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网络文学的“V型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6 11:3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网络文学的“V型年”



    2011年,对于网络文学来说是“很微妙”的一年。这一年,网络文学没有出现我所谓的“冠军相作品”——亦即能够概括这一年网络年度文学潮流或文化现象的作品:既没有所谓的“第一本”作品(所谓“第一本”,是指引爆某种社会潮流,或者让某类出版类型、图书板块或者文化现象“第一次”让大众关注、聚焦和跟踪的领军图书,如2006年《双面胶》赤裸裸地揭露了婆媳这对“天敌”的矛盾关系,引爆了从网络文学到影视剧“婆媳战争”的潮流),也没有“最热的一本”(如2008年《庆余年》并不是“穿越文”的最后一本亦非“重生题材热”的第一本,但却是从穿越文到重生题材的变异过程中“最热的一本”,“好好活着,天天向上”切合当时当下中国的社会潮流和国民心态,使其成为年度作品),也无法让人看清楚“下一本”(能让人可以预测与分析下一种网络文学的阅读潮流或畅销题材,如2009年《小三来了》继《蜗居》第一次正面看待婚外恋问题之后,开始正面诠释婚外恋的“玫瑰战争”,2010年的《前妻来袭》和《戒年华》都可被看做是这股潮流的“跟风之作”),更没有能让人追根溯源,让我们发现、发掘影响并形成某种网络文学潮流的传统经典作品创作源泉和承传关系的“那一本”(比如,1999年《悟空传》引领了向传统和经典致敬、模仿或戏讽之作的同人时代;《重生于康熙末年》标志着2008年网络文学“重生题材热”向传统经典回归,如回到《红楼梦》寻找创作的源泉、灵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构)。
    “第一本”、“最热的一本”“下一本”和“那一本”,是我提出的分析网络文学作品、题材与类型、出版潮流与阅读现象的“四本书”概念 。用这种“四本书”概念和架构来分析网络文学本身“怎么样”,那么可以归结为一句话:2011年,网络文学无亮点——我们没有发现能够引爆社会潮流的视点作品(虽然不断有网络作品引爆社会潮流和大众文化现象,但那基本上都是以前的经典作品和潮流之作。比如,《步步惊心》是2006年的,《失恋33天》是2009年的),也没有发现能够折射甚至决定未来网络文学风格走向的类型和题材。但是,如果从网络文学评论到管理决策层等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去切入的话,就会发现,2011年,对于网络文学本身的参与者和文学/文化管理者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这一年发生的诸多网络文学/文化现象,埋下了很多的“线头”,对于未来几年的走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暗示、预示和风向标意味。比如,网络文学的被经典化——无论是商业利益驱动,还是网络文学自身内在逻辑驱动,都需要对网络文学十年进行“回顾”式总结。既然是“回顾”,那肯定还有“展望”——未来网络文学将如何发展?再如,网络文学参与者和文学/文化管理者的对视、对话、对接的姿态和行为,越来越倾向于积极。这意味着一种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甚至有可能是网络文学“解放生产力”的先兆,虽然还有待观察。假若将类似于此的网络文学/文化现象系统地梳理一下,并寻找其背后的思路、逻辑和趋势,或许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并寻找答案:为什么对于网络文学来说,这是“很微妙”的一年?就像一个“V型”,旧有的地平线正在消失,新的历史地平线正在诞生……
    网络文学“被经典化”
    一提网络文学的“经典”,就很容易陷入传统纯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十年之争。按照一位学界前辈的话说,“经典”不是当代人评的,是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淀,自然而然形成的。所以,提网络文学的“经典”很容易引起人的“诟病”。
    我无意陷入这两种阵营的争论。我只是在描述一种事实,当我们在倡导现代人应该多读“传统经典名著”时,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他们已经自成体系地“被经典化”,一如我在《中国网络文学十年的“关键点”》中指出的:一些“大神级”的作品正在完结,并经过数年的连载和阅读,被读者奉为“经典”,比如《神墓》,比如《星辰变》。2011年,这种“被经典化”在网络文学自身发展逻辑和商业化利益需求的双重驱动之下,从网文界自娱自乐的点评,开始迈入大众的视野。这很有可能会揭开未来新一轮的交锋、冲突和争议的序幕。
