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历史回顾
2007-8-30
自1980年开始,中国摄协陆续举办过七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从批判极左路线、拨乱反正开始,依次研讨了摄影与政治的关系、摄影的功能和艺术特征、摄影艺术思维、主旋律与多样化和纪实摄影等问题。七届理论年会的召开对摄影本体问题的探索和认识逐步深化,从摄影分类的角度,分析当时的摄影现象、澄清摄影概念、引导创作方向和动员全国摄影理论工作者参与理论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理论年会已经成为中国摄协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活动品牌。 在1978年底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召开的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代表们提出建议,希望加强摄影理论建设,努力开展摄影评论和理论研讨活动,促进摄影创作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中国摄影家协会随之成立了由吴印咸为主任委员,由北京和全国各地的理论骨干组成的“摄影理论与评论委员会”。1980年12月6日,第一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会议室举行。本届理论会的主题是摄影艺术的特性和功能,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关系。
1981年全国摄影理论年会 第二届理论研讨会1981年在桂林召开,主题是摄影的纪实性和美学问题,与兄弟艺术的关系。在本届理论会上,提出编纂中国摄影史的计划。
第三届理论研讨会1985年在大连召开,主题是多角度多层次更新摄影观念。
第四届理论研讨会1989年在厦门召开,主题是新时期的十年总结。
第五届理论研讨会1994年在贵阳召开,集中讨论了纪实摄影的本质和功能。
第六届理论研讨会2000年在新疆伊犁召开,主题是入世后的中国摄影市场和创作走向。
第七届理论研讨会2004年在内蒙古通辽召开,主题是摄影的分类与创作走势。
第七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 自2004年在通辽举办第七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至今,已经三年了。三年来,中国摄协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促进摄影理论研究和评论工作,召开了多种形式的研讨会。三年来,中国摄协积极参加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的评选活动,取得很好成绩,共有近30位作者的文章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向文艺界推出了一批摄影评论家;从2001年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开始,增设了理论评论金像奖,并有4位理论工作者获奖;2003年中国摄协组织力量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摄影学科辞条,改变了这套权威辞书没有摄影内容的历史。在中国摄协大力组织开展理论研究活动同时,广大摄影理论研究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勤奋探索和钻研,取得显著成绩,写出了一批好文章,出版了一批好的论著,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反响;一些活跃在八十年代的老摄影理论工作者笔耕不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上又有一批理论新秀涌现。总的来看,过去的三年,是摄影理论着力建设的三年,是探索前进的三年。
第八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东莞市长安镇举行,顺势应时,以中国摄影史建设和影像市场的建设为主题。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近百人,研究摄影史的资料征集、整理、抢救和编写思路,必将对摄影基础理论建设起到长远的指导作用,推动中国摄影通史的编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