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6 07:17:02
|
只看该作者
对不会做出破坏家庭的行为,即使夫妻双方发生难以沟通的纠纷,也不会轻易地离婚。
(6)贤妻良母型,这是不变的定律。擅长理家,是典型家事天才的人。往往是别人羡慕的对象,辛苦所建立的家庭,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模范家庭,洋溢着幸福。具有浓厚的家庭主义,把家庭作为自我中心的精神堡垒,而自己则是这座城堡的主人。
(7)本身就具备了对任何环境的适应性及通融性,所以对任何职业都具有广阔的适应能力。较适合做有关衣、食、住的职业,适合从事和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职业,最适合担任总务及会计工作。换句话说,不适合从事脱离现实的学术研究工作。
(8)天生对不动产有特别的好运,与其说很会赚钱,倒不如说对金钱运用得当。对于钱财具有强烈的洞察力,对于人却没有如此的能力,最常犯的错误,就是过分信赖别人,甚至委托别人管理金钱,因此,常有受骗的可能。投机性的事业,最好少碰为妙。
对O型性格的忠告:甜言蜜语背后必有陷阱。
后记:我其实对血型没什么研究,但我比较重视“相书”、“血型”、“星座”之类的“专著”或文章。
我并不相信“相书”、“血型”、“星座”,但我相信那些专著或文章里面所隐含的某种对“人性”的理解。
我不会简单地相信那些专著的所有说法,要不我就是头脑简单而且轻易迷信的人。
我只相信那些专著和文章里面所隐藏的对“人性”的假设、估计和类型分析。就某个具体的血型而言,那些假设、估计、类型分析是错的,但我把它转换之后,那些假设、估计、类型分析就几乎是对的。
我既然在文章里面写我太太,最初我故意给她提供一篇描述“O型”的文章,她立刻说“那不对,全是错的 ”。我再把这篇经过我加工的文章提供给她。她立刻说:“啊,太对了。几乎全是对的。”
这说明什么?
这就是我所谓的“教育学”意义上的血型分析和“医学”意义上的血型分析的分别,实际上是借助相关说法来描述我所“看到”和“体验”到的某个案例。如果“医学”(那些血型分析往往借“医学”的名义,并非真正的“医学”)上的说法不合我看到和体验到的个案特点,我就删掉、放弃。也就是说:我所做的分析只是借用医学的语言但立足于真实的个案研究。
赛埔评论:
1. 评:美好的O型气质, 2006-01-14 08:39, 周淑华
我是O型血,觉得上述好象跟我自己不怎么像,特别是关于家庭那个,而且我不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是一个爱幻想的人。
我觉得刘老师的区分,更像是自己总结出来的几类典型的人,这几类不同的人群有着其不同特色的性格和气质。
2. 评:美好的O型气质, 2006-01-14 14:17, 徐莉
血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刘老师存心要“飘扬”他的“高师妹”。所以我看着一阵大笑,终于在点击了后面的资料链接后笑翻在地。
3. 评:美好的O型气质, 2006-01-14 22:51, 蔡丽儿
确实是一篇有趣的文章,以前曾在心理学学过,气质是天生的,没有好坏之分,但我觉得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但我自己还不知道是哪一类血型,不过现在看来有点像O型哦!
4. 评:美好的O型气质, 2006-01-14 23:17, 刘良华
感谢楼上诸位的关注和各种相关的解释。
我不相信“血型”说,但我比较重视有关“相书”、“血型”、“星座”的文章对人性的“解释”方式。
5. 评:美好的O型气质, 2006-02-21 17:59, 谭小颖
大家看完了这篇文章后大部分的人都用自己相比较。有与之相同的,也有与之不同的。不同的人仅仅是其他因素影响得更甚,例如环境、教育。
我也是o型血的!很多方面与我都相似。不管我的性格气质是否一样,但是却是我的奋斗方向。这篇文章像是一种心理的暗示。
5.关于孩子
5.1儿子与干爸[19]
我在网上发了一篇关于小孩的文章,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心里很感激。
其实我一直避免讲自己的女儿,无论讲课还是在网上写文章,都尽量避免。我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说,“如果你想在同事面前夸赞你的孩子如何天才如何漂亮,还不如夸奖你家里的小猫小狗如何可爱。”
今天给学生讲课时,我讲了避免讲自己的小孩的另外一条原因:
我有一个朋友。我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儿子”。因为这位朋友每次讲课时,不会讲别的,开口闭口就讲他的儿子如何如何。
有一天他讲:“我儿子今年三岁,已经能够写诗了。”
我问写了什么诗。他说他买了一串葡萄回家,没想到他儿子吃葡萄的时候说出几句诗词来:远看像葡萄,近看像葡萄,吃起来还是葡萄。
在他看来,他儿子就是天才。
后来,我就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儿子”。有时远远地看见他走过来,我们就高声喊:“儿子,过来!”