    从1999年网络文学的标杆之作《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到2011年“重温经典”《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红遍大江南北,网络文学中越来越多的作品被众人奉为“经典”,簇拥者无数。这是网文界对网络文学自成一脉的源流传承体系的自我界定,亦是网络文学“商业化”的利益驱动所致,同时,也是网络文学评论者、文学/文化生产机制参与者以及文学/文化管理必须正视、了解甚至理解(否则无以导向)的重要现象。于是,对“中国网络文学十年经典作品作家”进行盘点、评论和分析,成为2011年网络文学迫在眉睫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
    我们如果不理解网络文学潮流“一波三折”的发展历史,将无法理解这种“被经典化”的趋向。被品评为“清穿三座大山”的《梦回大清》《步步惊心》《瑶华》(这第三部作品有争议),也是在这种一波三折的网络潮流中“被经典化”的:在穿越文整个“波”涛汹涌的潮流,第一折是2002-2003年前后,外受日本动漫《天是红河岸》《尼罗河的女儿》的影响,内承《寻秦记》《交错时光的爱恋》的精神脉络,诞生了中国网络文学中最早的一批穿越文:从当时的《风于九天》《酷酷侯爷荒唐女》《鞭子底下出贤夫》等很有名的耽美或言情开始,晋江原创网上就掀起了一股穿越的热潮。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写的人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成熟,直到2006年发展到了高潮,佳作众多,有些人和有些作品,也都成了这个潮流的标志;晋江原创网上推荐出版的小说中四分之三都是穿越小说,而其中一半以上又是穿越到清朝的小说,如《瑶华》《清宫 情空 净空》《若相惜》等约有10来本。“清穿三座大山”被经典化的品评和推荐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它们“被经典化”,带来三个最直接的作用和效果:一是对穿越潮流2.0进行了“里程碑”似的提炼和总结,让“穿越”这个概念终于从网络文学亚文化圈的阅读、创作和传播,进入到图书出版的公众视野,引爆了一种阅读潮流和社会文化现象;二是它们为“清穿”甚至整个女性向的穿越文学奠定了基本的创作范式,从男女主人公的设定到两性关系和情感模式的设定,直接引领了2007年“穿越文学年”的出版和阅读潮流。由此,穿越文进入3.0的发展阶段,出现了相当一批论文学品质、故事架构、题材处理等均超越“清穿三座大山”的大量作品,比如《独步天下》《一年天下》等,但其影响力均远不及它们——这里就有一个很直接的问题,为何只有“清穿三座大山”能够被品评和推荐为“经典”?
    这还只是作品本身的问题。但是,2011年以《步步惊心》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经典”被拍摄成影视剧,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时,这个问题被置换成了更为尖锐的问题:我们如何来面对这种网络文学作品的“被经典化”(同时,亦是被娱乐化和被潮流化),只是禁拍穿越剧,就能解决的吗?
    对这个问题的求解,是直接决定2011年“很微妙”的关键点之一。我的观点是:无论做什么样的决定,最重要的是放宽心态,以平和、宽容的姿态,先去了解和理解。因为对网络文学“被经典化”不了解,所以,我们很容易误解和妖魔穿越“被经典化”的结果。
    网络文学评论“请出场”
    在这个过程中,吁请“网络文学评论”出场就成了2011年相伴而生的重要事件:网络文学评论是帮助我们了解和理解,以及如何介入、管理和指导网络文学的重要路径之一。
    广东省作协创办、杨克主编的《网络文学评论》创刊,网络文学研究院揭牌;邵燕君“北大新世纪网络文学研讨课”开课;《文艺报》《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都开始关注“网络文学会成为文学主流”之类的话题等等,都是2011年极具标志性的事件。
    但是,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我们如何选择“浩如烟海”的海量作品并进行评论,是每一部“被经典化”的网络文学都值得评论吗?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概念和评价体系来解读、分析和评论网络文学作品,是不是借用传统文学理论概念和批评体系就可以?网络文学评论如何解决和兼容“由内而生”的草根派碎片评论和由外向内的学院精英派体系评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网络文学中充斥着大量草根自动自发的评论碎片,充满真知灼见,但却无法成为评论体系;学院和评论精英试图概念之,体系之,却始终发现自己是“绕着围墙走”,无法逾墙而入,登堂入室。
    这些都是“网络文学评论”请出场时必须直面的冲突矛盾和难点问题,下一个5年,传统文学评论界如何“拥抱”网络文学作品,这是必须迈过去的最基本的门槛。这也是我们在网络文学“被经典化”中分析“中国网络文学十年经典作品作家”时绕不开的核心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定量定性的思考之后,我提出了“里程碑式作品”的概念:评选中国网络文学十年的经典作品时,我们能不能不要局限于类似于“十年十部作品”的模式,而是能够着眼于像穿越文“一波三折”(一种潮流1.0-3.0三个甚至更多阶段)的发展历程,选出其中承前启后、起承转合的“里程碑式作品”,然后,以平和、平等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先不做价值评判,先接受其在网络文学中“被经典化”的事实,不以任何偏见地先进行阅读——读了作品后,再进行文本分析和作家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吸纳各种网络草根的品评意见,逐渐形成我们对网络文学的“经典性”分析框架。亦即,找到我们自己判断网络文学“经典”的立场、观点、逻辑和方法,再从这些“里程碑式作品”中选出我们自己心目中的“网络文学经典作品和作家”,向大众推荐和评析。
