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全国作文题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 08:4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考全国作文题的教育社会学分析(《教育学术月刊》08年第5期
           摘   要:对新中国全国卷66个作文题分析认为,在阶层文化取向上,高考作文的低下阶层文化取向日弱、中上阶层文化取向日浓;在时代向背取向上,高考作文的时代感取向越来越强;在文道关系取向上,高考作文的政论化色彩逐步弱化、文采化趋势在加强;在物人关系取舍上,高考作文话题关注他物日少、关注人/自身越来越浓。基于学业成绩的教育文化学分析,作文命题须注意:坚持自主创新的作文命题方向、从单纯关注人转向人与环境和谐的命题方向、提供分别有利于产生与农村考生写作的多类型化题目,辩证对待文道关系。
          关键词:高考作文;社会阶层;文化倾向
          作者简介:唐智松,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重庆北碚   400715)。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高考,少不了占分比例颇高的作文题。一个高考作文题而言,它蕴涵什么样的文化倾向,对不同文化阶层出身的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作文得分,而且还关系是否上线以及上什么录取线的问题,进而关系到因为学历出身所影响的社会分层中阶层地位的重要问题。如2006年某地的作文“车站”,显然这个作文题比较适合生活常见车站的城市学生写作,而不利于农村学生写作。相反,假设:如果将此作文题改为“猪圈”,年情况又怎么样,无疑有利于农村学生写作。布尔迪厄·皮埃尔指出,在社会空间弥漫着一种文化资本,社会各阶级间文化资本的分配存在不均等,处于支配地位的阶级拥有最多的文化资本;建立在阶级基础上的文化差异,通过课程和教学再次产生社会的不平等;他还创造性运用“文化资本和阶级气质”两个概念分析学生的学业成就认为,学生文化资本和阶级气质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1]因此,从文化阶层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理论的角度研究高考作文的文化阶层取向,剖析其演变,对于提高高考作文题的公平性、改善高考作文命题,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文本与分析框架
           (一) 研究文本 通过手工检索、百度网站检索的方法,搜集到中国高考作文题共178个。其中,解放前的作文题42个,新中国全国卷作文题66个、地方卷作文题70个。[2]为了反映新中国高考作文的倾向性特征、反映全国作文题的基本情况,选取新中国全国高考卷的66个作文题目进行研究,其中,文革前16个,恢复高考至1984年12个,1985年以后的38个,1985年地方单独命题试卷的70个作文题未计入。
        (二) 分析框架 高考生可以简单地分为农村考生、城市考生,根据文化阶层的思想,显然就构成了城市文化阶层出身的考生、农村文化阶层出身的考生。高考作文题对这两个不同文化阶层出身的考生,意味着什么呢?伯恩斯坦·理查得·雅科布关于语言代码分类的思想对此有所启发。 在伯恩斯坦看来,人类语言可分为精致语言代码、大众语言代码。这两种语言代码具有不同的特征、并为不同文化阶层的人所使用,即精致语言代码具有普遍性、关联性、抽象性和规范性的特征,多为中上文化阶层者使用,他们具有较大自由选择组织的机会,强调变化过程而非孤立看待事物的存在,便于分析推理,能够在比较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层次里统整知识经验。大众语言代码具有特殊性、孤立性、具体性和不规划性的特征,多为低下文化层阶层者使用,使用这种语言代码不利于精密意义的组织及关系沟通,强调事物本身而非过程、不利于深入的分析、适合于文化的连接而不利于特殊含义知识的传达。[3] 比照伯恩斯坦的语言代码分类与阶层使用理论,显然是: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出身、生长于不同的文化环境,隶属于精致语言代码、大众语言代码两个不同的语言文化阶层。 那么,高考作文题与考生的文化阶层出身有什么关联性呢?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新中国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目及其要求分析表明,这些作文题在阶层文化取向、时代向背取向、文道关系取向、承创方向选择、物人关系取舍上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与考生的文化阶层出身体则具有重要的“嵌合”性关联,即:城市文化阶层出身的考生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文与道均有优势、创新意识较为浓厚、强调人胜于物;相反,农村文化阶层出身的考生则时代感不强、文与道均处劣势、继承意识较为浓厚、强调物胜于人。 基于上述,我们对新中国全国语文卷中的66个作文题及相关材料共,从阶层文化取向、时代向背取向、文道关系取向、承创方向选择、物人关系取舍五个角度进行统计、分析。
           三、统计与分析
          (一) 阶层文化取向:高考作文的低下阶层文化取向日弱、中上阶层文化取向日浓 文革前的16个题目中,除“记一件新人新事”(1952)、 “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4)、“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6)、 “我的母亲” (1957)、 “雨后”(1962)、“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8)、“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59)、“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1961)等题目没有明显的文化阶层取向外,其他的题目则带一定的农村与城市文化偏向。如1960年的“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2年的“说不怕鬼”,1964年的“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1963年的“‘五一’劳动节日记”等4个作文题目有利于农村学生写作。而1951年的“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1953年的“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1955年的“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1965年的“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等4题目则有利于城市学生写作。这种各占50%个的“偶然现象”反映了解放初社会阶层流动、尤其是国家干部的特殊构成对社会乃至高考作文的影响。 文革后的50题目中,有34个作文题目(占68%)有利于城市文化出身的学生,而不利于农村阶层出身的学生。如《赵人患鼠》(1979)、“读《画蛋》有感”与“读《给青年一封信》有感”(19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读漫画《找水》有感”(1983)、“近墨者是否黑”(1991),这些题目的写作涉及文言基础、艺术修养,不利于从小生活在文化缺乏农村的学生。