这位朋友很恼火,几次红着脸抗议,不允许我们叫他“儿子”。
经过几次抗议后,我们妥协了,改口叫“干爸”。
为什么叫“干爸”呢?
因为这位朋友自从不讲他的儿子了,他讲课就只剩下“干巴巴”的。
“干爸”是“干巴巴”的简称。
赛埔评论:
1. 评:儿子与干爸, 2005-12-14 23:17, 胡皆侃
在华师这几年,发现我们的老师很难避免谈起自己的子女或家庭,特别是女老师。可能是跟我们所学的专业有关吧,老师谈起教育中的现象时,总是很喜欢用自己的子女来举例子。我们好象已经见惯不怪了。
2. 评:儿子与干爸, 2005-12-14 23:40, 沈旎
笑,这外号够绝的。
笑完后赶快检讨。
3. 评:儿子与干爸, 2005-12-15 09:43, shiwei
我觉得刘老师说得很对,我很赞成。还是不讲家里人最好,虽然我还没资格谈论子女问题,但是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同事,上课时或同事谈论时,说两句,就会谈到儿子和老公,我们几乎都会背,听她讲话很难受,很痛苦。另一个女同事,就不一样了,她的女儿三岁,长得很漂亮,而且很有教养,真的好漂亮,我还没见过那么漂亮的小女孩,大家每次见到她,第一句话就会说,呀,某某你好漂亮啊!两次之后,在办公室里,当着大家的面,很认真很诚恳告诉我们,以后在小区见到自己的女儿,再也不要说她漂亮了,这样对小孩的心理影响不好,她说,她在家里只夸女儿乖巧、聪明、能干、努力。大家听完深思一下,都表示好,一定。
4. 评:儿子与干爸, 2005-12-15 10:09, 谢易
一次上课讲到婴儿教育问题,老师说凡是刚生下来不到七斤的婴儿最好别养了。引起全班学员(绝大多数是已婚女学员)哗然,赶紧追问老师的小孩出生时有多重,答曰“九斤”。于是课堂马上陷入空前热烈的讨论中,使得老师不得不再三整理纪律:下课再讨论这个问题,现在继续上课。
孩子总是自己的好,再丑再笨也是个宝。
“儿子与干爸”,是刻薄了点,但确实值得好好反省。
有人说:你想获得他人的认可,那么引他谈他的孩子,并赞美他的孩子;你想得到别人的指责,那么先指责他的孩子,能把他的孩子说得一无是处,那恭喜你,你获得了一个敌人。
5. 评:儿子与干爸, 2005-12-16 22:34, gaoxy
谈论孩子几乎是所有家长的通病,而且每每谈起自己的孩子总希望能够说出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不同之处。一次上课时,发现电脑桌面自己女儿的照片被换成别人孩子的照片,十分不悦,心想这怎么能做桌面呢,奇怪!
