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梁桂全
禅宗的改革与当代中国人如何修禅
——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学(佛学)研究中心与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华国学沙龙(一)》上的讲话 一、“禅”在今天中国的意义
(一)当今人的苦难及其根源
1、现代中国社会的反差和诸多痛苦
现代化变迁在中国的实践显示,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许多人在挣取、拥有和享用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世界却变得贫乏了。他们被物质得失和物质享受所占领和控制,失去了对宗教的情怀,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失去了精神上的财富和自由,从而也使得自己的精神生活变得荒凉冷落。他们深陷于欲海之中,醉生梦死,如行尸走肉。在巨大的物质财富的支持下,一切荒唐的社会现象、扭曲的人格都显现出来。这就是现今社会的巨大反差。对于社会大众而言,现在许多人除了面对生老病死这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外,还要面对世间功名利禄等身外物的缠绕和因此而展开的竞争,深深陷入各种社会磨难之中。在自私和贪婪思想的驱动下,这些自然的和社会的磨难又加倍地转化为人们内心的精神痛苦:忧虑、嫉妒、狂躁、困惑、滥欲、愤怒、仇恨、恐惧、悲伤、疲累、麻木、迷惘、失意、绝望等无尽的苦恼在心中随之而生。
2、痛苦的根源还在自心之中
人们为什么会面对这么多的苦难呢?只有我们冷静观察,就容易看到这种情形,对于同样一种处境、同样一种遭遇或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高兴,有的难受;有的人满意,有的人不满意;有的人想得开,有的人想不开;有的人平静,有的人愤怒……这说明,原来人的一切快乐与痛苦都与自己的心态有关,都是自己认来的。而且,同一个人,由于他的观点、态度发生变化了,和以前不同了,他对同样一种处境、同样一种遭遇或同样一件,也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和反应。所以,事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决定你的快乐或痛苦;你的快乐和痛苦取决于你有什么样的心态。人的痛苦根源还在人自心之中。
依佛教的观点,万事万物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从人的心理感受角度来说,这个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二)佛教“禅修”是医疗人心痛苦的良方
1、“禅修”是一门离苦得乐的心理艺术
自古以来,人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的苦难,这种肉体的痛苦又延伸至精神的苦恼。佛祖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苦恼问题而出家修道,并创立了佛教。后来,惠能又把达摩祖师传来的佛教禅修法门中国化,使得禅宗在中国产生了广泛和深入的影响。
佛教的禅修法门就是从自己心上下功夫,排除自心中的贪嗔痴,让自己不受外界的干扰,发现本来的清静心地,这叫做“清静法身”。这个过程的特点就是智慧观照或“觉照”,即用自己本有的超越智慧观照自己、观照别人、观照社会、观照自然,在保持自心的超然脱俗的同时,又以慈、悲、喜、舍的心态来入世和对待一切,与自然、社会、他人建立圆融和谐的关系。这样,人就能在生活中既清静超然,又随缘和众,从根本上实现离苦得乐,使自己的生命始终微笑如一。这种观照和超越的智慧,佛学上叫做“般若”智慧。
我认为禅修是自我心理疗法,是一种心理艺术。它是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将自心的潜能和潜在境界发挥出来,现实自心圆满,进而实现与周围人和物的完全协调与和谐。2500多年来,佛门广大信众对禅修法门持续不断的热衷和实践,说明了这门心理艺术的旺盛生命力和伟大价值。
2、人的智慧能掌握和应用“禅修”艺术
我认为,人在本质上是精神的。人与其他生物、特别是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就是人拥有自由自觉的精神主体或意识主体。这一精神主体不仅可以感知和思考自身与外界,还能反观和反思自身与外界,不仅有是非善恶判断,还有发明和创造能力。所以,人的意识主体本质上是自由自觉的,因而也是完全可以超越自然和社会,并完全可以自娱、自悦的。在现实社会生活,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人们的一些超常的思想和行为。例如生命、财产和性生活是人生活的基本需要,但在特殊情形下,有的人就能够舍己救人、仗义疏财、大义灭亲、甚至视死如归等;而那些有坚定佛教信仰的人更能割爱辞亲、舍俗出家。这些充分展示了人的精神的超越性,它能超越生活常规,超越自然和社会对人的思想和感情的约束。
禅修的根据就在于人的精神主体超越性。禅修就是将人的这种精神超越性的充分和巧妙地发挥出来,让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发明和创造性精神活动来实现心无挂碍的超然心态,从而达到圆满解脱和自娱自悦的心地境界。这也是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觉悟的过程,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现和成熟过程,所以完全有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正当性。
因此,人人都可以学习禅修,都可以学好和掌握这门心理艺术。每个人都能够通过排除心中的贪、嗔、痴等杂念来使自己清静下来,并超越自然、社会和自我身心的种种束缚和困扰,从而发现自己的“清静法身”—超然心态。“佛在我心,众人皆能成佛”,这句话也讲得没错。
但当人没有达到自觉,而被物质和尘世的诱惑迷住时,心中容易并常常产生贪、嗔、痴三毒,这就重重覆盖了人自心的超然本性,人就难免身不由己、随波逐流、沉浮世间、多烦多恼。佛教认为,这也是人的生死轮回的根由。
顺便要指出,其实佛学里面的有很多道理和马克思主义有些观点还是相通的。马克思主义主张人的全面解放,佛教则专注于解放人的心灵。可见,解放人的是两者的共同目标。所以,两者可以互补。但只有人心的解放才是人的最本质的、最彻底的解放,所以,如何用禅学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是有着重大的探索意义的。
3、让“禅修”法门开启我们心中的幸福泉源
人类社会有三大基本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和人与自身矛盾。在当代,这三大矛盾已经发展到了严重激化的程度。例如,环境危机、生态危机、资源危机和人口危机等都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严重激化的表现;社会犯罪和暴力现象频繁发生和不断升级,社会公德和诚信严重缺失,战争和恐怖主义威胁等,都是人与社会矛盾严重激化的表现。当今许多人所感受到的理智和情欲的冲突、物质富有与精神空虚的对照、思想信念的破灭等,特别是还有许多人走上了轻生自杀的道路,这些都是人与自身矛盾严重激化的表现。从佛教观点看来,境由心生。在这诸多矛盾或危机中,人与自身的矛盾或人的心灵危机是总根源。所以,我们对一切矛盾的解决还得从人自身心灵矛盾的解决开始。
好在人的精神主体具有超然的本性,“禅修”法门就是对精神这一超然本性的发现和回归,这是开启我们心中幸福泉源的一个法宝。我们通过禅修,可以以超然的姿态来熄灭内心的贪嗔痴等各种烦恼和世间的各种矛盾,并重振精神主体地位,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重建我们的精神生活,从而离苦得乐。
当然,“禅修”作为佛教的一个法门,还得以佛教形式的方式进行。佛法深奥,我们作为佛学研究者还是以谦卑为第一为好,不可随便造次。但作为学者,也要以科学和理性精神为第一。这两者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在当今人文精神沉落、世风日下的悲凉情形中,我们要用科学和理性的特色来广播禅风,这从某方面说更容易唤醒世间人的精神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