凳
   8 10懂素质教育的老师
   8 11注重细节
  第九章凸显自我:别具一格真风采
   9 1从一个故事说开去
   9 2做最好的自己
   9 3为老道平反
   9 4张三、李四和管理
   9 5信念与目标
   9 6重获自信的小秘诀
   9 7机会只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9 8锁定目标,从心开始
   9 9有关目标的SMART法则
   9 10人生因规划而精彩
   9 11脚下永远是起点的钱梦龙
   9 12“大萝h”请假了
   9 13张扬个性
   9 14猜猜我有多爱你
   9 15在质疑中提升
   9 16一道应用题引起的思考
   9 17顾颉刚的“倔”
   9 18促进年轻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9 19潜能的力量
   9 20充分调动潜意识
   9 21调动潜意识的三个原则
   9 22给孩子充分发展的空间
  第十章感悟幸福:人生本该是如此
   10 1 巴尔的摩圣保罗教堂上的诗篇
   10 2简单一点
   10 3罗宾的故事
   10 4生活的背篓
   10 5热爱生命
   10 6你感到幸福吗?
   10 7让心态平和
   10 8烦恼的根源
   10 9做我们自己
   10 10听从爱默生的劝告吧!
   10 11心中有光
   10 12三只兔子不可追
  10 13牡蛎的胸襟
  10 14让自己充满激情
  10 15别让那只鸟飞了
  10 16人的一生会遇上的四个人
  10 17换一个想法
  10 18快乐之源
  10 19哭出来吧!
  10 20学会为别人喝彩
  10 21昂起你的头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01:01:16 | 只看该作者
《拿什么吸引学生》节选

  名师授课的经典细节之一:幽默,课堂活色生香的最佳魔法
  没有幽默的地方,生活无法忍受.—[法国]谚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你想让你的语言“粘”住学生吗?想让你的学生对你的课倍感兴趣吗?想让他们紧紧跟着你走,聚精会神听你讲课,生怕漏过你说的每一句话吗?
   那么,来点儿幽默吧,因为幽默就是教学的利器!幽默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你何乐而不为呢?
   也许你会说,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乃是根本,怎么能和学生插科打诨呢?
   错了,其实在课堂上间或来点幽默是很有必要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英国学者鲍门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一文中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
  美国的保罗韦地博士曾根据他收集到的9万封学生来信,概括出好教师的12种素质,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具有幽默感,因为这样才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
  经典案例: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讲《故乡》这篇课文前,与学生先进行了一番对话:
  钱老师:我先检查一下大家自读课文以后,有些东西是不是理解了。同学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尽可能不要看书。如果实在忘了,怎么办呢?
  学生:(小声地)偷看一下!
  钱老师:偷看一下?说得好啊!(学生大笑)别笑,偷看也是一种能力呀!(学生大笑)很快地在书上一眼扫过,就马上找到自己所要找的那个词、那个句子,不也是一种能力培养吗?不过,请注意,考试的时候,可不要培养这种能力啊!
  于是,一堂课就在学生的笑声中展开了,因为钱老师刚才的一番话,大家的劲头一直很足,不断有问题提出。
  这时有学生提问:“闰土为什么要把碗碟埋在灰堆里?”
  师:闰土把碗碟埋在灰堆里,这是谁说的?
  生:(齐)杨二嫂!
  师:那么,究竟是不是闰土埋的呢?
  生:不是的。
  师:为什么?说话要有根据。
  生:杨二嫂挖了埋在灰堆里的碗碟后,就自以为很有功劳,拿走了“我”家的狗气杀,这就是杨二嫂说谎的目的。
  生:可能是“我”埋,以便暗暗地让闰土得到许多碗碟。
  师:哦,原来是这样啊!(笑)
  生:如果说是闰土埋的,杨二嫂怎么会知道呢?
  师:这里有个问题:闰土会偷东西吗?
  生:(齐)不会!
  师:为什么?
  生:书上说“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给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这样,闰土尽可以明着拿。根本用不着偷埋。
  师:有道理!有说服力!我都被你说服了。我们解决问题,都应该到书中去找根据。那么,是谁埋的呢?
