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0 12:2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记于漪老师和她培训班中的学员

黄荣华
题记:2006至2011的五年间,我先是作为学员参加了“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的学习;之后作为指导教师参加了“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和“上海市郊九区县语文教师培训者培训班”的培训,负责高中段的日常工作。因为这三个培训班的主持者都是于漪老师,所以我能一直跟着于老师学习,倍感幸福。几年间,于老师对我的影响包括了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三个培训班中,我也有幸结识了上海各区县中小学骨干教师近百名,其中高中段教师40名,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这里我借用王充《论衡·超奇》中的名言——“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做题,统摄我在培训班中亲见亲历的故事,以诠释作为培训者的于漪老师看“学员”的眼光,以及这眼光中“学员”的风范。


有一种眼光叫“点燃”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2006年进入‘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后,于老师的言传身教,特别是于老师对语文及我们这一班‘孩子’(她把我们看作孩子,常笑着说:看你们这些孩子)的赤诚,感染了我,点燃了我,使我几尽熄灭的语文教育理想之灯重新在心中燃起。”在这里,我要把这句话中的“我”改为“我们”。

1五年间,我听到于老师提到次数最多的学员,应当就是“陆宏亮”(2006—2007“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学员,现任教于复旦大学二附中),因为他几年间从未间断过向于老师学习,且不断有大的收获。
2006年6月,基地刚开始课堂实践,陆宏亮试教《孩子和书》,于老师去观课,我也随于老师一同前往。课上下来后,于老师问我怎么样,我说还好。于老师说课不怎么好,语气很平缓,但很快又说,这个孩子功底不错,表达有时能感到文气流动,这难得,可造就。评课时,于老师先真诚地谈陆宏亮的优势,接下来分析了课文,实际上是委婉地表达了课堂处理教材不够理想的意思。陆宏亮一点就着,他后来多次说,于老师的这次评课让他一下子就醒了,许多东西一下子被打通了,更明白路该怎么走了。
2006年10月,陆宏亮在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20年庆典上,成功展示了《大树和我们的生活》的教学。2008年,这节课被推荐到“首届‘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展示。2009年,陆老师以《滹沱河和我》的精彩课堂,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10年,他的《真实,文章生命的底色》被评为上海市中学写作教学的精品课;2011年,他的《“望道”》又被上海市教卫党委推举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优秀“红课”。
老师太爱陆宏亮这个“功底不错”的“孩子”了,在为他指点课堂教学的同时,还不断给他提升书面表达的机会。她多次说:教师是要培养的,是要给机会锻炼的。2008年,陆老师参与了《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的整体策划,独立完成了其中的《启智》的编选;2009年,陆老师参与了《我爱你,中国》的整体策划,并担任了副主编。
但就是这位才子型的教师,对语文的热情与我有着非常相似的经历,虽然他比我要小八九岁。是到“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他才一步步向着大家走来。

2对沈一敏(2006—2007“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学员,现任教于上外双语学校)的喜爱,于老师是毫不掩饰的。多年来,只要有人提起“沈一敏”三字,于老师的眼睛就格外地亮。
记得是“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开班不久的那次备课,备鲁迅的《拿来主义》,沈一敏老师发言,谈的是周海婴的《鲁迅是谁》。她一边引述周海婴的观点,一边加上自己的阐发,引来了于漪老师特别注意的目光。从此以后,于老师对沈一敏就别具目光了。
在于老师这种目光的激励下,沈老师也特别地勤奋,勤奋地上课,勤奋地读书,勤奋地研究,2009年获得了“信宏杯第二届上海市语文大讲堂‘语文教学之星’”称号。

3李金涛(2008—2010“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员,现任教于上外附属大境中学)是一位很有资历、很有功力、上课很讲究艺术的老师。备课、评课的发言,读书的交流,作业中的提问,都有很到位的见解,总能获得大家的掌声。

李金涛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借助文章的外在形式,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文章的内在逻辑与情思,同时也使学生走近了伟大的马克思,走近了伟大的恩格斯。观课时我就想,这就是语文,这就是语文德育。只是外在形式,那是不能入心的死知识;没有形式的内容,那同样是不能入心的死知识。两者都是死的语文,而活的语文是披文入情,得鱼忘筌。李金涛做到了。

