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的十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 09:0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的十年——回顾与反思(《教育学术月刊》09年第8期)

    摘   要:从1998年前后以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全面关注阶段和深入研究阶段,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了解存留的研究空间,是进一步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研究;回顾;反思
  作者简介:汤美娟,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江苏南京   210097)。
  据相关研究显示,“中国国内最早涉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文字,是1995年1月21日《中国教育报》刊登的记者李建平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大致是从1998年前后开始的”。[1]至今,已有十年之久。其间,伴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流动儿童教育自身的变化,对流动儿童教育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了解存留的研究空间,是进一步深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必要前提。本文综合考察已有研究的视角、广度和深度,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全面关注阶段以及深入研究阶段;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初步探索阶段
  1995年,记者李建平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使流动儿童从黑暗中暴露出来。此后,人们便星星点点地开始了对这一人群的初步探索,主要集中于区域总体状况的调查、流动人口对其子女教育的意向调查、民工学校的调查、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的初步探索。
  此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曾昭磐的‘厦门市未成年流动人口状况及其对教育影响的分析’、署名研究组的‘天津市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米红和叶煜的‘未成年流动人口受教育特征及其管理对策研究:来自厦门特区的调查报告’、周拥平的‘背景是流动人口失灵儿童就学状况分析’、黄志法和傅禄建的‘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等”[2]可见,在这一阶段,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未能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二、全面关注阶段
  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全面关注是以吕绍青、张守礼的《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和韩嘉玲的《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为开端的。随后,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如罗建河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析》;杜娟、叶文振的《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张铁道、赵学勤的《建立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孙红玲的《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袁连生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探讨》;郭彩琴的《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现状透视》;武晓萍的《在京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以及段成荣、梁宏的《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等等。全社会形成了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广泛关注。跟前一个阶段不同,这一阶段对流动儿童教育的调查与研究更为全面。经梳理,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流动儿童教育的现状、教育现状的成因分析以及一般性的建议。
  1.流动儿童教育的现状
  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是此阶段人们的主要关注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借用描述性统计,他们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上学难’成为流动儿童家长们最关心和希望解决的第二位突出的问题”。[3]在调查中发现,流动儿童的失学率相当高,不能适龄入学表现尤为突出,超龄问题严重;第二,流动儿童就学途径主要有三种:进入公办学校借读;进入民办贵族学校以及进入流动儿童学校。而流动儿童学校由于收费低,满足了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的需要,因此急速扩张,成为调查研究的重点。调查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流动儿童学校的基本特点。韩嘉玲在《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绝大部分学校由外地民办教师或公办教师所开办。其他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学校办学者大多以经济为导向。由于收费低以及缺乏合法地位,流动儿童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多很差,而且多数学校不稳定,经常面临拆迁和取缔;(2)流动儿童学校的教师队伍很杂,质量很低。“他们有的是几十年教龄的退休教师,也有从未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来京打工者”,[4]而且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很大;(3)流动儿童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学业基础参差不齐,家庭贫困,流动性大;由于父母工作忙,他们大多要承担家务,父母大多没有时间过问他们的学习。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大多处于边缘状态,感受到城里人的排斥;(4)流动儿童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大多不规范,教学质量差。
  2.教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对于以上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探索了其形成原因。首先,公办学校收费过高以及不愿接受是流动儿童失学的首要原因。很多流动儿童家庭收入低,难以承担高昂的借读费;另外,考虑到经费以及教育质量,很多公立学校不愿意接受流动儿童。其次,户籍制度是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户籍制度决定了学生的学籍之所在,致使流动儿童在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就学必然被作为‘借读生’对待 ”。[5]第三,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灵活性是导致流动儿童教育现状的直接原因。由于会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多额外负担,学生学籍和档案的调动非常困难,给流动儿童的就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最后,当今社会,人们把《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的责任放在家庭中,忽视了社会和学校的责任,没有能够形成义务教育的社会观。
  3.解决措施的相关建议
  根据对流动儿童教育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研究者也尝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变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作为阻碍流动儿童在城市入学的主要制度障碍,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第二,取消学籍、档案制度,运用电脑网络技术优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使僵硬的学生管理制度灵活化,满足流动儿童的“流动”需求;第三,加快教育法制建设,把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纳入法律轨道,这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制度保障;第四,充分利用城市教育资源,各级政府扩大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投入,这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经济保障;第五,规范流动儿童学校。由于城市公办学校教育资源有限,流动儿童学校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中占据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规范其办学的市场行为,提升办学质量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
