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60|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所认识的刘良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6 07:0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所认识的刘良华

作者:许锡良




合影留念(左起依次为--许锡良,刘良华,管季超,刘铁芳)



良华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有永远使不完的精力,总是那样充满活力。行事果然,作风剽悍,效率奇高,却又认真细致。
  他出差时总不忘记带一本不是太厚,但是一定是非常值得认真反复阅读的经典著作。书里会夹一支没有外套的圆珠笔,然后就用这支笔作笔记,划线条,作记号。那次他带的书是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在等飞机的间隙时间里,他就把书读了十几页。
  他读书的特点就是在读过的字句下面画线,作记号,他读过的书,别人几乎不能再读。他画的线与做的记号,似乎比文本的还多。上了飞机的两个多小时的行程中,也是全部用来读书的,只偶尔与我小声说几句话。把时间用到这个程度,我似乎是在生活中第一次见到。
  阅读之中自然更重要的是思考。他有时边读着,边与我谈论阅读的内容,思考着里面的问题。思路极其广阔,思维非常灵活,从身体教育学到领袖智慧和领袖的培养目标,似乎不时地在冒出新书的架构。时时刻刻在寻找着新的研究方向与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是一个精力充沛而且有很高创造力的人。他的骨子里充满了野性。在学术研究的领域,他总在寻找可以有所突破的地方,却又坚持要把学术研究建立在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良华思考的方式就是这样,总是不肯按照一个专业学者的套路来限定死自己的思维。他的思路几乎无所不致,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思想与信息。他关注到的领域非常繁多,文学、电影、社会学、政治、历史、哲学、心理学,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只要是能够说明问题的,他都不肯排斥,却又最终要回到他所谈的教育问题上来,他这种研究的风格既与他的老师叶澜先生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他并不想把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看得有多重要,而且也认为这几乎不太可能。教育学的生命正在于与其他学科广泛交融,不断地吸收丰富的营养,以借鉴到教育学的研究中来,以解释与解决教育中的问题,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他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是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的。所谓“动笔墨”还不仅仅是作读书笔记,还要是想办法将书里面的思想观点写成正式的论文。每读一本书就要想办法将之写成自己的文字,然后融化为自己的思想与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写与读同步进行。他说,如果一个人只是读,很难坚持长久,而且很容易懒惰,读着读着就不肯动脑筋了,但是,如果你要写出来,你不肯动脑筋的阅读就不可能出现。有时你读过一本书,印象还是模糊的,但是,你如果要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自己读了这本书有什么心得,那么你就得有深入细致的阅读,否则,你就无法写出什么东西。写是检验读的质量的最好方法。我对此也深有同感。如果你宣称读过某本书,却又说不出或者写不出自己的阅读心得来,那么就等于没有读过。他写东西极快,有时我们边聊天,边说笑,他就在自己的博客上写出了几千字的东西。当然还是他独特的那种风格:一、二、三,直到写到十以省略号结束。良华极善于捕捉有用的思想信息,然后形成文字。他的每一点文字,都可能是日后他的书或者论文的一部分。
  开会的时候,我才发现他的朋友是那么多,一路上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人,或者是没有听过他的名字的人。他一路被人问候,他一路向人点头,几乎就是教育界的一个公众人物,“刘良华”三个字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品牌,这三个字后面已经不需要什么博士、教授之类的头衔来装点门面了。与他住在一起,每天都有人来拜访他,然后一屋子的人,有说有笑。有时我的床上都要坐满人,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他开会一定要住好一点的房间的原因了。
  他经常出差,以高质量的工作与特有的勤奋与努力来经营自己的生活。他说别人只知道我出书写文章很快,以为我就是浮躁的,其实他们不知道我是把别人打牌、喝茶、聊天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与工作上了。这一点我是相信的。他对时间非常敏感,也非常珍惜,他说不能把时间用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上。别人对他有误解,他不必出来解释,仍然坚持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为这些琐事而去烦自己。对误解持宽容理解的态度。即使误解与反对他的人,他也持理解的态度。然后不去管他,把时间、精力、知识、智慧用在自己的事情上。他还说读书而能够要有所得就得写出来才算数,学术成就的高低大小要靠作品说话,把作品摆出来让人去审查。
  (作者地址: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邮编:510310)
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07:12:28 | 只看该作者
教育自传(刘良华 著)

教 育 叙 事 研 究 丛 书
编 委 会
顾  问  扈中平  黄甫全
主  编  刘良华  吴刚平
编  委  王  枬  王  鉴
          肖  川  刘铁芳
          刘朝晖  余文森
          张文质  杨四耕
          蒋敦杰  熊  焰


■教育自传
■教育传记研究
■教育故事研究




目  录
前言
我的生活故事
1.    我的祖父祖母………………………………………………
1.1我“爹爹”(上)…………………………………………
1.2我“爹爹”(下)…………………………………………
1.3我“喇妈”…………………………………………………

2.    我的父亲母亲………………………………………………
2.1做人要厚道…………………………………………………
2.2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
2.3母亲的性格…………………………………………………

3.    我的姐姐妹妹………………………………………………
3.1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
3.2家族相似……………………………………………………
3.3长大不容易…………………………………………………

4.    关于爱人……………………………………………………
4.1高师妹………………………………………………………
4.2挤牙膏的故事………………………………………………
4.3美好的O型气质……………………………………………

5.    关于孩子……………………………………………………
5.1儿子与干爸…………………………………………………
5.2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
5.3我对孩子的态度……………………………………………

做学生的故事
6.    小学的故事…………………………………………………
6.1“不过如此”………………………………………………
6.2狮子的性格…………………………………………………
6.3影响我的“重要他人”(上)……………………………

7.    初中的故事…………………………………………………
7.1影响我的“重要他人”(下)……………………………
7.2“特级教师”的绝招………………………………………
7.3我的成长仪式………………………………………………

8.    高中的故事…………………………………………………
8.1关于朋友的几个词语………………………………………
8.2数学的猜想…………………………………………………
8.3浑水摸鱼与浑身是胆………………………………………

9.    大学的故事…………………………………………………
9.1君子坦荡荡,小人斤斤计较………………………………
9.2 Peter这个人…………………………………………………
9.3我是怎样对教育学发生兴趣的……………………………

10.硕士研究生的故事 …………………………………………
10.1由博返约……………………………………………………
10.2“力行教育学”……………………………………………
10.3从“述评”到“批判”……………………………………

11.博士研究生的故事…………………………………………
11.1回到“教育经典”………………………………………
11.2“身体教育学”的道路 …………………………………
11.3从“现象学”到“叙事研究”…………………………

做老师的故事
12.坐班的日子 …………………………………………………
12.1像一个郁闷的木瓜 ………………………………………
12.2能够动的事物叫“动物”…………………………………
12.3权力欲望的暂时终结与转换………………………………

13.我的教学生活………………………………………………
13.1我为什么喜欢当老师……………………………………
13.2等待奖励…………………………………………………
13.3“了望教育”……………………………………………

14.我的同事……………………………………………………
14.1骆驼的样子………………………………………………
14.2看窗户的老师……………………………………………
14.3大人不计小人过…………………………………………

15.我的学生……………………………………………………
15.1教育忏悔…………………………………………………
15.2我对学生的几点要求……………………………………
15.3学生的精神………………………………………………

教育自传选读
16.遥远的高三•八班…………………………………………
16.1公车上书…………………………………………………
16.2十三棍僧…………………………………………………
16.3不敬师长…………………………………………………

17.唇舌的授权…………………………………………………
17.1教育故事…………………………………………………
17.2个人教育史………………………………………………
17.3教育忏悔…………………………………………………

18.我的教育故事………………………………………………
18.1被老师体罚后立志当一个好老师………………………
18.2两次终身难忘的表扬……………………………………
18.3我选择了没有悬念的人生………………………………


前  言

1.何谓“教育自传”
有人认为完整的自传至少有四个要素:[①]第一,生平事迹要真实;第二,要写出自我的性格,尤其要画出自己的灵魂;第三,对自己所处的人际关系及自身在所处的社会生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有较客观的公允的评价;第四,要有文学性,尤其是语言要精美。
按说,“教育自传”也应该具备上述几个要素。但“教育自传”更重视讲述“教育者的故事”和“受教育者的故事”。“教育自传”是回忆自己做孩子、做学生的故事以及自己做家长或做老师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归入三类:(1)我做孩子的时候我的祖父祖母、我的父亲母亲或者我的兄弟姐妹是怎样教育我的;(2)我做学生时我的老师是怎样教育我的;(3)我做家长时是怎样教育我的孩子的;或者,我做老师时是怎样教育我的学生的以及我是怎样度过学校生活的。

2.从研究自己开始
社会学或教育学研究常常拒绝研究“熟人”,担心因熟悉而导致感觉迟钝,导致对研究对象不再敏感,导致遗漏掉大量有意义的生活细节。
人们常常警告:“真理往前迈进一步就成为谬误”,我更相信:“谬误往前迈进一步就返回真理”。
就在那些艰难的地方,需要有艰难的突围。事实上,“传记”(包括“自传”)近年来已经成为近现代社会学和教育学关注的对象。
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和最熟悉的事件开始,也许可是视为“回到实事本身”的现象学态度。这是一种使熟悉的地方陌生化,使日常生活非常化或者反常化的突围态度。

3.自传即自由
卢梭断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②]
自传的意义在于:人是生而陷入枷锁之中的,但却可以自由回忆和自由想象。
人活在制度中,人无时无刻不受制度、规则、典章、舆论的约束。自传是挣脱制度、规则、典章、舆论之后的自由回忆。你没有任意虚构的自由,任意虚构是对自传的破坏;但你有写什么和不写什么的自由。在你的个人生活史中,曾经发生了那么多的事件,你为什么只写这些事件而放弃了另外事件?这是你的自由。
你不喜欢,你可以放弃你不愿意回忆和记录的事件。生活中“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自传并不照单全收。有那么多的事件不可言说,你只说你愿意言说的部分。这是你的自由。
你喜欢,所以你把你的自传自由地写成这样的形状。自传是一种精神的缅怀,是自我的解放。解放的意思是解释和放纵。
如果你这样看,那么,自传就有精神治疗的效果。草药可以治疗身体,读传记和写自传可以解放身体。

4.有一种自传,叫教育忏悔
霍布斯说:“我生命的惟一激情乃是恐惧。”[③]
事实上,生命的激情不止恐惧,还有“罪过”和“忏悔”。“罪过”总是与“忏悔”牵连。人一旦有“罪过”和“忏悔”之后,人的内心会生长出“感恩”的激情。如果看过《远山的呼唤》这部电影,你就会领会:生命的惟一激情何以是“罪过”和“忏悔”。
教育自传,有时候不过是一种教育忏悔。

5.传记是真的吗?
法国人巴尔特说:“任何传记都是一本不敢称作小说的小说。”[④]米沃什很认真地说:“明摆着,所有的传记都是作伪,我自己写的传记也不例外。”[⑤]
任何传记都来自想象力。传记借助想象力而摇曳生姿,拒绝了想象力,几乎就消灭了传记的写作。
如果自传不是真的,自传有什么用?
可是,谁说自传全是假的?
任何传记又不得不尊重传记事实。自传总是在事实的链条中很热闹地想象。

6.聚焦“人的问题”的叙事研究
我们曾经提倡中小学教师写“三种文章”。这三种文章实际上是“三类研究”。
第一类研究是关于教材的研究,这类研究如果做得系统一些,就可以做成“校本课程开发”。
第二类研究是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这类研究大体相当于目前流传的“校本教学研究”。这类研究直接聚焦课堂,指向“有效教学”。
第三类研究是关于教育中的“人”的研究。这类研究在传统研究中往往被称为“学生个案研究”或“教师个案研究”。
对教师来说,研究教材和研究教学当然重要,但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以关注“人的问题”为基本前提和基本目的。
教材有什么好研究的?研究教材的重点不在于追究教材本身是否有逻辑,而在于关注教材的逻辑和学生的心理逻辑是否匹配。
教学有什么好研究的?研究教学的重点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条理或是否符合规范,研究教学的真实目的不过是关注学生和教师在课堂生活中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状况。即使研究教学的细节,也不过是关注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关系,关注学生与教材的交往关系。
由此大体可以认为:如果把“人的问题”弄明白了,所有的教育研究有了前提和方向。如果把“人的问题”没弄明白,所有的教育研究就丢失了自己的前提或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其实,传统的教育研究早已经包含了“人的问题”研究,传统的教育研究不是已经提交了大量的“学生个案研究”、“教师观察研究”、“教师经验总结”吗?
传统的这些研究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是否想过:能不能把这些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报告进一步转化为“教育传记”?
“教育传记”和以往的关于“学生个案研究”、“教师观察研究”、“教师经验总结”究竟有什么不同?
或者说:“学生传记”、“教师传记”、“教师自传”究竟能够给传统的“学生个案研究”、“教师观察研究”、“教师经验总结”带来多少改观?
这很难说。如果读或写了你认为满意的传记作品之后,你大体就可以做自己的判断。

7. 我喜欢的几个词语
第一个词语是“怀疑”。理由是:一种存在,必有一种相反的存在,所以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保持怀疑的态度。
第二个词语是“压抑”。理由是:哪里有压抑,哪里就隐藏了教育叙事研究的事件。
第三个词语是“遗忘”。理由是:给制度加括号,对历史保持有意的遗忘,使用自己的词语,发出自己的声音。
第四个词语是“非常”。理由是:追寻日常生活的非常现象,顺便考虑非常身边的反常、无常。
第五个词语是“焦虑”。理由是:没有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你一旦过省察的生活,你就处在焦虑中。焦虑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通道。
第六个词语是“苦难”。理由是:苦难是人的宿命,你不得不选择的姿态是悲悯,也可以是调侃甚至幸灾乐祸。
第七个词语是“陌生化”。理由是:让熟悉陌生化,甚至惊异,这是保持生活热情的基本元素。
第八个词语是“死亡”。理由是:死亡的真实意义是让习惯死亡。让习惯死亡的真实意义是让思想出轨。
第九个词语是“想象”。理由是:你若想改变你的生活,你唯一的选择是让时间倒流,或者使时间虚无化。虚无之后,你失去的是时间,获得的是自由想象。
第十个词语是“流浪”。理由是:过一种自由想象的生活,是流浪者最美好的品质。
……

8.致谢
首先感谢孔庆东先生、张文质先生和许锡良先生允许我登载他们的“教育自传”。要是没有他们的教育故事,本书不只是显得单薄,而是显得孤立。
本丛书得到广东省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的资助,感谢扈中平先生和黄甫全先生的鼓励和支持。
感谢“赛埔学院”(CERSP)的老师们参与本书各个章节的讨论。限于篇幅,我只能在各节的后面附上5条“赛埔评论”。向各位“赛埔评论”者致敬。
感谢四川教育出版社陶明远先生长期的关注和督促。要不是因为他的关注和督促,这本书的出版可能会无限期地拖延。

我的生活故事

1.我的祖父祖母

1.1我“爹爹”(上)[⑥]

我“爹爹”就是我的祖父。湖北荆州地区的乡村长期称祖父为“爹爹”,称父亲为“爷爷”。后来随着村里“走出去的人”(包括大学生和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才对这种倒行逆施的语言习惯发生怀疑。现在村里很少有孩子把自己的父亲叫“爷爷”,已经开始改口称“爸爸”。但还是保留了把自己的祖父叫“爹爹”的习惯。
1996年我带我爱人回湖北探亲。我一路上叮嘱我爱人应该入乡随俗,宜谨慎称呼。那天我们一进门,就遇到我父亲、母亲、祖父很整齐地坐在家里。我们进去的时候,他们站起来。我爱人很紧张,先对我母亲喊“妈,你好”;然后对我父亲喊“爷爷,你好”;最后面对我祖父,她心慌意乱,仍然喊“爷爷,你好”。
那天我祖父比较“不好”、“不高兴”。后来看在我爱人“面相善良”(他的原话)的份上,原谅了我爱人的“无礼”。
爹爹不高兴实属正常,因为我从小就惹他不高兴。
在我们家族里,爹爹最看重而满怀期望的,是我堂兄。不只是因为我堂兄是长孙,也不只是因为他父亲是长子,主要因为我堂兄自小聪明,仪表不俗。我一直怀疑爹爹比德国人叔本华更看重人的长相。
爹爹除了看重我堂兄之外,比较喜欢我的堂弟(指伯伯的儿子,还有一个堂弟是叔叔的儿子,因居住的地方很远,我们交往不多)。堂弟年纪小,虽不英俊,但瘦高,于是整体形象看起来也有些不落俗套。堂弟在村里是比较知名的人,主要因为他敢于一边走路一边大声哼唱一些港台流行歌,他走路时两条腿像踩高跷,一脸的坏笑,口中的两颗门牙不知什么时候丢失了,整副牙齿也七歪八倒。可是,就是这个样子,很多人喜欢,我爹爹看到他就满脸堆笑。
堂兄比我大1岁,堂弟比我小3岁。他们都是我伯伯的儿子。爹爹一直住在我家里(我祖父和我祖母俩很早就分居,分居后我祖父住在我家里,我祖母住在伯伯家),但他心里最喜欢的孙子却在伯伯家里。我母亲为此事耿耿于怀,偶尔会因为这事公开吵架。
村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憨老大,金老二,刁老三。如果一个家里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往往憨厚,养尊处优;二儿子往往勤劳,像金子般有实用价值;三儿子往往刁钻,倍受宠幸。我在家里原本是独子,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很受父母的宠爱。可是对于祖父来说,我就失去了独子的优势,成为众多孙子中的一个普通成员。上有堂兄,下有堂弟,我夹在中间。我堂兄显然不属于憨厚的形象,但他很正当地享受养尊处优的地位。我堂弟并不刁钻,因可爱而受宠。我本应该像金子般有实用价值,却名不副实。在堂兄和堂弟之间,我几乎不受祖父的重视和重用。
祖父并不把“家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但他比较重视我的品行。我曾经向父亲要“盘缠”(大概1角钱。那时看一本娃娃书1分钱;吃一碗面条3分钱,看一场电影《铁道游击队》5分钱)和同伴到镇上去游玩。祖父知道这事后痛斥我,也痛斥我父亲。有几句我记得比较清楚:
第一句是:“儿子不知道老子有多大的家当,老子不知道儿子有多大的本事。”这句话是他的口头禅,后面有时会补充说“即使有沈半山的家当,也会坐吃山空”。我对其中的“沈半山的家当”的典故一直不理解,2000年我到江苏周庄去旅游,发现祖父说的“沈半山”很可能就是周庄以前赫赫有名的“沈万三”。
第二句是:“养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后面有时会补充“养女不教,母之错”。
第三句是:“你儿子将来不是土匪,就是流氓。”他说这句话是有根据的,他知道我在小学时经常偷人家田里的西瓜,偷人家的桑枣。有一次家里多了一把铁锤,我祖父一直怀疑是我偷来的。其实那铁锤是我在路上拣的。他只知道我有偷西瓜的习惯,但他不知道我基本不偷具体的用具。我的这个习惯比较符合“盗亦有道”的中国传统。
“你儿子将来不是土匪,就是流氓”那句话对我震动、打击最大。我的求学生涯有很大一部分动机是为了使这句话得到改写。
如果我祖父“出工”(到公社去干活)去了,我在家里的地位就是“至高”、“无上”的。只要我祖父回到家里,我就赶紧收敛,尽量躲避他,努力不与他单独在一起。最痛苦的事情是被他点名要我和他一起“围篱笆”或“做靶子”。和他单独在一起做事时我一律沉默,提心吊胆地等待被他训斥。
其实他早知道我的“两面派”和“不老实”(这是祖父的用语),他甚至怀疑我在他背后“无恶不作”。但他比较有信心用他的权威对我施加管教和控制。直到1987年那年春节前的几天,他第一次受到我的挑战。
那天傍晚,村里“分鱼”(相当于“分红”。村里有人承包了渔塘,年终时涸泽而渔),“分鱼”的地点就在我家门前。那里聚集了许多人,男女老幼挤在一起,人声嘈杂,很热闹。
祖父在屋前大声叫喊,让我拿竹篮去装鱼。我嫌他喊声太大,有些丢脸,就故意不理他。他喊声越来越大,我忍不住了,冲出了,大喊一声:“叫什么叫?”
整个“分鱼”的人群立刻停止了喧闹,这在村里人看来是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家族里从来没有人敢这样顶撞我祖父,村里很多人都惧怕他。
人们死死地盯着我祖父,看他如何处治我的无礼和莽撞。
我祖父也实在是修炼不够到位,他的一切反应均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他暴跳如雷,吼声震天,声称要把房子掀掉。我估计他是一边叫骂一边思考,果然,他忽然停止骂声,做出一个重要决定:从此离开这个家,离开这个村。
其实他只是离家,并没有离村。他搬到我伯伯家去住了几天。那几天我父亲和母亲一再催促我去把祖父请回来。
第三天下午我去了。见到祖父的时候,我并不说话。他也故意不理我。其实我心里知道他一定在等待我去请他回家过春节。他躺在床上,痛斥我的“不凭良心”。然后他给我讲了许多他为我做的一些事情,讲了许多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细节。
他讲的故事令我震惊。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他心里竟然还有我这么一个孙子,从来没有想过为了拯救我们这个家庭和家族他克服了那么多的苦难。
等他讲完他的故事,我已经泪眼婆娑,满腔羞愧。
整个下午我只说了一句话:我错了。您回去吧。
我先回家,那天晚上祖父就回来了。

赛埔评论:
1. 评:我“爹爹”(上), 2006-01-02 15:25, 青流
中国长辈对下代是种深沉的爱,也许长大后才能明白!我曾一直认为我的父亲讨厌我,后来才明白我全错了!

2. 评:我“爹爹”(上), 2006-01-02 16:01, 青衣
在毫无防备的情形下,您的“爹爹”就这样栩栩如生地站在我的面前,爷孙两人在生活中的冲突、在心灵上的碰撞,就这样冲击着我的情感,不由自主地随着您的心情起伏而跌宕!很早以前曾很喜欢阅读新凤霞写的文章,因为她的文章常让人感觉很亲切,朴实的话语娓娓到来,就像平日里和人讲故事般。如今看到您的故事,心绪也仿佛又回到昨日……

3. 评:我“爹爹”(上), 2006-01-02 23:49, 林淑文
很佩服刘老师的叙事方法,前面是一系列“爹爹”如何对“我”不好的情景,几乎占了文章的90%,可是结尾突然来个大转弯,而且是“欲言又止”。可是就是这不到10%的结尾,却给读者留下了超过90%的分量的思考。
要写好一个教育故事,实属不易。

4. 评:我“爹爹”(上), 2006-01-03 16:53, duanqing
从容的叙事,不动声色的描写,如同见到“爹爹”一样!真是好!
在我幼时生长的地方(苏北一个小镇),也是管祖父为“爹爹”,故读来特别亲切,使我想起我那一生勤俭善良任劳任怨少言寡语、对孙子们疼爱有加的“爹爹”。
还有,比较喜欢刘博士用“基本不”造句,比如,“但他不知道我基本不偷具体的用具”,相当有意思。

5. 评:我“爹爹”(上), 2006-03-12 10:55, 刚平
比较赞成楼上林淑文老师和duanqing老师的说法。讲故事有多种模式和技巧,但每个人讲故事的时候会慢慢形成自己的模式和技巧。


1.2我“爹爹”(下)[⑦]

自从我们吵架之后,祖父就开始提防我挑战他的权威。他一再暗示无论我读书读到什么程度,总跳不出他的手掌心。
除夕那天下午,按照惯例,是要贴对联的。我祖父故意出难题,说是“今天要改一改,让良华写对联”。
这对我来说的确是难题。我不仅毛笔字写得不成样子,对联的主题和内容如何表达,我也不知所措。往年都是祖父一手操办,他不只是
3#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07:13:54 | 只看该作者
00:58, 刘良华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同时也在想念我的外婆。
我小时侯的成长,差不多有一半时间在外婆家度过。那是家里穷,时常没有饭吃。每次离开外婆家的时候,外婆就偷偷地从米缸里拿米给我带回去。
现在只要想起我的外婆,我就提醒我自己:像外婆那样做一个善良和仁爱的好人。



2.我的父亲母亲

2.1做人要厚道[⑨]

