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的十年——回顾与反思(《教育学术月刊》09年第8期) | | | | | | |
摘 要:从1998年前后以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全面关注阶段和深入研究阶段,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了解存留的研究空间,是进一步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研究;回顾;反思
作者简介:汤美娟,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江苏南京 210097)。
据相关研究显示,“中国国内最早涉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文字,是1995年1月21日《中国教育报》刊登的记者李建平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大致是从1998年前后开始的”。[1]至今,已有十年之久。其间,伴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流动儿童教育自身的变化,对流动儿童教育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了解存留的研究空间,是进一步深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必要前提。本文综合考察已有研究的视角、广度和深度,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全面关注阶段以及深入研究阶段;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初步探索阶段
1995年,记者李建平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使流动儿童从黑暗中暴露出来。此后,人们便星星点点地开始了对这一人群的初步探索,主要集中于区域总体状况的调查、流动人口对其子女教育的意向调查、民工学校的调查、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的初步探索。
此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曾昭磐的‘厦门市未成年流动人口状况及其对教育影响的分析’、署名研究组的‘天津市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米红和叶煜的‘未成年流动人口受教育特征及其管理对策研究:来自厦门特区的调查报告’、周拥平的‘背景是流动人口失灵儿童就学状况分析’、黄志法和傅禄建的‘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等”[2]可见,在这一阶段,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未能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二、全面关注阶段
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全面关注是以吕绍青、张守礼的《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和韩嘉玲的《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为开端的。随后,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如罗建河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析》;杜娟、叶文振的《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张铁道、赵学勤的《建立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孙红玲的《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袁连生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探讨》;郭彩琴的《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现状透视》;武晓萍的《在京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以及段成荣、梁宏的《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等等。全社会形成了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广泛关注。跟前一个阶段不同,这一阶段对流动儿童教育的调查与研究更为全面。经梳理,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流动儿童教育的现状、教育现状的成因分析以及一般性的建议。
1.流动儿童教育的现状
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是此阶段人们的主要关注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借用描述性统计,他们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上学难’成为流动儿童家长们最关心和希望解决的第二位突出的问题”。[3]在调查中发现,流动儿童的失学率相当高,不能适龄入学表现尤为突出,超龄问题严重;第二,流动儿童就学途径主要有三种:进入公办学校借读;进入民办贵族学校以及进入流动儿童学校。而流动儿童学校由于收费低,满足了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的需要,因此急速扩张,成为调查研究的重点。调查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流动儿童学校的基本特点。韩嘉玲在《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绝大部分学校由外地民办教师或公办教师所开办。其他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学校办学者大多以经济为导向。由于收费低以及缺乏合法地位,流动儿童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多很差,而且多数学校不稳定,经常面临拆迁和取缔;(2)流动儿童学校的教师队伍很杂,质量很低。“他们有的是几十年教龄的退休教师,也有从未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来京打工者”,[4]而且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很大;(3)流动儿童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学业基础参差不齐,家庭贫困,流动性大;由于父母工作忙,他们大多要承担家务,父母大多没有时间过问他们的学习。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大多处于边缘状态,感受到城里人的排斥;(4)流动儿童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大多不规范,教学质量差。
2.教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对于以上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探索了其形成原因。首先,公办学校收费过高以及不愿接受是流动儿童失学的首要原因。很多流动儿童家庭收入低,难以承担高昂的借读费;另外,考虑到经费以及教育质量,很多公立学校不愿意接受流动儿童。其次,户籍制度是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户籍制度决定了学生的学籍之所在,致使流动儿童在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就学必然被作为‘借读生’对待 ”。[5]第三,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灵活性是导致流动儿童教育现状的直接原因。由于会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多额外负担,学生学籍和档案的调动非常困难,给流动儿童的就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最后,当今社会,人们把《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的责任放在家庭中,忽视了社会和学校的责任,没有能够形成义务教育的社会观。
3.解决措施的相关建议
根据对流动儿童教育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研究者也尝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变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作为阻碍流动儿童在城市入学的主要制度障碍,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第二,取消学籍、档案制度,运用电脑网络技术优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使僵硬的学生管理制度灵活化,满足流动儿童的“流动”需求;第三,加快教育法制建设,把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纳入法律轨道,这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制度保障;第四,充分利用城市教育资源,各级政府扩大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投入,这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经济保障;第五,规范流动儿童学校。由于城市公办学校教育资源有限,流动儿童学校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中占据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规范其办学的市场行为,提升办学质量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
三、深入研究阶段
由于前一阶段的调查研究以及相关建议的提出,政府颁布了各种相关法律,以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其中2001-2002年“两为主”政策以及2003年《关于进一步做好进程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使流动儿童教育出现了重要的转机。相关调查显示:“流动儿童教育正经历一次结构转型,流动儿童教育从入学机会公平逐渐转移到教育过程公平和义务教育后升学机会扩展”[6]面对新的现实,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也发生了转变。
1.现状研究的扩大化和微观化
