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不识通识教育 | 《教育》旬刊记者 宋亮 | | “通识教育”对3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汇。很多人并不知道,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大学里从研究到实践乃至热门,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
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是从“文化素质教育”开始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李曼丽博士在《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中认为,中国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就是通识教育。中国的大学的通识教育一直被称作文化素质教育,这是学生们不知道通识教育的原因。
据山东经济学院副教授苗文利考证,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从开始探索到现在,大约20多年了。
专业化教育的缺憾
上世纪90年代初,教育界开始认知、思考和探索大学的通识教育。
中国的大学在新中国急于工业化和民族复兴的形势下,为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专业人才,“以俄为师”,大学都是专业学院,强调实用化、追求专业化。上世纪80年代后期,教育学者们认识到,“通过专业教育,大学生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陈卫平、刘梅龄发表在《高等教育研究》1987年第2期的《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是国内最早的以通识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学者统计,从1987年到1994年,以通识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文章总共有14篇。
到了1995年,通识教育的实践开始了。该年,原国家教委在52所高等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并于1995年9月在武汉召开了“试点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大大推动了全国高校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1995年因此成为重要的分水岭。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加强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1995~2001年期间,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研究通识教育的论文达到了327篇,主要是介绍国外通识教育研究与实施情况。
经过数年发展,通识教育在许多高校取得成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与美国一些著名大学基本相当,改变了专业主义教育模式。
这个时期,通识教育还局限在部分综合性重点高校,在普通高校并没有得到广泛重视、实施。
高校全面推进通识教育
2002年开始,通识教育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这一年,关于通识教育的研讨会频频举行。2002年4月在教育部支持下于武汉大学举行的“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暨大学校长治校理念与风格学术研讨会”,是海峡两岸首次在内地举行的大规模、高层次通识教育研讨会,来自台湾、香港和内地的180多位专家和校长参会。
2004年11月,《开放时代》以“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为主题举行了“首届开放时代论坛”,越来越多的通识教育研究项目被列入各级别的研究计划。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实践研究”,2006年项目结束时发表论文10多篇,未发表的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达30多篇。
2002年至今,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文章超过770篇,许多文章试图超越对美国及港台通识教育的借鉴性研究:学者们结合内地实际情况展开了更深入的探究与反思,从文化背景、管理体制、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方式等具体因素展开探讨。
越来越多的大学在积极推行通识教育理念,开展教育实践。
促成高等教育观念转变
通识教育在我国逐步推进的过程,促成了中国高等教育观念的彻底改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逐步从“制器”转变到了“育人”,通识教育理念正在转化成为多种模式的通识教育实践。
“相当多地方的通识教育一开始很有声势,但是最后无疾而终。如果大学失去了最后一道防线,我们整个社会将会不可收拾。”谈到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这样表示。
国内各大知名高校纷纷实施本科教育改革,大刀阔斧地发展“通识教育”模式,可以说是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改变了这些大学的教育观念。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这个理念贯穿大学教育全部课程,而不应是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根据通识教育的理念,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通识教育既体现在专业教育,也体现在非专业教育中。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说:“在学习中不存在一种课程仅仅传授普通的文化知识,而另一种课程只传授特殊的专业知识。”
目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引进、理论研究、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基本是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国内高校尚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和教育模式。
为推进适应当代中国教育特点的通识教育,名校再一次走在了前面。中山大学成立了博雅学院,把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文科重点大学也开始探索通识教育的不同模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