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的出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 21:0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50周年活动系列
视觉文化与沙龙摄影高端论坛之唐东平发言稿
摄影的出路
作者:唐东平    来源:广东省摄影家协会   


唐东平

    大家下午好!
    我所准备的论文字数比较多,因为时间的关系,现只能把主要的观点引述出来。刚才各位老师说得都非常好,现在的摄影(创作与欣赏)出现了审美疲劳,这是很多影友发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会出现的症状。实际上我们要弄清楚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又在为谁做?其实,不光是现在所谓的沙龙摄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整个大的摄影圈都遇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本来想讲“摄影的出路”,今天借着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的大庆机会,对“沙龙摄影的出路”问题也简单地跟大家做一个交待。
2001年秋天,当时的荷赛评委会主席戈约尔先生首次来华访问,他参加完平遥摄影展,发表了一个感言:“我弄不清楚,中国的摄影师里头,竟然会有将军、部长、警察,有的还是消防警察,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来从事摄影创作活动,而且他们的照片拍得是那么专业,甚至跟外国的摄影师一个级别。” 他说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从你们的展览里头看不到东方的文化特色,比如中国画所特有的长轴的形式?”还有就是“中国的摄影为什么那么火爆?”这是个实情,对于戈约尔的感慨,当然我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把他所问的问题,进行逐个的解答。但我们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明白他问题后面所想表达的含义。
一、当代摄影的四大阵营
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实际上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麻烦,很多是历史积淀下来的问题,如果从服务的方向、对象和目的上来划分,现在我国的摄影可以分成四大块:
第一类,也是最大的一块,就是我们为政府职能服务的,为政府机构服务的,为企业或者单位服务的摄影,这一类的摄影占了整个摄影的大部分。
    第二类的摄影跟政治政策保持一定的距离,完全出于自我的兴趣爱好,是被摄影的影像魅力所折服的一类摄影。我们现在探讨的就是这一类的摄影。如果归类于“沙龙摄影”不是特别贴切,因为“沙龙摄影”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前因后果,如果把帽子戴到广东省群体的摄影活动中来,有一点勉强。实际上,这里头有一些历史性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一类的摄影实际上是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为主,更多的是让我们拥有了更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它使我们的生命质量更好。
    第三类的摄影是很不成熟的商业摄影,包括广告摄影和影楼摄影。中国有很好的跟全世界接轨的高端商业摄影师,但我们没有形成一个商业摄影的整体性的运行机制或机构团体,像中国摄影家协会那样的分会组织,商业摄影里头的规则很混乱。
    第四类的摄影是专供买卖和收藏的“艺术影像”。往往是那些甚至不会摄影的人,他们大多数是从美术那一块转过来的,最早的身份是画家,而且还是一些默默无闻的画家,一经过摄影的武装以后,他们就可能成为摄影中的先锋艺术的领头军人物。现在这类人在摄影圈里头非常活跃,我们要看到异军突起的势头,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都不会拍照片(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知名摄影家),他们走的这条路子,跟我们在操作中寻找乐趣的摄影方式不一样,他们的乐趣不在于寻找摄影操作所产生的乐趣,他们是在寻找摄影影像背后所存在的价值,以拍卖、收藏来闯天下,他们对摄影技术本身并不感兴趣。这一类的摄影现象我们也已经见怪不怪了。
  这四类摄影方式,我们也都能看到。过去我们强调主旋律: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文艺要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主旋律的烙印一直根深蒂固,包括历年比赛作品的政策性引导,都存在这方面的印记。即使是第二类的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的摄影创作,也往往会以具有政治性色彩的大主题来博得别人的认同,在历次各种类型的摄影比赛之中,最高奖的作品主题总是离不开当时的政策性的诱导。每次摄影比赛的评奖,我们都会以主旋律的要求,会有一些社会大主题的要求,比如迎奥运,奥运精神、人文奥运,就连一个普通的单位比赛里头,也要在本职工作之中加上人文奥运。这是“主题先行”,或者说在文艺的方针政策上还是受过去的比较“左”的影响,不能说不对,在过去曾经是有必要这样做,特别在延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现在处在和平发展时期,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健康稳定和谐的社会,在文艺发展方面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胸怀,需要有一个让大家自娱自乐的机会。摄影在这里头担当起这样的角色,它符合文化娱乐、文化消费,或者是大众文化的发展的需要。美国六七十年代,大众文化热到了相当的程度,也有不少人曾经猛烈批评当时的美国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短视与浅薄……
二、摄影所遭遇的“三个怪圈”
怪圈一:固定模式
  核心的错误观念是:摄影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目的是要表现美,而美就是美丽,也就是漂亮。因此,摄影就是拍摄美人、美事和美景,或者说用摄影特有的美的表达方式去美化那些我们想要表达的人、事和景!
