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意要高:别再仅仅是一句教学用语
江苏省泰州中学
董旭午
作文立意要高,教学生写作文的老师谁都懂这个道理,也都常讲这样的话,可真要追问起来:到底怎样做才能使学生作文的立意高起来呢?往往就不见令人信服的下文。即使有,也大多是“平时多观察,多读书,多用心思考和感悟”之类。这不能不说是可行的办法,但若没有相应的督导机制作保障,在“语文”已沦落为“小五”甚或“小六”的高中学科教学的今天,实在就是一句美丽的空话。更有甚者,一些“专家”的“点金之笔”竟常把“立意高”解读为“要认真、深入、全面地审题”、“要多写多练”、“要不断增加自己材料库的容量”之类。毫不客气地讲,这些似是而非、因果颠倒的提法与真正的“作文立意高”根本就不沾边。但话又说回来,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多读书,多用心思考和感悟,不断提升人文素养的做法,固然对学生作文立意高很有益,但这毕竟是课外之功,毕竟还需要课内功夫来作基础。为此,笔者认为,除了指导和督查学生练好课外之功外,更重要的应该是眼睛向课内,通过教学的各环节实实在在发掘人文素养因素,扎实做好不断发育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工作。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了,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境界、思辨能力和认识水平也随之提升了,进而他们的作文立意也就自然会高起来了。(所谓人文素养,即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和自然的关系——笔者注)那么,作为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到底该如何去做才有可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教学生提炼课文的人文内涵
每册教材都会有若干篇经典文学类课文,这些课文都有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都是我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教文立人的好“例子”。就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1—5册为例,其中就有《我心归去》(作者:韩少功)、《前方》(作者:曹文轩)、《今世今生的证据》(作者:刘亮程)、《神的一滴》(作者【美】梭罗)、《像山那样思考》(作者:【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最后的常春藤叶》(作者:【美】欧
亨利)、《鸟啼》作者:(【英】劳伦斯)、《品质》(作者:【英】高尔斯华绥)、《老王》(作者:杨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作者:【法】雨果)等经典课文。实事求是地讲,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已经被“圈养”起来了。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如何以本(课本)为本地充分发掘课文中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一篇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涵养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这应该是每位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做好的功课。笔者的做法是:每教一篇内涵较深的经典文学类课文,都与学生一道深入作者生活、课文情境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用心分析、讨论,透过情节、形象等总结、概括并提炼出其深刻的人文内涵(有的自读课文也不放过)。学期结束前,我们还把从这些课文提炼出来的人文内涵汇集在一起,编成《课文人文内涵提炼成果集》,再打印发给学生,供他们继续学习、领悟和提升。下面就是摘自《课文人文内涵提炼成果集》的几则实例(篇幅有限,不多举例):
《最后的常春藤叶》(作者:欧
亨利)的人文内涵:渴求生存,热爱生活,善待生灵,珍爱自己的生命, 也珍爱他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灵。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人类的历史发展的长河,融入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之中,让我们之外的生命涌入我们的生命。这样做,我们的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才会永恒。(见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
《品质》(作者:高尔斯华绥)的人文内涵:理想的社会应该是规则和道德并存的。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于划出道德的底线;同时道德填补了规则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道德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类之所以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见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
师生共同深读、体验、感受、分析、概括和提炼时,灵魂已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升华;而后学生再反复阅读这些成果时,又会多次使灵魂得到洗礼和升华。这样一来,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就慢慢发育和提升起来了。笔者不仅课文教读时教学生这样做,就是学生自读必修读本上的一些优秀文章时,也指导和要求学生去这样做,而后把学生的优秀作业一并也编入《课文人文内涵提炼成果集》。请看下面一例(限于篇幅,仅举一例):
《人生三境》(作者:王蒙)人文内涵: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沉得住气:人生在世,全活一口气,无论是志气、勇气、才气亦或是傲气,总之要沉住。这是一个人事业的开始,更是成熟的标志。正所人生就如航行在大海中的一只小船,只有在狂风巨浪中沉得住气,把盘掌舵,才可能扬帆远航,笑傲江湖。弯得下腰:人生而直立,全凭一根脊梁。能弯下腰者,顾大局、识大体,懂得委屈求全,以图后事。弯腰是一种姿态,如猎豹出击前的蓄势:弯腰是一种风范,如稻谷任由稻穗下沉的成熟。人生就如潜旅在大漠中的骆驼,只有在漫漫黄沙中弯得下腰,踽踽而行,才可能征蓬出塞,颐指绿洲。抬得起头:人生低头拉车一时,更要抬头看路一世。抬得起头,绝非与趾高气昂、目中无人同日而语,它展现的是君子坦荡的优雅自信,彰显的是压不倒、摧不垮的凛然正气。人只有抬得起头,才能看得清时局,在能把握住机会,最终成就自我、走向成功。(见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5)
仅读这几例,我们不难推想到,日久天长,学生的心灵在如此美好的人文内涵的润养下,不可能不一天天地得到净化、滋养和升华。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人文教育,是在教的是语文的前提下和过程中自然有机地展开的,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就在这当中一点点地、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发育和提升。