    如台湾的网络小说作家九把刀因擅长跨多种类别写作和高产量高质量的作品,被众多网友捧为“网络文学经典制造机”。从个人到形似流水线上的机器,不可谓不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和誉美,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网络文学被经典化有其一定的“生产、制造和营销传播”过程:从1999年以中篇小说出道,到今年红遍南北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出身社会学系的九把刀,他的写作风格曾被人这么解释:“社会学+漫画+武侠小说+周星驰+杜琪峰+X+Y=九把刀”,X是一堆无以归类的杂书与电影,Y属于一个开放的空格,最接近正确的答案是与生俱有的才华、个人禀赋、内在呼唤这一类无从解释的理由。
    由此看来,从作品/作家到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被经典化机制”,已经因为其载体的不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文学经典作品高高在上,那是经过了岁月的沉淀,以及一系列文学家、评论家、分析家、批评家等的考证,在不断的分析,评选和大众传播中,成为“经典作品”——其耗时长、大众话语权弱,相对来说更容易产生纯文学性更高的作品。而现在,同选秀节目一样,网络文学的经典作品可谓是“大众群选化”——通过网民大众的阅读、点击、跟帖、投票、收藏、转载、VIP阅读购买等迅速积累人气,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大众评审式”的遴选模式,而这种人气就牢牢抓住了出版商的心。所以,时至今日,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相对于传统文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经典化路线”,其主要“评委”变成了“网民评审”,在这样的情况下,其评判标准就会更加地“亲民化”。所谓“不破不立”,网络文学的“被经典化”机制,制造出了迥异于传统文学评论的思路、方法和逻辑。这恰恰是“网络文学评论”在2011年请出场时遇到的核心问题:我们知道该做些什么,但是,我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最重要的是,我们面临着“网络文学评论”出场时面临的最尴尬的一个问题:谁来评论?在传统文学/文化生产机制中成长的我们,有没有与网络文学相伴而生的真正的“评论家”?这背后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文学/文化生产机制从传统到网络发生断裂、漂移的更严峻的事实。(庄庸)
文章来源: 文艺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1:39:5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网络文学2011年跌入低谷



   在网络文学发展十年之后,网络评论家开始逐渐介入到网络文学和网络现象的评价,庄庸即其中之一。他认为,网络文学在2011年已跌入低谷,没有亮点的作品和作家。当网络文学的商业化吹起了一个绚烂无比的大泡泡,出现网络文学“全媒体”的泡沫化大繁荣时,我们却看到原创的生命力已濒临冰点。
    弱肉强食,草根无望
    2011年网络文学所遭遇的最核心危机是去草根性。“草根网络文学的草根已经不再草根。”他说,这对网络文学的原创力,以及网络传播的公信力和严肃性有非常强大的破坏和杀伤力。
    网络文学自诞生起,草根性就是它最有生命气息的原创力量:从前的文学青年梦想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从普通文学青年到名作家,油墨的香气就是追求的终结。而互联网时代,宅男可以摇身一变成作家,草根文字还可以变成影像,可以搬上电视荧屏,甚至搬上电影银幕。
    目前,《鬼吹灯2》和《斗破苍穹》已经创下了电影改编权交易的纪录,网络小说的影视版权交易,已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精明的片商从来不会做亏本买卖,不断飙升的草根小说影视版权费用,是大量的植入广告和电视插播广告商预付的。广告商的目标是海量的粉丝群——他们潜在的客户群:草根中的草根。
    然而,这并非是草根的奇迹。庄庸指出,潜规则几乎出现在所有的原创文学网站:草根们越来越难以冒头,“大神”们越来越垄断化经营——那些所谓的大神们也并非一个人在战斗,许多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写作团队,甚至是一个公关公司。
