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合作共同体案例]--五周年的片断回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4 20:5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周年的片断回响

文/江湖一刀

3月30日,是知行社“法定”的年度庆典时间。从2007年开始,这是由我组建的这个民间团队的第五次——也是最庞大的一次。从去年3月9日御营小学分社成立后,广元利州分社和石塘小学分社也先后成立。整个团队,从最初的21个,到现在的近百号人了。这样庞大的队伍,对一个没有经费支撑的民间团队来说,真是不太好办。尽管同事肖尧老师曾安慰我:家长的压力都是甜蜜的负担,但是再甜蜜的负担,最终,还是负担。

按我的想法,是要让大家一个不拉地都到会,放松心情,好好聚一聚。但的确不太现实:一来是周五,老师要上课,人走太多,学校承受不住;二来广元太远,全部过来,绝对没有可能;三来,庆典场地和晚餐,由杨家小学赞助,不能让学校太有压力。所以“常委会”决定,原来的老成员尽量到,分社成员派代表,加上江油和特邀嘉宾,差不多50人。

“常委会”前,筹备工作就已经开始了——首先是编印年选。我亲自编排,整整208页,厚度空前。命名《大道无疆》,分焦点(年度人物)、炫点(年度回访)、亮点(年度重心)、基点(年度拓展)、据点(年度珍存)五辑。我写的序言:《我们似乎离美好更近了一些》。封面设计仍然是美丽的美术教研员肖尧友情出演,比往年不同的是,封底加了5位年度人物的靓照,封二三也用上了,取名“五年光影”,以图片形式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和风景。成都智创教育咨询公司的老总文宣帝先生,免费为我们印制200本——这项赞助,源自跟芳军兄弟的一次小聚。觥筹交错之间,酒酣耳热之际,无意谈到知行社,我“红着老脸”向文总伸出了不怀好意的手。文总是家乡人,又是芳军的朋友,一下子就慷慨解囊了。

今年的年度人物,是竹影清梦王蓉芳,江油的一位乡村中学教师,去年庆典前夕,她无意中读到我为年选写的序言《总有一种声音召唤我们不断向上》,我们邂逅于网络。后来,因为她的举荐,知行社到江油双河小学“送教”时,我们正式见面。她一再申请要加入知行社,我实在不好推辞,只好表示同意——她的文字很不错,干净,诗意,老练。更难得的是,她心态平和,虽然也有伤感,有挫顿,但她始终“面朝阳光”,所以“内心安祥”。她对教育,有着朴素的喜欢和爱恋,对学生,有着源自内心的同情和悲悯。她是我所喜欢的“好教师”。按照惯例,我为她写了评介性文字:《让每一个日子都充满阳光》。

因为团队规模的扩大,“常委会”时,修改了原来的章程,特别强调“精神共同体”、“尺码相同的人”,明确提出了对成员的要求,包括参与交流的方式,时间,和一些比较硬性的规定动作。

庆典的准备,依然由一帮骨干分子承担,并分头实施——最棒的是,李丹社长通过朋友,拉到了两件10年“红花郎”,比较“奢侈”,甚至“腐败”。我的老朋友富敏兄赞助了1000元现金,凯哥赞助了三件饮料。细心的李丹,还为年度人物准备了鲜花,购买了水果、果盘,并带着弦上箭、七月风、风来云往,提前赶到杨家小学,亲自布置会场——到下午一点,才跑到镇上草草地填肚子。

罗国林兄带着时光邂逅、依然、梦醒时分等6个人,从广元过来了。郭文兄弟带着两位美女校长和一帮美女老师、包括新鲜出炉的年度人物,从江油过来了。孙健秀带着博爱分社的代表、李杨带着儒雅分社的代表,也分别出发了。还有两部车,载着一些新老成员出发了——目的地,离城20多公里的杨家镇,一所阳光明媚的新学校,知行社五周年的庆典现场。