5.2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20]
小孩出生以后,高师妹每天都写观察日记。我看过高师妹的日记,里面主要记录了可可每天如何“捣乱”、“折腾”的事件:
她会把所有的柜子都拉出来,然后把抽屉里的发票、证件、相片、钉子、锤子……全部泼洒到地上。为了防止她翻箱捣柜,高师妹把所有的柜子都上了锁,无法上锁的柜子就用绳子围困住,打了疙瘩。为了不让可可解开疙瘩,高师妹把绳子打了死结。绳子约束了小孩,也限制了大人。每次我从衣柜或抽屉领取器物时,就比较着急。
她会把那么沉重的椅子像蚂蚁搬家那样拖到另外的地方。然后借助椅子爬到桌子上去,再把桌子作为跳板,爬窗台上去晒太阳。为了防止她摔倒,高师妹不得不挪动餐桌,把餐桌搬到另外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那样虽然破坏了家庭装修的结构,但为了孩子的成长还是值得的。
她会跟着她妈妈一起去洗碗,她一定是认为她有权参与所有的家庭事务,你不让她洗碗是不合理的。她不仅要参与洗碗活动,她还坚持按照她自己的方式洗碗。用很小的手捏拿一只大碗在水池里面抖动。等到拿起来的时候,她就很可能要把碗摔到地上。高师妹的理论是:小孩不摔碗是长不大的。再摔碎几只碗,她就长大了。
她会拿彩色画笔在墙上、椅子上、桌子上乱画。比较要命的是在洁白的床单上乱画。据说儿童的涂鸦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和美学意义,高师妹不敢阻拦,我也不敢轻易制止。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她长大之后就不会胡闹了。高师妹看了龙应台的文章之后,发展出一套不着急的幼儿理论。龙应台的说法是:“孩子,你慢慢来”。
和所有小孩一样,她会胡闹,完全没有秩序感和制度感,全全不理会所谓的传统、习惯和规则。她吃饭的时候,有时喜欢躺在地上,仰面朝天。只要她愿意张开小嘴巴,大人就可以把饭菜送到她嘴里。据说靠喂饭长大的孩子没有独立性和责任感,后来就调整办法:如果她不想吃,就不让她吃,等到她想吃了,就由她“亲自”拿筷子吃或用手抓饭。
她吃饭的时候还有一个习惯:她愿意把两盘菜放到一个盘子里,她愿意把鱼汤和红烧肉搅拌在一起。大人这时不免会很气愤,但你得忍住。据说孩子有孩子的逻辑,只是成人暂时还不那么理解她的逻辑。不就是把两盘菜放到一个盘子里吗?那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那么冷,我们都已经穿上厚厚的棉袄,厚厚的袜子,严严实实的皮鞋,但她坚持光着小脚在冰冷的地上走动。天啊,那么冷,她就赤脚,不生病才怪。但她已经那样光着脚好几天了,依然没有生病。后来光着脚过了一个冬天,也没有感冒或发烧。你能说什么呢?当然也就算了。
那么冷的晚上,我们睡觉时盖上了两层棉被,她就只要盖一层薄薄的毛巾被。毛巾被不保暖,但要那么保暖干什么呢?我很好奇,一直在观察到底她能够坚持多久?终于有一天,她病了,高烧,嗓子哑了。赶紧送她到医院去打吊针。等她病好之后,我们总结经验,再不能让她着凉。可是,她还是不愿意盖厚被子。怎么办?那还能有什么办法?也只好由着她那样。
我常常觉得对小孩不能过于纵容,不能过于迁就,不能趴在地上吃饭,不能在冷天赤脚走路,不能养成坏习惯……高师妹就立刻嘲笑我:你不是提倡自由主义教育、自然主义教育吗?那么多不能,那么多禁止,孩子哪还有成长的自由?
我赶紧去找《西游记》,里面有一段话:
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那齐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扶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赛埔评论:
1. 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 2006-03-01 23:10, 潘潘
我同意小孩子长大过程是需要有独立的空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是小孩子必须得懂得按规则办事,大人也必须要坚持原则。“自然”、“自由”状态中长大的孩子,最终要回到小学中去,目前,乃至将来很多年,我们的小学管理体制都会让那些“自然”、“自由”的孩子接受改造。到了那个时候,要么孩子变得适应班级管理,要么父母经常被老师责备,要么父母自编教材,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像郑渊洁一样。
2. 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 2006-03-02 10:03, 动人心璇
一直以来,都想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总是在管与不管、约束与自由间寻找平衡,但很难。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当然这个对错往往是由大人来定夺的),一味地任其自由,就会习惯成自然。我觉得该对孩子说“不”时就要说。
3. 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 2006-03-02 18:18, 刘良华
您是对的,但也可以考虑:孩子他自己是知道冷暖的。如果的确冷,他自己会想办法要求保暖,如果她感觉不冷,你教训她,她可能会听您的,但她不一定感觉舒服。
有一则故事:一对中国夫妇和美国夫妇一起去看球赛。中国夫妇不断提醒孩子多穿衣服。美国夫妇感觉很奇怪地说:他们冷或者不冷他们自己知道啊,为什么一定要勉强他们呢?
