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艺术圈五大预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3 12:2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艺术圈五大预测
  2012-01-21
  来源 : 《都市快报》

 

达明·赫斯特作品之一。 


  去年3月以来,网上突然冒出一个“阿特姐姐”,她通过微博等网络渠道,大爆中国艺术圈的各种内幕,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而随着“阿特姐姐”的出名,在2012年来临时,网上开始流行对今年艺术界可能发生哪些热门事件进行预测。我们这次整理出来的,正是众多预测中的五项。

  艺术圈五大预测

  达明·赫斯特成为“最富有的艺术家”?

  2012年,玛雅人预言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刻,大量圆点将会铺满世界这一创意的始作俑者是英国艺术家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

  从这个月开始,美国高古轩画廊将在其全球11家画廊同时展出达明·赫斯特从1986年到2011年的所有圆点作品,当然可以预见的是,跟过去一样,这次的展览必定会伴随着洪水般的争议和愤怒。

  早在2008年,达明·赫斯特的个人拍卖会吸金2亿美元之后,一举成为英国最有钱的艺术家。他的名字也成为当代艺术市场的可怕代名词:批量高效的艺术产出,专业的经营团队,蜂拥而至的收藏家……对其他艺术家来说,市场上突然充斥着大批同一类型的画作,也许是一个灾难。不过,达明·赫斯特认为这不是问题,他的圆点画本来就是在艺术工厂中批量复制的。

  很多人反感达明·赫斯特的所谓流水线艺术,有媒体问过他,“在参展的1400个圆点中,你是否真的只亲手画过5个?”达明·赫斯特对此不以为然,“我都懒得回答这种愚蠢问题,你可以把艺术家看做建筑师,我们从来不会问建筑师是不是真自己造房子。而且我不觉得找助手代劳有什么问题。”

  可以预计,46岁的达明·赫斯特今年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富有的艺术家”。

  宋庄的青年艺术家们不用再发愁了?

  众所周知,北京电影学院是全北京最炫富的地方,每到周末,这里停满了各种豪华名车,进进出出的全是结伴而行的青春美少女和有钱大老板。

  2012年,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址正式确定落户在通州区的宋庄,这也让向来以艺术家聚集闻名的宋庄,多了一个新身份影视基地。

  在以前,大家想起宋庄,就跟以前摇滚歌手聚集的树村一样,全是一些有才华但缺少机会的艺术青年,他们身怀绝技却得不到市场认可。现在好了,随着北京电影学院的进驻,宋庄的青年艺术家们有机会每天见到那些开名车的大老板,而这些大老板最爱附庸风雅,他们最热衷于沾上艺术气息。这也就是说,青年艺术家们的画作可以不用再暗无天日地待在地下室里发霉了。除了这一点,趁着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火爆的情形,这些青年艺术家还可以写点剧本拍个电影什么的,机会大好。




  “没顶”公司找苍井空老师合作?

  “没顶”在英文中写成“MADEIN”,也可以理解为“made in”,在创办者徐震看来,这代表一种没有主体的制造,既没有艺术家,也没有文化身份,暗示着一种“无名的生产”。

  在外界眼中,“没顶”是一家很商业的公司,其艺术理念更是遭到了重重质疑。但徐震认为,既然大家都身处消费型社会,艺术作品商业化就是一件必然的事情。“艺术家最好不能商业,这是很初级的问题。在如今这个消费主义的社会,任何东西都能被消费,就算不涉及钱财,人活着已经被消费了。所以,不存在艺术品商业化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去年“没顶”曾为一次策展制作了一段激情视频广告,只是在上传网络时,没能通过视频网站的审查,被系统自动删除了。

  有预测称,“没顶”在2012年将继续走商业路线,继去年跟陈冠希合作之后,今年“没顶”很有可能找眼下最热门的日本女星苍井空老师合作,推出的产品将打入香港艺博会,并利用网络销售平台卖到爆仓。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路高歌猛进,不仅使国内人士信心大增,也令国际拍卖行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无限“钱景”,大家纷纷进入中国抢夺艺术品藏家资源。

