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站特别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9 12:2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2:24:2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教师健康 六大问题应引起注意
                                                                                     上前城小学 妥花
讲——慢性咽炎声音沙哑
教师用嗓子非常频繁。但也往往由于用声过多,没有注意嗓音保健,沙哑、失声的慢性咽炎成了常见病。海淀医院呼吸内科何平主任介绍,慢性咽炎主要是经常说话造成的,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局部活动充血、发红。
慢性咽炎在中年教师中比较普遍,大都是因为急性咽炎没得到及时治疗或反复发作的结果。患上慢性咽炎的人会经常感到咽喉干燥、灼热又疼又痒,尤其是过度劳累和气候变化的时候最明显,说话声音非常沙哑,有的人甚至出现短暂失声。清晨还会咳出粘稠痰块,经常短促而频繁的咳嗽,早上最剧烈。
此外,烟酒过度也会刺激咽喉,而如果您本来就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经常鼻塞的疾病,那么张口呼吸粉尘也能引起慢性咽炎。
推荐药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和类固醇激素。中成药可以选择嗓开音丸、清音丸,或金嗓子喉宝、甘草良咽、健民咽喉片等含片,嗓音在5-7天内可以慢慢恢复。
贴心提醒:教师的嗓音非常重要,需要多加呵护。我们提醒您多跑步、打球做锻炼,这样不但能增强体质,还会增大肺活量,为吸气、呼气和发音奠定良好的基础。运动之余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让劳累一天的发声器官功能得以恢复。平时要注意天气变化、保持口腔清洁,戒烟少酒,少吃过热、过凉和辛辣的食物,不妨多喝一些胖大海泡的茶,感觉咽喉不舒服尽量少说话,少大声说话。
给您推荐一种“计数呼吸训练法”,吸气时默念“123”,呼气时默念“4567”,呼气阶段数字量要多于吸气阶段,数字之间均匀间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若持之以恒可以锻炼呼吸肌,改善发音。
写——长期伏案肩颈疼痛
教师需要长时间伏案低头工作,姿势持续固定不变,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别容易犯肩颈痛。虽然多数人的肩颈痛只是局部软组织的慢性损伤,酸痛并没有构成严重损害,但长时间持续的疼痛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仅如此,少数严重的人还会患上颈椎病,压迫脊髓,损伤神经。所以,像马老师那样颈、肩及胸前疼痛,还会臂、手麻木,肌肉萎缩,这都是颈椎病的表现。
推荐药品:休息的时候,可以用外用药膏进行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疼痛明显的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颈部牵引,适当服用消炎痛、“颈腰神草系列”等,但要注意药的副作用。
贴心提示:很多老师工作一投入就废寝忘食,忽略了疲劳和慢性损伤对身体的磨损。因此,提醒您一定得像保养汽车那样关心自己的身体。尽量避免长期不变的伏案姿势,隔一两个小时就稍休息一会儿,做做颈椎保健操,让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及回环运动。平时可以多游泳、打球,周末到郊外走走,有利于肌肉疲劳的恢复。另外,睡觉的时候,枕头可以偏高点,尽量松软。
站——静脉曲张腿脚肿胀
下肢静脉曲张在教师中特别常见,这是一种持久站立、体力活动强度大引起的病。教师长时间站着,下肢静脉中的血液长时间不能向心脏回流,都积在腿和脚的静脉里,腿脚肿胀不说,腿上还会出现像蚯蚓一样的青筋,严重的人腿还会变黑,出现湿疹、溃疡,慢慢连站都站不住了,只能手术。
推荐药品:一般静脉曲张在年轻的时候就很容易得,但是年轻人往往不注意,非等到上岁数再治。静脉曲张通常没有适当的外敷药品,而是用静脉注射硬化剂进行注射治疗,但注射容易出现并发症,所以最好的治疗就是手术。
贴心提示:避免静脉曲张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少站着,不过教师们在讲台上站着授课是在所难免,但站着的时候可以经常活动着点,来回走走,腿脚也能得到适当缓解。再就是您不妨贴身穿一双高弹的长筒袜,保护浅静脉,减轻压力。下了课或回家没事的时候,多用热水敷腿、泡脚,做做踝关节的屈伸活动,也是种不错的缓解方式。
吸——慢性咳嗽支气管炎
别把支气管炎不当回事,得了这么多年一定得去医院看看。海淀医院呼吸内科何平主任担忧地说,粉笔灰确实对教师身体有影响,虽然现在改用了“无尘粉笔”,但无尘绝不是没有粉尘,只是比普通粉笔扬起的粉尘少点而已。所以,长期大量地吸入,对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炎症的发生有很大影响。
此外,慢性支气管炎还和多种外界及自身的致病因素有关,比如过敏、吸烟、上呼吸道感染等。特别是吸烟,长期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吸烟成为很多老师提神醒脑之剂,但吸烟却损伤了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严重削弱了呼吸道自身的净化作用,造成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严重的还能引起肺炎。
推荐药品:常用盐水漱口帮助清除口咽炎症。适当吃一些有益肺、生津、化痰作用的中药,像百合、沙参、麦冬、杏仁、川贝母等;灵芝入药、炖汤也能增强免疫力,起到润肺的效果。
贴心提示:如果您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可千万别再抽烟喝酒了,那只会加重病情,不妨多吃点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菇类的食物,补充点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比抽烟好多了。另外,天越来越凉了,为了避免气管炎复发,除了加强锻炼,最好带条围巾别受凉。
平时上课的时候可以把粉笔沾湿一点再写,用湿布擦黑板,尽量多休息,最重要的是经常进行必要的体检,尤其是胸部X光检查。时限可以因人而异,年轻健康的教师可以每年体检一次,中老年教师,尤其是嗜烟者,以及有肺病家族史、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做短期体检,如半年或3个月一次。
吃——胃肠道功能紊乱
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饮食没规律是教师尤其是毕业班教师的通病,患上消化性溃疡是很正常的。广安门医院消化内科曹涛大夫表示,胃肠功能紊乱是很多教师都有的毛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规律造成的,胃疼、胃酸、胃胀,但这种功能性紊乱如果没发展到胃、十二指肠溃疡,人们通常是不重视的。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病,有的长达一二十年甚至终生,大量的临床资料都表明,心情紧张、压力大与胃肠道溃疡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吃饭不定时,有一顿没一顿,再加上强烈而持续的身心紧张,特别容易导致焦虑、愤怒、抑郁等情绪,使胃液分泌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升高损伤胃和十二指肠而发生溃疡。
推荐药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马丁琳、胃得乐等加强胃动力的药,如果有胃出血的情况,可以喝一点牛奶、豆浆、米汤、藕粉等无渣的流食。
贴心提示: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胃肠道的病调养是最重要的。所以,建议您得把一日三餐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吃饭一定得定时定量,多吃含蛋白质、维生素比较好消化的东西,少吃太冷、太热、太甜、太咸的东西,尽量别吃地瓜等容易产酸或生葱、白萝卜等产气的东西。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放松精神、避免过度劳累,多做运动,让自己时刻保持快乐的心情。
堵——心理障碍悄然降临
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沈东郁大夫说,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却很少有人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其实,现在教师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除了在教育制度上做根本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真正的素质教育外,最重要的是关心老师的心理健康,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教他们学会疏泄不良情绪的方法。
贴心提示:人在心情不好、发脾气的时候都容易冲动,这时候不妨把你的情绪发泄一下,比如找亲人朋友好好谈谈,或痛快地哭一场,只是别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面对学生的时候,尽量让他们充满朝气的天真感染你,忘掉不快,保持好的心情,如果太难受,也可以选择休息一天,或是请别的老师代课,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
平时多运动,像慢跑、游泳、打太极拳、散步,这种缓和的运动有利于磨炼性格,消除抑郁和焦虑情绪。如果实在觉得心里难受,不妨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2:25:09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文章来源:四川教育网
作者: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
  一、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较大成份的疾病,或者说是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呈现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那些与情绪联系密切、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系统更易患这种疾病。
  
  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如地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协调。个体与环境能取得积极的平衡,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其工作和学习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3.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
  
  从整体上看,教师群体和其他群体一样,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良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2.抑郁。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
  
  3.偏执。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
  
  4.人际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时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
  
  5.敌意。主要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
  
  6.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7.焦虑。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
  
  8.恐怖。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
  
  9.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心理和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
  
  (三)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相关调查
  
  正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关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研究也就越来越多。
  
  1. 高峰、袁军(1995)采用SCL-90量表对上海市3055名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做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是小学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认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长年劳累,体质每况愈下,加上小学教师普遍责任心较强,很注意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为此过分追求人格的完善,过分限制、约束自己,关心各种细节,常有自我责备、谴责的倾向,这都成为躯体化、强迫症状的直接诱因。此外,由于社会期望值偏高,难免产生焦虑、恐怖情绪。
  
  在比较了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层面后发现,小学教师群体内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以下差异:
  ①地区差异。郊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市区的小学教师。
  ②性别差异。调查数据表明小学女教师除个别因子(这里的因子指上面谈到的不良表现)外,心理健康问题远比男教师严重。
  ③年龄差异。各年龄组的小学教师都有其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年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虑和“其他”(饮食、睡眠)比青年教师严重;而青年教师则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比老年教师严重,呈现明显差异;中年教师始终居中。
  ④学科教师差异。担任不同学科的小学教师同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调查数据显示,除个别因子外,担任语文、算术、外语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要比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严重。其中外语教师心理健康最差,体育教师相对最优。
  ⑤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差异。该研究表明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总体上并无显著差异,仅在躯体化因子上班主任症状显著严重于非班主任。
  