  生:(齐)杨二嫂!
  师:为什么?要以文为证。这可是法制社会,没有证据却乱说话,是要受法律制裁的!
  生:(大笑)不知道是谁埋的。
  师:对,就是不知道。这个是“历史的悬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杨二嫂以这个作为理由拿走了狗气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生:杨二嫂贪小便宜。
  师:这个问题大家解决得真好,使我特别高兴。我曾经看到杂志上也议论过这个问题,结论大概是闰土是绝不会偷埋的,理由呢?跟我们这位同学所说的完全一样,这位同学如果写了文章,也可以在杂志上发表了嘛!
  生:(大笑)
  暂且把这个“历史悬案”放下,又有一个学生说鲁迅所以写杨二嫂这个人物是要反映旧社会的妇女问题时,钱老师又幽默地来了一句:“好啊,他考虑问题可真广,还考虑到了妇女问题!这问题提得很高级!”
  于是,一堂课始终在学生愉快的笑声中展开,而学生们也从争论中悟出了不少道理。
  案例分析:
  钱梦龙老师上课时课堂气氛始终是活跃的、积极的,其中的奥秘之一就是他善于使用教学幽默艺术。
  其实,钱梦龙老师完全可以一句话就把这堂课要讲的知识点说透:“杨二嫂举报了埋在灰堆里的碗碟后,就以此为借口,拿走了‘我’家的狗气杀。这件事情,说明了杨二嫂爱贪小便宜的l心理。请大家把这点记录一下。”
  这样一来,老师倒是省了不少事,学生也听得懂,但是,学生却未必能完全细节化地理解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布局与安排,自然,学生也就对这堂课的知识点没有什么深刻的记忆,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是在钱梦龙的幽默中,学生们一举两得:既享受到了快乐,又学到了知识。这比起那些干巴巴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知高明了多少!
  教学幽默不损失教师个人的尊严,也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并且“笑声会产生一种平衡的影响作用。亲切的笑声,纵令是片刻即逝的笑声,也能填平人们的地位或看法之间的鸿沟”。钱梦龙老师的课堂上充满笑声,而学生也在笑声中感受到了老师的平易近人以及精神上的乐观向上。
   “让那些终日板着面孔、永远不苟言笑的老师下课!”一名小学生在“假若我来当校长”的征文中,这样坦陈心曲。
  是的,幽默,能给学生带来欢笑、带来理解、带来信心。
  幽默是融合师生关系的润滑剂,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莘莘学子在繁重的功课学习中,多么渴望那一刻的轻松。
  一个十年如一日地待在课堂中的学生,他最渴望的,便是课堂中多点幽默、多点快乐!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正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笑之余引发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领悟,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而教学幽默艺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直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据国外有人研究发现,如果在叙述一个概念时紧跟着举一个幽默的例子,然后再解释概念,学生的成绩就会提高。
  肯尼思•丁•汉森在其《美国中学生的讲授法》里说:“一些例证说明,幽默并不能影响直接认识的获得,甚至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即有意识记住了更多的概念。”这便很好地替幽默能够增强学生的无意识记忆作了注解。
  幽默是教师教育机制与创新能力的展示。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的知识,往往能够铭记终身,永难忘怀。
  教学幽默可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老师贩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同时幽默也是一个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
  复旦大学外语系教授陆谷孙先生提出,上一堂课至少要让学生大笑三次。他讲课妙语连珠,别具情趣,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在丰富的知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幽”他一“默”,显示出一种大师的气度和智慧。他开的讲座,不仅外语系的学生喜欢,其他系的学生也踊跃前往,场场爆满。在复旦大学评选最杰出教授活动中,陆先生以最高票数雄踞榜首。可以说,陆先生的课堂教学“三笑”论,已不仅是一种幽默的智慧展示,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成功实践。
  教学幽默还可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气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以新的眼光去看生活”,增强学生的幽默感并进而优化其非智力因素。而“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能时时发现事情有趣的一面,并欣赏生活中轻松的一面,从而建立出自己独特的风度和幽默的生活态度。这样的人,容易令人想去亲近;这样的人,使接近他的人也分享到轻松愉快的气氛;这样的人,更能增添人生的光彩”。