因为按照布迪厄的观点,可以通过测算享受高级文化教养的多寡,评估一个家庭的文化资本,具体衡量指标包括观赏戏剧、听古典音乐、参观画展、阅读非职业性的书籍等指标,显然,接触这些文化资源的城市学生远远多于农村学生,所以这些作文题目不利于农村学生写作。 同时,“好地方或坏地方之辨”(1990)、关于“圆”的想象作文(1991)、关于车站打扫问题(1992)、 “乐于助人”或“悄悄走开”的议论文(1997)、“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0)、关于海员联想的想象(2002)、关于寓言的联想(2003)、关于“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和“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或“放大痛苦”作文(2004),以及2005年关于玻尔回答的话题作文、“位置和价值”和“忘记和铭记”,不利于农村学生写作,因为农村文化的憨厚、耿直难以熏陶出这种具有很强思辨的人。而且,1977年的《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8年的《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在1985年的就污染问题的写信、1989年的高考填报志愿、1993年的父子关于“新旧交替”的感触、1996年的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的议论文、1998年的关于中学生心理承受力问题、1999年的关于假如器官移植的想象、2001年的关于“诚信”的问题、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的话题作文、2006年春试卷Ⅱ的读书人越来越少、试卷Ⅲ的作文题“书”、2006年的秋卷在网络上分布“等待揭晓……”等作文题目,对城市人来说,是一个问题甚至严重问题,但对农村学生却未必是一个问题。 结论:从文革前高考作文对城市考生、农村考生没有明显偏向开始,到文革作文题目越来越偏向于城市文化阶层出身的学生可见,我国高考作文的中上层文化取向日趋浓厚。
          (二) 时代向背取向:高考作文的时代感取向越来越强 文革前,1952年的“记一件新人新事”反映新中国之新,1953年的“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反映解放初对革命干部的认识,1956年的“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是在歌颂新社会,1958年的“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是在歌颂大跃进,1960年的“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是在要求通过自力更生战胜自然灾害,1961年的“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继续要求用先辈艰苦奋斗来克服自然灾害,1965年的“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反映当时中越关系发展。可见,文革前的16个作文题目中有7个(占44%)集中反映新中国、新中国的气息,体现强烈的时代色彩。 文革后,“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1978)折射改革开放前的以小见大的政治问题, “读《画蛋》有感”与“《给青年一封信》有感”(1980)体现了尊重知识下学习科技,“读《毁树容易种树难》”(1981)是反思文革的破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则折射1981年学潮后的教育引导,“读漫画《找水》有感”(1983)折射如何看待改革开放成就的后续性,关于工厂污染给《光明日报》写信(1985)、关于“树木·森林·气候”(1986)的议论则反映当时环境污染问题,父子对“新旧交替”的不同感触(1993)、“尝试”(1994)在体现加快改革的要求。近年来,“诚信”(2001)、“心灵的选择”(2002)等题目及2003年的寓言表达的邻里相互防范现象、2005年“位置和价值”、“忘记和铭记”则反映了现代社会关系中的道德、自律、自强、自为、恕人、礼让等做人问题。而1998年的从中学生心理承受力提出的“坚韧”问题,2004年的“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题目,2004年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放大痛苦”话题则涉及主体的思维方式问题、涉及如何认识社会与自己的问题,反映了近年来“以人为本”的潮流;而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2年的海员“出发”、“到达”所引发的联想,2006年试卷Ⅰ的“等待揭晓……”,则突出了近年来强调创新的时代旋律。而2006年试卷Ⅱ的“读书人越来越少”、试卷Ⅲ的“书”为题目则反映了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大社会背景。可见,文革后的50个题目中亦有23个(占46%)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 结论:新中国的66个作文题目中,有30个题目比较浓厚地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尤其是社会政治气候。
        (三)文道关系取向:高考作文的政论化色彩逐步弱化、文采化趋势在加强 文革前,“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1951)、“记一件新人新事”(1952)、“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1953)、“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6)、“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8)、“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59)、“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0)、“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1961)、“说不怕鬼”(1962)、“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5)等。可见,文革前的16篇作文命题中,有10个题目(占63%)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统计文革后的50篇作文命题中,有“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1978)、“读《毁树容易种树难》有感”(198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读漫画《找水》有感”(1983)、“新旧交替”的不同感触(1993)、“尝试”(1994)等作文题目,剖析发现这6个作文题目都折射出某种政治背景隐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6个作文题里,80年代占4个、90年代则占2个,而在新千年里则没有出现。 结论:从文革前高考作文高度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到80年代、90年代逐步弱化,乃至到新千年里完全消失的现象看,高考作文的政治性倾向色彩在逐步减弱、乃至消失。