  2. 贾林祥、宋广文(1999)同样采用SCL-90量表对320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
  ①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不如小学教师。
  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比男教师差。除了人际敏感、偏执、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女教师比男教师低外,其余因子的得分,女教师均比男教师高。这可能是传统文化意识影响的结果。
  ③不同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其中,中师学历的教师各因子的得分均比大学、大专学历的教师低,差异很显著;大专学历的教师除了在敌意、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这四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大学学历的教师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都比大学学历的教师高。学历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层次和能力的高低,知识层次越高的教师,越能站在较高的层次上去看待社会、洞察人生,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得较准,不易产生心理障碍,而且,即使在心理状态不佳时,他们也能相应地采取措施,自觉地加以调整。
  ④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不如没有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除了在恐怖因子上两者得分无差异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班主任均比非班主任高。
  ⑤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随教龄而增高的趋势。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
  (一)端正认知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不管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前面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受教育的程度有正相关。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以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也可以坚持收集有关他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能用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使教师更清楚地知道他是否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利弊了解越深,越了解学生是否接受这些方法,就对自己了解越深,自我认识就更客观,自我概念就越坚定,评价工作就做得越全面,他对自己也就更自信。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包括很多,如角色调整的能力,从职业中获得满足和乐趣的能力,免于患上神经过敏性焦虑的能力。而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
  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比如,一个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的老教师对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员对课程提出的不同意见会处之泰然。与教育界之外的人谈论关于课程的时候,他心态平衡,语气坚定,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教师,他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对问题的直接接触更多,因而对整个教育形式也就有更客观的把握。他从实际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安全感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学生对他友好而不失尊敬,因为他帮助差生并真的使其成绩上升,因为他客观地知道教学中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正是因为他能接受这些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才有如此大的心理能量来勇敢面对失败。
  3.换个角度想问题
  客观地讲,教师是无法满足别人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所有要求的。而且,许多期望,包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期望都是非常极端的。比如,一位数学老师或许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某节课所教的数学理论,他也知道有许多他所无法控制的因素使这种希望不能实现。然而,在整年的数学教学中,他都怀有这个希望,而且,他的行为也表现出似乎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但是,他也许会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期望做一些调整。他不再幻想张三和李四能学得一样好,毕竟他们的数学抽象能力相差很多。而且,班上还有几个学生似乎根本就没想学数学。当然,他仍然很关心这些学生并给他们一定的压力,让他们知道,他希望他们努力学习,需要的话他会尽力给予帮助。
  那么,期末考试的结果是,班上有60%的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数学理论,20%多的学生可视为勉强过关,还有几个根本就没弄懂。他失败了吗?这有赖于他对“失败”的主观看法。有两种可能,他或许对自己非常苛刻,觉得远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或许会对自己感到满意:我已经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得很好了。
  采取先前想法就会有挫折感,体验到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而采取后一种想法却能心安理得地继续工作。这里想说的是,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生活中所谓的“失败”。很多时候,这种失败实际上只是教师个人主观上体验到的挫折,不一定是客观的。
  教师有时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也可以说是适时当一下阿Q。比如许多教师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班上某个学生的品行不良而受到了学校的处分。其实,教师不必因此而过分内疚自责,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所言,有些学生问题的“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并非仅仅是教育失当那么简单的事,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
  (二)调适情感
  1.情绪控制
  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主动影响。这里主要讲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教师觉得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很自然地容易把气发泄在座在自己教室里的学生身上,因为学生常常就是让他们受委屈的“罪魁祸首”之一。本来,适当地刺激一下捣蛋学生的自尊对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这一尺度,常常就可能伤害学生,也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如果教师是因为自己遇到了挫折而烦躁,并且因此而斥责学生,学生们是能够意识到的。他们不仅不愿再尊重教师,听教师的话,还可能会报复教师。
  情绪控制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从情绪本身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在这方面,如果调整得法,可以化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也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升华。
  
  2.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3.从其它地方寻求满足感
  如果教师觉得在学校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试着在教室以外寻求成就感。培养一项有创造性的爱好,比如集邮、写作等等,是一个好方法。个体能够随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到满足。
  另外,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这一点对于中小学教师尤为重要。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弥补。而没有配偶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教师很难在工作之外获得情感上的舒缓和心理上的安慰,因而很容易产生孤独、忧郁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
  (三)改变行为
  1.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预防焦虑的途径之一。当多种角色发生冲突时,当教师已分不清自己是谁的时候,焦虑就容易产生。事实上,教师适应职业生涯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会扮演好合适的角色。在新教师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几乎把时间都花在教师这个新角色的学习上。当教师开始觉得他所扮演的这些角色有效而且合适时,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的焦虑水平就会减低。因为这时,即使面对在教学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各种情况时,教师也知道该做什么,该如何要求自己,如何要求学生。新教师的许多焦虑之所以会产生,大多是因为他们不能预料将发生的事,更不知道如何处理。通过职业角色学习,可以减轻或消除教学情境的这些不确定因素和难预测性。这样,角色学习也就帮助教师消除或降低了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焦虑。
  当然,角色学习也有它的弊端:一些教师太依恋于现在所扮演的角色,即现在所使用的教学法、所采用的教材、所例行的程序而不愿尝试新的方法,接受新的思想。事实上,他们是害怕如果放弃已经证明可行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也许效率不高),他们会再一次体验曾体验过的焦虑。如果学校领导强行执行新的教学手法,教师很有可能会产生焦虑、烦躁、无奈、甚至怨恨等消极情绪。
  2.个别或集体讨论
  与其他众多的教师进行讨论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压力和烦恼的好办法。人们甚至教师自己往往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所以许多教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情愿压抑自己的情绪,在强烈的心理压力下继续工作,也不愿与其他人讨论问题或是寻求帮助。他们害怕(有时这种害怕也不是全无道理)承认自己在教学中有困难,教学工作有待改进就等于承认自己能力不够或教学失败。
  其实,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有困难,没有人是样样精通、无所不能的。与同事交流讨论不仅是解决问题、增加工作经验的好方法,而且也是获得所需支持的重要途径。
  3.坚持锻炼
  前面曾讨论过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不过,教师在体育锻炼时应注意量的问题,不要适得其反,因疲劳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4.寻求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能提高教师的理解力,使他们和学生、同事一起工作得更好。杰西德(Jersild,1962)等曾对来自小学、中学和大学的111名接受过心理治疗的教师进行了调查,以研究心理治疗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结果表明,95%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学生;89%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有更大心理承受力去接受那些有敌对、愠怒、反叛情绪的学生,并能更好地教育他们;73%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提高了他们走近那些畏缩、难以接近的学生的能力。接受调查的教师还说心理治疗使他们更喜欢自己的同事和伙伴,更喜欢本职工作。
  杰西德研究中的许多被试都有这样一种看法:教育的首要目标应是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发展自我认识能力。当然,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了解更深的教师对和学生的关系就更敏感。能意识到自己的敌对感、内疚感和焦虑的教师能理解这些冲突在他的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更好地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杰西德研究中89%的教师指出,心理治疗使他们在帮助学生处理个人问题时能更好地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不仅仅是教师,各行各业的人都正逐步认识到,心理治疗,不管是短期的还是连续的,都能帮助他们更愉快、更有效地工作。以前,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就会把它与精神病挂钩。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求助于心理治疗的教师是诚实、有勇气、愿意进步和发展的教师。要一个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教师硬撑着低效率地工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结果很有可能是教师把他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所教的学生身上,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5.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靠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就成为必然之举。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接受新事物,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学生还有可能会因此而不尊重教师。
  所以,积极的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6.寻求新的工作体验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做一份其他领域的工作。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7.调换环境
  这当然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走的最后一步棋。教师如果真的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一无是处,给自己的只有困扰,或许最好的方法就只有离开那个是非之地了。恶劣的环境的确使人无法忍受,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伤害极大。在这种情况下,调到另一个学校、另一个地区或是干脆换一种工作是明智的而不是怯懦的表现。这不仅帮教师解决了问题,对他所教的学生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2:25:55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文章来源:四川教育网
作者: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
 兴庆区上前城小学     王霜
 一、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较大成份的疾病,或者说是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呈现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那些与情绪联系密切、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系统更易患这种疾病。
  
  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如地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协调。个体与环境能取得积极的平衡,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其工作和学习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3.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
  
  从整体上看,教师群体和其他群体一样,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良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2.抑郁。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
  
  3.偏执。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
  
  4.人际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时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
  
  5.敌意。主要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
  
  6.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7.焦虑。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
  
  8.恐怖。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
  
  9.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心理和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
  
  (三)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相关调查
  
  正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关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研究也就越来越多。
  
  1. 高峰、袁军(1995)采用SCL-90量表对上海市3055名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做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是小学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认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长年劳累,体质每况愈下,加上小学教师普遍责任心较强,很注意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为此过分追求人格的完善,过分限制、约束自己,关心各种细节,常有自我责备、谴责的倾向,这都成为躯体化、强迫症状的直接诱因。此外,由于社会期望值偏高,难免产生焦虑、恐怖情绪。
  
  在比较了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层面后发现,小学教师群体内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以下差异:
  ①地区差异。郊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市区的小学教师。
  ②性别差异。调查数据表明小学女教师除个别因子(这里的因子指上面谈到的不良表现)外,心理健康问题远比男教师严重。
  ③年龄差异。各年龄组的小学教师都有其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年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虑和“其他”(饮食、睡眠)比青年教师严重;而青年教师则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比老年教师严重,呈现明显差异;中年教师始终居中。
  ④学科教师差异。担任不同学科的小学教师同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调查数据显示,除个别因子外,担任语文、算术、外语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要比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严重。其中外语教师心理健康最差,体育教师相对最优。
  ⑤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差异。该研究表明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总体上并无显著差异,仅在躯体化因子上班主任症状显著严重于非班主任。
  