我一出生就被抛掷到一个充满矛盾、争执的家庭。
我祖父是个耿直而要强的人,他自己要强,也希望他的子孙要强。可是他的儿子(我父亲)和孙子都不太像他。
我母亲也是个耿直而要强的人,她自己要强,也希望她的丈夫和儿女要强,可是她的丈夫和四个子女都比较“善”(“善”在家乡的语言中有“软”的意思,比如“手善”就是“手软”;“这个比较善”几乎就是“这个人比较软弱”),不像她那么强硬。
祖父一向瞧不起我,有一天我被人差使去帮人插秧,回家后,他骂我: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你这个孱头。(后来我看鲁迅的书时,发现鲁迅也喜欢骂人是“孱头”,这使我常常想起祖父的形象。在没有看鲁迅的照片前,我一直是用祖父的形象来想象鲁迅的长相。)
母亲也很瞧不起“懦弱”的人,但她很瞧得起我,对我充满期望。她教育我说:“老实人就是吃亏。要是别人踢你一脚,你就踢他两脚。听见了没有?”
我说“听见了”,但母亲这个办法我基本上没有试过。在我的记忆中,至少有两个人打过我,我都没有还手。(我也很想还手,但力量对比悬殊太大,无法还手。)
一次是我和五六个同伴一起到村里很远的地方玩,经过一家姓童的菜园时,我们中有几个人很整齐地大声喊那家男主人的姓名。一个男人的姓名被一帮小孩叫喊,这是犯忌的,被认为是窝囊而“童叟可欺”。于是那男人从家里像个火球(那个人一年四季都是红红的脸)一般冲出来,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逃跑的时候,他已经降落到我的面前。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么多人中间,他就看我不顺,给了我一记耳光,然后恨恨地回去了。这个人短而粗壮,出手很有力量,后来我的左耳接连几天都嗡嗡地响。
其实,我们一群人中好像就只有我没有喊他的姓名,我不明白,他就偏偏只打我。别的人喊了他的姓名,他却“不知好歹”。
那天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委屈,因为远远的,那个男人无法辨认谁喊了,谁没有喊。我只是觉得对不住我的祖父,也对不住我母亲。那天回家后,我一直轮流地观察我祖父和我母亲,觉得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不屑和鄙夷。
另一次我和几个伙伴一起到一户姓曾的人家看人玩扑克,赌钱。这家的大儿子(比我大概长1岁或2岁)输了钱,很愤怒,忽然从赌博的人群中挤出来,冲我吼叫:“吵什么吵?!”我说:“我没吵,输了钱怪我啊?”于是,他扬起手狠狠地打给我一记耳光。(同第一次一样,这次又是打我的左脸,我的右脸几乎没被人打过。后来上海的一位朋友跟我一起照相时,说我的右脸长得比较漂亮。我就跟她讲小时侯别人光打我的左脸,被打变形了。后来我照相时,常常身体稍稍“左倾”,让别人照右脸)
我站在那里,愤怒地望着他,脸火辣辣地疼。我迅速地看了一下周围的人,可是,没有人帮助我“除暴安良”。我只好一个人很懊悔地离开。从那家走出来,看着那家的屋脊(那年他们家新建了房子),我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报复。
当然,后来也没有报复。后来这家的大儿子用他自己“无所作为”的行动证明了他的无能,我就更没有了报复他的勇气。
那天回家后,只有父亲在家里,我没有见到祖父,祖父好像出远门帮别人打工(采石)去了。
父亲肯定不知道我挨打的事,这事不可能那么快就传到家里。可是那天他一直跟我讲“做老实人”的道理,讲得我心惊肉跳、诚惶诚恐,总怀疑他已经知道我挨打的事。
那天他像个牧师,他很肯定地说:“老实人吃小亏,占大便宜。聪明人占小便宜,吃大亏。”
他追问“听见了没有?”我说“听见了。”这次是真的听得很明白。要是平时他跟我讲这些道理,我是不会明白的。那时我还没到理解这些道理的年龄。但那天他给我讲这些道理时,我对这些道理心领神会,而且满怀感激。那天晚上我感觉自己好像忽然长大成人,知道自己明天要去干什么,知道自己将要往哪个方向走。就在那天晚上,我借助灯光模仿徐悲鸿的奔马图,在书房的墙壁上画了一匹“奔马”。在“奔马”的前方,写了一行字:“不用扬鞭自奋蹄”。现在这幅画和那几个字依然在书房的墙上。我母亲曾经想把旧房子拆了,重新建房,我立即阻止。母亲问“为什么”。我说:“这间房以后会成为名人故居的。”母亲虽嗤之以鼻,但从此不敢再提建房的事。
我父亲是典型的“老实人”。他总是一脸的淡淡的笑,很少见他生气。
有时家里遇到比较苦闷的事情,母亲就焦虑、着急。父亲却喜欢说一些“四言八句”的顺口溜来逗母亲开心。“四言八句”这个词语是母亲对父亲的顺口溜的概括,比如,母亲生气时,父亲会说:“世界太小,事情不少,有人生气,有人烦恼”。比如父亲赌博输钱了,母亲就骂他,他就逗母亲开心:“赌博不该,输钱也不该,不用生气,消财免灾。”母亲开心了,就质问:“你哪来的那么多四言八句啊?”父亲就说:“你要愿意听,我还有。”
有时家里遇到有人“欺负”,比如邻居在种田时挤占了我们家的田地,这时母亲就一定出场与他们“争吵”或者“痛骂”。母亲一开口就骂“该死的”、“砍脑壳的”、“不凭良心的”,直骂得那人不说话才肯收兵;祖父虽不会亲自出马,却在家里“忿忿不平”,骂这些人“野蛮”而“不顾天理”,“不讲仁义”。
这时候父亲一般坐在家里,可能显得比较不高兴,却绝不愤怒。既不像母亲那样开口骂人,也不像祖父那样以“天理”和“仁义”斥之。母亲在外面和别人“吵架”辛苦了,回到家里就骂父亲“别人家里都是男人出面,你呢?”父亲就说“你没看见啦,一个家里只能派一个代表。”每遇到这样的场面,我就在旁边观察,我观察的结论是:祖父要强;父亲幽默;母亲豪爽。我呢?我欣赏父亲的“黑色幽默”。
父亲常年坚守他的朴素的幽默,这种幽默与“智慧”不见得有太大的关系,却与“厚道”有关联,它是一种“厚道”的日常心情和生活姿态。
父亲的厚道与幽默让他自己的生活一直过得很轻松。在我们家里,祖父和母亲两个人都很要强,于是他们常常吵架。父亲不说话,只静观。母亲和祖父常常是在吃早餐(实际上是午餐,乡村一天只吃两餐,早餐和午餐是合起来的)的时候吵架。祖父要是太愤怒了,就会摔碗,猛地把碗翻过来,使劲地扣在桌子上。即便如此,父亲照样吃饭,照样吃菜。母亲质问“你怎么还吃得下去呢?”父亲就反驳:“吃不言,睡不语,你不知道?”“吃不言,睡不语”这话其实是祖父经常给我们讲的道理,父亲这样说时,我怀疑这是父亲用祖父的话来回答我母亲的质问,也顺便讽刺祖父。
在我眼里,父亲不那么要强,却是个化解矛盾和苦闷的高人。我对祖父一直很敬畏,他的话也几乎都是对的。比如我很难反驳“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的道理。我对我母亲也一直很欣赏,她是个爽快人,心里不高兴了她就骂人,心里高兴了她就开怀大笑。她一旦笑起来,全村的人几乎都可以听到。可是,在处理生活中的障碍与苦闷时,我常常愿意选择父亲的方案:“静观”、“调侃”、“黑色幽默”、“老实人吃小亏,占大便宜”。
不过,祖父虽然生活偏激,却懂中庸的道理。读中学的时候,他教了我三句话,加上后面的三句话,实际上是教了我六句话:
第一句话:酒是穿肠毒药;
第二句话:色是刮骨钢刀;
第三句话:气是惹祸的根苗。
接下来还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无酒不成礼仪;
第二句话:无色路断人稀;
第三句话:无气反被人欺。
不是不复仇,而是复仇有度。有度、中庸,这是中国民间的“美德”。
不复仇,实际上是把珍贵的时间留给自己。尤其当仇敌人格卑下而不置一提的时候,不复仇实际上是鄙视、鄙夷仇敌。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把珍贵的时间浪费在仇敌身上,那样几乎是故意让仇敌不战而胜。
真正乐观、智慧的人,他多少总有些复仇的冲动,但绝不以复仇为生活的目的。
有一个说法,是《资治通鉴》里讲的:“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中国民间有另一种说法,说得很简单:“如果狗咬了你一口,你千万不要回头咬狗一口。”

赛埔评论:
1.评:做人要厚道, 2005-07-20 22:43, 林洪图
做人要厚道,这一点与各人的本性有关,有些人天生就是很刻薄的。厚道是学不来的。我不刻薄,总是不想去争一些东西,在师范念书时,班主任总给我指点着“男人应该懂得去争取一些,不要太让了,这样会给别人以为是软弱的。”是的,我很是凶捍外表之下,总是表现着不太一致的和气甚至有些懦弱。这一点是与遗传有一点关系的。
通过刘老师的自述,我慢慢地理解到了刘老师的幽默轻松宽容的秉性很大一部份是从他的父亲那里来的。

2. 评:做人要厚道, 2005-09-08 23:28, 周云
我也觉得刘老师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个“厚道”的人,为什么第一节课老师要用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表情与语气面对我们这群久仰你很久的“牛犊”呢?如果不是你当天晚上在选修课上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神情,让我释怀,我想我会对你的课有些许抵触情绪!之后的事实证明,这老师是有个性的人。

3. 评:做人要厚道, 2005-10-24 19:17, 胡秀丽
“做人要厚道”,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几个人能真正坚守这种情操。“功利”“物欲”让太多人迷失自我,做人不那么“厚道”。文章没有严肃的说教,却让读者体会到严肃的做人道理,做人应该“厚道”。

4. 评:做人要厚道, 2006-03-12 12:01, 刘良华
看到周云的评论,有些惭愧。我要是给某个班级的学生第一次上课,往往会比较严肃而面目可憎。一半是故意的,我想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严肃的事;还有一半是紧张,总想有一个宏大的开局,不知道能够把学生带到哪里。
显然,我的本性不会让我严肃太久。大概第二次上课时,就会春意盎然,得意忘形,像个好人。

5. 评:做人要厚道, 2006-03-23 21:35, 曾翠芳
“老实人吃小亏,占大便宜”。我的一位很亲近的人对我说过:吃亏就是赚便宜。而他身边的人也经常赞他:“肯吃亏”。看来,真的是愿意吃亏、懂退让、勤于付出的人才能有收获。


2.2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⑩]

自从我读研究生,我爸就一直迷惑不解,总想问我是研究什么的。他小学二年级没读完就毕业了,没什么学问,所以从来不愿意跟我谈专业上的事。他看我的通知书上写着“教学论”,误以为我是研究“数学论”的,觉得这是很高深的学问,更加不愿意跟我谈专业知识。
后来我告诉他,我的专业是“教学论”,就是研究教育问题的。
他很自信地说,“哦,其他我不懂,教育,我懂。”
父亲是不是真的懂教育学,我不好说。他对教育持一种民间的立场和民间的理解。
我和父亲交往最多的时候,是在我读中学的每年的寒暑假。中学以前他很少理我,中学以后他想理我,我没时间理他了。上了大学以后,我就很少回家。
在中学的六个年头的寒暑假里,我们有很多交往。
高考结束后,我知道我会考上大学。
在家里没事做,我想学画画。在高中三年级的历史课上,有一次我临摹马克思像,被教历史的杨老师痛骂一顿。杨老师的意思是说:“都火烧眉毛了,竟不知死活。”我很气愤,等他走出教室后,我在世界历史课本上画了10个马克思像。我从小就气量小,睚眦必报,可见一斑。后来给中小学老师做讲座时,我一再提倡“做人要厚道”、“做人要宽容”,我怀疑是与我自己缺乏厚道和宽容的秉性有关。一般而言,自己缺什么,就提倡什么。
现在毕业了,我想画画。
我向我爸要20块钱。
20块钱意味着什么?那时也实在不懂事,我只是心里想着,20块钱大概可以买两本绘画的书。其实,20块钱对我父亲来说,这意味着他必须在门前的藕池里浸泡整整1天的时间。那段时间为了筹集我的学费,他经常只穿一条短裤,在藕池里用脚和手“采藕”。那样一天大概可以“采”到一篮子莲藕。第二天拿到街上去卖,大约可以卖20块钱。
我爸问:要钱干什么?
我说:“买画画的书。”
他说:“干那没用的事情干什么?”在我父亲看来,只要一件事没用,就没有做的价值。他好像不知道,有些事情如果是“有趣”的,这就比“有用”更重要。后来我为这事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叫《什么知识最有力量》。我特别谈到了“有趣的知识最有力量”。
记得当时我很生气。我都高中毕业了,都长大了,在这个家里说话一点地位都没有。
当时我们俩正在剥黄豆,准备晚上做“黄豆炒辣椒”。那时进入秋天了,湖北乡村的夏天有很多菜吃,但到了秋天,可吃的菜就很少。那年秋天我们经常吃“黄豆炒辣椒”,到今天我都喜欢吃。
我想威胁一下我的父亲。当时我们剥黄豆时,把黄豆放到一个小塑料盆里。
我用脚轻轻地踢了一下那个塑料盆。我威胁说“给不给啊?”
结果没控制好力度,用力过猛,把盆踢翻掉了。
那时家里穷,地上是泥土,很多灰尘。新鲜的黄豆在地上滚动,黄豆裹上了灰尘,很难看。
我父亲腾地一下站起来。满脸怒气。
我估计他要揍我了。我父亲很少打我,只有一次我骂我妈,他不能容忍有人骂他的太太,于是动手狠狠地揍了我一顿。
但他那天没揍我。
他弯下腰,拿了塑料盆,一颗一颗地把黄豆重新拣回来,放到盆里。
我父亲很高大,很高。我长得矮,是因为我母亲矮。
那么高的个子,弯着腰,低头,一颗一颗地拣很小的黄豆。
我很难过,觉得对不住他。
想帮他,但一帮他,就是认错,我不愿意认错。我只承认踢塑料盆是不对的,但不愿意承认要20元钱是不对的。我要是帮他拣黄豆,就差不多承认我全错了。
等到他把最后一颗黄豆拣回塑料盆里。我感到绝望了,连补偿改正的机会都没了。
他端着盆,不理我,转身往厨房的方向走。
我忍不住了。冲着我爸,猛喊了一声。
你知道我喊什么了吗?
我讲这个故事时,讲到这里我就问在场的老师。
有小学老师说:“你肯定是喊:爸,我错了。”
还有小学老师说:“爸,我再也不那样了。”
其实,我只是使劲地冲着我爸吼叫:“我不要钱了!”
小学老师是很幸福的,因为与孩子长时间在一起,她们的思维有时也像孩子一样可爱。有一次我做完讲座后,校长问老师们:“刘博士的讲座好不好啊——?”老师们很整齐地回答“好——!”校长再问老师们:“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啊——?”老师们就很整齐地拍手并整齐地喊“棒、棒、棒,你真棒!”小学老师真幸福,她们有童心,她们好象不愿意长大。不像有些人,长大了,也俗气了。
我记得当时我父亲听了我的吼叫,他回头看着我,两眼充满了感激。
我爸用拣黄豆的方式关心并帮助我,这是一种教育。
我觉得我用“吼叫”的方式关心并帮助我的父亲。这也是一种教育。

赛埔评论:
1. 评: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 2005-05-31 01:45, 妄想的鱼
祝贺刘老师博客开张!
听刘老师讲述着教育故事,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平实的文字和淡淡的乡音里,透着的是率直、坦城、细腻和深沉……大家都被这样一种叙事深深地感动,报告结束后仍在久久地兴奋和回味。

2. 评: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 2005-08-04 23:28, 何琬瑜
这篇文章应该让家长们看看,教育孩子并不能只靠吼!某位健谈的学生的家长曾请我多照顾他那内向寡言的儿子,我深感意外。当我探问学生其父子的相处情况得知他父亲每次开口就是教训,儿子一听就把嘴拉上拉链。现在想来真应该让这位家长看看这篇文章,看看实话实说。

3. 评: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 2005-08-08 21:10, 梁健玲
从题目来看,这似乎应该是一篇头头是道的议论文。但教育自传类型的文章就是有一种魅力,它能把硬邦邦的大道理以动听的故事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它能让读者愿意往下看并且欲罢不能;它能令读者在震撼和感动中自然而然地认同文中的条条道理。

4. 评: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 2005-10-06 19:05, 呵呵,我不说
依我看来,教育是入心入肺的。关心并帮助有时候是一种长鞭效应,轻轻的举动引起终端最大的震撼。
教训也是不可少的。教训是雷霆一击,是一种短期的行为达到一种长期的效果,是一种负激励。
教育是因人而异的,所谓因材施教。引“当头棒喝”效应论,此必是于非常事非常人。窃以为,非常人多是那些顽劣之徒,可成长为创造性之大才,此一类人颇有灵气,而又颇为自负,适以棒喝导之,或有效果。而平时循规蹈矩之人,或有能隐忍之人,但多惯受限制性因素影响,难以脱离其桎梏,长成后可为事务性人才,此类人多心灵较为脆弱,应诱导之。仅就中小学教育而论。

5. 评:不是教训,是关心并帮助, 2005-10-07 01:48, 刘良华
第一次看到“轻轻的举动引起终端最大的震撼”这样有趣的句子。在中小学教育中如何发生“当头棒喝”效应,的确是可以考虑的问题。


2.3母亲的性格[11]

我母亲对我影响很大,如果没有她的爱心和赏识,我大概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自信。她是个善良的好人,但她的性情别具一格:不高兴的时候就吵架,甚至动手打人,高兴的时候就放声大笑。
小时侯经常遇到我母亲和我祖父吵架(中国家庭纠纷比较经典的样式是婆媳之间的吵闹。我祖母住在我伯伯家,所以我母亲和我祖父吵架实际上是婆媳吵架的变形)。我很讨厌家里人吵架(这影响了我后来寻找妻子的标准,“不喜欢吵架”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准),在吵架进入高峰时我偶尔会站出来说话。
我常常是对祖父不满,这点母亲是知道的。母亲知道我总是站在她的一边。但我站出来说话时,却总是对我母亲大吼一声:“吵什么吵!”我的吼叫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但至少有一个效果:只要我站出来说话了,吵架就进入尾声。
久之,家里逐渐形成一个环状的格局:我祖父有些怕我妈,我妈有些怕我,我怕我父亲,我父亲怕我的祖父。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权力环。
除了和祖父吵架之外,母亲也会和邻居和村里的其他人吵架,这些事情一年四季随时都可能发生。村里有一条“机沟埂子”(抽水机抽上来的水经过一条水沟流到四处的水稻田,人们将水沟两边的坝子称为“机沟埂子”),如果有人偷了我们家的苎麻、南瓜或者西瓜,有人挤占了我们家的田地,母亲就到机沟埂子那里去指桑骂槐地骂那些“强盗”。
也不是我母亲喜欢吵架,在村里,吵架几乎是妇女们的必修课程。一个女人要是不善于和他人吵架,会被认为是言语笨拙、任人宰割的弱者。从外面嫁过来的新媳妇第一次和邻居吵架时还怯生生的,但不到一年,春夏秋冬都经历了一遍之后,这些新媳妇往往会修炼出一副吵架的金嗓子和有专业水平的吵架话语。
母亲除了善于和别人吵架,她还有一个特点是纵声大笑。高兴的时候总是有的,她一旦高兴,她就会毫无顾及地发出笑声。她一旦笑起来,全村的人都可以听得到。她的嗓音大,声音有强劲的穿透力。小学以前我总喜欢到外面找同伴玩,到了傍晚,母亲做好饭后,她会到门前冲着天空大喊一声“良华——!”无论我跑多远,只要她在门前大喊一声,根本不需要重复喊第二遍,我就会从远处赶回来。
她身体看上去很结实,膀阔腰圆,干活的时候总喜欢逞能,热气腾腾,可以打老虎。可是,她三十多岁时,医生就说她有心脏病,不能干重活。自那以后,除了洗衣做饭之外,她较少做事,比较喜欢赌博。她的这个习惯一直维持到现在。
心脏病在农村是经典的“富贵病”,有心脏病作为理由,就可以免除一系列插秧割谷的重活。
母亲不做重活、粗活显然有充盈的理由,但她这个人也并不见得因此就愿意做细活或者轻活。那时做鞋子、穿鞋子在乡村是一件大事,很少能够买到成品布鞋,更看不到皮鞋。我们姊妹四人穿的鞋子都是几个姨妈轮流负责,好像没有一双是母亲做的。母亲做事总是显得大手大脚,对针线活比较疏远。母亲不做针线活也就罢了,令我比较遗憾的是她不善于做酱菜。在湖北乡村,春夏两季的蔬菜比较丰富,剩下将近有半年的时间尤其是冬天和初春需要吃酱菜。我母亲和我伯母关系一直不好,时常吵架(我估计中国社会至少有两类人互为天敌:一是婆媳之间,二是妯娌之间)。母亲和伯母吵架的时候,我当然在站在母亲这边,但吵架结束之后,我比较偏向伯母那边,总觉得伯母是懂道理的人。
我对伯母的好印象主要是因为我发现伯母是做酱菜的高手。有时到伯母家去玩,看到伯母家的红辣椒酱那么鲜美,看到伯母家的杂酱那么黄灿灿的,心里就觉得伯母一定是“通情达理”的人。要不是这样,伯母怎么会做出那么好的酱菜来呢?在小学以前,我们家和伯母家关系一直紧张,伯母从来没有邀请我到她家去吃饭。但有几次趁她不注意的时候,我偷吃过她家的杂酱和红辣椒。
一个人要是较少做事,她就会追求休闲娱乐。我估计这大概是古希腊“自由教育”的初始形态。
我母亲休闲的方式主要是“打牌”,最初是玩“上、大、人、邱、乙、己”之类的“纸牌”,后来转换主题,开始打麻将。她几乎不识字,硬是凭她自己刻苦学习、不懈训练的精神在短时间内成为“打牌”的高手。从“课程与教学论”的原理来看,她之所以能够克服不识字的障碍而在短时间内成为“打牌”的高手,很可能是因为她采用了有效的学习方式。我初步认定她学习打牌的方式是“研究性学习”,也可以看作是以观察、实际操作、游戏为基础的“体验学习”。
我母亲“打牌”时赢多输少,据她说,我上大学时家里给我寄的学费和生活费,常常是她的“打牌”业绩。
我母亲有那么多的缺点,但她仍然用她的方式影响了我的生长。
她曾经怂恿我偷邻居的扁豆丝瓜做菜吃(有一年秋天家里实在是没有菜吃,当然也是因为我母亲在春天疏于播种),按照历史的古训,这样的母亲往往会把儿子培养成为一个走向监狱的强盗。我没有成为强盗,这与母亲另外的性格相关。她这个人的性情比较复杂:虽有缺憾,但也有优点。她的优点如此丰厚,几乎淹没了她的缺憾。
我母亲的第一个优点是讲究“义气”,她见到有好感的人就“自来亲”,广交朋友。无论走到哪里,她都能在短时间内赢得周围人的好感。我姨妈较多(母亲有8姊妹),有几个姨妈嫁到另外的乡镇。我母亲去几个姨妈家玩的时候,往往会交接一帮朋友。姨妈的村里有几个人跟我姨妈较少来往,却跟我母亲是很好的朋友。我母亲由此偶尔会炫耀说,她的朋友跨越了几个乡镇。
去年我母亲从湖北到广州来玩,住在我家里。后来在我家里住不习惯,我嫌她讲话声音太大,影响了邻居的休息。她受不了限制,发怒说“我不到你家住了”,就临时住到我妹妹那里。我有空的时候就过去看望她。不到两个月,她在那里竟然已经拉帮结派,团结了一帮人,玩得不亦乐乎。
母亲自己讲义气,也由此而重视我的伙伴。小时侯我经常在周末和几个不怎么爱上课的伙伴经常到镇上去玩。我们在镇上一般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看电影。5分钱一张电影票。一般星期天才有电影,或者隔一个星期有一场电影。第二件事是看娃娃书。那时的梦想是:像镇上的老婆婆、老爷爷那样,做一个娃娃书的看守者,把天下所有娃娃书看完。第三件事是打“康乐球”。那是后来出现的“桌球”的原型。我对那类游戏不太感兴趣,但偶尔也会玩几次。
这三件事的费用加在一起往往要花1毛钱。那时1毛钱对家里来说并不容易。为了解决我的资金问题,她有时需要克服一些困难。母亲的理论是:人穷志短,不能让我儿子在朋友面前没志气。她首先得尽量瞒过我父亲和祖父,因为他们不准许我到镇上去玩。然后她得想办法弄到足够的钱。要是实在拿不出钱来,她就拿一个小布袋到米缸去装半袋米交给我,她说“拿这些米到粮店去,就可以换钱”。有一段时间我祖父经常抱怨家里米吃得太快了,要省
4#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07:14:32 | 只看该作者
着吃。他不知道有一部分米是我母亲给我拿到镇上的粮店卖掉了。有几次我祖父骂我“不是土匪,就是流氓”,我怀疑与这事有关系。
现在看来,我对朋友的热情和看娃娃书的习惯,实际上是受了母亲的鼓励。要不是她的怂恿和暗中资助,我看娃娃书的兴趣大概不会有这样深刻,我对朋友的热情大概也不会有那么持久。
母亲的第二个优点是富含同情心。家里虽然一直困难,但她依然保持乐善好施的习惯。我们一直提醒她说,有些乞丐是骗子,她不听。直到有几次上当受骗之后,乐善好施的冲动虽有所克制,但总体上不改其志。所谓克制,主要是我姐姐经常调侃她,提醒她那些上当受骗的故事:
有一天傍晚,一个乞丐请求到我家住一个晚上。我母亲给他提供一个床铺,让他在我家住了一宿。第二天我母亲起床时,发现家里的米缸少了很多米,从市场上买回来的肉也无影无踪,更可气的是,家里的菜刀不见了。要是在平时发生这类事情,我母亲会立刻跳起来骂邻居。那次她怕我们笑话,她一声不吭,只是不断自我调侃:我看他很面善,哪知道会出这种事呢?
另一个故事是:那天早晨我母亲在门前遇到一个妇女,满面流泪,说孩子病了,就住在镇上的医院里。现在欠了医院的钱,不得不变卖孩子的银项链。那么贵重的银项链,至少值1000元,现在只卖500元。我母亲见那人流泪,顾不上辨认真假,立刻拿钱给了那人。等那人收到钱后急匆匆离开时,我母亲就察觉到受骗了。我姐姐很生气,把那个“银项链”扔进了门前的水塘。此后只要我母亲在我们面前嘲笑某某人太笨、某某人太糊涂时,我们就给她讲这个故事。只要我们给她讲这个故事,她就立刻变得谦虚起来,她会说:“那个鬼人哭得那么伤心,谁知道那是假的呢?”
我母亲的第三个优点是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她喜欢看戏,属轻度戏迷,在村里有名气。如果有戏剧演出,只要在她能够走动的范围,她都会亲临现场。可惜她人太胖,不会骑车,别人也不敢轻易让她坐在自行车的后面。有一次我骑车出去,她很费劲地坐在我的车上,没想到摔到地上,仰面朝天,再不敢坐车。要是她能够借助交通工具,她看戏的范围还会扩大。有一次她去另一个乡镇去看戏,中途遇到一条水沟,她很胖,无法跳过去。后面有人过来,看她那么胖,以为是孕妇,很小心地帮她越过了那条水沟。她为此一直很得意,几次炫耀说:“别的老人一看就知道是老人,我呢,看上去像孕妇。”
每次看戏回来后,母亲就趁在门前洗衣服的机会,给邻居讲戏剧的故事情节和故事情节里面隐藏的道理。她经常嘲笑别人都是外行,他们不懂,外行看热闹。她是内行,是能够看出门道的。
除了看戏和讲戏剧故事,她更喜欢调查新闻和给别人讲述新闻故事。她消息灵通,如果哪个地方有重大事件发生,她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那里,亲自取证。1996年春节初四的晚上,她听到门前有急促的跑动声,怀疑是公安局有人抓赌场。她赶紧披衣起床,赶到现场。在那么寒冷的晚上,她竟然在那里站了将近两个小时。第二天她给我们讲抓赌场的事件:派出所来了哪些人,赌场里的哪些人逃跑了,哪些人被关押到派出所去了,她清清楚楚。她为什么喜欢做这些没意义的事情?我不太清楚。作为“知识分子”,我曾经对她的这种好奇心比较反感。尤其读了鲁迅的文章之后,总觉得喜欢“扎堆”和“看热闹”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可是,后来,想想她为了讲故事而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做田野调查,想想她有那么多活力那么多的好奇心,从不显得懒散、面目呆滞,实属不易。

赛埔评论:
1. 评:母亲的性格, 2006-02-05 11:07, 卓瑞青
读了这篇文章,我几次笑出声来:
第一次笑是当我读到“我估计当前中国社会有两大类天敌:一类是婆媳之间,一类妯娌之间”而笑,我觉得您的估计真贴切!
第二次笑是当我读到您趁伯母不注意的时候,偷吃了她家的杂酱和辣椒而笑.我仿佛看到一个可爱而顽皮的小孩子形象!
第三次笑是母亲怂恿您去偷邻居的扁豆丝瓜,而您竟然成为博士!在笑的同时佩服您母亲的伟大而可爱的一面!

2. 评:母亲的性格, 2006-02-07 00:29, 李伟如
真羡慕你有这么一个可爱、善良、勇敢、爽直、懂得休闲生活情趣的母亲,曾几何时我也希望有个这样的母亲,每个母亲也有不同的优、缺点,我母亲虽然没有你母亲的勇敢、爽直、懂得休闲生活,但我母亲有时无知得可爱,关心得无聊,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得离谱,我还是觉得我母亲最好!

