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阳戏曲 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民间小戏剧种。俗称“花鼓子”,兴起于岳阳、临湘的新墙河流域,流行于平江、汩罗、湘阴以及湖北通城、崇阳、通山、蒲圻和江西修水、铜鼓等县。新墙河流域自古以来文化发达,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岳阳花鼓戏就是在这一带民间歌舞艺术的基础上并受外来艺术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其舞台语言来源于当地方言。1952年定名为岳阳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滥觞于清代嘉庆年间,盛行于同治,至光绪年日臻完善。其声腔分为锣腔(打锣腔)、专用锣腔散曲和琴腔三类。
岳阳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保存下来的有121出,《补背褡》、《游春》、《何文秀》、《赶春桃》等是其代表剧目。近年来好戏层出不穷。《镇长吃的农村粮》、《乡长本姓赵》等剧目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田汉戏剧大奖。《乡长本姓赵》还被摄制成彩色电影而获专家、观众一致好评。
巴陵戏
巴陵戏,原称“巴湘戏”,因艺人都出自巴陵和湘阴而得名。又因它的形成和主要活动地区是岳阳(旧岳州府),民间称为岳州班。1952年始定名为“巴陵戏”。它以弹腔为主,兼唱昆腔、杂腔、小调。用中州韵湖广音结合湘北方言为其舞台语言。曾经流行于湘北的岳阳、湘阴、汨罗、平江、临湘、华容,湖北的通城、监利,江西的修水、铜鼓等地。清代中叶就曾到武汉、南昌、沙市、宜昌等城市演出。清末民初,巴陵戏班岳舞台在湘北、湘西、鄂西南、赣西的38个县市颇有盛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