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凯:努力办好中华诗词研究院 | 2011-10-18 马凯 光明日报
| |
| 中华诗词以汉字为载体,借助于汉字方块、独体、单音、四声的独特优势,按照符合美学规律的格律规则,形成了同时兼有均齐美、节奏美、音乐美、对称美和简洁美的大美诗体。几千年来,按照这种大美的形式,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光辉诗篇,其内涵之深,形式之简,音韵之美,数量之多,普及之广,流传之久,影响之大,是世界上许多以拼音文字为载体的诗歌难以比拟的。中华诗词在记载历史、传承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交流情感、享受艺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明珠,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我们为我们的民族有这样大美的诗体,有这么多光辉的诗篇和杰出的诗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当前,在经过一段历史曲折后,中华诗词正在从复苏走向复兴,方兴未艾,形势喜人。在这一背景下,成立中华诗词研究院,办好了,必将对中华诗词的传承、繁荣和发展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从刚才几位诗界朋友的发言中,深深体味到大家对办好研究院寄予厚望,同时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听了很受启发。我也借此机会对如何办好中华诗词研究院谈一些看法,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
要办好研究院,首先要找准研究院的定位、作用和任务。换句话说,我们究竟要办一个什么样的研究院呢?在我的心目中,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研究院在中华诗词事业中应当发挥这样几个作用:
一是成为凝聚诗词人才的重要纽带。中华诗词事业的传承、繁荣和发展,归根到底靠人,靠诗人。研究院要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以推崇大家、发现和培育新人为己任,通过聘请顾问、设立学术委员会、聘任研究员、组织课题研究、支持出版书籍、开展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广泛吸引诗词人才,为他们的创作、研究和交流提供服务。
二是成为繁荣诗词创作的重要平台。现在我国公开和内部发行的诗词报刊有几百种,每年刊登的诗词新作达几十万首,相当于《全唐诗》的几倍,数量可观。但是精品力作较少,即使有,宣传推广也不够。缺乏精品力作,中华诗词就不会有真正的繁荣,更难以长盛不衰。研究院要以创作精品、弘扬经典为己任,联合其他诗词团体组织诗词人才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通过采风、笔会、出版诗集、编辑诗词年鉴等多种形式,创作、发现和推介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并推动优秀的当代诗词作品进入网络、学校、企业、部队、农村、社区,融入主流文化阵地,扩大社会影响。
三是成为引领诗词评论的重要窗口。诗词创作与诗词评论,是推动诗词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当前,与相对繁荣的诗词创作比,诗词评论已成为诗词事业发展的一条短腿,评论不多,深度不够,影响也小,有些无原则吹捧的庸俗风气也值得忧虑,这些都不利于诗词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院要带头倡导正确的诗词评论新风,坚持尊重艺术、尊重作者、尊重读者,坚持客观公正、宽容平等、百家争鸣。通过正确的诗词评论,推崇诗词大家,发现诗词新人,弘扬诗词经典,提升作者的创作能力和读者的欣赏水平。
四是成为推动诗词研究的重要阵地。研究院与其他诗词社团的一个显著区别是,要把组织研究放在突出位置上。要研究中华诗词的艺术规律,创立和发展中华诗词美学理论,推动中华诗词的继承和创新;研究古今诗词大家的作品和风格,撰写重要诗人和词人的传记、研究专著;研究中华诗词的发展史,既包括古代的,也包括近现代的,特别是五四以来近百年中华诗词的发展史;研究中华诗词的音韵学;研究中华诗词与自由体诗、民歌、歌词等其他诗体的比较,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研究中华诗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还要研究中华诗词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等。
五是成为收集诗词资料的重要文库。与上述几项任务和作用相适应,研究院应当广泛收集历代和当代有关中华诗词的诗作、诗集、诗评、诗注、诗论、诗史、诗刊、诗报等资料,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有权威的、有影响的中华诗词文献库,既为当代人服务,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在谈到中华诗词研究院的定位、作用和任务时,我还想说说它和中华诗词学会的关系。对此,我在筹建研究院的一次会上曾讲了三句话:“两个机构,一个目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适当分工、通力合作”。“两个机构,一个目标”是说,学会作为群众性社团,研究院作为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下属的研究机构,机构性质不同,但目标都是为了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诗词事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说,在领导成员和研究力量的构成上,两者是有一定交叉的。“适当分工,通力合作”是说,在功能和作用上,两个机构各展其长,各有侧重。具体讲,研究院和学会都要既抓普及又抓提高,但研究院更要在抓提高上下工夫;都要既抓诗作又抓诗评,但研究院更要在抓诗评上下工夫;都要既抓创作又抓研究,但研究院更要在抓研究上下工夫;都要既抓当前又抓长远,研究院更要在抓长远上下工夫。许多诗词活动根据内容可以一家为主、两家或几家联合开展。
显然,从上述研究院的定位、作用和任务看,要不负众望,把中华诗词研究院真正办好,实现其预期目标,发挥其应有作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办好诗词研究院有许多有利条件,主要是:中华诗词正在由复苏走向复兴,给了我们难得的历史机遇;已经涌现出一大批热爱中华诗词并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的庞大诗词作者队伍;同时,研究院依托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又有一大批德、才、望兼备的文学艺术家和文史学家,这些都为我们办好研究院创造了好的主客观条件。当然,也有些不利条件,主要是在起步阶段我们研究院的人员少,经费不足,任务重,又缺乏办院的经验。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办好研究院、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呢?刚才,进玉同志和多位诗界同仁都讲了很好的意见,我也想讲四点意见:
