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格非读书愉快享受写作 大脑齿轮转得热时写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4 22:4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格非读书愉快享受写作 大脑齿轮转得热时写作

来源:北京日报  

  有时像又密又急的秋雨滴落无边湖面,有时像飘飘扬扬的雨丝遮掩参差的屋宇,格非的文字,带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和优美的诗意,让人不由自主裹进江南小镇弥漫的雾气。从《迷舟》、《褐色鸟群》及至《欲望的旗帜》,格非所编织的故事四溢着游戏且无序的“弥天大雾”,甚至被定性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玄奥的作品”,和余华、苏童等一道被贴上“先锋小说家”的标签。
  但是到了《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格非缓慢且从容地沉浸于语言的古典意境之中。尤其《春尽江南》的完成,“乌托邦三部曲”划上了句号,格非的写作如同绵绵春雨的间隙出现了灿烂的阳光,由虚幻走进现实批判,先锋作家锐利转向内心强大而痛苦的自省,锋芒依旧,思考更为深切。
  在迷宫式语言的环绕中,某种神秘的气息笼罩着格非的写作,也成为他种种人生境遇不可解释的终极理由。否则,他如何穿越一层层迷雾由丹徒的农村走到华东师范大学,如何从腼腆少年成长为清华大学的教授,又如何成为当代文学最有分量的作家之一?
  从刘勇到“格非”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电话尚未普及,即便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工宿舍,也只有一部外线电话。每次传达室的老头喊一嗓子:“刘勇!”楼道里总会立马冲出来三个人。
  如此三番,中文系的刘勇觉得很沮丧。这时,他已经发表了一些作品,在文坛刚崭露头角。他想,一个楼里就有三个刘勇,中国该有多少刘勇!他决定为自己取个笔名。
  方式很特别:他搬来字典,翻到哪页算哪页,觉得哪个字好就用哪个。头一回,翻到372页,他觉得“格”不错;又随便翻了一页,翻到312页,考虑了一下,觉得和“格”字最好搭配的就是“非”。于是,“格非”“诞生”了。他当时并不知道,李清照的爹就叫格非。
  直到现在,在一些事情上举棋不定的时候,他还习惯于把选择权交给命运。而他的人生,也具有很多神秘的不可解释的因素,只能将其归结于命运。比如在他高中毕业的时候,就曾经面临着学木匠还是去种地的选择。
  16岁之前,格非在江苏丹徒的农村,是个老实、腼腆、与世无争的孩子,从不越规矩。在父母眼里,他比较沉稳,不爱说话,甚至有些沉默寡言,更别说交际,对未来也没有什么想法。从小学上到高中,几乎是一路玩着过来的,学习很轻松。所有人都以为在这样一个成份不太好的家庭里,他是与大学无缘的。
  可以考大学了。
  几乎没有准备,格非高考落榜了。他对上大学没有任何概念,这时反复考虑的是:按母亲说的学个木匠呢,还是在生产队种地?那段时间,他常常坐在院子里发呆,竟有两个月没有说话。母亲没有劝他,只是把舅舅叫来小住,让家里热闹些。
  他为此很感谢母亲,觉得母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家。“当我有了孩子,我发现我妈所有事情都是对的,我小时候她对我的严厉是对的,初中后对我的尊重也是对的;有烦恼时她不惊动你。我曾经为自己做了错事母亲不知道而得意,其实后来发现,我所有的错事母亲都知道,但她认为都正常。”
  有一天,母亲约来了木匠师傅,吃饭的时候,母亲怂恿格非跟师傅坐在一起,并暗示他给师傅夹菜。他本来已觉得别扭,这时候又听师傅说“你的孩子交给我可以,我可是要打的”,心里一下恼火极了:凭什么还要打?他对学木匠产生了恐惧心理。
  尽管如此,他也只是暗下私忖是否去种地而已。可就在这时候,本来已经翻过去的人生一页,又翻了回来。
  有个中心小学的校长,和格非素不相识。有一天,他步行了五六公里一路找到格非家。这时,父母都睡觉了,格非还在院外乘凉。校长说,他听说这一年高考村里没有人考取,这不是孩子的问题。他有朋友在全县最好的中学当教导主任。去中学打听来几个成绩好的孩子,然后挨家挨户找。
  于是,格非拿着校长的推荐信,借宿在一个远房亲戚家,每天跑十几里路读书。亲戚家条件不好,房间很小,离学校又远,少年时期的格非经常生病。但是他读书读得很好,两个月后,格非在县中学的排名成为全班第一,连老师都目瞪口呆。考大学前夕,镇江市模拟考试,格非名列全市第二。老师对格非说,你回去好了,以现在的成绩,考大学没问题。但是回到家里,又被父母“撵”回学校,似乎只有待在学校才是高考生的样子。由老师出面,格非住进了集体宿舍,十几平方米的宿舍住了40多个学生。刚住进去没几天,格非又病了,高考前连续发烧。他硬撑着走去学校的医务室,里面挤满了人。他费劲地挤到大夫身边,用虚弱的声音说:我发高烧了。大夫是年轻人,没好气地冲他说:“你没看到我这么多人吗?”