  中外教育的调查显示,未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中,富有幽默感是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之一。
  也许你会说,幽默感是一种本领,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这没有关系,只要你能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再加以培养,你也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幽默的语言大师,令你的学生折服。
  培养和提高幽默感的要点:
  1.仔细观察生活,寻找喜剧素材。
  生活是一面广角镜,从任何一个角度去看都会发现你曾经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学会变换视角,才能去发掘和表现这些素材。
  2.领会幽默的内在含义,机智而又敏捷地指出学生的缺点或优点,在微笑中加以肯定或否定。
  幽默不是油腔滑调,也非嘲笑或讽刺。正如有位名人所言:浮躁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钻牛角尖难以幽默,捉襟见肘难以幽默,迟钝笨拙难以幽默,只有从容,平等待人,超脱,游刃有余,聪明透彻才能幽默。
  3.扩大知识面,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必须建立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
  作为老师,你需要具备审时度势的能力,广博的知识,才能做到谈资丰富,妙言成趣,从而做出恰当的比喻。
  可以多读一些中外幽默小品、名人趣事、歇后语等;平时可试着调动起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一切材料,或取其一点,或相反相成,或望文生义……加以联系、比较、生发,如此一来,说不定在课堂上就能达到一语惊人的“幽默”1
  4.陶冶情操,乐观对待现实,遇事不忧愁苦恼。幽默是一种宽容精神的体现。
  要使自己学会幽默,就要学会雍容大度,遇事不妨度量大一点,想像让一个富有幽默感的名师处在自己此时的位置上,他将怎么办?同时还要乐观。乐观与幽默是亲密的朋友。要知道只有当自己心胸开朗了,才可能使学生心胸开朗,才能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种种情趣和快乐。
  5.提高判断事物的能力,培养机智、敏捷的能力,是提高幽默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使学生在你的课堂上产生轻松的感觉,只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质,并辅以恰当的比喻,诙谐的语言,才能奏效。
  当然,在幽默的同时,还应注意,重大的原则总是不能马虎,不同阀题要不同对待,在处理问题时要有灵活性,做到幽默而不俗套,使幽默能够为学生的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养料。
  或许你正是一个幽默的老师,那么就请把你的幽默故事说出来与别人分享一下吧;或许你缺乏一些幽默的天赋,那么就试着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从现在开始来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吧!
  
  名师授课的经典细节之二:给学生们插上想像力的翅膀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科学发展,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美]爱国斯坦
  美国计划很久的“深度撞击号”如愿以偿地撞击到了目标。从美国国家航天局公布的照片上来看,却不过像是个闪光的霓虹灯——根本不像焰火。我不得不承认,我的想像力同美国国家航天局的那帮专家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这边刚刚撞完,窦文涛便在脱口秀里说,“深度撞击号”撞到坦普尔一号彗星之上,犹如一只蚊子撞到飞机上。窦文涛的想像力也很丰富,被他这样一解构,本来很能让人兴奋起来的事情就变得索然无味。可见想像力这个东西,有时候很能满足人的求知欲望的。对不可知晓的东西,先进行想像,然后再有计划地付诸实施——这个过程的美妙,简直像是在谈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恋爱。
  忘记是什么时候听谁说过这样一句让我刻骨铭心的话: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对于想像力,至今难忘的一件事发生在我高一的立体几何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堆古怪的图形,然后让学生数里面有多少个锐角三角形。最 、终的正确答案居然是我的答案的8倍。后来我坚定不移地认为,想像力是第一生产力。
  想像力可以使人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并展现得淋漓尽致。
  想像一旦介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正因为想像之神的召唤,才让许多人不拘一格,大胆思索,绽放出千万朵瑰丽之花,结出千万颗丰硕之果。