第一,精品立院。精品是研究院的立院之本。没有精品,研究院就没有社会存在的价值。这里的“精品”,既包括优秀的诗词作品,也包括优秀的诗词评论,还包括优秀的诗学理论、诗词史方面的文章、专著,以及举办高质量的诗词研讨会等。总之,研究院的各方面工作都要不求数量、但求质量,不图虚名、但求实效。中华诗词研究院及其各项研究成果都应当成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
第二,创新兴院。创新是研究院的不竭动力。研究院坚持创新,首先要体现在诗词创作和研究上。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是繁荣和发展中华诗词的关键。不继承,中华诗词就没有根基;不创新,中华诗词就没有活力。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更好地继承,才能永葆中华诗词的生命力。创新当然首先是内容上的创新,研究院组织的诗词创作和研究,要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生活气息,反映新意境、新思想、新情感,注入新题材、新语言、新风格。对形式上的创新,也应持开放态度。因为一部中华诗词发展史就是中华诗词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史。当然,中华诗词形式的创新,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否则会“异化”为其他诗体。研究院坚持创新,在办院上就是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搞活办院机制。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研究院本身的编制是有限的,要用好有限的编制,引入竞争机制,选用热爱诗词事业、有一定研究和组织能力、热心为诗词界服务的骨干人才;同时要广开人才之路,善于联系、组织、动员、依靠社会上各方面力量共同完成研究院的各项任务。要创新学术研究组织机制。组织课题研究、资助出版高水平的著作等等,也要引入竞争机制,规范课题管理,使研究工作既有激励又有约束。要创新资金筹措机制。在用好用活有限的财政资金的同时,采取适当形式吸引和利用社会资金,为发展中华诗词事业服务。
第三,严谨治院。这是办好研究院的重要条件。作为高层次的诗词研究机构,要树立科学严谨的治学风气,尊重规律、尊重艺术,力戒浮躁、讲求实效。要切实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形成活跃、宽容的学术氛围。要建立和完善研究院自身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诗词修养和组织能力,要有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心甘情愿、兢兢业业地为中华诗词事业的发展、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
第四,团结强院。这是办好研究院的重要保障。这里,不仅是指研究院内部的团结,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要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搞好服务工作,更重要的是,研究院不能搞“小圈子”,而要搞大团结,坚持开门办院。要广泛团结和依靠中华诗词大家,充分发挥老一代诗人词家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更要善于发现、紧密团结和热情扶持热爱诗词事业、有基础、有潜力的中青年诗人,他们是中华诗词的未来和希望。要加强同中华诗词学会以及其他诗词、曲赋、楹联社团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同高等院校、中华古典文学研究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同海外华侨、华人中的诗人、诗词社团以及国际友人中的汉诗爱好者的联系与合作。中华诗词研究院,固然要以创作、研究格律诗为主,但格律诗毕竟只是中华诗歌百花园中的一种。中华诗歌百花园中的各种诗体各有所长。研究院要加强与新体诗、歌词、民歌、儿歌、散文诗等诗体的诗人联系与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比翼齐飞,共同繁荣中华民族的诗歌事业。同时,还要与音乐、吟诵、书法、绘画联姻,让中华诗词传播得更加广泛,更加具有感染力、震撼力。
办好中华诗词研究院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团结起来,认真贯彻党的文艺工作方针,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为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诗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这是作者2011年9月7日在中华诗词研究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背景链接
中华诗词研究院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隶属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管理。诗词研究院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诗词的学术研究和创作、诗词欣赏与评鉴、组织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旨在推动中华诗词的研究和创作,继承、弘扬优秀诗词文化。
今年9月7日下午,中华诗词研究院揭牌仪式暨诗词研究与创作座谈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出席并讲话,并向与会的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颁发聘书,为中华诗词研究院揭牌。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陈进玉等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学者等100余人参加了揭牌和座谈活动。饶宗颐、霍松林、郑伯农、周笃文、李文朝等被聘为研究院顾问。刘征、郑欣淼、屠岸、王立平、赵仁珪、杨逸明、刘庆霖等在座谈会上就诗词继承与发展、诗词教育、诗词与音乐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中华诗词研究院由袁行霈任院长,陈鹤良、周兴俊、蔡世平任副院长。今后将通过聘任研究员、采风、出版年鉴等多种形式凝聚人才、繁荣创作、引领评论、促进研究、收集资料,推动诗词事业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