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丁丁之父”100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8 22:4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丁丁之父”100岁                    
                        
                      比利时人埃尔热和他的丁丁                        

                        
                      丁丁和他的中国朋友

                          
                          文/王刚
在历史上,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比利时人有两个最为出名,一个是南怀仁,另一个就是丁丁。
前者作为一个传教士和科学家,在17世纪把耶稣福音和现代天文学带到了中国。后者是个记者,在日本侵华初期把发生在中国的真相告诉了欧洲。
丁丁是个漫画中的虚拟人物。虽然并不真实地存在,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后来成为最著名的比利时人。他的名气甚至让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都嫉妒不已。后者在晚年就曾回忆,丁丁是他惟一的国际对手。“论生活的磨难与多变,只有一个人能与我相提并论,他就是丁丁。”

永远匆忙的丁丁

如果我们认为一个卡通人物对历史的影响只存在于童真年代,那肯定是我们的错。在1969年,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后,NASA(美国国家宇航局)的官员就曾对西方媒体说,早在16年前,丁丁就已经登上了月球。NASA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着手制定登月计划的。再比如,二战期间,米奇老鼠就曾是比爱神丽塔·海华斯还管用的美国象征,它号召人们打着响指,度过难关。
这一系列事实告诉我们,有时候虚拟的偶像比现实中的英雄更能影响这个世界。
比利时人丁丁的传奇经历即能清晰地说明这一切。1926年,这个年轻人诞生于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的笔下。起初,他的名字并不叫丁丁,而是叫冒失鬼托托儿。这大致形象地说明了这个主人公诞生之初,鲁莽且不计后果的性格。起初这个虚拟偶像只是一个典型的滑稽角色,充满搞笑的噱头。直至三年后,画家把他的名字改为丁丁,给他身边添了一条忠诚的狗——白雪,他的生活才变得精彩起来,开始了一系列冒险的经历。
画家当时供职于比利时的《20世纪报》,丁丁这个虚拟人物每周在该报的儿童副刊亮相一次,汇报一些最近一周有趣的经历。有意思的是,这家报纸从来都没有把丁丁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虚拟人物草率对待,他们始终把这个小伙子当成报社记者的一份子。
1929年1月10日,星期四,画家决定让丁丁远赴苏联历险,《20世纪报》甚至刊登了一则简短的启示:本报一如既往,追踪境外动态,故特遣本报最好之记者丁丁探访苏俄,以飨读者。
一切搞得都跟真的一样,丁丁去了苏联后,不断发回报道,刊登在该报每周的儿童副刊。于是,不止是孩子,所有天真的比利时人都轰动了。
这是画家笔下的丁丁第一次出国历险,起先的初衷是,报社的右翼神职人员希望埃尔热创造一个天主教价值观的记者,去揭露批判布尔什维克的洪水猛兽。然而事与愿违,丁丁在苏联的故事乏善可陈,但这个虚拟角色的可爱之处已深入人心。
一年后,丁丁在苏联的历险结束。报社和画家为了搞清楚这个虚拟人物在比利时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就又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启事说,丁丁将在这一年的5月8日从苏联乘国际列车回来。他们还详细写明了丁丁下车的地点和时间。这一天,画家埃尔热带着一个化妆成丁丁的小孩,在距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四十公里的鲁汶上车。化装成丁丁的小孩,额前留着那撮标志性的头发,穿着套头毛衣,红靴子。当他们刚刚从车站走出来的时候,外面已经围了好几千人,他们有的来自布鲁塞尔,还有的是从外省专程赶来一睹这个记者风采的。人们大声喊着,看哪,丁丁回来了。
第二年画家让丁丁去了趟刚果。当回来的时候,布鲁塞尔的黑人甚至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会。从此这个虚拟人物在纸上风行,其名气一点都不输于同时代的任何一个现实对手。他不止在比利时,包括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都为他奔波不停的冒险生活牵动着。1932年,画家的《丁丁在美洲》发表后,他收到一连串来自大西洋彼岸的信。有一个纽约的老太太给画家写道,丁丁这次到美国她没有见到,非常遗憾。希望丁丁最近能再来一趟,费用一概由她负担。
事实上人们已经把这个虚拟人物当真了。在那个年代的西方世界,如果丁丁在报纸上说,明天将会降临哪个国度,那么这对于那里的孩子和童心未泯的大人来说,将是非常荣耀的期待。
后来,这个年轻的记者走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包括人类当时从未到达的月球。他半生的经历被翻译成48种文字,影响了几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年轻人。有关他的画册《丁丁历险记》更是销售了2亿册。在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知道丁丁,或者听说过他的经历。在中国,丁丁的故事在80年代被翻译出版,更是影响了几代人对于科学和探险的兴趣。
在丁丁一系列历险的路上,他认识了很多朋友,但只有一个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他是个中国艺术家,叫张充仁。在欧洲,这个名字家喻户晓,这并非因为他的作品,而是因为他是丁丁的朋友。在全世界的法语国家中,据统计有10亿人知道这个姓“张”的中国人。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们习惯地把所有中国人都简称为“张”,直到后来,另一个姓氏“毛”风靡世界之前。
埃尔热和张充仁