  因此,在迪拜热钱去年关注了印度当代艺术之后,预测认为今年极有可能进军中国当代艺术界。虽然策展人张颂仁早在中东有出没,但除了他,本年度还有国内的其他策展人,也输送了部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前往迪拜办展览。就连尤伦斯的“剩余积货”,都在迪拜佳士得登陆售出。

  而在《关于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各类油画、粉画及其他手绘画原件,雕版画、印制画、石印画的原本,各种材料制的雕塑品原件的进口关税税率,由12%降至6%的效果很快会凸显出来。大量的迪拜热钱将涌入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促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在2012年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

  成都双年展总策展人成立美术馆协会?

  去年12月,美国艺术杂志《Art+Auction》评出一年一度的“全球艺术影响力100人”榜单,成都双年展的总策展人
吕澎榜上有名。吕澎的入选理由是:“今年的成都双年展,他尝试将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

  与此同时,
吕澎透露自己撰写的《2000-2010中国艺术史》将于今年正式出版。“我们出去跟人讲西方美术史是头头是道,中国画家对西方画家都很了解,但西方艺术家却不知道中国艺术是怎么回事。问题就在这里,如果连我们自己都讲不出自己的历史,那就有问题了。”

  鉴于
吕澎喜欢主动承担起传播中国艺术的责任,有预测称,在中国有了民间画廊协会和收藏家理事会之后,吕澎很可能会成立一个美术馆协会。由于以往大部分民营美术馆都表现得极其不专业,在2012年,估计吕澎会先发起一个关于探讨民营美术馆建设的论坛,在论坛上宣布成立民营美术馆理事会,理事会主席采用轮值制度,每年定期要“交作业”,并集合出版。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2:24:53 | 只看该作者
十年 从买奢侈到买文化的修炼
  
   来源 : 新华网


  


  “也许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需要改变的,不是奢侈品,而是其它东西。”欧阳坤整理着那条紫底蓝绿方格图案男士领带,慢条斯理地说着。欧阳坤,现任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CEO、从事奢侈品品牌管理与市场研究十余年。他以一个业内者的身份给我们讲述了近十年来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心态变化。

  入门阶段:炫富变成最重要表现

  表现形式:不论品牌,疯狂扫货

  说起对奢侈品的研究,还得从十几年前的一次生日聚会派对开始,当时的欧阳坤刚到香港读书,偶有同学邀请他参加派对,多少有点激动。早在派对前一周,就为那同学准备了一件质朴的小艺术品,可是到了派对现场,欧阳坤才意识到这件礼物压根拿不出手,“当时他们送的礼物都是阿玛尼的钥匙包,领带夹。”欧阳坤只能将小艺术品悄悄地揣在兜里,失落地躲在角落里。这件事情对欧阳坤的触动很大,在香港的几年,欧阳坤也熟知一些奢侈品大牌,但是真正拥有,还是生日那天,爸爸送的一块价值15万元的劳力士手表,但是面对这样一块手表,欧阳坤怎么也兴奋不起来,因为相比大陆,当时香港手表大牌实在太多了,比如宝玑、万国伯爵等,劳力士无论是设计还是收藏价值都不属完美。“当时大陆大牌的专卖店相当少。”

  在拥有了第一件奢侈品后,欧阳坤决定开始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些客户买菜都要为几毛钱争个喋喋不休,但是只要一走进奢侈品店,人就像打了鸡血,脱胎换骨,完全没有议价兴致,手一摆,话极少,挑最好的,一般顾客认为如果话一多,就会有失身价,就会被周围人看不起,特别是一些入门级的品牌店,顾客较多,话一多,营业员根本不愿意搭理你,“对他们来说,奢侈品是身份的象征,这些人算是比较初级的消费者。”

  这是内地最早的一批富豪心态,当他们突然间腰包鼓起来时,却不知道怎么将富变成贵,而炫富变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表现载体。