    不仅如此,“大神与大神之间还有联盟。在强强联手之下,要捧红一本书或者踩死一本书,可以说轻而易举。”庄庸说,这并非骇人听闻。网络文学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利益链条,整个产业链都被资本玩家、商业推手以及各种隐性利益集团所把持。各种资本的进场,幕后推手的逐鹿,使利益链主导了产业链,各种互联网隐性利益集团的形成,将互联网变成了交易市场。网络文学就是这个市场中最大、最核心的版权黄金交易市场。
    比如,在各自幕后资本的推动之下,起点、天涯和豆瓣这三个本来最具草根性的网络文学作品阵地,已经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交易网和权益输送机制。据庄庸分析,盛大把九成以上的原创文学网站收购囊中,并以“反盗版”的名义,造就事实上的商业寡头垄断,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对上游作者和下游出版商造成的影响将深刻而致命。因为对于全民自由写作的互联网精神,最大的力量便在于开放;另一重要的网络写作平台天涯社区正是基于这种开放性的平台架构,才会造成网络写作2003-2007年草根说史、古典、文化的繁荣。但是,现在天涯社区有走向小众精英控制之嫌。号称全国最大的文艺青年集散地豆瓣,当时仿佛一夜春风,瞬间崛起,其根源就在于那草根群体无数犀利泼辣的吐槽。当它成功引入红杉资本之后,立即就开始了去草根性:将“我说”改成了“豆瓣说”,马上一夜秋雨,倏尔萧条。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全媒体”出版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利益分配链:随着新媒体化的发展,潜规则现在直接和手机开发商、网络运营商挂起钩来。你无法想像这个利益链条有多结实和复杂。互联网已不再是草根崛起的地方。它自身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弱肉强食、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丛林社会。
    2011:很“反动”的一年
    这种演变逻辑与整个互联网精神背道而驰。豆瓣有“去草根性”之实,天涯社区有走向“小众精英控制”之嫌,而盛大文学又有“寡头生产”之危,网络文学解放生产力最重要的草根性全民自由写作机制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它会直接影响网络文学自身升级换代的变革与转型,一如上面所提到的两个方面:文学是时代的风向标,网络文学正在“媚俗”(迎合大众审美趣味和社会思想潮流)而还未到“自媚”(介入现实、时代和生活并对社会进展进行思想、精神和价值意义的干预),而这正是网络文学蜕变、蝶变和改变最重要的瓶颈。同样道理,网络文学在引发群体性的共鸣方面,比纯文学做得好,却并未达到传统经典抵达人类普通、普遍和集体情感的深度和力度,换言之,在个人经历的表达中展现隶属于人类广阔生活的视野和经验,并创作出真正时代性的史诗巨著,是网络文学可企图却是现阶段仍需努力进化的阶段和目标。
    按照草根全民自由写作的互联网精神,在开放性平台上,网络文学必然会进化到对时代风向的代言和干预,对人类普遍情感的探索和介入,并导致自身的作品分层:大部分仍然会是所谓的“小白文”(以降低阅读门槛,培育读者),也会有相当一部分有潜质的作者和作品向更具文学含金量的金字塔尖进化。进化的终点并不一定是跟传统文学经典接轨,而是真正诞生下一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作品。
    而寡头生产、精英控制和去草根性,却可能阻断网络文学进化的自动进程。庄庸说,时下我们已经观察到这种去草根性的弊端。作品的数量虽然越来越多,但好看的作品越来越少;大神的作品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新人冒头的机会越来越少;类型化的商业作品越来越潮流,个人自由表达和探索的方式越来越稀小……于是,向传统出版输送的精品力作也渐渐干涩变窄。网络文学的问题,就成了传统文学的困境。
    表面的喧嚣
    表面看来,2011年网络文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瞩目:继参评鲁迅文学奖之后,2011年有7部网络文学作品参加茅盾文学奖评选,虽然在评选中全部落马,毕竟已往前迈出标志性的一步;中国作家协会吸纳唐家三少、当年明月等网络作家为全委会委员,作协重点扶持项目中也包括了网络文学;鲁迅文学院举办了四期网络作家培训班,中国作协组织“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结对交友”活动,希望网络写手受到传统文学写作训练,能够逐渐走向成熟。
    种种迹象表明,不仅仅是主流文坛在向网络文学作家敞开了怀抱,评论界也以积极的姿态靠近网络文学:由广东省作协创办、杨克主编的《网络文学评论》创刊,网络文学研究院成立。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北大新世纪网络文学研讨课”开课,这位曾沉浸于传统文学研究的年轻学者表示,在对传统写作的失望之余,转身投向生气勃勃的网络,并在其中找到了文学的希望所在。