我觉得这个故事可能有一些道理。当然,这也只是一则故事。
4. 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 2006-03-02 19:01, 沈旎
边读边笑,真真一个小悟空,可爱之极!当然,这是旁人来看,我想您一定被折腾的够戗,您也会乐呵呵地望着她。
说宽容但不纵容,关爱但不溺爱,这话好说,度却难得把握。
我家孩子幼时也有这毛病,到处乱画,后来有一面专门的墙给他涂鸦,并告诉他:你在其它地方画妈妈会洗得很辛苦。孩子能够接受,只是偶尔再犯。
5. 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 2006-03-02 20:08, 卓然独秀
以一个家长的名义提供一点意见:
为孩子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固然必要和应该,但有几条底线不可违背:
第一,自由以安全为前提。这里的安全主要是生命安全,因为孩子是不知道危险的,什么都敢去尝试,什么都想去尝试,而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认识并避开危险,这是成长的前提。例如爬阳台一定是危险的,特别是住在高层,那就必须把所有可能孩子借助于此爬上阳台的工具尽可能搬离,以保护孩子。并且要反复告诉孩子其危险性。
第二,自由以快乐为目的。人在追求某方面自由的过程中必定伴随着对其结果的要求。但是,孩子也许只看到眼前的过程,对结果也许没有预计,可能会导致不良的结果,甚至也许会影响到未来。例如小孩子可能喜欢喝可乐,如果家长任由孩子一天一瓶地喝下去,眼前快乐了,长远就可能带来胖墩一生的自卑和减肥的艰辛。
仅供参考。
5.3我对孩子的态度[21]
研究教育学的人,很可能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是常有的事。
我整天看教育学的书,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解教育的秘密。可是,我并不怎么理睬我的孩子。
不理睬孩子当然有我的理由,比如太忙。
还有一个理由是:孩子有自己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方向,孩子并不需要大人盯着她。你看,植树人哪会整天盯着树看它是如何长高的呢?园丁哪会整天整夜地盯着花看它是如何开放的呢?
孩子睡着了,我就喜欢看她睡觉的样子。你想象过“天使”是如何睡觉的吗?你去看你的孩子睡觉的姿态,你就知道了。尽管如此,我不可以长时间看我孩子睡觉的样子。你想想,你在睡觉的时候,忽然感觉有人盯着(stare at)你,那样是不是很可怕?孩子睡觉了,可她会有感应的,你不可以那样看着她。你是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你就是不可以长时间地看着她。
母亲啊,你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这是真的。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生吗?她“出”生,是她想出来、出走、出场、出动、出发、出航、出海、出击、出任、出手、出头、出逃、出现、出息、出行、出巡、出征、出众、出阵、出轨、出格……
出生之后,她不愿意受你的控制,甚至不愿意受你的过度看护。
孩子离开了父亲母亲,孩子没有了安全感。做父亲或母亲的人,需要守望你的孩子,这是你的责任。可是,你所能够做的,也就是守望,你不可以走得太远,也不可以走得太近。走得太近了,她会感到受挤压,甚至感到受压迫。她就在离你不远的地方,她有了安全感,她安全地居住在她的大地上。你不可以高举“看护”或者“爱”的名义,做干涉她自由生活的事情。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很高贵的情绪。只是,你想过没有,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多少罪恶,恰恰以爱的名义。孩子为什么会变得不愿意主动做事了?孩子为什么变得懒散了?孩子为什么变得没有了好奇心没有了读书的兴趣了?孩子为什么变得没有责任感了?她的背后,难道不是有一个一直深爱着她的母亲、父亲或爷爷、奶奶?