  三、深入研究阶段
  由于前一阶段的调查研究以及相关建议的提出,政府颁布了各种相关法律,以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其中2001-2002年“两为主”政策以及2003年《关于进一步做好进程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使流动儿童教育出现了重要的转机。相关调查显示:“流动儿童教育正经历一次结构转型,流动儿童教育从入学机会公平逐渐转移到教育过程公平和义务教育后升学机会扩展”[6]面对新的现实,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也发生了转变。
  1.现状研究的扩大化和微观化
  面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新现实,相关的调查研究是采取措施的基础。不过,与前一阶段不同的是,这一阶段的调查研究出现了两个新的走向。首先,调查范围的扩大: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被提上了议程、他们的家庭教育受到人们的关注。邹泓等在《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要调查》中首次提出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学前流动儿童的入园比例仅为60﹪,远远低于城市儿童。……大量没有进入幼儿园的流动儿童都是由父母边工作边带在身边的,由于这些父母的所从事的工作多为做小生意或者其他体力劳动,环境较为嘈杂和混乱,给儿童的身心安全埋下隐患”。[7]申继亮等在《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其对自尊的影响》中,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结论:“随着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加,流动儿童的整体自尊、成就自尊和社会自尊大多也呈现了增加的趋势”。[8]另外,应湘、叶小红在《外来工子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中运用统计方法研究了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其次,调查的着眼点不断微观化。这一阶段的大多调查已经转向对流动儿童生活质量、教育质量以及义务教育以后的升学问题的关注。在生活质量方面,主要有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有:胡韬、郭成《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王涛、李海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研究》,曾守锤、李其维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研究》。刘淑萍、赖以柱、蒋常香《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在教育质量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学习适应性研究之外,武向荣注意到流动儿童教育不连续性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在《流动儿童教育的不连续性与治理》中,他分析了流动儿童教育不连续性的成因,并对解决措施提供了建议。在升学问题方面,冯帮首次对流动儿童“升学难”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对流动儿童教育现状的研究较上一阶段更为深入。
  2.问题分析的理论尝试
  流动儿童研究深入化的另一个表现即是开始了对流动儿童问题的理论分析。理论有助于从更高的层次理解流动儿童教育这一社会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它。有关流动儿童的现状分析,申继亮等在《流动儿童家庭环境及其对自尊的影响》一文中,运用“家庭资本”理论,环境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以及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分析了家庭资本的三个构成要素——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分别与流动儿童自尊的相关关系。最后得出结论:两者呈现正相关。另外,在《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一文中,冯帮借用西尔弗的社会排斥理论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解决措施的分析中,理论也获得了一席之地。周佳在《私校公助——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扶持方案》和《“自助安置”与农民工子女简易学习的扶持》两文中,分别运用私校公助和自助安置理论试图解决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问题,从而提升其办学和教育质量。可以看出,理论的参与加深了我们对流动儿童的分析,并给解决措施的执行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基础。
  3.政策实施的反思与探讨
  2003年《意见》的颁布和实施,部分解决了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这使得一部分学者开始从制度方面探寻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另外,由于《意见》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部分学者便开始探讨其原因。因此,在这一阶段,对政策实施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两为主”政策执行难的分析。2007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两为主”政策面临的困难:“ 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致使流入地政府面临许多考验”、“城市公办学校教育资源短缺致使政府难以真正落实‘两为主’政策”、“打工子弟学校的大量存在阻碍了‘两为主’政策的全面落实”。[9]班建武、余海婴在《教育政策执行难的利益分析》一文中指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同行为主体基于各自的价值立场而进行的种种利益博弈,使得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形、走样,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10]并具体分析了政府、学校以及学生家长三方面的利益冲突。第二,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制度探索。2007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和韩嘉玲对相关制度的探索最为典型、系统。他们认为要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在政策方面必须:(1)打破教育中的户籍壁垒,以居住地管理体制代替户籍管理体制;(2)在经费投入上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尤其需要加强流入地政府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其常规管理范围;(3)改变现今学籍制度,实施电子学籍制度,满足农民工子女的流动需要。另外,冯帮以及朱镜德等分别在《流动儿童的教育财政构架》和《关于农民工子女在迁入地接受完全义务教育机制的构建》中专门对流动儿童教育经费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经费的来源和分配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的制度探索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对美国以及欧盟经验的借鉴,涉及发放教育券以及政府采购制度等。
  四、结语
  过去的十年中,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和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一问题仍存在着许多空白以及有待深入的空间。现有对流动儿童教育的研究大多从宏观层面上关注其教育公平问题。而对微观层面的不平等则显得不够。加强对微观不平等的研究,探索解决的措施是以后的研究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虽然现有研究已经开始出现了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理论把握,但在深度上仍有很大欠缺,在范围上也很有限,限制了人们对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认识。最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早就面临过流动儿童的问题,在解决措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对这些经验的介绍无疑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虽然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有一些零星的介绍,但仍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另外,如何使西方的解决措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也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仍需社会各方的长期探索。
  参考文献
  [1]蔡霞.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4,(12).