讨论时大家都对李金涛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于老师说,“教师通过内容的理解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结构,很有特点”,“这可以说是找到了文本个性与学生个性很好的契合点”。我很少听到于老师对哪一堂课给出这样高的评价。当然于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认为,以李金涛的功力,完全可以更多地融入一些“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内容。所以,她希望课后再“加加班”,为学生补补这方面的内容。

2009
年12月,李金涛老师被推荐参加第二届“两岸四地同课异教”活动,向来自香港、台湾、澳门及大陆十几个省市的教师展示《〈指南录〉后序》的教学。用同行们的评价,就是“上出了艺术境界”。

但也就是这样一位教师,对语文也与我有着非常相似的经历,是进入“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他的热情被重新唤起。因年龄相当,文化背景相似(都是从外省引入),所以我们谈得很多。2009年10月,我们一起参加在绍兴举办的“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住在一个房间,畅谈几近天明。也是在这个晚上,我们相约一起干下去。



4马伟(2010—2011“上海市郊九区县语文教师培训者培训班”学员,现任教于闵行中学)在培班结业仪式上对我说:要不是参加这个班,就打算混混算了。现在想想,以前的想法实不该。我说,我在参加基地之前,与你的想法一样。他用吃惊的眼光看着我。

马伟很有才,会写诗,演讲也充满激情。但培训班开始时他并不投入,后来慢慢变得很活跃,很投入。他说,听于老师的报告,听黄玉峰老师的报告,听陈军老师的报告,听老师们一堂堂课,听老师们的一次次探讨甚至争吵……一次次将他唤醒。
所以,马伟老师5月26日在培训班面向全市的教育论坛上,才有了那样的渴望。他说:期望有一天我能有一套适合中学生渐进阅读的丛书,而主编是我的学生。


5回忆一年来参加‘市郊九区县培训者培训’体验,我感受最强烈的是三个方面:重新点燃了我们的教育激情,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导师引导并帮助我们建立起了一支合作共进、亦师亦友的专业团队。今天是受培训者,明天将成为区域培训者,将承但起‘种子’的职责。我们完全可以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借鉴这次高端培训形式与相关内容。”

“向于老师致敬!我辈定将勇担重责!”

上面是陶洁(2010—2011“上海市郊九区县语文教师培训者培训班”学员,现任职于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5月26日在培训班面向全市的教育论坛上发言中的两段话。这两段话,确实是培训班多数学员的心声。
在这个班的40名学员中,一多半是教研员,校科研室主任、教研组长,还有一部分是普通教师。在与他们的接触中了解到,他们有些从来就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班的培训,对这样的培训有着别样的体验,更有着别样的收获。因此,他们特别珍视这样的培训,也特别地努力。像陶洁、马伟、杜虹(上师大二附中)、钱春(市三女中)等,还多次带来自己的徒弟或同区或同校的老师一同参加培训班的活动。
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他们逐步地产生许多关于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培训的共识,产生了对于漪老师和这个培训班的依恋之情。6月3日晚的结业式上,学员们不约而同地高声向于老师表达感激和祝福。

记得这个班招生完成后,于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提升上海郊区教育质量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一定要把这些老师培育成优良的种子!

现在,就如陶洁老师所言,这批优良的种子已撒播到了市郊九区县了。我相信,到时定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6杜虹(2010—2011“上海市郊九区县语文教师培训者培训班”学员,现任教于上师大二附中)是不得不说的一位了。她对培训班最后只安排两位男教师(闵行古美高中的简振雷、市三女中的钱春)在复旦附中上全市展示课很有意见,如果是安排女教师上,她就一定有机会了。在结业式的谈话上,她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我当时就表达了歉意,并邀请她今后一定到复旦附中来上课。这次真的很抱歉!原打算安排四位学员上课,她就该上了。只是后来考虑时间实在太紧,就只好少安排两位了。其实,在这个班中,老师们的课上得都很有特色,且许多课都可以展示,除杜虹外,还有侯云频(松江一中)、卢小东(浦东老巷中学)、贾军(青浦高级中学)、陆晓东(青浦高级中学)、倪超(嘉定一中)、庄骏(奉贤教师进修学院)等等。

我与杜虹老师还有一个约定:培训班是结束了,但下一期于老师培训班的活动还得通知她。我们将一同学习,一同前进。好样的,杜虹!