  一怒之下,格非离开了医务室。他打听到发电厂有家大医院,又拖着虚弱的身体沿着运河往前走。只走了一小半,他再迈不出一步,只好坐在河边休息。
  等到太阳落山,有凉风吹来,格非恢复了一点力气,他没再去大医院,返回学校,他躺在床上,做出决定:不去参加高考了。
  这时,格非的一个朋友劝问他:“明天就考试了,大家都在摩拳擦掌,你怎么还盖着被子睡觉?”格非告诉他自己打算放弃高考。晚上九时,格非的朋友把这件事告诉学校的教导主任——这是格非平时最恨的一个人,姓罗,是苏北人,个子很大,满脸凶气,从来没见他对谁笑过。他走到格非身边,说了三句话:你知道范进中举,自古无考场外举人;你父母不在,我要对你负责;你发烧没关系,我找了医生,就在我家等着。格非跟着教导主任去了他家,大夫果然已经在那里等候,直接给格非静脉注射。格非立即觉得轻快了许多,再喝下两碗粥,退烧了,凌晨一时多,大夫又给他打了一针,虽然仍旧虚弱,已能够支撑他第二天的高考。
  因为这次打击,格非的高考受到影响。考完后老师问他怎么样,他回答说,一塌糊涂。于是填志愿时,他基本上没有填重点大学。老师建议他最好填一所,万一考中了呢?他随手写了华东师范大学。
  “我觉得生活中总会发生非常奇怪的事情。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总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帮助你。眼见着好像不行了,突然出现一个人。这也是我为什么对那个年代有很大好感的原因。”这大概也是格非喜欢博尔赫斯、喜欢休谟,喜欢不可知论的原因。格非说,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拋弃了以貌取人的观点。很多看上去很恶的人,在关键的时候表现出的道德感一样很强。
  1981年,格非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读大学,火车上完成处女作
  尽管他认同约翰·韦恩所说“童年记忆是诗意的谎言”,可是此时,大学生活成为他人生最大的磨难。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的格非无数次想着逃离城市,回到家乡。他习惯了爬葡萄藤蔓的茅屋,习惯了清晨被啼鸟唤醒。在《夜郎之行》中,格非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我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在过去的一个偶然的瞬间,我被时尚的潮流拋在了一边,像一条鱼被波浪掀在了河岸上,我凭借回忆和想象生活在过去。”似乎可视作他内心真实的表达。
  他反复地阅读沈从文,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寻找对于故乡相同的慰藉;他也阅读德国诗人里尔克,“一切存在者都处于无庇护状态,人尤其如此。”里尔克说,人在最困难的时刻一定要顶住;他读蒂里希的《存在的勇气》,“不顾非存在之威胁而进行自我肯定”。蒂里希说,人要有勇气肯定自己。阅读修正着他,鼓励着他。“所以我从唯美和现代主义学到的东西,对我后来的写作有很大的支撑力。”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处处涌动着热情而执著的文学浪潮。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活跃着各种文学社团,其中不乏已经非常著名的诗人作家。