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评可以在 批评家可以不在
作者:富贵 2012-01-08
来源 :《中国艺术报》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职业默默消失或面临存废之争,今已不见路边修鞋匠和串胡同卖冰棍的老人,不见铁匠铺的火星四溅和磨剪子匠人的嘹亮吆喝。这并不代表人们的生活已经不需要修鞋、吃冰棍、磨剪子,只是人们需要得到这些服务的形式和方法已经改变。网络时代来临,文艺批评家是否有继续存在的必要的确已经成为了一个讨论话题。微博的听众、“人人”的分享、豆瓣的小组、 QQ的签名……各种网络共享平台已经将文艺批评的指挥棒从文艺批评家手中部分转移到了受众手中。以文艺批评为生的专家们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他们有的在坚持,有的在反思。
笔者从不怀疑文艺批评对文艺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文艺批评家在当下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就另当别论。文艺批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点:其一,提升受众审美水平;其二,引导艺术家创作。无论哪个时代,我们都需要文艺批评对艺术现象、作品、艺术家等进行正确评价和引导。但是这些作用的实现是否只有批评家们能够完成,我想答案是否定的。网络时代来临之前,受到媒体形式限制,人们对艺术作品及现象的价值判断往往来自文艺批评家的观点在媒体上的传播。人们只能被动接受为数不多的信息,往往这些信息是单一的、僵硬的、充满理论术语且难以理解的。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普通人也可以及时分享艺术作品给自己带来的真实感受,这样的文艺批评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正因如此,越来越多人懒得看影评人、画评人的难懂文字。
文艺评论是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实践过程。科学性是指,艺术批评要结合哲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对艺术作品及现象进行价值判断;艺术性是指批评家主观情感在评论中起到的作用。抛开理论性语言,文艺批评可以概括成批评家通过专业知识和经验将他们认为的受众喜好和社会需求作为价值评判依据。评论家正是依据这种“假设”进行价值判断,从而用这一判断再影响受众和艺术创作。“受众→批评家→受众”这一过程中批评家的主观判断一定会影响信息传达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加之艺术家主观情感的加入,必然会导致以偏概全,不同评论家的评论经常相去甚远。
何况,受众有信息筛选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可以在相对集中的观点里选择性接受同好者的切身体验,这远比用晦涩难懂的理论文字表达出来的评论更加鲜活、生动。与一些拿人钱财替人说话的批评家们相比,普通人发表的生动感受更加让人信服。以某些网评为例,人们因为共同爱好加入同一个小组,一旦他们在小组中找不到共同话题和观点,就会自由流动到其他小组。小组成员们自由分享直观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完全不需要批评家在受众与受众中间插一脚。
艺术批评对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似乎也不需要文艺批评家来干涉。审美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实践过程,而非说教过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味的理论教育对审美水平的提高远远不如多欣赏几部电影、几幅画作、几首诗歌来得真实、有效。艺术品中不仅包含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过程,同样包括受众的艺术接受过程,正是这种“召唤结构”让艺术品的审美具有不确定性。受众会依据个人学识、修养、生活经历从艺术作品中各得其所,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这一接受过程无需批评家耳提面命,告诉人们应该如何欣赏艺术作品。艺术接受实践积累足够丰富之后自然会有审美水平的提高。
艺术家创作需要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从历史中得到启发、从实践中得到提高、从受众的反馈中不断修改。以往批评家扮演的角色往往是对受众和社会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后倒手传达给艺术家,影响他们的创作活动。但是媒介的发达,信息传递速度和广度的发展,让艺术家们听取“二手反馈”的需求萎缩。他们更愿意直接面对受众听取意见。
笔者认为,批评家的传统功能已经完全可以被其他方法取代,传统批评家这一职业也许可以慢慢淡出历史舞台。文艺批评不再需要空而玄的批评家言论,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更加易懂、生动的受众之间的感受传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