有一种眼光叫“点化”


进入培训班的学员多数都已是区或市优秀教师。于老师多次说,给这样的教师培训,非得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实现,否则就无效,无用,无意义。这样的培训应当是“活的语文教育学”,具有“生成”与“点化”的双重特征。因此,作为培训者,应当练就“点穴功”。

1兰保民(2006—2007“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学员,现任职于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是基地学员中交往非常深的一位。我们在一起,常常谈得很投机,因此无话不谈。我知道,他在1998年就被评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2010年又被评为全国百佳语文教师。但兰保民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课堂上。他教《梦游天姥吟留别》真的是教到了境界。教高中的老师都非常清楚,《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很难教的,最难把握的是李白那种将天地人三者融于一体的瑰奇与梦幻。不要说领着学生感受、理解、进入,就是教师自己也很难真正进入。但兰保民不仅自己进入了,还领着学生一起进入了;不仅领着学生一起进入了,还领着所有观课的老师一起进入了。观课者中还有于老师。

那天评课,于老师用很欣赏,或者说很钦佩的眼光看了兰保民好一阵,才开讲。这种眼光足以说明她对这一课堂的满足了。果然,于老师用了不少时间点评课堂的引导力,对寻找李白“心路历程”的设置与执行尤其肯定与赞美。但最后于老师还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这“心路历程”没有走到底,没有将“开心颜”的“颜”字完全贯穿起来。

这个要求确实是很高了。我想,于老师为什么对兰保民提出这样高的要求?因为兰保民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从于老师最后期许的眼光中,我看到了这一点。

据我了解,兰保民老师对老庄、对《易》都有很深的探究,对古代文化多有会心。这正是兰老师抵达高度的重要的文化支撑。


2基地在金山华师大三附中开课,王志斌(2006—2007“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学员,现任教于上海市市北中学)讲《最后的长春藤叶》,课堂效果非常好。下课后王志斌走到于老师身边,说:“于老师,两个地方调整后,上起来果然更顺手些。谢谢您!”原来是上课前于老师看了王志斌的教案,建议加两个小环节。王志斌很快理解了于老师的意思,并在课堂上很好地执行了。

王志斌上课很会“放”,“收”得也很好,但不如“放”那样每次都很好,有时还“收”不住。于老师很了解王志斌这一特点,这次建议加两个小环节都与“收”有关,一是对小说结尾做了分析后,让全班同学齐读小说的最后一节;二是对贝尔曼的形象做了分析后回到课题“最后的长春藤叶”,提问:这幅“最后的长春藤叶”是否只能由贝尔曼完成?前者是课堂告一个段落的重要形式,后者看似是引出新的话题,实质是在新话题的讨论中更好地完成对人物形象的欣赏任务。

王老师的这堂课后来被推荐到全市展示,成为了语文课堂落实“两纲”教育的示范课。

3在“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学员中,顾燕文(2006—2007“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学员,现任职于金山教师进修学院)是最辛苦的一位。基地活动多,她每次往返需要在路上奔波近4小时,但她每次都到得很早,且从不早退。这辛苦的背后,是顾燕文一颗好学的心。做笔记,讨论发言,外出活动,她都是最有“腔调”的几位之一,基地的作业她从来就是完成得最好的几位中的一位。看到她这样的学习热情,于老师多次说,如果这个基地不能为大家提供优质高效的培训,就是对不起大家,对不起教育。

基地确实给学员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培训,包括顾燕文在内的所有学员,结业后都还在不时的怀念这种培训。所以,只要有可能,“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的学员就会到后来于老师主持的“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和“上海市郊九区县语文教师培训者培训班”蹭课。顾燕文更是通过笔试、面试,成为了“上海市郊九区县语文教师培训者培训班”的一员,并被推举为班长。

在培训班的一年中,顾燕文又成了最辛苦的一位。除了与在“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一样态度的学习外,她还多了一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她还是培训班最有收获的几位学员之一。在5月26日面向全市举行的“上海市郊九区县语文教师培训者培训班”教学展示与论坛活动上,她所作的《关注学情,提高课堂有效性》发言,获得长久的掌声,也获得了于老师的高度评价。于老师在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中,三次提到顾燕文的发言,多次说:“顾燕文长大了!”

