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堂须防“飘”而不实 2011年12月23日 作者:张鹏举 散而无神,浅而无根,乱而无序,淡而无味,这些倾向让现在的语文课堂变得无滋味。神话语文教学改革,就应该防轻浮、不踏实,让课堂多些文化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鹏举
在笔者听过的语文课中,不乏精品好课,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尽如人意。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课上得太“飘”。何谓“飘”?“飘”,本意为“随风摇动或飞扬”,引申为“轻浮,不踏实”。现代汉语中含有“飘”字的词多有摆动、浮动、流散、摇曳、游荡的意思。以“飘”形容对语文课的感觉,是说课上得不扎实、不到位、不饱满,或如断线的风筝,或似脱缰野马,或像水中浮萍,或若山中云雾。笔者将其概括为四相,即散而无神,浅而无根,乱而无序,淡而无味。
散而无神 方向失控
先说散而无神。“神”是什么?“神”就是精神,即事物的主宰、统帅,也指主旨、宗旨。说一节课上得散而无神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对文本的解读过于涣散,不聚焦,不完整,缺少“篇”的整体感;二是指课堂总体设计无重心、无主帅,好似面面俱到,却又面面不到。更多的时候,这两种情况是交织重叠在一起的,故统称为“散”。
这种“散”表现在对文本的解读上,有三种情况:
一是偏解。所谓偏解,是指当文本出现可能有多种解读结果的时候(这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常遇到),不能联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反而将多解中不太适合学生的那一种作为“主解”。比如《柳叶儿》这篇课文,是赞美、欣赏童心童趣,领会作者对柳叶的感恩之心,还是强调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将语文课变成忆苦思甜教育?再比如《散步》一文,是定位在赞美亲情,表达对生命延续的感慨?还是感叹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显然,对两篇课文的前一种解读定位相对恰当,后者则或有些偏离课文本意,或偏离学生实际。
二是“旁解”。所谓“旁解”,就是以目标文本作为一个点、一个话题放开去,脱离了目标文本,也可以称作“漂移”或“放飞”。这种解读还戴着一顶漂亮的帽子,即“拓展”。
三是“肢解”。所谓“肢解”,是忽视文本阅读的整体性,阅读中只抓住所谓的重点段落,而置课文其他重要内容于不顾的做法。这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解读,显然与《课标》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要求相违背。
对文本解读的失误,自然带来了课堂教学整体设计的“跑偏”,失去了对方向的掌控,这就非“飘”不可。
浅而无根 脱离传统
次说浅而无根。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小而言之,一篇课文的“根”就是用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的最基本单位,即字和词。脱离了对这些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字词的理解,去分析课文内容及主旨,就只能是浮光掠影,难以深入,显然无根;大而言之,就语文课程而言,汉语并无古代现代之分。这是因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一种语言的两个不同时代概念的表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有着难以割断的天然血脉联系。古代汉语孕育、滋养着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凝聚着古代汉语的精气神。古代汉语的凝重洗练、典雅庄肃、简洁明快,铸就了现代书面语言的内在神韵。因此,古代汉语就是现代汉语的根,脱离了对古汉语的源流回溯,对现代汉语文本的理解必定是肤浅的。
就教学方法而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积累了汉语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经过实践的长期检验,顺应汉语文教育的特点,体现了先人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知和把握,是珍贵的教育财富,也是现今语文教育方法之根。就教学内容而言,语文中蕴含着博大恢宏的中华民族文化,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在汉字、汉语、汉文化框架中诠释语文课程。在这里,语言与文化是融为一“体”的,此“体”体现着人文性,是本,是根,而工具性则体现了“用”。以上这些,无不聚焦于课堂之上,有根则实,无根则虚,无根必“飘”。
乱而无序 不得要领
再说乱而无序。这里所说的“序”,主要是针对一篇课文的解读顺序而言。做任何事情,须守规矩,循次序,即所谓循序渐进。做事如此,读书亦然。而有些教师则随心所欲,随欲而教,将完整的课文随意拆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乱而无序。宋代教育家朱熹将读书无序视为一患,认为“学者所患,在于轻浮,不沉着痛快”,他主张“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细经玩味,如未通透,却看前辈讲解,更第二番读过,须见得身分上有长进处,方为有益”。而“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读书别无法,只要耐烦仔细,是第一义”。读书“切不可容易躁急,厌常喜新,专拣一等难理会无形影的言语,暗中想象,杜撰穿凿,枉用心神,空费目力”。这些主张既是读书法则,也是语文教育经验之谈。
文本解读之“乱”必然造成课堂教学的“无序”。而课堂教学的“乱而无序”只是一种现象,其实质是“用心躁也”。心浮气躁,必不得课文门径而入。虚头巴脑,如何不“飘”?
淡而无味 缺失文化
最后说淡而无味。好的语文课讲究上得“有味道”,什么味道?有人说是“语文味”,而笔者觉得这个“味”应该是“文化味”,即语文课堂文化,就是力求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味”怎么体现?它应该体现在目标定位,体现在内容取舍,体现在学习方式,体现在教师的仪态风度和言谈举止。这些都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所谓“基本”,就是必不可少;说它是“功”,就要达到相当的水平,具备相当高的造诣,比如对文本的解读功夫,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诵读功夫,达到或接近书法水平的板书功夫,准确生动、妙语联珠、引人入胜的表达功夫,等等。
通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板书少了,代之以放映幻灯片的多了;教师的范读少了,代之以名家朗诵音频的多了……这多与少的变化,正反映了语文课堂“文化味”的缺失。所谓多了声光电,少了读写说,这无滋无味的语文课,让人感觉多了轻浮,少了凝重。
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何不从“防飘”始?
《中国教育报》2011年12月23日第6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