3. 评:母亲的性格, 2006-02-07 00:39, 刘良华
看了李伟如老师的评论,我忽然想起为什么我母亲能够“懂得休闲生活情趣”。我能想到的理由是:她三十多岁就患心脏病,可以因此而不做重活。
现在看来,这不只是祸福相倚的问题那么简单,我相信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之所以能够把教育的主要目的定位在非功利的那一边,也主要是因为接受教育的人根本不需要担心衣食生活的问题,那些事情都有奴隶去完成。
一个人的情趣生活,总是以另一个人的劳作生活甚至奴隶般的劳作生活为前提。这是传统的自由教育的基本起点。
如果考察现代自由教育何以可能,那么,可能的起点或前提条件是:一个人的情趣生活必以他本人的劳作生活为前提。否则,情趣生活就必然为功利化的劳作所淹没。

4. 评:母亲的性格, 2006-02-23 22:22, 邓健林
直面母亲的缺点与优点,目前我还做不到。还原生活本身,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5. 评:母亲的性格——致邓健林老师, 2006-02-23 22:45, 刘良华
如果我们的母亲不愿意我们和她开玩笑,我觉得最好不要轻易写母亲的优缺点。那样会惊扰母亲安静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和我母亲经常相互调侃,所以,我可以写一些我的感受。当我把我的写的文章交给我母亲时,比较轻松。


3.我的兄弟姐妹

3.1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12]

我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比较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人。那时村里有一帮正在发育且将近成熟的十一、二岁的“大姑娘”。在我的印象中,我一出生,她们就是正在发育而且将近成熟的十一、二岁的“大姑娘”。
她们几乎都不上学,都在家里做家务。
村里的大人们忙于“公社”的农活,没时间管理这群“大姑娘”,于是,这帮人就成了留守在家里专门负责做饭、扫地、洗衣的女工。
农村向来看重男孩,可实际上那时村里男孩几乎没有什么势力。大人们在公社的稻田棉花田里谈论、炫耀的主题,尽是些我们家那丫头,做的饭香喷喷的、扫的地干净净的、洗的衣服清爽爽的。那丫头在晒衣服前都知道要先把衣服使劲地抖一下。她还知道天黑前把衣服收回来叠好。她叠衣服的时候是对着缝的,“讲究”得很。也没人教她啊,真不知道那丫头是从哪里学会的。
最初是那些在田间“恭腰驼背”地做活的妇女们在同伴之间传播自己家的姑娘如何如何,后来有些做父亲的男人们忍不住了,也开始加入这些话题的讨论。要是谁家里只有儿子没有姑娘,这家的男人心里痒痒,回家之后就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打扮成姑娘的样子。要是谁家的姑娘没有学会做饭、扫地洗衣服,这家的大人们就羞愧得很,从“生产队”回家后必用谁家的姑娘如何如何来贬斥他们的女儿。
那样的贬斥几乎没有例外地总是很有效用。几天后,这家的姑娘们也就开始努力把地扫得快要能够舔得起盐来了,把饭做得快要能够送给“何书记”(从外地来到我们村蹲点的书记)吃了,把衣服洗得像用米汤“浆”了似的。
为了能够增进自己做饭做菜的手艺,这帮“大姑娘”也开始谨慎地相互串门,交流她们的经验,以便她们不至于把饭做糊了把菜做得太咸了。有时也从邻居那里借一勺子食盐借两勺子菜油,借东西或者还东西的时候她们都会一半调侃一半认真地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她们之间原本是有竞赛的,各家各户都在比较谁家的姑娘最有出息。但她们并不用担心自己的技术被邻居的同伴偷学了会影响她们在村里的地位,她们之间的竞赛主要是大人们的比较,她们本人只知道谁的技术好谁的性格爽快就找她交往找她做朋友。
串门的结果当然是做饭炒菜的技术越来越好,但还有另外一个效果:她们的交流越来越多,在村里上窜下跳,拉帮结派,逐渐发展成了村里的新势力。村里要是哪个地方发出了清脆爽快的笑声,这里必有一帮聚会的十一、二岁的正在发育而且将近成熟的姑娘。要是哪一天忽然出现了一种新布料、新样式的裤子,那一定是某个姑娘带头购买了布料然后掀起一阵与时尚有关的行动。
那时,我姐姐也差不多十一、二岁。我只有一个姐姐,另有两个妹妹,姊妹四人。
姐姐比我大3岁,性格温和,脾气好,从没见她剧烈地生气也没听她大声和谁大声地吵架。她这样的姐姐当然不具有领导我和两个妹妹的威望。但她实际上还是做了我们姊妹中的领头人,直到她出嫁。她是1987年秋天出嫁的。
姐姐之所以能够领导我们,主要是因为她是我们家唯一够资格参与那帮“大姑娘”时尚行动的人。所谓时尚,也主要只限于穿衣服和过生日之类,这些事情使村里偶尔出现仪式或节日效果。所谓穿衣服,也只限于穿什么样子的裤子,她们之间流行“男人看上装,女人看下装”的说法。
那时我和妹妹并不在乎自己穿什么衣服,可姐姐在乎。有一阵子村里的“大姑娘”们流行穿一种带花纹的裤子,她为了要买一块类似的花纹布料,坐在母亲的床前哭了老半天。后来母亲给了姐姐一些钱,她却不知道到哪里去买,她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后来她总算拿出勇气,让我陪着她,步行到很远的镇上去寻找布料。布料买回来后,母亲看来看去,觉得那块布料太新鲜,又用染料染成了灰色。
那时我和妹妹(小妹除外)也不怎么在乎自己的生日,但姐姐在乎得很。村里的“大姑娘”之间有时会谈论谁过生日时母亲特别做了什么菜吃或父亲特别买了什么衣服送给她。那时家里穷,姐姐并不要求有特别的饭菜,也不要求有特别的礼物,她最恨的事情就是每次过生日的时候,总是遇到“扯棉梗”的季节。如果生日那天扯棉梗,她就认为是苦命。
姐姐对衣服和生日的看重实际上代表了村里“先进的文化”,这让我们觉得她是大人,我们只是小孩,有些事情就听她的安排了。
她的安排其实很简单:经常是做一些简单的分工,然后她带头做,我和妹妹各自去完成我们自己的事情。
姐姐的管理办法是从学校老师那里学来的,也可能是从公社生产队里学来的:把当天的家务逐个排列,然后按家务的难易程度来记分。比如去小卖部买盐或买洗衣粉3分,到水塘取水3分,洗衣服10分,扫地5分。如果遇到比较重的家务,就把这个比较重的家务再细分成更小的家务,比如把做饭分成淘米(1分)、刷锅(1分)、到菜园扯菜(2分)、到水塘去洗菜(2分)、炒菜(2分)、给炉灶添柴(2分),等等。有时衣服多了,也把洗衣服分几份:洗一条裤子2分;洗一件衬衫1分;洗一双鞋2分。如果在做的过程中感觉不公平了,就临时加分或者减分。
为了争工分,姐姐带着我们四姊妹在屋里屋外到处找可以做的事情。实在找不出要做的事情来时,就把本来不需要洗的鞋子也拿到水塘去冲洗。要是还找不出要做的事情,就向房子外面的事情延伸:比如拣拾一筐牛粪10分;拣拾一捆柴禾10分。
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比较困难的事情,姐姐本人也拿不定主意:比如究竟可不可以把鸡蛋拿去换洗衣粉?究竟要不要把菜园里的菜拔得更稀松一些(只听说菜如果稀松一些会长得更好)?遇到这些事情时,姐姐一般会等祖父、父母回来后征求他们的意见。再后来,姐姐好像知道了祖父、父母的心思,直接告诉我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我们一般在祖父、父亲、母亲快要从“生产队”收工回来之前做完当天的家务。做完家务后,我们就等待他们回来给我们做评价。
父亲母亲对我们的表现往往满意,只有祖父一直持挑剔的态度。后来姐姐发现祖父这个人不地道,就暗自想办法对付祖父。
一次祖父教训我们姊妹要早起,三番五次地重申“早睡早起身体好”,又给我们讲村里的鱼家祖传几代都有早起的习惯。
姐姐忽然提高嗓门反驳祖父:“您知道他们家为什么祖传几代都有红眼病吗?”
我们大笑,因为鱼家的确有很多人是有红眼病的。
祖父闻言大惊,赶紧咳嗽、正色,训我们:“人家跟你们说正事,你们尽想一些歪门邪道的事情。”
祖父此后不再催促我们早起。当然我们后来也还是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赛埔评论:
1. 评: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 2005-10-27 23:04, 凌苑玲
我在写《教育学原理》的作业“我的受教育经历”时就写到童年时所受的教育。那时,对我们这些农村“攻入”城里的人来说,劳动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就在这里发生,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教育。现在留在农村的几乎都是那些挺满足现状的人。他们的儿女几乎不用干活,学习也通常很糟,一般初中毕业就会来珠江三角洲打工。我觉得这些孩子都给那些不思考的农民父母害了啊。他们不知道,对农村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是让他们劳动。

2. 评: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 2005-10-27 23:05, 刘良华
就我所知,凡是小时侯做过很多家务的人,长大以后别的品质不好说,至少他们有责任感。
《大学》这本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把“齐家”放在“修身”和“治国”的中间?我认为这里面隐含了一个很重要的秘密:不“齐家”的人,既无个人“私德”,也不会有社会“公德”。
“齐家”的通常解释是管理家务,好象是说一个成年人成家之后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可我认为,“齐家”里面隐含了“小孩子做家务”的意思。

3. 评: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 2005-10-28 22:50, 行人飘
过去是自然教育,现在是框架教育。过去的孩子做家务辛苦,但玩耍自由;现在的孩子哪个会做家务的?学习也不自觉,健康的玩耍也不多。

4. 评: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 2005-10-29 00:33, 井健
我也是崇尚“主动做事”的人,可是,我的这种理想在我的那个工作单位似乎变成了一种好大喜功好表现好出风头的代名词。不过,我仍然会坚持这条原则的。我在中学教书的时候,希望孩子们获得第一个社会意识就是责任感。希望我们的成长都是健康的。刘老师判断人的方法很独特:就我所知,凡是小时侯做过很多家务的人,长大以后别的品质不好说,至少他们有责任感。
但愿这样说是可靠的。

5. 评: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 2005-12-27 21:02, 盘笑丹
看完后感到很惭愧。因为父母从小就以学习为理由可以不参加家务劳动。没能够从做家务中炼成“主动做事”的习惯。是需要好好反省了!


3.2家族相似[13]

在做日常家务的那几年,我们姊妹养成了主动做事的习惯和对家庭负责的想法。姐姐把这个习惯带到她的婆家,但后来有些放松了。
我把这个习惯一直带到我所就读的学校。我的床铺、被子、枕头向来是干净、整齐的。我的这个特点给高师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可惜结婚后逐渐变节了。
我的大妹把这个习惯比较完整地带到她的婆家,而且一直完整地保持到今天。在我们家里,真正具有领袖风格的是我大妹妹。姐姐出嫁后,大妹妹几乎掌握了家里“种田”(那时已经开始“责任田”制度)的决策权。这与以前做家务很类似,但难度加大了很多。秧苗或者棉苗什么时候要施肥什么时候要施药,大妹妹有决策权,而且她的决策往往是对的。她的决策能力当时在村里是有名气的。她做事干净利落而且少抱怨。那时我在读高中,为了让我补充营养,她亲自骑车把鸡蛋送到我读书的学校(洪湖二中)。她出现在我们教室门口时,整个班里的男女同学都惊奇地望着她。她的个子比我略高,有一双乌黑的辫子,垂到膝盖以下。那年暑假有一个男同学一直想到我家去玩,我估计那厮是想看我的大妹妹。
后来大妹妹告诉我,那次送鸡蛋时她在镇里的街道上骑车与人相撞,她从车上重重地摔到地上。她左手受伤,右手提着的一袋鸡蛋竟然神奇地完好无损。她那只受伤的左手留下后遗症,现在每遇到闷热将要下雨的天气,她左手就隐隐地疼痛。
只有我那个小妹妹变化比较大。她小我4岁,小时侯吃饭时总是用最快的速度把最好吃的菜迅速吃掉。我们遇到好吃的菜都尽量克制,小妹妹却趁我们不注意时突然下手。我直生闷气,却不便说出来。我有时令小妹妹去叠被子,但她叠过的被子一定不会平整,要么就是枕头皱巴巴的。我看不过去时,就会亲自动手再重新整理一遍。
小妹妹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在村里到处玩,像个男孩。她不玩到累了饿了就绝不回家,回家后就给我们讲一些村里最近发生的新闻故事。祖父称她为“百知”,村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她都知道。
但这个小妹妹长大后,有了变化,她出嫁时我建议她对婆婆公公要好。她说“我知道该怎样做。”她后来果然知道该怎样做,她对婆婆公公的孝顺成为她所在的那个村里的所有媳妇的榜样。不只是孝顺,她逐渐显示出她的能干。她和她的丈夫让她的那个家庭很快脱贫致富。这使我对她所有的不满逐渐转化为欣赏和钦佩。
现在看来,我们姊秭妹四人各自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我们四姊妹每次聚拢到一起聊天时,我们都能察觉到我们彼此的“家族相似”。这种“家族相似”的核心部分是我们小时候做家务时炼成的“主动做事”的习惯。
美国人哈伯德写过一篇文章:《把信送给加西亚》。读了他的这篇文章后,很多人都在寻找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也寻找这样的人,只是寻找的目标有些不同,我寻找的是小时侯喜欢做家务的人。
我相信:一个孩子如果小时侯喜欢做家务,这孩子长大之后必有一种“主动做事”的美德和相关的“责任感”。照我看,“主动性”的邻近处是“责任感”(或“责任意识”)。
我对“主动做事”这个词语一直有好感,后来我听我的老师讲她的教育理想时,我发现,“主动性”这个词语是她所有教育理想的关键词。她的教育理想至少有两个说法:一是“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二是“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其实这两句话都在说一个词语,就是“主动性”。

赛埔评论:
1. 评:家族相似, 2005-10-31 01:41, 井健
照我看,“主动性”的邻近处是“责任感”(或“责任意识”)。我来这里最大的收获是如何提炼生活的智慧。这个算一个。

2. 评:家族相似, 2005-12-24 00:29, 林淑文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老师和姐姐妹妹的感情很好.我也有一个妹妹和弟弟.小时候会经常打架,不过遇到"集体任务"时还是会自觉分工合作.
我觉得主动性来源于责任感,而责任感来源于热爱.如果没有对自己家庭/家人的热爱,没有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没有对教育的热爱,很多事情都不会发生,很多行动都不会启动.

3. 评: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 2005-10-27 23:11, 刘良华
星期一晚上我和刘朝晖老师(我们一起开设《教育叙事研究》,每周一晚上讲课)在课后就讨论“劳动”的教育价值问题。那天我们放了一部电影:《反叛的理由》,里面讲了一帮没有责任感的孩子的故事。我的基本观点是:没有责任感的青年,往往是那些在小时侯没有参与家庭劳动和家庭决策的孩子。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教育界很看重劳动,甚至把拯救中国教育的唯一希望托付给“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条道路。虽然实践上有变形和夸张,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理是对的。大概永远是对的。

4. 评:小时侯做家务的故事, 2005-10-28 16:21, 飘零
刘老师的故事让人想起了这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父亲以前在外面工作,家里就我和母亲,什么事情都要我和母亲来处理,小的时候经常因为羡慕别的孩子可以自由的玩而被母亲指责,现在想来真是不懂事啊!

5. 评:家族相似, 2006-02-14 17:39, 何婵兴
看完后觉得深有体会,虽然我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但我还是体会过小时候要做家务的过程。小时候的劳动确实培养了我一些很好的品质,如做事很有责任感,喜欢干活、整洁……
我记得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家里还有田。父母都盼望我放假回家帮忙,虽然家活不多,但父母还是希望我回家帮忙。由于我近视的缘故,同村的人看到我戴着眼镜下田收割,老是笑我。笑我怎么堂堂一个大学生还下田干活,我一听到他们说我脸就红了。这些情景我现在还回味无穷呢。


3.3  长大不容易[14]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曾讨论一个主题:“长大不容易”。这个主题看来对所有人都有意义。
我在“长大”之前,主要做三件事情:偷东西、撒谎、打架。
(1)偷东西
我小时侯偷过邻居篱笆上的扁豆。理由是:那时候家里没有菜吃,我妈妈虽然不怂恿,但默认了。我妈妈安慰我说:他们经常偷我们家的菜。我记得总共只偷过1次扁豆,因为邻居篱笆上的扁豆很有限,偷1次就几乎偷完了。
我小时侯偷过邻居家的西瓜。理由是:他们家有很多西瓜,我们家一个也没有。总共只偷了一次,后来再也没有偷西瓜了,因为那次当场抓获,那人很给面子,问“是不是想买西瓜?”我说“是的”。他说“这个西瓜太小,送给你了。”我惭愧得再也不愿意去偷那家的西瓜了。
后来上大学时到青山湖偷过一次竹子。竹子没偷到手,被人抓住了。
前后加起来,共作案三次。
现在要是有中小学老师告诉我说:“某某同学有小偷的习惯”,我就对那个小偷比较同情。我的想象:没准他以后会有出息的。
我这样想的理由是:我不知道小时侯从来没有偷过东西从来没有撒谎的孩子,是不是正常的孩子。
(2)撒谎
除了偷东西,比较喜欢做的事就是撒谎。最恶劣的一次撒谎是给母亲讲“黄南叔叔卖金鸡”的故事。
黄南是村里的困难户,说话语速缓慢,常受人调侃。但他出身好(贫农),娶了一个比较漂亮的妻子。为了照顾他,村里安排他在我们学校做临时工。
那天(大概在小学三年级)上课时,老师给我们讲了关于“地主藏钱”的故事,说解放后很多地主把“金元宝”和“金鸡”埋藏到房屋的地窖里,后来房子被拆了,地窖也找不到了,那些“金元宝”和“金鸡”就一直埋在地下,谁也找不到了。
我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觉得是在讲我们家的事情。
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黄南在和邻居吵架。
他们在吵什么呢?我不知道。我一路上都在猜想这件事,他们究竟在吵什么呢?我忽然怀疑黄南可能发现了“金鸡”,邻居说那“金鸡”是他们家的,黄南坚决不肯归还。于是就吵架了。
回家后,一进屋,我就对母亲宣布:妈,黄南在耕田的时候,耕出了金鸡。
我母亲大吃一惊。追问“在那里找到的呢?”
我说:“在田里找到的啊,他耕田的时候,被一个东西卡住了,他蹲下去一看,是一个坛子。他把坛子刨出来,抱起来的时候,不小心摔到地上了。坛子摔破了。里面跑出两只小金鸡。金鸡发出霍霍霍的响声。”
我母亲说:“对啊,金鸡碰撞了,就会发出响声。后来呢?”
我说:“后来黄南就把金鸡抱回家了。”
我母亲着急了,再问:“后来呢?”
我说:“后来他把金鸡卖了。”
“卖给谁了?”
我说:“卖给队长了。”
“卖了多少钱?”
我说:“卖了50块钱。”
我母亲开心了,她感叹说:“啊,这下黄南的日子好过了。再没人敢小看他了。”
我母亲是“传播学”的高手,她顾不上吃饭,就跑出去给邻居传播好消息。
我的故事经母亲加工之后,那故事就很迷人了。很快在她的周围聚拢一堆人,那些人离开后再到另外的地方聚拢一堆人。
后来我们家族的一位小姑子来了,她听了我母亲讲的故事之后,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母亲说:“是我儿子告诉我的。”小姑子问:“他怎么知道的?”我母亲说:“他放学的时候看到的。”小姑子说:“我刚才经过那里,黄南坐在家里,怎么没任何动静?”我母亲说:“怎么会呢?”小姑子说:“不信你去看看。”
我母亲不高兴了,赶紧跑回来问我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07:16:30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回事”。我说“这是老师讲故事讲给我们听的”。我母亲很吃惊:“是老师编的故事?”我说:“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我改了一下。”
自此以后,凡是我给母亲讲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母亲就先调侃我:“又是小金鸡的故事?”我只要说:“不是,这回是真的。”于是,母亲就又相信了。
(3)暴力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儿童都有暴力倾向,我知道,我有。
我小时侯做得最残暴的事情就是捉青蛙,捉到青蛙后就把青蛙杀了,拿青蛙的大腿做菜吃。青蛙的大腿很好吃。
这种暴力倾向一直持续到小学五年级,忽然有一天,我不敢杀青蛙了,然后怂恿我小妹妹杀青蛙。小妹妹比我更厉害,她动作麻利,很快就能解决问题。但忽然有一天,她也不干了。我问“为什么”,她说“怕”。
我后来得出一条结论:小时侯杀青蛙可以原谅,如果长大了,你还无所顾忌地杀青蛙,那么,长大之后,你不是一个杀青蛙的专业户,就是一个贪官。
不杀青蛙了,但残暴倾向仍然在延续,那时很喜欢跟同学打架。只要意见不一致,就用武力摆平。我在小学有留级的经历,和同年级的其他同学相比,我身材高大(做早操的时候总是站在最后,到中学时逐渐站到前面去了),打架的时候,赢多输少。
最激烈的一次对抗是和一位同学摔交。我把对方扑倒之后,压在他身上长时间不让他翻身。直到他后来一动不动了,示意服输,我就让他起来。他起来后很恼怒,用钢笔戳我的手背。他戳我一下,我就拿钢笔回戳他一下。然后他再戳我一下,我就再戳他一下。如此往来经过多次回合,被钢笔的笔尖戳过的地方,就慢慢溢出“黑血”。可能是我下手重了,这位同学忽然哭起来。他到外面去找哥来报复我。他哥踢了我一脚,踢到我的膝盖上。我蹲到地上,随手拣起一块砖头,一路追赶。他哥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我们围着学校跑了大概三圈,他哥跑不动了,停下来。我赶过去,想砸他的时候,他哥哥夺过我手中的砖头,拿砖头砸我的头部。
那天下午放学之后,我不敢回家,因为头部一直在流血。等头部停止流血后,我在河边用清水把头部洗干净,才回家。
(4)“长大”之后
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农村向来重男轻女,我理所当然地备受母亲的偏爱。父亲虽一脸的不在乎,但从他让谁去上学和让谁过早地辍学的态度上看,也明朗地显示出他的偏心。
我读中学时家里条件不好,饭桌上很少见到肉菜或者鸡蛋,几乎吃素。每次我从学校回家,母亲会做一些肉菜,而且只让我一个人吃。我抗议说:“都吃”,母亲往往会说:“她们在平时都吃过了,你自己吃。”我看看姐姐和妹妹,最初感觉很尴尬,后来竟然慢慢适应了这种比较残忍的家庭偏爱。
但祖父对这种偏爱好像比较警惕,在我接受父母的偏爱的同时,也不断承受来自祖父的鄙夷和嘲弄。我一直觉得我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与我的祖父有关。
虽然自卑,可是在与外人交往时,明显地露出好斗、不可一世、热情、精力充沛的样式。有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哪个是我的真实状态。只有当有人邀请我去参加什么聚会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是一个喜欢孤独,喜欢宁愿一个在孤灯下看书也不愿意频繁地聚众喝酒的人(独处几天后又时常有聚众喝酒的冲动)。小时侯一直喜欢赌博尤其喜欢打麻将,后来也可能因为厌烦群居,渐渐也对那些事情丧失了激情。
我的自我评价是:
既自卑,又能够站在讲台上热情洋溢地讲课;反之,经常显得热情洋溢,可是在热情洋溢的当下忽然郁郁寡欢;上午显得自信满满,下午忽然降到零度。
既喜欢在公共场合充当好斗的形象,又喜欢离群索居;个子那么矮小,居然会显得精力充沛。内心深处有“暴力倾向”,如果遇到看不惯的人,就心里想着要是揍他一顿,那时多么美好的事。
我的乒乓球技术水平一般,可是一旦进入状态,喉声震天动地,一般人就不再是对手。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乒乓球比赛时,对手是一位美男,他的拉拉队很庞大,都是女性。她们对我提出严重抗议,说我以吼声取胜,属于违规操作。现在到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打球,一位姓王的心理学老师一再抗议我“只能在击球之后发出吼声”。对于这些,我较少理会。
后来,我总结出一个结论:这是A型血比较典型的几条症状。这些症状总体上显示为“敏感”。英国人罗素谈论教育目的时,对“敏感”比较重视,认为它是对“勇气”的补充与和解。若这样看来,A型气质是比较优良的品种。
但愿这个结论不至于引起A型血的老师一片骂声。
如果您说我说的不对,我也不怕。我讲课时向学生一再重申:我讲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A型血性格,而不是医学意义上的A型血性格。
可是,当时就有学生问我:“教育学意义上的A型血与医学意义上的A型血有没有关系?”这比较难回答。我当时说:“有点关系,但属于不同的分析技术。”
其实我知道,这是敷衍的说法。我的真实想法是:如果您觉得我说的结论“真对”,那么,我所说的就是医学意义上的分析。(我曾认真地读过几本医学书。)如果您觉得我说的结论是“胡闹”,那么,我就会说,我所说的不是医学意义上的分析,是教育学的分析技术。

赛埔评论:
1. 评:在热情洋溢的当下忽然郁郁寡欢, 2005-11-20 01:42, anne
哈哈!好不容易和刘老师有一点共同点,我也是“A”型!既是医学意义上的,也是心理学上的。
我以一个医学学士和教育硕士(准)的名义保证,刘老师的分析是有普遍性的。

2. 评:在热情洋溢的当下忽然郁郁寡欢, 2005-11-20 02:41, senny
我庆幸自己是AB型,一方面有些与人相通的地方,便于交流,另一方面,有B型独有的特质,不至混同。
我原以为只有血统论,没想这儿还出了血型论,有人甚至有人要拿来做毕业论文,真有意思。是我孤陋寡闻!