  如果说观察力是知识积累的前提,记忆力是保持巩固知识的基础,思维力是获得新知识的途径,那么想像力则是人们进一步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发展知识的重要手段。
  对学生来说,具有丰富的想像力比具有一定的知识更重要。
  学生思维活跃,想像丰富,头脑中总会有一些出乎常规的“奇特”想像。因此,教师要寻找大面积激发学生充分想像和自主创新的时空和方法,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多一些想像,多一些创新的主动权。
  经典案例:
  这是为初一学生上的一堂属于新《美术课程标准》第四学段“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公开课。
  开始,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上节课布置的学习卡1和学习卡2的问题:什么是科幻?什么是科幻艺术?学生们结合课后查找的资料,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肯定了学生们的答案之后,总结:“人的幻想+科学理念——科幻;体现科幻理念的艺术创造——科幻艺术。” ’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卡3的问题:达•芬奇的作品是科幻美术作品吗?这幅作品体现了什么美学原则?学生A认为:它是科幻美术作品,因为它符合科幻艺术的定义。学生B认为:它没有幻想的感觉,不是科幻美术作品只是很普通的作品。教师指出:达•芬奇的作品体现了历史性,对当时的社会来说,这是体现科幻理念的艺术创造。学生c认为:这幅作品构图上采用三角形,很稳定,还有明暗的对比。学生D认为:螺旋形有向上的感觉。教师补充:这幅作品对称、简洁、富有节奏感。
  接下来,教师出示了l幅手工创作的作品,1幅电脑美术作品,让学生讨论学习卡4的问题:这两幅作品又分别体现了什么美学原则?学生E认为:第l幅作品和谐,对称;第2幅作品具有强烈的空间感。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古往今来的人类登月理想。从古代嫦娥奔月的理想到我国的神州号飞船的发射,爱因斯坦关于想像力的话语等。教师出示举习卡5:用图像表现的鞋的发展历程。学生F认为:人是不断进步的。早期,没有鞋;人类进步,有了保护脚的鞋;人类进一步发展,科学的元素与姜的元素结合,有了漂亮的鞋子。学生c认为:科学史中也体现出人类审美观的进步。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怎样让东方明珠转动起来?把思考的结果画在学习卡上。学生H认为:安装一个竹蜻蜓。学生I认为:盖上玻璃罩,用两台机器向玻璃罩中鼓入热空气和冷空气,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东方明珠动起来。学生J认为:把电视塔作为汽车,横着走。此刻,教室里响起了充满科幻感觉的音乐,教师要求学生听着音乐或看着文字,进行联想后画出草图。学生展示自己画的草图:有的表现出深不可测音乐的旋涡;有的画了森栋中的奇珍异兽和不明飞行物;有的画了金字塔和木乃伊;还有的画了太空站;等等。
  教师总结了三种科幻艺术的创作方法:东方明珠——改进性想像;听音乐——模仿性想像;全新观念——全新想像。创造过程为:现实需要——科学理念+美术表现——科幻造型艺术。教师请各小组确定创作主题,在“材料超市”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展开创作活动。当学生们投入创作活动中时,教师扮演记者的角色,拿起摄像机到各组进行采访。
  最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表本组作品的题目与构思,例如“普通的水”;“人类新空间”;“4维空间站”;“废旧工厂变为美术的森林”;“人体上植入芯片,在人的思维上直接上网”;“新颖的鸟笼”;“人类向往的第4通道”等等。各组还派代表评述其他小组的作品。教师最后布置到:课后写好评价表,下节课全班布置展览,让其他班级的学生也来参观这些作品。
  经典案例:
  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杨明明老师1962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校,现任职于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她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倡导“导学法”,提倡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师生互动,并以生动朴实、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获得专家及同行的一致好评。
  杨明明曾经发表过一篇日记,现将其内容摘录如下:
  春天的那堂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首写春天的诗。诗很精彩,孩子们更精彩。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五月的雨滴
   像熟透了的葡萄
   一颗,一颗
   落进大地的怀里
   到处是蜜的气息
   到处是酒的气息
  我没有把诗句一下子都展现在他们的面前,而是让孩子们逐句品味诗句,或者故意留有空白,让他们猜猜诗人会怎么写。
  诗中说:“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孩子们说:是啊!是啊!熟透了的葡萄才会掉下来。熟透了的葡萄水分才多呢!
  诗中写“一颗,一颗”,我问:“一颗,一颗,落下来的是什么呀?”