孩子在客厅里玩,那样子实在可爱,我想跑过去把她抱起来。我知道,我不可以那样。孩子愿意一个人在客厅里玩,她很投入,全心全意地摆弄属于她的玩具。你怎么可以跑过去,把她抱起来?那样对她不好。
比较困难的事情是:孩子2岁了,已经学会了自己吃饭。她不想吃饭,那怎么办?孩子的母亲就去喂给她吃。孩子逃跑,母亲就追着孩子喂给她吃。怎么可以这样?我经常出差,很少看管孩子,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但这事我打算干涉:如果孩子到了已经能够自己吃饭的年龄,父母不可以给孩子喂饭。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她不想吃饭,就像罗素暗示的那样:“当我们要他吃午饭时,他拒绝吃他的那份布丁。于是我们就把布丁端走。后来,他又要求将布丁取回,但那块布丁已经被厨子吃光了。听毕他怔在那里,此后不再对我们装模作样了。”[22]
有一种教育学理论说:母亲要经常抱着孩子,把孩子抱在怀里,那样孩子可以听到母亲心脏的跳动,那样孩子有安全感。你当然可以信奉这些说法,我不信。我只相信:无论是猴子、鹰,还是孩子,最高贵的品质是“独立”。她可以依恋她的母亲或者依恋她的父亲,以后她还可以依恋她的恋人。可是,她得知道,无论是谁,都不可能陪伴她一辈子。这世界上谁都不那么可靠,最可靠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她自己。
心理学上讲有一种疾病叫做“自闭症”。我对“自闭症”倒不那么忧虑。如果我的孩子太倚赖他人,离开了他人她就过不了日子,我就忧虑。
孩子独立之后,她独自地面对这个世界,她独自地承担她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是人必须经历的一个状态。这不是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孤独,也不是说她来到这个世界唯一的使命就是为了承担所谓的“责任”。
比“责任”更重要的,是“开心”。人出世的唯一目的大概就是为了开心。独自承担之所以能够忍受,是因为这个世界原本为她提供了足以让她开心的事与物。这些事与物就在孩子的身边。孩子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令她开心的事与物。
她要是对那些事与物不感兴趣不喜欢怎么办?这几乎不用你操心,她会拥有她的兴致。除非你干涉太多,她天生就对那些事与物有好奇心。孩子不像我们这些成人。成人看起来有了知识,但丢失了好奇心。没有了这些高贵的好奇心,对身边的事与物就没有了兴致。就凭这一点,孩子就能够做人类的父亲,孩子可以为那些成人提供教育。那些成人啊,怎么尽说一些“这没有用”、“这不礼貌”、“那不对”、“那很坏”之类的话?