确实,顾燕文老师长大了!她现在已是金山区高中语文教研员了!

4戴绚(2006—2007“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学员,现任教于华师大三附中)是快人快语,走路也比一般人频率快。个子很高,还喜欢穿高跟鞋。于老师有一次说:“戴绚真是个快人!”

快人戴绚上课也很快,语速快,节奏快。那次她上《项脊轩志》,观课的老师都感到了快。但问学生是否能跟上,学生都说能跟上,习惯了戴老师的快,慢了反而会不适应。于老师感叹,学生都是可塑的!

不过评课时于老师还是谈到了课堂“快”与“慢”的辩证关系,快人戴绚还不时快速追问一些问题,引得大家阵阵笑声,可谓“快意”阵阵。

但这次评课还是给戴绚带来了一些思考。在学习总结中,她说:“从此我时常在课堂上提醒自己,有的地方要慢一点,再慢一点。”

两年后的一次聚会上,快人戴绚依旧快言快语,快来快去。但她告诉于老师:她现在的课因为有“慢”的意识,更有节奏感了。

现在,戴绚老师已是区学科带头人了。



5只要与李琳(2008—2010“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员,现任教于杨浦高级中学)说三句话,肯定就要谈到读书。如此喜欢读书的人,实在不是很多。有时候我会在李琳面前感到很惭愧,因为她提到的书有些我没有碰过,但都是名著。

李琳爱书、读书、谈书的特点,也多次被于老师提及,多次被于老师作为榜样提倡。那次讲《回忆鲁迅先生》,李琳的这一特点使她的课堂增色不少。在课堂的最后,她将萧红多次写的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的结构与课文的结构进行比较设问,使同学一下子明白了萧红这篇文章(课文)的匠心所在。于老师在评课时说:“李琳是喜欢读书的。喜欢读书是语文老师的品格,喜欢读书因此也使今天有了很精彩的文章结构分析,使学生对文章有了新的认识。”

喜欢读书的李琳有时也可能为书所累。据说,她在试教《回忆鲁迅先生》时,引用了大量资料,因为都是她平时读书的相关积累,一下子舍不得放弃,结果使得课文的主调被淹没在资料之中而不得鸣响。最后当然在于老师的指导下做了调整,删繁就简,课也上得很成功。

实训结束后因有事与李琳老师有过几次电话联系,电话中的李老师也要谈书啊。我想,做李琳老师的学生是很幸福的,因为常常可以抛开烦恼的应试而遨游在书的海洋中。


6王希明(2008—2010 “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员,现任教于复旦附中)应当是实训基地高中段学员中年龄最小的,仅28岁。年龄小学问可不小。2008年暑期,基地请夏中义教授做报告,互动中王希明与夏教授的对话引来了全场多次长时间的掌声。这也使得于老师对王希明刮目相看。后来于老师在私下里多次对我说,这样的人才难得,要好好爱护,要好好培养。

王希明不仅学问不小,很有灵性,而且非常勤奋。基地两年多,他不仅全勤,而且帮基地做了许多杂事。基地编《语文可以这样教》时,前期的组稿、统稿工作,高中部分都是他做的。特别是每次实训研讨,他必然发言,必然发问。有一次于老师当着王希明和大家的面感叹,就要有这样的精神啊!

理所当然,王希明老师成长之快也是必然的。上实训课,参加论坛,都得到好评。2010年获“信宏杯第三届上海市语文大讲堂‘语文教学之星’”称号。


7
张燕(2008—2010“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员,现任教于南汇中学)多数时候总是安静地听,安静地记,安静地说,与人讨论,也是很安静的样子。但在一些关键时候,张燕有很强的爆发力。所以她在“从抗震救灾谈民族精神的新解读”的论坛中这样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可以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显露,但在紧急关头、重大事件中,更容易瞬间爆发。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可以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逐步成长,但更能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熔炉中显现本色。”所以她在讲《草莓》时,蓄势到课的四分之三处,激情一泻而出,倾泻而下。善于蓄势,蓄到饱满,蓄到通透,最后如江河决堤,滔滔而下。这是上课的一种高境界。不知张燕其他的课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设计?