  2. 贾林祥、宋广文(1999)同样采用SCL-90量表对320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
  ①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不如小学教师。
  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比男教师差。除了人际敏感、偏执、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女教师比男教师低外,其余因子的得分,女教师均比男教师高。这可能是传统文化意识影响的结果。
  ③不同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其中,中师学历的教师各因子的得分均比大学、大专学历的教师低,差异很显著;大专学历的教师除了在敌意、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这四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大学学历的教师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都比大学学历的教师高。学历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层次和能力的高低,知识层次越高的教师,越能站在较高的层次上去看待社会、洞察人生,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得较准,不易产生心理障碍,而且,即使在心理状态不佳时,他们也能相应地采取措施,自觉地加以调整。
  ④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不如没有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除了在恐怖因子上两者得分无差异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班主任均比非班主任高。
  ⑤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随教龄而增高的趋势。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
  (一)端正认知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不管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前面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受教育的程度有正相关。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以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也可以坚持收集有关他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能用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使教师更清楚地知道他是否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利弊了解越深,越了解学生是否接受这些方法,就对自己了解越深,自我认识就更客观,自我概念就越坚定,评价工作就做得越全面,他对自己也就更自信。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包括很多,如角色调整的能力,从职业中获得满足和乐趣的能力,免于患上神经过敏性焦虑的能力。而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
  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比如,一个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的老教师对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员对课程提出的不同意见会处之泰然。与教育界之外的人谈论关于课程的时候,他心态平衡,语气坚定,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教师,他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对问题的直接接触更多,因而对整个教育形式也就有更客观的把握。他从实际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安全感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学生对他友好而不失尊敬,因为他帮助差生并真的使其成绩上升,因为他客观地知道教学中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正是因为他能接受这些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才有如此大的心理能量来勇敢面对失败。
  3.换个角度想问题
  客观地讲,教师是无法满足别人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所有要求的。而且,许多期望,包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期望都是非常极端的。比如,一位数学老师或许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某节课所教的数学理论,他也知道有许多他所无法控制的因素使这种希望不能实现。然而,在整年的数学教学中,他都怀有这个希望,而且,他的行为也表现出似乎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但是,他也许会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期望做一些调整。他不再幻想张三和李四能学得一样好,毕竟他们的数学抽象能力相差很多。而且,班上还有几个学生似乎根本就没想学数学。当然,他仍然很关心这些学生并给他们一定的压力,让他们知道,他希望他们努力学习,需要的话他会尽力给予帮助。
  那么,期末考试的结果是,班上有60%的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数学理论,20%多的学生可视为勉强过关,还有几个根本就没弄懂。他失败了吗?这有赖于他对“失败”的主观看法。有两种可能,他或许对自己非常苛刻,觉得远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或许会对自己感到满意:我已经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得很好了。
  采取先前想法就会有挫折感,体验到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而采取后一种想法却能心安理得地继续工作。这里想说的是,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生活中所谓的“失败”。很多时候,这种失败实际上只是教师个人主观上体验到的挫折,不一定是客观的。
  教师有时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也可以说是适时当一下阿Q。比如许多教师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班上某个学生的品行不良而受到了学校的处分。其实,教师不必因此而过分内疚自责,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所言,有些学生问题的“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并非仅仅是教育失当那么简单的事,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
  (二)调适情感
  1.情绪控制
  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主动影响。这里主要讲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教师觉得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很自然地容易把气发泄在座在自己教室里的学生身上,因为学生常常就是让他们受委屈的“罪魁祸首”之一。本来,适当地刺激一下捣蛋学生的自尊对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这一尺度,常常就可能伤害学生,也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如果教师是因为自己遇到了挫折而烦躁,并且因此而斥责学生,学生们是能够意识到的。他们不仅不愿再尊重教师,听教师的话,还可能会报复教师。
  情绪控制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从情绪本身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在这方面,如果调整得法,可以化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也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升华。
  
  2.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3.从其它地方寻求满足感
  如果教师觉得在学校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试着在教室以外寻求成就感。培养一项有创造性的爱好,比如集邮、写作等等,是一个好方法。个体能够随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到满足。
  另外,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这一点对于中小学教师尤为重要。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弥补。而没有配偶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教师很难在工作之外获得情感上的舒缓和心理上的安慰,因而很容易产生孤独、忧郁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
  (三)改变行为
  1.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预防焦虑的途径之一。当多种角色发生冲突时,当教师已分不清自己是谁的时候,焦虑就容易产生。事实上,教师适应职业生涯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会扮演好合适的角色。在新教师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几乎把时间都花在教师这个新角色的学习上。当教师开始觉得他所扮演的这些角色有效而且合适时,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的焦虑水平就会减低。因为这时,即使面对在教学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各种情况时,教师也知道该做什么,该如何要求自己,如何要求学生。新教师的许多焦虑之所以会产生,大多是因为他们不能预料将发生的事,更不知道如何处理。通过职业角色学习,可以减轻或消除教学情境的这些不确定因素和难预测性。这样,角色学习也就帮助教师消除或降低了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焦虑。
  当然,角色学习也有它的弊端:一些教师太依恋于现在所扮演的角色,即现在所使用的教学法、所采用的教材、所例行的程序而不愿尝试新的方法,接受新的思想。事实上,他们是害怕如果放弃已经证明可行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也许效率不高),他们会再一次体验曾体验过的焦虑。如果学校领导强行执行新的教学手法,教师很有可能会产生焦虑、烦躁、无奈、甚至怨恨等消极情绪。
  2.个别或集体讨论
  与其他众多的教师进行讨论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压力和烦恼的好办法。人们甚至教师自己往往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所以许多教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情愿压抑自己的情绪,在强烈的心理压力下继续工作,也不愿与其他人讨论问题或是寻求帮助。他们害怕(有时这种害怕也不是全无道理)承认自己在教学中有困难,教学工作有待改进就等于承认自己能力不够或教学失败。
  其实,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有困难,没有人是样样精通、无所不能的。与同事交流讨论不仅是解决问题、增加工作经验的好方法,而且也是获得所需支持的重要途径。
  3.坚持锻炼
  前面曾讨论过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不过,教师在体育锻炼时应注意量的问题,不要适得其反,因疲劳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4.寻求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能提高教师的理解力,使他们和学生、同事一起工作得更好。杰西德(Jersild,1962)等曾对来自小学、中学和大学的111名接受过心理治疗的教师进行了调查,以研究心理治疗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结果表明,95%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学生;89%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有更大心理承受力去接受那些有敌对、愠怒、反叛情绪的学生,并能更好地教育他们;73%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提高了他们走近那些畏缩、难以接近的学生的能力。接受调查的教师还说心理治疗使他们更喜欢自己的同事和伙伴,更喜欢本职工作。
  杰西德研究中的许多被试都有这样一种看法:教育的首要目标应是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发展自我认识能力。当然,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了解更深的教师对和学生的关系就更敏感。能意识到自己的敌对感、内疚感和焦虑的教师能理解这些冲突在他的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更好地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杰西德研究中89%的教师指出,心理治疗使他们在帮助学生处理个人问题时能更好地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不仅仅是教师,各行各业的人都正逐步认识到,心理治疗,不管是短期的还是连续的,都能帮助他们更愉快、更有效地工作。以前,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就会把它与精神病挂钩。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求助于心理治疗的教师是诚实、有勇气、愿意进步和发展的教师。要一个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教师硬撑着低效率地工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结果很有可能是教师把他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所教的学生身上,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5.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靠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就成为必然之举。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接受新事物,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学生还有可能会因此而不尊重教师。
  所以,积极的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6.寻求新的工作体验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做一份其他领域的工作。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7.调换环境
  这当然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走的最后一步棋。教师如果真的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一无是处,给自己的只有困扰,或许最好的方法就只有离开那个是非之地了。恶劣的环境的确使人无法忍受,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伤害极大。在这种情况下,调到另一个学校、另一个地区或是干脆换一种工作是明智的而不是怯懦的表现。这不仅帮教师解决了问题,对他所教的学生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2:30:25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举行 2009-03-11 来源:西湖文苑幼儿园      为了缓解教师工作压力,促进教师身心健康,文苑幼儿园于3月9日特邀请杭州市教研室心理学专家姚立新老师来我园向老师们作了“健康,快乐,享受工作”为主题的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在心理健康讲座中,姚立新老师从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心理问题、现状和危害,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心理困扰的自我调节等方面为老师们作了一场生动的讲座,许多话语都说到了大家的心坎儿里,得到了大家的共鸣,使老师们收益匪浅。讲座中,姚老师还采取互动形式,引导老师们参与心理测试游戏,根据心理学原理,剖析个人心理状态。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的讲座,老师们普遍反映对自身的帮助比较大。特别是在心理自我调节等方面学到了许多知识,也让老师们深切感悟到:作为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阳光的心态;与人为善、乐观宽容;笑对人生,善待每个孩子。只有掌管好自己开心的钥匙,才能全心愉快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杭州市教研室心理学专家姚立新老师
正在为教师们做心理健康的专题讲座
姚老师现场为教师解读心理测试结果
教师们一边听讲座一边认真记笔记
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2:31:08 | 只看该作者
西丽二小组织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2007-9-25
  9月21日下午,西丽二小的全体教师聚集在会议室,聆听国家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会员、深圳市社区心理辅导讲师团成员邹晓苇女士关于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题讲座,主题为“健康心理 健康人生”。讲座活动由我校大队部组织,参与组织这次活动的,还有西丽社康中心江主任及深圳市康宁医院的多位医生。
  邹晓苇老师从目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入手,结合有关统计数据,系统的讲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心理问题的分类、保持良好心理的应对策略等问题。并且,结合有趣的心理测试图片,邹老师与我校教师展开了互动式的讨论,她从心理学的角度,启发我们应该怎样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和烦恼,启发我们应该怎样用健康的心理来影响孩子,“烦恼不是源于我们的遭遇,而是源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教师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教师可以决定孩子在一天中的快乐或不快乐,这一天过得有意义或没有意义”、“教育儿童让他知道老师在爱他,在帮助他,由此获得孩子的信任”等等。最后,老师们还填写了教师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表。这次讲座活动,使老师们更加科学地认识到了心理健康对于教育工作的意义,对于人生的意义。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届的关注,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要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首先必须要有心理健康的教师,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胜任学校教育工作。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除了根据上级要求开足健康课外,还建立心理咨询室,从华南师大心理学系招聘硕士研究生专门负责我校心理咨询工作,此次学校聘请专家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入手,培养心理健康的教师,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层次与水平。



