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的作文,以聂绀弩的最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 14:3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的作文,以聂绀弩的最好” ■温州教育教学研究院 麻晓春
  “今天的作文,以聂绀弩的最好。”这样的评价竟然出于学生写作文之前,这样的评价竟然出自近百年前的私塾先生口中,这样的评价竟然与现代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这是很值得我们回味的。
  文学大家聂绀弩1980年写下《七十年前的开笔》这篇文章,说的是他8岁发蒙读书时,老师叫他与高年级学生一起学作文的故事。作文题目有两个:一个是《子产不毁乡校》,另一个是《天下有道庶人不议》。任选一个。
  先生跟大家讲:子产是郑国的相。郑国的什么地方有一个乡校,这是一个公共场所,不管上不上课,常有人在那里议论国家大事,有时候把国家大事贬得不值一钱。有人听见了,去告诉子产,说应该把把这个乡校封掉。子产说,不用,他们说得对,我们就照他们的办。他们说得不对,我们就不办。这就是“子产不毁乡校”。“天下有道,庶人不议”,就是说天下有道则礼乐自天子出,天子如果是有道明君,他就出得对,没有人话说;如果他出得不对,就会有人说话,甚至老百姓都议论。这个题目有两层意思:
  一层是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一层是天下无道连庶人也议。有道在前,无人议在后;无道在前,庶人议在后。这叫作“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我照先生所讲的意思,写了正面又写了反面。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先生:“如果照先生讲的做好了,不都是先生的意思吗?自己一句话也没有做,怎算做文章?”
  先生点了点头,又望了大家一眼,好像问:“他说得有道理吗?”
  大家不作声。
  先生说:“……我讲的只是最浅的意思,是文章做法的一种。你们学会了一种,就容易再学别种,由浅入深,随便怎样做都行。”
  “那么,”我说,“如果把两个题目写进一篇文章里去也可以吗?”
  “我不懂你的意思。”先生说。
  我说:“天子的礼乐征伐出得不对,这就是无道了。庶人免不了要议论。如果天子听见了那种议论,不管议论得好不好,对不对,就照子产不毁乡校的办法办:议得对的就听,议得不对的就不听,再不管别的,那不就是从无道变成了有道了吗?这就把两个题目写成一篇文章了。”
  先生说:“可以,完全可以,这个意思很新。”
  我说:“我还有一个怪想法。我觉得天下有道则庶人议,天下无道,则庶人不议。”
  “怎么讲呢?”
  “天下有道,上面不滥施刑罚,庶人说点什么也不要紧,所以敢议;天下无道,上面滥施刑罚,庶人怕惹祸,有话也不敢说,所以不议。”
  “聂绀弩,这是你说的吗?”
  “是刚刚想到的。”
  先生突然变了脸,好像要哭,却又点头带笑地说:“这意思好!你小,又头一次作文,还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更不知它的深浅。写出来吧,不管写得通顺不通顺。”随即向大家说,“今天的作文,以聂绀弩的最好!”
  这篇文章被选入了《过去的教师》,说的是宣统二年(1909年)的事,距今已有90多年了。千万别以为“创新教育”是21世纪的新名词,90多年前的私塾先生已经在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
  聂绀弩不愿只照先生的意思写,提出“自己一句话也没有做,怎算做文章”的异议,想到“要把两个题目合起来写”,并提出“天下有道则庶人议,天下无道,则庶人不议”的新观点。尽管聂绀弩只有8岁,却没有被先生视为“毛头小孩”,而是得到了尊重和鼓励,让他想下去,说出来。用现代时髦的话来说,这是“营造了安全的心理环境”。假如学生一有不同想法就遭到老师的冷淡、嘲笑、训斥,哪儿还会有异想天开、真知灼见?假如学生在老师的眼里只是无知的听筒,可以无视他们的想法和选择,创新教育只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
  聂绀弩提出不照先生的意思写的异议后,先生真切地说:“我讲的只是最浅的意思,是文章做法的一种。你们学会了一种,就容易再学别种,由浅入深,随便怎样做都行。”这是一种接受,显示了平等的心态。“我不懂你的意思。”这是一种对话,在学生面前不摆威,学生才愿说、敢说。“可以,完全可以,这意思很新。”这是一种鼓励,对学生的肯定,就是对学生最好的奖励。学生的想法,无论幼稚还是聪颖,都是清晨的一线曙光,需要教师拨开云雾。
  聂绀弩的想法新,讲得有道理,先生就及时地予以肯定和鼓励,甚至文章还没有写出来,就向大家宣布:“今天的作文,以聂绀弩的最好。”创新,什么最重要,应该是思想,而不是技巧。对作文而言,思想是文章的内核,而句子则是其次的东西。如果我们纠缠于次要的东西,必然会忽视重要的东西。学生就是学生,他们的想法多是不周全、不完美的。假如我们要求他们完美,就会看不到学生的亮点,在要求学生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就可能埋没尝试孵小鸡的爱迪生、做出粗拙小板凳的爱因斯坦、看着苹果落地而浮想翩翩的牛顿……
  这个90年前的教学故事给了我们重要启发:在传统的教育之源中也有现代创新教育的文化基因。我们固然要读国外的理论专著,多吸收现代文明的精神养料。但也不可妄自菲薄,因为在传统教育实践中不乏温暖我们心灵、丰富我们头脑的精彩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1:36 , Processed in 0.06062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