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下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7 12:3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下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 


董旭午

近来,不少人问我:当下的语文教学到底出什么问题了?我的回答是:当下的语文教学
问题主要出自课堂,即课堂教读不能够守本务实,常常种别人的园子荒自己的地,就是那些貌似“守本”的课,也多大多不够“实在”。说实话,这个问题确实很大很严重也很复杂,就是专门写几篇文章恐怕都很难说清楚。我们不妨就从以下几个关键词入手,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老王》的教读为例来谈谈。
第一个关键词:目标
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包括一些优质课的视频)几乎都淡化甚至略去了教读目标。现实中的一些“常态课”更是很随意,想有就有,想无就无,不少语文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更是东抄西凑,用以应付检查之类。不妨先看看一个所谓的“优秀教案”上的《老王》这篇课文的角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不再赘例,翻开一些“优秀教案”,类似的表述几乎比比皆是,尤其是一些所谓的教学资源网更是千篇一律地多的是。我们且不说这“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生硬、机械地照搬新课标,但说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都如此炮制教学目标该有多么腻味和荒唐,也难怪一些教师提起教学目标就“心领神会”地嗤嗤一笑。其实,就一门学科的课程而言,肯定会有其宏观上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从每篇课文的微观视角来看,就很没必要节节课都这样拟设和表述了,固然宏观的学科教学目标需要微观的课文教学目标来循序渐进地完成。原因并不难理解,因为每篇课文的内容、内涵、语言艺术等都是具体的,因而教学目标也必须具体、可感,极富操作性的。像前文所例举的三个目标,放到所有写人记事类课文教学上似乎都很合适(第三点稍具体一些,但也可以通用于类似主题的课文),谈不上有任何个性和特性,纯属应付差事。再说,还要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顶大帽子生硬地戴上,更是滑稽透顶。这样的教学目标,又大又空又假,不具备可操作性,因而教学课文时的随意性、盲目性就大,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笔者曾在某个场合上了一次人教版八年级《老王》教学的研究课,当时预
设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依据课文情节说说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2、作者为什么认为老王是不幸的?又为什么会说写这篇文章是在对老王表达愧怍?
通过师生交流探讨,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认识到老王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乐于助人,有爱心、有感恩之心的三轮车夫。老王的“不幸”不仅限于老王身体、家庭、生活、情感方面的“不幸”,更在于作者对老王只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与怜悯,对他的善良、爱心、尊严甚至人格的不够尊重。至于作者的“愧怍”则在于若干年之后终于省悟自己当年对
老王的种种“不平等”和“不尊重”。(后文还将探讨,此处不再展开)
可见,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明确、集中、实在、具体、适度,必须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也必须能够实实在在地当堂达成。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目标,也许有人会担心学生“学文”与“立人”的目标很难共同达成,其实这是个认识误区。试想,学生要想了解老王,要想真正理解老王的“不幸”和作者的“愧怍”,就必须得深读课文,就必须通过课文所描述的情节走进老王和作者的内心世界,而在这“深读”和“走进”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为老王的朴实、善良和不幸所深深打动,自然会对作者的真诚愧怍感到震撼,也自然会深刻地体验、感悟到作者在写法上、在语言运用上的良苦用心。(后文还将论及相关问题,此处不展开)由此看来,这种假大空的教学目标确实早该退出舞台了,其对学生学文、对语文教学,尤其是对师生的成长可谓祸害深烈矣。
第二个关键词:内涵
一篇文学类课文,其人文内涵固然是可以多元的,但绝不能太离谱。如,说《背影》反映了“朱自清爸爸不守交通法”,《故乡》反映 “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等,就是很离谱的。当下的中学语文课文教读,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一种致命的弊端,就是对文学类课文的思想主题把握不准,还要美其名曰“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汉姆雷特”。就说《老王》这篇课文吧,其主旨内涵作者杨绛在文末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中三个关键词 “不幸”、“幸运”和“愧怍”,就是显示主旨内涵的“题眼”。这其中,“不幸”是针对文章主人公“老王”讲的,而“幸运”和“愧怍”则是针对作者自己而言的。尽管如此,不少人还是这样解读这篇课文的主旨内涵:作者通过叙述作者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以及老王死后她的“愧怍”心理,不仅高度赞扬了老王善良的品质,还体现了作者对老王这些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和关爱。笔者认为,如果说作者杨绛一点儿也不欣赏老王的人品、不同情老王的贫弱、不赞美老王金子般的心灵,那肯定是不正确的,但若据此而看不到《老王》该是一篇作者反省自己、表达忏悔和愧怍的之情的散文,看不到作者真正的写作目的并不在于作者如何赞美老王如何勤劳、朴实、厚道和善良,也不在于作者如何希望“让世界充满啊爱”,而只是想真诚地表达自己因当初对老王的不平等、不尊重而生发的愧怍和忏悔之情,那就永远也无法真正洞悉作者真实的内心,无法准确把握此文的主旨内涵了。