丁丁的东方之行
1934年,丁丁在埃及的历险发表之后,画家埃尔热着手准备让丁丁来一次东方之行。他同样在报纸上刊登了启事,于是才有了后来的《蓝莲花》和一段比故事更奇异的跨文化友情。
在此之前,丁丁已经去过四个国家。在画家笔下这些国家和丁丁遇见的人,经常类似于20世纪30年代欧洲常见的一些讽刺漫画,总是充满欧洲中心主义的自负和一厢情愿的世界观。比如布尔什维克的狂热和固执,非洲人的落后与迷信,美国资本家的挥霍和掠夺以及印第安人的愚蠢。
于是,当埃尔热提出要让丁丁远赴中国的时候,那些忠实的粉丝不干了,他们害怕记者丁丁的历险故事又要落入以往的俗套。
那时候,欧洲的传教士在中国已经异常活跃,但是,欧洲人对中国的生活方式认识还是非常有限。义和团运动后西方舆论一致把中国看做野蛮、好斗的代表:男人留辫子,女人缠小脚。如果按照这个方向一厢情愿的虚构下去,不敢想像后来的《蓝莲花》里将会表现一个怎样不堪的中国。
好在画家遇见了张充仁。这个中国人告诉了埃尔热一个真实的中国。
张充仁是个上海人,他的父亲是木雕艺人,母亲擅长刺绣。张生活的那个年代,上海已经成为西方泊来艺术的中心。那时在上海徐家汇有个叫土山湾的地方,是来自欧洲的传教士在中国的据点。传教士们在这里建立了画室,招收中国孩子,教授西方艺术。这个艺术中心的起源甚至要追溯到另一个欧洲传教士利玛窦17世纪的中国之行。张的父亲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儿子打从出生就接受了洗礼,圣名玛窦,或许就是为了纪念那个把福音带到中国的先贤。
张充仁四岁时就被父亲送到了教会的孤儿院寄宿。这在后来的《蓝莲花》中,画家曾有过巧妙的交代,当丁丁救起落水的张后。张说,我来自上游的孤儿院……
在那里张学到了西方绘画和雕刻技巧。直至1931年,张获得“庚子赔款”出国留学,考入了布鲁塞尔皇家美院油画系。
当时,在比利时的中国留学生有很多,他们大多与教会有着很深的渊源。那些好心的神父担心埃尔热的成见会对欧洲儿童产生影响,进而伤害中国留学生的感情。于是纷纷写信提醒他,表示如果埃尔热的作品能够促进中国和欧洲的友谊,“丁丁”的历险将变得更有意义。
于是,在教会的关照下,埃尔热认识了张充仁。
那是1934年的春天,张充仁在学校已经出类拔萃,都出生于1907年,当时都是27岁,自此意气相投。
两人的长谈使埃尔热对中国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个小伙子口中的中国和他在报章上看到的中国天差地别。对画家来说,前者更吸引他,这个国家的历史、语言、艺术等等一切让他感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后来埃尔热在回忆里说,张是个与众不同的小伙子。他给我启蒙并令我爱上了中国诗、中国字,中国的风和骨。让我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在此之前,对我来说中国人是长着蒙古眼,没有开化的人。他们很残忍,吃燕子的窝,拖着长辫子,把小孩扔到河里。
对埃尔热而言,和张的认识事实上是他艺术创作上的一个巨大转折。他开始追求故事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像之前一样随手拈来、东拼西凑,直到故事发展到再也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才筋疲力尽地结束。
画家终于明白自己的创作是要表达什么了,或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意识到了某种责任。作为报答,他把两人的友情移植到新故事里,给丁丁找了个小伙伴——张,还给故事起了个曼妙的中国名字《蓝莲花》。
故事就发生在张的故乡上海,丁丁救起了落水的张,从此他们成了朋友。在故事里,起初处处可以看见两种文化的冲突,比如一开始那个拿着大刀疯狂地扑向丁丁的中国人,以及后来张问丁丁,你为什么要救我?所有的白人都是残忍的。好在故事进行到后来,误解消除,两种文化相视一笑。
就在张充仁和埃尔热相识的那个春天,在中国,东三省已经沦陷,日本人正在窥伺着华北,国内反日情绪高涨。在这个背景下,丁丁在中国的历险事实上是按照两个年轻人的意图发展的,通过他们的笔,欧洲人终于看到了“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
《蓝莲花》的创作过程是中国文化向西方文化逐渐渗透的过程。漫画里的景致都与30年代的上海滩别无二致,让读者感受到浓郁的东方氛围。就连中国龙,也画得栩栩如生。比如漫画里“打倒帝国主义”就是张充仁当时的心声。甚至漫画里中国式的庭院和房间内景,都是张充仁曾经生活的写照。这些中国背景和中文文字均出自中国张的手笔。
初稿完成后,埃尔热提出要和张一起署名,被后者谢绝了。后来两个人经过再三推敲,决定将张的名字巧妙地嵌在画册的中文招牌和条幅中,留给有心的读者自己去体会。
《蓝莲花》以连载方式,从1934年8月2日开始在《20世纪报》上发表,每周一期,直至1935年10月17日,总共发表了52期。伴随期间的是再度席卷欧洲的中国风和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到中国去”的念头。
丁丁的全家福