面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新现实,相关的调查研究是采取措施的基础。不过,与前一阶段不同的是,这一阶段的调查研究出现了两个新的走向。首先,调查范围的扩大: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被提上了议程、他们的家庭教育受到人们的关注。邹泓等在《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要调查》中首次提出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学前流动儿童的入园比例仅为60﹪,远远低于城市儿童。……大量没有进入幼儿园的流动儿童都是由父母边工作边带在身边的,由于这些父母的所从事的工作多为做小生意或者其他体力劳动,环境较为嘈杂和混乱,给儿童的身心安全埋下隐患”。[7]申继亮等在《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其对自尊的影响》中,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结论:“随着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加,流动儿童的整体自尊、成就自尊和社会自尊大多也呈现了增加的趋势”。[8]另外,应湘、叶小红在《外来工子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中运用统计方法研究了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其次,调查的着眼点不断微观化。这一阶段的大多调查已经转向对流动儿童生活质量、教育质量以及义务教育以后的升学问题的关注。在生活质量方面,主要有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有:胡韬、郭成《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王涛、李海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研究》,曾守锤、李其维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研究》。刘淑萍、赖以柱、蒋常香《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在教育质量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学习适应性研究之外,武向荣注意到流动儿童教育不连续性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在《流动儿童教育的不连续性与治理》中,他分析了流动儿童教育不连续性的成因,并对解决措施提供了建议。在升学问题方面,冯帮首次对流动儿童“升学难”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对流动儿童教育现状的研究较上一阶段更为深入。
2.问题分析的理论尝试
流动儿童研究深入化的另一个表现即是开始了对流动儿童问题的理论分析。理论有助于从更高的层次理解流动儿童教育这一社会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它。有关流动儿童的现状分析,申继亮等在《流动儿童家庭环境及其对自尊的影响》一文中,运用“家庭资本”理论,环境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以及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分析了家庭资本的三个构成要素——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分别与流动儿童自尊的相关关系。最后得出结论:两者呈现正相关。另外,在《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一文中,冯帮借用西尔弗的社会排斥理论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解决措施的分析中,理论也获得了一席之地。周佳在《私校公助——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扶持方案》和《“自助安置”与农民工子女简易学习的扶持》两文中,分别运用私校公助和自助安置理论试图解决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问题,从而提升其办学和教育质量。可以看出,理论的参与加深了我们对流动儿童的分析,并给解决措施的执行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基础。
3.政策实施的反思与探讨
2003年《意见》的颁布和实施,部分解决了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这使得一部分学者开始从制度方面探寻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另外,由于《意见》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部分学者便开始探讨其原因。因此,在这一阶段,对政策实施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两为主”政策执行难的分析。2007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两为主”政策面临的困难:“ 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致使流入地政府面临许多考验”、“城市公办学校教育资源短缺致使政府难以真正落实‘两为主’政策”、“打工子弟学校的大量存在阻碍了‘两为主’政策的全面落实”。[9]班建武、余海婴在《教育政策执行难的利益分析》一文中指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同行为主体基于各自的价值立场而进行的种种利益博弈,使得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形、走样,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10]并具体分析了政府、学校以及学生家长三方面的利益冲突。第二,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制度探索。2007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和韩嘉玲对相关制度的探索最为典型、系统。他们认为要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在政策方面必须:(1)打破教育中的户籍壁垒,以居住地管理体制代替户籍管理体制;(2)在经费投入上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尤其需要加强流入地政府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其常规管理范围;(3)改变现今学籍制度,实施电子学籍制度,满足农民工子女的流动需要。另外,冯帮以及朱镜德等分别在《流动儿童的教育财政构架》和《关于农民工子女在迁入地接受完全义务教育机制的构建》中专门对流动儿童教育经费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经费的来源和分配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的制度探索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对美国以及欧盟经验的借鉴,涉及发放教育券以及政府采购制度等。
四、结语
过去的十年中,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和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一问题仍存在着许多空白以及有待深入的空间。现有对流动儿童教育的研究大多从宏观层面上关注其教育公平问题。而对微观层面的不平等则显得不够。加强对微观不平等的研究,探索解决的措施是以后的研究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虽然现有研究已经开始出现了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理论把握,但在深度上仍有很大欠缺,在范围上也很有限,限制了人们对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认识。最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早就面临过流动儿童的问题,在解决措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对这些经验的介绍无疑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虽然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有一些零星的介绍,但仍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另外,如何使西方的解决措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也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仍需社会各方的长期探索。
参考文献
[1]蔡霞.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4,(12).
[2]周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进入政策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4,(12).
[3]段成荣,周皓.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1).
[4]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J].青年研究.2001,(9).
[5]罗建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评论,2002,(4).
[6]雷万鹏,杨帆.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结构转型——武汉市流动儿童家长调查[J].教育与经济,2007,(1).
[7]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2005,(2).
[8]申继亮,胡心仪,刘霞.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其对自尊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9]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进程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10]班建武,余海婴.教育政策执行难的利益分析——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为例[J].教育科学,2006,(3).
责任编辑:曾 艳
The Decade of Education Research on Immgrant Children
——Review and Reflection
Tang Mei-jua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7)
Abstract: Since around 1998, the mobile children’s education research has gone through three phases: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stage, the comprehensive stage and the in-depth attention stage, making tremendous progress. Sor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knowing the remaining space, ar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imm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Key words: immgrant childre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review; reflection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