         (四)承创关系选择:高考作文的限定性在减少、自主创新性日受到重视 剖析文革前的作文题目发现,这些题目基本上都是限定性较大的、创新性不突出的题目(占94%)。除1964年的“读报有感”外,其它都是限定性题目,“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1951)、“记一件新人新事”(1952)、“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1953)、“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1954)、“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1955)、“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6)、“我的母亲”(1957)、“雨后”(1962)、“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8)、“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59)、“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0)、“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1961)、“说不怕鬼”(1962)、“‘五一’劳动节日记”(1963)、 “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5)等。这种限定性的题目,不利于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创新。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的16个高考作文题目中,限定性、不利于自主创新的题目共计12篇(占75%),比例仍然很大。如1977年的《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8年《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和《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1979年改写《陈伊玲的故事》,1980年读《画蛋》有感和读《给青年一封信》有感,1981年读《毁树容易种树难》,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5就工厂污染问题的写信和记叙文“集市见闻”,1987年写办游泳训练班简讯,1988年“习惯”,1989年就高考填报志愿写信等题目。 但是,从1990年开始,除200年的题目具有一定的限定外(占7%),其它题目都是非限定性题目,以给阅读材料,然后要求以材料为基础,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给予了很高的自主创新的空间。如除1998年的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外,其它年份的作文都是要求题目自拟。1990年的对“好地方或坏地方”的争论,1991年关于“圆”的联想和关于“近墨者是否黑”的辩论,1992年关于谁打扫了车站的联想,1993年父子对与“新旧交替”不同感触的认识,1994年联想空间较大的“尝试”,1995年以寓言《鸟的评说》展开想象,1996年根据漫画议论,1997年阅读材料作文,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联想,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2001年关于“诚信”的联想作文,2002年阅读诗后联想作文和“心灵的选择”的话题作文,2003年根据寓言的发散思考,2004年关于“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和“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话题作文,2004年春“放大痛苦”下的“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话题作文,2005年就玻尔出人意料的回答引发联想而作文、关于“位置和价值”和“忘记和铭记”的论辩。分析这些给定的材料就会发现,这些材料具有取材典型、内涵丰富,价值多向、联想空间较大,有利于考生自主判断及联系自我等特点。根据具有如此特点的材料作文,有利于学生自主立意、自定题目,展开思维、发挥想象,有利于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发展。[4] 结论:高考作文题目的限定性从文革前的94%,减少到80年代的75%,直到7%,反映了逐步消除高考作文题目的限定性、增加创新性的倾向,在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下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主体性。
             (五)物人关系取舍:高考作文话题关注他物日少、关注人/学生自身越来越浓 文革前的16篇作文题目中,关注自我的作文题目仅有5个(占31%)。如1951年的“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1954年的“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1955年的“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1956年的“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60年的“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这些反映了建国初期,重视新中国里的“人”的问题——作为新中国公民的改造问题。如果联系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或许这反映了当时促进或改造人成为新中国的新公民的时代背景及其教育要求。 在1977-1995年的28个作文题目中,除1977年的《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里突出“我”之外,其余作文题目则大多要求写“我”之外的人与物。但是,从1996年开始,给定材料、写作要求中逐步突出“我”作为主体的感受,此间的22个题中有16个(占73%)这类。如1996年的要求自己根据漫画的议论作文,1997年的“乐于助人”或“悄悄走开”的做人问题议论,1998关于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问题,2001年的“诚信”中的做人问题,2002年的根据海员想象的联想作文和“心灵的选择”的话题作文,2003年的寓言折射的人际关系问题,2004年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和“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的话题作文,2005年的“位置和价值”和“忘记和铭记”话题作文等。尤其是2001-2005年连续几年的作文题目中集中反映作文主题贴近自身、联系自我的倾向。如果联系近年来“以人为本”思想对我国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而全面的影响,这种作文题目的倾向恰恰反映“以人为本”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在人本思想下关注具体的人——学生的重要倾向。 新中国高考的作文命题在关注人与物的问题上,走过了一个“U”形历程,从文革前31%作文关注人自我的问题,到恢复高考后的20年里对“人”的忘却,再到1996后持续关注具体的自我,反映了“人本”思想在考试中的影响。
