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中国音乐的旋律失语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6 13:2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代中国音乐的旋律失语症

    孙焕英

  有些年头了,我国的一些音乐创作,特别是流行歌曲,患了旋律失语症,这不是音乐的发展和进步,理乐是未来音乐的方向,恰恰相反,这是一种音乐的返祖现象,是一种艺术的倒退。

  旋律失语症的脉象

  旋律失语症的表现,是作曲者在其作品当中,没有可以称得上是旋律的东西。在他们创作出来的曲子当中,没有具有个性的、动人心弦的、听后能够让人留有印象或记得住的曲调。在器乐作品当中,由于没有像样的旋律,所以演奏起来,只是一些和弦的组合,节奏的显现、音乐的展示、音量的对比,或者是在那里猎取一些稀奇古怪的声响,等等。在声乐作品当中,由于没有像样的旋律,所以,演唱起来,不是在那里唱歌,歌唱,而是在那里说歌、念歌、吹歌、听歌、吵歌、闹歌、哭歌、笑歌、嚎歌、吼歌、狂歌、劲歌,有的最后成了难以入耳,不堪入目的糟塌歌。

  旋律失语症的病因

  造成旋律失语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音乐也不例外,但是,我们今天的一些作曲家,他们的耳朵能够有绝对音高的本领,却忘记了深入生活这个最根本的艺术原理,他们躲进别墅,与世隔绝,闭门造“曲”,总有一天江郎才尽,乐思枯竭,旋律消失,只剩下从教科书上学来的干巴巴的和声学、配器法。有人说,中国的音乐是“横的音乐”即旋律的音乐,西洋的音乐是“纵的音乐”即和声的音乐。应当指出,这话虽然不够全面,但却道出了中西音乐的某些特点和差别。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历来是以旋律的高度发展而闻名于世界。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我们当今的一些中国作曲家瞧不起民族音乐,背弃了在旋律上即横的方向上发展的传统,形而上学地把“纵向音乐”作为最高境界来顶礼膜拜,结果,患上了旋律失语症。他们不懂得“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这个真理。还有一些歌手,缺少自知之明,唱了两首歌,就要想来个“五项全能”:自词、自曲、自唱、自伴、自舞。连作曲知识的A,B,C都不懂,连动机、乐句都不分,写出来的“曲”还能够有什么旋律可言?音乐的商品化,也刺激了一些作曲家在创作上粗制滥造,搞假冒伪劣。而雷同,则是艺术创作的大忌,有些人用电子乐器创作和演奏,削足适履,让机械牵着鼻子走,其结果可想而知。当前,以影视界的宫廷热为代表的怀古、恋古、写古、演古,也影响到了音乐创作,原始的混沌,人类的蒙昧,也成了一些奇怪的音乐的热门主题,自然,在他们的音乐创作当中,要淡化旋律,崇尚天籁之音,但是那种说歌、念歌、吼歌、嚎歌、都实在是违背了旋律的进化规律。

  旋律失语症的并发症

  中华民族,在音乐审美上,对于旋律,有着特殊的喜爱。一件音乐作品,中国人首先品味的,是它的主旋律。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传统音乐,如民歌、小调、戏曲甚至于号子、夯歌之类,无一例外地为了获得听众或自娱而在旋律创作上下大功夫。因此,中国的传统音乐,在旋律上获得了长足发展。而现在很多患了旋律失语症的音乐,无论它多么热闹红火,无论它多么令人倾倒,那都是一个个小圈子里的事情。人民大众,对它们从来都是不屑一顾、形同路人。所以,音乐艺术的各种功能,如娱乐功能、审美功能、教导功能、潜移默化和移风易俗功能等等,在非旋律音乐身上都已不复存在。由于旋律失语症是一种音乐上的返祖现象,是一种艺术上的倒退,所以,它必然导致自己在世界音乐之林中的枯萎。需要说明的是,旋律失语这种现象,不能视之为百花齐放。百花齐放,是为了使艺术发展和进步。而旋律失语,则是一种艺术的倒退。倒退是对进步的背向。艺术的生命在于前进,艺术的辉煌在于发展。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很多音乐作品都成了一次性消费品,原因就在于此。
《生活时报》 2000年05月12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3:27:1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5 18:28 , Processed in 0.0717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