头天晚上开始的那场规模不小的雨,在头天晚上,就知趣地结束了。因为雨的洗礼,天空更加明净,阳光更加明媚——春天的阳光,春天的田野,春天的杨家,春天的知行社,春天真是太给力了。而更有意思的是,杨家小学的全称是“杨家台达阳光小学”,学校的特色定位是“阳光教育”,特别打动人的是,外墙上那句“让阳光在我们心灵绽放”,而今年的知行社年度人物,又叫“面朝阳光”,所以,给年度人物颁奖时我曾说,这是冥冥中的美好天意——那时候,我激动得说话都有些紧张,念自己写的颁奖辞时,都出现了小小的错误。

其实,激动在路上就已经开始,在进入会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见到那一张张满含期待、激情洋溢的脸就已经开始,在杨家小学孩子们表演“暖场节目”时就已经开始,在主持人“军童(张芳军)钰女(钟锦钰)”盛装上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甚至,在五年前那个春天,想到要做这件事时,就已经开始——但我矜持地坐在第一排,故作镇定和平静地,感受和品味那份美好,那种温暖,那一怀对教育的热情和爱恋。

杨家小学的孩子们,那些被“阳帅”(阳光小学的统帅)陈正校长称作“小杨杨”的孩子们,可能并不知道“知行社”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今天的活动有什么意味,但他们表演得很认真,很卖力。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但他们眉眼间,神情里,始终有阳光般的笑意,和温暖。我知道,这与他们的学校生活有关,与学校的追求和品质有关。那个赋予他们“小杨杨”这样美好称谓的人,是一个真正热爱教育、也知道该怎么热爱教育的人。这从他随后的“致辞”里,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为我们阐释了他所理解的“知行”二字。

“军童钰女”搭配作主持人,不是第一次了。但他们每一次出场,总让人充满期待。军童虽然像我一样,帅得不够明显,但用钰女的话说,“他特别能坚持在并不帅的前提下走帅的路线”,这正好暗合了知行社宣言里的“我们虽然还不优秀,但正走在通往优秀的路上”。更何况,这个满有才情的家伙,也极富智慧和机趣,写得一手不错的文章,教得一课很棒的语文。而钰女那只妖精,本就充满灵气,在文学里修炼多年,不仅出落得越来越大方,也经常贻人以爆笑。关于她惯善以严肃的语气讲笑话,以搞笑的腔调说严肃,我们都早已领教,但每次她上台,你都弄不清楚,她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惊喜和快乐——不在现场感受,只能说你的人生充满遗憾。而肖尧后来告诉我,钰女在知行社里,特别活泛,像精灵一般。肖尧肯定不知道,钰女把领取年度人物证,当成领结婚证了:她信誓旦旦地公开表态,说从此就跟知行社结婚了——在自己家里,当然她会自在得多。

整个三月里,李丹社长都像“512”时的大国总理——比总理更厉害的是,她在为“国家大事”到处奔跑时,随便处理了一大砣家务事,甚至完成了乔迁新居的浩大工程。这个被我一直看好、她却一直不给我好看的家伙,仿佛因为庆典,或者春天,而被唤醒,用她自己的话说,像“打了鸡血”一般。她的表现,无论是筹备,还是现场,无论是感悟,还是表达,都可圈可点。但我仍然期望她能兑现自己的庄严宣告:重出江湖。

后来,来自广元的依然,在她的文章里说,知行社五个年度人物,就像五朵花,在春天绽放——当她们一一登场时,确实有这种感觉。但是很遗憾,我未能兑现去年立下的“打造男性年度人物”的承诺,所以现在,我没法用“他们”,而只能用“她们”来指代。不过,今天的教育似乎正该是“她们”时代——幸好还有女性的温情和温婉,濡染和浸润,让人能依稀感觉到教育并非只有“让人生厌”的面目。更何况,这个团队里的成员,一直都很“小学化”,而小学,是我越来越看重和关注的,也是特别值得我们捍卫的。