          四、对策 关于阶层文化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有较为丰富的成果,如布迪厄尔等文化差异论者坚称,阶层属出身的儿童之所以学业失败,而高阶层出身的儿童之所以学业成功,原因在于各社会阶层儿童的文化差异;1970-l971年间有关六门学科的21国比较研究也发现,家庭社会文化水平在影响学业成绩的诸变量中,其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变量。[5]这些表明,在学生文化阶层出身差异存在情况下,城市与农村等不同文化环境生活的学生,在面对同一个作文题时,因为文化阶层的差异而导致作文成绩的差异甚至悬殊。而这种分数上“悬殊”对城市与农村考生能否升入大学或什么水平层次的大学,以及未来社会中的职业与地位的影响是多方面而深刻的。 正如布迪厄尔所极力推崇文化公平测验以便使全体儿童有一个公平竞争机会的主张一样,由此提出:如何保证高考作文题对城市与农村不同文化阶层考生的机会公平? 第一,坚持自主创新的方向。创新是人类前进的动力、是人类的重要潜能。无论是现实性的工业时代转向前瞻性的后工业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还是实现国家的自主创新,都需要自主创新型人才。因此,体现这一要求的高考作文题目应当继续坚持减少乃至消除限定性,突出自主创新,走向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的写作要求。 第二,走向人与环境的和谐。如上所述,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全国卷发生了由物向人的转变,反映的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时代倾向。但是,后现代对现代主体性危害的批评中所见,这种现代主体性是掠夺性的、占有式的、个人式的主体性,它是造成世界对立、冲突、不和谐的重要根源。因此,后现代需要发展一种平等的、共生的、群类性的主体性,达到人与世界的和谐。因此,在未来高考作文命题中,需要修正现在单纯的人本方向,不仅要坚持物中心向人中心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人与物的和谐。 第三,走向题目多类型化:从备用方案看,每年需要多套全国试题,但是,在每套题中都应当有分别适合于城市、农村不同考生写作的多类型作文题目。从文化阶层和生活环境两个方面思考,则需要:一方面,要提供多类型作文题以满足上、中、下不同文化阶层考生的需要,高考作文题在文化阶层取向上应当是两个极端下的众多过度类型题目。另一方面,给予不同类型作文题以适应城市、农村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考生。基于考生生活在城市与农村两个典型的生活环境中的事实,高考作文题在时代向背的取向上,应当照顾两个极端不同的社会世界、给予产生考生与农村考生选择的余地。 第四,辩证对待文道关系:尽管上面对作文立意的时代感、文道作了分别的探讨,但是,在目前的情形下,时代感与文道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同一问题,即以文载道中,所载之道不过是现时代之“道”。在走向多元化的未来世界中,既需要坚持文以载道的传统,也需要极富文采的作文,亦需要高超的“论道”之文。因此,在高考作文题命题中及判分中,既不必单纯强求“文以载道”,也不必过分强调“文采”、走向纯文学化倾向,更不必专门强调“道向”、导致品德化的过左现象,真正树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要求,使那些或见解新颖、或材料新鲜、或想象奇特、或构思新巧、或个性鲜明的作文跃然而出。
            参考资料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⑹.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佚名.高考作文试题对自主创新的导向.http//baidu.com,2007-1-18. [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韦   民        
           Educational Sociology Analysis of National Composition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ang Zhi-song (School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66 compositions of new China National Entrance Examination Papers, the orientation of stratum culture turns lower class culture to middle-upper class culture , times orientation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strong, the political color of composition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gradually weakened, the trend of literary grace is strengthening,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and substance, composition topic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oncern substance less ,concern more about people / their own.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culture analysi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topic should be noted: uphold the direction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from a purely concern of people to harmony between people and environment, respectively provide rural students with a wide variety of writing topics, and treat dialect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ry and moral. Key word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omposition; social class; cultural orientatio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3:35 , Processed in 0.0757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