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是城市战略的核心元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6 13:4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是城市战略的核心元素

近年来,许多城市的领导者、规划者对城市战略进行了反省和重新设计。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提出文化城市的战略构想,其中既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西安等大城市,也有大连、苏州、深圳、洛阳等中等城市,还有如潮州、淄博、扬州、吐鲁番、运城等小城市。
广东省几年前就在全省扶持创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今年7月19日,他们以佛山市南海区全城为对象,建立全省首个文化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希望通过体制与市场的力量、通过外力与内力相结合的方式,加速佛山市南海区的战略转型。上述现象启示我们,要从文化作为核心元素的角度,从综合改革发展的广度去理解文化与城市的关系,去研究城市的战略和城市的未来。
开启文化为轴心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生了诸多区域现象,比如浙江模式、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还有许多城市现象,比如南海模式、顺德模式、昆山模式。这些现象与模式基本上都是从经济现象、经济特征方面去描述区域与城市发展战略。更进一步来说,这些现象与特征指向的内容就是工业或者说是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工业制造业的范围极其广阔,既包括高新技术制造业、也包括传统制造业;既包括内源性的,也包括引进资金与技术形成的外源性的工业制造业。中国的许多城市尽管在所拥有的产业门类上相差极大,但在成为制造业城市这个定位上,各个城市异曲同工。譬如,深圳过去提出要在高新技术制造业上领先一步,浙江嵊州则长期努力构建领带大市、领带强市和领带都市。
中国工业制造业的另一特征是大量产能密集于低成本、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过去30多年,中国产生了一批类似中国领带之都、中国泵阀之都、中国打火机之都、中国小家电之都的城市。这些城市生产出的相应产品的产量甚至占到世界产量三分之一以上。但是在相应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方面,多数城市又高度落后,技术来自欧洲、品牌倚重美日韩等现象随市可见。
概而言之,以制造业为轴心就是前30年的核心城市战略。围绕工业制造业,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工业制造业名城,城市性质是生产性城市,城市的功能是基于生产链、产品链的区域分工,城市品牌被具体化为产业品牌,城市发展的道路可以被简称为三大步:制造业的大市、制造业的强市、制造业的都市。在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上,产业产品的数量大,但效益不高、素质不高。
以制造业为轴心的城市战略是中国多数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也将会是一个过渡性和转折性阶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这些以制造业为轴心的城市,在产业上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部。与此相应,这些城市也极易在全球城市体系中被迫垫底,即沦为提供资源的城市、卖苦力的城市,成为躯体城市而非头脑城市。从相对的竞争力来看,这些城市的竞争力越来越弱,空间越来越受挤压。显然,我们一方面需要制造业自身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另一方面也要靠城市战略从总体上进行功能与价值的突围。
其次,这些以制造业为轴心的城市,过去依靠大量资源和环境消耗,依靠源源不断的低价劳动力,得以维系较高的增长速度。这种增长模式在未来将注定变得不可持续。迄今,已有44座城市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今年春天以来,东部沿海多座工业城市面临招不到足够数量的劳动力的问题。六七月份,不断加大的环保压力也迫使许多工业城市的细胞——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凡此种种皆能说明以制造业为轴心的城市需要考虑转型发展。
第三,以制造业为轴心的城市,城市可用于发展的诸多资源过多地流向制造业,挤占了文化、旅游、休闲等产业的发展空间,而后者的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突出矛盾。比如在建设用地上,工业用地的增加就意味着文化服务业用地可能要有所减少;在财政上,用于扶持工业企业的资金增加较多就意味着文化产业的份额增加较少等等。
以制造业为轴心的城市,必须实现向文化为轴心的城市转型。这是中国城市必经之路,也是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市功能与性质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德国鲁尔区从“煤钢之都”转型为2010年欧洲的文化首都;美国的匹兹堡改造了破旧的工业区,成为文化、博览、旅游城市;伦敦在21世纪初定位于“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及世界级文化城市”……以上这些案例都值得借鉴。
让立体的文化进入城市战略
文化城市、文化立市、文化城市战略等概念,在很多地方刚刚提出,就引起怀疑:轻飘飘的文化怎么能够支撑得住一个城市的今天与未来?其实,这里关键是对文化的理解问题。只有依靠文化轴心去形成多个立面,才能支撑起一个城市的发展。这显然是个“大文化”的概念,它包括城市的文化精神、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等方面。在这三方面当中,文化精神是灵魂,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犹如两臂、两腿,缺一不可。
在以制造业为轴心的时期,城市显性的指标是其产业与产品数量、经济绩效。许多城市在城市战略方面,都强调所谓迈向某某大市、某某强市,正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在以文化为轴心的时期,城市应该通过若干城市符号、话语、理念强力维系对一座城市的高度认同。这类符号、话语、理念表达的内容远超城市的经济数量和效益,而是涉及一个城市的价值、规则、体制,以及相关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如同硅谷的城市精神是创新,米兰的城市精神是时尚,我们也应该有这类脱离了具体产业与产品的城市精神。这类城市精神可能基于我们城市的传统,可能生发于曾经辉煌的产业,也可能是对城市的各种定位加以综合,还可能是从未来的愿景中得到的灵感。
