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向“做美好自我”的江成博同学致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3 18:0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向“做美好自我”的江成博同学致敬

2012-04-12




鄢烈山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有位名叫江成博的高二学生,在每周一升国旗的学生例行演讲时,不用老师预先审改过的演讲稿,而换成了另外一篇,题为《做美好的自我》。在演讲中,他激烈抨击学校教育理念和方式的不合理。周二有同学微博报料称,他“因此被学校勒令退学回家,校方还准备给其严厉处分”。周二晚,“启东汇龙中学通过网络回应南都记者称,该学生已回校上课,老师也能理解他的做法。此外,校方还否认了网上传言的退学之说。有学生透露,昨日下午,校方通过广播告诉学生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要明辨是非’。”
      看了《南方都市报》4月11日(周三)“网眼”版上的有关报道,我正想就此事写篇评论,经观网编辑正好也约我评此事。她给我的报道却是江苏《扬子晚报》的版本,一看标题就可发现,其立场与南都的大不相同。
    南都报道题为《学生私改“国旗下讲话” 抨击教育制度被停课》。本来就是个人演讲,不是演戏,不是公事,不必照领导审定的脚本讲,所以“私改”就不是贬义的,至少贬意不那么严重,甚至是对学校搞形式主义假模假式的反讽
。而《扬子晚报》的标题是,《中学生偷换升旗仪式演讲稿  抨击教育现状》,一个“偷”字,贬损之意强烈。但是,《扬子晚报》说江同学是“抨击教育现状”,比南都的“抨击教育制度”要准确。江同学说“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学校的升学率,我们不是学校利益的机器,就算是机器也不是学校的机器”,显然他不仅是针对全国性的“教育制度”,也针对了本校的教育方式。
      重要的是,南都关注的是江同学的命运,是否“被停课”了?小标题有“演讲结束后被送回家”、“校方广播让大家‘明辨是非’”。校方称当时没有中断演讲,事后确实对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但并不存在网络传言的退学说法,是学生父亲认为孩子不懂事,主动带回家教育”。这当然是狡辩:如果不是校方的意思,家长怎么可能那么快知道学校发生的事?学校表现了一定的宽容,让他讲完,在舆论关注后不想把事情搞大,这都是可取的。
    《扬子晚报》与南都的报道各有倾向性。南都引学生的观点多,多是赞同江成博的,有的称“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升旗仪式上演讲博得满堂喝彩的学生”;也采访了学校领导,相对全面与均衡。而《扬子晚报》所引都是校方与部分批评江的老师的观点,只是带了一句“据说,现场听了江成博的演讲后,不少同学还热烈鼓掌。”好像不该鼓掌的。从新闻报道角度,《扬子晚报》做得很不专业。这种“导向”式报道,不知是习惯使然,还是价值观有问题?
    本文写成了一篇新闻报道文本分析,且言归正传。
     我是非常敬佩江成博同学的。他有独立人格,敢于独立思考,尤其是有勇气,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公开表达出来。我们不是在讨论公民素质吗?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就是良好的公民素质。他也许偏激,也许表达得不正确,但他追求“做美好的自我”,忠于内心的感受,不迎合,不献媚,不讲假话、套话、官话,实属难能可贵。
      《扬子晚报》上有个莫须有的“老师认为,这孩子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出风头,成为别人瞩目的焦点。’”这应该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江成博同学曾在学校组织的“忆红色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学校让他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中三千人挑一地上台演讲,他已经“大出风头”了,还用得着出这种不讨好的“风头”吗?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看网易这条新闻的跟贴,支持江成博同学的是大多数。网友 shxjy43 写道:“观点不一定全对和考虑的足够周全、成熟,但一个身处应试压力下、并身披光环的学生能有这种勇气和想法已属难得。为这个孩子鼓掌~!”网友“我用脚投票”说:“面对这样有头脑、有勇气的中学生,那些校长、老师以及教育官员们,你们不感到无地自容吗?”
      