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2:31:58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吴声娟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应该表现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即各项心理素质都有全面均衡的发展,各项心理功能都得到比较充分的的发挥。另一方面,具有这种良好世界观的人在其社会生活中和各种实践中,必然能够很好地调节自我,迅速适应外部环境,同时能使自己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发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预期目标,取得理想的的效果。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1)对现实的良好适应
2)了解自己,有比较明确的自我意识
3)善于与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情绪乐观、自尊、自制
5)统一协调的行为
6)乐于学习与工作
三、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

从整体上看,教师群体和其他群体一样,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良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化。 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
 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2.抑郁。 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
 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
3.偏执。 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
4.人际敏感。 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时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
5.敌意。 主要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
6.强迫症状。 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7.焦虑。 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
 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
8.恐怖。 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
9.精神病。 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心理和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
四、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相关调查

正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关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研究也就越来越多。

教师心理障碍到底有多严重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在 20%左右。然而,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我国部分省份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核测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48% 。

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不如小学教师。

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比男教师差。除了人际敏感、偏执、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女教师比男教师低外,其余因子的得分,女教师均比男教师高。这可能是传统文化意识影响的结果。

不同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其中,中师学历的教师各因子的得分均比大学、大专学历的教师低,差异很显著;大专学历的教师除了在敌意、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这四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大学学历的教师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都比大学学历的教师高。学历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层次和能力的高低,知识层次越高的教师,越能站在较高的层次上去看待社会、洞察人生,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得较准,不易产生心理障碍,而且,即使在心理状态不佳时,他们也能相应地采取措施,自觉地加以调整。

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不如没有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除了在恐怖因子上两者得分无差异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班主任均比非班主任高。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随教龄而增高的趋势。

五、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

(一)端正认知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不管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前面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受教育的程度有正相关。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以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也可以坚持收集有关他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能用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使教师更清楚地知道他是否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利弊了解越深,越了解学生是否接受这些方法,就对自己了解越深,自我认识就更客观,自我概念就越坚定,评价工作就做得越全面,他对自己也就更自信。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包括很多,如角色调整的能力,从职业中获得满足和乐趣的能力,免于患上神经过敏性焦虑的能力。而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

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比如,一个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的老教师对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员对课程提出的不同意见会处之泰然。与教育界之外的人谈论关于课程的时候,他心态平衡,语气坚定,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教师,他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对问题的直接接触更多,因而对整个教育形式也就有更客观的把握。他从实际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安全感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学生对他友好而不失尊敬,因为他帮助差生并真的使其成绩上升,因为他客观地知道教学中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正是因为他能接受这些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才有如此大的心理能量来勇敢面对失败。

3.换个角度想问题

客观地讲,教师是无法满足别人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所有要求的。而且,许多期望,包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期望都是非常极端的。比如,一位数学老师或许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某节课所教的数学理论,他也知道有许多他所无法控制的因素使这种希望不能实现。然而,在整年的数学教学中,他都怀有这个希望,而且,他的行为也表现出似乎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但是,他也许会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期望做一些调整。他不再幻想张三和李四能学得一样好,毕竟他们的数学抽象能力相差很多。而且,班上还有几个学生似乎根本就没想学数学。当然,他仍然很关心这些学生并给他们一定的压力,让他们知道,他希望他们努力学习,需要的话他会尽力给予帮助。

那么,期末考试的结果是,班上有 60%的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数学理论,20%多的学生可视为勉强过关,还有几个根本就没弄懂。他失败了吗?这有赖于他对“失败”的主观看法。有两种可能,他或许对自己非常苛刻,觉得远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或许会对自己感到满意:我已经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得很好了。

采取先前想法就会有挫折感,体验到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而采取后一种想法却能心安理得地继续工作。这里想说的是,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生活中所谓的“失败”。很多时候,这种失败实际上只是教师个人主观上体验到的挫折,不一定是客观的。

教师有时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也可以说是适时当一下阿 Q。比如许多教师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班上某个学生的品行不良而受到了学校的处分。其实,教师不必因此而过分内疚自责,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所言,有些学生问题的“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并非仅仅是教育失当那么简单的事,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

(二)调适情感

1.情绪控制

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主动影响。这里主要讲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教师觉得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很自然地容易把气发泄在座在自己教室里的学生身上,因为学生常常就是让他们受委屈的“罪魁祸首”之一。本来,适当地刺激一下捣蛋学生的自尊对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这一尺度,常常就可能伤害学生,也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如果教师是因为自己遇到了挫折而烦躁,并且因此而斥责学生,学生们是能够意识到的。他们不仅不愿再尊重教师,听教师的话,还可能会报复教师。

情绪控制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从情绪本身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在这方面,如果调整得法,可以化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也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升华。

2.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3.从其它地方寻求满足感

如果教师觉得在学校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试着在教室以外寻求成就感。培养一项有创造性的爱好,比如集邮、写作等等,是一个好方法。个体能够随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到满足。

另外,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这一点对于中小学教师尤为重要。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弥补。而没有配偶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教师很难在工作之外获得情感上的舒缓和心理上的安慰,因而很容易产生孤独、忧郁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

(三)改变行为

1.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预防焦虑的途径之一。当多种角色发生冲突时,当教师已分不清自己是谁的时候,焦虑就容易产生。事实上,教师适应职业生涯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会扮演好合适的角色。在新教师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几乎把时间都花在教师这个新角色的学习上。当教师开始觉得他所扮演的这些角色有效而且合适时,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的焦虑水平就会减低。因为这时,即使面对在教学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各种情况时,教师也知道该做什么,该如何要求自己,如何要求学生。新教师的许多焦虑之所以会产生,大多是因为他们不能预料将发生的事,更不知道如何处理。通过职业角色学习,可以减轻或消除教学情境的这些不确定因素和难预测性。这样,角色学习也就帮助教师消除或降低了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焦虑。

当然,角色学习也有它的弊端:一些教师太依恋于现在所扮演的角色,即现在所使用的教学法、所采用的教材、所例行的程序而不愿尝试新的方法,接受新的思想。事实上,他们是害怕如果放弃已经证明可行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也许效率不高),他们会再一次体验曾体验过的焦虑。如果学校领导强行执行新的教学手法,教师很有可能会产生焦虑、烦躁、无奈、甚至怨恨等消极情绪。

2.个别或集体讨论

与其他众多的教师进行讨论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压力和烦恼的好办法。人们甚至教师自己往往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所以许多教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情愿压抑自己的情绪,在强烈的心理压力下继续工作,也不愿与其他人讨论问题或是寻求帮助。他们害怕(有时这种害怕也不是全无道理)承认自己在教学中有困难,教学工作有待改进就等于承认自己能力不够或教学失败。

其实,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有困难,没有人是样样精通、无所不能的。与同事交流讨论不仅是解决问题、增加工作经验的好方法,而且也是获得所需支持的重要途径。

3.坚持锻炼

前面曾讨论过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不过,教师在体育锻炼时应注意量的问题,不要适得其反,因疲劳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4.寻求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能提高教师的理解力,使他们和学生、同事一起工作得更好。杰西德( Jersild,1962)等曾对来自小学、中学和大学的111名接受过心理治疗的教师进行了调查,以研究心理治疗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结果表明,95%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学生;89%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有更大心理承受力去接受那些有敌对、愠怒、反叛情绪的学生,并能更好地教育他们;73%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提高了他们走近那些畏缩、难以接近的学生的能力。接受调查的教师还说心理治疗使他们更喜欢自己的同事和伙伴,更喜欢本职工作。

杰西德研究中的许多被试都有这样一种看法:教育的首要目标应是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发展自我认识能力。当然,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了解更深的教师对和学生的关系就更敏感。能意识到自己的敌对感、内疚感和焦虑的教师能理解这些冲突在他的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更好地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杰西德研究中 89%的教师指出,心理治疗使他们在帮助学生处理个人问题时能更好地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不仅仅是教师,各行各业的人都正逐步认识到,心理治疗,不管是短期的还是连续的,都能帮助他们更愉快、更有效地工作。以前,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就会把它与精神病挂钩。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求助于心理治疗的教师是诚实、有勇气、愿意进步和发展的教师。要一个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教师硬撑着低效率地工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结果很有可能是教师把他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所教的学生身上,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5.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靠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就成为必然之举。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接受新事物,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学生还有可能会因此而不尊重教师。

所以,积极的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6.寻求新的工作体验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做一份其他领域的工作。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7.调换环境

这当然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走的最后一步棋。教师如果真的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一无是处,给自己的只有困扰,或许最好的方法就只有离开那个是非之地了。恶劣的环境的确使人无法忍受,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伤害极大。在这种情况下,调到另一个学校、另一个地区或是干脆换一种工作是明智的而不是怯懦的表现。这不仅帮教师解决了问题,对他所教的学生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六、莫叫“心病”扰人师


近一段时间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教师的心理偏差不仅会损害学生的利益,还将阻碍其自身的发展。

教师心理状况的实际情形到底如何?