不可否认,这种极为可笑的摄影创作模式在过去曾经为大多数摄影人所接受,即使在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坚持这样的观点。在这固定模式的背后,实际上蛰伏着许多名和利的诱惑,暗藏着很多的玄机,许许多多想要进入摄影文化圈的非文化人总是期待变相地降低文化的门槛,从而能够通俗化地了解摄影理解艺术,但其结果往往是将摄影和艺术的理解庸俗化了。以这种简单机械的模式构建起来的摄影文化立场,很难保证不是病态的。
  不从摄影可能拥有的无尽的资源和文化的土壤中去深入挖掘,单纯从光和影的美感,从镜头语言,从摄影的表达方式出发,过多地迷恋摄影的工具特性,单纯考虑影像以内的魅力,而放弃了最最重要的影像以外摄影所应承载的思想实质和社会良知等文化价值体系,按照一定模式和陈规来进行创作,照着所谓成功摄影作品的路子走下去,就能得到这方面专家和权威的肯定,能发表,能获奖,能赢得一时的赞誉,并且美名四扬。其实,这种照搬成功作品创作的路数,仿效某些获奖作品的拍摄方法,充其量不过是摄影之中的“卡拉OK”而已,歌坛尚有原唱和翻唱之分,但摄影界连这一区分也看不见了。
将摄影简单化地看作艺术,又将艺术简单化地理解为美的表达,这本是摄影先天的“基因缺陷”,只有将其基因进行改造和重组,才能令摄影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新生。
怪圈二:在模仿中丧失自己
  核心的错误观念是:中国落后了,而西方先进,落后就得向先进学习,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他们的文化,而西方文化所代表的就是先进文化。只要是别人有的,我们没有的,就该向别人学习。
这是典型的拿来主义!物质发达,文明昌盛,并不见得文化就先进,相反,一个贫穷的国家或地区,往往并不缺乏优秀的文化和深刻的思想及其杰出的思想家和伟大的艺术家。我们向西方学习物质文明,不一定要完全照搬他们的文化,更不应该用他们的文化来当作我们文化优劣的衡量标准。诚然,学习别人文化中的长处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问题是我们不该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小瞧了乃至完全否定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更不应该有意地丢弃了本属于自己的也属于人类的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我们学习别人的文化,学到现在才发现,我们学的结果是越学越穷,最后我们变得都快没有文化了。中华文化要振兴,文化之中的“东方元素”或“中国元素”,首先就要提到最为重要的日程上来。
怪圈三: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怪圈
  核心的错误观念是:艺术是艺术家心血的结晶,是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艺术家都是些了不起的人,从事艺术创作,就是从事世上了不起的事业。凡是艺术创作和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就都应该得到世人的认可,乃至尊敬。
艺术的崇高,不是由艺术家自诩的;同样,艺术的堕落,也不是由艺术家自取的。决定艺术命运的是社会风尚及其文化意识形态;因而,艺术的发展总是曲折的,时常会呈现出一种前行与回归并存的周而复始的局面,最古老的往往就是最先锋的,最原始的也常常是最前卫的;艺术在破中立,又在立中破;颠覆者迟早都要被颠覆,任凭怎么逃离,却总也逃离不出轮回的宿命,就象传说中的贪食蛇,总是贪婪地吞食着自己的尾巴,以求得自我的生存和发展。
  人们并不想看到艺术的堕落,但流氓艺术和流氓艺术家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因为社会对待艺术太宽容了,宽容到了放纵的程度。行为乖张,装神弄鬼,亵渎神灵,招摇撞骗,蛊惑人心,或“欺世”,或“媚俗”,一切都可以以艺术的名义。艺术可以不受社会伦理道德的制约,因为冲破传统道德束缚,常被看作是艺术的胜利和文明的象征,而当代艺术的反文明倾向,又一次得到了全球范围大众宽容的默认和特许。艺术的主张总是以一种潜在胜利者的姿态,被失控的欲望驱使着,并加以无限期的放大,这就是艺术的狂妄――我们与其说艺术家狂妄,其实还不如说是艺术本身狂妄!不管什么样的古怪念头都可以在艺术的世界里寻找到极好的归宿,而且不怪还不足以成为艺术,不怪之人还不足以成为艺术家,所以说,艺术本身便是个怪圈。等到你什么也干不好做不成的时候,你就说,“我是一个艺术家”,因为艺术家在初期往往都是很不如意的,只要你能将你的古怪进行到底,自然就会有人将你当作艺术家来看待了。