     我希望,学校如果做不到以有这样的同学为荣,至少要表现出对他们足够的宽容。

                                  2012/04/11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07:44:59 | 只看该作者
中学生换掉升旗仪式讲话稿 当众讨伐教育现状 2012年04月11日  作者:郭小川   来源:扬子晚报
中学生悄悄换掉升旗仪式讲话稿 在3000师生注目下“讨伐”教育现状
  事发启东市汇龙中学,学校表示“言论不当,用词过激”,但不会对其处分
  “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这样内容犀利的言辞,不是出现在辩论赛上,而是一名中学生在3000多名师生众目睽睽之下的激情演讲。9日,启东市汇龙中学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当天上午,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一名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时,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5分钟的演说中,这名学生“慷慨陈词”,表达自己对现行升学和教育制度的不满,抨击父母强加给自己所谓理想,引起一片哗然。昨天晚上,该校领导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学校认为这名同学的演讲“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本着宽容的态度,不会对其进行处分。
  谁都愣住了!众目睽睽之下,国旗下的讲话变“讨伐”
  9日上午上完第二节课,启东市汇龙中学3000多名师生汇集到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这是这所高中例行的活动。升旗完毕,还有一个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当天的主题是“如何树立远大理想”。高二文科班学生江成博是演讲人。之前,他写的稿子已让学校把关通过,老师还对他进行了指导。
  但演讲开始,副校长徐辉就发现,这个孩子的语气不对,“根据调查,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倒数第一,创造能力世界倒数第一……”徐校长以为接下来就会发生“转折”,但很快就感觉不对,这名学生还在继续说,“这难道就是我们接受16年教育的结果吗?我们不能只为父母的理想而努力,应该有自己的理想。”“现在的生活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这种变味的教育,我们学了有什么用?就是考上大学又能如何?”
  国旗下的讲话,江成博俨然当成了“讨伐”教育制度的“掷弹场”,“雷语”不断。这样让所有人深感意外的演讲,显然震住了场内3000多名师生。“这孩子太情绪化了,牢骚满腹,完全‘变了味’。”一名身在现场的高中老师告诉记者。但即使感觉到了不对,学校还是坚持让江成博演讲完。“我们没有关掉麦克风,更没有让他停止演讲。”副校长徐辉说。这则不到千字的手书“讨伐檄文”,江成博用了大概5分钟。
  谁也没想到!上台演讲时,他把“审过”的稿子悄悄换掉
  作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汇龙中学非常重视每次的国旗下讲话。演讲学生不仅精挑细选,而且对学生写的演讲稿,老师还要严加把关。在不少老师眼中,江成博是一名成绩不错,落落大方,还热衷参与社会活动的好学生。去年国庆,小江还在学校组织的“忆红色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在演讲前,小江也将自己的稿子送给了老师“把关”,做事认真的老师还对小江的演讲语速、词句进行了认真推敲和指导。但谁也没想到,当天上台演讲时,他将之前送审过的演讲稿,换成了另外一篇,题目是《做美好的自我》。一名在现场听了江成博演讲的老师告诉记者,这个孩子慷慨陈词,个人情绪化严重,纯粹是发牢骚。事后,学校领导同他谈话时问他,现在的理想不是自己想要的,那自己真实的理想是什么?“连他自己也回答不上来。”一名老师说。
  为何要在如此庄重的场合,发表这样“不当言论”?记者多方联系江成博本人,但未果。据老师介绍,小江称自己最近看了一本“90后”大学生钟道然的书《我不原谅》,书中对当下教育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批评和反思。对书中的言论,小江深有同感。而有老师认为,这孩子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出风头,成为别人瞩目的焦点。”据说,现场听了江成博的演讲后,不少同学还热烈鼓掌。
  副校长表示 已对其批评,但不会处分
  日前,扬子晚报记者联系到汇龙中学副校长徐辉时,他并未回避记者采访,而是坦承地表明了学校态度,“江成博同学在不适当的场合,言论不当,用词过激。”但他表示,学校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但不会像网上所说对其进行处分。“我们对学生很宽容,还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徐辉说,当时,音响主控台就在不远处,也有老师站在演讲台附近,完全可以断掉电源或让江成博停止演讲,“但那样也会打击他的自尊心,我们还是坚持让他讲完。”
  据了解,目前,江成博已回到学校正常上课。(郭小川)