3. 评:在热情洋溢的当下忽然郁郁寡欢, 2005-11-20 22:39, 陈颖颖
上一星期听刘老师的课,第一次听到教育学意义上的血型,很有意思。
正如刘老师课上说的,(大概是这样)“不管是哪一种血型,只要稍微往前走一步都有自己的优点”,不管自己是什么血型,那都没有关系啊。

4. 评:在热情洋溢的当下忽然郁郁寡欢, 2005-11-20 23:36, 林淑文
那天上刘老师的课,听老师在属于分析教育学意义上的A型血的人的性格,我旁边有两位同学猛盯着我看,后来还有同学跟我说,老师好像在说你一样。当时我自己也觉得好像“中招”。往前走一步就是优点,可是不小心往后走就成了缺点了。

5. 在热情洋溢的当下忽然郁郁寡欢, 2005-11-25 22:54, Liqiongfeng
我和你同是A型血,别人对我经常的体会是“在冰山下的火山”,“阳光灿烂下的暴雨”。最好的朋友在毕业留言上写着:“才拉着你递过来的温暖的手,又要提防你踹一脚过来。”


4.关于爱人

4.1高师妹[15]

高师妹是我的研究生同学,后来成了我的太太。再后来,她又成了我同学。1998年我到上海“读书”,1999年她也到那里去“读书”。1998那年,我经常给她写信。信封上收信人就写“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高师妹”收。
我们两个人有很多不同,唯一相同的是:我是矮个子,高师妹也是矮个子。我担心我们的小孩身材会受影响,所以迟迟不敢要小孩。
也许还有一点我们是比较一致的:我们两个人对选择“同伴”的标准都比较奇怪。她的要求是只要这个人愿意陪她逛街。我说,这好办,我就喜欢干这事;我的标准是只要这个人不喜欢吵架,因为我小时侯光听家里人吵架,我有心里障碍。她说这事也好办,因为她长这么大几乎没有跟人吵架。
于是我们两个人一拍即合。
高师妹是河北人,语言规范,说话字正腔圆。我们在重庆读书的时候,她最初几乎听不懂重庆话。熊老师给我们上课时满口方言,他特意问:“我说话你们懂得起嘛?”我们都说“懂得起。”熊老师就感叹:“都是嘛,重庆话和湖北话是一个语系的,以前湖广填四川,就有了重庆话。我们说的话本来就是官话。”高师妹大概只听懂了最后那句话,下课后她就问我:“还官话呢?我怎么听不懂?”我问她“你不是说你懂得起吗?”她就说“以后可能会懂。”
离开重庆之前,高师妹真的能听懂重庆话了。离开重庆之后,她一直怀念重庆话。
其实,我猜她是怀念那个地方。
在那个地方,高师妹比较喜欢的树是铁树。西师(即西南师范大学,现在已经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成为“西南大学”)的办公楼和图书馆周围有很多铁树。她为什么喜欢铁树啊?真是搞不懂。
她比较喜欢的格局是西师正门的花园,那里有毛主席的雕像,雕像的周围是花草树木。在傍晚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常常在那里聚会。
她比较喜欢的娱乐是爬山。西师校园里面就有两坐山,我们把东面(我们感觉是东面,其实不见得是东面)的山叫做“东山”;把西面的山叫做“西山”。我们经常在东山散步,在西山搞野炊。那天野炊的时候,管理者发现了我们,他告诉我们“那样多么多么危险”。高师妹拉着我赶快逃跑,她后来想起这事就心惊肉跳。
她比较喜欢的休闲是织毛衣。她在重庆给我织过一件毛衣,一条围巾(她称之为“围脖”,后来我发现字典上真的有“围脖”这个词,太奇怪了)。那条毛衣我弄丢了(在一家小餐馆),那条“围脖”至今还保存在衣柜里。在广州生活虽然少用“围脖”,但每次拿出来亮相的时候,我发现那的确是我所见到的最美好的“围脖”。
高师妹比较显著的生活信念是追求“简单”而不慕“虚荣”。结婚(领结婚证)的那天下午,我送给她一束玫瑰,为了让她的房间经常有玫瑰,我到新港东路的一家瓷器店买了一只花瓶。进门的时候,高师妹看到那么大一束玫瑰花,也看到那只花瓶。我看着她,等她说话。没想到她说:“买这干什么?”我说:“这很重要,俺一生只结一次婚。”高师妹问:“花瓶多少钱?”我说:“一百多块”。她拿了花瓶去装水。装水之后,她发现花瓶有一个地方漏水。高师妹问“花瓶在哪买的?可以换吗。”我说“可以。”她问:“可以换成盘子和碗吗?”我很吃惊,问“为什么?”她说:“盘子和碗实用。一百多块钱可以换很多盘子和碗。”我估计瓷器店老板不会同意:“花瓶漏水可以换另一个花瓶,不能用花瓶换盘子和碗。”高师妹不愿意,坚持要把花瓶换成盘子和碗。
那天晚上,我们赶到新港中路的瓷器店,用那只美好的花瓶换回了一堆盘子和碗。
高师妹是对的。那些盘子和碗直到今天还在发挥它们的实用价值。
高师妹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错,主要是因为她对任何人都很少挑剔。偶尔她也会说:“你要是像人家叶茂林那样会挣钱就好了”、“你要是像人家周可桢那样有耐心就好了”。我知道这些话她本人并不当真,她不在乎这个。她最在乎的一句话是:要是有人像你一样能够那么有热情陪我逛街,我就可以换一个老公。她这话我也不怕,因为到现在为止,她和我都没有发现那样有热情的人。
高师妹写得最感人的一篇文章是她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前言。在前言里,她回忆了陆有铨老师和她交往的一些细节:
论文的选题与基本观点是在导师给我们开课的过程中产生的。导师为我们开设了几门专业课程,规定了要交“作业”。在所做的“家庭作业”中,有一份是《变化与返回:找寻基础教育的“基础”之谜》,还有一份是《自由教育的传统及其流变》。这两份作业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的雏形。
导师很注意给我们开课。其中有些课是由导师系统讲授的;有些课以学生“自学”和“讨论”为主。
当导师系统讲授时,听课的学生很多,是夸美纽斯式的“大班教学”。导师的讲课旁征博引并充满激情,听课的学生都称“有收获”。这使我在学位论文中倡导“研究性学习”时,不断地提醒自己“教师讲—学生听”原本是极有价值的学习方式,只是当它成为“唯一”的接受学习方式而不与“研究性学习”保持某种联系时,会发生相关的危机。
不少人误以为“教师讲—学生听”导致了“接受学习”。但好教师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时,何以能使学生称“有收获”?
其中的缘由有多种。比如说,教师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时,他是以学生在课前已经“自学”(或“亲自探究”)和在课后愿意“自学”(或“亲自探究”)为前提的;或者,教师在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讲课时,并不直接教给学生“答案”(或“简单规则”),而是把多种不同的观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判断。这样,“教师讲—学生听”就成为一种引人入胜的“系列建议”,它为学生提供的是富有人格魅力和生命激情的“声音文本”,这样的“教师讲—学生听”实际上构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部分。由此看来,好教师的讲课最终是引导学生亲自寻找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
当然,更直接的“研究性学习”是那些以学生“自学”和“讨论”为主的教学。我们这一届博士研究生共三个人,在以“自学”和“讨论”为主的教学中,每次由一位学生将两个星期或三个星期以来的“自学”体验写成厚厚的几页纸的“论文”并做“主题发言”。然后导师与其他同学一起对“主题发言”提出追问、质疑或批判。
导师对学生要求比较严,当学生的发言没有明朗的观点时,他会很严肃地提出批评。这使我感到有压力。轮到我做“主题发言”时,另两位同学也会“动真格”地提出“关于某某观点的批评意见”。我后来把这种讨论称为“智慧实验”,对主题发言者和其他在场者都是一种“智慧挑战”。
每次智慧实验总是显得严肃却丰富。现在想起文科大楼的那间朴素无华的小教室,还有一种心向往之又敬畏之的感觉。记得我们三人除了“轮流”做主题发言,还“轮流”负责为导师提一壶开水到教室,导师有喝茶的习惯。文科大楼15楼的教室算是“上层建筑”,可以坐电梯上去。导师喜欢锻炼,有几次步行上去,令我们私下佩服了好长一段时间。
三个星期轮流一次的“主题发言”对我来说几乎是一种逼迫。为了应对“主题发言”,我寻找和阅读了不少书,做了真正的“读书人”,在紧张、焦虑和兴奋、欣喜中度过了一年。现在对专业外文资料和对哲学史的阅读兴趣以及对问题的追究意识,是在那一年中正式地培养起来的。
很有趣,第一次轮到我做“主题发言”时,我选择了《找寻基础教育的“基础”之谜》这个主题。有一个很偶然的因素起了作用:我在学校图书馆四楼的外文阅览室里随意地阅读了一本叫做《The Great Debate: Which Way for American Education? 》的书,其中提到有关“基础”的争论,我对这个问题有些兴趣,就选做了发言的主题。我上课时提到这本书,导师问:“是不是封面上有一个苹果?”这令我很惊讶,因为那本书的封面上的确有一个苹果的图案。导师的博学使我感受了一股被推动的力量。
当然这个主题与我以前的“教学论”硕士研究生专业有很大的关系,也与我这几年参与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经历有关。当时之所以选择了导师的“教育哲学”专业,已经感到我个人所做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几乎进入了一个无法“深入”的高原状况,急切想获得“教育哲学”方面的支持。
导师的系统讲课以及那几次的“主题发言”的确使我获得了这种支持。我记得每一次“主题发言”之后,常感到自己对某个问题有了更多的理解。
    三年的博士研究生生活在忙碌、兴奋和思考中度过。从一年级开始,每一次主题发言都感受了紧张而兴奋。在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发愣”、惊异一直伴随左右。
感谢导师无数次地为我指点迷津。导师的智慧和他特有的提问方式常让我在迷惘中清醒。三年来,我很庆幸自己对教育哲学问题越来越有兴趣,这是陆老师赐予我的财富。

赛埔评论:
1. 评:高师妹, 2006-01-14 12:46, 长征
我是高老师的学生。她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时的自我介绍是这样的,“我姓高,但个子并不高”。你看,多幽默!她的课生动有趣,内容充实。看的刘老师的这篇介绍太太的文章我真为这世上幸福的一对感动。

2. 评:高师妹, 2006-01-14 18:15, 吉普赛人
我听过刘老师的课,我的听课笔记本上写的是:
如果一个男人只对自己的母亲好而对太太不好,这男人必无出息;
可是,如果一个男人只对太太好而对自己的母亲不好,这男人更无出息。
他讲前面那句话的时候,教室里的女生全部为之欢呼。
他讲后面那句话的时候,教室里的男生又为之欢呼。

3. 评:高师妹, 2006-01-15 00:43, 刘良华
比较失望的时候是计划要去买一件某种类型的外套或者皮鞋,可是逛了一天回到家里时,什么都没有买到。后来改变了策略,在回家之前无论如何要买点东西带回家,否则进门之后就会后悔。

4. 评:高师妹, 2006-01-16 00:24, 卓然独秀
我发现,敢这样把家人,尤其是夫妻之间的伴随着琐事和感情在内的生活点滴亮相示人的很少;可以用这样平和诙谐甚至有些幽默调侃的口气说自己另一半的人很少;可以把夫妻之间的过去、现在以及可能的未来真实记录在博客这样一个空间中的人很少。而你在这样做。这样做的前提是源于自信,源于真切。

5. 评:高师妹——致楼上诸位, 2006-01-16 12:11, 刘良华
比一般人想象得好一些,但没文章里公布的消息那么好。
文字总有一种文过饰非的效果。
总体上,高师妹本人对这篇文章是认可的。


4.2挤牙膏的故事[16]

家庭生活幸福是比较困难的。各家都有自己的难处。但很多家庭的不幸并不是因为房子太小,挣钱太少,而是因为不宽容。就我所知,有些家庭竟然因为“挤牙膏”的问题而不断发生争吵。
挤牙膏有规则吗?
比如,从牙膏的后半部往上挤,牙膏会一直保持一个比较好的体形。如果拿起来就捏牙膏的中间呢?——牙膏会变得皱皱巴巴,比较难看。
于是,太太就不断提醒丈夫:你怎么老是忘记了,为什么就不能从下面往上面挤呢。
做丈夫的真可怜,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老是忘记了。但他心里最想说的是:这日子没法过了。我大学时有一位老师就经常给我们讲述他的太太如何每天都盯着他挤牙膏的事情。照他的说法,每次挤牙膏时总担心背后有人盯着你,弄得提心吊胆的。
这实在值得同情,我当时就发誓,结婚后,我一定买两支牙膏。
可是我结婚后也只买了一支。我们家里的牙膏一般不会皱皱巴巴的。我观察过我们家里人挤牙膏的方式:我太太挤牙膏的习惯是拿起牙膏就往中间捏,这一捏牙膏肯定会变形。我挤牙膏是从下面往上面捏。我曾经提醒过太太,告诉她挤牙膏的正确姿势,可是太太并不当一回事。所幸,我们家的牙膏的体形一直保持得比较好,因为每天几乎是我太太先起床,她先挤牙膏。我有熬夜的习惯,总是后起床。我挤牙膏时顺便使牙膏恢复体形。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出差,每次出差回来挤牙膏时,我都会认真地整理牙膏的形状。
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这样做法实在无聊,我才放弃我的做法。为什么一定要看到牙膏符合我的审美标准了,心里才觉得舒坦呢?为什么一定要改变别人的生活习惯呢?
每个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习惯生活,只要这种生活习惯不影响他人。
如果你总想改变他人的某些习惯,你可能犯了第一个错误:不宽容。
如果你成功地改变他人的某些习惯,你就紧接着犯了第二个错误:残忍。
给别人自由生活的权力,不轻易地想着要改变别人的生活习惯,这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品质。这个品质叫“宽容”。“正如不挑食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忌食过多则是生命力衰微的征兆;宽容是人格强健的确证,而不宽容则是人格萎缩的表征。”[17]
我建议:如果你的丈夫喜欢抽一点小烟,喝一点小酒,打一点小麻将,你最好不要轻易地取消他的爱好。你想,他就这么一些爱好,多不容易,人就为自己的爱好而活着。你要是一门心思地取消他的爱好,他就渴望离开你,不跟你玩了。有些女士很自信:谈恋爱的时候发现男人总体上不错,就是有一些小缺点,于是在心里发誓,“走着瞧,等结婚后看我如何把你改造过来。”可惜,等到结婚后,她发现并不容易。究竟谁改造谁,也难说。

赛埔评论:
1. 评:挤牙膏的故事, 2005-07-08 14:16, 吴秋敏
宽容实在太重要了,让小学老师学会宽容更重要,也更艰难。
昨天聆听了刘老师的讲座,今天再细读您的文章,字里行间,让我感到一种坦率与真诚。不是专家惯有的豪言壮语或语重深长,但我似乎明白了您的话是真话。我是个黑白分明的人,所以容易得罪人,但我又很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我经常感到很矛盾。我也读论语,已看三四年了,我也看厚黑学,可悟性太低。希望以后得到您的指导。

2. 挤牙膏的故事, 2005-07-08 14:28, 刘良华
写文章有时是一种忏悔。有时是因为我自己过得不好,就说出来,希望自己也希望所有人都过得好一些。

3. 评:挤牙膏的故事, 2005-10-20 20:39, 张春花
刘老师,您说得很有道理。我本来准备今晚上和爱人打个电话,主要是围绕他今天中午在电话中说的某句话展开对他的批判(也是可能开战),看完您的这篇文章后,觉得“松”了一口气,想还是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哪怕是有触犯自己的时候,也不必太计较的,“人不知而不愠”嘛。不过人要做到凡事宽容是不容易的,所以常常需要别人的“倾听”和开导啊。

4.评:挤牙膏的故事, 2005-10-23 17:26, 胡柳姬
读刘老师的文章和上您的课让我感到很快乐和轻松。我也有与文中挤牙膏一样的经历,做法也惊人的相似(我的丈夫总是从中间挤,弄得牙膏很难看,我总是不厌其烦的提醒他,可总改变不了,偏偏我又是个完美主义者,曾几何时弄得我好upset)后来,我也开始反思,何必总是把自己摆在裁判的位置上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方式,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就大可不必斤斤计较。在生活中人人都是队员,这样,你才会在生活中获得多一点快乐。

5. 评:挤牙膏的故事, 2006-04-08 10:46, 刘良华
现在市场上的牙膏已经由原来的金属软管包装改换为塑料软管包装了。这种塑料软管包装有一个好处:你无论怎样挤牙膏,它立刻会恢复原形,不会皱皱巴巴的。我估计塑料软管包装的出现,可以减少很多家庭纠纷,拯救很多充满争执的家庭。


4.3美好的O型气质[18]

血型与人的气质或性格究竟有多大的牵连,现在还很难说。从高师妹的日常行为和追求来看,有一种关于O型的描述,大体接近高师妹的气质:
(1)具有敏锐的直觉和感受性,能清楚地分辨敌人或伙伴。不断寻找一个可遵循的典范。比较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和支持。对奇异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相信机遇,事实上,幸福之神也的确常常奇迹般地出现在他面前。
(2)是典型现实主义者,绝对不会产生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想法。尽管感情很丰富,却不会流于空洞的理想主义,倒可能倾向于实利主义。价值观及行为准则是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适应能力甚佳,绝不会反抗现实情况。当现实生活情况改变,个人也会随之改变;如果现实生活没变,个人也不会想主动改变现状。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因环境产生变化,而感无所适从。
(3)遵守世俗的观念和传统的生活形态,自愿选择比较保守的生存方式。一般而言,即使有部分的思想会改变,仍然不会走在时代尖端,趋附潮流。
(4)对势力范围的界限,区分得一清二楚,很讨厌别人闯入自己的生活领域中,在潜意识里把自己的生活领域规划出来,自己就成为这个范围内的主宰。对属于自己势力范围的亲友相当照顾,但是对于范围外的人,则显得异常冷淡,不轻易付出自己的感情。待人的方式全是基于敌人及伙伴的分别。
(5)多半体态丰满。对异性非常有包容力及耐心,婚姻比较坚固。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充满温情和喜欢顺从的人。寻求安定环境的观念很强,而这种观念表现在家庭里,就成了爱护家庭的顾家型。绝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07:17:02 | 只看该作者
对不会做出破坏家庭的行为,即使夫妻双方发生难以沟通的纠纷,也不会轻易地离婚。
(6)贤妻良母型,这是不变的定律。擅长理家,是典型家事天才的人。往往是别人羡慕的对象,辛苦所建立的家庭,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模范家庭,洋溢着幸福。具有浓厚的家庭主义,把家庭作为自我中心的精神堡垒,而自己则是这座城堡的主人。
(7)本身就具备了对任何环境的适应性及通融性,所以对任何职业都具有广阔的适应能力。较适合做有关衣、食、住的职业,适合从事和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职业,最适合担任总务及会计工作。换句话说,不适合从事脱离现实的学术研究工作。
(8)天生对不动产有特别的好运,与其说很会赚钱,倒不如说对金钱运用得当。对于钱财具有强烈的洞察力,对于人却没有如此的能力,最常犯的错误,就是过分信赖别人,甚至委托别人管理金钱,因此,常有受骗的可能。投机性的事业,最好少碰为妙。
对O型性格的忠告:甜言蜜语背后必有陷阱。
后记:我其实对血型没什么研究,但我比较重视“相书”、“血型”、“星座”之类的“专著”或文章。
我并不相信“相书”、“血型”、“星座”,但我相信那些专著或文章里面所隐含的某种对“人性”的理解。
我不会简单地相信那些专著的所有说法,要不我就是头脑简单而且轻易迷信的人。
我只相信那些专著和文章里面所隐藏的对“人性”的假设、估计和类型分析。就某个具体的血型而言,那些假设、估计、类型分析是错的,但我把它转换之后,那些假设、估计、类型分析就几乎是对的。
我既然在文章里面写我太太,最初我故意给她提供一篇描述“O型”的文章,她立刻说“那不对,全是错的 ”。我再把这篇经过我加工的文章提供给她。她立刻说:“啊,太对了。几乎全是对的。”
这说明什么?
这就是我所谓的“教育学”意义上的血型分析和“医学”意义上的血型分析的分别,实际上是借助相关说法来描述我所“看到”和“体验”到的某个案例。如果“医学”(那些血型分析往往借“医学”的名义,并非真正的“医学”)上的说法不合我看到和体验到的个案特点,我就删掉、放弃。也就是说:我所做的分析只是借用医学的语言但立足于真实的个案研究。

赛埔评论:
1. 评:美好的O型气质, 2006-01-14 08:39, 周淑华
我是O型血,觉得上述好象跟我自己不怎么像,特别是关于家庭那个,而且我不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是一个爱幻想的人。
我觉得刘老师的区分,更像是自己总结出来的几类典型的人,这几类不同的人群有着其不同特色的性格和气质。

2. 评:美好的O型气质, 2006-01-14 14:17, 徐莉
血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刘老师存心要“飘扬”他的“高师妹”。所以我看着一阵大笑,终于在点击了后面的资料链接后笑翻在地。

3. 评:美好的O型气质, 2006-01-14 22:51, 蔡丽儿
确实是一篇有趣的文章,以前曾在心理学学过,气质是天生的,没有好坏之分,但我觉得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但我自己还不知道是哪一类血型,不过现在看来有点像O型哦!

4. 评:美好的O型气质, 2006-01-14 23:17, 刘良华
感谢楼上诸位的关注和各种相关的解释。
我不相信“血型”说,但我比较重视有关“相书”、“血型”、“星座”的文章对人性的“解释”方式。

5. 评:美好的O型气质, 2006-02-21 17:59, 谭小颖
大家看完了这篇文章后大部分的人都用自己相比较。有与之相同的,也有与之不同的。不同的人仅仅是其他因素影响得更甚,例如环境、教育。
我也是o型血的!很多方面与我都相似。不管我的性格气质是否一样,但是却是我的奋斗方向。这篇文章像是一种心理的暗示。


5.关于孩子

5.1儿子与干爸[19]

我在网上发了一篇关于小孩的文章,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心里很感激。
其实我一直避免讲自己的女儿,无论讲课还是在网上写文章,都尽量避免。我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说,“如果你想在同事面前夸赞你的孩子如何天才如何漂亮,还不如夸奖你家里的小猫小狗如何可爱。”
今天给学生讲课时,我讲了避免讲自己的小孩的另外一条原因:
我有一个朋友。我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儿子”。因为这位朋友每次讲课时,不会讲别的,开口闭口就讲他的儿子如何如何。
有一天他讲:“我儿子今年三岁,已经能够写诗了。”
我问写了什么诗。他说他买了一串葡萄回家,没想到他儿子吃葡萄的时候说出几句诗词来:远看像葡萄,近看像葡萄,吃起来还是葡萄。
在他看来,他儿子就是天才。
后来,我就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儿子”。有时远远地看见他走过来,我们就高声喊:“儿子,过来!”
这位朋友很恼火,几次红着脸抗议,不允许我们叫他“儿子”。
经过几次抗议后,我们妥协了,改口叫“干爸”。
为什么叫“干爸”呢?
因为这位朋友自从不讲他的儿子了,他讲课就只剩下“干巴巴”的。
“干爸”是“干巴巴”的简称。

赛埔评论:
1. 评:儿子与干爸, 2005-12-14 23:17, 胡皆侃
在华师这几年,发现我们的老师很难避免谈起自己的子女或家庭,特别是女老师。可能是跟我们所学的专业有关吧,老师谈起教育中的现象时,总是很喜欢用自己的子女来举例子。我们好象已经见惯不怪了。

2. 评:儿子与干爸, 2005-12-14 23:40, 沈旎
笑,这外号够绝的。
笑完后赶快检讨。

3. 评:儿子与干爸, 2005-12-15 09:43, shiwei
我觉得刘老师说得很对,我很赞成。还是不讲家里人最好,虽然我还没资格谈论子女问题,但是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同事,上课时或同事谈论时,说两句,就会谈到儿子和老公,我们几乎都会背,听她讲话很难受,很痛苦。另一个女同事,就不一样了,她的女儿三岁,长得很漂亮,而且很有教养,真的好漂亮,我还没见过那么漂亮的小女孩,大家每次见到她,第一句话就会说,呀,某某你好漂亮啊!两次之后,在办公室里,当着大家的面,很认真很诚恳告诉我们,以后在小区见到自己的女儿,再也不要说她漂亮了,这样对小孩的心理影响不好,她说,她在家里只夸女儿乖巧、聪明、能干、努力。大家听完深思一下,都表示好,一定。

4. 评:儿子与干爸, 2005-12-15 10:09, 谢易
一次上课讲到婴儿教育问题,老师说凡是刚生下来不到七斤的婴儿最好别养了。引起全班学员(绝大多数是已婚女学员)哗然,赶紧追问老师的小孩出生时有多重,答曰“九斤”。于是课堂马上陷入空前热烈的讨论中,使得老师不得不再三整理纪律:下课再讨论这个问题,现在继续上课。
孩子总是自己的好,再丑再笨也是个宝。
“儿子与干爸”,是刻薄了点,但确实值得好好反省。
有人说:你想获得他人的认可,那么引他谈他的孩子,并赞美他的孩子;你想得到别人的指责,那么先指责他的孩子,能把他的孩子说得一无是处,那恭喜你,你获得了一个敌人。

5. 评:儿子与干爸, 2005-12-16 22:34, gaoxy
谈论孩子几乎是所有家长的通病,而且每每谈起自己的孩子总希望能够说出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不同之处。一次上课时,发现电脑桌面自己女儿的照片被换成别人孩子的照片,十分不悦,心想这怎么能做桌面呢,奇怪!


