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铁军:关键是要唤起学生的兴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1 15:5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曹铁军:关键是要唤起学生的兴趣



关键是要唤起学生的兴趣
                   ——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之《兴趣与训练》


各位教师晚上好,很巧合,我这次读书的心得和陈艳霞教师、朱建教师所讲的读书心得有相似之处,是这本书的第137页开始的第十章《兴趣与训练》。这本书在我的枕边已躺了近四个月了,我是偶尔在睡不着的时候翻几天页看一下。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我的水平有限,也可能是杜威生活的年代、国度和我们不一样,也有可能是翻译者的原因吧。(于是我上午就查了一个翻译者——王承绪的情况,明白了他也是一位教育大家)。开始读这本书时,我的感觉是味同嚼蜡,很是痛苦。但是为了完成凌校交给任务,同时也为了当时我加入这个沙龙的初衷,虽然痛苦但我还是坚持着。在读到“第十章:兴趣和训练”时,文中杜威先生对“兴趣和训练”的见解,可以说是深深触动了。下面摘录一点是我感触较深的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段是在书本的第140页第2段,“兴趣这个词,从英语词源上来说,含有居间的事物意思(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兴趣用居间来表示的)——即把两个本来远离的东西联结起来的东西。在教育上,这个距离可以视为时间上的。在学习中,学生现有的能力是开始阶段;教师的目的代表遥远的终点。在这两者之间是手段即居间的种种情况(如要完成的动作、克服的困难、使用的工具)。只有通过这种种居间的事物,开始的活动才能取得完满的结果。”
那么如何让学生由自己的初始水平到达教师所要求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多方面情况,在这里我主要讲一下在这居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比如,刚才各位老师在听张卓鹏主任和曹权教师的读书心得时,我想各位老师感觉有点困难,不是非常感受兴趣,而对陈艳霞老师所讲的内容更感兴趣。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是因为一方面各位老师对前面两位教师所讲的内容不是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所讲的内容你们并没有这种生活经历。于是我就想到这章的第140页第2段第6句开始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使用的教材必须设法使人感到兴趣,这就意味着所提出的教材没有与目的和儿童的能力联系起来,或者即使用联系,并未被察觉。所以,通过使学生了解存在联系,从而使材料有兴趣,这不过是一个常识;应该承担加在教育上的兴趣原理的所有败坏的名声。”
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的确有些教材内容很枯燥,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兴趣呢?现在有一个不好的情况,就是通过外部的和人为的诱因,使没有兴趣的材料变成有兴趣的,而且这是有兴趣的内容并没有与教师的目标相联系的,纯粹是为了兴趣而兴趣。比如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这样的公开课,为了能让学生有“兴趣”,就想法设法、甚至绞尽脑汁采用精彩的导入(动画、音乐、视频),这些看似让学生有“兴趣”了,但当在进入正题是你发现这些“精彩的导入”与最终教师要求的终点目标没有关系,这与其说让学生产生“兴趣”还不如说分散了学生注意力,这是引诱儿童注意力。那么如何让一些看视“无趣、枯燥”的材料变得有趣,这需要我们去用心挖掘这些教材的“有趣”点。
我记得在我所教《信息技术基础》这本书的第二章第二节《文件的类型》中的文件的扩展名。那么什么是文件的扩展名呢?在这里我先解释给各位老师听一下。一个文件的文件名由两部分组成,主名和扩展名,主名相当于我们姓名中的名,比如我的姓名叫曹铁军,主名就是铁军,扩展名就是我的姓曹,它代表着文件中的一种类型。但是很可惜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不感兴趣,而且很难理解。于是在上节课时,我就问学生“MP3是什么吗?”,很多学生说这是一种歌曲,我再提问“这种说法正确的吗”,请同学上网查,很快学生就告诉我,这是一种音乐的格式,音乐有很多格式,只这是音乐格式中的一种。(学生非常感兴趣)。接下来我再问“再查找一下音乐还有那些格式?有一种音乐被称为“天籁之音是什么格式的音乐?(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学生非常快的告诉我是cda,也就是CD格式。我就告诉学生为什么很多人听音乐要听CD了吧(比如科比)。这时学生又主动提问题了“老师,为什么我的MP3有的音乐不能播放呢?”我就回答到,这是因为你的MP3不支持这种音乐格式,也就是扩展名不对。这时学生又提问了“为什么在不能播放这些格式的音乐时,会提示你的解码不对呢?什么是解码?”我再告诉学生上网查,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但是不很理解。于是我就解释给学生听“所谓MP3实际一种经过压缩的音乐格式,这种音乐先进行有损压缩,然后你的MP3要播放它就首先要进行解压,而进行解压就需要解码,不同的音乐格式的解码不一样的。”这样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格式、扩展名”的含义了。接下来我就趁热打铁,我说“老师在你们的电脑下发了一个很好玩的游戏,但老师把它的文件名忘记了,只记得它的扩展是SWF,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快速找到这个游戏,谁先找到谁先玩?(这样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起来),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用文件的扩展名去查找,学生很快就查到了这个游戏。所以这节课,我把一个相对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的知识点,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轻轻松松的学会了。
所以我认为要使学生学习感兴趣,有一种可能教材本来学生不感兴趣,这就需要你去挖掘教材的兴趣点,但是这种兴趣点外强加给学生的,而这个兴趣点必须与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相联系(这是居间这个概念)。最后,我把这章内容中的另一句话作为我的结束语:第142页最后一句开始“父母往往埋怨一点——埋怨的正确,说儿童“不愿意或者希望理解”。他们的心思不在学科上,正是因为这种学科并不触动他们;不为他们所关心。这些情形是需要补救的,但是补救的办法,不应采用足以加剧和反使儿童厌恶的方法。甚至惩罚一个儿童不肯用心,也是一种方法,使他认识到这件事并非完全与他无法。这是唤起儿童的“兴趣”,或者使他觉得这件事的关联。
最后,我想说的我们要唤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需要我们教师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关注教材内容,以及关注目标与教材与学生的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6:43 , Processed in 0.20113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