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07:45:42 | 只看该作者
力挺江成博“讲真话”,先让谣言走开  2012年04月13日  作者:李军   来源:扬子晚报
  启东高二学生江成博偷换掉“审核发言稿”,在3000师生面前抨击教育制度的新闻经扬子晚报报道后,引起了很多思考。昨天的扬子时评也呼吁,大胆鼓励孩子“讲真话”的行为。
  但很快网络出现了一则江成博《国旗下的演讲》全文,还有不少认证人士在微博上传播这样的消息:江成博因为演讲“抨击高考”,被“勒令退学”。不少人深信不疑,义愤填膺。
  扬子晚报记者向当时在场的师生查对,他们表示,网上流传的并非演讲原稿,只有部分字句相同。而被学校“勒令退学”更是谣言,学校方一再表示,并没有对江成博“进行任何处分”。
  一个令人振奋的“讲真话”事件,却夹杂着谣言在广为传播,太令人遗憾了。似乎可以这样理解谣言的来源:说“勒令退学”,是因为从一般经验来看,破坏了规则的学生,肯定会被处分。而“抨击了教育制度、高考制度”的学生,在很多人眼里几乎是“大逆不道”,触及了所谓“敏感”话题,因此直接套上了所能想到的最重惩罚——勒令退学。
  而假托的《国旗下的演讲》,说的有一定道理,路数也和报道中所述“痛陈教育弊端”相同。这应该是借江成博的勇气而跟着进一步的“吐槽”,本身虽假,但所反映的东西却未必假。
  谣传“勒令退学”,后果就是激化矛盾。当然我们可以善意地相信,“勒令退学”的谣言,是为了给学校施加压力,保护江成博。假托的演讲稿,也是和江成博一样,是为了“说真话”。可是,用谣言来挺这样一个“说真话”事件,会让“说真话”三个字蒙上灰尘。真话的力量本身已经足够强大,不需要再加工。况且,被加工之后,这还能算真话吗?
  而且,一看到“抨击制度”就立即想到“最重惩罚”,并且本能地相信“最重惩罚”,是否也是一种旧式教育的思维,还在内心里惯性其作用呢?
  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谣言的后果。也许“勒令退学”的惊悚能让更多人关心江成博,更多人来关注学校里是否有讲真话的环境。但更大的可能是,更多受江成博的勇气鼓舞的孩子,被“勒令退学”吓退,把本来想说出来的真话吞回肚里;或者是他们的家长被“勒令退学”吓退,把孩子本来想讲的真话硬生生逼回去。这样做,是在鼓励讲真话,还是在破坏“讲真话”呢?
  呵护讲真话的孩子,呵护讲真话的环境,学校有责,社会也有责。传谣不能帮助这个孩子,更有害“讲真话”本身。最理想的结果是,江成博真正的《国旗下的演讲》能让大家都看一看,一起来体味孩子的真,一起来反思教育的弊,一起来营造“真”的氛围,共建“真话土壤”。(李军)



4#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07:46:26 | 只看该作者
临时所换“升旗演讲”难撼教育陈年症结 2012年04月12日  作者:李晓亮   来源:华西都市报
  生活从来不缺乏戏剧性和冲突性。日前,在江苏启东市一学校就发生了一幕当时让人瞠目,尔后又让人大呼过瘾的事儿:4月9日上午,启东市汇龙中学举行升旗仪式时,一名被安排发言的高二学生,临时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一篇抨击教育体制的“讨伐檄文”。事后该校领导称,学校认为这名同学的演讲“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不会对其进行处分。
  “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这些话语,就是被认为“言论不当,用词过激”的部分内容。可想而知,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份慷慨激昂的演说,会激起多大反应。
  这么说,是有一个预设前提的。能代表数千师生发言的,都是各年级班级层层选拔出的品学兼优、思想上进的榜样学生。每次类似讲话主题也大致相近,多是些形而上的较为空泛的理想志趣、学业事业类的排比铺陈。不光主题类似,其着眼点也多是笼而统之的一个模糊的“我们”,而非个体多元的实实在在的“我”。
  我思故我在,我手写我心。即便不去谈教育体制上的那些久遭诟病的积弊,仅仅是这种长期忽视“我”的教育语境,不尊重每个多姿多彩个体的无穷可能性,而将学生尽力裁剪成一个个无生机活力无创造激情的应试标本。这或也是此次该同学一时兴起,即兴讨伐的一个原因吧。
  所幸,这次汇龙中学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学校当时没有关掉麦克风终止演讲;事后也只是批评教育,并未过度追责。校方认为这位同学“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太情绪化,完全‘变了味’”,好像这只是纯发牢骚,只是“想出风头,想成焦点”。
  但,事实是否真如此呢?不排除这次讨伐有“出风头”的考量,但这些牢骚有没有挠到一些现实中,我们一直不愿直面的痒痒?文中列举的系列问题是否确实存在?如果是,那我们有没有决心和诚意一个个去改正?抑或这些不是一时一地的问题,而是系统的乃至历史的问题,一所学校不能改变游戏规则,那难道就要索性别过头去,只当作一个小插曲听听了事?
  看现在学校的态度,似乎就是这个打算。那么,这一篇临时“檄文”,也真承载不了太多期许。某些顽疾沉疴,确实需要对味的一个多疗程的药方,系统调治。对此,这位同学和社会大众都应有个理性的心理预期。否则,希望越大,到时无力感越甚。(李晓亮)