这决非危言耸听。在庞大的教师群体里,有多少不同程度的“心病”折磨者呢?教师心理状况的实际情形到底如何?我国一个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课题组去年对某省 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也出现偏高。

21世纪如何当老师,健全自身人格恐怕是成为好老师举足轻重的标准。从诸多现实的情形来看,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从具体表现看,有的教师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人交际不自在,容易猜疑;从性别来看,女教师的焦虑倾向高于男教师;从年龄来看,中老年教师的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倾向比较明显,而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偏执等方面。

教师不经心时心态的一点点偏差,对学生的伤害可能危及一生。

教师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是学生。教师的职业症状使之在教育中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在实际工作中显得焦虑和烦躁,遇到事情往往小题大作,反应过激,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学生。一些年轻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很快会向现实妥协,在焦躁、烦闷之时,对待不顺眼的学生,训斥、责骂毕竟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位母亲很是痛心地告诉笔者,女儿初入一年级时,手拿测试卷心里有点紧张,岂料监考老师走上前,用力在她的桌面上“一巴掌”,女儿惊吓得尿湿了裤子。这以后一直到现在升入预初年级,女儿看到考试便会慌乱、不知所措。

可见,教师不经心时心态的一点点偏差,对学生的伤害可能危及一生。对这个问题,可能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教师的职业倦怠往往会伴随各种心理偏差,导致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师心理不健康,也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教师在教书生涯中面对的常常是同样年龄的孩子,做着带有一定重复性的工作。如何克服自身的倦怠,保持对学生的热情和爱心,对教师实乃一个挑战。“一支粉笔,一篇教参,一本教科书”统领 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现象并不鲜见,而心理偏差的教师很可能凭自身的经验、感觉去处理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教师的职业倦怠往往会伴随各种心理偏差,导致缺乏积极进取和负责精神。患“心病”的教师很可能会厌恶本职工作,以消极态度对待本职工作,最终将影响自身学业、能力及学识底蕴的提高。

教师长期处于心理重负之中,若不能及时解脱,只能以牺牲健康作为代价。

教师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身心健康受损。现今,教师难做,学生难教,心态难好已成为不争的得到认可的说法之一。社会急剧变化,教师也不得不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带来的角色模糊、角色冲撞、角色负荷增大使之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实竞争与功利需求也往往让教师掩抑真情,而失落造成的反差、奋斗中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又不断涌现心理问题,殃及个体身心健康。在长期的抑郁和焦虑中,失眠、食欲不振、心动过速、头晕目眩等结伴而来,成为常见的病症,影响健康。某校一位三十多岁的教师反映,一学期开两次课,为了得到认可,她耗费大量时间用于准备,公开教学前的一个多月她基本上是在忧虑重重中度过的。可期中、期末两次考试的名次与成绩又是得到师长、领导、同仁认可的关键因素,因此复习课的全力以赴又使自己精疲力竭,常常失眠缠身,无法摆脱焦虑。而期末学生的反馈评价与行政同仁对教师的年终考评更是“一锤定音”,稍有马虎,前功尽弃。她坦言,“这三个‘两'已压得我气喘吁吁,活得很吃力。”其实,处于心理重负不能及时解脱,日积月累,只能以牺牲健康作为代价。

心理失衡容易使教师和谐、互补的人际关系受到创伤 。

教师心理不健康还影响到人际关系。有些教师遇到挫折、面临矛盾、身受重压之际,心理失衡的重要表现就是在人际关系中不适应,如一味地倾诉自身不满,毫无耐心听取他人劝告,拒绝周围的建议,情不自禁发脾气,甚至显现出攻击性行为。在某一集贸市场,一女教师发现所购的蔬菜并不尽如人意,虽然摊主答应调换,可她还是滔滔不绝“数落”起来。恰巧又碰到一位家长,女教师更“兴奋”了,众目睽睽之下又批评起孩子来,弄得家长很是难堪。边上的人说,现在老师就是这个样子。其实,由于在人际关系中缺乏意识,缺少信心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一旦出现心理偏差,如焦虑时不善于减压,冲动时不容易节制,使之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像说话交流时的“一本正经”,做事急于求成时的“一相情愿”,面对复杂情形思考时的“一种模式”,与家长交际时的“一锤定音”……皆容易在有的教师言行举止中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自身日积月累形成的心理偏差。现代社会,健全、和谐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一旦受挫,危害不言而喻。

七、应注意熄灭心中愤怒的火焰


[ 心理处方 ]
第一,承认人的差异性。生活中的人往往是形形色色的,有优秀者,也有较差者,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基本事实。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来说,存在一些不良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正常现象,大可不必生气动肝火。当然,这并不是说就不去管他们,只是不用动怒罢了。有了这样的认识,对待不同的学生,你就会以平常心态去看待,你也就不会总是对他们抱有过高的个人期待。戴尔有句名言:“避免动怒的唯一方法是在内心消除这样一种想法:即是,你要跟我一样就好了。”要求别人达到自己心中的标准,一个成人对待同龄人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何况是对待不成熟的学生呢?
第二,适当示弱。不要总以为自己是老师,在学生面前就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或者内心深处总固守着一种信念:我是老师,我就一定能够控制你。这两种心态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尊严感(不允许学生冒犯我,否则十分丢人)、自能感(即自以为是心理,相信自己有能力让别人完全听从自己)。这两种心理是产生“教师霸权”心理的主要因素。而事实上,教师也是普通人,不可能无所不能,不可能没有缺点和不足,在学生面前暴露出弱点并不是什么丑事,相反还可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亲近感。经常想想自己也是普通人,就可以淡化“霸权心理”;在与学生对立冲突的时候,退让一步,显示自己一定程度的无奈,这是消除矛盾、减少冲突的良策。同时,这也不会降低你的威信,也可能会激起其他同学的同情与支持。
第三,要时刻记住:发火是无能的表现。愤怒与吼叫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表明了你的不满态度,但是也同时反映了你不佳的修养与别无它策的实力。要避免发怒,一要冷静地面对现实,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认清真相;二要尊重他人,哪怕是对待行为不怎么规范的学生,也应该以尊重为前提;三要考虑后果,愤怒的后果只会是激化矛盾,甚至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境地。情绪失控的人,往往会做出越轨的事情来。古语说得好:“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第四,对于学生中的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可以视而不见,冷冻处理。特别是上课的时候,应以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为重,不要受个别同学的小节所左右。因此,作为老师,照样应该学会宽容,无论何时何地,善于宽容总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其实宽容与严格要求并不矛盾,宽容别人的人一定是心胸开阔的
揭密:美俄德元首儿时的捣蛋鬼故事

俄罗斯《新消息报》报道,一些国家领导人年少时未必就是好学生,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理施罗德就是例证。
小布什中学作业评语 “难看!丢脸!”
小布什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家里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 甚至数次要离家出走。但每次都是到了街上第一个路口时,便会改变主意,转身回家。而此时,母亲芭芭拉正手拿皮带站在门口等着他。
小布什也经常受到老师的惩罚。小学4年级时,布什曾给自己画了满脸胡子,不料女老师却不喜欢这个玩笑,揪着他来到了校长办公室。校长稍加思考,就命令小布什脱下裤子,在屁股上杖打三下。
小布什的中学成绩也不理想,第一次文学书面作业竟然得了零分,老师的批评是:难看!丢脸!
考上耶鲁本性不改 ,曾两进警察局。
小布什考上耶鲁大学后担任了一同学会的主席,他领导的团体以“言行疯狂、流氓行径”著称,自己也曾因两次干坏事被抓进警察局。

一次,小布什在某宾馆门口偷拔圣诞节花环时被发现,另外一次是他在球场上搞破坏。
普京小时流连“街头大学”
表现不好未能加入少先队
俄罗斯总统普京小时候经常在院子里与人打架,学了许多粗言俗语。普京曾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说,他通过了“街头大学”的所有课程。
普京小时候宁愿在街上玩,闲逛,无论如何也不想到学校读书。普京最不喜欢的科目是物理、数学和化学。老师们都觉得他太淘气了,没有组织纪律性。
由于表现不好,普京最初未能顺利加入少先队。直到6年级时还在调皮,后来,在年级主任家访后,普京开始在父母的监督下,认真学习。
从那时起,普京开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试成绩再没有不及格过,上列宁格勒大学时的成绩也非常好。
施罗德至今未通一门外语
德国总理施罗德小时候觉得学习纯粹是在消磨时间,没有任何益处。年少时,最喜欢踢足球,球技不错。由于父亲二战时战死,家计困难,母亲给人擦地板挣的钱根本无法养活5个孩子,少年施罗德偷过邻居家的鸡,摘过别人家的樱桃。
未来的德国总理心思也没在学习上。14岁时曾经辍学,认为到了他挣钱养家的时候了,开始做生意。好在他及时明白过来,如果没有接受好的教育,将来想成功会非常困难。他很困难地考上了哥廷根大学法律系,不过,学习成绩也不是太好,特别是外语课,用他哥哥的话说,至今未能精通一门外语。
八、培养健康有益的嗜好