5.2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20]

小孩出生以后,高师妹每天都写观察日记。我看过高师妹的日记,里面主要记录了可可每天如何“捣乱”、“折腾”的事件:
她会把所有的柜子都拉出来,然后把抽屉里的发票、证件、相片、钉子、锤子……全部泼洒到地上。为了防止她翻箱捣柜,高师妹把所有的柜子都上了锁,无法上锁的柜子就用绳子围困住,打了疙瘩。为了不让可可解开疙瘩,高师妹把绳子打了死结。绳子约束了小孩,也限制了大人。每次我从衣柜或抽屉领取器物时,就比较着急。
她会把那么沉重的椅子像蚂蚁搬家那样拖到另外的地方。然后借助椅子爬到桌子上去,再把桌子作为跳板,爬窗台上去晒太阳。为了防止她摔倒,高师妹不得不挪动餐桌,把餐桌搬到另外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那样虽然破坏了家庭装修的结构,但为了孩子的成长还是值得的。
她会跟着她妈妈一起去洗碗,她一定是认为她有权参与所有的家庭事务,你不让她洗碗是不合理的。她不仅要参与洗碗活动,她还坚持按照她自己的方式洗碗。用很小的手捏拿一只大碗在水池里面抖动。等到拿起来的时候,她就很可能要把碗摔到地上。高师妹的理论是:小孩不摔碗是长不大的。再摔碎几只碗,她就长大了。
她会拿彩色画笔在墙上、椅子上、桌子上乱画。比较要命的是在洁白的床单上乱画。据说儿童的涂鸦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和美学意义,高师妹不敢阻拦,我也不敢轻易制止。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她长大之后就不会胡闹了。高师妹看了龙应台的文章之后,发展出一套不着急的幼儿理论。龙应台的说法是:“孩子,你慢慢来”。
和所有小孩一样,她会胡闹,完全没有秩序感和制度感,全全不理会所谓的传统、习惯和规则。她吃饭的时候,有时喜欢躺在地上,仰面朝天。只要她愿意张开小嘴巴,大人就可以把饭菜送到她嘴里。据说靠喂饭长大的孩子没有独立性和责任感,后来就调整办法:如果她不想吃,就不让她吃,等到她想吃了,就由她“亲自”拿筷子吃或用手抓饭。
她吃饭的时候还有一个习惯:她愿意把两盘菜放到一个盘子里,她愿意把鱼汤和红烧肉搅拌在一起。大人这时不免会很气愤,但你得忍住。据说孩子有孩子的逻辑,只是成人暂时还不那么理解她的逻辑。不就是把两盘菜放到一个盘子里吗?那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那么冷,我们都已经穿上厚厚的棉袄,厚厚的袜子,严严实实的皮鞋,但她坚持光着小脚在冰冷的地上走动。天啊,那么冷,她就赤脚,不生病才怪。但她已经那样光着脚好几天了,依然没有生病。后来光着脚过了一个冬天,也没有感冒或发烧。你能说什么呢?当然也就算了。
那么冷的晚上,我们睡觉时盖上了两层棉被,她就只要盖一层薄薄的毛巾被。毛巾被不保暖,但要那么保暖干什么呢?我很好奇,一直在观察到底她能够坚持多久?终于有一天,她病了,高烧,嗓子哑了。赶紧送她到医院去打吊针。等她病好之后,我们总结经验,再不能让她着凉。可是,她还是不愿意盖厚被子。怎么办?那还能有什么办法?也只好由着她那样。
我常常觉得对小孩不能过于纵容,不能过于迁就,不能趴在地上吃饭,不能在冷天赤脚走路,不能养成坏习惯……高师妹就立刻嘲笑我:你不是提倡自由主义教育、自然主义教育吗?那么多不能,那么多禁止,孩子哪还有成长的自由?
我赶紧去找《西游记》,里面有一段话:
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那齐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扶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赛埔评论:
1. 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 2006-03-01 23:10, 潘潘
我同意小孩子长大过程是需要有独立的空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是小孩子必须得懂得按规则办事,大人也必须要坚持原则。“自然”、“自由”状态中长大的孩子,最终要回到小学中去,目前,乃至将来很多年,我们的小学管理体制都会让那些“自然”、“自由”的孩子接受改造。到了那个时候,要么孩子变得适应班级管理,要么父母经常被老师责备,要么父母自编教材,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像郑渊洁一样。

2. 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 2006-03-02 10:03, 动人心璇
一直以来,都想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总是在管与不管、约束与自由间寻找平衡,但很难。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当然这个对错往往是由大人来定夺的),一味地任其自由,就会习惯成自然。我觉得该对孩子说“不”时就要说。

3. 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 2006-03-02 18:18, 刘良华
您是对的,但也可以考虑:孩子他自己是知道冷暖的。如果的确冷,他自己会想办法要求保暖,如果她感觉不冷,你教训她,她可能会听您的,但她不一定感觉舒服。
有一则故事:一对中国夫妇和美国夫妇一起去看球赛。中国夫妇不断提醒孩子多穿衣服。美国夫妇感觉很奇怪地说:他们冷或者不冷他们自己知道啊,为什么一定要勉强他们呢?
我觉得这个故事可能有一些道理。当然,这也只是一则故事。

4. 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 2006-03-02 19:01, 沈旎
边读边笑,真真一个小悟空,可爱之极!当然,这是旁人来看,我想您一定被折腾的够戗,您也会乐呵呵地望着她。
说宽容但不纵容,关爱但不溺爱,这话好说,度却难得把握。
我家孩子幼时也有这毛病,到处乱画,后来有一面专门的墙给他涂鸦,并告诉他:你在其它地方画妈妈会洗得很辛苦。孩子能够接受,只是偶尔再犯。

5. 评:每个孩子都是孙悟空, 2006-03-02 20:08, 卓然独秀
以一个家长的名义提供一点意见:
为孩子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固然必要和应该,但有几条底线不可违背:
第一,自由以安全为前提。这里的安全主要是生命安全,因为孩子是不知道危险的,什么都敢去尝试,什么都想去尝试,而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认识并避开危险,这是成长的前提。例如爬阳台一定是危险的,特别是住在高层,那就必须把所有可能孩子借助于此爬上阳台的工具尽可能搬离,以保护孩子。并且要反复告诉孩子其危险性。
第二,自由以快乐为目的。人在追求某方面自由的过程中必定伴随着对其结果的要求。但是,孩子也许只看到眼前的过程,对结果也许没有预计,可能会导致不良的结果,甚至也许会影响到未来。例如小孩子可能喜欢喝可乐,如果家长任由孩子一天一瓶地喝下去,眼前快乐了,长远就可能带来胖墩一生的自卑和减肥的艰辛。
仅供参考。


5.3我对孩子的态度[21]

研究教育学的人,很可能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是常有的事。
我整天看教育学的书,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解教育的秘密。可是,我并不怎么理睬我的孩子。
不理睬孩子当然有我的理由,比如太忙。
还有一个理由是:孩子有自己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方向,孩子并不需要大人盯着她。你看,植树人哪会整天盯着树看它是如何长高的呢?园丁哪会整天整夜地盯着花看它是如何开放的呢?
孩子睡着了,我就喜欢看她睡觉的样子。你想象过“天使”是如何睡觉的吗?你去看你的孩子睡觉的姿态,你就知道了。尽管如此,我不可以长时间看我孩子睡觉的样子。你想想,你在睡觉的时候,忽然感觉有人盯着(stare at)你,那样是不是很可怕?孩子睡觉了,可她会有感应的,你不可以那样看着她。你是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你就是不可以长时间地看着她。
母亲啊,你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这是真的。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生吗?她“出”生,是她想出来、出走、出场、出动、出发、出航、出海、出击、出任、出手、出头、出逃、出现、出息、出行、出巡、出征、出众、出阵、出轨、出格……
出生之后,她不愿意受你的控制,甚至不愿意受你的过度看护。
孩子离开了父亲母亲,孩子没有了安全感。做父亲或母亲的人,需要守望你的孩子,这是你的责任。可是,你所能够做的,也就是守望,你不可以走得太远,也不可以走得太近。走得太近了,她会感到受挤压,甚至感到受压迫。她就在离你不远的地方,她有了安全感,她安全地居住在她的大地上。你不可以高举“看护”或者“爱”的名义,做干涉她自由生活的事情。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很高贵的情绪。只是,你想过没有,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多少罪恶,恰恰以爱的名义。孩子为什么会变得不愿意主动做事了?孩子为什么变得懒散了?孩子为什么变得没有了好奇心没有了读书的兴趣了?孩子为什么变得没有责任感了?她的背后,难道不是有一个一直深爱着她的母亲、父亲或爷爷、奶奶?
孩子在客厅里玩,那样子实在可爱,我想跑过去把她抱起来。我知道,我不可以那样。孩子愿意一个人在客厅里玩,她很投入,全心全意地摆弄属于她的玩具。你怎么可以跑过去,把她抱起来?那样对她不好。
比较困难的事情是:孩子2岁了,已经学会了自己吃饭。她不想吃饭,那怎么办?孩子的母亲就去喂给她吃。孩子逃跑,母亲就追着孩子喂给她吃。怎么可以这样?我经常出差,很少看管孩子,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但这事我打算干涉:如果孩子到了已经能够自己吃饭的年龄,父母不可以给孩子喂饭。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她不想吃饭,就像罗素暗示的那样:“当我们要他吃午饭时,他拒绝吃他的那份布丁。于是我们就把布丁端走。后来,他又要求将布丁取回,但那块布丁已经被厨子吃光了。听毕他怔在那里,此后不再对我们装模作样了。”[22]
有一种教育学理论说:母亲要经常抱着孩子,把孩子抱在怀里,那样孩子可以听到母亲心脏的跳动,那样孩子有安全感。你当然可以信奉这些说法,我不信。我只相信:无论是猴子、鹰,还是孩子,最高贵的品质是“独立”。她可以依恋她的母亲或者依恋她的父亲,以后她还可以依恋她的恋人。可是,她得知道,无论是谁,都不可能陪伴她一辈子。这世界上谁都不那么可靠,最可靠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她自己。
心理学上讲有一种疾病叫做“自闭症”。我对“自闭症”倒不那么忧虑。如果我的孩子太倚赖他人,离开了他人她就过不了日子,我就忧虑。
孩子独立之后,她独自地面对这个世界,她独自地承担她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是人必须经历的一个状态。这不是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孤独,也不是说她来到这个世界唯一的使命就是为了承担所谓的“责任”。
比“责任”更重要的,是“开心”。人出世的唯一目的大概就是为了开心。独自承担之所以能够忍受,是因为这个世界原本为她提供了足以让她开心的事与物。这些事与物就在孩子的身边。孩子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令她开心的事与物。
她要是对那些事与物不感兴趣不喜欢怎么办?这几乎不用你操心,她会拥有她的兴致。除非你干涉太多,她天生就对那些事与物有好奇心。孩子不像我们这些成人。成人看起来有了知识,但丢失了好奇心。没有了这些高贵的好奇心,对身边的事与物就没有了兴致。就凭这一点,孩子就能够做人类的父亲,孩子可以为那些成人提供教育。那些成人啊,怎么尽说一些“这没有用”、“这不礼貌”、“那不对”、“那很坏”之类的话?
独立和好奇心叠加在一起,就可以成全一个孩子比较完整的人格。
只要做父母的不过度看护,孩子就可能显示出追求独立的天性。我的孩子两岁的时候,就不允许她的母亲或父亲牵着她的手。我们那时住在没有电梯的9楼,几乎每天都爬楼梯。那样陡峭的楼梯,我孩子两岁的时候,就一个人独自在楼梯上行走。我不放心,拉着她,她摆脱,抗议说“我是大姑娘了,大姑娘不拉手”。在大街上,人来人往,那是多么危险的事。我抱着我孩子,她呼喊“下来吧下来吧”。我就让她下来,她自己在穿行在拥挤的街道上。我担心,牵着她,她还是摆脱,她愿意一个人在前面走,她愿意在前面为我们引路,呼吁我们跟上她。
只要做父母的不用所谓的规则过度限制孩子的自由,孩子就可能显示出充沛而奇妙的好奇心。“像一只猫被人带到一个陌生房间后就开始西闻闻,东嗅嗅,不放过每个角落和每件家具。这就是正当而纯朴的好奇心。你可以从儿童身上看到这种冲动。例如,当平时锁着的抽屉或橱柜一旦打开给孩子们看时,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也是正当的好奇心。动物、机器、雷雨,以及各种手工劳动均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能使最有智慧的成年人感到惭愧。”([英]罗素著,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既有独立性,又有了好奇心。这孩子就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人。
如果既败坏了独立性,又丢失了好奇心,这孩子就成为一个意志侏儒、精神残疾。

赛埔评论:
1. 评:我对孩子的态度, 2006-02-23 21:38, 从微笑开始
深有感触。可惜我看这篇文章晚了十二年。只是最近这两三年才想到对孩子干预太多,太多的“这不行”“那不对”束缚了孩子的天性,以至于他现在成了个太听话的孩子。即使现在想放手,也不知到底哪些该放,哪些不能。可怜我的孩子了。

2. 评:我对孩子的态度, 2006-02-23 22:48, 徐树焕
关于培养孩子自己按时吃饭的习惯,我听过最好的是我的一个同事对她女儿的方法。她本来是某县机关幼儿园的副园长,她对她的女儿的培养一直都很有方法,所以现在她的养成了很好的习惯。她从小就跟她女儿讲道理,很多时说到做到。在她女儿两三岁的一天,中午放学了,她回家做饭,女儿就到邻居家玩,并和她约定:12:15分前必须回家吃饭,不然就没饭吃了。结果那天她女儿偏偏就玩过了时间,12:30后才回家。她就真的将所有饭菜都倒到了垃圾桶,并且拉女儿到垃圾桶前,告诉她,因为她回来迟了,她的饭菜都倒掉了,今天中午就没饭吃了。并且虽然孩子的奶奶骂她狠心,她也坚持不给零食她吃,饿了一顿,晚上才一起吃饭。从此以后,她女儿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外面玩到不知道回家的事,也不会吃饭不正经了。

3. 评:我对孩子的态度, 2006-02-23 22:49, 袁敏燕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但刘老师如是说: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生吗?她“出”生,是她想出来、出走、出场、出动、出发、出航、出海、出击、出任、出手、出头、出逃、出现、出息、出行、出巡、出征、出众、出阵、出轨、出格……
我有点难以理解,因为里面有几个贬义词,希望刘老师能解一下我的迷惑。
上文的观点我很赞同,倘若家长们都能遵循一下自然教育的规律,代沟也就不存在了。

4. 评:我对孩子的态度, 2006-02-23 23:12, 刘良华
您所说的贬义词其实很可能是我们看不惯,您想想,是不是有很多所谓出格、出轨、出逃的人,原本也是正常或正义的人。
我之所以采纳这些词语,也是想给出一个暗示:有时哪怕出格一点、出轨一点,对小孩子来说,没那么严重。

5. 评:我对孩子的态度, 2006-02-24 06:25, 沈旎
对,不是看护,而是守望,人与人之间应该有身体上的距离,对孩子也是这样。守望的距离,是在孩子感觉到需要时,回过头,能发现你在不远处,安静地守候,“有一种基本承诺,不管发生什么,我都在这儿,你可以相信我。”(范梅兰)
前天朋友来电说,天使不一定会睡着,但睡着的人更像是天使。


我做学生的故事


6.小学的故事


6.1“赏识”还是“训斥”[23]

教师的不同态度,演绎出学生在学校里的不同学业成绩,甚至决定了学生不同的生存状况。看过一本书:《不过如此》。书里面有一个故事,很类似我所经历的小学生活:[24]

王老师教语文,也是班主任。(我曾经追究过这个现象:为什么小学语文老师往往是班主任,而数学老师很少做班主任?暂时的结论是:“管理学”和“语言文学”有某种亲近的因缘关系。管理智慧有时就是一种语言智慧。)(括弧里的话由刘良华批注,以下同)
我的第一篇作文被王老师大加赞赏,她尤其欣赏这一句: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我小学写作文时,老师最欣赏的句子是:“忽然,门前传来救命的呼喊声,我三步并作两步,飞也似的跑过去。”老师说:啊,用词高级,语法地道。我的老师不知道,所谓“飞也似地跑过去”,其实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07:18:09 | 只看该作者
是我祖父教我的句子。)
后来才知道,这不过是个套路而已。
但是如果不是赞扬,而是一顿批评呢?孩子的自信心通常是被夸奖出来的。(尽管我相信“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句话,但我更相信:没有赏识和夸奖,就没有健全的人格。如果教室里没有赏识和夸奖,那么,这个教室里的学生没有健全的人格,这个教室里的老师也可能没有健全的人格。)
……
王老师教了我一年,移交给下一任老师时,她的评语是,该生至今未发现有任何缺点。(这个评语也实在太高了一点。但我更看重的是这个评语背后蕴涵的教师的个性和教师对学生抑制不住的骄傲)这为下一任老师修理我,留下了把柄。
这位年轻力壮的女老师一接手,就咬着牙根对我说,听说你红得发紫,这回我给你正正颜色。(我不知道为什么,女老师曾经是面带微笑的人间天使,现在似乎普遍形象不佳,皆呈现气势汹汹的脸谱。华南师范大学有一位讲授《教育学》的教授。他的孩子小的时候,总听他的孩子讲他们的班主任是一个小家碧玉式的美女。这位教授心中暗自高兴,一直想见识这位美女老师。终于有一天教授接到那位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说“你到我的办公室来一下。”教授赶过去,进办公室,发现那位班主任果然是小家碧玉式的美女老师。可是,没想到这位美女老师杏眼圆睁,满面怒气,痛斥这位在大学讲授《教育学》的教授:“你搞什么搞,你的孩子习惯那么差劲,亏你还是研究教育学的教授,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这位教授从班主任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一脸的无辜和委屈。)
我倒也配合,大概是到了发育的年龄,我整天想入非非,经常盯着黑板发愣。数学老师把教鞭指向右边又指向左边,全班同学的头都左右摇摆,只有我岿然不动。于是他掰了一小段粉笔,准确无误地砸在我脸上。(我在小学时也遇到类似是一位数学老师。他好像从来不注意我,可是呢,一旦我开小差,他就很高兴,拿一段粉笔扔过来。几乎每次都正好砸在我的鼻梁上。这位老师比较幽默,每次砸到我的鼻梁之后,他就会一脸严肃地感叹:啊,很准!)
数学老师说,你把全班学生的脸都丢尽了。
嗷,全班一片欢呼,几个后进生张开双臂,欢迎我加入他们的队伍。
从此我数学一落千张,患上数学恐怖症。
高考结束,我的第一个念头是,从此再不和数学打交道了。
38岁生日前一天,我从噩梦中醒来,心狂跳不止,刚才又梦见数学考试了。水池有一个进水管,5小时可注满,池底有一个出水管,8小时可以放完满池的水。如果同时开进水管和出水管,那么多少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
呸,神经吧,你到底想注水还是想放水?(我的同龄人几乎都受过这个难题的折磨。可气的是,我们越是害怕这道题,我们的数学老师越喜欢拿它来做公开课的主题。公开课本来就紧张,遇到这样的题目就立刻有眩晕感。我头晕的原因不是担心注水还是放水的问题,无论注水还是放水我都同意,我只是不知道老师说“一个水池里的水可以用1来表示”是什么意思。其实,这道题我到现在也不会解答,我也不知道现在我的同龄人有多少人能够解答这道题。我曾经问过北京大学的一位朋友怎样解这道题。他说:这还不简单?1/5减1/8不就可以了么?我当时很惭愧,那么简单的问题,竟然折磨了我20多年的时间。可是,回家之后,我忽然发现1/5减1/8不对劲,凭直觉就知道那个答案不对。后来再请教某个数学老师,他告诉我,1/5减1/8只对了一半,还差一个步骤。这道题看来并不简单。)
有一天我去自由市场买西瓜,人们用手指指点点,这不是《实话实说》吗。我停在一个西瓜摊前,小贩乐得眉开眼笑,崔哥,我给你挑一个大的。一共是7斤6两4,一斤是1块1毛5,崔哥,你说是多少钱?(这道题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这个崔哥没有学过“新课程”。传统的数学无一例外地追求严密、精确;“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强调大众数学、生活数学并由此而重视“估算”。你看,把7斤6两4看作8斤,把1块1毛5看作1块1,不就是8块8左右嘛。福建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跟我抱怨说“最烦到菜市场去买菜”。我问为什么,他说“算不清楚。总担心被小商贩骗了”。我说我从来不担心这个问题。他说“我现在也不担心了,我想了一个好办法”。我问题有什么好办法。他竟然说:“每次我冲进菜市场,一边走一边喊:萝卜1斤,白菜1斤,排骨1斤。然后再倒回来给他们钱。”我问:“为什么都买1斤?”这位教授说:“好算帐!”我很惊讶,我知道我是不会用他的这个办法的。我买菜的时候问:“白菜怎么卖?”那人说“1块9。”我就再问:“能不能2块钱1斤?”那些卖白菜的人总是像观看神经病人似的看着我,然后说“可以!”)
我忽然失去控制,大吼一声,少废话!
抱歉!
对我来说,数学是疮疤,数学是泪痕,数学是老寒腿,数学是类风湿,数学是股骨头坏死,数学是心肌缺血,数学是中风……。
当数学是灾难时,它什么都是,就不是数学。
所以我请求各位师长手下留情,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走廊中少开一扇窗户。

另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数学“精英”的早期受教育的“惊险”旅程(参见凌志军著:《成长》,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306页。):

有时候一个细节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大历史。
“那个老师不经意地表扬了我一次,我就很受鼓舞,信心足了。”沈国斌说。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沈国斌的数学非常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满分。还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别人问他如何能够学好数学,他说很简单,“喜欢数学老师,就喜欢这门课。”
到了初二,他喜欢的数学老师考上师范大专,走了。班里来的新老师,给沈国斌的“第一个感觉就很不好”,满脸阴沉,说话严厉,开口就问“谁是数学课代表”。沈国斌心里发怵,也不起身响应。老师连问了好几声,见下面还是一片沉默,不禁怒容满面,沈国斌终于意识到自己无法躲避,战战兢兢的起身迎接老师的目光,接着就有一阵训斥劈头盖脸而来。
“第一次见面我就不喜欢这个老师,”沈国斌说,“后来我的数学就下来了。”
老师批评他,说他的数学不行,当数学课代表是徒有虚名。这让他更加沮丧。沮丧的结果是数学成绩更差。如此一来就成了恶性循环。有一次数学考试只得了40分,还牵连其他课程也不如从前。
就这样到了初三。有一天又是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是一个平面几何题,让大家回答。班里有个同学数学第一,平时总是他抢先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这一次,也许是题目太难,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当时好一阵沉默,无人应答。恰在这时,沈国斌脑子里灵光一闪冒出答案,又鬼使神差地举了手,结果证明他是对的,而且解题方法特别巧妙。老师看他举手,已经有些意外,现在看了他的答案,很惊讶地望着他,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很好,很聪明的方法。”
“在这之前我的平面几何一直很差,就是这一句话,我大受鼓舞,信心一下子就足了。”以后的一个月里,沈国斌把全部精力都投在平面几何上。从此以后直到博士毕业,数学都是他的长项。
“真的就是那一句话,我就有了动力。”他说,“我不是学不会,只是觉得老师好,才有动力去学,否则就没有兴趣。”

当教师的行为显示为“赞扬”、“鼓励”、“关心”时,学生就开始亲近老师,亲近他的课程,由此而提升这门课程的成绩。当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某种冷漠或者轻视、训斥时,这个学生多半会对这个老师“怀恨在心”,连同这个老师所教的课程也会使他“反感”。如果学生长时间地生活在反感中,他的学业成绩往往好不到哪里去。
也有相反的情况。如果某个老师对某个学生“不好”,这个学生受了刺激之后,却发狠要拿出自己的实力来“证明给老师看”,很有些“卧薪尝胆”的悲壮感。这算是教师行为在学生那里所引起的“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的第一种状态呈现为“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站起来”。不少“教育传记”讲述了学生受了老师的“轻视”、“小看”之后,反而“奋发向上”的故事(下面这份“教育传记”由邓永红女士提供):

在十几年的学生生活中,学校里的老师对我影响很大。我曾经被老师认为“好极了”,也曾经被老师认为“太差了”。这是两位老师和我说过的话。一位是小学认识的邱老师,一位是初中教了我三年的陈老师。前者为我打开了生命里的一扇窗,而后者却将我的另一扇半开的窗关上了。
邱老师是我五年级的语文老师,但是我在三年级的时候就认识他了。他一直都是我很怀念的一位老师。想起他,总会想起他很瘦弱的身影与满头的白发。但是,在四年前的这个季节,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是三年级,我第一次学写作文。期中考试的作文题目就是按图写作。那时候的试卷是各个年级交叉着批改的。邱老师刚好批改的就是我们年级的试卷。
那天发试卷了,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个大大的“好”字,我原来不以为然,可能全班的都有这样的评语。课间,我和小伙伴们在教室外跳橡皮筋,一位老师走过来问我:“你是邓红吗?”我很奇怪,他不是我的科任老师,怎么也认识我?我停下来好奇地看着他。他说:“我是五年级的语文老师,你们期中考试的试卷是我批改的。你的那篇作文写得好极了,我想借去读给我们班的学生听,他们五年级了,都还没有你这个水平……你平时很喜欢看书吧,一些词语在书上学到的吧……”可以想象,一个刚学作文的小学生听到这般赞扬会是如何一种欢喜!我的语文老师从来还没有说过我的作文好。我跑进教室拿了卷子给邱老师,他还告诉我准备哪节课读,叫我去听。那天放学,我是一路小跑着回家的,还没有回到家就在门外大喊:“妈!”我迫不及待地向母亲说了邱老师的一番话,母亲也很高兴,特意给我做了一个荷包蛋。
后来,我不敢去五年级的教室听邱老师读我的作文,只是悄悄地在后门外站了一会,一听到邱老师的声音就跑了。但是心里却欢喜得很。
从这时候起,我更喜欢看书了,除了将自己的书认真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还经常借别人的书看。而且常常有意记住一些成语和句子,写作文的时候,一旦用上了,就开心到不得了。同时,也更喜欢写作文了,当周围的同学在抱怨不知道写什么好的时候,我正在享受写作的乐趣与成就感。
我当时很想快点到五年级,让邱老师来当我的语文老师,改我的作文。但是在我升上五年级的那一年,邱老师就刚好退休了,我为此遗憾了很久。
不过,他当时对我的肯定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一直到现在,我还是很喜欢写作,同时,也看了很多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不仅仅让我在知识方面有所增长,也让我在人生的信念方面有所增长。如果这就是人们说的“赏识教育”,我以后也要让我的学生享受“赏识教育”。因为孩子的兴趣开始是很广泛的,如果在某一个方面有成就感,那么就会更喜欢哪个方面。
“太差了”是陈老师的话。
陈老师是我初一到初三的数学老师,居然教了我三年的数学。现在想来才发觉太不可思议了,学校的安排也太不合理了。
陈老师在当时是以严格出名的。她的课上得很好,总能深入浅出地分析一些难题。
刚上初中,我的数学成绩在班里是一般般的。第一个学期开家长会,母亲回家来和我说:“其他老师对你的评价都不错,但是数学老师说你的脑筋不够灵活,数学学得不好。”我听了觉得很冤枉,说:“不是我脑筋不灵活,我一定要学好给她看!”母亲点点头:“是啊,我女儿是很聪明的,可以学得很好的。”
我用在学数学的时间多了。我的成绩提高得很快。到了期末考试,我的数学在班里排在第二。我满以为这次陈老师不会说我“脑筋不灵活”了。
但是,开家长会那天,当母亲走进教师办公室的时候,我特意从窗外偷听了。老师们一个接一个地说我的表现。到陈老师时,我的心跳得特别快。但是我很失望,她还是说:“你女儿还是很勤奋的,所以这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女孩儿,怎么说,脑筋都不是那么灵活,想像男孩儿那样就很难啦……”
我还是不甘心,我并不觉得我的脑筋不灵活,我一样可以像班里最好的男生一样。有一次数学测验,班里最高分的两个都是男生,陈老师大大地表扬了他们。我想,我下次也要拿个第一,证明我并不比别人差。
果然,后来的测验,我得了第一,但是陈老师一点反应也没有,发完卷子什么也没说就评讲了。
既然这次她忘了,她不会每次都忘的。我下次再考第一提醒她。
当我再次考第一,陈老师也没有任何表扬我的意思时,我彻底地失望了。再后来,有一次,陈老师叫我上讲台做练习,我做错了,她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了我。她的评价是“太差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出来。”
从此,我对数学就真的没有什么兴趣了,尽管成绩一直不错。到了高中,整天盼望着分文理科,我开始很幼稚地以为文科班是不用学数学的。因为高考,我不得不学数学,成绩也还是不错,心里却很冷淡。
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当时的自己很幼稚,学好某一科,不是为了那个科任老师,而是为了自己。但那时还是“孩子”,孩子总是需要有一些鼓励和肯定的。

“反向作用”的第二种状态呈现为“在一个地方跌倒,在另一个地方站起来”。这种“反向作用”在教育史上也不乏“先例”: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奥尔波特(Allport, G.)一生对精神分析理论极为反感。这种心情与弗洛伊德(他心目中的老师)对他的态度相关[25]:

作为一个22岁的毛头小伙子,他在访问维也纳的时候给弗洛伊德写了一封信,说他本人就在城里,想见一见他。弗洛伊德非常大度地接待了他,可是一声不响地坐着,等他开口说话。奥尔波特试图想个话题来开头,就提起说,来弗洛伊德办公室的路上,他听到一个4岁的小孩告诉他母亲说,他想避开一些很脏的东西,显示出了对赃物的真正的恐惧。奥尔波特描述说,那位母亲穿戴整齐,衣领浆过,气势不凡。他认为这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可是,弗洛伊德用他那双仁慈的、治病救人的眼神看着他,忽然问:那个小男孩子是否就是你?奥尔波特大吃一惊,目瞪口呆,只好转换话题。这次经历令奥尔波特坚定一个想法:“深度”心理学如果挖掘过深,可能忽略了人的实际生存状况。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重点转向人格特质的探讨。