5#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07:47:10 | 只看该作者
学生公开“反教育” 学校家庭要反思   2012年04月12日  作者:李新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4月9日上午,江苏启东一所中学出现了一场风波,一名高二学生在升旗仪式后的发言中,把经老师提前审定的发言稿,换成了一篇抨击学校和家庭教育弊病的“檄文”。学校老师采取了包容态度,并没有打断,让他把名为《做美好的自我》的讲稿讲完,还表示不会对其处分。(《扬子晚报》4月9日)
  类似这名学生公开表达对考试升学制度、学校管理制度不满的行为,近日在各地连续出现。
  4月5日晚,湖北京山一中,有一些学生将学习资料撕毁并在学校焚烧,要求学校对于收取的各种教辅资料费用给出解释。之所以出现这样过激的行为,学生解释说,是为了发泄积累已久的怨气,因为学校经常让学生购买各式各样的学习资料。
  3月9日,湖南湘潭一所中学晚自习时意外停电,引发学生集体烧书、扔书、撕书,学生称要把心里积累很久的怨恨都发泄出来。这所学校给学生加了许多课,每周只有周日上午半天假。  
  2月,在寒假即将结束时,广东佛山的一名初中生因为寒假作业太多做不完,竟然“黑”了教育局网站。
  这几起“反教育”事件,由于形式不同,会被很多人认为是孤立事件。其实不然,掀开“青春期逆反”这个最能掩饰真相的解释,背后的原因和学生的目的不言自明:在积弊重重的学校教育中,没有话语权的学生们试图表达自我。
  可以说,对教育制度、方式、结果的反思,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者、媒体以及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在自说自话,无论他们如何犀利论述,如何痛心疾首,被教育者永远是沉默的大多数,社会没有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
  在学校中,学生只是被管理者、被教育者。在各级教育部门不断提出改革课程结构,减轻学生负担,改变单一应试目标的现实中,学生依旧是教师评比、学校评级、行政区域政绩衡量的砝码,而且从学生越来越重的学业负担中,不难看出这个砝码越来越沉。在渴望孩子出人头地的家庭中,他们也一直是被教育、被保护、被驱使的对象。从家庭到学校,他们没有机会和渠道来表达“我们是人,不是机器,如果是机器,也不是学校用来提高升学率的机器”这种内心的呐喊。
  少年轻狂,中学生处于容易情绪化的年龄段,选择这些极端、激进的方式,的确有失妥当,需要老师和家长理解他们并有效疏导。更重要的是改革考试制度,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选择人才,让学生不再是学习机器。当然,这需要国家层面统筹解决。
  具体到实际中,学校和家长要反思,继而改变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方式。要明白,在信息时代,学生早已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了。
  现在的学生从小视野开阔,头脑灵活,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比成年人还要在行,不然不会想到并做到“黑”教育局网站。
  他们更有表达的勇气。江苏这名高中生能够写出扬扬洒洒的《做美好的自我》,之前有河北省衡水中学的毕业生写了《重点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毕业生钟道然写出了《我不原谅》,都直指教育问题。更小的反抗者是两个10岁的小女孩,画了一本“专为6~12岁天天被家长骂的小孩编的书”《斗妈大全》:“你老妈骂你的时候,你可以看着其他地方,想别的事,不管不听;你老妈使劲骂你的时候,你可以装哭(使劲儿点)”这些图文并茂的招数,获得点评:“虎妈狼爸有多少,斗妈大全就有多厚。”
  自古英雄出少年,有思想、有勇气的孩子终将成大器,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家长、老师的正确引导。已经推行10年之久的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那么,当这些学生真的开始思考并说出想法后,老师和家长们没必要恐慌,先要容得下他们的批判,再给他们表达的平台,之后就更容易达成一致的目标。(李新玲)



