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老师如何“述而且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 06:1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老师如何“述而且作”



转载:http://user.qzone.qq.com/1423567591/blog/1275436472




         语文老师不能或不善作文,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界不言自明的事情,只是碍于种种原因,人们不愿把这层窗户纸捅破。此前,郑殿兴先生在《杂文报》(2007720日)上作《语文老师的“述而不作”》一文,坚决果断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扯去了语文老师们“述而不作”的遮羞布,“老师不作作文或极少作作文,原因何在?与其说是认识问题,不如说是能力问题、‘传统’问题。老师作作文、写文章,能而不为者,有,但不很多,多的是不能或不很能。”并大声疾呼“语文老师,在作文上也一定大有可师之处,才好让学生学到真经。……语文老师们,该改改‘述而不作’的老例了——有‘述’有‘作’,‘述’、‘作’结合,才是作文教学的正路子啊。”
          郑先生是把语文老师们的遮羞布扯去了,但问题是,我们不该对语文老师们光打屁股而不使之长点见识,语文老师如何才能“述而且作”,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可惜郑先生没说这点,总使人觉得有点意犹未尽,在这儿我就班门弄斧,把自己这方面的浅见说一下。
          写文章虽不象写古诗那样难,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但也不是一件易事,因此作一个语文老师是颇有些难度的。不象数理化老师,只要脑袋瓜子好使,就可解题敏捷,受到学生的欢迎。写文章需要的是读书的积累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入思考,没有这两点作前提,不管语文老师的脑袋如何聪明,才思如何敏捷,也只能是“胸中文思泉涌,下笔却无一言”了。
        在语文教学上,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要求老师有广博的阅读积累。正如罗斯福所说的那样,“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只不能打赢海战一样。”思想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不读书,失去了这股源头活水,还怎么进行写作呢?虽然要求语文老师们“读书破万卷”是不现实的,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要读一些经世致用之书,比如:读历史,《史记》必不可少,《资治通鉴》非看不可,明末王夫之的《读通鉴论》、近人蔡东藩的《历代通俗演义》也应该看看;读文学,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看小说,要知道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并没什么小说,而当时中国的文学成就高不可攀,文史不分家,上面所说的历史著作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名著,专门读所谓的“文学名著”,是不会具备什么文学素养的;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固然要学,但一定要兼收并蓄,康德、尼采、黑格尔、达尔文都要知道一点,更重要的是,古代的孔、孟、老、庄尤须钻研一下,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根若肤浅,后天的参天大树怎能茁壮成长?作为负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的语文老师,不能只读几本教材和参考书,那就成了贩卖教辅参考答案的小商贩;也不要妄想吃大学里学下的那点老本,谁不知道那点老本够吃几年能吃到什么时候。要老老实实有坐冷板凳的功夫,下决心做一个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这样,你才有能力写出有独到见解的文章,才有能力在课堂上引发学生的百家争鸣,才有能力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才能显出思维的睿智。否则教师腹内原来草莽,怎么能要求学生写出有个性的锦绣文章呢?宋人陈师道说得好:“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只有读书不少,知识丰富,写起文章来才不会文思枯竭,也才能像源头之水奔腾不息地归向百川一样文思泉涌。而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如果钟情读书,出口成章,引经据典,雄辩滔滔,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在这样老师的熏陶之下,虽不敢说学生都善作文,但爱读书不怕作文却是可以做到的。
          可惜,现在的教育大环境是不利于语文老师们读书的。尽管上海用新课标作了硬性规定:中小学语文教师每年的阅读量必须在150万字以上。尽管这个阅读量平均每天只有4110字,只要16分钟就能读完。但阅读如果不是出自内心的真正需要,而要靠行政命令来强迫,最后的实施效果恐怕会淹没在教师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敷衍应付之中。实际情况是,不少语文老师身陷茫茫题海不可自拔,身缠教学琐事无可奈何,一些想读书的老师由于没有时间保证,不是无法读书就是读的书少了。更可怕的是,语文老师们人心浮躁不思进取。“一册美妙的书是一桩秘密,只应当在静寂的心头细细体会。”罗曼·罗兰说的这种读书境界,语文老师们又有几个能有闲情雅致去体会呢?本人就听不少语文老师说过,这么大年纪了,读书有什么用?言外之意,不读书他还不是照样哄学生赚工资吗?,象我倒是又读书又写文章,混的也不比别人进步多少啊!对这样的语文老师我确实无言以对了。不过,以后我还是要将读书这条死路走到底的。
         当然,读了不少书,也并不能保证语文老师就可以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洛克说得好,“读书只能供给知识的材料,如要融会贯通,应靠思索之力。” 要写好文章,必须要善于思考,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皆无”的文章来。否则,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不过是“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罢了。而有些语文老师平日里“惟上”、“惟书”惯了,看见什么事情都觉得挺合理的。比如,社会风气中浸染了腐败的种种习气,他认为自古而然,极为正常;应试教育压抑人性摧残人才,他认为教育如果不看分数升学率,那就没法搞了;甚至认为中国人多素质又低,根本不能实行民主,否则会天下大乱的。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己的思考能力。有的语文老师不但自己不思考,而且对学生的思考横加干涉——小小年纪,如果想这想那,就不会保持纯真的心灵,对学习是不利的。就算写出了作文,思想也是不健康不符合时代主旋律的。
         这就让人奇怪了,象这种不读书不写作的人怎么就能当了语文老师?其实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作语文老师?现在的实际状况是,只要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进了中学就教语文。而据本人多年的教学观察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中文系学生都能教了语文的。因为有些人上学时就不爱看书(娱乐消遣的除外),一看书,要么头疼,要么昏昏欲睡;而且最怕写作文,一到写作文就哀叹“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中学几年的作文真不知绞尽了多少脑汁才应付过来了。只是苦于理科不行才学了文科,高考时分数够不上好专业,才被发配进了中文系。于是就一路被迫着教了语文。这样的语文老师在现时的中学里虽然不能说比比皆是,但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
        明人钱琦这样教育为人师者,“凡诲人者必先自省,知己之学已至,乃可诲人。”我们现在的语文老师却没有时间“自省”,尽管“己之学”不“至”,尽管不读书作不了文,照样在三尺讲台上“毁人不倦”,真是 “艺高人胆大”啊!
        为了使我们的语文老师不再“毁人不倦”,为了使他们能“述而且作”,除了大力鼓励语文老师多读书多写作以外,鄙人还斗胆提出两个建议:一是改革语文高考,使教育部中学实验语文课本主编孙绍振先生只考一篇作文的语文高考方案能尽快实施,这样语文老师就非得读书写作不可,否则就会有下岗丢失饭碗的危险;二是担负培养语文老师职责的师范院校在招生时,不要把那些不爱看书不能作文的学生招进来,以免祸害祖国花朵贻误社会主义建设大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9:31 , Processed in 0.0677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