张燕的这节课也引来了一些争议,主要是多媒体的运用。显然是用得多了些。当时有老师还干脆说这样的散文教学可以不用PPT。于老师最后给出了自己非常明确的观点:PPT未必一定要用。用就要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绝不能为用而用。但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语文教育服务,是每堂课都须面对的问题。有的老师还是一支粉笔打天下,拒绝现代技术手段也是不对的。语文教学不应当赶时髦,但语文教学应当与时俱进。这与时俱进就包括技术手段。

非常感谢张燕老师的这节课。是它引发的这次讨论,使大家对多媒体的使用有了一个很明确的指导思想,此后大家上课都能较好地把握。


8选择《关汉卿》上实训课,显示了程元(2008—2010“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员,现任职于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的高度自信。程元是徐汇区的高中语文教研员,进基地之前就已很有“腔调”了。上《关汉卿》有几个难点:课文虽是节选,但依旧很长;《关汉卿》的主要内容不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学生对话剧很陌生;话剧台词的把握很难;作为戏剧学习,必然要有对戏剧矛盾的处理,而学生在这一块上几乎还是空白。但程元的课让观课者不时眼睛发亮,因为她上出了新理念:开放性、生成性、文本个性、学生个性,都得到了尊重。李琳老师的评价恰如其分:程元老师选上《关汉卿》很有挑战性,对学生是陌生又熟悉,陌生是指它的样式——剧本,熟悉是对关汉卿这个人有一定的了解,曾经学过《窦娥冤》。她从学生的预习入手,目中有人,在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贴近学生设计了这堂课。很直观、很巧妙地从表格入手,敏锐地抓住了两位学生预习作业的差异,后者多了王著,从而将剧本的几组矛盾关系展开。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并引导学生进入“陌生又熟悉”文本。

但于老师对某些学员常常有更高要求,因为她觉得他们完全可以抵达更高的境界。对待程元也是如此。于老师在夸奖这节课的同时也指出,如果“收”得更好些,这节课的境界就更高了,“开放的设计很好,这课放开来可以纵横万里,但是一定要收进来聚意点睛”。说完这句时,于老师用深长的眼光环视全场。上课要“聚意点睛”,于老师对全体学员的要求也正是于老师评课时常用的手法。


9实训基地的第一次展示活动,是面向全市的“‘从抗震救灾谈民族精神的新解读’论坛”,高中段仅三名学员有机会登台。其中的一个机会给了鲍润霞(2008—2010“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员,现任教于文建中学),原因是她交的演讲稿《感受汶川诗歌精神》角度好,思考深,情感浓,且有演讲稿的特色。于老师看后只提出一个小小的修改意见,说有实力。
       讲实训课时,鲍润霞选择了《我有一个梦想》。看她的教案,观她的课,都能感觉到,她对演讲及演讲稿文体教学很有自己的心得。她将马丁·路德·金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融入文本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中展开教学,获得大家的称赞。
尽管如此,于老师最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这篇文章也是美国中学教材,美国学生读此文章和我们中国学生读此文章感受会一样吗?肯定是会有较大的差异的,那么我们中国教师讲授此文和美国教师讲授此文能一样吗?当然应该是各有侧重的。美国有美国的政治历史,有他们的民族精神,有他们的林肯解放黑奴宣言等等,因此,在美国可以无条件地讲授非暴力抵抗,在中国我们重点落实的应是“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讲授这篇文章时,价值观要做一个符合国情民情的恰当定位。
鲍润霞老师后来与我交流,说于老师的评课让她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文本个性和接受主体个性的结合点所产生的教学点”。我想,不只是鲍老师,应当是所有参与讨论的老师都明白了。



10瞿平(2008—2010“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员,现任教于华师大二附中)是北京人,在上海教书。她选择《想北平》上实训课就比别人多了一重理由。果然,她的课让我们看到了在上海的一个北京人讲一个北京人写的《想北平》有一种怎样的“北京情结”。她的切入点,她的展开方式,她课后表达的遗憾(她觉得没有完成教学设计),都能感觉得到,在她的心中,北京那一个“好”字。

课后讨论,有些老师认为《想北平》的情很浓,瞿平的课则过于理性。因为当时时间很紧,没有来得及展开谈。我以为这其实是一种不成熟的说法。情浓的文章固然要感受浓情,但更要以理性化情。大理的背后是大情。高中的语文课要感情,要悟情,更要述情。讲情很浓的课文,若没有述情,台阶是不高的。因此,应当是“感情→悟情→述情”三者的有机结合。“述情”其实是讲理。若你是一个特别能讲理的语文老师,不妨多讲讲理。现在的语文课堂不是理多了,而是理少了,有的甚至毫无道理。我观瞿平这堂课,主要是讲理。讲理应当是高中语文课堂的重要一极。