三个分社社长,都有表态发言和工作设想。团队未来的运行,主要在于他们——霏霏小雨,是特别能说的人,声音温柔甜美得让人要命,我们都玩笑说,她应该去电台主持“午夜情话”之类节目。李杨是新人,年轻和漂亮就是最大资本,更可爱的是,她那么认真,甚至较真,我再怎么悲观地估计,她也会成为很厉害的角儿。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广元的罗国林兄,他以教研室主任的身份,屈居分社社长之职,并以52岁的高龄,自驾近200公里,赶来参加庆典,害得我只有一再向他敬酒,同时又担心他哥子的身体——不过,尽管他头发有些花白,但神气清爽,体板硬朗,地球人都看得出他的结实。利州区分社成立时,我应邀过去讲话,我们才第一次见面,但真正的一见如故——我们是家乡人。

现场采访环节,是计划外产物,但是精彩纷呈。江油过来的三位校长,都有很好的发挥,充分印证了“校长就是校长”这句话的意味。尤其是郭文兄弟,来自双河小学的这位“美好的同仁”,人长得帅就不说了,还很有想法,对教育很有感情,和激情,因为正在教育的“蜜月期”里。他原在教育局工作,在“512”当天的上午被任命为校长。而与他一同被任命的,还有两个带“文”字的,所以他们三文,就被戏称为“汶川地震”制造者——去年四月,我第一次去他学校,就发生了一场心灵地震,害得我在台上激情了两个多小时,出了一身又一身臭汗,虽然,那不过是春天,四月份的天气。

凯哥和聪伟,作为本土嘉宾,也被现场采访了——这是我爱的两个男人,不只因为他们对知行社有恩。聪伟在吴家小学所做的事情,甚合我对教育的理解。所以每次去那儿,都感觉舒服。凯哥的学校也是。那所“一环路以内的农村小学”,曾被我戏称为“妖精的巢穴”,每次进去,都“灰常”有感觉,兴奋,激动,充满期待。他和那所学校虽是“二婚”,但是就像我“发明”的那个说法,他始终坚持“把二婚当成初婚过”——而他下面的人,也都感觉舒服,这实在难得。更难得的是,作为资深的编外成员,他对知行社一以贯之且力度愈来愈大的卓越贡献,让我多次想授予他“年度荣誉人物”称号,没想到,他视荣誉为粪土,拿仁义当千金,多次将我的好意,像卡尔那样“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害得我只有感动的份儿,并趁着酒意,强烈要求拥抱了他,只留合影一张,以资鼓励。

我在单位作“专门的业余主持人”时,“创造”过一个有趣的句子:重要的人物总是在最后出场。可惜在本次庆典上,未被“军童钰女”引用。当然,我到底还是出场了。按钰女的说法,我有点像宗教团伙的头目——好在,我很谨慎,并未作什么明显的精神引领,而只是表达了一些感受、感动和感谢,琐碎,拉杂,絮絮叨叨,但是真情而深情。当然,也有莫名的悲情。毕竟,团队以这样的方式坚持和坚守,真的太不容易。而我,又总是“想象无边,能力有限”。

我讲话完了,庆典却没有完结——陈正校长事先说了,要让他们的教师来感受,体验,同时也期望我们能和学校里近10名教职工共同分享生日的快乐:他要给他们集体过生。那些教师走上台来——有年届退休者,有初出茅庐者,有正值壮年者,也有孕育着新生命者,还包括两名门卫——簇拥在一只巨大的蛋糕周围,与我们一起静心许愿,并吹熄代表知行社5周岁的蜡烛。这是三个小时活动里,真正的高潮:温润,温馨,温情,温暖。

这也正是我喜欢的方式——庆典结束,道路还在延续,仿佛弦歌已歇,而余音仍在绕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6 07:15 , Processed in 0.1845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