  [2]周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进入政策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4,(12).
  [3]段成荣,周皓.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1).
  [4]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J].青年研究.2001,(9).
  [5]罗建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评论,2002,(4).
  [6]雷万鹏,杨帆.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结构转型——武汉市流动儿童家长调查[J].教育与经济,2007,(1).
  [7]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2005,(2).
  [8]申继亮,胡心仪,刘霞.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其对自尊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9]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进程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10]班建武,余海婴.教育政策执行难的利益分析——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为例[J].教育科学,2006,(3).
  责任编辑:曾   艳        
  The Decade of Education Research on Immgrant Children
  ——Review and Reflection
  Tang Mei-jua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7)
  Abstract: Since around 1998, the mobile children’s education research has gone through three phases: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stage, the comprehensive stage and the in-depth attention stage, making tremendous progress. Sor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knowing the remaining space, ar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imm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Key words: immgrant childre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review; reflection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09:16:32 | 只看该作者
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启示(《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8期)

  摘   要:留守儿童问题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留守儿童成长面临许多困境和干扰,但他们并非都是问题儿童。不可否认,他们的成长存在着比普通孩子更多的干扰,值得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格外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留守儿童;道德成长;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十一五”青年专项课题《西部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研究》(编号:CEA060063)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宁娟,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北京 100088)。
  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是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平等接受教育成为现阶段社会转型时期带给教育领域的最大挑战。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随父母进城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得到保证。然而,与进城随迁子女相比,数量更加庞大的是被进城务工的父母留在农村老家的留守儿童。他们的问题不在于是否“有学上”,而在于如何保证他们能够和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避免受到社会不良影响而走入歧途。留守儿童问题非常复杂,不仅是家长缺席的问题,更有来自学校疏于监管、社会风气日渐败坏及不良少年的引诱等因素。因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梳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着手,以消灭各种不良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为留守儿童成长扫清障碍,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直接影响因素:重要他人——父母的缺席
  美国心理学家鲍比尔曾指出:“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幼儿应该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建立一种温暖、亲切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幼儿既获得满足,也能感到愉悦。”同时,他认为,“母子依恋特征对个体后期发展有重要影响。如果这种依恋能顺利完成和发展,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感和自信心,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否则,一个人将有可能成为情感关系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父亲或好母亲;早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早期不能建立依恋关系将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1]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初级群体,父亲和母亲是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持续交往和互动对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父母在与儿童的日常生活互动中会主动地训练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其交往能力的发展,而且父母的社会交往、良性的亲子关系客观上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母亲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她给孩子的教育比所有的学校教育加起来还多。”
  然而,留守儿童大多都失去了成长中的关键他人,失去了模仿的对象和有力监控,儿童成长中的其他不良因素“有机可乘”。
  (二)间接影响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尽管父母的缺席,并非必然导致孩子们一定行为出轨、性格不健全,然而从客观事实来讲,父母的缺席的确成为造成孩子滑落不幸的主要因素。简单分析,父母缺席,孩子失去了呵护,情感冷漠;监护不力,使自我判断能力尚未形成的孩子极易受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行为失控、价值观扭曲。伴随父母缺席,留守儿童成长中还有一些间接的影响因素。
  1.教养方式——隔代监护
  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个性品质的重要因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对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使其夭折。”有研究表明,“缺乏父亲教养的男孩在内部道德判断、愧疚、接受批评、道德价值和规则一致性上得分要比正常家庭的男孩低”。[2]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研究发现,民主的教养态度最有利于养成儿童独立、爽直、协作、亲切等优良个性品质;保护的、溺爱的照顾态度容易养成幼稚、依赖、任性、反抗等性格特征;支配的、专制的教养态度容易养成儿童服从、消极、反抗、大胆、自我中心等性格特征;忽视和拒绝的教养态度容易养成儿童冷酷、攻击、粗暴、神经质、反社会等性格特征。[3]
