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一年前作文言教学时的课后讲座稿,谈了我对为什么教文言的一些粗浅看法。一年多来又添了一些零碎的思考,我试图从小学文言教学的意义和策略上作一些谈论,先将原先的稿子发上来,作为思考的起点,看看能否再向前走一步。 其实,文言并不遥远 ——小学文言文教学摭谈 子非 一说到文言,大家就会想到“之乎者也”,想到虚词变音,甚至想到中学时代文言考试的种种不堪来,于是难免觉得文言和白话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而且从来就如此。
其实不然,复旦大学周振鹤先生在《文言本是白话》一文中说:“如果从秦汉上古看,文言与白话未必有那么大的区别。换句话说,古人说话大多是文绉绉的,不大有所谓文言与白话的不同。”即使到现在,只要稍稍留心,你就会发现,今天的语体文里,还保留着很多文言词汇,如“作者”“简而言之”之类,更不用说常用的成语,大多保留着文言原貌。而在方言里,文言更是随手可拾。如中国人最普通的一句问候语:“吃了没有?”厦门话只说“食未?”多年前流行的一首通俗歌曲“酒干倘卖无?”意思是有没有空酒瓶卖?将“无”字放句末,又用上“倘”字,是文言的表达方式,但至今仍用于闽方言的口语中,可见文言和白话在古代相去的确不远。
我这样开头来说文言,是试图缓解成人对文言阅读的畏难心理。而对于儿童来说,阅读之初,他们并没有文言比白话难读的成见,他们完全可以像阅读现代白话文一样自然而然地进入文言文阅读。其情形并不难想见,文言文和白话文使用的是同样的汉字,只要认识汉字就能读,只要有一些词语能读懂,就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句式和语调,读懂句子,进而读懂一段话、读懂整篇文章。(当然,给小学生读的文言文应该是浅近的)单从这个意义上说,若能让儿童自小得到这样一种文言阅读的态度和经验,其教学意义也是不可估量的。
现代生活中处处都有文言的踪迹。古装电视、电影里半文半白的对话,孩子们多多少少有所耳闻。古诗词、古代故事,孩子们更是耳濡目染。所以,当他们见到文言的那一刻,并不会觉得陌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真切地看到,当文言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尝试着读一读。在孩子们看来,说说这些有学问的大人说的话,说说电影里的人物说的话,是件多么诱人的事啊。他们迫不及待地要说说这样的话,体会这样的话在唇舌之间留下的感觉。其实,文言离儿童并不遥远。而我们偏偏无视他们的感受,用成人自以为的阅读理解方式来“遮挡”儿童的热望。
文言不仅言简意赅,其特有的节奏和音韵,更适合儿童朗读和记诵。
以《称象》一文为例: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如果用白话文翻译曹冲说的话,恐怕得多说很多话,没准儿还说不明白。相比之下,文言文语言干净、准确。且文言句式短,读起来节奏明快,琅琅动听。
上海小学语文教材里面有一篇文言文,叫《关羽刮骨疗毒》。原文是这样的: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辟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再看译文:
关羽曾经被敌人的乱箭射中,那支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了,但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那支箭的箭头有毒,毒已侵入骨头,把骨上的毒刮去,这样,以后这里的病患就被除掉了。”关羽就伸出手臂叫医生用刀破开。当时,关羽正好和各位将领一起围坐着喝酒吃饭,手臂上的血不断流出来,流到下面的盘子里,盘子里的血都溢出来了。关羽吃着肉,喝着酒,谈笑自若。
这段译文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应该是经过语言文字专家们反复推敲的。但笔者的调查显示,学生们更喜欢读文言文。为什么呢?因为译文没有了铿锵的音节,就没了气势。你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多么传神,多么铿锵,英雄气概呼之欲出。但改成白话文,句子一拖沓,气势就没了。
文言文虽不像诗词那样对仗工整和句尾押韵,也讲究句法工整,也讲究平仄相对,所以读起来音节清晰,抑扬顿挫。如《为学》中的开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这是孩子们喜欢读的原因。而成年人则专注于文本意义,遮蔽了这种直接的感受。这让我们思考:对文章的喜爱,可从内容始,也可从形式始。而儿童的阅读是否更多的是从文章的语言形式进入的?就文言文来说,其语言形式的魅力更能打动儿童的心。