  甲孩子说:“落下来的是雨滴。”乙孩子说:“不,落下来的是葡萄。”丙孩子说: “你们都说得不对,落下来的是像葡萄一样的水滴。”丁孩子说:“应该说,像雨滴一样的葡萄。”
  多么执著的讨论啊!何必去追究他们谁说得对呢?只需读读他们一脸的认真,我便满足了。
  接下去的争论更精彩了,诗中写道“落进……”还没有等我念完后半句,就又有孩子接腔了,且直言不讳:“落进了我的嘴巴里!”
  立即有孩子反唇相讥:“你的嘴巴盛得下吗?”其他人亦争先恐后:“应该落进池塘里!…‘不,落进干旱的土地里!…‘落进沙漠里!…‘落进果园里!”“落进庄稼地里!”最后一个伟大的总结:“落进大自然的怀里!”
  我亮出了诗人的原话:“落进大地的怀里!”
  “哦!”孩子们欢呼了!他们欢呼什么?是欢呼猜对了吗?不是吧!他们欢呼自己也有诗人的水平。
  最后两句,我是让孩子们填空的。
  “到处是()的气息,到处是()的气息。”
  他们对这个括号有兴趣极了,答案五彩纷呈。写葡萄的,写香的,写糖的,写丰收的,写喜悦的,居然也有孩子写出了与原诗一模一样的文句:“到处是蜜的气息。”
  真惊讶孩子的能力!他们不仅会读诗,会体味诗,同样也会创作诗。
  听说有一位美术的同行写了一篇题为《我不在乎他们画得像不像》的文章。我为他的境界所折服。
  我是教语文的,我敢说“我不在乎孩子们写得好不好”吗?我敢说“我不在乎孩子们说得对不对”吗?扪心自问,结论是:我不敢。因为,在我的头脑里有许多许多的“标准”,唯独还没有树立起最重要的一点——在乎孩子的学习兴趣,在乎用我们的科学方法去培养孩子对这门学科的爱,对求知的爱!
  如果我们当老师的没有明白应该在乎什么,应该不在乎什么,这实在是一种遗憾啊!当然责任不能全由我们老师负。
  有研究认为:学生的想像力越丰富,对所学东西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像的空间,挖掘发展想像力的因素,教会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
  案例分析:
  杨明明老师不让学生通览全诗,而是读一句,再引导学生想像下一句该是怎么样,以便一步一步地牵引学生进发出所有美丽的遐想。
  创造力和想像力并不是天才儿童的专利,所有的孩子都具备非凡的创造潜能。因此,后天的培养,尤其是父母和幼教老师的启发和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尤其是在学生们近乎“胡思乱想”之际,杨明明仍然能保持住宽容的微笑,任由学生们继续积极地展开思维的翅膀,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想像又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于是,强烈的求知欲就带入了学习状态中。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能达到互相渗透的效果。因为想像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其他科目中的抽象的问题。
  一位美国儿童放学回家,指着盒子上的OPEN中的“0”说:“妈妈,我认识这个字母,是‘O’。”
  母亲问:“你怎么知道的?”
  孩子说:“是老师教的。”
  这位母亲便以老师过早地教孩子认字、扼杀了孩子的想像力为由起诉学校。理由是:本来孩子可以将0想像成鸡蛋、西红柿或者其他别的东西,而现在他想像的翅膀被老师的硬性教育给折断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我们看来这位有些无理取闹的母亲最后竟然赢得了法院的支持,获得了赔偿。
  在中国,这样的事很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形。
  亮亮上小学一年级,有一次,他拿着语文测试卷子回家,亮亮妈妈一看做错的那道题就气不打一处来。试题很简单:“一条凳子()条腿”,答案当然是“四条腿”,而亮亮竟然写了个“两条腿”。
  亮亮妈妈大发雷霆训斥亮亮“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亮亮却委屈地说,“我看见过两条腿的凳子!”