6#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07:47:49 | 只看该作者
都来听听一名中学生的“牢骚话”  2012年04月12日  作者:滕朝阳   来源:新华网
  4月9日,江苏启东市汇龙中学高二文科班学生江成博,在学校升国旗仪式后的演讲中,把事先经老师“审过”的、以“如何树立远大理想”为主题的演讲稿,悄悄换成了《做美好的自我》。面对3000多名师生,他“慷慨陈词”,抨击了当前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体制,抨击了父母强加给自己的所谓理想,5分钟的演讲赢得了不少同学的热烈掌声。
  这当然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突发事件,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演讲,竟然被“颠覆”成对现行教育弊端的“控诉”。同样出人意料的是,学校完全可以但没有打断江成博“出格”的演讲,也没有关掉麦克风,因为怕“打击他的自尊心”。尤其出人意料的是,在舆论哗然声中,学校对这名学生的“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只是进行了批评教育,而不会进行处分。
  江成博同学的言行很有点“另类”,也并非无可挑剔,我们可以说他有勇气,也可以说他很冒失,令人激赏的是学校的态度、立场和原则。什么是宽容?这就是宽容。每个人在成长中都可能有类似江成博同学的冲动,但结果却有幸与不幸之别。幸运如江成博者,从此能知道勇气与冒失的边界;而遭遇不宽容的不幸者,则要么走向消沉,要么变得更激烈。倘若考虑到一些人对江成博行为的负面评价,那么不难想象,学校对他“从轻发落”,或许也要顶住一定的舆论压力,甚至要“力排众议”。
  该校有的老师称江成博的演讲“纯粹是发牢骚”。中学生也有发牢骚的权利,虽然我们可以提醒他们,“发牢骚”如果注意场合会更好。在升旗仪式后的演讲中“发牢骚”,似乎很不恰当,但却也能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而更有可能的是,他们在别的场合没有“发牢骚”的机会,或者找不到愿意倾听的对象。
  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来看,江成博同学的见解都不过是常识,但经常议论这些常识的,却很少看到有未成年人。他们似乎还没有话语权,或者他们的话语被压制、被淹没了。为什么成年人就可以抨击教育体制、教育理念的弊病,中学生也试着来抨击一下,就是“牢骚满腹”呢?这是典型的成人式傲慢。江成博同学说完“牢骚话”后,现场不少同学报以热烈掌声,完全可以相信,这样的“牢骚话”说出了很多学生的心声,在那一刻,江成博成了他们期待已久而又不期而遇的代言人。
  我们都应当来听一听这名中学生的“牢骚话”。一个人“树立远大理想”与“做美好的自我”,应当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但现在,很多未成年人的所谓理想,不过是“被理想”。事后,学校领导问江成博,现在的理想不是他想要的,那他真实的理想是什么?一名老师说:“连他自己也回答不上来。”这种尴尬不足以证明一名中学生的无知狂妄,恰恰是在长期“被理想”中逐渐迷失自我的表征。(滕朝阳)



7#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19:40:20 | 只看该作者
江成博:做美好的自我
演讲者:江苏启东汇龙中学高二学生 江成博

同学们:
  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我要告诉大家,我们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
   根据调查,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倒数第一,创造能力世界倒数第一,没有一个诺贝尔奖是接受中国教育而获得的,泱泱大国,亿万学子,能不害羞?这难道就是我们接受16年教育的结果吗?我们不能只为父母的理想而努力,应该有自己的理想。
   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
   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都在争取什么呢?都变成了什么人呢?
   我们有的人充满嫉妒,嫉妒别的同学比自己考分高,不愿跟他们为伍,由嫉妒产生自卑;我们有的人充满孤独,长期泡在题海里,没有好朋友,又不愿跟爱玩的同学为伍,回头发现我们何其孤独!同学们,你们有木有感觉到?(鼓掌)
   我们感觉不到爸妈的爱,他们上班时看不到我们,他们下班时又逼我们打题海战术,连交流感情的时间都没有,电视里演的一家其乐融融我们感觉不到。难怪说21世纪代沟问题最大,电视里出现少年打老人的事件,根本上是上一辈根本没有把爱传播。没有不合格孩子,只有不合格的教育,不是吗?(鼓掌)
    我们感觉不到老师的伟大,他们为了升学率,不断逼我们,要么是补课,要么是布置做不完的作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说是为了我们好,其实有时我们生病了他们都不知道,就知道我们没交作业,原来他们关注我们只是为了升学率,这不是关心。难怪有调查显示,90%的学生毕业后不回母校看老师,一点感情都没有!尊敬的老师们,这是你们想要的吗?(鼓掌)
   如何树立远大理想?请先给我们要自由生活,请先还我们要快乐成长的时光!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0:17 , Processed in 0.0760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