    所有这些,是以飞速发展并逐渐各霸一方的网络文学作品作为支撑的。2011年,网络文学越来越多地影响社会潮流并形成文化现象。《失恋33天》被改编成电影,《步步惊心》、《后宫甄嬛传》等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
    不过十年时间,中国的文学网民人数达2.27亿,约占网民总人数的47%;以不同形式在网络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高达2000万,注册网络写手200万人,通过网络写作(在线收费、下线出版和影视、游戏改编等)获得经济收入的人数已达10万人,职业或半职业写作人群超过3万人。在网络作家队伍中,男女作者比例基本持平,18—40岁的作者占75%,在读学生约占10%。
    作协收编,游戏商入场
    2011年的网络文学没有亮点。我们没有发现视点作品(《步步惊心》是2006年的,《失恋33天》也是2009年的),也没有发现能够折射甚至决定未来网络文学风格走向的类型和题材。
    不过,在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专家、中国作家网副主编马季看来,这一年虽然没有惊世骇俗的神作,缺少绝对热门的作品,但总体水平却较以往有所上升,在类型化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创作由平缓向纵深发展。除了原创文学网站力推的人气作品外,门户网站新浪读书推出的官场小说《二号首长》(黄晓阳著)、都市小说《交易》(亦客著),搜狐原创推出的官场小说《权力 人大主任》(周碧华著)、谍战小说《暗斗:国共在大陆的最后搏杀》(英霆著),腾迅原创推出的言情小说《风临天下:王妃13岁》(一世风流著)等,也是值得关注的作品。
    原创文学网站上,我吃西红柿的《吞噬星空》自2010年7月21日正式上线后横扫各大网络阅读榜单。辰东的《遮天》引来了游戏商的投资。纯银耳坠的《哥几个,走着》、萧潜的《秒杀》、无罪的《通天之路》和流浪的蛤蟆的《焚天》等作品也表现不俗。
    在2011年较受关注的网络作家,包括当选第八届中国作协全委的当年明月和唐家三少、《步步惊心》的作者桐华、《失恋33天》的鲍鲸鲸和《三体》的作者刘慈欣。马季分析,网络作家分布相当广泛,边远落后地区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具有重大意义,但优秀网络作家仍集聚在北京、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海外留学生创作群体人数虽然不多,但整体作品质量明显处于领先位置,很多网络作家曾有国外留学经历。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70%以上的网络作家是理工科出身,而非传统的文科出身。业余作者从事的职业非常广泛,有公务员、教师、军人、工人和农民等。随着网络文学作品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化,以及用户群体的不断壮大,网络文学逐渐成为网民互联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
    介绍张悦然、霍艳、唐家三少等20多人进入中国作协和北京作协的文学评论家白烨认为,“80后”与作协互相走近、交流和沟通,锐气新意的年轻人带来新鲜血液,文学的代际传承润物无声,事实上也是为今后的承担做准备。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这些年轻人的视野是开阔的,他们展示了自己的见识,有引领风尚的朝气。”
    (本报记者 舒晋瑜)
文章来源: 中华读书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1:40:54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文学仍需加把劲



    彭训文
    回首2011年,网络文学战绩不错: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突破2亿;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影视剧屡获高票房或收视冠军;网络作家参加全国作协代表大会与作家培训班;茅盾文学奖首次向网络文学敞开胸怀等。在为网络文学的成长感到高兴时,我想到网络文学多年未解的沉疴——质量泥沙俱下,模式化与趋同化严重,多数网络作者和网站处于维持生存的状态。
    网络文学要想走进繁荣的春天,仍需加把劲。
    首先,需要一部分网络作者有意识地向文学深度进发。如果说网络文学滥觞于写手们悦心快意、自娱娱人的写作姿态,如今的网络作者则往往囿于点击率产生的收入压力而显得“无所追求”。情感叙事和深沉主题让位于玄幻、修仙、穿越等具有高阅读率的题材,网络文学正蜕变为快餐,文学精神逐渐被稀释。
    实际上,无论是通过何种载体,写作本身就意味着对文学精神的向往,它既是托尔斯泰所说的人类的“同样的情感”,也是鲁迅所要表现和探索的“理想的人性”。实现网络作者向文学深度的进发,不是敦促他们板着面孔教育大众,而是促进他们对艺术传统的赓续和向自身文学心灵的服膺。这是对一切文艺生产基本的审美期待。
