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诗会 用诗纪念诗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8 20:1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诗会 用诗纪念诗圣2012年02月14日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刘洋








用诗歌纪念“诗圣”
2月12日,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的日子。由河南省诗歌学会等举办的“放歌中原——河南省诗歌界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音乐诗会”在郑州宝莲祥诗歌沙龙举行,从而拉开了我省纪念诗圣杜甫大型活动的序幕。
诗声朗朗颂诗圣
诗会在古琴演奏家刘君先生对杜甫名作《春望》的吟诵声中拉开了序幕。省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于同云,省话剧院青年表演艺术家蔡小艺分别朗诵了杜甫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声情并茂的朗诵,使与会者深深沉浸在杜甫诗歌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郁顿挫的意境之中。
我省著名诗人王绶青、马新朝、孔祥敬、高金光、张鲜明、吴元成、高旭旺、萍子、李霞、钟海涛、杨炳麟、刘静沙等也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纪念杜甫诗歌。王绶青的《杜甫诞生窑》,表达了对杜甫的追思。张鲜明的《杜甫诞生的N种理由》,从诗人与时代关系的独特角度切入,深刻地阐释了杜甫作为一个史诗的书写者伟大而独特的价值。萍子的《让我遇见你》,倾诉了诗人对杜甫的崇敬。与会诗人或朗诵或即兴演讲,通过对诗圣杜甫的解读,表达了对诗歌创作和诗人的社会责任的思考。
应该这样纪念杜甫
在诗会现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诗歌学会会长马新朝说,谁说诗歌没有评判标准?看,杜甫的诗歌就是好诗的标准。比起杜甫的诗歌,我们当下的许多诗歌还缺少大爱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还缺少能够本质地反映时代生活的史诗般的力作。所以,杜甫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典范。
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高金光和省诗歌学会副会长萍子表示,纪念杜甫这位世界级诗人,最重要的是继承他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诗歌精神。杜甫的诗歌是“接地气、通民心”的,不仅记录了社会的历史事件,更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这对当代诗人的创作具有永恒的启示意义。
省诗歌学会顾问孔祥敬在朗诵了即兴创作的一首纪念杜甫的诗歌之后,久久沉浸在对诗圣诗歌的思考之中。他说,杜甫诗歌为我们指出的一条通向现实、走向人民的道路,我们应该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这才是对诗圣最好的纪念。杜甫研究家、《诗圣杜甫》的作者程韬光说,今年全国许多地方都在纪念杜甫,作为杜甫的老乡,我们应该做得更多,譬如,对杜甫事迹的整理与精神的开掘,使之影响更多的人们。
让诗歌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说到我省诗歌创作的现状,省诗歌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吴元成介绍说,我省诗歌队伍很大,仅在省诗歌学会名下就有1万多人。多年来,我省诗歌创作就主流而言,一直具有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近20年来,省诗歌学会连续开展了16届黄河诗会,已成为全国诗歌界一个知名品牌。在诗歌越来越边缘化的当下,河南诗人开始反思并自觉地增强关注现实、为大众服务的意识,并在诗歌创作和诗歌活动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具体说,就是通过组织系列朗诵会等形式,使诗歌走进厂矿、军营、校园和社区,为诗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
“诗歌只有走向大众才会有生命力。这些年,我们的诗歌朗诵活动,已经成为全国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得益于杜甫诗歌精神的影响。作为杜甫的故乡,河南的诗歌创作是有着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的,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财富。我们期望的是,让诗歌与大众越来越近,像杜甫当年所做的那样。”诗人萍子说。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1:47:1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学者重走"唐诗之路" 倡议建设唐诗之城
来源:  2006年11月28日
作者:陶缜
王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来自中国各地的二十多名学者吟诵着唐代诗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冒雨重走千年“唐诗之路”,倡议更好地传承中国灿烂的唐诗文化。
  重走“唐诗之路”是中国首届唐诗之路学术研讨会的一部分。昨晚,走完“唐诗之路”的学者们会聚浙江古城绍兴,就建设浙东唐诗之路、发扬中国唐诗文化发表真知灼见。
  中国李白文化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伟说:“唐诗作为中国灿烂文化的代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影响着一代炎黄子孙,在唐诗之路的发祥地新昌建设浙东唐诗之路,既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世界文化的需要。”
  薛会长表示,以李白为代表的唐诗文化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和追捧。法国总统希拉克相当喜欢李白的诗,他曾经公开表示在退休以后要出一本专门关于李白的诗集。在日本,有许多民间自发组织的李白研究团体,每年都组织上百人专程来到中国瞻仰和怀念这位中国“诗仙”。韩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也有专门研究中国唐诗文化的团体,对当地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表示,仅仅靠一条浙东唐诗之路难以比较完整而深刻地体现中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呼吁建设一个中国唐诗之城,得到不少专家的赞同。
  据考证,“唐诗之路”从古城浙江绍兴,由镜湖向南经曹娥江,沿江而行,入浙江名溪剡溪,溯江而上,经新昌沃洲、天姥,最后至天台山石梁飞瀑,全长二百多公里。
  从中国南北朝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开始,它就已经是诗人们、文人们向往的地方。在唐代,这条路上走过三百多位诗人,包括杜甫、孟浩然、刘禹锡、骆宾王、贺知章……当然还有李白,他一生给浙东留下二十六首诗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是这条路上的杰作。
来源: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news/2006-11/28/content_90566.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2:42 , Processed in 0.0696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