格非裹挟其中,参与并见证了文学激情四射的氛围。常常是一帮人被带到某个人的住处,各路人马会齐,通宵达旦地讨论,不仅是诗歌,小说也是如此,有时有题目,有时没题目,比谁更有想象力。“那时的写作特别放松。写诗一定要别出心裁的,往往是诗一读出来,大家就笑翻过去。”格非说,有时候,他们为一句话怎么表述恰当争得面红耳赤。比如是“没有人住的房子总归有人住”,还是“总要有人住”,双方引经据典驳斥对方,批评起来毫不客气。常常以“优点就不说了”开头,直接进入主题探讨缺点,没有人觉得这么说不对。
  “那样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创作,各个行业全部打通了,信息量很大。”格非很怀念那时的文学氛围。《诗经》里讲“如切如磋”,如果一个人关起门来写作,往往容易偏枯。
  1984年,大学三年级的格非首次在《小说界》发表短篇小说。但是他觉得这只是一篇“他们喜欢的”作品,也从来没觉得这篇小说重要。直到若干年后,有一次碰到《小说界》的编辑,编辑热情地对格非说:“你的处女作还是我发表的。”格非笑道:“我以为你忘了——最好是忘了。”
  他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985年的《追忆乌攸先生》。这部作品的产生也很奇怪,而且又是极其神秘。
  “我到浙江调查方言——我不是学语言学的,听同学说要去浙江调查方言,也想参加。跟颜逸民教授商量了一下,我说我可以去打前站,颜教授同意了。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就参与了这个活动,作为服务队,每个点都提前行动,到了那边联系好旅馆,介绍信一递就没事了,无所事事,一天到晚四处瞎玩。到了一个村庄,看到一个老头坐在那里补网,就坐下来聊天。老头就跟我们聊村庄的历史,一个村子有九姓渔户,很多人做妓女。我做了很多记录。”
  返回上海的火车大概要走十二三个小时,旅途寂寞,一个女生便问格非:“听说你会写小说?”格非说:“是啊!”“那你写一篇给我看看?”格非随口便说,行啊。浑身上下摸了摸,发现口袋里装着工作日志。就在这个绿皮的小本上,格非想着让她大吃一惊,写得放松自然,毫无顾忌。他在火车上很快完成一篇四千字的小说。后来女同学睡着了,醒来也没再问格非的小说。他又是个腼腆的人,不好意思给她看。于是这篇小说写完后,再无下文。
  几个月之后,《中国》杂志的编辑王中忱先生全国走访了解文学创作,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王中忱召集了文学社团的师生开了座谈会。轮到格非发言的时候,王中忱让他谈文学的看法,格非不好意思谈;又问他有没有作品,格非提及那篇写在日志本上的小说。王中忱鼓励他说,你抄出来寄给我看看。
  散会后,格非把日志本翻出来,在灯下看完,大吃一惊,自己都觉得特别喜欢。他把这篇小说改了改,用复写纸抄了一遍,寄给了王中忱,很快便发表了。次年,格非受邀请参加青岛的笔会。
  他为此很感谢王中忱。“他很有文学使命感,希望培养更年轻的作者。在笔会上,有特别年轻的作者北村、迟子建,也有知名的作家北岛。你原来眼前的障碍没了,最优秀的作家跟你在一起,这些人和我们完全一样,对年轻人也很好。”格非回忆,这篇小说还给他带来很大的影响,使他树立了写作的信心。此后,他陆续发表了《敌人》、《边缘》、《唿哨》等,成为先锋文学阵营里的标志性的代表作家。
  《人面桃花》:先锋小说退场?