于老师当时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辩论形式好,但辩论内容可商榷。因为这篇文章的关键不在“说出”或“说不出”,而在以“说不出”“说出”。两者不是对立,而是一个为另一个服务的。由此,于老师引出了另一话题:要更全面的理解文章,才能把理说得更在理,把理“说出”。

爱讲理的瞿平老师现在是越来越会说理了,已是“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班主任带头人,参与市优秀班主任的培训工作。



11方德平(2008—2010“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员,现任教于金山中学)能做先锋,也能殿后。基地第一次面向全市的论坛他是主发言者之一,最后一次实训课他是授课者之一。

上论坛发言,与鲍润霞一样,是因为他的演讲稿有特色。讲实训课的时间是他自己的选择。论坛他讲的是《重拾英雄主义》,授课他讲的是《告别权力的瞬间》。于老师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说方德平胸中有英雄气。抗震救灾,需要英雄的品格;告别权力,同样需要有英雄的品格。华盛顿的英雄品格体现在他的勇气、信念以及支撑这些的对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尊重、对祖国的忠诚与爱。对祖国有深厚的爱,有无限的忠诚,才会有对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尊重;如此,才可能形成信念,才可产生勇气。这也是华盛顿“告别权力的瞬间”最感人的地方。方德平老师的教学触及了这方面,难能可贵,但还可以触及得深一些。



有一种眼光叫“点染”


因材施教,就是区别对待。有的需“点燃”,有可“点化”,有的则要“点染”。“点染”有时是“渲染”,有时又是“润色”。在于老师眼里,学员有如绘画,有如诗文。经她妙手“点染”,画就更出彩了,文就更出色了。


1多次听到于老师1960年代的学生、原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轩老师言及,谭轶斌(2006—2007“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学员,现任职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是于漪老师的关门弟子。也许,讲入室弟子更合适。在所有学员中,谭轶斌是跟随于老师时间最长的一位,她大学毕业就向于老师拜师学艺,至今20余年了!谭老师上课的风范,讲话做报告的滔滔不绝,评课的灵巧与严谨、欣赏与批评的有机结合,处理问题的大局观,几得于老师的真传!难怪,于老师看谭轶斌的眼光于安静与淡定中透着无限的欣赏了!

谭老师2009年已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现在是教研室主任助理兼语文教研员,是主持一方工作的大员。看到这样的弟子,于老师的眼光怎不满贮笑意?


2陈爱平(2006—2007“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学员,现任职于杨浦区教育局)是跟随于老师时间较长的又一员大将。她是什么时候向于老师拜师的,我不太清楚,但估计一下,十几年是有了的,应当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说她是大将,是她于2009年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曾任杨浦高级中学副校长,现任杨浦区教育局副局长。也是主持一方工作的大员。
在基地学员中,陈爱平是说话声、笑声最响亮的一位。也许是这个原因,很少笑出声的于老师,有时候在陈爱平爽朗的笑声感染下,也会发出阵阵笑声。

有一次,在讨论一个问题时,好像是另一位学员马玉文说了一句什么俏皮话,陈爱平又发出了有感染力的笑声,大家都笑了,于老师也笑出了声。但很快,于老师收住了笑,说:“陈爱平呀,这个问题不能这样说。这样说不对的。”然后,用征询的眼光看着陈爱平。

至少,在我与于老师几年的接触中,这样的语气与这样的眼光是不太多见的。于老师与大家讨论问题时,多用的是商量的语气。但现在,眼光是征询的,语气却是坚定的。坚定的语气是对问题的判断,征询的眼光是对听者的尊重。这样的语气与眼光是在熟悉者之间,甚至可以说是心灵相通者之间才可建立起来沟通方式。
也许是受了这种特有方式的影响,陈爱平老师有一种很强的亲和力。这是为师者的重要品质,也是为官者的重要品质。


