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碧莲:如何变“低效备课”为“有效备课”? |
发表时间: 2011年12月07日
来源:湖南教育网
|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教师实行优质教学的前提。然而,当前教师备课的现状又如何呢?据有关调查,80%的教师表示,教案是抄袭的,完全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从这种带有普通性的现象,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备课是低效的。那么,如何变“低效备课”为“有效备课”,让备课真正为教学服务呢? 笔者认为,改变理念是重点,改进机制是关键。
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改善评价机制
“抄教案”是现行教学常规“备课”的代名词,更多的是为应付上级或学校考核,检查之前“赶教案”已成流行病。这一“抄”一“赶”都是对现行备课管理的“有效”否定,使备课成了教师“劳命伤财”工作环节。事实上,很多教师内在的备课理念已在变化,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外部的备课评估机制却仍然不见实质性的动静。备课和评估仍然是“你敲你的锣,我打我的鼓”。学校里平时备课检查仍然以翻阅备课本——检查备课的数量和书写规范度为主,而忽视对备课质量——课堂实际效果的评估;既没有对老师备课的内容科学地分析,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性评价,只是简单地分个优劣,最多与奖罚机械挂钩。这种形式主义的评估模式严重滞后于课改的积极步伐,已成为推进整个课改的累赘。
要改变这一切,将教师从传统的备课中解放出来,并形成符合课改理念的新备课模式,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做出备课评估机制的改变,即从检查备课的数量到评价备课的质量的转变。这种评估机制的改变,东北师范大学的老师们提出了五种策略: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对象的层次性 。其中,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备课的态度和质量、教学目标的设计、教材的组织、教法的选择、教案的编写、教学效果等方面,评价可以通过看教案、听课、学生评教、课堂教学效果随机检测等方式进行。
树立新的备课理念,改进备课方式
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备课观念,备课不等于写教案,要改变这种刻板单一、机械乏味的誊写教案的备课方式,从课标、教材、学生、教法、学法几个方面入手,使教案最大限度地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
备课标。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标、任务、内容、范围、教学进度与时间,以及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要求等。通过钻研课程标准,教师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的基本结构,明确本学科的特点及重点,明确本学科的基本任务和基本结构,也就是,通过对课程标准的钻研可以在教师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本学科知识的框架。
备教材。教材是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方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富有实效的教学设计,教师除了平时要学习课程标准外,十分重要的是课前与教材的对话。教材作为教学理念的文本体现,是学科内容的全面、稳定、序列、准确的载体,它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基本线索,从而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备学生。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学生的能力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能力较强,有的能力一般,有的稍弱一些,还有的较差一些。备课时,要明确备课的对象,因为有的学生只要老师暗示,就可以理解;有的学生需要老师讲解才能理解;还有的学生需要老师多次讲解才能勉强理解。面对这样不同能力的群体,备课时,只有明确了不同的群体,才能很好地兼顾全体学生,做到既不拔高,也不降低对学生的要求。
备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的产物,是老师经验的结晶。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方法的效力,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选择和运用。备教法要切中契合点,就是依据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的不同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最能使三者融通的方法,使教师能驾车就熟,学生能吸纳接收,使教材能化难为易。总之,教学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果教师打破了旧的、传统的教法,那么,学生才能创新学法,最终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备学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如何学,明确自己的启发、指导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不是“教会”而是“学会”,要培养学生“会学”。因此,教法中一定要渗透学法,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抓住重难点让他们自己讨论,然后在自学的基础上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获取知识,这样虽起步艰难,但意义深远。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高是问题的关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要博览群书。从各种书籍、报刊中吸取与教学相关的精华内容,及时了解本学科、本行业的新知识、新情况,做好读书笔记。
教师要常听课。通过听课,学习他人的长处,认真听取评议,主动征求领导意见和同行的意见,及时改正错误,倾听学生及家长的呼声,听取学生对教学的评议,以便“对症下药”,改进教学,开阔思路,不断创新。
教师要勤写。边实践边总结,把自己积累的信息、资料、体会、办法记录下来,整理成文。
教师要走向社会。有选择地交流,了解社会的变化与要求,使教学与社会息息相通。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备课改革已迫在眉睫,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着力改进备课评价机制,把教师从繁重的文字书写中解脱出来,激发教师的主创性,变“低效备课”为“有效备课”,从而促进备课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本网评论员 李碧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