  套用弗洛伊德的发现,这是一种“移情”的表现,即人们把对某种事物和事件的情感,转移到了另一种事物身上。对于这样的困惑,欧阳坤感同身受,“当你很渴望表达身份,并希望得到社交认可时,奢侈品是最好的表达载体。”欧阳坤认为,很多人买奢侈品是为了进入某一个圈层,或在圈层中不显得落伍。由于奢侈品在中国的价格要比欧美贵很多,因此,奢侈品在中国更容易成为身份、富有的体现者和代名词。这样的事情,欧阳坤也干过,在香港,为了挤进周围同学的社交圈,他也有过疯狂购买奢侈品的经历,最厉害的时候,一个月花了二十来万,当然有时候为了撑场面,也会买些高仿品A货。

  盲从阶段:因为仿效所以购买

  表现形式:潮人买什么“我”就买什么

  奢侈品照耀中国的这几年,炫富最大表现载体就是穿配带有logo的产品,对于logo的迷恋,中国人特别明显,不管你是否能hold住该品牌,只要全身穿戴有这logo的产品,就代表你能消费得起该品牌,在平时接触中,你就为自己赢得了最宝贵的自信。在一次聚会上,欧阳坤就遇见过一位比较夸张的煤老板大哥,眼前能看到的都是醒目的LV标志,就连内裤,这位煤老板都会买LV,俨然成为了LV代言人。见煤大哥满身都是LV,出于职业习惯,欧阳坤主动寒暄,“你这路易威登的领带挺好看的,在哪里买的?”煤老板摇了摇头,很坚定地说道,“我这个不是路易威登,是LV(路易威登是LV的中文名)。”

  对西方人而言,了解在其本土诞生的奢侈品牌的文化内涵是非常容易的,但在中国,奢侈品背后这些历史底蕴的东西并没有被人所了解。中国人看见的只是一个个花钱可以买到的单品。即便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奢侈品牌专卖店,消费者对某个奢侈品的了解,最多仅限于哪些是新款哪些是旧款。在这种心态下,不少中国人买奢侈品比的是最顶级、最贵的,而不是比品质和文化。其次奢侈品消费在中外被引领的对象不同。在欧美,奢侈品消费是由品牌设计师引领。设计师设计出一款产品,引导消费者购买。而在中国是消费力引领市场。普通消费者买什么品牌什么款式,更多是看周围的人用什么,然后才效仿购买。

  在中国,这样的虚荣被无限放大了。欧阳坤打了一个比方:“如果一个公司,CEO用一个LV,再过几天,秘书也用上了,再过几天,普通职员也用上了,最后,他发现前台都背LV上班了。这时候,总经理就会自觉调高品牌段位。但最得意的是前台,我都背总经理级别的包了!”

  另外,中国与西方用奢侈品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欧阳坤举例,在中国,一辆兰博基尼跑车从你边上驶过,你肯定对车里面的人想入非非,但是如果这样的一幕发生在西班牙,这所谓的富二代或美女就会遭到鄙视,因为他们太不环保了。

  理性阶段:成为奢侈品的主人

  表现形式:重设计、重内涵、有选择

  2005年,欧阳坤建立了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而当时第一份作业就是对北京的奢侈品市场进行调查,他召集了北京大学300多名学生,分布在北京奢侈品各大专卖店进行调研,可用样本1000余人,在长达3个月的调查中,欧阳坤惊奇地发现,千余人中,有800多位顾客会在这3个月中反复出现在各大奢侈品店,而这些人群,欧阳坤总结为三类,一类属于30至40岁的阔太太,第二类是一些职业不清楚的漂亮小姑娘,第三类是自由职业者。而且在调研中,采访都非常配合,欧阳坤说,这些人一般出了商场门,双手提着带有大logo的拎包袋,生怕别人不知道,所以这个时候有人来访问他,侃的欲望就特别强,每次总能喋喋不休。之后几年,欧阳坤手下的奢侈品研究人员越来越多,据一位专柜营业员介绍,直到2010年,购买奢侈品顾客分类有了新的变化,年龄上更显年轻化,以白领,学生为主,一批奢侈品症候群已经开始走出logo迷恋,变得更加成熟,新旧消费者呈现出犬牙交错。