3认识郑洁(2006—2007“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学员,现任教于复旦附中)是2005年11月在静安教师进修学院一同上展示课,我上的是《愚溪诗序》,她上的是《老王》。讨论时专家如于漪老师、金志浩老师、步根海老师都对郑洁的课给了很高的评价。记得当时郑洁是重感冒,话都说不太出来,所以课堂上话也尽可能少说,但课依旧精彩。

2006
年我们一同进了“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在此一年多的接触中,始终感觉郑洁的话不太多,但每次发言,包括有准备的,没准备的,都很精要。

2008
年郑洁想换工作,而复旦附中正缺语文老师,我想把她介绍进来,但对她还是不很了解,之前征求于老师的意见。于老师说:“好的呀。上课非常不错,说话也不多。”

郑洁到复旦附中后,很受学生欢迎,也很得学校器重,现在已是图书信息中心主任了。

不过后来逐步了解到,郑洁老师还是很会说的,课堂上有时滔滔不绝,与要好的人在一起也是滔滔不绝。但我们之间依旧话很少。


4于老师对马玉文(2006—2007“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学员,现任教于育才中学)是很赏识的。2005年市里组织“民族精神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展示课,包括我在内的6名高中老师说课,于老师只挑上了马玉文。马玉文说的是《〈新序〉二则》。他对教材的把握以及处理方式,得到几位专家的赞赏。尤其是他以一副对联——“诚信无欺延陵季子,后季岂无子;廉洁不贪司城子罕,今子实不罕”——将《延陵季子将西聘晋》与《宋人有得玉者》教学贯穿起来,得到专家首肯。后来上展示课,果然获得很大成功。

也因此,于老师把马玉文招入基地培养。本来进名师培养基地需要“市名师后备”资格,但马玉文此时还不是。可见于老师对马玉文是多么赏识了。

马玉文老师也没有辜负于老师的期望,勤奋的工作与学习,结出了丰硕成果。2008年获静安区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奖。2010年被静安区选送参加华东师大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培养教育管理硕士班学习。


5控江中学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很高,即使在上海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群体中也有自己独特的声誉。陈霖(2008—2010“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员,现任教于控江中学)进入实训基地时,已是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了。
如何让这样的学员也真正得到提升?真正享受到实训的实效?富有针对性是其中重要的一点。为此,基地未雨绸缪,在选拔学员的笔试中,要求每人用1000字谈自己对德育实训的理解,并用1000字谈自己最希望得到怎样的培训;基地开班后,学员要完成的第一个作业就是设计针对自己成长需要的培训方案。
在笔试与第一次作业中,陈霖做得都很出色,对语文德育实训充满期待。她说自己以前对此做了一些思考,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始终感觉难以真正将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较好地引导学生一同去感悟,去理解,去享受。希望实训基地在这一点多下工夫,给她以启示,给她以指导。她的这一要求很有代表性,许多学员表达了类似的想法。于老师将这一问题拎出来,让实训基地的几位指导老师一起讨论,结合学员提出的问题制定更适切的实训方案。由此,于老师对陈霖也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此后几乎每次活动都会询问陈霖的情况。
我想,陈霖老师是幸福的,因为能得到于老师这样关注的人不是很多啊。


6那次推荐学员参加上海市第五届中青年语文教师论坛,于老师第一个想到的是胡凌(2008—2010“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员,现任教于复旦附中)。因为这次论坛的形式特别,要以谈话的方式进行,而胡凌简洁的表达、敏捷的反应与极强的领悟力,给了于老师极深的印象。所以于老师说,让胡凌去,很好。

那次基地在控江中学开课,胡凌与陈霖报的课文都是《项脊轩志》。我与于老师商量,是否让胡凌换一篇,于老师说,同课异构,很好。再者,胡凌VS陈霖,很好。让胡凌上去。看得出,她俩已较上劲了。这样互相促进,很好。
今年复旦附中招语文老师,我想把胡凌引荐进来。而胡凌2008年获“信宏杯”上海市语文大讲堂“语文教学之星”称号,2010年被评为静安区学科带头人,是区里想重点培养的对象。换一个地方,就意味着可能要放弃很多,就意味着可能需从头再来。但于老师说,她需要更大的舞台,动员她来,很好。

看,说起胡凌,于老师总是说:很好。

7我开始以为王林(2008—2010“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员,现任教于北郊中学)是男性,一是名字像,二是文章像,后来见面才知搞错了。不过至今我觉得王林很大气。她的文章,她的课堂,她的思考,都是大开大阖的。