在学校生活中,“在一个地方跌倒,在另一个地方站起来”的日常现象往往显示为如果某个学生从语文老师那里得不到赏识,他就喜欢数学;如果某个学生在数学老师那里得不到赏识,他就会喜欢英语;如果这个学生在所有老师那里得不到赏识,他就喜欢学校围墙外面的社会,选择逃学。
教师其实是一个高危职业。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谈话,一次作业评语,一次拒绝或者帮助,既可能成全学生的一生,也可能毁坏学生的一生。

赛埔评论:
1. 评:“赏识”还是“训斥”, 2005-06-05 16:14, 谢彩华
老师的文章引起我的共鸣。我也是因为害怕数学所以才走向文科的道路。想来经历和老师的差不多,可见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语言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现在我已经是另外一些孩子的老师了,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天,我就在心中为自己立誓:要当一个帮助学生成长的老师。

2. 评:“赏识”还是“训斥”,2005-07-22 00:33,叶淑华
我高一的语文教师也姓王,然而我没有崔永元幸运。王老师的无端质疑,改变了我对语文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人生。所以,为人师后,我尽可能多常识、少训斥,因为我深知“教师的不同态度,演绎出学生在学校里的不同学业成绩,甚至决定了学生不同的生存状况。”当然,要真正做到,有点难。

3. 评:“赏识”还是“训斥”,2005-08-18 21:48, 向庆忠
真的,这篇文章讲的与我读书时的经历一样,也与我现在教书的经历丝毫不差。正所谓“爱屋及乌”吧,学生一旦喜欢你这位老师,那你教的那门课程他(她)肯定学得不差。在我以后的教学管理及教学工作中,我会充分地实现这一观点。

4. 评:“赏识”还是“训斥”,2005-09-05 16:57, 万彬
他人的评价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或许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永远也离不开家长的表扬和老师的褒奖。发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发掘孩子身上哪怕是十分微弱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更加的自信和乐观。
但是,教师与家长在对孩子积极赞赏和“竖大拇指”时,应该做到适度适量,以帮助孩子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多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进行自我定位和评价。过于泛滥的奖励和夸大其词的赞扬只会使孩子变得自负和无知。
我们提倡赏识,但是,对孩子的赏识应该做到适度和理智。

5.评:“赏识”还是“训斥”, 2005-10-21 22:42, 丁立
至今我还记得初一那时班主任给我下的评语:“纪律散漫”。这是我整个求学过程中所获得的语气最重的一个评价,而且这个评语是写在学生手册上的。我从来都以为:学生手册就是档案,是要跟我一辈子的(老师们常这样“恐吓”学生),因而看了评语后真是非常沮丧。我认为这个老师不好,他不公平,他小题大作。还好,初二我们换班主任了,真是谢天谢地。
现在,我也是一名老师,我清楚一个评价对学生的意义,不管那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因此,我不对学生下负面的评语,因为我还要留给他改正的机会。


6.2狮子的性格[26]

南湘源是我的小学和中学同学。他父亲是湖南岳阳人,据说是“没落贵族”出身。听村里的老人讲,他父亲由于犯了什么“事”(失手打死了一个人),为了逃避官司,就以“做生意”的名义坐“渡船”到了湖北。他流浪到我们村,和村长的女儿结了婚,就永远住在我们村了。南湘源出生时,他父亲仍然对湖南的老家恋恋不忘,所以给儿子娶名叫“湘源”。
南湘源和他父亲一样,喜欢说“我们湖南人”如何如何,得意时就会指点自己说:“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后来我们从历史小说中知道有一个叫耶律楚才的人,每当南湘源每次指点自己“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时,我们就大喊“耶律楚才”。后来“耶律楚才”就成了南湘源的外号。
他还有一个外号,叫“南子”,南湘源最初很喜欢这个外号,可是后来他不知道从哪得到消息,说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妓女叫“南子”,就再也不许我们叫他“南子”了。谁要是喊他“南子”,他就让谁“吃钉果”(把中指和食指蜷起来,使劲地敲打人的“脑壳”,村里人把它叫“吃钉果”)。
南湘源比我大一岁,读小学时他高我一个年级。我读小学四年级时,我们开始正式建交。他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时说,“这兄弟很仗义”。于是我就“入伙”了。“入伙”的见面礼是买一包香烟(那时流行“大公鸡”品牌,7分钱一包,相当于一个鸡蛋的价格)给大家抽。我小学四年级时就开始和同伴一起抽烟,后来同伴逐渐散伙了,就戒了。
“入伙”后,我从南湘源那里学了很多知识,包括读书的知识、戏剧的知识、打架的知识、赌博的知识和穿衣服的知识。南湘源的知识和爱好我几乎都有,只是没他那么熟练或深刻:
他的第一个爱好是喜欢读书,主要是喜欢看小说,或者听“评书”(单田芳是南湘源的早期偶像,南湘源说话的语气很多是从单田芳的评书里模仿来的。南湘源后来的精神偶像是曹操)。他做这些事情时很勤奋,看了好多小说。因为有些小说与历史有关,比如《三国演义》、《岳飞传》、《隋唐演义》,等等,后来他就迷上看历史书。在小学五年级时他就开始读《史记》,初中时他读了《东周列国志》。后来他说他读过“资治通鉴”,我一直有些怀疑,因为我在他的家里从来没有发现这本书。他经常说读历史书是伟人的习惯,他说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有读历史书的爱好。南湘源喜欢把自己比作某个伟人,这是他的习惯。村里人有“说大话”的习惯,南湘源也有这个“说大话”的习惯(村里人其实是用“说大话”的方式来制造幽默和调侃的效果,外地人如果不了解,还以为这是恶意的“吹嘘”)。
他的第二个爱好是喜欢看戏。那时村里流行两种戏剧,一是“皮影戏”;二是“大戏”(村里人把“戏剧”称为“大戏”或“老戏”,把“看戏”称为“看大戏”或“看老戏”),这两种戏剧南湘源都喜欢。只要听说村里或邻村有“皮影戏”或“大戏”,不管路途如何遥远,他都愿意跋山涉水赶去看戏。他读初中二年级时,镇上流行一种介于“皮影戏”和“大戏”之间的戏种,当时叫“肉皮影戏”。我那时在读小学五年级(本来他只高我一个年级,可是后来我小学三年级留级一年,他就高我两个年级了),他下午从镇上回来,晚上带我溜进戏院去看“肉皮影戏”,深夜再送我回家。
他的第三个爱好是穿“好衣服”。他家里有钱,尤其他祖父家和外祖父家都有钱,父母亲又宠他,因此他总能买“好衣服”穿。那时我们很多伙伴的衣服都由母亲负责买布料,然后请村里的董师傅(裁缝师)加工。一年四季都一件衣服,等到衣服破烂了,缝补之后再穿一段时间。村里人流行的说法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样算起来,一件衣服要穿9年。南湘源不同,他经常买新衣服,而且只买成品的衣服。他买的衣服以黑色居多。他不仅挑剔颜色,还讲究细节,比如衣服的扣子怎样与衣服的颜色搭配;上衣要稍微长一点,他说那样比较有“领袖气派”、“贵族气质”。
他的第四个爱好是打架,尤其喜欢指挥同伴“打群架”。他很熟练地指挥我们上场,他本人也绝不偷懒,总是身先士卒。如果村里晚上放电影或者看大戏,就一定有邻村的年轻人来凑热闹。一旦遇到有邻村的年轻人出现,南湘源就带着我们按事先约定好的方案袭击那些人。南湘源其实个头比较大,长得又比较“猛烈”,有“野性”,打架很“死心”(这个词在村里人的语言系统里大致是“狠心”的意思)。他告诫我们,打人时“出手要快”,要“死心”。村里的大人、小人都惧怕他,都知道他打人很“死心”。他最喜欢形容的场面是“关公温酒斩华雄”、“关公过五关斩六将”(他只说“关公”,从不说“关羽”,这也是他的语言习惯)。
他的第五个爱好是赌博。他在初中时,偶尔掌握了扑克(纸牌)的一个秘密,发现绝大部分扑克的背面都有天然的记号,所以他赌博时总能赢钱。他赢了同学的钱(或者菜票)后,再把钱(或者菜票)还给同学。于是,所有同学都选他当班长,都服从他的“命令”。
南湘源的第一个爱好(看书)一直保留下来,因为这个爱好得到历史老师和语文老师的肯定。他喜欢看历史书,带动了周围一些同学也喜欢看历史,这在学校是少有的事件,所以历史老师对南湘源一直另眼相看,有时就请他给同学讲历史故事。南湘源很得意,称自己是历史老师的“宠臣”和“爱卿”;南湘源喜欢在他的作文里卖弄历史典故和历史事件,后来逐渐引起语文老师的注意。再后来,南湘源的作文就成了语文老师给全班学生读的“范文”。
南湘源的第二个爱好(看戏)也大致保存下来。他说湖北人(他总是想象自己是湖南人的“后裔”)也算是有文化的地方,他这样说的根据就是湖北荆州地区的乡村戏剧很发达。我们大学毕业后,有一次聚会时他又提到这个观点,他说荆州地区的乡村文化全部隐藏在“皮影戏”里,隐藏在“老戏”里。这里的农民就是靠“皮影戏”和“老戏”来领会人生的。后来电影来了,人们开始看电影,看皮影戏和老戏的人少了一层;再后来电视来了,人们开始守在电视机前面,看“皮影戏”和“老戏”的人更少了。他说:“现在家乡的戏剧文化已经大不如从前。”我有次问他回老家时最想做什么,他说,“打麻将”,后来又改口说,“看皮影戏”。
南湘源的第三个爱好(穿好衣服)很完整地延续下来。这对他来说比较好办,只要有办法弄到足够的钱,就能够保持这个生活习惯。小时侯我祖父对南湘源的父亲说:“这样惯(‘惯’在村里的语言中有“宠爱”的意思)孩子,他不知道钱来的不容易,对他没好处。”可是南湘源长大了,总是有办法弄到够用的钱。他甚至在我面前“说大话”:其他事情可能不容易,挣钱是最容易的。
南湘源的第四个爱好(打架)是他最得意的特长。从小学一直到中学一直喜欢打架,上了大学后仍然保留了打架的习惯,只是改变了打架的风格。在中学时他和别人打架,总是“拳打脚踢”或者“舞枪弄棒”的,在大学时他和别人打架,逐渐转换为“先声夺人”,以气势取胜,不战而屈人之兵。据他说,他在大学二年级时和同寝室的同学打过一次架。那次几乎不动手脚,只是怒目圆睁,大吼一声,从床上跳下来,像“关公骑赤兔马”似的冲到对方面前,对方就立刻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07:18:45 | 只看该作者
退缩了。这故事听起来有点像“张翼德大闹长板坡”的局面。大学三年级时,我的“哲学课”不及格,教哲学的潘老师给了我59分,这意味着我需要补考。我很恼怒,总觉得是该死的潘老师在故意报复我,恨我不去听他的课(这位潘老师讲课时,喜欢用黄色笑话来解释哲学道理。最初同学们很喜欢听,后来很多人感到恶心,我和其他几个同学出于气愤,再也不听他讲课了)。我说与南湘源听,向他打听补救的办法。没想到南湘源说:把他拉出来揍一顿,他就再不敢报复学生了。我听了大吃一惊。但事后想起那件事,我还真想揍那个姓潘的老师一顿,那样的老师是大学教师中的败类、渣滓。我没听从南湘源的建议,只是因为不愿惹出另外的事端。
南湘源的第五个爱好后来虽然没有完全被“消灭”,但发生了变化。据他说,有一次周末(星期六)的晚上,校长回家探亲去了,他就召集校长的侄子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到校长的寝室去赌博。没想到校长在路上忽然想起有件事情没有及时处理,中途又折回学校。校长拿钥匙打开自己的寝室,发现了南湘源他们在自己的办公桌上赌博。校长气得一个晚上没有睡觉,两天之后,在星期一的下午,就召开全校师生“公判”大会。南湘源和其他几个赌博的人被带到主席台,校长让他们“跪下”。他们就跪在主席台上。南湘源说当时“跪了将近1个小时”,把他所有的光荣和骄傲“全跪没了”。
当天班主任就宣布撤消南湘源的班长职务。可是,初中二年级时,因为“民众的呼声”(这是南湘源使用的词语)太高,班主任又让南湘源恢复了班长的职务。初中三年级上学期临近暑假时,长江“发大水”,家乡的东荆河也跟着涨水,村里的男女老幼都在河堤上防汛。有一天中午,南湘源带着同学去东荆河堤岸“看热闹”(学校离东荆河堤岸不远),有两个同学下水游泳了。回校后,学校校长知道了这件事,在学校教师会议上点名批判了班主任“管理不严”、“纵容学生”。班主任很恼怒,冲到教室就宣布撤消南湘源的班长职务。可是过了不到三个月,原班主任因为“作风问题”,调到外校去了,新来的班主任让南湘源再度出任班长。
因为初中一直当班长,到了高中,班主任就自作主张,沿用他做班长。南湘源好像生来就是做班长的材料,但一旦做了班长,他又总得惹出点事情和风波来,总得弄出点沉浮的经历。在高中做班长总算比较平稳,只有一次例外。那天下午南湘源号召全班同学去镇上的电影院看《成吉思汗》的电影。他鼓动同学说:“那是活的历史知识,看电影也是学习”。然后他向政治课老师和外语老师请假,外语老师不置可否,只是说“只要有学生在教室,我就上课;如果同学们都去看电影,我就不上课”;可是政治课老师(由学校副校长兼任)不同意,认为“这是胡闹”。南湘源并不理会政治课老师的警告,依然发动同学去看《成吉思汗》。那天下午大家看完电影回学校后,就听到有同学传言:副校长进教室后发现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在教室,勃然大怒,要严厉惩罚;并且质问:“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当班长?”据南湘源说:那天下午他有些后悔,但决不退缩。他发动几位同学在第二天的班会课上做了一次演讲,演讲的主题就是《血,总是热的》。邀请政治课老师(那位副校长)、外语课老师和班主任参加。演讲很成功,在场的老师和学生都被感动。演讲结束后,副校长表态:这次原谅你们,下不为例。风波于是平息。
这是南湘源最得意的一段经历。他经常夸耀自己曾经“宦海沉浮”,“见得多了”。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能当校长,他就反问我:你记不记得我读初中时“宦海沉浮”的故事?我虽将信将疑,但也有所领会。
我们都喜欢读小说,尤其喜欢读《三国演义》,时常在一起交流读小说的感觉。他问我“三国”中最喜欢谁,我说“常山赵子龙”。他问为什么,我就跟他讲这是我祖父最喜欢的人物,我受他的影响。读中学时,常听祖父讲《三国演义》。他最喜欢的情节是“赵子龙大战长板坡”。后来我读《三国演义》,书上的标题不是“赵子龙大战长板坡”,而是“赵子龙单骑救主”。祖父讲《三国演义》时常常有加工,有时甚至出现一些错别字,比如他把诸葛亮火烧“博望坡”讲成诸葛亮火烧“傅望坡”。祖父还有一个习惯,他很少称“赵云”,总是讲“赵子龙”或“常山赵子龙”。祖父经常带着敬仰的口气说:“赵子龙死的时候身无寸伤!”他有时看我父亲比较懒散,就训我父亲:“你看你这个样子,赵子龙在你这个年龄,正是挺枪跃马的汉子!”
南湘源呢?他自然最喜欢的是曹操,我和我的同学都知道这个秘密。他也到处宣扬他的精神偶像,似乎要全地球的人都知道。他说:曹操怎么了?哈,曹操杀杨修,那是杨修该杀。我要是曹操,我也把杨修杀了。他尤其喜欢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感觉。他曾经几次在我面前详细地复述“煮酒论英雄”的情境:曹操问刘备当今世界,谁是英雄。刘备有几个提名,曹操都不屑一顾。刘备说,“除了这些人,我就不知道谁是英雄了。”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先指刘备,后指自己,然后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因为我们各自崇拜的人物不同,有时见面了,他就调侃我“赵子龙大战长板坡”,我就调侃他“惟使君与操耳”。
我们两人不同的性格几乎成就了我们两个的职业和职业习惯。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做老师,以“读书”、“教书”为业。我曾经做过两年的管理工作,但不成功,及时退出来,又重新回到教师的位置。南湘源大学毕业后(1992年)做了两年的中学老师就任学校的副教导主任;再两年(1994年),任学校副校长;三年后(1997年),他任学校校长。
任校长期间,他一如既往地保留了他的五个爱好:看书、看戏、穿“好衣服”、打架、赌博。
“看书”也仍然以看小说为主,但阅读兴趣已经由原来的“历史小说”转向“武侠小说”。他认为“武侠小说”充满人生的玄机,读之使人“智慧而有仁义”。除武侠小说之外,他也会读一些专业书籍。在所有专业书中,他最看重的“学问”是李宗吾的学问。我对李宗吾的研究实际上是受了南湘源的推动,并由此而把老子看得比孔子更重。我的这一路“学问”显然受了南湘源的很多影响。与他这样的人交往,不受他的影响几乎不太可能,他天生就是一副影响别人的长相和气势。他说话的语气和说话的手势,就是要影响你,如果他发现你受了他的影响,他就很快乐。如果他发现他没有成功地影响你,他就生气。他不是一个有民主精神的人,但他绝对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看戏”现在比较困难,因为戏剧市场本身就不发达。南湘源很无奈地以看电影代替看戏。他经常抱怨现在的电影不如从前好看,但也还是保持了看电影的习惯。我一直希望对“教育电影”做系列的叙事研究,南湘源在里面是起了作用的。我本来是想要专门研究湖北家乡的戏剧对村里人的生活观念的影响,后来考虑到主题过于复杂,无法下手,才暂时放弃了做研究的念头。也许,南湘源在某个时候和我见面了,谈到家乡的戏剧文化,又会激起我做相关研究的冲动。这些事情很难说。
穿“好衣服”对他来说从来就不成为困难,因为他和他太太都属于高收入者,又源源不断地受他祖父和外祖父的资助。他做了校长后,穿衣服的风格有所变化,常常穿一套灰色的品牌西服,配一条绣花的绿色丝绸领带。他得意时会跟我炫耀:我这条领带是我太太旅游时从瑞典买的;这套西服是我旅游时从法国买的,这双皮鞋是在意大利买的。我抱怨他庸俗,他就反问:“就俗,怎么啦?”我就说“我要拯救你。”可是对他这样的人,我想拯救他,几乎没有希望。他拯救我比较容易,我要想拯救他,就比较困难。
“打架”有损校长的形象,可南湘源好像并不怎么在意这件事。遇到纠缠不清的人时,他依然会动手,至少会摆出动手的架势。据他讲:学校制定了教师不迟到的课堂教学制度。学校有一位姓张的老师上课时迟到了一刻钟,学校管理人员将张老师的姓名写在学校校门口的“批评栏”中。张老师不服气,破口大骂学校制度。学校保安出面制止,张老师愈骂愈勇。南湘源挺身而出,喝退学校保安,一副打手形象,吓得张老师赶紧“收声”,躲藏到办公室半天不出来。南湘源很得意自己的这个“粗人”、“匹夫”形象,也因此得罪学校某些教师。南湘源的办学理念是“学校以人为本”,但他自己的私人理念是“害怕得罪人的校长不是好校长”。他的另一句“名言”是:“只有孤独的人才有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
“赌博”自然会折损校长的精神气质,南湘源却不愿意轻易地取消他的这个习惯。他说“如果不当校长,就当赌王”。初中“下跪事件”发生后他虽然不再赌钱,可是他依然积极钻研玩牌的技艺,包括玩扑克和玩麻将的技艺。他认为这里面充满创造的欢乐。做了教师和校长后,南湘源经常和同事玩扑克或麻将,以“谁输了谁请喝酒”为赌注,节假日时经常会通宵达旦。
现在见面了,我们时常在一起打麻将,照例谁输了谁就请客喝酒。他不免有时会嘲笑我“书生形象”,只适合做老师,“做不了大事”,不能“开创局面”。我虽不觉得做老师有什么不好,但心里明摆着羡慕他的生存方式和他的语言风格。
他说话咄咄逼人,这是他的风格。他的另一个语言风格是“用名言说话”。他有几句备用的名言:
他的第一句名言是“人可以被消灭,不可以被打败”。其实这是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里面的一句话,他做了加工。“消灭”是南湘源最喜欢说的词语之一,有段时间我们经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打球时遇到了高手,他就喜欢说:“消灭他!”或者说“我要把你消灭了!”
他的第二句名言是“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这是《三国演义》里关公在曹操面前赞誉张飞的话。他说这话时,好像自己就是张飞,要么就是关公。
他的第三句名言是“彼可取而代之”。这是《史记》里记载的项羽和他父亲一起观看秦始皇出游时说的一句话。南湘源遇到“对手”尤其是“高手”时,就莫名地兴奋,踌躇满志。这时他就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彼可取而代之”。我总认为,这样说话很容易让人感觉受到威胁,与他这样的人在一起没什么安全感。以他这样的性格,我不知道他的上司是否会感觉有“引狼入室”、“养虎伤身”的不良感觉。可是他总是说他父亲就喜欢他这样的性格,他说他原来的老校长也喜欢他这样的性格。这在他那里好像是不成什么问题的。以我的性格和想象力,我大概永远不会领会他的处世方式。
我们两人显然在性格有很多不同。我比较喜欢骆驼的样子,但南湘源是狮子的性格。我在村里有“尊老爱幼”的好名声,他在家乡的名声显然不太好,至少属于有争议性的人物。南湘源并不看重这些,他似乎不在乎家乡的人对他的评价。他和我都属于背井离乡的人。离开家乡久了,就会有“思乡情绪”,但他好像没有。他偶尔会出入村里,偶尔会帮助家乡的人办事,也偶尔会痛斥家乡人的某种行为。他无论在哪里都愿意保持他的富有争议性的人格,他有自己的朋友,也有自己的敌人。狮子似乎从一生下来就有了自己的敌人。狮子在与敌人对峙的交锋中成全了自己的权力和意志。
我生性安静,“怕麻烦”,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会比较长时间地闷闷不乐。南湘源不同,他不断会遇到挫折,或者灾难,甚至有些挫折和灾难是他自己亲手制造的。但他总会不断寻找新的提示,并随时打算重新出发。他有比较好的消化能力和受挫能力。
尼采说:“一口好牙,和一个健康的胃,这就是我对你的全部期待”(尼采:《快乐的科学》,这句话有很多译文,就我所知,只有周国平的翻译比较有味道)。
我不知道,南湘源是不是已经接近这个期待?

赛埔评论:
1. 评:狮子的性格, 2005-06-27 12:12, 潘潘
这篇文章很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刘老师能遇到南湘源这样的同学应该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人生能遇到一位能深深影响自己的人不容易。
作为女性,不知为什么我喜欢南湘源的一些性格和品质。男人应该是有男人特质的,男人的特质表现越突出,女人的特质就会随之凸现。当今的中国大陆,经常感到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男人失去刚毅、坚强、坚韧、智慧,总之失去的是男人的特质,就会失去民族精神的。
我真的担忧,深深的为这些独生子女的男孩子担忧,我担心将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会消失在他们手中。

2. 致潘潘, 2005-06-27 14:14, 刘良华
潘潘说得很对。我写这篇文章时,感到很安静、很幸福。这篇文章隐含了太多的两难处境,完全可以做成一篇很深沉的教育论文,我只是把它用另外的方式说出来而已。

3. 评:狮子的性格, 2005-06-27 17:07, 潘潘
这篇文章在讲故事的笔调中揭示的是中华民族更深层次的东西。男、女性格特质的体现,实际上是民族精神的表现。在民族精神的体现中,我个人认为男性的性格特质显得尤为重要。我是个很要强的女性,经过多年的人生阅历体验,尽管不情愿承认,但是我不得不承认,男性在很多方面确实是主宰着这个世界的主流。
当班主任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在班风的建设过程中,关键是抓紧班上男孩子的引导和教育,男孩子动起来了,女孩子自然动起来,男孩子往哪个方面走,女孩子自然往哪个方面走,你说谁影响谁呢?
我觉得当今中国教育中有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男、女孩子经过多年的正规学校教育,关心他们学业成绩学得如何,关心他们常规道德品质形成如何,没多少人关心这些少男少女性别特质能表现多少?

4. 评:狮子的性格, 2005-06-29 21:31, 青衣
男性应该有狮子一样性格!
阴柔是女性的特征,阳刚是男性的标志!温婉如水的女子与伟岸如山的男子是两性中的两极。正因为存在这明显的差异,所以才有异性相吸的美丽,世界才富有生机和活力!
不可否认,我们身处一个瞬息万变、竞争和压力并存的时代,而且这种状况还将持续下去。要生存,就要适应;要适应,就要能力!在生存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当今的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都在培养人的能力,希望男女个个都有性格互补,合而为一的秉性,足以面对未来的竞争和压力。因为生存平等!然而从本能的审美观点来看:具有狮子一样性格的男性渐少,像狮子一样的女子却比比皆是了。想像一下,若所有的男女都人为地训养成中性化的人,再无彼此的性情互补和两情相悦,纵然拥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文明又有何意义呢?
所以我喜欢具有王者风范的男性气概!