教读了一篇课文,居然常常不能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其主旨内涵,这样的课文教读就该是没有“灵魂”的,也是无法“站立”起来的。试想一下,如果不能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老王》的主旨内涵,那么读者就会对作者所刻意描写的“自己只知道动辄用钱来买老王的帮助和关爱”、“老王死了都不知道(十多天后才从同院老李那获悉)”等情节视而不见,就会牵强地把此文的主旨内涵误读为“作者以善良对善良,非常同情关爱老王”之类。果真仅为了表达作者对老王的深深同情和关爱如此的话,作者还有必要写老王临终前“给作者送鸡蛋和香油”以及“老王死了都不知道”等情节吗?这些笔墨(尤其老王临终前的描写)显然更多地蕴含着作者深深自责,显然作者是在用老王那颗金子般的心来照自己那个愧怍、自责的灵魂!只有这样理解和把握,才会真正领悟到这篇课文的语言艺术魅力。推而广之,如果我们语文教师长期这样上一些没有“灵魂”、无法“站立”起来的课,其后果会是什么呢?恐怕只会是没头没脑,一片混沌,对“教文”、“学文”和“立人”都非常有害。当然,如果由本文教读引发出要在人格上平等地对待贫弱者,要对贫弱者又悲悯情怀,要同情、关爱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些人金子般的心灵之类的感悟,则是可以的,但读后的感悟绝不可直截等于作品的主旨内涵。
第三个关键词:对接
关于对接,笔者认为,教读一篇课文至少要实现学生与作者生活、课文生活(即课文的情节、语境等)、学生生活积累、生活情理、读者生活等五个方面的对接。比如,学生不深度对接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苏东坡的生活,就无法理解《后赤壁赋》文未处“孤鹤”和“道士”等怪异之笔的真正用意;不深度对接《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世界,就无法品出“今夜闻君琵琶语”中的“语”字的真滋味;不深度对接自己的生活积累,就不可能很到位地感受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反衬艺术魅力(因为,学生一般都会有心烦时看什么都不顺眼的生活积累);不深度对接生活情理,就不可能深刻理解《看云识天气》为什么要通篇运用比喻说明的道理(因为生活情理告诉我们:云是姿态万千的,只有打比方才有可能说明白讲生动);不深度对接读者生活,就不会深刻地领会到施耐庵泼墨如水、淋漓尽致地描写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描写意图(因为读者的爱憎心理也是需得到满足的)。
当下的语文课大多直奔冷冰冰的写法、特色之类,动辄这一段用了什么写法、修辞,有什么特色云云,把语文课肢解成鸡零狗碎、应试化的所谓的探究课。这样的课离作者生活、课文生活、学生生活、生活情理、读者生活等太远,离学生的心灵和生命太远,因而也就冷冰、枯燥、乏味,导致学生打心眼儿里厌烦语文课。就《老王》这篇课文的教读而言,要想让学生真正领会老王的“不幸”,作者的“幸运”和“愧怍”,首先就必须引导学生走进老王的内心世界,真正感受到朴实、厚道、善良的老王是如何真心实意、巴心巴肝、像对待亲人一样关爱作者一家人的:
送冰:老王给作者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作者一家不要他减半收费。送的冰比却他前任送的大一倍,还要抱着冰上三楼,代作者放入冰箱,而且冰价相等。
接送人:老王用平板三轮运送作者的丈夫,还故意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怕主顾掉落下来。老王送作者的丈夫上医院,坚决不肯拿钱,拗不过作者,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送鸡蛋和香油:老王病得就像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了,临死前还是坚持亲自把自己没舍得吃的一瓶子香油和一包鸡蛋送给了作者一家,以表示谢意。
接着再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真正体验到她又是怎么对待老王的:
老王就住在一个荒僻的小胡同里的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的几间小屋都塌败了,作者从来没有进去看过,更没给老王送过什么东西。
老王很理解作者的处境,送她丈夫去医院坚持不要钱,而作者却执意给,根本就不理解和尊重老王的心,甚至认为自己在用钱接济老王。
身体极度虚弱、“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的老王亲自给作者送来鸡蛋和香油后回家了,作者竟没有让老王坐会儿,也没有送他下楼梯,更谈不上把他送回家了,只是站在自家的楼梯口望着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只是“担心他半楼梯摔倒”而已。
回家第二天,老王就死了。可十多天后,作者才从老王同院的老李那里获悉。如果不问老李的话,可能就永远也不知道了。
不妨还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当时社会环境: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夫妇是被批判被打击的对象,是“牛鬼蛇神”一类,是所有工农阶层所不愿意接触的对象。老王是地地道道的工农阶层的人,按理他该是不屑于与作者一家有所交往的,也就更谈不上主动去帮助他们了。因为,一不小心自己还很可能受到牵连,成为一个立场不坚定、同情“牛鬼蛇神”的坏分子。可见,老王对作者一家的热心与帮助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对杨绛一家的真正的同情、尊重、关爱。这种同情、尊重、关爱本身就是无私无畏的,是不期待任何回报的。尽管每次老王都收下了作者的钱,但这也正是他的良苦用心之处:让作者心安理得,不要“想得太多”,更不要心存愧疚。试想,如果学生都能如此深入课文生活、作者生活,还愁他们不能准确、深刻理解老王的“不幸”和作者的“幸运”与“愧怍”吗?
写到这里,似乎已经把话讲完了,但又好像尚有余言万千。总之,笔者认为,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必须要有一个明确、集中、适度的目标,必须要对课文的主旨内涵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解读,还必须(也是作重要的)实现学生用生命和心灵与作者生活、课文生活、学生生活积累、生活情理、读者生活等方面的深度对接。如果每堂课都能把这些做实做好,天长日久,我们的语文课自然也就扎实高效了。健康推进语文新课改,我们正在路上,还须努力做到淡定更淡定,务实再务实。

(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初中刊》20122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9:57 , Processed in 0.06800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