  可不是吗,谁说只有四条腿的凳子?可是老师的标准答案就一个,除此之外,都是错的,就要扣分。扣掉一分倒没什么,可怕的是孩子的想像力受到了挫伤,再也不敢展开想像的翅膀在广阔的空间里任意翱翔了,否则就会被视为“问题少年”。
  这使我想起丰子恺先生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丰子恺的小女儿阿宝把自己的鞋子穿到了圆凳子的脚上。正在做针线的妻子看见,心疼鞋子的布里子给弄脏了,呵斥一声之后,把孩子抓到凳子上打了几下。
  正在窗前写作的丰子恺对于妻子的做法很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孩子明明是在发挥其创造性的想像力。对孩子的创造性想像加以粗暴的打击,大煞风景了。
  于是,丰子恺提起了毛笔,画下了一幅日后非常著名的漫画。画面上,一个女孩子全神贯注地蹲在圆凳子边上,用两双颜色不同的鞋子,为每一只凳子的脚上穿上了一只鞋子。画面上有丰子恺和那漫画一致的笔墨文字:
  “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寥寥几笔就把儿童天真活泼、充满想像的无邪童真表现出来了。
  英国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Arthur Charles Clarke)在天文学及太空科学方面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长久以来,他对许多政府的科学决策都非常有影响力。
  在中国,如果出了一两个科幻作家,那么他们考虑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去搞个书号,这个,恰恰和想像力无关。
  有先哲曾经说过:如果人类的祖先没有想像力,今天的我们就会依然蜷缩在树上或者山洞里,身上裹着树叶或者兽皮。
  毋庸置疑,想像力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没有爱因斯坦的冥思苦想,核武器这玩意儿得晚那么几十年才能拿出来吓唬人,被核弹吓破了胆子的日本人脑子却没锈掉,依靠想像力给世界带来不计其数的低廉好使的电子产品。这些都是在技术领域,想像力带给人类的好处。
  在艺术领域,比如神话,中华民族早期的幻想可谓比比皆是。比如有人说《封神榜》中的雷震子是最早的个人飞行器。嫦娥奔月甚至被一些人奉为女权主义的经典文献。但是这种东方式的浪漫幻想和“深度撞击”背后自々科幻理念还是大相径庭。好莱坞的大片《天地大冲撞》简直就是这次撞击的电影版。
  仔细追究,西方的想像力是一种敢想敢干的主观意识,有非常强烈的实践色彩。在《星球大战》面世后的近30年里,许多人在“光剑是由什么材质制造的”等问题上,能比较脚踏实地地去想。
  1878年,爱迪生在门罗帕克实验室最初点亮的白炽灯只带来八分钟的光明,但是这短暂的八分钟却宣告了质的飞跃,世界因而变得一片辉煌。
  老师们,让孩子们插上想像的翅膀,让它自由地翱翔吧。
  因为孩子们的想像力,就是世界的未来!
  唤醒学生想像力的方法:
  1.巧设疑问,唤起注意,创造想像情境。
  比如老师在教白居易的《卖炭翁》时,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个老公公踩着积雪,拉着一车炭去卖,还遇上了坏人,那你们能想像得到是怎样的情景吗?”这样,可以让学生马上展开讨论,发挥想像,然后老师才引入教学内容,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2.运用多媒体教学,活跃学生的想像力。
  制作多媒体的课件,有声音,有画面,还可以配上歌曲,把学生带入所学的内容意境中去。让学生通过看、听、写的方式,理解教学内容,并展开丰富的想像,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上面“音画”结合的案例就是如此: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特点、情绪,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音乐.展开想像。
  3续写课文和故事后传,让学生展开想像。
  比如学习了《孔乙己》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就课文的结尾,展开想像,续写孔乙已的结局。再如学习了《将相和》后,可以“如果将相不和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为题让学生进行再创作。这样有效地培训了学生的想像力。
  4.出示物件,引导学生想像。
  物件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可在通过物件,引发学生想像,再将学生的求知欲融入到所学内容中,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容易接受。譬如,将一幅狼牙山五壮士的画拿来,让学生想像五壮士当时的心情。
  调动好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学生就能举一反三,在熟练运用已学过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才能。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有效途径,抓住多个有利时机注意有机地挖掘可以培养学生想像的“孔隙”,自然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6 02:19 , Processed in 0.0933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