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中心小学:"三评两访"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2010年10月13日 作者:谈际永 来源:光明日报 谈际永
桂林中心小学是江西省瑞昌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农村小学,也是瑞昌市指定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之一,“留守儿童”达1400多人,占全校学生的70%以上。为把学校办成“留守儿童”的成长乐园,我校在管理中突出以人为本,激发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
学校先后开展了“三评两访”活动,架起了学校与社会、家庭、学生沟通的桥梁,为“留守儿童”建立起一座温暖家园。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管教,易受不良行为的影响,有些留守生行为任性,不服管教。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
学习不太努力。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大多数留守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较为严重的甚至经常迟到旷课。
生活习惯不良。部分留守生不讲卫生,饭前不洗手,生活不规律,作息不正常,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生活照顾不周,贪图方便给些零花钱让他们自己解决早餐问题。孩子自己不能很好地安排每天的饮食,往往吃得太饱、没有营养甚至省下钱另作他用。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的宠爱,让他们随心所欲,养成了挑三拣四的坏习惯。
心理障碍多。由于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临时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留守儿童”易发生各种心理疾病,如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感情脆弱等。“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困难重重;行为偏差较大,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