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钉子看中日差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8 13:5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钉子看中日差别                                                            文/王健
                                       


    日本人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全资子公司,我弟弟任技术厂长。这家公司生产的全部产品都返销日本,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有一天,弟弟回家时跟我说:“大哥你看看,这种钉子是次品。”
    “这些钉子还不错啊,在我们中国的五金店里是很好的优质品了。”
     弟弟说:“日本人要求高啊!一个钉子,一刀、两刀、三刀、四刀,如果这刀稍微大一点点,结实还是蛮结实的,但就是次品。一个钉子帽稍微歪一点也是次品。”
    他说,日本的消费者要求很高,简直高到了苛刻的程度。比如说,消费者打那个排钉时夹住了一个。夹住一个有什么关系?像订书针一样,把它拿掉,又可以打了。但消费者不高兴了,打电话给公司说:“我以前一直用你们的产品,从来没问题。但是你看,最近发生了两次这样的问题了,过来给我解释。”车子开过去一看,是我们的产品,赶紧说:“对不起,我们赔偿。”回到公司一打听,原来是中国公司生产的。于是,马上打电话到中国公司,要求全部停产。然后,派两名日本专员过去检测样本。要是在样本检测时发现不合格产品超标了,尽管超标一点点,怎么处理?全部熔化掉。
    中方的干部说:“全部熔化掉?你那个出口不行,出口转内销总可以吧。出口转内销不行的话,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四等品、等外品,便宜点,总能卖得掉吧!”日本方面说了:“什么?你们这样解决的?这是我们的产品,这是我们的品牌,一个都不能流到市场上去。”
    后来我发现,日本的产品为什么做得好,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优胜劣汰。因为你做得不好,就没办法活下去,所以你必须把每一个都做好,做到最精致。我们中国呢?有些人就不这样想,他可能觉得,我这个企业也没达到那个水平,那我就随便一点,生产出差一点的、低成本的同类产品,反正我的价格也低。为了打开市场,厂家还经常利用回扣等手段。把钉子买回去,可能表面上看起来还不错,但一两个星期以后就变了。但这不要紧,只要能糊弄过去就行了。这样,你不就把高端的打败了嘛!因为我生产的高端的优质品很贵,不好卖,一看不行,我也往低端走。这样一来,我也低成本、你也低成本、他也低成本,大家越做越差,这在某种意义上叫“优汰劣胜”。那么,这个市场怎么做下去,我们的品牌怎么打出来?
    我到一个钢厂讲课时,这个钢厂的负责人告诉我:“我们生产的汽车板材,和外国的产品手感是不一样的。”我说:“真的?”他说:“我们地下有些管道,铺的就是日本的钢。”我说:“怎么是日本的钢呢?你们不是自己生产钢吗?”他说:“没办法。不知怎么回事,我们一期、二期很多技术都是从日本过来的,我们每一个接点、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参数都和他们一样,但是生产出来的钢就是不一样,没他们生产的好。他们那个钢二十年不锈的,我们这个三五年就锈掉了。锈掉以后,开膛破肚,那又是成本,还不如直接铺日本的钢。”
    同样的钢,人家生产的为什么那么好呢?道理非常简单,这是一个操作性的问题、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的产品没有日本的产品做得精致?我总是在想这个问题。我跟我的女儿说:“你要买那个Walkman,或者是MP3等,你怕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有一个办法。你看大的看不出来,就看小的。你看那根很细的耳机线,那么细的一根线,在它的端头都可能打上企业的标志,比如索尼、松下等,而且会打得非常清晰,切割非常准确。那个有可能就是原装的,因为假冒伪劣产品在这么小的细节上做不到那么好。你真做得那么好的话,根本不需要去假冒。”
   在这一点上,反映的是你的工业能力,在工业能力背后,反映的却是你的文化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15:30 , Processed in 0.1048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