  欧阳坤认为,他们购买奢侈品的理由:大多是,盲目为了拥有一件奢侈品,什么牌子不重要,知道是奢侈品就行,从买奢侈到买文化,这也是一个很长的演变里程,这必须是个长时间的修炼过程,比如自己以前为混圈子,去哪里都会穿得一本正经,总是一身logo装,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奢侈品的穿戴要看场合,看品位,如果参加正式的宴会,我就会穿套阿玛尼的西装,得体大方,如果是去游艇出海,那就会穿得休闲点,会选择杰尼亚的休闲服,现在基本没有固定钟爱的牌子,只有钟爱的款式和设计师,如果是自己喜欢的设计师作品,无论什么品牌,一定会下手。

  在他的社交圈中,也有些人对奢侈品的态度更加轻松,呈戏谑的心态,欧阳坤认为,这类人一般使用奢侈品较早,有一定经济实力,对奢侈品有自己独特见解,比如他的一位朋友就自织一件爱马仕款的毛衣,总共花销也就是1800多元。问她为什么?她就两个字:喜欢。

  未来,这样的心态将会在社会上越来越多,“至少我不会觉得有任何掉价,反而很佩服他们,至少在现在的中国,有很多人被奢侈品左右,用奢侈品傍身,而他们真正地成为了奢侈品的主人。”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2:26:14 | 只看该作者
艺术品投资有道可循
 
   来源 : 新闻晨报

  艺术品投资如今已经与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一起成为国民经济中并驾齐驱的三大投资方式。2012年初,当股民们还在为究竟选择哪一支股票才能在“漫漫熊市”中更为抗跌而疑惑时,过去几年只涨不跌的房价也不再坚挺;与此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沉寂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却异军突起持续升温,艺术真品在投资领域内所具有的规避风险的特质也使之成为经济投资界的新兴热点。

  艺术品市场在我国是一种古老而崭新的消费形式,说古老是因为早在几千年前的汉、唐时期,艺术品就是商人投资的对象,而如今随着百姓生活富足,艺术品投资又渐渐重新走向社会前沿。据国际权威研究机构报告,2000至2010年的十一年间,中国艺术品市场实际增长率约为387%,而预测从2011年至2015年实际增长率能达到69%。有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品收藏市场会变得更加大有可为,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春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

  不过,普通百姓要投身艺术品投资也不是很容易,因为在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开始关注艺术品投资的同时,风险也随之提高。如何把握好其中的门道十分重要,作为初入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人应该分清自身等级,适度进行投资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投资者的等级可分为四类:“骨灰级”“专家级”“高手级”和“入门级”。

  “骨灰级”收藏价值大于投资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收藏艺术品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藏品可以达到升值、盈利的目的,但对于“骨灰级”收藏者来说,一定要源于自身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建立在懂行之上的艺术品投资终极目的是“收藏”而非“投资”。这是艺术品投资与其它投资市场相比最为不同之处。

  东方网1月17日消息:据《新闻晨报(微博)》报道,当然,“骨灰级”的艺术品投资者,一定要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财力基础。从一年一度的世界收藏家排名名单中可见,不论是被人们所熟知家身超过500亿美元的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还是近两年来开始在艺术市场出没屡屡创造天价购买纪录的俄罗斯石油大亨阿布拉莫维奇,富可敌国的财力支撑着他们收藏世界范围内的顶级艺术品,并且也都以自身的艺术收藏爱好影响着身边其他亿万富翁朋友。收藏不仅仅是一门投资,更是一门艺术,在投资中获得知识获得乐趣,也会获得利润。

