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与“丑闻”啥时扯上了关系? 张放
如果有谁说我们崇洋媚外,我们肯定不高兴。可是,从一些人的用词上看,却处处透露出自1840年以来一直不衰的崇洋媚外的劲儿。先是把一个普普通通的“洋”字,自己个儿硬塞进了太多的“洋”气。于是,中国人自1840年以后,从小到大一看到“洋”字,或沾上“洋”气,就觉得高兴,就觉得有品位,就觉得自己人五人六起来。要说这是1840年洋人的坚船利炮打出来的结果,很有损我们的脸面。可是,中国人内心从此以后见“洋”就不由自主地崇拜起来的心理,却也的确是个不争的事实。
别说你是例外,别说你不崇洋,也别说你不媚外。当然,如果你说自己的曾爷爷们是义和拳里的,跟洋人拼了命,还死了,那我没办法,只能把你排除在媚洋的行列之外。那你就权当我的这博文与你无关好了。
我说的是,对于多数后现代中国人而言,“洋”字等于高贵,“洋”字透露出高品位,而这些意含,却都是之后的文人墨客们强加进去的,它们也无意识地慢慢地进入了中国人的骨髓,成为民族心理构架中自然而然的组成部分。也因此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比如很多人因此多了不少软骨,有人即便到了今天,看到“洋”字,还近乎本能地,不由自主地,由衷地产生敬畏与羡慕感。且看百姓生活中的一些用语吧,不小心暴露了这个天大的秘密:“洋财”,“洋服”,“洋灰”,“洋碱”,“洋火”,“洋葱”,“洋人”,“洋娃娃”,甚至“洋教头”和“洋货”,外加请到了“洋教头”和使用了“洋货”后产生的与“洋”字没有什么关系的“洋洋得意”。1840年后的中国,就这样陷入对“洋”字的图腾崇拜之中。
只是中国的知识份子们不罢休,自己个儿土造一个“洋”字后,还嫌不够,于是拼命努力地向中国文化输入着有趣的词和字和后缀。别的词不论,就目前最活跃也最显得沾了洋气一个字,就是与“门”的真正含义无关的“门”字,我还真想探讨一番。这个“门”字与“洋”字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了。这也很好。不过,有趣的是,我们在使用这个词时,意思却有些不太对头,至少可以说,与原意相去远了些,甚至可以说是更远了些。
本来,1972年到1974年,美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共和党总统尼克松在竞选对手总部“水门饭店”偷放窃听器的事件。放了也就放了,但此事被“深喉咙”披露之后,尼克松却一路隐瞒并在电视上向全国民众撒谎,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美国总统面临遭致弹劾境地。1974年8月,万般无奈之下,为最后一点颜面,尼克松不得不以主动辞去总统职务为代价,以拯救共和党,并挽救自己在历史中的地位。他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政治丑闻而主动下台的总统。
而在最喜欢造词的美国人的词典中,就突然增添了“水门饭店”名词中的“水门”一词的新意。
这新意从此便与“政治丑闻”相关联,
与贿赂相关联,
与敲诈勒索相关联,
与监听电话相关联,
与串通合谋相关联,
与阻碍司法办案相关联,
与毁灭证据相关联,
与漏偷税相关联,
与美国中情局和FBI等政府部门非法使用职权相关联,
与非法筹划竞选现金相关联,
与使用公用钱财却为自己所用相关联。
因此,我们看到之后产生的所有丑闻事件,都被加以“门”字为后缀,形成“丑闻”的含义:
有“比利门”案。指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弟弟比利合法充当某敌对国恐怖份子代表身份的事情。
有“卡米拉门”案。指英国王储与后来成为其妻之间的电话遭到窃听一案。
有“档案门”案。指克林顿在任时曾不合法地占用和研究FBI几百份秘密档案,而没有经过FBI的同意一案。
还有一些牵涉到国际事件的,像“伊朗门”事件;“伊拉克门”事件;“克里姆林门”事件,等上百个 “门”事件。
当然也有一些不太著名的“门”案或事件,但都统统与我上面所说的几个重要概念相关联,所含的意思并没有任何变化。比如我们隐约听说过的“香焦门”,“博客门”,“拉链门”,“葬礼门”,“垃圾门”,“朝鲜门”,“凌志门”,与迈克·杰克逊有关的“迈克门”等。也真道是五花八“门”,应有的尽有了,没有的也有了。
可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人太喜欢英语了,也可能是太喜欢说英语的美国人了,但最有可能的是,有点太崇洋媚外了?于是,也前呼后拥地跟着大唱起“门”的交响乐了。于是,我们也照葫芦画瓢起来。也时兴使用起“门”来了。只不过,这个“门”与人家的“门”,牌子不是一个牌子,人家的那个是原厂的,我们这个则是“副厂”的,换言之,是盗版的?是中外合资的?于是,我们也有了“门”作为后缀的词。只是“门”前面的内容,却令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大惊失色,到最后大失所望。我看到的,居然是黄建翔的“解说门”,性感暴露的“裤子门”,还有什么“粉丝门”,牵涉肯德鸡等的“低薪门”,还有什么“广告门”,LG空调“翻新门”事件,什么作家“嫖娼门”等等。真是中国式的“门”啊。也一样,五花八“门”了。总之,“门”的意思与原意相去越来越远。
可问题是,我们中国人并不是太像美国人那样喜欢造新词,造新字。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人在造词方面,几乎成瘾,成了一种强迫症。而我们中国的汉字,却也不太有造词和造字功能。总不能把一个词的上下结构给硬生生分开,把一个词的左右结构也给分开,再另外造个新字出来吧。这样的字,一是不被接受,二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汉字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汉字的最大优点,不过在美国人看来,也可能是缺点。优点是超级稳定,不怎么产生变化。但在动荡的英语面前,就显露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就没办法像英语那样,被拿来尽情地造词?
最后,我们有些文化有些墨水的人,便把一些对于大众仍感到莫名其妙的词缀加上,放到中国人的眼前。可多数中国人读后有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是,这词缀可是老外发明的啊,别小看了它呀。一旦说自己不太明白其含义,那不是太露怯了吗?毕竟这词缀是舶来品,是人家每天在用的,如果不会不懂,那不显得自己太没文化,也太没品位了?再看看台湾人,不也是这样门那个门地使用着吗?多有文化的一个词啊。
可是,我分析来研究过,怎么看都觉得这个“门”字当后缀,在我们中国使用,并与“丑闻”划上等号,怎么觉着别扭。这个“门”字算个什么操蛋的词缀啊,老黄在中央体育频道里的一声吼,跟他妈的“门”有什么关系啊?真有关系的话,那就邪门了。你喜欢暴露的是屁股,又跟“门”有什么关系吗?如果有的话,……,我就不说粗话了。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呢?难道我们真的崇洋媚外到连个“丑闻”事件,都要像人家学习,搬个“门”来对付广大国人吗?其实,我们这些舞文弄墨的家伙们,不过是拾洋人一个最没劲的牙慧,自己装装大尾巴狼罢了。我们的汉语本来不太有产生新词新字的功能,最好,就别跟着美国大哥一起那里“门”。
总之,我们使用的是汉字,是象形文字,是表意文字,而不是美国人所用的那个表音的语言,自己的语言的长处,应该更好地发挥才对,而不应该因为崇了洋,媚了外,就一切都照搬过来。像这种“门”的后缀,实在叫人有些郁闷。我这也可以被叫作“郁闷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