王林的实训课是讲《瓦尔登湖》。新教材使用这么多年了,听过不少公开课,听《瓦尔登湖》的公开课是唯一的一次。因为这篇文章太难上了。文章长,文章淡,尤其是文章的描写实在是繁复,只有极少学生能很用心读完。但王林开了课,还开得让观课者都称赞,让于老师也频露微笑,实在是厉害。
印象极深的是,通过层层铺垫,课堂最后环节已把大家带到了梭罗150年前的小木屋遗址。那里堆放着一些小石块,都是后来朝圣者向梭罗表达的敬意。有一块石头上写着“健康与欢乐永存”。王林设问:如果你也站在这方寓意深长的石堆前,你将在石头上面写下什么?所有学生和观课的老师都很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心愿。最后总结时王林对大家说:重要的不是你写下了什么,而是梭罗在你心中所唤醒的生活感受。这是大手笔!将整堂课圆满了,提升了,引开了。这就是平常所言:在文本之中,又不在文本之中;在课堂之中,又不在课堂之中;活在当下,不离过往,牵引未来。

于老师在评课时说,这样难读的名篇,上到这个份上,真的是不容易。


8应当是基地开班后的第三次活动,于老师特意表扬耿慧慧(2008—2010“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员,现任职于崇明教师进修学院),说她比顾燕文还要辛苦。如果是上午的活动开始得早,她得头天赶到市区的姐姐家住;如果下午活动结束得晚,她也得住在姐姐家,引来了大家的一片掌声。

在大境中学活动的那一次,耿慧慧发言时谈到头一天刚接受了新农村培训,谈了自己的一些困惑。于老师当即表扬,说大家的学习就要有困惑,并敢于亮出来。有困惑说明有思考,亮出来,才能讨论,才能解决。随后于老师针对目前培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了不同层次培训的意义,谈了培训的适切性,希望各区教研员要更加注重调研,正确把握教研的引导意义。

还是在一次活动中,耿慧慧说现在培训有“学院派”与“实践派”的说法。于老师也当即表场,说耿慧慧就是能提问题。从那亮亮的眼光中可以看出,于老师对这样的学员是喜爱有加了。这次,于老师对“学院派”与“实践派”的说法给予了否定:所谓的“学院派”应指对国语有深厚功底,对母语学习有一整套理论的学者型教师。现在所说的“学院派”我看有点“四不像”,不是掌握几个西方的教育理念就“学院”似的,西方的理论要为我服务,如“建构主义”理论、“对话教学”理论等,最后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母语教学是实践的科学,这个“派”那个“派”是做出来的,是在课堂上摸爬滚打出来的。我们的课堂不是市场,它不需要炒作。
       耿慧慧老师因为爱思考,也一直为于老师所关注,享受着与陈霖老师一样的待遇,每次都会被问及。


9第一次作业交流,主题是“从抗震救灾谈民族精神的新解读”,郑仲仁(2008—2010“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员,现任职于闵行教师进修学院)交流的《定格于全民默哀3分钟》最得于老师的欣赏。于老师说:有角度,有深度,有气度。

最后一次书面作业,是写实训之后对语文教育的理解,郑仲仁写得最长,思考最深,也最引人注目。他的文章叫《让中学语文教学远离尴尬的途径:培养语文能力》,全文12000多字,里面有许多真知灼见。于老师看后说:这是心智的结晶。假以时日,他能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思想。非常遗憾的是,因为这篇文章太长,且很难删节,基地编辑的《语文可以这样教》只能收录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语文课有时可以借助数学思维,教“简约”;语文教师要探究哲学思辨,教灵活;语文课要体现美育情愫,教情趣;语文课要关注社会现实,教运用。仅从这几个小标题中,我们也能感觉到他思考的深度。

郑仲仁喜欢思考大问题。所以,他讲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也是大开大阖,激“大情”,述“大理”,逐“大我”。

期待喜欢思考大问题的郑仲仁老师,早日建立起自己的语文教育“大理”。


说明:因我对培训班里初中、小学段的学员了解不多,文章涉及他们较少。因此,要向他们致歉!对不起了,老师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9 19:27 , Processed in 0.12207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