    其次,需要一部分文学网站向文学精品网站转变。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中文文学网站总数在4000个以上,国内原创文学网站已超过1500家。然而,萦绕在众多文学网站站长心头的是如何实现文学与市场的“兼得”。艺术的价值律令是一维的,其终极目标是追求文艺审美;网站的市场化运作也只有一个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其实,资本介入网络文学,并非只能一方向另一方屈就,实现文学网站向文学精品网站的转变,反而能促进文学网站与作者、市场运作等形成良性互动。为此,文学网站不仅需借鉴传统媒介的经验,建立起合理的评审制度,还要具有将文学终点延伸到文化产业链条中去的勇气和策略。
    此外,引导网络文学向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时代精神相适应的转变。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和社会生态的“健康”二字。有调查显示,在中国网络文学小说的用户中,高学历人群已超过七成;存在新一代人阅读丧失深度、读者单纯追求阅读快感、专注沉思能力下降等问题。网络阅读给读者乃至社会的文化趣味、思维方式和精神活动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和潜能,应当发挥好网络文学的独特优势,建立起一个大众参与、分享情感表达的体系,让大众智慧参与到文化创造中来,营造出健康向上的创造氛围,这不仅是对文学写作传统的回归,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1:42:59 | 只看该作者
2011新媒体文学创作:海量神话与精神短板并存



新媒体文学主要指借助数字化技术传媒如网络、手机等创作和传播的文学。2011年,网民上网阅读的热情高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文学网民高达2.27亿人,其中约有2千万属上网写作人群,经文学网站注册的写手高达200万人。
继前两年“博客热”后,2011年出现微博的爆炸式增长,有微博服务网站50多家,并不断开发出针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随身客户端技术。“热帖”不断、热点频仍的微博客传播创造了2011年最具社会关注度的“围脖文化”现象。
状态:文学创作如泉涌
数字化传媒的迅速普及和数量庞大的文学网民,让时下网络文学的阅读群体、写手阵营和原创作品数量,均以巨大的增幅涌向2011年的文坛,以泉涌式的高产谱写文学的“海量神话”,创造了巨大的文化关注,形成了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文学奇观。
如“起点中文网”每天有千万计的用户访问量,每天保持4千万字以上的作品更新,短短几年,网站已积累原创文学作品超过百亿字。老牌的文学网站“榕树下”,每天能收到近5千篇自由来稿,1997年创办以来,共收藏文学投稿超过40万篇。女性文学网站“红袖添香”有注册用户240万,储藏的长短篇原创作品总量超过192万部(篇),日浏览量最高超过6400万次。我国有经常更新的文学网站超过500家,加上超过3亿手机网民的“段子写作”和3亿多人的微博群体,累计起来的作品总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写作所带来的文学总体格局变化和不容小觑的文化影响力,改变的不仅是文学载体和存在方式,还有文学的生产机制、认知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诸多文学规制和理念。“技术丛林”和“山野草根”这两把利剑,已经让网络文学、手机阅读、博客写作、移动互联传播等,在文学版图上开辟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文学榛林。
文学创作如泉涌的现实,表征了“新媒体文学时代”的历史性出场,并用一个新民间文学和数字文化的庞大阵营,打造出这个时代磅礴的文学态势和一代人成长的文化语境。
境遇:接过传统抛来的“橄榄枝”
面对“新媒体文学与传统文学”这个绕不过去的话题,2011年的主流文学正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为解答这一被热议的论题不断递上示好的“橄榄枝”。事实上,对新媒体文学的客观评价和观念体认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进入主流话语。不过2011年度传统文学对新媒体写作的接纳,态度更明朗,举措也更得力,可以视为这两大文学阵营从暗送秋波到握手言欢,由互动双赢到抱团取暖、联袂出击的“联姻”之年。
譬如,中国作协积极介入新媒体文学的研究和引导,2011年采取了四项措施:明确把中国作家网、新浪读书频道、盛大文学、中文在线、搜狐读书频道列为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加强对网络作家、编辑的培养,继续在鲁迅文学院举办网络作家和网站编辑培训班;在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中把网络文学创作列入扶持范围,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在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向网络文学敞开大门。