  20世纪80年代,作家潘军曾在三亚组织过一次笔会,聚集了余华、王朔等等诸多著名作家,大家讨论最多的是,时代变了,作家怎么办?文学有没有出路?在一个精神大分化的时代,一种面临时代突变的恐慌紧紧地攥着每个人的心。如《春尽江南》中的秀蓉或者端午。如小说中所说,“端午已经清楚地意识到,秀蓉在改掉她名字的同时,也改变了整整一个时代。”他发现,若干年前的朋友,再见面时已经变了,而这个变化的过程很复杂。
  不是渐变,而是突变。很多人拋弃了原来的信念,很多人痛苦地调整自己。这种焦虑,使格非一度停止了小说创作。《废名的意义》作为格非的博士论文,其实也与他创作上遇到的问题有关。无可否认,先锋小说家的写作受到西方文学尤其是现代小说的影响,但是随着写作的深入,格非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学,试图寻找汉语叙事新的可能性。“我发现西方很多学者谈到中国小说和文化都非常谨慎。比如热奈特,他会特别强调说:我的理论不包括中国小说。他们看待中国小说非常尊重,作为另案处理。相反,国内还有很多人不觉得我们的文化有特性,认为中国小说是垃圾,要扫除。”
  在王元化的推荐下,格非从钱穆的清代学术史一直看到《史记》和《左传》,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他无比丰厚的滋养。他发现,中国的叙事和西方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大部分作家,哪怕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家,也从中国传统古典文学中受到滋养。没有唐宋传奇就没有沈从文;没有明朝的文人小品,就没有汪曾祺。在长达十年的反思与沉淀之后,格非“乌托邦三部曲”的首部《人面桃花》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他认为,作家不能单纯做社会的观察者,还要提供某种意向性的东西。如果说,80年代的文学还具有批判性的功能,作家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那么到了90年代,学院化体制开始坚固。文学到底承担什么功能,需要重新思考。
  缘于和格非以往作品叙事方式等各方面的转变,有人将这部作品称为先锋文学“退场”的标志。而此后也有读者认为,作为三部曲,《春尽江南》与前面的《人面桃花》与《山河入梦》有断裂。格非不以为然。他认为,其实作家一生只在写一部作品。即便是十年之前的《敌人》,也是讲述面对外界信心丧失的困惑和恐惧。“所有的恐怖都来源于一种心理上的东西,最大的敌人正是自己。”自《人面桃花》开始,格非对国民革命早期、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以及当下中国的精神现实,进行了痛苦而深切的探索。格非所关注的主题一以贯之,只不过现在的写作更为丰富。他不仅希望形式与文字上的好看,同时更愿意传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受。
  萨特说,作家应该直接干预现实。格非的痛苦也在于此。以他个人的性格,他愿意再含蓄一些,可是他所格外关注的真实感,又不得不处理成现在这个样子。“当代的问题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乱,首先乱在我们心里。所以小说要有乱的样子。”
  “三部曲”中的“花家舍”,寄托了很多人的梦想,既隐含着格非所追求的世外桃源,也是整个人类的精神追求和最高的理想,还暗含了变革的源头。在《春尽江南》中,“花家舍”到处存在,虽然表面看来美丽而干净,实则更加奢靡、浮华。如此,“乌托邦”的陷落成为必然,格非以他特有的方式为那个时代的逝去吟咏悲伤的挽歌。这大概也是他在《春尽江南》中,要将主人公谭端午设置为诗人的缘故,这个“和整个时代作对”的人,反复阅读着一本《新五代史》。这同时也是格非喜欢的作品,他认同欧阳修所关心的,不是国家的兴亡,而是世道人心。陈寅恪甚至说,欧阳修几乎是用一本书的力量,使时代的风尚重返醇正。
  使格非感到失落和遗憾的是,在关注现实、释放理想主义的书写中,所有的神秘都在褪却,时间不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似乎现在就完全可以看见遥远的未来。
  故事的复魅正在进行
  好作家的基本素质,是对社会对世界有独到的看法,而非单纯地表达个人经验。格非在“乌托邦三部曲”中对于存在世界的认知和表现,也是如此。他自然也常常面临写作上的困惑。人都是有惰性的,一不留神会滑到以往成功的惯性方法写作。“而且我们这样的年龄,任何微小的改变很难。比如写《春尽江南》,如果我采取这种方法,是否要付出代价?《人面桃花》中古典主义的美在新的写作中要不要延续?叙事节奏和基调怎么控制,要不要尝试速度更快的写作?”他隐约觉得有内在的要求需要自己做出调整。
  “哪怕失败也要变。对有一些影响的作家来说,不要担心你的读者怎么看,要不断提醒自己有勇气改变,也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在乎过去的东西。”格非说,现代社会有不同的思想范畴,个人的意见针锋相对,如何处理当代问题就要涉及当代思想,这也是困惑之一,如果把小说变成大杂烩也很麻烦。最后他还是决定从自己内心开始追寻,从情感入手表达,因为情感包容了所有的思想。
  《春尽江南》完成后,很多人给格非打电话或发邮件,说被作品深深地触动。“我个人的判断,希望通过《春尽江南》来表现、记录当代的精神生活,也尝试在叙事上有新的变化,使得它不要有太大的语言文字上的门槛,使得叙事更清晰一些。”格非说,原来作品中的很多迷雾,现在正慢慢拨开。
  格非被誉为设置故事圈套的高手。那么,在不同的时代,“讲故事”的侧重有何不同?