半个世纪的友情
1935年7月,还在《蓝莲花》连载的时候,张充仁已经期满毕业,当时中国局势剑拔弩张,张匆匆回国。两人自此一别,再见已是47年以后,画家和中国张都已是白发老人。
那几年,记者丁丁已经风靡了全世界,来自各国的邀请函接连不断,其中也包括中国。那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宋美玲看到了新出版的《蓝莲花》,深为这个故事感动。当时,中国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道义支持,宋亲自向画家发出了邀请,埃尔热愉快地接受了,他希望借此再度见到中国张,但随着二战的爆发,终未成行。
自从1935年一别,中国张自此杳无音讯,画家却并没有忘记丁丁的这个中国朋友。他千方百计打听中国张的下落,他走遍了布鲁塞尔所有的中国餐馆,向每一个东方面孔询问,你知道张充仁吗?后者都是摇头。画家寻找了几十年,还是毫无线索,为了寄托思念,他又提起了笔。几十年的寻找,画家几乎拜访遍了来自中国各个省的客人,其中唯独缺少西藏的中国人。
画家天真地以为张一定是躲在了西藏,或者是被雪人绑架了。于是,画家创作了《丁丁在西藏》,让丁丁自己去寻找他的朋友,后来画家还一厢情愿地以为,丁丁和他的朋友终于在虚拟的幻境中重逢了。少了中国张,画家对中国文字的驾驭捉襟见肘,他去找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询问张充仁的中国字写法。由于误译,他把中国张的名字写成了“张仲仁”。在故事里,他把这个名字歪歪扭扭的刻在了喜马拉雅山的石头上。画家以为这样一来,全世界都会帮助他寻找中国张。但是收效一般,读者都以为中国张只存在于虚拟世界里。
《丁丁在西藏》发表于1960年,必然的,丁丁发出的寻人启事,在中国根本没有引起反响,事实上,那时候中国人根本不知道有丁丁这个人物。画家一直想来中国亲自寻找中国张,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他的三次签证申请皆是泥牛入海。1973年4月,画家夫妇受邀请来到了中国台湾,在那里他知道了中国张还活着的消息。
事实上中国张回国后,并非默默无闻,他的名声当时在上海与刘海粟齐名,是中国现代雕塑当之无愧的奠基人。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只谈艺术,不管政治,对于站在雕塑后面的人物的政治背景并不关心。他先后创作了司徒雷登、杜月笙甚至蒋介石进入上海的戎装像,成为后来文革时期销声匿迹的信号。在那段日子里他成了窝藏蒋介石像的“现行反革命”,被关进了牛棚。张充仁后来在《新民晚报》上回忆当初的日子,“那时候,每到中午,我就由‘放牛人’押送去用餐,别人都是直立行走,而我必须45度弯腰行走,头朝地,眼皮上翻,双臂下垂不能摆动,介于人猿之间……”
1977年张充仁被平反,时隔40年,他意外收到了画家的信。画家在信里说,何等快乐,我能在相隔这许多年以后,重新写上“我亲爱的张!”我这四十年的生活,还不算太坏。至少我们都还活着,我一直都在画,到现在,《丁丁历险记》已经出版了22集。随信附上《蓝莲花》和《丁丁在西藏》,后者出版至今已有15年。我和丁丁一样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希望,那就是和你重逢。
事实上,画家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因为在德军占领比利时期间,他为纳粹控制的《晚报》继续创作丁丁系列。1944年布鲁塞尔解放后,他因此被逮捕四次。虽然没有受到指控,但这却成为他一生都甩不掉的阴影。
丁丁和他的朋友终于取得了联系,但他们并没有随即相见。直到1981年,画家得了绝症,他急于在有生之年和中国张再见一面。于是在分别47年之后,两个人终于在布鲁塞尔会面,当时的镜头记录了一个场面,两个人哭得像孩子。
中国张又回来,这个消息让全世界的丁丁迷兴奋不已,他们纷纷赶到机场去见证重逢的这一刻。当然,丁丁迷们也在人群中失望地发现,中国张并没有漫画里描述的那么瘦骨嶙峋。
后来,画家死了。中国张也已经78岁了,他去了法国,就再也没有回来。他自称,前途无望,乃西渡别寻知音。在这里他的艺术达到了最高点,成了一个声名远播的艺术家。他为法国总统密特朗和音乐家德彪西塑了雕像,引起了轰动。他为自己雕塑的一只铜手,由法国艺术收藏馆收藏,和罗丹、毕加索的手并列在一起。
但这一切欧洲人并不在乎,在他们看来艺术家很多,而丁丁的中国朋友唯有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1:20 , Processed in 0.07920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