再者,流传至今的文言作品,都是经岁月“过滤”的典范文献。语言精辟洗练,晓畅准确,而又神形兼备。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经得起推敲,耐人回味。人教版教材有篇课文叫《晏子使楚》,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
这是译成白话文的,原来的文言是怎么说的呢?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两相对比,译文显得冗长且意思凌乱,枝杈太多。而原文的表达非常简洁、语意坚定、铿锵。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晏子作为一国使臣的尊严。
像《晏子使楚》这样浅近的文言原文,完全可以直接给孩子们阅读。搜寻中华民族丰厚的文言文宝库,其实,适合小学生读的文言很多。《论语》《孟子》《庄子》及先秦诸子散文、《史记》、六朝小赋、明清笔记小说,乃至戏曲唱词等等,都可以选择其中浅易的来诵读。
以下分类例举一些浅近的文言:
描摹景色——
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讲解知识——
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雨雪霜露 天热则下雨。天寒则下雪。热天夜有露。寒天夜有霜。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讲述故事——
狐假虎威 ——选自《战国策》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鸦与狐 ——选自清代《伊索寓言》译本 鸦本不善鸣,一日,口衔食物,稳栖树上,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曰:“闻先生有霓裳羽衣之妙,特来一聆仙曲,以清俗耳,幸勿见却。”鸦信以为然,喜不自胜。遂开声张口,其食物已落。狐则拾而啖之,仰谓鸦曰:“将来有羡先生歌唱者,切勿信之,必有故也。”
呈现趣味——
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白雪纷纷何所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阐述道理——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这些浅近的文言,蕴含着温柔敦厚的气质,充满了文雅可爱的力量。让孩子们多诵读这样的文字,对其语言,对其人格,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有的老师说,我的普通话不行,自己读不好怎么带学生读。其实,文言的诵读关键是要读出神情理趣,读出韵味。过去的老师,没有普通话的要求。很多人都是用方言朗读,但仍可以读得韵味无穷,让学生终身不忘。有一本书就叫《过去的教师》,是以故的商友敬老师编著的。其中在《无尽的感激》一文中,作者回忆余钟藩先生诵读《论语》:“余先生是福州人,记得他用福建方言传统的诵读,那迂缓的节奏、那悠长的韵味、那难以言说的高贵的情调,再加上余先生沉醉其中的状态,都成了我生命记忆中的一道抹不去的风景。”小语泰斗于永正老师教文言课文《杨氏之子》,也不作逐字逐句的讲解,而是多次为孩子们范读。疏通文意时范读,体味含义时范读。每每范读时,不仅要求学生注意听,还要求学生注意看老师的表情和动作。因为于老师自己对课文早就烂熟于心,所以“当范读的时候,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叶圣陶语)。一些难理解的文言词语,通过看于老师传神的表演,学生也豁然开朗,自然领会。
文言文诵读方法其实很多。我执教《两小儿辩日》一课,整堂课贯穿一个“读”字,但力求做到读的多样,读得有趣。从教师范读,学生轮读,到师生相互带读、领读,再到分角色的辩读,学生读得情趣盎然,不知不觉间读熟了、读懂了。最后,教师扮演其中一小儿转而用现代的话和学生辩论,籍此反馈学生的理解情况,此时学生已能自然地将文言与白话相互转换。在应答中,学生不仅完全理解了文言的意思,而且开始尝试运用一些文言词汇丰富自己的表达。至此,“读书百遍”,已不仅仅“其义自见”,还丰富了语言,积累了语感。
总之一句话,文言文的教学重在采用丰富多样的诵读形式,让儿童在充满情趣的诵读中,不知不觉读通、读熟,直至能背下来。至于意思的理解,朱熹的话一语道破文言学习的精髓:“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我们且牢记了,照做便是。 |