嗜好对健康大有裨益。这里所指的嗜好当然不是贪睡,也不是贪杯,更不是控空心思赚钱的嗜好,而且有益于健康的嗜好。
培养有益于健康的嗜好,首先要考虑它是否能使你的生活更加平衡,其次才考虑它的趣味性。比如集邮使整日坐办公室的银行家,下班后又在书房里坐到深夜,那么集邮对这位银行家来说就不能算是有益健康的嗜好。因为他那疲劳的肌肉和紧张的神经仍然不能得到松弛。然而对一位木匠来说,他已敲了一整天的钉子,那么集邮就会成为一种很有益处的业余消遣。
对于脾气急躁、性格忧郁的人来说,垂钓无疑是一种理想的嗜好。聚精会神地凝视平静的水面,能使人的神经松弛,使一切烦恼化为乌有。
嗜好具有治疗价值已为医学界所公认,有些医院设职业疗法专科,让病人从事针织、绘画、纺织等活动,其效果有时比药物更好。
九、保持心理平衡八法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为了避免挫折感,应当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的所及之内。
2.不对别人期望过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强求别人符合自己的要求。
3.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 。发怒时尽量把怒火泄于其他方面,如打球和***之上,以消火泄愤。
4.能伸能屈。 当大前提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无需过分计较小处,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5.向别人倾诉烦恼。 把抑郁埋于心底,只会令自己郁郁寡欢。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知己好友,心情会顿感舒畅。
6.助人为乐。 帮助别人可以使自己忘却烦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
7.集中精力处理近事。 这样可以减轻精神负担,以免弄得心力俱废。
8.不要处处与人赛争。 以和为贵,不四面树敌,以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十、自我放松20

1.平卧 ,从下至上,从左至右分别使你身体各部分肌肉群紧张起来,然后再放松。做完之后安静地松弛几分钟。

2.试着只通过触觉把你的各种感觉传给另一个人 ,如你的爱人,你的兄弟、姐妹。

3.请人按摩 ,或者自找按摩,凝神于手触动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上。

4.洗热水澡 ,可以使你身心放松。有条件者可尝试一下蒸汽浴。

5.不带任何雨具在雨中散步 ,体会雨点落在身上的感觉。

6.在条件许可时,除去外衣,做些户外运动,如游泳,在沙滩或草地上奔跑,以获得一种解脱感。

7.在快速行驶物上让新鲜空气扑面而来。

8.沉思默想,或做些简单的气功。

9.不被干扰地度过一些时光,如在家里单独做些事情,或在河边、湖畔、公园里散步,完全融入自然之中。

10.不开灯或闭眼度过一个傍晚。当你的亲人用皮毛、羽毛、衣服、金属、纸张等物来碰你的皮肤时,你去猜,而不要睁眼去看。

11.做白日梦。

12.和朋友去进行老式野餐,自带食品,在惊讶中获得欢乐。

13.纵声喊叫、歌唱、大笑,在地上打滚、扔石头、爬树……忘记习俗的约束。

14.从慢到快改变你的呼吸频率。

15.赤足散步,体会走在不同的地面上脚的触觉。

16.和爱人痛痛快快地到街上玩儿一个晚上,不要顾忌花费,就好像今夜就是你们的夜,今夜的城镇就是你们的城镇。

17.做些轻松开心的事,如坐在铁路旁向驶过的列车挥手。

18.放松下来,闭着眼睛听音乐。

19.做些幼时的游戏,如放风筝、玩沙子等。

20.试着与朋友做"心灵传感"游戏,哪怕你和大多数人一样,根本不相信它。

十一、尽快消除紧张感

以下介绍几种尽快消除紧张感的方法。

1.以轻松的步伐出去散步,暂离困扰。

2.深吸一口气,舒展你的身子,然后呼气。

3.笑一笑。越是不想笑的时候,越是要努力笑一笑,这是效果特别好。

4.***、哼小曲或吹口哨。这些不仅能却烦恼,提高情绪,而且还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

5.快速吸入新鲜的空气,这一方法看起来似陈旧,但确实能改善你受到压力时的情绪。

6.往脸上泼水,然后用毛巾擦干,感觉焕然一新。

十二、减轻教师心理压力的十条建议

1.学会放松: 通过神经和肌肉的放松训练,达到控制情绪的目的。

2.兴趣广泛: 培养多种兴趣,游戏于动静之间,既增长见识,又滋润心灵。

3.换位思考: 你的压力别人也会遇到,得失在人的一生中循环往复。

4.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使人精力充沛,富有活力。

5.合理宣泄: 心中的烦恼、忧虑不要积在心中,应设法及时宣泄。

6.承担责任: 遇到困难不要一味逃避,要敢于面对,寻求解决的办法。

7.知足长乐: 期望值不要过高,应量力而行,立足现实。

8.调换环境: 因环境不适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可及时更换一个新的环境。

9.休假旅游: 投入大自然中可忘却一切不愉快,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使人身心愉快。

10.学会幽默: 幽默是精神健康的调节剂,学会幽默,以良好的心境应付周围的一切。

十三、战胜自卑方案

1.全面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你不妨将自己的兴趣、嗜好、能力和特长全部列出来,哪怕是很细微的东西也不要忽略。然后再和其他同龄人做一比较。通过全面、辨证地看待自身情况和外部世界,认识到凡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对自己的弱项和遭到失败持理智态度,既不自欺欺人,又不看得过于严重,而是以积极态度应对现实,这样自卑便失去了温床。

2.转移注意

一个人既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不要老关注自己的弱项和失败,而应将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自己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事情上去,从中获得的乐趣与成就感将强化你的自信,驱散你自卑的阴影,缓解你的心理压力和紧张。

3.对自己的自卑进行心理分析

这种方法可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具体作法就是通过自由联想和对早期经历的回忆,分析找出导致自卑心态的深层原因。并让自己明白自卑情结是因为某些早期经历而形成的,并深入潜意识,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心态,而实际上目前的自卑感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的,与自己的现实情况无关,因而是没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瓦解自卑情结。

4.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其实,看一个人有没有价值,根本用不着进行什么深奥的思考,也用不着问别人,有人需要你,你就有价值,你能做事,你就有价值。你能做成多大的事,你就有多大的价值。因此,你可先选择一件自己较有把握也较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做成之后,再去找一个目标。这样,你可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又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走向更高的目标。每一次成功都将强化你的自信心,弱化你的自卑感,一连串的成功则会使你的自信心趋于巩固。当你切切实实感觉到自己能干成一些事情时,你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自己的价值呢?

5.从另一个方面弥补自己的弱点  

一个人有着多方面的才能,社会的需要和分工更是万象纷呈。一个人这方面有缺陷,便可从另一方面谋求发展。一个身材矮小或过于肥胖的人,可能当不成模特和仪仗队员,可是这世界上对身材没有苛刻要求的工作多的是。一个人只要有了积极心态,对自己扬长避短,将自己的某种缺隐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量,也许你的缺隐不但不会成为你的障碍,反而会成为你的福音。因为它会促使你更加专心地关注自己选择的发展方向,往往能促成你获得超出常人的发展,最终成为超越缺陷的卓越人士。这方面的著名事例数不胜数,如身材矮小的拿破仑、身短耳聋的贝多芬、下肢瘫痪的罗斯福、少年坎坷艰辛的巨商松下幸之助、霍英东、王永庆、曾宪梓,这些人要么有自身缺陷,要么有家庭缺陷,但他们都成了卓越越人士,都从某个方面改变了世界。

6.推翻内向的自我形象  

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主宰,做自己人生的导航员。没有谁比你自己更能决定你的命运。因此,你个性内向与否,那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你自己的安排,而是你自己的决定。当你认定自己性格内向时,你便赋予了自己内向封闭的自我形象。而一旦这一形象标签进入你的潜意识,它又反过来引导约束你的行为。对自己的社交缺交信心的人,不妨将自己从记事以来所认识的朋友都罗列出来,你会惊讶于自己竟有这么广泛的交际。特别是要多想想你的那些好朋友,既然你能与那么多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深厚的友谊,也就足以证明你并非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了。








201098
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2:33:25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转贴

