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四家述评
──兼论什么才是真正的语文味?
浙江省余姚市临山镇兰海小学 应建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论如何体现语文课的语文味。不少地方还以此为主题进行各种规模的教研活动。这是好事,体现了我们的语文改革本体意识的觉醒与追求。不过笔者也发现一个问题,即语文味的含义模糊。表面上看,大家都在谈语文味,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处于你说你的语文味,我说我的语文味的状态。以下本人就我所见的几家有代表性的语文味作一介绍评述,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权作抛砖引玉。
石破天惊:首创者程少堂的语文味
在小语界,虽然语文味一词如日中天,但其首创者程少堂的名字却鲜为人知。谈语文味就不得不首谈程少堂老师。早在2001年,程少堂就率先在学术界把“语文味”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正式提出,并把它定义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与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快感。”(《“语文味”研究回顾》)这是对语文味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论述。
2009年,程少堂老师在《语文月刊》发表《“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兼及对“泛语文批判”的初步批判》中对语文味又修改完善如下: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对程少堂的语文味,著名学者王晓春老师提出了这样的批评:“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总的感觉是‘语文味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这个没有边界的界定,因此它根本就不是边界。最严重的是,它没有说出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所在,也就是说,这里的‘味’确实不错,可惜不为语文课专有,因此它更像‘好课’的味道,而不是‘语文课’的味。我拿出一堂好的数理化课,即可满足语文味定义的大部分要求······”(王晓春著《语文课如何是好》)应该说这样的批评是一针见血的。程少堂老师本为体现语文的本色而大张旗鼓地提出语文味,其历史功绩不容质疑,但是其对语文味定义过泛,界限不清,反而让语文限于迷失之途。其局限性也可见一斑。
继往开来:本色语文论者吉春亚的语文味
要论对语文味一词的正本清源,我个人认为吉春亚老师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语文教学通讯》2005-2c上,吉春亚发表的《“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开宗明义地
提出了语文味就是语文本色的回归。那么语文的本色是什么呢?吉春亚这样论述道:
叶老的“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指,也即“话”和“文”的合指。“语文”一词其实涵盖了人们语言交际的听、说、读、写的行为和“语言运用”的结果。那么按照“语言”和“言语”的理论,听说读写的活动及其结果,都应该属于运用语言的行为和产物,即是与“语言”既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言语”,这么说来,“语文”的内涵是“言语”才合适。
把语文的内涵定位在言语,而“语文味是语文本色的回归”,那么显然吉春亚老师眼中的语文味是对语文言语本色的回归。吉老师把语文本色定位为言语,也一举明确了语文味的边界。在文章末尾,吉老师全盘托出她认为的“语文味”
由此来推断,“语文味”是不是可以这样来定位呢?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否则就是机械死板的训练),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主要通过典型的“言语作品”(各种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课内、课外的,单项、综合的,模拟、生活的)“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各种(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以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学习与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
这一定义紧紧扣住言语这一核心词语立论,真正突出了语文的本色。所以这里的语文味已经不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了。它很明确,这个筐里边只能装言语!不过吉春亚老师的这个定义中,除了浓浓的语文之外,同时还有一种浓浓的好课味,她不忘在给语文味定义之时先加上“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否则就是机械死板的训练),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这么一顶华丽的帽子。我们不禁要问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果没有诗情画意的氛围,那么语文课还有没有所谓的语文味?或者说,有语文味的课是不是非得有诗情画意?有语文味的课是不是一定得有“好课味”?语文味到底是一种“语文本色回归”呢,还是语文本色与好课本色的双色回归?
沉着冷静:教授汪潮的语文味
前两位是一线教师,言语中多一份激情,而汪潮教授是纯粹的学者,自然冷静得多。他在《语文课堂要体现语文味》一文中说“语文味是语文的本质体现”,“语文味是语文意识”,“所谓语文意识是指:用语文的头脑来思考语文教学现象;用语文的手段来解决语文问题;用语文的标准来评价语文效果。”并不厌其烦地倡导要“重词味、句味、读味、品味、写味”,一再强调:“听”、“说”的时间要降下来;“读”的时间要控制住;“写”的时间要挤进去。
作为定义,汪教授的语文味是很不专业的,他以语文意识解释语文味,又以什么语文手段、语文大脑、语文标准、语文效果来解释语文意识,绕了半天始终没说清楚他所谓的语文到底指什么。但汪教授说得最冷静。是的,“语文味就是语文的本质体现。”语文味就是在语文教学中用语文武装整个语文天地的思想、目标、过程、手段、评价等等。
总之,语文味不是好课味,语文味它就是语文味。
异军突起:教授吴永军的语文味
2010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第三期刊发了吴永军教授的《再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文中他肯定“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实际上是对语文学科本体论的诉求。”批评了现在语文教学中过于突出言语训练,而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言外之意,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既要突出言语训练,又要加强人文性的培养。这个观点很能得人心。
加强人文性是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强音,人文性培养肯定是教育的趋势。但我们问题的争议不在于要不要加强人文性培养。我们在探讨的是语文味,是对“语文学科本体论的诉求”。我们该真正讨论的应该是“人文性是不是语文学科的本体属性?”这一问题。众所周知,人文性是所有学科的共同属性,不是语文学科所特有,不具备排他性。所以人文性不是语文学科的本体属性。在语文味里加上人文性,则再次犯了边界过宽,定义过泛的错误。
语文味里边不加上人文性,不是语文课里边不培养人文精神。这是两码事。压根儿没听说过数学味、物理味、化学味,但这些课里边照样有人文味。人文性是所有学科的共同属性,所有学科都必须加强人文性,但作为一种“学科本体论诉求”我们只能保留学科本身最核心最唯一最排他的东西。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就是言语。
综上上所述,我认为语文味就是语文本色味。语文味就是言语味!它既不是好课味,也不是人文味。有语文味的课未必一定有迷人的好课味,有语文味的课未必一定有浓郁的人文味。我们只能说,有语文味的课一定是一堂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