  的确,怪圈中的艺术很难甄别真伪,同样地,怪圈中的艺术家也很难区分真假。你说,这不是艺术,那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你说这也许是艺术吧,那么又有什么不是艺术呢?在这个怪圈里,什么都可以是艺术,至少你觉得可以换一种艺术的角度,更换一种艺术的思维方式,加以艺术化地对待,而艺术的真假本身就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别忘了,真真假假也是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呀!
三、展望与应对
  现在我们能感受到世界文化发展格局的变化趋势,我们知道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期间,世界文化的中心在欧洲,主要以柏林和巴黎为核心;二次大战以后,世界文化发展的中心转移到了美国,主要以纽约为主。现在我们发现,第三次文化发展中心的遭遇,极有可能出现一个全新的变化,即这次文化中心完全有可能要向东方转移,我们中国极有可能成为第三个世界文化发展的中心,在文化发达地区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可能率先成为中心中的中心,所以我们应该看到这一点。
    大家知道,网络时代的咨讯发展非常迅猛。现在开始进入3G时代,3G时代的终端可能是一个多功能的显示屏或者说是流媒体,可以实现很多的功能,有电脑的功能、看报纸、看杂志的功能,还有看电视、看电影的功能,包括网络电视、电话和邮局集为一身,包括订阅天气预报,买日用消费品等等。手机已经实行3G了,下一步是不是到处可以看到3G的终端呢?到那个时候摄影会出现新的发展格局。我们知道,最近美国推出一款Readyone高清摄像机,可以拍摄电影,最高的每一帧象素达到1800万,摄影会出现何种趋势,已经不言自明。在摄影的创作中,动态的影像和静态的影像将结为一体。现今网络报刊中的图片已不再全是静态的图片了,网络时代要求摄影记者除了会拍摄照片以外,还得会拍动态的视频。我们将来的摄影活动,包括群众性的摄影娱乐活动,极有可能采取动态和静态的结合方式。今天在广场上拍摄的各种各样的表演,我们只是用连拍的方式跟别人比高低,如果用不间断的拍摄方式,每一帧跟高端相机的成像质量相媲美,而且是全画幅的,这样的机器设备不但可以满足个人的家庭消费需求,也可以满足正规的摄影图片创作的需求,而且其消费的价格只在16~17万之间,就可以满足当年需要几百万的设备所达到的技术素质。所以说,摄影发展真正的好势头在后面,在不远的未来。
    我要说的就是,摄影远远没有达到过热现象,无论是“沙龙摄影”,还是“群众性的娱乐摄影”,还只是才开始。至于摄影的规则,摄影是不是需要制定一个规则,是不是要追求获奖,或者一定要出展览、搞比赛、出画册,这一点我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创作标准的统一或审美标准的趋同,是会束缚个人兴趣和创造力的多向发挥的。如果你纯粹出于个人的兴趣,就大可不必按照别人的主意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多元并存、繁荣发展。
  可是,对于我们摄影爱好者来说,现在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大家都早已习惯了“扎堆”——一大堆人挤在一起拍同一件东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结局可想而知。如果提倡多元化的话,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拍摄资源,自己的主题,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特色、创作风格和独到的追求。
  我要讲的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0:51 , Processed in 0.10355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