  “专家级”提升品位沙里淘金

  “投资”的前提需要提升自身“艺术”品位,才能真正享受到艺术品升值的魅力。想要做一名“专家级”投资者,平时应注重提升艺术修养,在投资之余本着保护文化、弘扬文化、支持文化事业、扶助艺术家的心态,出于陶冶情操、提高品味的目的而收藏艺术品。如果只是单纯地为了升值而投资,则是对于收藏文化的一种荒废,失去了艺术最重要的价值,进而成为中国艺术文化发展的障碍。

  “高手级”欣赏同时享受增值

  提高个人的鉴别能力,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在欣赏的过程中享受增值的乐趣,这是“高手级”投资者应注意的问题。因为收藏很重要的一点是鉴别藏品的真伪乃至珍稀度,进一步则是市场价格的估算。收藏有着许多较为特殊的风险和难点。目前,艺术品投资市场的行情一路看涨,但同时也出现了赝品泛滥的现象。因此,提高鉴赏能力就能少交很多学费。

  鉴别能力是要在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首先,投资者应常去民间收藏品市场观摩。鉴别既需要熟悉真迹,也应了解伪品,民间市场真品赝品都有。其次,可以多参加拍卖会、展会等,拍卖会的收藏品多数为真品,可信度高。同时,可以多向收藏名家请教,将自己的藏品示于行家交流,倾听指点。

  “入门级”使艺术融入生活

  随着近几年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及艺术品投资方式的不断创新,收藏早已不是文人雅士或者有钱人的专利。很多艺术价值很高,升值潜力巨大的艺术品价格,普通百姓都能接受。以往高不可攀的艺术品投资悄然“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然而,作为“入门级”投资者,先选择那些价格低有潜力的作品,先养眼养性养见识,而后再逐步升级,走一条循序渐进,从低端入手降低风险的路。另一方面,低价市场其实好货不少,在这个市场中更多是青年画家,然而青年画家更具潜力,关注的人却不多。同时,这里很少炒作,投资这样的作品当然是明智选择。在生活中,书画作品能够对家庭起到装饰作用,同时也能保值升值。越是先进、发达的城市,艺术消费占据的比例越高。不光是家庭、美术馆有艺术作品,咖啡厅、餐厅、商店、办公室、酒店大堂等等公共空间到处都会悬挂艺术作品。人们越来越注重书画等艺术品带给给我们的无形的收获。

  同时,艺术也可以渗透到普通投资者生活的各个领域。买了新房装修完,添置一幅字画不失为很好的提升新居品味和档次的方法,但与其出大价钱购买一幅仿作,倒不如投资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艺术品,并且这样的艺术品质如能保存得当,还会升值。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提升艺术修养,启发孩子们的形象思维,那么不妨可以考虑收藏书画,既能培养孩子的绘画意趣,又可以给他们传承一份美丽的资产。

  同时,欣赏书画有陶冶情操的功效。忙于工作的子女们买一两幅字画挂置家里,不失为孝敬父母的好方法。书画不仅给老人以艺术的享受,寄托情怀,获得精神满足,还能排除老年人寂寞、孤独的不良情绪,做到“乐以忘优”,有益于身心健康。改善老年人的心境,增加生活乐趣,给生活带来活力。

  对于繁忙工作的白领们在办公室挂几幅字画,偶尔放下手中的工作欣赏,不仅可以振奋精神,消除疲劳,释放压力,还能提升接下来的工作效率。如果在工作中缺乏热情,整天无精打采,最好是在办公室挂一些能鼓舞士气的字画等,可以增加信心,使工作更有动力。近年来,书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作为礼品赠送已有很久历史了。书画礼品也颇有前景,逢年过节,赠送书画本身一方面体现出双方的艺术修养和品味,另一方面,书画礼品价值比较好估算,价格容易被认知,兑现能力也很强,可以进入市场流通。书画礼品有一定的市场地位,普通百姓都 会喜欢,这也是送礼 的艺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0 10:10 , Processed in 0.07186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