独立和好奇心叠加在一起,就可以成全一个孩子比较完整的人格。
只要做父母的不过度看护,孩子就可能显示出追求独立的天性。我的孩子两岁的时候,就不允许她的母亲或父亲牵着她的手。我们那时住在没有电梯的9楼,几乎每天都爬楼梯。那样陡峭的楼梯,我孩子两岁的时候,就一个人独自在楼梯上行走。我不放心,拉着她,她摆脱,抗议说“我是大姑娘了,大姑娘不拉手”。在大街上,人来人往,那是多么危险的事。我抱着我孩子,她呼喊“下来吧下来吧”。我就让她下来,她自己在穿行在拥挤的街道上。我担心,牵着她,她还是摆脱,她愿意一个人在前面走,她愿意在前面为我们引路,呼吁我们跟上她。
只要做父母的不用所谓的规则过度限制孩子的自由,孩子就可能显示出充沛而奇妙的好奇心。“像一只猫被人带到一个陌生房间后就开始西闻闻,东嗅嗅,不放过每个角落和每件家具。这就是正当而纯朴的好奇心。你可以从儿童身上看到这种冲动。例如,当平时锁着的抽屉或橱柜一旦打开给孩子们看时,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也是正当的好奇心。动物、机器、雷雨,以及各种手工劳动均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能使最有智慧的成年人感到惭愧。”([英]罗素著,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既有独立性,又有了好奇心。这孩子就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人。
如果既败坏了独立性,又丢失了好奇心,这孩子就成为一个意志侏儒、精神残疾。
赛埔评论:
1. 评:我对孩子的态度, 2006-02-23 21:38, 从微笑开始
深有感触。可惜我看这篇文章晚了十二年。只是最近这两三年才想到对孩子干预太多,太多的“这不行”“那不对”束缚了孩子的天性,以至于他现在成了个太听话的孩子。即使现在想放手,也不知到底哪些该放,哪些不能。可怜我的孩子了。
2. 评:我对孩子的态度, 2006-02-23 22:48, 徐树焕
关于培养孩子自己按时吃饭的习惯,我听过最好的是我的一个同事对她女儿的方法。她本来是某县机关幼儿园的副园长,她对她的女儿的培养一直都很有方法,所以现在她的养成了很好的习惯。她从小就跟她女儿讲道理,很多时说到做到。在她女儿两三岁的一天,中午放学了,她回家做饭,女儿就到邻居家玩,并和她约定:12:15分前必须回家吃饭,不然就没饭吃了。结果那天她女儿偏偏就玩过了时间,12:30后才回家。她就真的将所有饭菜都倒到了垃圾桶,并且拉女儿到垃圾桶前,告诉她,因为她回来迟了,她的饭菜都倒掉了,今天中午就没饭吃了。并且虽然孩子的奶奶骂她狠心,她也坚持不给零食她吃,饿了一顿,晚上才一起吃饭。从此以后,她女儿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外面玩到不知道回家的事,也不会吃饭不正经了。
3. 评:我对孩子的态度, 2006-02-23 22:49, 袁敏燕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但刘老师如是说: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生吗?她“出”生,是她想出来、出走、出场、出动、出发、出航、出海、出击、出任、出手、出头、出逃、出现、出息、出行、出巡、出征、出众、出阵、出轨、出格……
我有点难以理解,因为里面有几个贬义词,希望刘老师能解一下我的迷惑。
上文的观点我很赞同,倘若家长们都能遵循一下自然教育的规律,代沟也就不存在了。
4. 评:我对孩子的态度, 2006-02-23 23:12, 刘良华
您所说的贬义词其实很可能是我们看不惯,您想想,是不是有很多所谓出格、出轨、出逃的人,原本也是正常或正义的人。
我之所以采纳这些词语,也是想给出一个暗示:有时哪怕出格一点、出轨一点,对小孩子来说,没那么严重。
5. 评:我对孩子的态度, 2006-02-24 06:25, 沈旎
对,不是看护,而是守望,人与人之间应该有身体上的距离,对孩子也是这样。守望的距离,是在孩子感觉到需要时,回过头,能发现你在不远处,安静地守候,“有一种基本承诺,不管发生什么,我都在这儿,你可以相信我。”(范梅兰)
前天朋友来电说,天使不一定会睡着,但睡着的人更像是天使。
我做学生的故事
6.小学的故事
6.1“赏识”还是“训斥”[23]
教师的不同态度,演绎出学生在学校里的不同学业成绩,甚至决定了学生不同的生存状况。看过一本书:《不过如此》。书里面有一个故事,很类似我所经历的小学生活:[24]
王老师教语文,也是班主任。(我曾经追究过这个现象:为什么小学语文老师往往是班主任,而数学老师很少做班主任?暂时的结论是:“管理学”和“语言文学”有某种亲近的因缘关系。管理智慧有时就是一种语言智慧。)(括弧里的话由刘良华批注,以下同)
我的第一篇作文被王老师大加赞赏,她尤其欣赏这一句: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我小学写作文时,老师最欣赏的句子是:“忽然,门前传来救命的呼喊声,我三步并作两步,飞也似的跑过去。”老师说:啊,用词高级,语法地道。我的老师不知道,所谓“飞也似地跑过去”,其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