大家好:
    很高兴、也很珍惜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上学期,我们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面对这门新的学科,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自费报考了今年五月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利用寒假时间去哈尔滨学习了二十天,这二十天的学习让我有很多感悟,在这里谈不上给大家讲课,我只是愿意把我的感悟和心得与大家沟通、交流和共享。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用绘声绘影做得一个课前欣赏——《美丽心情美丽四季》。(课件展示)
导入:
  刚刚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季节,相信它们会带给你美丽的心情。我们有的人喜欢春天,它生机盎然,一切展示给我们的都是向上的活力;有的人喜欢夏天,它繁花似锦,生命向我们释放着它的热烈;有的人喜欢秋天,它硕果累累,让人有一种满足感;有的人喜欢冬天,它白雪皑皑,让人心里安静而宁和。而我们做教师的,更多的人四个季节都喜欢,因为我们喜欢大自然,喜欢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因为我们心中充满了博爱。
  而我更关心的是你——我的领导、我的同事、我的同组人、我的好朋友们,拥有博爱的你们谁来疼?谁来爱?你们的健康,你们的身心谁来呵护?
  我愿意——是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关于健康、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话题。   (课件展示)
  首先我们来关注健康。
一、健康
  拥有健康关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那么什么是健康呢?
  要说清楚这个话题是很难的。况且人类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逐步清晰、渐进发展的过程。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些评定身体健康的标准:
1. 体重基本稳定,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4公斤,超过者为不正常。
2. 体温基本在37度左右,每日的体温变化不超过1度,超过1度为不正常;
3. 脉博每分钟在75次左右,一般不少于60次,不多于100;
4. 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呼吸次数与心脉跳动的比例为14,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或多于24次为不正常;
5. 大便基本定时,每日12次,若连续3天以上不大便或一天4次以上为不正常;
6. 每日进食量保持在1-1.5公斤左右,连续一周每日进食超过平常进食量的3倍或少于正常进食量的13为不正常;
7. 一昼夜的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连续324小时内尿量多于2500毫升,或一天内尿量少于500毫升为不正常;
8. 成年女性月经周期在28天左右,超前推后15天以上为不正常;
9. 正常成年男女结婚后,夫妻生活在一起未避孕,3年内不育为不正常;
10. 每日能按时起居,睡眠6-8小时,不足4小时或每日超过15小时为不正常。
  将这些与自己一一对号入座,我们发现,我们有些不正常,这恰恰很正常,人吃五谷杂粮,怎么能全都正常呢?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所谓健康,并不仅仅是不患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也就是说,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我们都相信——健康是争取出来的,是建设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是保卫出来的。
二、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关于心理健康,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和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教师心理健康
  什么是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就是教师必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认识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在自我发展上与人际和谐方面均能兼顾;在本能、自我与超越自我之间能平衡发展,且能面对问题,积极调试,而不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卫。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教师角色认同。
  第二,人际关系和睦。
  第三,自我意识良好。
  第四,教育工作创新。
    第五,情绪体验积极。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无论怎样,这只是一个评定的依据,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怎样的呢?这让我们更为关注!
(一)、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枝枝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水的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汽水。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溶于水后是澄清透明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他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他分析:生气十分钟会耗费人体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赛跑。生气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都更具有毒性。因此动不动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所以他告诫:人尽量不要生气,母亲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时给孩子喂奶,因为这时母体分泌的乳液是有毒的。
  现在,让我们来想一想,在所有职业中,哪些职业的从业人员最容易生气?
  教师肯定是其中之一。
  教师历来被誉为蜡烛”“春蚕”“人梯”……似乎我们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是只讲奉献不讲收获的圣人,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志士仁人。一个好教师应该病倒在讲台上,躺在医院里还在给学生改作业,是英年早逝”“华发早生……对教师的这种过高定位和期待是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
  2000年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县八百多名小学教师进行了心理测量。测量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1)小学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比国内普通人群更普遍,程度更严重,而且比其他教师群体发生率更高,程度更严重。
2)小学教师群体主要的心理问题是躯体化、强迫症、焦虑、精神症性、抑郁和恐怖。
3)小学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教师,现任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班主任。
  心理健康水平严重程度的比较:
  群体<教师<小学教师<小学女班主任教师
  按照这样的结果来进行排列的话,也就是说:小学女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受到的危害程度最大!
  这样,我们就陷入了一种尴尬之中: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种职业是多么阳光啊!理应是蕴含着生命力和创造性的,充满着幸福和欢乐的,可是有一半以上的同行感到不幸福、不快乐!
  更有甚者,心理测量的692份有效问卷,十个因子中有五个以上显示阳性症状的教师,轻度的占29.5%,重度占4.5%。五个以上因子显示阳性症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人身上存在五方面以上的心理问题。对于这些教师来说,他们经年累月地坚守在繁忙的教育教学岗位上,与其说是在工作,不如说是在受煎熬!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和不安。教师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之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每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体验情绪上的紧张与痛苦,尤其是在目前形势下,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学生不听话,工作超负荷,待遇不高,家长和领导的期望却越来越高。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化解,日积月累,恶劣情绪最终会以零存整取的形式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以致形成早衰及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
  俄罗斯的兹马列诺夫斯基经过长期研究,给我们列出了一个健康公式: 
  健康=(情绪稳定+运动适量+饮食合理)÷(懒惰+嗜烟+嗜酒)
  分子部分是健康长寿的三要素,其中情绪稳定位居其首;分母部分是健康三杀手,其中懒惰首当其冲。但对我们而言,这个分母几乎不存在,我们教师都不是懒惰的人,我们也很少有人吸烟喝酒,所以我们要想健康,情绪稳定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有句话说:幸福不幸福全看你情绪稳定不稳定了!
  说到这里,大家似乎都想知道我们的心理健康吗?或者我们现在存在着哪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好!现在我们就来诊断一下我们自己:(发自查量表)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自查量表。
  大家看,这是一张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自查量表,我们可以通过它来诊断一下自己目前的情况,这张表只发给大家,不再收上来,所以大家只要在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上打“√”就可以了,当然不是高分不好,也不是低分就好,只要它是你现在的真实情况,我们就可以进行自查。评分的标准大家填写完后我再进行说明。另外,为了表示你对别人的尊重,在别人不允许的情况下,请你不要看他的表格。谢谢大家!
1、每当考试或被提问时,是否会紧张得出汗?          否
2、看见不熟悉的人是否会手足无措?                   否
3、看见不熟悉的人是否会使工作不能进行下去?        否
4、紧张时,头脑是否会不清醒?                      否
5、心里紧张时是否会出差错?                        否
6、是否经常把别人交办的事搞错?                    否
7、是否会无缘无故地挂念不熟悉的人?                否
8、没有熟人在身边是否会感到恐惧?                  否
9、是否经常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                  否
10、是否总希望有人和自己闲谈?                     否
11、是否被人认为不机灵?                           否
12、在别人家里吃饭,是否会感到别扭和不愉快?       否
13、和别人见面,是否会有孤独感?                   否
14、是否会因不愉快的事缠身,一直忧忧郁郁解脱不开?是 否
15、是否经常哭泣?                                  否
16、是否因处境地艰难而沮丧气馁?                   否
17、是否感到厌世?                                 否
18、是否有生不如死之感?                           否
19、是否总是愁眉不展的人?                         否
20、家庭中是否有愁眉不展的人?                     否
20、遇事是否会无所适从?                           否
22、别人是否认为你神经质?                         否
23、是否有神经官能症?                             否
24、家庭成员中是否有精神病患者?                   否
25、是否进过精神病院?                             否
26、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进过精神病院?               否
27、是否神经过敏?                                 否
28、家庭成员中有无神经过敏的人?                   否
29、感情是否容易冲动?                             否
30、一旦受到别人批评,是否就会心慌意乱?           否
31、是否被人认为是个好挑剔的人?                   否
32、是否总是会被人误解?                           否
33、是否一点也不能宽容别人,甚至连自己的朋友也是这样?是 否
34、是否会一门心思想某件事或做某件事,而不听从别人的劝告?是 否
35、脾气是否会暴躁、焦急?                         否
36、做任何事是否都是松松垮垮、没有条理?           否
37、是否稍被冒犯就会火冒三丈?                     否
38、是否被人批语就会暴跳如雷?                     否
39、是否稍不如意就会怒发冲冲?                      否
40、是否别人请示帮助就会不耐烦?                   否
41、是否会因一点小事怒发冲冠?                     否
42、是否会经常发抖?                               否
43、是否会经常感到坐立不安、情绪紧张?             否
44、是否会因突然的声响而跳起来,全身发抖?         否
45、别人做错了事,自己是否会感到不安?             否
46、半夜里是否经常听到声响?                       否
47、是否经常做噩梦?               是 否
48、是否经常有恐怖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否
49、是否经常会感到胆怯和害怕?                     否
50、是否经常出冷汗?                               否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答题及记分方法:刚刚我们在符合自己的情况的答案上打“√”,答的记1分,答的不记分。我们来给自己算一算得了多少分?这个分值只要你自己知道就可以了。
  判断标准:将全部得分加起来后,如果不超过5分,说明你有所保留;如果超过15分,说明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有心理问题存在,你的心理感冒了,那么你应该注意自我调节了。
  心理学家 特罗茜罗尔 在谈到人们陷入心病牢狱时说:正因为它是我们自己构成的,我们就有能力用自己打开枷锁,把自己解救出来!
(三)我们怎样来帮助自己。
  对我们教师而言,正确地处理好与同事、学生、家人的关系,能够面对自己的烦恼与不快乐,就能让自己从容地品味生活里的美好,那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自己。
  1、对同事——学会相融
  我们与领导的关系是——乐队与指挥,当我们以各自不同的身份演奏一曲欢乐颂时,每个人都是快乐的,那种和谐之美来源于心。如果你背离了指挥弄出弦外之音,自己也会觉得别扭。你需要看着指挥的方向,一切行动听指挥就好,其实一切很简单,你只需将自己做为领导的同事,从领导的角度和高度出发,以大局为重考虑问题就可以了。
  我们与同事的关系是——树木与森林,众所周知,教师的劳动除了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等特点以外,还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劳动,同样的学科,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上出来的课肯定不一样,往往会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同事关系和谐,身边有一些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心里就会多几分安全感,工作就会充满快乐。将自己做同事虚心的学生,你只需要细心地听他讲话,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在一堆教育家中间,每个平凡的我们都很伟大!
  2、对学生——学会悦纳。
  所谓喜欢接受”“悦纳就是喜欢和接受。关于悦纳学生我们来看看两个观点。
  观点一: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世界人口的IQ(智商)分布表明,95%以上的人IQ是正常的。而智商正常是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只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我们面前的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成为好学生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是如此。心理学上的 罗森塔尔 效应以及一些类似的实验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 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对美国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的发展测验(实为智力测验)。临走前交给校长一份名单,告诉他名单上的80个人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业冲刺潜力,并嘱咐要对名单保密。8个月后,罗森塔尔重返该校对全部学生进行一次同样的测验,结果发现,名单上的人(即实验组)果真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提高,有一些简直出类拔萃。校长对心理学家的预测佩服得五体投地,而罗森塔尔笑了笑。原来那些所谓的未来的花朵根本不是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筛选出来的,而是心理学家信手随机抽取的。当然有部分学生本来智力就不错,但其中部分学生原本智力平平,并无过人之处。为什么他们会获得比别人大得多的进步呢?研究者认为,校长对心理学家的预言深信不疑,对这些未来的花朵抱有期望,并且不顾心理学家的保密要求,有意无意地将这种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又通过各种态度、表情、行为等体态语言,将这种暗含的期望微妙地传递给学生,其中包括更多的关心、鼓励、提问和辅导。当这些学生获得期望的信息后,也会产生激励效应,于是更加信赖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并给教师以反馈,教师越是见到这种反应,越是会把自己的感情及所期望的特性投射(移情)到学生身上,感到他们更加顺眼可爱,于是激起更大的教育热情。这样,教师教得有信心,学生学得有信心,教和学两方面的智力活动都进入最佳状态,这些未来的花朵取得进步是理所当然的。
  罗森塔尔的实验给我们两个启示:
  (1)教师的期望、信心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它可以改善师生关系,激活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机,造成戏剧性的效果。
  (2)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学习暂时后进的学生也是可能教好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做工作。
  观点二: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我们说,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可是在现实中同事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叹:我真想把这个学生送给某个教授,看看他怎么能把他教会的!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怎么看才有利我们的心理健康呢?
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差异除了发展水平(智力高低)的差异之外,还有发展早晚的差异和智力结构的差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心灵,有的手巧;有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有的抽象思维能力惊人;有的文化课成绩优秀,有的音体美天赋突出。有所特长必有所特短、有所特短必有所特长,特长越长,特短越短,反之也一样。
  平等+个性将成为新世纪中国教育的一种追求。我们过去强调共性较多,强调个性较少,对个性突出者往往缺乏宽容。其实,对孩子不能简单地用好和差来评价,只是每个孩子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而已。魏书生老先生说得好:有些事情可以齐步走,但有些事情绝对不可以齐步走。教师应该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去保护孩子的个性,而不要用统一的模式来评价孩子的发展。当然,校长和教育局应该在这件事上有一致的看法,这一点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对教师的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更有利。
  曾经看过两个名人的故事。
  英国历史小说创始人司各特成名后到母校去访问,受到师生隆重的欢迎。临走时他要求见一见全校最淘气、最顽皮、成绩最差的学生。经过各班筛选,那个全校公认最淘气、最顽皮、成绩最差的学生低着头,站在大文豪面前,羞愧得无地自容。司各特抚摸着孩子的头,感慨万千;孩子,今天你所处的地位就是30年前我所处的地位。然后他从口袋里摸出几个金币,送给孩子留作纪念:谢谢你这几年来坚守着我的岗位!
  诗人普希金,艺术想象力异常丰富,逻辑思维能力严惩匮乏,学数学怎么也入不了门,他发现因式分解解来解去最后正负相抵往往等于0,往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凡遇因式分解统统等于0。一次,普希金外出打猎,路遇暴风雨,跑到一家旅馆去避雨,老板感到万分荣幸,请他签名留念。老板的儿子正在做作业,忙乱中将儿子的数学作业本递给他签名,诗人一看,因式分解,特简单,二话没说在等号后边画了一个0。第二天当教师在这道题后面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时,孩子大惑不解:这是普希金本人做的题,怎么可能错呢?事情闹到校长室,校长说:正如我不懂教育却当学校的名誉校长一样,普希金不懂数学,这个“0”就作为这道题的名誉答案吧!从此文学史上又多了一段佳话。
  其实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当年考北大,中文考了100分,数学得了0分。著名作家钱钟书、沈从文也差不了多少。毛泽东念书时,语文很好,数学勉强及格,可在长征途中,从来没上过军事院校的他,军事指挥艺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硬是把个科班出身的蒋介石搞得晕头转向。凡此种种告诉我们一个简单又深奥的道理,对那些令人头疼的小淘气,千万不要僵死的、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要用辩证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他们。也许他们今天学不好,明天去出其不意地来个突飞猛进,后来居上,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那些顽童,也许他们这门功课学不好,但在音体美方面却有着超乎寻常的天赋,或许会成为某一方面的奇才怪才,如那个门门功课挂红灯甚至语文也挂红灯,但获新概念作文竞赛全国一等奖、出版了一本本专著的中学生韩寒,还有一些虽读不好书,却能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上空冉冉升起的世界冠军得主们。
  说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问题一:如果你知道一个妇女已经怀孕了,她之前已经生了8个孩子,三个耳朵聋两个眼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且这个妇女还患有严重的梅毒。请问,你建议他坠胎吗?
  问题二: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有三位候选人,下面是候选人的一些事实情况:
  候选人A:与一位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遇到事情会咨询占星学家,有婚外情,是个老烟枪,每天喝8-10杯马丁尼。
  候选人B:过去有两次被解雇的记录,每天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过鸦片,每晚要喝一夸特的威士忌。
  候选人C:他是一位被授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吸烟,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过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候选人中选哪一个?
  候选人A.罗斯福。   候选人B:邱吉尔。  候选人C:希特勒。
  那么你还会建议问题一的妇女坠胎吗?
  你杀了贝多芬,那是贝多芬的母亲。他怀着的婴儿正是贝多芬。
  结论:不要用既定的价值来思考事物!人的发展和改变无可限量!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千万要记住陶行知先生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想把陶老先生的话略做改动: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讥笑中有爱迪生。,是不是这样听着更有于利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都能这样想,这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利,更利于我们自身。
  让我们确信:每一株花最初都是草。每一棵草最后都会开出花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4:11:43 | 只看该作者
梁晓声剖析现代人郁闷原因 根本在“文化缺席”2012年03月01日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吕莉红