文化产业是支撑文化城市战略的一只胳膊、一条腿。作为城市战略支撑点的文化产业,一般都具备这些特征:一是形式方面,具有公司或集团的特征,强调规模化、拥有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二是内容方面,要以文为业,要以文化的瓶子盛满文化这壶美酒,比如演出、音像、影视、文化旅游、艺术品经营。三是本地特色方面,有的城市的文化产业主打推广本地特色旅游产品,经久不衰。这类例子比比皆是。有的城市的文化产业,十分注重为当地特色制造产业提供研发设计或品牌营销价值。例如深圳提出建设与发展“中国设计之都”的理念。
文化事业是支撑文化城市战略的另一只胳膊、另一条腿。文化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文化领域,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那么公益性文化、高雅文化的供给往往不足。许多城市的舞厅、卡拉OK厅、夜总会发展很快,但有些智力型、全民受益性质的图书馆、博物馆的经营不令人满意。流行音乐晚会、选美比赛等获得较多引进,但是代表城市文化欣赏水平的芭蕾舞、交响乐等则曲高和寡。这些都表明,仅仅提出发展文化产业依然不够,必须通过政府之手,弥补市场力量不足,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当然,政府在这方面的做法,也不能背离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不能通过政府大包大揽的方式去解决投入等问题,而是要探讨文化事业的自我积累机制、探讨多渠道的投入方式,长效拓展路径。
从城市战略的研究角度来看,城市精神等内容贯穿于城市战略的始终,并较多体现在城市形象、城市品牌等环节。文化产业是城市战略的支撑性和主体性内容,是实现城市增长的主要依托。文化产业极其关联产业必须持续增长,在全市生产总值的相对份额不断上升,带来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保持城市的经济活力。文化事业则是城市居民可以共同消费的基准产品,是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幸福指数的主要指标。一个完整的文化城市,只有充分地体现这三大类要素,才能说是城市的神与形俱在、名与利共存、增长与发展内在协调统一,才能从“无感增长”过渡到“有感发展”阶段。
文化城市的大未来
将文化作为城市战略的核心元素,城市将重新确立发展的目标、任务,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恰如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发展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这一发展过程将是长期的过程。截至目前,我国已有650多座大中城市,有200多个小城市,还有19234个小城镇。有的城市已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有的城市还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城市的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对于经济发达、具有良好文化产业基础的城市,可以推动它们由工业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型。而对于那些经济基础较弱的城市,还将处于城市文化、城市经济的累积期。无论是哪种情况,迈向文化城市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欧洲著名的钢铁煤炭之都——德国鲁尔区,也是经过近半个世纪,历经若干阶段,才较为成功地发展为文化都市区。
这一发展过程将是根本转型的过程。围绕文化这一核心元素,城市的性质、地位、功能等都将发生根本的转变。城市的目标是发展成为各类文化名城、名镇。城市将演变成为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消费强劲的服务业型城市,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将基于功能互补,呈现最优规模与最佳竞争力的良好匹配;城市品牌得到充分培育,一批代表时尚、创意、绿色、可持续、包容等精神价值的城市,将充分展示自身风采。
这一发展过程将是全面提升的过程。在精神文化层面,经过长期努力,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城市理念分别得到提炼、发扬和融合。在产业层面,文化产业将呈校梯次进步的状态,逐步达到高度发达。文化产业已不再是这个城市能够提供什么(生产主导型),而是取决于人们的需求(消费主导型),并最终实现由技术和制度互相结合来创造消费。在文化事业层面,由公共财政支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文化公共事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消费和高雅文化消费保持在合理的较高水平,成为体现城市品味的重要指标。
这一发展过程将是系统再造的过程。城市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从工业制造业为轴心,转向以文化为轴心,城市实际上要经历一次完整的成长、成熟、更新的全过程。在这个更新过程中,城市对自身的功能要进行再调整,对原有的空间格局要进行再利用。原先工业制造业赖以生存的空间,可能要通过拆迁、改造和建设,变成繁荣的文化街区。城市的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面临着重新塑造,呈现全新面目。政府、市民、社会组织共同治理城市的模式将有效开启,网络问政走向网络行政,一系列公共对话平台取代封闭的行政办公会议,成为市民表达意见、参与城市公共管理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增长和就业格局将会打破,新的发展空间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
将文化元素作为城市战略的核心,理论的探索刚刚开始,城市的实践也刚刚开始。决策者、规划者的思路转变是首要问题。其次还要逐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在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目前一些城市设立的文化产业办公室,在人力调配、政策研究方面已经捉襟见肘。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更有效地将土地资源用于文化产业发展?如何完善文化事业的公共平台构建?如何创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投融资渠道?如何创造条件催生更多数量更高素质的文化方面人才?……急于求成不行,但如果对城市战略的转型没有高度认识和有力行动,注定要在以文化为轴心的时代错失机遇。(中国艺术报 冯奎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2:00 , Processed in 0.0727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