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研究性论文题目的确定 唐建新
昨天上午,参加了教育硕士生的研究性论文的开题论证报告评审。
有两位2009年的,9位2010年的,一共11位教育硕士,五位老师参与评审指导。
得到了一下的11个题目: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与激发研究、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研究、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有效设计策略研究、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指导策略研究、深圳初中生生涯教育——基于学生自我认识的实验探索、高中语文主题阅读研究、戏剧表演法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应用、教育功能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绘画情境教学研究、审美视角下的中学语文书法教学研究、论林语堂早期散文的自由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改革方向研究——以某某卫生学校为例。
可以说,这些题目从形式上看,大多都能够与平时的工作总结工作经验介绍区分开来,有那么一些研究的意味。但是,仔细一推敲觉得需要调整的地方不少。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概念的限定不够,使得研究的外延范围不清楚,研究的边界不明确。如“选文”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选文的来源、种类、文体、主题、作家、领域、语体、时代等等,选文所设计的范围,时间、版本、社别等等,缺乏一个明确的限定,而没有限定之后,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短期内是没有办法进行研究工作的开展的。再如高中语文“主题”阅读研究,这里的主题涉及到人文主题、生活主题、能力主题、文体主题,还涉及到课内主题、课外主题、课本主题、拓展主题等等,也是一个看似比较小实则相当庞杂的内容。
其次是多概念的重叠,导致研究重心不清晰。如“教学内容有效设计策略”研究,就涉及到了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预设,教训人设计的有效性,以及或者教学设计的策略或者有效性的策略问题。再如“课堂拓展指导策略”也是属于这一类的问题。
再次是概念的上位下位以及概念自身的内涵外延不清楚。如阅读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在这里,激发就应该是培养之内的下位概念,不应该单独拿出来进行并列研究。“绘画情境教学”在题目中也不清楚,是原画作绘制时的情景,还是当下的课堂教学中的简笔画绘制时的教学,还是当场绘制时的情景产生的教育作用,还是复现原画作绘制时情景以产生教育效果,等等。
第四是题目即研究对象在当下学科教育中的地位不甚明确,以偏激的一端思考替代客观的研究。如,一说阅读拓展,就把教科书的学习说得应该千刀万剐,罪恶滔天,什么扭曲学生的人格,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等。一说戏剧表演,就将其作用与适应范围无限扩大。
第五对研究的结果缺少预见,将学位研究论文与写一本介绍性的书籍混淆起来。这里既缺乏对研究结果是理论性成果还是技术性成果,概念不清晰。自己的研究结果应该是研究性的结论分析陈述还是介绍性的实践叙述。
当然,有的题目还缺乏学科规范,不属于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科内的内容。
看来,八十年代初,国家拟在初中语文学科内开设《趣味逻辑》,高中语文学科内开设《逻辑常识》的设想,虽然因为师资的严重不适应而停止了的概念项目,还是有重新思考进行探索论证的价值。至少应该在教育硕士的学习中作为重要课程来进行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