二、教学生思辨课文的人文内涵
有些课文的有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教学生进行深入、多维的思辨,有益于促进学生思想的深刻而全面。比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思想内涵,当下主流的教学意见仍是批判小说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仍认为她的命运悲剧的根源就是虚荣心。因此,一些教师就只是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反复思考、探讨,以警示学生不要虚荣,勿在浮躁的世风中不要迷失了自我。笔者的做法是,在批判玛蒂尔德的虚荣心的同时,启发学生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发散型思辨。通过深入、多维的思辨,同学们又看到了玛蒂尔德诚信、自尊、坚强、勇敢的一面:玛蒂尔德不讲诚信,就不会主动去还人家的项链;玛蒂尔德不自爱、自尊,就不会毅然担起沉重的债务,并用十年的辛劳来偿还项链;玛蒂尔德不坚强、勇敢,恐怕早就被债务吓倒了。再比如,“屈原选择死”、“司马迁选择苟活”等,笔者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辨,以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屈原和司马迁的人生选择。总之,教读这类课文时,笔者总是先自己对课文内涵做一番深刻的多维思辨,而后再拟设一些问题指导学生讨论、探究、思辨。实践证明,长期坚持教学生深入、多维地思辨课文的人文内涵,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辨习惯,发育和提升人文素养。
三、教学生收获试题里的人文内涵
现在的高中学生几乎没有不苦做题的,从高一起就要无数次地经受各种考试(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等)。三年下来,每个高中学生少也得做上百套语文试卷。这样一来,学生做得又苦又累又痛且不说,不少学生简直就做得厌烦了、麻木了,有的甚至发誓一辈子都不想再做试卷了。试想,这样的情势之下,还谈什么发育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啊!笔者的做法是:鼓励学生既要正视现实的残酷性,又要能超越现实和自我,树立起在残酷的应试训练环境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做好自己”的坚定信念。在具体讲评试卷的过程中,笔者不仅关注解题方法、心理指导等,更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品析试卷中的那篇文学类文本,就像对待经典文学类课文那样,用心深入思考、感悟并概括、提炼出其人文内涵,使之成为学生“做好自己”的某种“营养”,真正达到一种“痛,并涵养和提升着”的境界。三年下来,这上百套试卷中的上百篇文学类文本的人文内涵,无疑又累积成了学生的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古人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语)笔者指导学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人文教育有机地落到实处,让学生在一次次痛苦的做卷体验中一点点收获其中的人文内涵,把每一次痛苦的体验都转化成学生发育和提升人文素养的扎实历练,学会做“大写”的人。下面,请再看几例我们师生的提炼成果(篇幅有限,仅举两例):
《孤石》(小说,作者:聂鑫森)的人文内涵:人的个性化美好追求应该得到他人和社会的理解和尊重,这是不能被世俗的东西所同化掉的;人应该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绝不能放弃自己美好的理想和信念,绝不能向随时可能吞噬自己精神家园的恶俗势力低下高贵的头;不同层次的人之间要多一些交流和理解,绝不能让人的心灵都成为可怜的“孤石”。(2011年泰州市高三语文二模试题)
《哑巴的春天》(小说,作者:迟子建)的人文内涵:孱弱的生命也有其生存的尊严,也有其热爱生活的权利,也有其追求爱与被爱的平等。对此,我们要给予充分的关注、理解和尊重。(南京市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
笔者常对学生讲: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肉体痛苦的,是不自由的,但心灵是自由、崇高的,精神是永远不灭的。我们就是要像耶稣那样,在考场的牢笼里、在痛苦的做试题体验中不断地涵养、修炼、提升自己,让自己的人文素养一天天拔节、提升。
最后,恕笔者再直言几句:现在的课文教读,大多很不深入课文,很空泛又很缺乏“语文味”,致使语文课成了“最不受欢迎的学科”。长此下去,课文教读很可能就会堕落成了只应付教学进度的“过场戏”,教师还怎么可能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去体验、感悟、提炼什么人文内涵呢?同时,以应试训练代替课文教读的现象也是愈演愈烈,反复考练,考练反复,教师只顾匆忙地、交差式地批阅和讲评试卷,只关注分数、解题技法和应试策略等,根本就不关注什么试卷上文学类文本的人文内涵,事实上也没那个精力和心思去做。课内的人文素养资源长期被漠视,学生在课外多观察、多思辨、多感悟,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又基本处于虚拟的理想状态,成了名副其实的老牌嘴上功夫。这样的语文教学,又怎么能保障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发育和提升!课内教读和考练不关注什么人文素养,课外又长期对此无所作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彻底成了被遗忘的灰色地带。这种教学常态,表面上看好像与学生写作文没什么关联,实质上恰恰是学生长期写作文立意不高的根本原因。
为此,我们必须再强调:我们一定要设法从根本上解决好作文立意高的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眼睛向课内还是大有可为的,也应该是一条基本途径。具体点儿讲,就是必须要扎扎实实地走好两步:第一步是练好课内功夫,既扎实抓好教读和考练环节,又着心用力地做好促进课内外良性互推的工作,如定期举办指导性讲座等,以打好学法和素养的基础。第二步是建立督导机制,长期督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辨、多感悟,多概括和提炼,如督导学生随时写观察思辨日记、经典作品读后感,做经典文摘等,以使他们能在更广阔的“语文天地”里历练、发育和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课堂更充实、厚重、升华起来,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有围墙的课堂内实实在在地得到可持续性的发育和提升。总之,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文立意不高的问题,还望吾辈同仁能够真正转变观念,坚决抵制课堂教学空泛化、应试化、形式化等倾向,返本归真,守本务实,把我们该做好且又能做好的事情做扎实、做到位,教好文,立好人,别再让立意要高仅仅成为一句空泛的作文教学用语。
(见《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