这些举措表明了主流文学支持新媒体文学健康发展的积极态度。还有如网络作家唐家三少、当年明月、张悦然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文艺报》与盛大文学合作开辟网络文学评论专栏,推进网络文学评论;中国作协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网络版权维护、数字化阅读、网络作品版权输出等采取积极维护、有效管理、鼓励发展的态度,为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等。融合传统文学、贴近主流文化,让新媒体写作与传统写作实现双向交流,融合互补,这对整个文学的发展繁荣十分重要。
市场:产业链上找卖点
新媒体文学具有精神内容与传媒经济的双重属性,其所培植的文化产业链主要由“签约写手、储存原创作品、付费阅读、二度加工转让、下载出版、影视改编、制作电子书、开发移动阅读产品、网游改编、动漫改编、转让海外版权”等环节来实现,通过全媒体营销建立起一个融合在线阅读、移动阅读、实体图书、动漫、影视等多形态文化产品、立体化版权输出的链条。2011年,这个产业链上的最大卖点是转让影视版权。
自从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山楂树之恋》大获成功后,从网络上寻找故事资源成为许多影视剧创作的法门。文学网站和网络写手都从这里看到了商机,2011年,仅盛大文学就出售影视版权50多部,起点文学网还专门创办了剧本频道。《失恋33天》、《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和空姐一起的日子》,以及《美人心计》、《倾世皇妃》、《千山暮雪》、《泡沫之夏》、《钱多多嫁人记》等,均斩获不凡收视票房业绩,其所引发的“穿越”、“宫斗”类型剧热度升温,一部部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联袂上演,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收视收看市场。
影视产业与新媒体文学“联姻”,不仅是相互需要,也是相互依存,甚至是相互“寻租”。究其内在动因,一是源于网络小说平民化、类型化、青春化的故事品质适应公众趣味的平视审美风格,与影视作品的大众化选择是一致的,容易找到影视改编的市场卖点;二是剧本资源短缺、市场供需配置的需要。影视创作的基础是剧本故事,新媒体文学的海量存储为此提供了资源库、故事库。那些点击率高的新媒体作品,具有天然的受众优势和市场先机,影视创作可以在这里提前收获眼球聚焦点,寻求到利润最大化的机会。
同时,新媒体运营商和网络写手,也希望借助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影视平台扩大影响,让作品获得二度增值的机会,接受主流文化“招安”,赢得正宗艺术“名份”,实现“网上火”与“影视热”的双重效应。
可见,二者的“联姻”带来的是资源共享和市场双赢,是网络文化与影视文化、新媒体文学与大众艺术相互取长补短、彼此借力发力的珠联璧合之举。
弱项:写作还需接“地气”
回眸2011年的新媒体文学,褒贬密度最大的还是网络文学“海量”与其“质量”的落差,“速成”与“速朽”的并存。全民写作创造的存量惊人却佳作难觅,虚拟的文学殿堂上摆放的多是“注水长篇”甚或文字垃圾。文学网站的市场盈利能力在增强,而艺术创新能力不足。网络写手的“点击率崇拜”,关心的多是自己的稿费单而不是作品的艺术品位。
2011年末热门网络小说排行榜中,排位前十名的《吞噬星空》、《斗破苍穹》、《遮天》、《天珠变》、《武动乾坤》、《大唐皇族》、《永生》、《锦衣夜行》、《重生之贼行天下》、《武帝重生》等,全是玄幻武侠、架空穿越、灵异修真、历史后宫等类型化写作,没有一部是现实题材的作品。类型化写作适于分众、小众的点击期待和付费阅读,但这类作品的情节、故事、人物、想象、节奏和叙事方式等都是模式化的。天马行空,面壁虚构,迎合阅读市场,确实能赢得排行榜、赚取点击量,但刻意相似的写作模式,缺失文学性的速食内容,生编硬造的故事情节,动辄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字的篇幅,除了与利润最大化商业资本有关外,其实是无关乎文学和艺术的。正如有论者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学还不是一种文学写作,与民族文化、国人生活能够交融在一起的东西还太少,与读者真正实现内心交流的东西还太少。
当前,新媒体写作必须保持对网络志存高远,对文学心怀敬畏,真正建立起文学承传、创造、担当和超越意识,能够更多地与人民、时代、土地接近,打深井,接地气,提升艺术创造的高度,挖掘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度,描绘时代的精神影像和图谱,赋予文学更强健的精神品质,提供给读者更多的人性温暖与心灵滋养。
(欧阳友权 作者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1:56:05 | 只看该作者