5. 评:狮子的性格, 2005-09-06 22:56, 盘笑丹
首先就被尼采的这句话吸引住了,我非常喜欢!说得太有个性拉!看到之前的评论也让我想说两句。我一直很喜欢有个性的人,但现在的社会中似乎不自觉地就把人们都同化了,有个性的人越来越难遇到。我觉得学校里的某些教育方法就是不让人有自己的思想,我们的教育就好像工厂里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大部分统一规格,统一型号,有例外者则是不合格的产品了。


6.3影响我的“重要他人”(上)[27]

每个人的成长,总会受他人的影响。有些人的影响不怎么重要,是不怎么重要的他人;有些人的影响很重要,是“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可能是自己的父母、爱人或朋友,也可能是一个或几个老师。
就老师来说,也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发生积极的重要影响的,往往是那些善于鼓励、赏识、宽容学生的老师。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遇到过不少“重要他人”。尤其在我遭遇“成长危险”的时候,这些“重要他人”把我从艰难中“拯救”出来。以前我母亲喜欢找算命的先生为我预算前程。据说,在我的人生的某个阶段,会遇到某些危难,但“在危难时有贵人相助”。母亲为此很感慨,很浓重地酬谢了算命的先生。
我不信算命先生的话语,但我知道,在我的经历中,确实总是有人帮助我度过难关。
小学的胡老师,是第一位帮助我的贵人。
小学三年级以前,我的成绩很糟糕,属于老师心目中的四个笨蛋之一。
我在小学三年级读了两年。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留级,也是最后一次留级。
被通知“留级”的感觉很糟,在周围的同学看来,几乎就是被“判刑”。后来看到报纸上报道某人被“判刑”一年,我立刻就想起“留级”这个词。
好像是在“散学典礼”后,一位姓赵的老师通知我“留级”;也可能是放假一个星期后,接到“成绩单”时,上面显示的结论是“留级”。有些细节我忘记了,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得到通知的那天下很大的雨。那年夏天家乡连续下雨,四处都是雨水。那天我是淋着雨水回家的。别的同学都把凳子搬回家了,我没有拿我的凳子。大概是因为心情不好,没心思去搬那张凳子。(后来一位朋友提醒我说:你怎么也那么俗气,你心情不好,天就开始下雨。我申辩说那天真的下雨了啊。他不信。现在电影、电视里面下雨的场景多了,弄得真下雨也成假的了。)
那张凳子是由一个大树桩做成的,用油漆漆成黄色,很结实。大树桩是父亲在屋后的菜园里挖出来的,然后拿到村里的张师傅(村里最有名的木匠)家请他做成凳子。在一个割麦子的季节,父亲从张师傅家里搬回那张凳子。我走过去,凳子差不多齐我的肩膀。
父亲说:“你下次上学时,就用这张凳子。”
那张凳子显然是全校最漂亮的凳子。我父亲知道我在学校地位不高,属“差生”。家里“成分”不好,整个家庭在村里的地位就很低,父亲由此差不多就可以判断我在学校的日子不会好过。我猜想父亲大概是希望用一张漂亮的凳子来提高他的儿子在学校的地位。
可惜,那张凳子我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那年“留级”时,我把那张凳子也一同留在了那间教室。后来就再也没有见到那张凳子了。
我回家后,父亲虽然没怎么骂我,但那年我一直有一种很沉重的失败感。
直到第二个三年级的某一天,我忽然成了班上的英雄人物。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那天我们的数学老师去了亲戚家,学校的胡老师临时作为代课老师走进了我们的教室里。
胡老师是我的邻居。我们两家关系说不上好,但好像也不怎么差。
在那节课上,胡老师猛烈地鼓励我、赞赏我。(这可能是湖北人的毛病:湖北人一旦喜欢某个人,就猛烈地喜欢他。)
我呢?就开始猛烈地喜欢胡老师的样子,喜欢胡老师的数学课。
那天放学后,胡老师让我检查其他同学的作业,凡是经过我检查合格的,就可以回家。如果不合格,就留下来更正(你知道什么叫做“农奴翻身”吗)。那天晚上我把很多同学留在了教室(这叫“小人得志便猖狂”)。
几个星期后,胡老师推荐我参加全镇小学生数学竞赛。事先我并不知道这事,那天早晨我上学迟到了,没赶上出发的时间。远远地看见胡老师骑车带着两个学生离开了村庄。当时听说胡老师推荐了我,因为等不及了,才临时换了一个人。我心里虽然将信将疑,但莫名其妙地兴奋了整整一天。直到今天我都坚持:所谓好老师,就是能够让他的学生莫名其妙地兴奋整整一天的人;所谓坏老师,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总是让他的学生莫名其妙地痛苦整整一天的人。
自从遇上了胡老师,我后来的小学生活一路阳光雨露。考上大学后,每年回湖北老家,我都想去拜访胡老师。当然,至今也没怎么去拜访。后来总结出一条教育口号:你要是觉得哪个人对你好,你应该在第一时间勇敢地表达你对他的感激。哪怕是肉麻,也让他去麻吧。
我相信:当学生陷入自卑的深渊时,教育要么成为折磨虐待、落井下石的别名,要么成为拯救落难、维护尊严的义举。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胡老师是拯救、维护过我的人。
长期以来,我对胡老师一直心怀感激。直到今天,只要遇到姓胡的人,我立刻就有好感。后来我喜欢读胡适的书,敬仰胡适的人格魅力,可能潜意识里与胡老师有关。我一直认为中国近现代一百多年以来,鲁迅和胡适是两个可以并列的值得后人尊敬的学者和思想家。我曾经在北京大学校园看到过鲁迅的雕像,但四处寻找之后,找不到胡适的雕像。很失望。

赛埔评论:
1. 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 2005-08-05 11:09, 王成
文章很好,但解决不了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这篇文章。

2. 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 2005-08-05 19:21, 凌月婵
“当学生陷入自卑的深渊时,教育要么成为折磨虐待、落井下石的别名,要么成为拯救落难、维护尊严的义举。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胡老师是拯救、维护过我的人”。我很欣赏这句话,读您的文章会产生一种很强烈的共鸣。

3. 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 2005-09-13 23:31,陈颖颖
能让学生记住的两种老师,一种就是折磨人的老师,不能为人师表,不能传道授业。我就遇到过,她完全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在班上发脾气,不会保护学生的自尊,而且身为老师甚至可以跟隔壁班的班主任吵架,她因此在整个年段的学生中赫赫有名。
另一种则相反,他不仅仅是在教学,更是在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刘良华老师就是后一种,虽然我才上过他的几节课,虽然有些观点我不能完全的认同,(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吧,我比较不愿意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我相信世界是友善的没那么残酷),但是,重要的是我得到了很多收获。

4. 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 2005-09-15 21:02,冯达姬
还没上大学读教育的时候,我就明白到有些老师真的可以令人一生难忘:一种是学生心中的良师;一种是伤害过学生的凶手。这两种老师我都遇到过,还被“凶手”伤过,七年之后的今天,我依然记得他伤我时的每一句话!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想:无论是老师还是其他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否伤害了别人。

5. 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 2005-10-14 13:02, 佘慧敏
没有哪个老师对我有过多么大的影响,也没有哪个老师让我特别敬仰,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让我尊重不让我怀念。即便到了今天我为人师,我也不希望自己对哪个学生有特别重要大的影响,教书育人,职责而已,为人必须称职。教师不过是花朵,学生必须如蜜蜂,花朵不过出于本性向蜜蜂贡献自己的蜜露,蜜蜂最好采百花之精华,方能酿就自己的好果实。
所以,我感谢我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


7.初中的故事


7.1影响我的重要他人(下)[28]

小学毕业后,我进了镇上的中学(施家港中学)。在中学,我遇到一位姓王的女老师。她教我们英语。
王老师中师毕业(那时中师是最好的“大学”,优秀的初中生考中师,成绩一般初中生读高中然后再考大学),常给我们讲她在中师时,总是早起,然后躲在操场外边的芦苇丛里读英语。在我的印象中,大学就是一个长芦苇的地方。1988年我到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去找芦苇,可惜没找到。王老师本人大概也没有想到,她说了那么一句话,竟然会成为我们考大学的原始推动力。她随意地讲那么一个生活事件,我们却当真。我的想象是:有那么一个大学,有那么一个大操场,不像我们中学是一个小操场。操场外面是一大片芦苇丛,一阵风吹过来,就可以看到有一群美女躲在芦苇丛里面读英语。这意味着一定要考上大学,否则就什么也看不到。
王老师很漂亮,准确地说,是很有女性的魅力。我坚信:能够拯救中国教育的一条基本的道路,是让很多美女当老师。我的这个想法其实是受了拉伯雷的启示,拉伯雷在《巨人传》里面就透露了修道院的规定:凡入修道院的人,均是容貌端丽、身材适度、秉性温良的女子和气宇轩昂、体格魁梧、秉性温良的男人。
由此看来我这样说其实并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比较遗憾的问题是,现在还有多少美女在当老师?有些女老师看上去像个老板娘,就不像老师;有些男老师看上去像个“暴发户”。
一个老师是否美丽,其实也不在于肉体的可观,而在于他/她的精神气质是否动人。有些人看上去比较“华丽”,可实际上不过是一堆美丽的能够移动的肉;有些人看去上其貌不扬,却有精神气质。你一眼望去,就可以断定那是一个好人。
至少在我们的眼里,王老师是好老师。那时我们班里一帮男生都自不量力地暗地里喜欢她。自信一些的男生总是找借口往王老师的办公室里跑,比如问一个英语语法问题;去交作业;或者问她明天英语学什么内容。
王老师人长得飘飘然样子,教学却严谨。要是谁没有完成作业,她会生气。她的口头禅是“你们这帮鬼人!”她这样的女老师一旦生气,往往比男老师更有威力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07:19:16 | 只看该作者
。于是我们班没有不按时完成她的作业的。
既暗地里喜欢老师,又明摆着充满敬畏。这里面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我们班的英语成绩总是超出别的班级一大截。
后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我们班很多同学报考了外语系。这里面自然有王老师的原因。
不过,除了王老师,还有另外一位很特别的老师也起了作用。
这位老师姓涂,男的。王老师之后,我们的英语老师是涂老师(涂老师走后,我们的英语老师是闵老师。我们很多同学现在还记得闵老师费了很多周折到仙桃市为我们购买听英语磁带的耳机)。
涂老师长得上齐下齐,粗脖子,圆腰,整个身子象个吹足了气的塑料袋。他的左腿好像有点毛病,走路总是一高一低的波动。班上有几个男生一致认为绝不是他的腿有问题,而是路不平。所以背后叫他“路老师”。
涂老师身体长得太圆满了,说话也就不灵巧,简直就笨嘴笨舌(他的嘴唇很厚,感觉比正常的比例大了一号)。这样的人竟然教我们英语,你说是不是很滑稽?
最初他一开口说英语,我们在下面就偷偷地笑。凡是我们笑的时候,他就很高兴,认为是他自己讲课幽默的效应。
他为什么自我感觉那么好,我们好长一段时间没弄明白。
但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们班上几乎每个同学都喜欢上这位白白胖胖的“路老师”了。这是事实。
事情也很简单。这位涂老师对我们好。
也说不上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好,可是全班同学分明都感觉涂老师对我们好。
比如,如果哪位同学上课开小差了,他会拿出一脸的治病救人的样子,说:“哎——我讲得这么好,你不听,就有点可惜了嘛。”
比如,班上有位同学上课总喜欢打瞌睡,他会走到他的身边,使劲地带着我们读英语。等到他醒了,涂老师就很满脸善良地怂恿他:“快,我们正在读这一段了,跟上!”
作为一个男老师,人又长得如此的厚重,对他的学生竟然如此的宽容。我们喜欢他。换了你,你如何能够不喜欢他?

赛埔评论:
1. 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 2005-10-30 11:49, 吕华丽
“影响我的重要他人”这样一个词语让我在坚硬的日子里看见的是阳光透过窗隙照见心底柔软的部分。我想,我应该象感谢日月星辰一样感激在这个世界里给予我影响的“重要他人”。我知道我更应该心怀感恩,感谢一切从我生命中走过却是我“生命的故人”的“重要他人”。感谢他们,让灵魂可以更加芬芳。

2. 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 2005-10-30 23:23, 刘良华
写教育自传有很多好处,它至少为感恩留出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写“影响自己的重要他人”这类教育自传,就更容易心怀感激。

3. 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 2005-11-05 12:07, 吕华丽
谢谢老师的再次启醒!从老师您的课堂上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思想的震撼,更重要的是您让我看见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透出的光亮,让我明白一个老师应该有让自己的教育生命找到更为真实、坚实的存在方式的追求。2004年曾经在深圳的一所小学听过老师您的关于开发校本课程的报告,并且也赏读了您的这篇文章。当时的想法就是终于明白自己在庸庸碌碌的日子里该做点什么了。差不多一年之后再来读它,虽有了不同的体味,但那时的想法在今天仍然如是。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像老师您一样把镌藏在心里脑里的形象形之于清晰可感的文字并坚持下来。

4. 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 2006-01-18 20:05, 0101046
但愿自己也能成为影响他人的“重要他人”。

5. 评:影响我的重要他人, 2006-02-08 01:10, 郭锦峰
每个人在生长中都有自己的重要他人。现在想起自己的学习生涯中,确实有值得我们去思考。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学生的重要他人呢?是不是只是做一个好老师就行了吗?


7.2“特级教师”的绝招[29]

我读中学(施港初级中学)时,遇到过一位姓颜的老师。这个老师有一个嗜好:他喜欢打学生,而且往死里打。
有一天早晨他来照看我们早读。他在走廊穿梭时,有一位男同学趁他转身的那一刻在他的背后做了一个拳击的动作。颜老师察觉到背后有人做了动作,转身厉声追问:“是谁?”
我们都看书,不说话。他愤怒了,大声吼叫:“到底是谁?你们要是不说出来,你们这两个组的所有人都跪到讲台上去!”
我们比较害怕了,但还是没有人说出真相。颜老师忽然转换口气,他诱导我们说:“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谁做了动作请主动承认。你要是主动承认了,我不打你。要是别人揭发出来了,我打死你!”
颜老师承诺了“我不打你”之后,那位做拳击动作的同学战战兢兢地站起来。
颜老师问:“是你做的动作吗?”
那位同学说:“是的。”
颜老师喊:“你站出来”。
那位同学移到走廊,颜老师突然挥动右掌,“啪”的一下狠狠地打了那位同学的左脸。
那位男同学号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委屈地喊:“你说话不算数,你说我要是主动承认了你就不打我的,我主动承认了你为什么还是打我?”
颜老师怒气未消,口中骂:“你还争辩?”再抬起脚朝那位同学的膝盖踢过去。那位可怜的同学被踢到墙角,赶紧拿手捂住,再也不出声。
他的这个办法看来比较有效。自那以后,我们班再没人敢在他背后做怪动作。我们全班同学尽可能按照他的意志循规蹈矩。可是,后来还是有一件事惹他生气了。那天早晨吃饭后(早自习后住校的学生吃早饭,米饭装在一个大饭盆里,大概四个人分吃一盆饭),负责洗饭盆的“值日”秩序搞混乱了,不知道那天该谁“值日”,六七个饭盆散乱地堆在讲桌上。第一节课是王老师的英语课。王老师向来对我们好,我们不怎么怕她。她走进教室后发现那么多饭盆堆在讲桌上,她比较生气,一言不发,退出教室,回去了。大概十分钟后,颜老师(他是我们的班主任)来到教室。颜老师问:“今天是谁值日?”没人应声。颜老师又问:“谁把这些饭盒拿去洗了!”我那时是班长,赶紧站起来,走到讲台那里去收拾那些饭盒。颜老师压低音量发出吼声:“今天在教室里吃饭的男同学都站到讲台上来!”等我拿着那些饭盒要离开教室时,忽然听到颜老师大喊一声:“跪下!”那几个可怜的男同学犹豫了几秒钟之后,羞愧地跪在讲台上。
那时并不知道老师不可以体罚学生的道理,也没人敢跟颜老师讲道理。老实说,我们并不恨他,我们只是惧怕他。只要他出现在教室门口,教室里所有同学立刻肃静。
我们惧怕他,并几乎原谅了他的粗暴,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颜老师有两个绝招:
颜老师的第一个绝招是他能够写一手好字。在我们看来,他的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是我们所见到的最好的艺术。他曾专门辅导过一位姓谢的同学练钢笔字,那位姓谢的同学钢笔字后来在全校颇有名气。他专门辅导过一位姓万的同学练毛笔字。那位姓万的同学有一幅书法作品悬挂到镇“文化站”的展览室。那幅作品只有四个字:风华正茂。这四个字实际上也就是颜老师教我们书法时惯用的例子。颜老师教我们练书法历时四个多月,可总共只教了五个字。除了“风华正茂”之外,还有一个“永”字。后来我进了高中、大学,见到有人练书法,我就拿起毛笔来写“风华正茂”这四个字。我的毛笔字水平一般,但这四个字偶尔能唬住周围的某些人。
颜老师的第二个绝招是他有神奇的记忆力。这个人上课时从不拿课本进教室。他进教室后的第一句话往往是:诸位(那时只有他一个人这样称呼我们,我们总觉得“诸位”与“猪位”同音,是骂人的词语,后来竟然慢慢地对这个词有特别的感情),今天我们学《石钟山记》。然后就开始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抬头挺胸地背诵课文。
我们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能够背诵整篇课文的老师。每次遇到颜老师背诵课文,我们就很紧张:赶紧把书打开,紧紧地盯住课本,看他哪个地方背诵错了。如果哪个地方错了一个字,我们就很开心。心里想着“啊,你也有今天”。这样持续了一个学期,颜老师背诵课文很少出错,只有一次例外:他背到中间,卡住了。他红着脸看我们,我们故意看书本,不理他。他满脸通红,顿失威严,但后来又接着上去了。
这个人比较奇怪,有文人才气,却没有文人的长相。身子魁梧,满脸白肉,与一般教师的样式绝然不同。他比较符合陶行知期望的标准:骨骼硬朗,力气大,有“农夫的身手”。一次颜老师在学校的一个土坡上教我们如何用正确的姿势扔铅球,被路过的青年农民看到。那青年摇头说:“扔那玩意还讲究什么姿势,甩出去不就行了?”颜老师挑战说:“我们比比?”那青年走下土坡,抓起那只铅球,大喊大叫地将铅球甩出去。轮到颜老师,他并不用足够的力气,轻轻地将铅球旋转到很远的地带。那青年见状,说了一句话:“你是老师,还是老师厉害!”
颜老师确实比较厉害,他有绝招。我所理解的“特级教师”,是那些有绝招(有特殊本领)的老师。这样的教师不见得能够赢得所有学生、所有家长、所有同事和所有校长的认同,但他一定身怀绝技,有教育绝招。
颜老师教了我们一个学期的课。后来他调到镇上的另外一个学校去了。他走的那天晚上,我在学校食堂发现他和另外一个语文老师(那是我们初中的第一任语文老师)在一起喝酒。我进食堂的时候,正遇到他们两人猛烈地争吵。远远地,我听见颜老师大声喊:“你跟我斗?你信不信,我把你拧起来,扔到窗户外面去?”
颜老师走后,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另外一个男老师。一年后,据说因为“桃色”事件,那个男老师又调走了。那个“桃色”老师走后,我们的语文老师由以前教我们政治课的老师接任。
你看,我在初中一共遇到四位语文老师。在这些语文老师中,颜老师教我们的时间最短,也最特别。
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调走。我估计,像这样特别的老师,在一个地方总不会呆得太久。如果你看过《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aty)这部电影,你就知道为什么这样的老师不可能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地停留。
后来我听崔健的歌,最喜欢听他唱《假行僧》:
我要从南走到北
我还要从白走到黑
我要人们都看到我
但不知道我是谁
假如你看我有点累
就请你给我倒碗水
假如你已经爱上我
就请你吻我的嘴
我有这双脚我有这双腿
我有这千山和万水
我要这所有的所有
但不要恨和悔
要爱上我就别怕后悔
总有一天我要远走高飞
我不想留在一个地方
也不想有人跟随
我要从南走到北
我还要从白走到黑
我要人们都看到我
但不知道我是谁
我只想看到你长得美
但不想知道你在受罪
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
但不是你的泪
我不愿相信真的有魔鬼
也不愿与任何人作对
你别想知道我到底是谁
也别想看到我的虚伪
嘞嘞……

赛埔评论:
1. 评:“特级教师”的绝招, 2006-02-27 18:36, 谢蔚涵
只要不是打人、伤人、害人的“绝招”,我们希望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些“绝招”。朗诵、背诵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绝招”之一,我以为。起码,学生应该朗诵、背诵的篇目,语文教师没有任何理由读不好或背不好。写作也应该是语文教师的“绝招”,起码能给学生写范文。当然,在我们周围,这样的老师太少了,要不怎么叫“绝招”,是吗?不是吗?

2. 评:“特级教师”的绝招, 2006-02-27 20:34, 刘良华
我并非想说打人的老师就是特级教师。我至今对这位老师的粗暴打人感到不满。
我的本意是:人是复杂的,好老师和坏老师都是复杂的。
我之所以写颜老师,实在是对这样的老师有特殊的感情,有敬畏的感觉。
我的看法是:颜老师是一个有缺点的优秀教师。他的缺点不在于他打学生,而在于他远离了“人不知而不愠”的古典智慧。一个人有才气之后,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急于得到他人的承认。如果感觉他人不承认他的才气和权威,他就愤怒并征服或出走。
颜老师后来的生活也只能显示为愤怒、征服和出走。

3. 评:“特级教师”的绝招, 2006-02-27 23:26, 尹巧宁
我想知道,在那些被打的学生的心目中,颜老师是不是个好老师呢?

4. 评:“特级教师”的绝招, 2006-02-27 23:44, 刘良华
尹巧宁老师的提问确实很重要。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可能会原谅老师那样的残忍和粗暴。但如果作为一个“被打的学生”,可能他永远不会原谅老师对他的侮辱和伤害。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偶尔会有那么几个“被打的学生”长大之后,认为惩罚和严厉是必要的教育手段。
青流老师的说法看来比较符合事实:“他们的牛气其实是有底气的。不过我还是不喜欢这样的老师。有时他们过于自尊进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5. 评:“特级教师”的绝招, 2006-02-28 00:31, 沈旎
人是复杂的,好老师和坏老师都是复杂的。
举手赞同,好人与坏人同此理,把复杂的东西过去简单化,会让我们失去对真实的信任。



7.3我的成长仪式[30]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离家出走和反抗家长的经历,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曾经渴望离家出走和反抗家长。
我曾经认为反抗家长、离家出走是邪恶的念头,后来读了一些“成长小说”之后,发现反抗家长和离家出走几乎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成长仪式。
我的第一次正式地“离家出走”是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从读初中开始,就成为学校的“住校生”,此后形成惯例,整个初中和高中生活一直过独立的生活。
其实我读初中时,学校原本离我们家并不远,村里其他很多同学都选择了“走读”。但我迫切希望离开家。我向母亲说:“老师建议住校”(老师的原话是“可以住校,也可以走读”)。母亲知道我心里是想离家过自由的生活。她并不犹豫,当天上午就为我准备了很体面的“铺盖行李”和一罐头“酱菜”,下午我就成为学校很少的几个住校生之一。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隐约还有一种想法:好像我一旦成为“住校生”,就成为正式的“读书人”,延续了祖父的传统。我知道我母亲一直希望我延续祖父的传统。虽然我祖父每次三言两语地讲儒家伦理道德尤其讲“三从四德”的妇道时,她就反感,但她心里一直敬畏读书人,这是不用怀疑的。
我用“住校”的方式实现了我“离家出走”的愿望。这次离家出走对我影响很大。我的独立生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独立学习习惯几乎在“住校”期间养成。当然,我跟伙伴们“赌博”的习惯、“打架”的习惯、到街头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到江边看“洪水”的习惯也在这个时候养成的。
自从离家之后,就迅速地学会了独当一面、独立决策。可是,“离家出走”之后,总得回来。一旦重新返回家里,又成为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小孩”。可见光有“离家出走”不足以构成“成长仪式”。完整的“成长仪式”除了离家出走之外,往往伴随着“反抗父亲”。
我并不需要反抗父亲,因为我父亲在家里几乎不掌权,家政大权由祖父掌管。后来我看电视剧《大宅门》,每日追踪收看,这里面有一部分热情来自对“大宅门”里面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权力关系的好奇与迷恋。
这种权力关系导致我和父亲一直和平相处,却和祖父一直敌对。那次和祖父吵架之后,我大体完成了我的成长仪式。所谓成长仪式,往往意味着不同程度的“权力移交”。
我们村里还有另外的权力移交方式,比如忽然有一天儿子和父亲发生严重的争执,儿子出手把父亲揍一顿。第二天父亲就一半是不满,一半是骄傲地向邻居宣布:妈的,儿子昨天把我揍了一顿,这个家我没法管了。以后,邻居有事要相互商量时,就去征求那家儿子的意见。
比较和平的权力移交是用吵架的方式“闹翻”。有一个古老的闹翻的场面在村里不断重复:
父亲大喊:“你想造反?”
儿子喊声更大:“没想造反!你就是错了!你糊涂!”
一个家长都老得让儿子感觉“糊涂”了,也就逐步放手,让儿子当家去。
在我们家,祖父一直给我们讲“忠孝廉耻”,也讲“父不慈,子不爱;兄不友,弟不恭”。他读了很多儒家的书,是村里的读书较多的人。所以我们“后人”(“后人”是祖父喜欢使用的词)虽然偶尔对他不满,但也不愿意成为不孝的“后人”,落一个可耻的骂名。这些因素可能起了作用,我的“反抗家长”的仪式于是显得内刚而外柔。
既“反抗家长”,又“离家出走”,这就意味着这个人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雾都孤儿”。独立之后,我遇到的难题不再是面对“家长”,而是面对“世界”,而且不得不独自地面对“世界”。
在“住校”的那个“世界”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关系,表面上是“同学”、“同窗”,实际上是一个充满了“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军事意义”的完整的世界。
在这样的“世界”中,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和冲突,也大体按照“国际交往”规则和“国际冲突”模型展开。
最大的冲突,也还是“谁说了算”的权力问题。学生的权力(相当于“政治地位”)常常来自“考试实力”(相当于“经济实力”)和“身体力量”(相当于“军事实力”)两者的换算与折合(偶尔也有家庭因素)。我因在小学有留级的经历,在初中时明显有身体上的优势,所以迅速成为班长。可是我成绩时好时坏,不那么稳定,后来班上又多了几个留级的插班生。这导致我在班上的地位经常受到冲击。我在中学与同学发生过几次斗殴事件,均与此相关。
为了赢得支持,我的身边开始聚拢一帮朋友。我的朋友最初呈现为身体力量上的“盟友”。再后来,我不再参与班级的权力之争,我的朋友逐渐转换为“同伴文化”意义上的君子之交。
我个人的理解是:就“成长”而言,在“反抗家长”、“离家出走”之后,“朋友”是影响我的成长的关键元素。
每个孩子的成长,迟早都会发生“反抗家长”和“离家出走”的事件。“反抗家长”和“离家出走”并不可怕,它原本属于正常的“成长事件”和“成长仪式”。可是,“反抗家长”和“离家出走”之后,接下来孩子遇到什么样的“同伴”和“朋友”,这就成为另一个重要的事件。孩子离开了父母意味着暂时离开了那个“家庭文化”。失去了“家庭文化”的影响之后,孩子将遇到什么样的“同伴文化”,就成为“成长”的关键链条。

赛埔评论:
1. 评:我的成长仪式, 2006-01-18 17:51, 青流
昨天在《南京零距离》看到一件真事:一个孩子出走了,可他已经三十岁了。父母对他要求很严,都是三十岁人了,还要求他每天八点钟回来。他们认为社会太复杂,必须要让他少走弯路。
结果,孩子无法承受,离家出走。母亲已经卧床不起,父亲也流下悔恨的泪水。
他们最应该反思的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孩子的人生道路是不可复制,也不可能是父母代替的。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长。人生是没有草稿的!