  根据履行监护责任的主体不同,留守儿童有四种被监护的方式,即:隔代监护、寄养监护、自我监护和学校监护,与这四种监护方式相一致,存在四种教养方式——隔代教育、寄养教育、自我教育、寄宿教育。相关研究表明[4]:由于教养方式不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在各因子中检出率不一样。与其他教养方式相比,隔代教育的留守儿童在敌对因子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教养方式;寄养教育的留守儿童在偏执、人际关系、敌对因子上的检出率明显高;自我教育和寄宿教育的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和心理不平衡因子上检出率明显高。
  2.核心家庭结构的影响
  在直接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背景特征中,最明显的就是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如家庭教养方式、情感氛围、经济状况等的改变,会引起儿童在许多相关方面发生变化。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效作用,农村家庭规模日趋减小。现在外出务工的家庭不少都是由父母和一个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父母外出,而家庭里又没有兄弟姐妹相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研究指出,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没有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5]
  3.留守时间及同伴的影响
  调研表明:处于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的情绪较多受到朋友和父亲的影响,而非留守儿童的情绪受到朋友、父亲、教师和母亲四方面的影响;处于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的情绪更多受到朋友的影响;而非留守儿童则受到来自朋友和母亲两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情感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单一化使他们将更多的社会支持投向了朋友。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朋友及朋友圈的质量如何却远非他们凭借自身的力量就能辨别的;况且朋友大都是儿童的同龄人,他们在人生经验、社会阅历、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并不能够指导留守儿童,双方在一起更多的是相互倾诉或者是简单的劝解,不利于孩子情感的成熟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4.青少年自身特点的影响
  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与青少年成长的一般性特点不无关系,从某种角度说,留守儿童问题就是因父母缺席使青少年成长的一般性特点无比放大所致。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青少年期的孩子普遍具有猎奇心理,喜欢新奇的事物,对于自我的认知正逐步形成,对社会的认识能力也正在完善之中,是非好坏的辨别能力不强,遇到实际问题时容易兴奋冲动、感情用事,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形成了错误的思想观念就很难纠正,特别是平时缺乏在生活、学习上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之中,难以自拔。
  另外,农村贫乏的文化生活、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等也成为留守儿童学坏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对预防留守儿童问题的启示
  并非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是问题儿童,留守儿童身上也存在着一些优良的品质。但是与大多数存在成长隐患的留守儿童相比,还属少数。从实际情况看,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因素纷繁复杂,父母缺席的直接影响无法消除,但通过分析至少可以避免或者改善其成长的一些间接因素。这有赖于父母教育责任和意识的提高。
  对于留守儿童来讲,父母的缺席并不必然意味着父母责任的缺席。通过提高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意识,父母至少可以在留守前后做如下一些安排,这些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1.孩子留守前,父母必须认真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尽量避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间段外出。0至18岁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于每个人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越小时候的体验和生活,其意义越显重要。因此,简单地说,一是父母尽量要避免让年龄太小的孩子留守,尽量延后孩子们经历留守生活的时间,0-3岁婴幼儿的父母应坚决不要外出;二是父母尽量避免不要在孩子成长学习的关键时间外出。小学一二年级不要外出,应监督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初中一年级不要外出,应帮助孩子顺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压力,以及青春期成长的一些困扰。
  第二,尽量避免双双外出。事实上,留守儿童并非现在的产物,自古有之。以前之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是因为规模相对比较小,二是因为问题相对不怎么严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据研究发现,古代的留守儿童问题不突出的关键原因在于并非父母双方外出,往往是母亲和孩子一起留守。目前的一些研究也表明,在留守儿童中,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孩子其各方面表现在留守儿童中是最好的。因此,建议父母应避免双双外出。
  第三,认真选择监护人和生活环境。退一步来讲,万一父母双方必须外出,在孩子留守前,父母仍然有所作为。那就是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个比较理想的监护人和生活环境。理想的监护人可以很好地代替父母的职责,将父母缺席带给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理想的生活环境,包括好的学校、好的伙伴等,它可以减少孩子受到不良诱惑的可能,帮助留守儿童顺利度过留守生活。
  2.孩子留守后,父母必须注意关注孩子以下三个问题:
  父母外出后,必须采取各种方式,经常保持与孩子的联系,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同时也必须随时了解孩子的变化,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第一,学习和生活情况。父母要时常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习成绩、生活状况是反应孩子成长的晴雨表,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每一次考试成绩、每一个生活细节的变化,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第二,同伴情况。同伴影响孩子的成长,尤其当父母外出不在孩子身边时,同伴的作用更加重要。因此建议父母要有意识地、善意地了解孩子的伙伴,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一来孩子的同伴可以成为父母获得自己孩子信息的有效渠道,二来父母与孩子同伴的良好关系,也可以直接有助于孩子得到同伴的帮助与关照。
  第三,业余活动情况。业余时间是孩子可以自由活动和自己做主的活动时间,其活动内容直接与孩子近期的兴趣爱好密切相关。了解孩子的业余生活,便可以间接地了解到孩子最近的生活状况,更有助于监控孩子免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议父母要广开渠道,多方面了解孩子的业余生活状况,全方位了解孩子的留守现状,以便将一切可能的不好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
  参考文献
  [1][5]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92-93.
  [2]Santrock JW. Father Absence. Perceived Maternal Behavior and Moral Development in Boys[J].Child Development,1975.4(3):753-757.
  [3][4]孟爱玉.不同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道德成长的影响[J].云南金融与经济学院学报.2008,(2).
  责任编辑:武   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3:26 , Processed in 0.13340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