手机文学:全媒体时代的文化畅想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将传统的文艺常态与新兴的媒体相连,融合成崭新的文艺样式,而今已变成一个社会热点。时下,“手机文学”正符合这样的趋势,以崭新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使传统的文字在新的媒介平台上焕发青春、乘风破浪,在全媒体时代中演奏出一曲灵魂畅想。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指尖传递,红色记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手机文学征文活动,充分利用手机阅读传播快速、携带便捷、展现丰富、实时互动等特点,全力推动全媒体时代下文学的转型和复兴。
    手机为文学提供了新的尝试,文学也为手机这种新生的媒介积淀了历史、精神与现实的厚重。手机与文学的融合,将不仅为文学爱好者纪念建党90周年这一伟大历史时刻、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歌颂党领导中华民族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提供新的媒介平台;同时也为广大手机用户(文学读者)参与和评价文学活动、回顾革命历史、宣扬红色经典、传递奋斗理想、维护公共阅读环境的良性秩序,提供优越的媒介资源。
    什么是“手机文学”?简言之,它是以手机为传输和阅读平台、以语言文字为信息承载方式的文艺表现手段,是继网络文学之后的一种新文学形式。它也是技术时代的产物,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技术革新与精神需求的结果。2000年初,一位日本教师用手机连载的方式发布他的小说《深爱》,开创了手机文学的先河。2006年以来,随着手机3G技术和智能掌上阅读系统的日益整合与普及,手机文学逐渐突破了短信体裁的制约,其在线浏览方式和互动效果已显著增强。它不仅成为文字的“阅读”平台,而且透过电子书、博客、播客、微博、社交网络等新兴媒介在手机上的移植,手机文学正发展成一种集文学创作与发布、转载与传播、阅读与评论、反馈与回应、娱乐与监督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众文学样式。
    同时,“全媒体”的概念也在近年日渐升温。所谓的“全媒体”是指传统媒介与新的媒介形式的整合局面。其主旨在于,通过媒介形式、内容、渠道、功能等一系列元素的全方位融合,达到传统媒介与新媒体“1+1>2”的共赢。作为传统的印刷媒介与最新的移动传播媒体的融合,手机文学正一步步验应着全媒体的神话。它使传统文字的底蕴焕发时尚的魅力,也让移动的媒体承载视听之外——文学所带来的那份厚重而幽深的文化意境。
    的确,当代文化太需要文字的介入。尝遍了视听文艺那过眼云烟般的浅薄感,今天的大众迫切需要一种直抵心灵、浸透心脾的审美沟通。而作为传统的文学,那种长篇大论、循规蹈矩、起承转合、意味悠长的作品已难以适应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的零散化时空观念与快节奏的阅读需要。于是在新的历史境遇下,手机文学呼之欲出。它摒弃了传统文学“整体化”、“全方位”的描述,只通过某个绝佳的视点、巧妙的角度设计,运用“惜墨如金”的笔法、令人惊叹的笔调直指心灵的敏感处。因此,其特点应是以小博大、精彩中凸显文字的爆发力、峰回路转之间使读者心生顿悟、三言两语能映出视觉上的美感、言语中的留白又能让人处处回味无穷。
    就当今的大众文化理论来说,手机文学正符合时下方兴未艾的后现代语境。这已经不是某个作家的个人风格或单个作品的文艺策略,后现代文化就是我们所朝夕相处的生活,既无法选择也无从割舍。时代为我们缔造了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境遇。造物弄人,技术适应着我们的传统,也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手机使不同地理位置的人们有了共通的空间领域。现代主义依靠空间相隔与时间相继的“线性”文化逻辑,已逐渐向“零散化”、“平面化”、“仿拟化”的后现代气脉聚拢,在时空转换间透露出讽刺、幽默、灵动的审美气韵。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性的“宏大叙事”向后现代的“微型叙事”转变。人们愈加零散化的时空状态必定需要同样零散的“微叙事”来填补。一时间微小说、微阅读、微电影、微新闻、轻博客、微博等文化概念大行其道。当代文化“微薄”之至,这其中却独少了“厚重”二字。不论历史还是文化,都需要“厚重”来承传它的精神和灵韵。这其中,“文学”的力量不可或缺。如此,手机文学的兴起是时代的必然。
    在“为全民阅读谋创崭新未来”的号召指引下,希望手机文学能在一个线性的文化承传中与时俱进,也在新潮和时尚的脉搏里历久弥新。(姜申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方向博士后)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2 18:10 , Processed in 0.10031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