2. 评:我的成长仪式, 2006-01-18 19:02, 谢世国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包含有“离家出走”的经历,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却少不了“反抗精神”,要敢于对自己不认同的观念说“不”,对权威说“不”。我就是从小缺乏这种“反抗精神”,现在想改变一下自己都那么难。

3. 评:我的成长仪式, 2006-01-18 22:23, 徐莉
以“住读”为契机,我也算“离家出走”过了。而且这一离家我就再也没有回去。四处奔波劳碌,我从不在父母面前抱怨什么。快乐也罢、痛苦也罢,从那以后都是我自己的事情了。对自己负责,感觉很好。有时也会羡慕有人有家可回,但我仍坚持让自己的精神永远流浪。

4. 评:我的成长仪式, 2006-01-19 13:44, 沈旎
第一,我们如果把离家出走作为成长的一种仪式,我想这指的是广义的“离家出走”,即公开的“离开家独立生活”,于是便引出了“住校”是“离家出走”的形式,再往前延伸,“结婚”恐怕也会另一种“离家出走”的形式。我想最后,我们都会离开“肉体”这个家出走了,这一下,意思就广得有点不着边际了。
第二,狭义的“离家出走”指的是隐蔽地、负气地,不负责任的离开家,当然其中也有争取独立成长的意思,但却是鲁莽的令家人担忧的举动,可能会带来比较危险的结果,这个过程代价是比较大的,谁都都会担心。
第三,我想刘老师文中的“离家出走”不是狭义的,尽管我们需要从孩子的离家出走中看到他成长的足迹,感受到其中的正面的教育意义,但这毕竟是一种值得预防和反思的现象,所以,感觉两者不宜混在一起讨论。
一点谬论,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批评指正。

5. 评:我的成长仪式, 2006-01-20 23:37,胡卫华
我也有“离家出走”的经历,可没你幸运。高考填报志愿时,填的都是离家很远的学校,诸如白求恩医科大学之类的。但没走成,我的第一、二志愿落选了,因为是服从分配,被调配到本地的一所大学,学了一个冷门的工程类专业。在家门口读书,自然没有住校的理由,第一次“离家出走”失败了。毕业前,到珠海找工作未果,被分配到母亲所在的单位教书,第二次“离家出走”失败。一次偶然机会嫁到了海南,费尽周折,第三次“离家出走”才终于宣告成功。
年轻时,身边的同学没有说愿意留在父母身边的,很想闯一闯,看看外面的世界,谁能“离家出走”越远,谁名声就越高,班上屈指可数的几位女学生,竟有三分之一冲出国门。“离家出走”成功,遂了自己的心愿,遇事可以自己拿主意,这种“权力”的快感自然不言而喻。一路风雨走来,昔日的稚气和幻想渐渐消退,这大概就是成长吧。



8.高中的故事

8.1关于朋友的几个词语[31]

在中学,我遇到一些同学和朋友(同学既可能进化为朋友,也可能退化为背景)。在这些同伴和朋友中,有一位叫姚明的同学对我影响、帮助最大。
我也帮助过很多人,在这点上我和姚明是一致的。但事实上我很少帮姚明做过什么事。姚明帮助过我,我帮助别人,只有一次例外。那年春节期间,姚明不在家,我代替他去谢仁乡(我家属于施港乡)看望他年迈的父母。
姚明对我的影响与几个词语相关。
第一个词语是“过河”。在湖北的乡村,春末夏初是割麦插禾的季节,那时往往阴雨天和晴天交替,雨水很多。那个周末我和姚明一起回家,然后一起返校。在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因暴雨而涨水的水沟,需要卷起裤管涉水过河。我前几天右脚受伤,不能下水。姚明动作快,他先下水,建议我不必脱鞋,他背我过去。第二天他先到我家,然后我们一起返校,途中他复制前一天的做法,背我过河。自此,“过河”这个词语和情境对我来说有了独特的意义。后来我到中小学听课时,对中小学课本中有关“过河”(包括“小马过河”)的情境一直比较敏感。
第二个词语是“磁带”。高中一年级时他从他哥哥(他哥哥是军)家里拿来几盘“鹦鹉牌”的空白磁带作为我的生日礼物送给我,让我复制英语课本的录音。我第一次见到空白磁带,视若珍宝。后来他又到商店买回几盘空白磁带。事实上这些磁带当时并没什么用处,因为我可以直接借用英语老师的原版磁带,不需要复制。可是等到高中三年级时,这些磁带派上了用场。那年闵老师从仙桃市买来一批耳机(他克服了一些障碍和非议,“自费”乘车去买那些耳机),从我们班挑出一帮人天天听录音,准备报考“外语专业”。据说那年报考外语专业时要求有“听力测试”作为参考分。别的同学只是听老师提供的录音,我因为有空白磁带,翻录了另外的资料。这对我后来报考外语系起了作用。
第三个词语是“呕吐”。高中毕业后,姚明进了湖北中医学院针灸系,我到了湖北师范学院外语系。寒暑假回家时,我往往会到他的学校住一个晚上。那天在车上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一路寒风,到他那里时已经很晚。他先带我去吃夜宵,炒了一盘虾,喝啤酒,然后回到他的宿舍睡觉。可能那盘虾有些问题,半夜时,感觉胃痛,剧烈呕吐。姚明的寝室里共住6个人,他的床铺是上铺。从上铺往下喷射式地呕吐,整个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07:19:56 | 只看该作者
寝室立刻弥漫难闻的气味。姚明翻身起床,赶紧收拾。我很快入睡,第二天早晨起床时,寝室已经恢复原先的秩序。我只发现我鞋子湿了,经过了冲洗。
第四个词语是“寄钱”。大学毕业后我到西南师范大学继续“读书”,姚明到一家油田医院工作。那时他的工资不多,大概每月300元。他不定期地给我寄钱。有一次寄了400元,他说是医院下发的奖金。那年我回家过春节,他到我家,亲手给了一百多元(面额为十元的崭新的纸币)。几天后我带着这些钱到镇上把祖父取回来。祖父打麻将输了钱,欠了别人的赌资和房租。
第五个词语是“中医”。他的专业是“中医学”,每次聚在一起,他都会给我讲一些浅近的中医学知识和他所崇拜的老子哲学。他带我进入过他们学校的解剖室,让我观察那些已经被解剖的尸体。他带我去听过中医学的课,我一直向往那样的课堂和那样的主题。姚明说我适合学医,他是对的,我每次在他的学校都不想离开,我自己知道我是那样的迷恋医学。有一年暑假我把他的《中医学》课本借来阅读。整个暑假我都在读那本书,我阅读后做了详细的笔记。后来我到中山医科大学大学工作,这与姚明对我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第六个词语是“数感”。我到广州工作后,给姚明寄了1千元。后来我到了上海“读书”,忽然有一天我收到姚明的来信,他说最近遇到一点麻烦,希望我再寄给他1千元。他补充说:“曾经收到你寄来1千元,但我以前给你寄的钱好像是2千元。”我很震惊,我那次给他寄钱时,估计他以前给我邮寄的那些钱大约共计1千元。但我知道,很可能是我估计错了。姚明貌若粗犷,实际上他直觉发达,而且“数感”良好。我对数字向来不敏感,至今做教育研究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躲避“量化研究”。我赶紧给他寄去1千元。补充说:“非常抱歉,我弄错了。如果以后有困难,请一定告诉我。”

赛埔评论:
1. 评:关于朋友的几个词语, 2006-02-09 07:08, 徐莉
日记常常有选择。提醒幸福是一种心态,提醒痛苦又是一种心态。痛苦的确能令人清醒,能提高人的感受力,但是却不是唯一的方式。有个故事说,朋友对他的好他会刻在石头上,永远铭记;朋友对他的不好他会写在沙地上,任风吹走。所以我喜欢被感动的我,常常期待被阳光感动。

2. 评:关于朋友的几个词语, 2006-02-09 12:23, 李沁梅
朋友不需要天天见面日日诉说,朋友是珍藏在心底.朋友犹如陈年老酒,不因时间而失味,反而越葳越芬芳!我也有一个这样的朋友,虽然从小学毕业,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但她一直帮助着我,鼓舞着我。现在天各一方,保持着淡如水之交,但见了面或者需要帮助时,就是好姐妹。

3. 评:关于朋友的几个词语, 2006-02-09 22:39, 吉普赛
看到前五个词语,我非常感动:真是一个伟大的朋友;看到第六个词语,我感到很吃惊:姚明原来是在借钱给刘老师用。更觉得他是一位可爱而耿直的朋友:当自己需要钱时,不是理所当然地要,而只是想要回当初给你的钱。

4. 评:关于朋友的几个词语, 2006-02-10 09:40, 余雅俊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友谊已经不多了。人们在利欲熏天的世界中逐渐迷失了那份纯纯的感情。友谊多是过去的、曾经的、失去的。似乎人们在贫穷的时候更能体现这份感情。而现在,人们之间的交往不外乎君子之交淡如水,已经没有那么浓、那么单纯、那么深厚的情感了。很羡慕这样的友谊,很羡慕曾经拥有的过去。

5. 评:关于朋友的几个词语, 2006-02-20 11:10,张晓煜
赞成徐莉老师提倡的“朋友对他的好他会刻在石头上,永远铭记;朋友对他的不好他会写在沙地上,任风吹走。”事实上,这是一种较难达到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努力。同样,我也赞成吉普赛老师的理解和诠释,真正直率的人才会感受到朋友的直率之美!



8.2数学的猜想[32]

高中期间,语文和英语是我比较喜欢的学科,数学是我的噩梦。
其实我语文成绩并没有优势,只是比较喜欢看课外书,喜欢讲故事,所以一直对语文有好感。高一下学期班主任陈老师让我们自愿报名讲故事,我第一个上讲台讲《头大哥和阴到底》的故事,很风光了一段时间。后来陈老师留下在“成绩单”上的评语是:“该生酷爱读书,语言幽默”。我祖父看到评语后狠狠地用怀疑的眼光望着我。因为我在他面前长期不怎么读书且面无表情。
因为受了初中王老师的影响,进了高中后,我的英语成绩在班上长期是数一数二。有一次期末英语考试全年级第一,这个特别的荣誉使我的高中生活充满光彩和莫名其妙的自信。后来我把这个办法迁移到所有学习上:比如先重点学一种球类运动(大学时重点学排球,经常和隔壁寝室的曹宗平风雨无阻地练排球),然后带动其他球类的学习(后来练过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比如先重点学一个画种(大学时重点学水粉画),然后学其他画种(后来练过素描、水彩画、油画);比如先重点学一首歌(郑均的“回到拉萨”),然后学其他的歌曲(至今只会唱9首左右的歌),等等。
从高一到高二,我长时期受数学的折磨。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往往会开小差,几乎没有完整地听过一节数学课。如果老师通知下个星期考数学,我一定会接连几天做噩梦。
对我来说,最痛苦的日子就感觉数学考试的日子一天天在逼近。现在只要遇到比较麻烦的事情,当天晚上就很容易做一种怪梦:我玩得比较开心,日子过得比较体面,但老师在讲数学课,我坐在教室里,显然不想听这样的课。我在数学课上看小说或者历史。同学们好像都在为数学考试做准备,我不做准备,我无法做准备。我怎么办呢?考场纪律可能会很严,我又不能偷看同学的答案,我怎么度过这场劫难呢?
做那样的梦实在太痛苦了。梦醒之后,我发现原本没有数学考试,一切都可以由我做主,不需要被逼迫参加那样的数学考试了。这时候,我就感觉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感觉自己实在是幸福的人。于是,接下来睡觉的时候,像过感恩节一样满怀感激。有时候会想:从现在开始,我要做慈善事业。
要不是在高三遇到一位善于归纳的金老师,我一定入不了大学。这位金老师是我们班主任的太太。学校安排她来教我们数学,我们班有几位同学一直不怎么服气,总觉得那样优雅的一位女士只适合“织毛衣”或者做一些买菜做饭之类的事情,她哪会解数学题呢?
现在想起来,金老师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她告诉我们说:数学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母题”。所有的高考数学题都是这些“母题”的变化形式。你参加考试的时候,你遇到任何一道数学题,你就要立刻反应:这道题是由哪个母题变来的?
于是,整个高中三年级,我们都在和那些数学母题打交道。以前上数学课时,往往是一节课解一道数学例题。金老师也是差不多是这样,一节课只解一道“母题”。但在接下来的那几天里,她会给我们提供大量的关于这个“母题”的变化试题。她给我们解释:这个母题改变了一个条件,变成了1985年的高考数学题,这个母题改变了另一个条件,又变成了1987年的高考数学题。
如果数学真的像她说得那样简单,那数学还有什么可怕呢?
我不知道其他同学是否喜欢金老师的这个办法,我知道,我喜欢。1988年我参加高考时数学成绩意外地获得高分,固然是因为那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出奇地简单。但是,我敢说,即使那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不那么简单,我的数学考试成绩也不会太低。(至于后来我为什么还是做数学考试的噩梦,我估计与心理学上说的“童年记忆”有关。)
后来,我看到一本数学教育的专著,是美国数学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我觉得金老师的办法和波利亚的想法很接近。[33]
在这本书中,波利亚提出了一个“怎样解题表”。按照我的理解,波利亚的“怎样解题”的秘密是“猜想”(plausible reasoning,也译为“合情推理”),也因此波利亚在发表《怎样解题》之后再次以《数学与猜想》为主题专门讨论了“怎样解题”的问题。遗憾的是,现在人们在提倡学生解题时,很容易丢掉“猜想”。
有效的“猜想”是寻找题型之间的相似性,波利亚有时称之为“类比”(analogy)。反过来说,“猜想”就是用“类比”的方式寻找题型之间的相似性。“类比”是思考“怎样解题”的关键。[34]
“类比”作为一个关键词,实际上已经隐含在波利亚设计的著名的“怎样解题表”中(括号里的文字是我的理解和体会,以下同):[35]
第一,理解题目。未知量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条件有可能满足吗?条件是否足以确定未知量?或者它不够充分?或者多余?或者矛盾?
画一张图,引入适当的符号。(“画图”、“引入符号”的目的是让“新问题”成为自己“熟悉”的问题。)
将条件的不同部分分开。你能把它们写出来吗?
第二,拟订方案。找出已知数据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如果找不到直接的联系,你也许不得不去考虑辅助题目。(“考虑辅助题目”是为了通过“辅助题目”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你以前见过它吗?(一旦见过,也就属于“同类”了)或者你见过同样的题目以一种稍有不同的形式出现吗?(仍然是“同类”,只是“稍有不同”)
你知道一道与它有关的题目吗?(“有关的题目”即可以“类似”的题目)你知道一条可能有用的定理吗?
观察未知量!并尽量想出一道你所熟悉的具有相同或相似未知量的题目。(“熟悉”、“相同”、“相似”的,也就是可“类比”的)
这里有一道题目和你的题目有关而且以前解过。(“有关”且“以前解过”,也就是“同类”的)你能利用它吗?
你能利用它的结果吗?为了有可能利用它,它是否应该引入某个辅助元素? (“引入某个辅助元素”的典型例子是做几何题的“画辅助线”。一旦画出了适当的“辅助线”,也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其中的秘密也在于,一旦画出了适当的辅助线,辅助线将使“新问题”成为自己过去认识的、同类的问题。)
你能重新叙述这道题目吗?你还能以不同的方式叙述它吗?(如果解题者“能不同的方式叙述它”,说明解题者已经将这个“新问题”叙述成为自己经历过的问题)
回到定义去。
如果你不能解所提的题目,先尝试去解某道有关的题目。你能否想到一道更容易着手的相关题目?一道更普遍化的题目?一道更特殊化的题目?一道类似的题目?(“某道有关的题目”、“更容易着手的相关题目”、“更普遍化的题目”、“更特殊化的题目”、“类似的题目”,这些说法都建议将“新问题”转化为自己熟悉的问题或与之类似的问题)你能解出这道题的一部分吗?只保留条件的一部分,而丢掉其他部分,那么,未知量可以确定到什么程度?它能怎样变化?你能从已知数据中得出一些有用的东西?你能想到其他合适的已知数据来确定该未知量吗?你能改变未知量或已知数据,或者有必要的话,把两者都改变,从而使新的未知数和新的已知数据彼此更接近吗?你用到所有的已知数据了吗?你用到全部的条件了吗?你把题目中所有关键的概念都考虑到了吗?
第三,执行方案。执行你的解题方案,检查每一个步骤。你能清楚地看出这个步骤是正确的吗?你能否证明它是正确的?
第四,回顾。你能检查这个结果吗?你能检查这个论证吗?
你能以不同的方式推导这个结果吗?你能一眼就看出它来吗?
你能在别的什么题目中利用这个结果或这种方法吗?

这张表看起来并不简洁明了,有些地方甚至显得重复罗嗦,但它却道出了《怎样解题》整本书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类比”。
“类比”的基本方式是寻找题型之间的“相似性”或“归类”。对于某个正在解题的学生来说,“如果他能把他的问题归类,识别其类型,把它列入他的课本中的某一章中,他就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使他可以回忆自己已经学过的解这类问题的方法。”波利亚认为,“这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将有助于“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问题的类型能提示解法的类型”。[36]
也有研究者认为“领悟和运用类比是数学创造的主要机制。类比在数学学习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学校里很少实际使用。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各种活动引向对给定情境所作的特定的类比,引向从一种情境向另一种情境的类比而被理解的情境过渡,引向一般化,引向假设,引向新的问题等。”[37]
后来我和广东教育学院的施铁如先生一起到番禺做行动研究,施教授专门做过有关“问题类型”的辨认实验研究。他的实验研究结果是:“能否顺利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能正确辨认问题的模式。”“解代数方程应用题先要从问题中看出某种熟悉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模式的特定关系或结构,然后以此为索引,唤起相应的解题方法,作出解答。辨认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所提取的方法合适与否,从而也决定着解题结果的正确与否。”当然,类型辨认(模式辨认)的训练“不应该是内容单一的题目的简单重复,而应该注意题目的变式。因为解决问题主要依赖于对课题结构关系的掌握,而不是对具体情境的了解。只有经常变换课题的具体情境,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现同一结构关系,学生才不会被具体情境所迷惑。”[38]
人们在谈论“新旧知识的关系”时,习惯于将学习者的“原有知识”作为某种总体性的知识结构,学习就是“新知识”与这种“总体结构”以“同化”或“顺应”的方式发生联系。这样解释并不完全错误,但实际上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新知识”并不直接与“总体结构”发生联系,更多的是直接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的“类型结构”发生联系,并与原有的“类型结构”之间发生“同化”或“顺应”(尽管也间接地与“总体结构”发生联系)。如果说以前人们对“学习”的定义是“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同化或者顺应”,那么波利亚所强调的“类比”重新将“学习”定义为“新知识与原有的某类知识之间发生同化或顺应”。
看来“类比”在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整个“怎样解题”的体系中,波利亚热忱地倡导“类比”(以及以之相关的“合情推理”或“猜想”),呼吁并亲自实践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及与之相关的“探索法”),这使 “怎样解题”体系具有经典性意义,“波利亚风格”、“波利亚方法”在美国一度流行。
按照我的理解,“金老师办法”与“波利亚方法”,大体是一致的。

赛埔评论:
1. 评:数学的猜想, 2006-03-03 19:12,沈旎
我是1987年参加高考的,学的是文科,在数学方面比较懒散,到最后也会急得在梦中解题。可惜没遇到会讲母题的老师,高考数学考什么不记得了,只记得我把前面的都做了,而且能确保正确无误。于是主动放弃后面几个大题,第一个交卷出教室。于是,为那一时的懒散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乐!

2. 评:数学的猜想, 2006-03-03 20:01, 徐莉
我畏惧考试,于是选择了保送。我害怕数学,于是选择了文科班。左挪右闪,到了今天。

3. 评:数学的猜想, 2006-03-03 22:27, 谢荏桐
关于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这本书,我和它有一些缘分。
前年在华师图书馆发现1981年版的中文译著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兴奋得不得了,就拿书到外面影印。
我发现,一些好书好得找不到了,唯有影印是非常好的办法。这本书现在就在我旁边呢,是一本终身受用的良师益友,当然,这样的书还有《什么是数学》,《数学的猜想》等。
可惜现在很难再有办法进入这么好的图书馆了。
我也认为是存在所谓的“母题”。这样的观点比较好,无论应试不应试都有好处。我也会寻找这样的母题,也把这样的思想传给学生。

4. 评:数学的猜想, 2006-03-05 00:38, wanglijun
我没有读过《怎样解题》,也没有读过《数学与猜想》,但我是数学老师,我反复读了您这篇文章几遍,对照您所列出的“怎样解题表”认真的想了想,的确在我们的教学中就是这样做的,如“考虑辅助题目”我们称为找“中间条件”。
很多人的数学成绩为什么不好,怕数学,在我看来,主要是:大量不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达不到学生认知水平题目让学生无法理解。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的应用题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感受过,不解题意不会做,但在我不改变题目结构的前提下,换成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就很容易解决,我经常就用牛肉丸面来换。如果理解应用题象读“天书”那样难,题意不解又何来“猜想”?谁还会把数学书捧在手里,学好数学?用可标来解释就是所学的都不是“生活中的数学”。
我想说:“什么一个水塔打开上面的水龙头X小时可以装满,打开下面的水龙头Y小时可以放空,问如果同时打开多少小时可以装满?”这道题崔永元也曾写过,令他恶梦连连。我想说的是,其实这道题的母题就是工程问题“一件工作,甲队X天完成,乙队Y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完成?”只是从出题的角度来看它不符合实际,又出水又进水的,为了出题而出题。但从出题的目的来看是一道很好的逻辑思维的训练题。至于菜市卖菜的阿姨很快算出钱来,就像有很多的木工不懂勾股定理能很快算出斜边是多少(我家装修时我曾和一位师父研究过),我只能说这是他们的基本功。

5. 评:数学的猜想——致wanglijun老师, 2006-03-05 00:45, 刘良华
比较赞成您的说法:其实这道题的母题就是工程问题“一件工作,甲队X天完成,乙队Y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完成?”只是从出题的角度来看它不符合实际,又出水又进水的,为了出题而出题。但从出题的目的来看是一道很好的逻辑思维的训练题。
我觉得数学问题有一部分是生活数学,还有一部分是形式化数学,几乎属于纯逻辑问题,不见得一定与真实的生活有关系。比如楼上老师说的“买3张电影票不就完了”,好像还不能那么说。



8.3浑水摸鱼与浑身是胆[39]

我数学不太好,长期害怕数学考试。数学老师说,中考和高考数学试题越来越难。考试前数学老师总是提醒我们:“同学们,不要掉以轻心,数学考试一年比一年难”。
我母亲知道我的焦虑,中考和高考前她就在灶神爷那里祈祷:“菩萨保佑,保佑我儿子考好,考好后我一定为菩萨进香”(事实上我考好后,她就忘记向她的菩萨进香了)。我对母亲的做法充满鄙夷。可是呢,奇怪得很,只要有我参加考试,那年的数学试题就立刻变得比较简单。
我1985年参加中考,那年中考的数学试题忽然变得简单了,那年我的数学成绩是91分,总分是100分。
我1988年参加高考,那年的数学试题不仅变简单了,而且好像是专门为我这样的人准备的一份礼物:让平时数学基础较差的人考高分,让平时数学成绩很霸道的人考低分。那年我的数学考试成绩是118分,总分是120分,只丢了2分。平时数学成绩很出色的那些同学很多人只获得100分左右,有些甚至在100分以下。
不少老师和学生痛骂当年数学高考试卷的命题者,抱怨那份数学试卷没有没有“区分度”,没有“效度”,没有把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区分开来。
我不骂命题者,私自得意,满怀感激。那份试卷确实没有显示出它的效度和区分度,这的确对其他同学不公平。但我感激的理由是:中国并不需要所有的高中生都成为数学专家。是否有一种可能:一个人的数学成绩不好,但他仍然可以成为别的领域的人才?
经过了两次大型考试的特殊艳遇,我对后来的考试就不再焦虑。以前数学考试时我尚只是浑水摸鱼,投机取巧;后来参加考试时,我变得浑身是胆,愈战愈勇。
可惜,那年我的语文考试获得59分,总分是120分。
那年的作文题是《习惯》。我甚至不知道究竟应该写成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从小学到高中,老师一直教导我们说“要注意审题”。我审题之后,做出结论:“写成议论文”。
我在作文纸上写的第一句话是:“习惯成自然。”
第二句话是:“为什么?”
后面写了什么,我不记得了。总之是洋洋洒洒,比较长,然后趾高气扬地交卷。
在我看来,语文成绩59分,这不是可耻的事,是愤怒。不知是哪个判卷老师,他/她竟然对我的作文不满意,那个该死的。
为了缓解心中的仇恨,那年暑假,我只身一人闯到县城,我打算到县教育局去核查试卷。那天早晨出发,到镇上时已经是中午。在镇上坐“班车”到县城,可是,乘坐的汽车在半路上抛锚了,到县城时已经是傍晚。
我摸索到县教育局,那里的职员已经下班。门卫问我“干什么的”,我说“找周局长”。他问“找周局长干什么”,我说“我是他亲戚”。我说的是真话,据说是“远房”亲戚。镇上的另一位亲戚告诉我的。
门卫说:“周局长出差了,很晚才回来。”他让我第二天上午再来。
我当天就住在县教育局的招待所。招待所有一位服务员告诉我“周局长就住在隔壁楼房里”。
第二天很早就起来,直接到“隔壁楼房”。等到楼上有人下楼梯时,我就问“周局长家是几楼”,那人告诉了具体的门牌。
周局长是个儒雅的中年人,说话慢条斯理。我说明我的来意,他说:“改卷是有人校对的,不可能出错。”我说:“一定是错了。我的语文成绩向来是很好的。”他说:“很多考生都像你这样说。”我说:“我不一样。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差别太大了。”他说:“差别太大了也是正常的,你没有理由查试卷。我要出门了。”我说:“你不让我查试卷我就不走。”他说:“你不走也可以。我要关门了。”我说:“那我就天天站在你的门口。”
他忽然很真诚地对我说:“同学,你知道吗?我也想帮你去查试卷,可是我也没有权力查试卷。试卷根本就不在洪湖县。”
我问他:“试卷在哪里?”
他说:“在省里。你可以到武汉去。”
我说:“哦,那就算了。”
这个周局长也真是的,早告诉我试卷在哪里不就“结束谈话”了?
我一直以为试卷就在县城,因为我是在那里参加考试的。从来没想到试卷是在省城。一想起武汉那个地方,我就觉得很遥远,而且又没有路费。即使到了武汉,去找谁呢?我一直羡慕那些闯荡江湖的人,看来我可以闯荡的江湖仅限于洪湖。
我转身就从周局长家里跑出来。后来就跑到了湖北师范学院。那地方也蛮好的。

赛埔评论:
1. 评:浑水摸鱼与浑身是胆, 2006-02-28 14:47, 潘潘
考试从来就不是开心的事情。考试永远不是自己愿意的事情。人生又不得不参加一个又一个考试。浑水摸鱼也好,浑身是胆也好,都不过是没有办法不得不做的事情。人,如果是为了开心而活着,那么,就不要参加什么考试。

2 评:浑水摸鱼与浑身是胆, 2006-02-28 20:57, 子虚
小小年纪,“摸索到县教育局”的勇气,的确可嘉!我们乡下有句话——宁可叫撞死,不能被吓死。是之谓也!

3. 评:浑水摸鱼与浑身是胆, 2006-03-01 11:51, 陆洁雯
昨天看了甘地的电影,佩服他的坚持与理想。我们是甘于不平等还是追求平等?平等是奢望,但是我们更没有勇气去争取。争取的路上挫折实在太多了,许多人畏缩了。有多少人能像甘地一样不怕生命危险而争取世人的幸福呢?因此,他的名字载入史册,成为人们心中的尊敬!

4. 评:浑水摸鱼与浑身是胆, 2006-03-01 19:49, 梁恺之
我总觉得成绩能代表什么?其实一个人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岂是一张小小的卷子能反映得出来的?!高考状元有多少个能成为社会上某个专业某个领域的专家?而考上一般大学的人或考不上大学的人难道就都不能做出一番成就?而且,有些学科你可以考查他的知识水平,有些学科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东西难道小小一张试卷也能考查得出来?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鄙视考试!至今,我仍然认为,高考是中国教育改革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尽管这也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手段。说一件可笑的事,不少人都知道,课改推行了一段时间,初高中教材的编写者总是叫我们胆子大一点,要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可是他们从来不敢正面回答:中考、高考的命题者们是否有新的课程理念。经过若干年,人们已经定势地以成绩去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这样情况下谁敢轻松应考。这也就是为什么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3:41 , Processed in 0.0821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