  “故事的复魅正在进行。”格非说,故事和小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过去没有小说只有故事。小说的出现把故事的魅力去掉了,而目前,格非发现,当代作家开始求助于故事,如何用上故事的因素,成为全世界作家的追求。“过去的故事是口口相传的,在流传中磨得玲珑剔透,时间累积重新赋予故事以魅力;故事是和解的,小说是不和解的,是写困惑的。小说家要提供另外的智慧和价值,小说需要重新借助故事的力量。”格非说,他希望在某种程度上跟社会和解,又不能轻易和解,哪怕分离和死亡。所以在《春尽江南》中,格非以《睡莲》结尾,表达了某种象征性的和解:
  “仿佛/这天地仍如史前一般清新/事物尚未命名/横暴尚未染指/化石般的寂静/开放在秘密的水塘/呼吸的重量/与这个世界相等/不多也不少”
  如同格非的《戒指花》中将诗歌拼贴进作品中暗含的某种隐喻,这首《睡莲》在《春尽江南》中承担的功能也不仅仅是文字表面所呈现的力量。其实最初的诗歌,格非曾经求教欧阳江河。欧阳江河帮他写的两首诗令人喜欢,“但那就是诗歌,跟小说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又重新写。写完了之后,欧阳江河跟我说,这是小说家的诗。我请翟永明看看,她觉得很好,帮我改动了一两个词。宋琳也帮我看了一遍,改了一个句子。这些改动我都采用了。”他还和以前一样,作品发表之前,会找最可靠的朋友提意见,而作品一旦出版,所有的交流实际上早已结束。他始终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判断。
  年轻的时候,有人问格非“怎么不写了?”他会很慌,现在他觉得,写作是自己的事情,跟别人没有关系。他觉得写作是顺其自然的事情,能写就写,不能写就不写,随时可以终止。没有“非要写下去”的恐惧,使格非的写作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既充满热情,又相对放松。他对同时代的作家,认识非常清醒:心灵比较敏感,但是经验相对贫乏。如果一年写两本,经验无法去支撑写作。“我的习惯是这样,大脑齿轮转得热的时候写作,写完需要休息。再转快的时候再来写,一定有90%的理由说服自己才去写。我不会贸然动笔。”和格非打过交道的编辑,可能多多少少对他有些失望,因为约格非的稿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我知道在很远的未来不可能给他们稿子。我也希望他们能了解,只有相对充足理由的时候我才写小说。”
  上课、读书与写作是格非人生的三件大事。其中最愉快的是读书,最享受的是写作。每当他要犒劳自己的时候,会拿出半年时间读书;而每天上午是固定的6小时写作时间。写作《春尽江南》时,他甚至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因为他的心总在怦怦直跳,有一种巨大的幸福感笼罩着他,像吸毒一样上瘾。“写作使我处在幸福中,写完之后又不由得希望第二天早点到来,早一点坐在桌前,这种感觉非常迷人。”舒晋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0:39 , Processed in 0.08070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