凤凰联动文化公司昨天透露,作家梁晓声的新书《郁闷的中国人》已于近日上市。书中,梁晓声从60多年的大历史勾勒出中国社会的郁闷简史,剖析当代社会阶层的郁闷,并把郁闷的根本原因归结于“文化缺席”。
梁晓声在新书开篇写道:“被两种力量(自我、社会)拉扯长大的中国人,像极了一张单薄的纸。心灵之扁平呈现于脸,而满脸写的只不过一种表情——失我之郁闷。人们郁闷于时代,可又不得不适应五花八门的时代规则。”他称,新书不是为了牢骚而写,而是希望各阶层均努力,找到“中国突围”之路。他指出“郁闷”对中国是一种困扰,又蕴含契机。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要务,在于改变当今社会“文化缺席”的现状。
13年前,梁晓声推出《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他坦言,《郁闷的中国人》弥补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的一些遗憾,“《郁闷的中国人》立足于捕捉现在中国人最真实的体验。《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毕竟是13年前的思考,各阶层人们的心态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譬如,那时草根阶层的社会意见很难得到展示,而13年后,博客、微博等短、平、快的意见表达迅速登陆,主流传媒对某事件的报道甚至要引述网络上的公众态度。所以,《郁闷的中国人》来自于对社会情绪脉搏的最真切感受,要将‘阶层分析’的遗憾一一补足。”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4:12:27 | 只看该作者
梁晓声写《郁闷的中国人》:大众的郁闷像"积雨云"2012年03月01日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蔡震



继《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延续十多年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之后,著名作家梁晓声再度发力,推出新作《郁闷的中国人》。和往昔时评著作一样,梁晓声依然直面转型社会时期中国社会的痼疾,一条街道、一个剧团、千种表情、万般无奈……种种亲眼所见,都成为作家剖解“微型中国”揭示社会病相的鲜活样本,以事态、事实、鲜活的底层状况采样“脉诊”国情。昨天,梁晓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此书不是为了牢骚而写,而是希望各阶层均努力,找到“突围”之路。
记者:关于你的“自杀移民”言论在微博上遭遇了曲解,你如何看待?
梁晓声:之所以我愤怒,是因为这种篡改歪曲了我对未来中国的判断,因此,我对微博充满了警惕。另外,微博若想获得大量转发,140个字内不仅要说清楚,还要说得有趣,有趣恰恰是危险的。若大家争着如何有趣,微博的氛围就会形成游戏的状态。中国的许多问题是需要严肃地来看待,待真正讨论的时候,你会发现当我们把一个问题拿出来辩论,都变成了大家更习惯于用有趣的喜感方式去表达,“玩”微博的背后是在玩意见表达,自媒体的短板品质开始下滑的时候,难免令人忧虑。
记者:新作《郁闷的中国人》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有何关系?
梁晓声:《郁闷的中国人》 更立足捕捉当下中国人最真实的体验,谈了历史,也预言了未来。《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毕竟是13年前的思考,那时人们对于现实社会的心态写真和今天相比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譬如,那时草根阶层的社会意见就很难在书中得到展示,而13年后,博客、微博等“短、平、快”的“意见表达”迅速登陆,主流传媒对某事件的报道甚至都要引述网络上的公众态度。 所以,这本《郁闷的中国人》来自于对社会情绪脉搏的最真切的感受,要将“阶层分析”的遗憾一一补足。
记者:你如何看待目前大众的郁闷情绪?
梁晓声:网络中国和现实中国是不完全一样的两个中国。在网上,时常看到的是郁闷或愤懑,但也正因为有这么多情绪都集中消解在网络中,人们回归现实又自觉纳入秩序、规则甚至包括潜规则中。因此,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成了高压锅的气阀。我们也可以将这种大众的郁闷看成“积雨云”。积雨云本身并不可怕,因为积雨云并不必然一定产生闪电和雷鸣,有时候清风就可以把它吹开,而这个风除了人文精神,不可能是其他。     
本报记者 蔡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21:01 , Processed in 0.1548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